烽火戎装——抗战中的国民革命军制服(陆军篇)【上中下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0 08:19:42


<连载中>

1.jpg
烽火戎装——抗战中的国民革命军制服(陆军篇) 【上】

作者:周渝


2.jpg最著名的一张反映抗战国军将士精神面貌的照片,出自著名的战地记者罗伯特·卡帕之手,登上了美国《生活》杂志的封面,让美国及世界了解了中国抗战的决心,赢得了广泛支持。


从民初乱象到黄埔建军
甲午战争战败后,清廷下旨令袁世凯编练一支新军,这支部队除了选兵、练兵的方式皆与之前有较大差异外,在着装上也抛弃传统的满式号衣,改穿西式军服,因此中国第一支近现代化军队新建陆军的组建亦是中国军服向国际化发展的起点。

3.jpg操练中的清末新军,请注意他们的新式军服。

新建陆军的制服虽趋向于西化,但不少军官头上的帽子依然保留着满式“顶戴花翎”式样,脑后仍然拖着条长长的象征清王朝的辫子。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这一时期的军服十分杂乱。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于当年5月7日谕陆军总长尽快实行军服统一,然而在愈发混乱时局下,这道政令并未贯彻实行。袁世凯死后,北洋系分裂,军阀连年混战,在这大割据的时代,中国的各地部队不仅装备混乱,制服也是五花八门,日式、德式、苏式、英式应有尽有。到了十多年后的抗战时期,中国虽然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但各地的军阀政治却还有相当的生命力,这种地方势力割据的现象便是战时制服混乱的原因之一。

孙中山先生在广州建立黄埔军校后,为与军阀部队区分,黄埔军校以中山服为样板设计了一套颇具特色的制服,在制服与时局同样混乱的民国年间,黄埔建军可以说是近代以来中国军服趋向于统一的起点。


4.jpg在1924年黄埔军校开学典礼的老照片上还能看出当时制服的混乱程度:照片中的蒋中正(左二)身着黄埔新式军服,而台下几位军人却还穿着北洋时期的竖挂军衔的日式制服,只是他们的帽徽不是北洋军的五色徽,而是青天白日徽。

国民革命军的第一套军服有重要的历史意义:首先,它是属于国民革命军的第一套标准制服,但它却确定了此后十余年国民革命军制服的基本版型;其次,它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产物,有特殊的象征意义;其三,它在款式风格上别具一格。


5.jpg身着黄埔军校军服的周恩来。

黄埔军校的学员无论官兵,一律着灰蓝色中山服式的军装,戴大檐帽。虽有军职,但服饰上无标识,军队着装统一。据现存实物来看,黄埔建军时期的军服颜色多为灰蓝色,但也有少数为米黄色。这套军服最具特色的是上衣的4个衣袋外置,如同衣服上挂着4个口袋一样。在建校初期,无论官兵,在军服上都看不出军衔标识,直到东征开始后部队中才小范围使用了一种军衔臂章,但这些军衔并没有经过国民政府的正式任命。

6.jpg1926年5月,蒋介石与陈洁如合影于黄埔军校,此时他身着黄埔时期的制服。

抗战前中国军队的制服演变
1929年1月,南京国民政府正式颁布了《陆军军常服暨礼服暂行条例》,首次对陆军服装进行了统一规定。中原大战后,南京国民政府又于1931年4月颁布《陆军官佐及士兵等级表》,新式军服开始在中央军中实行,并向地方军推广。由于中国与德国在20世纪30年代曾建立了军事合作关系,后来有不少人将这套军服称为“德式军服”,但这一叫法有待商榷,因为只要以同时期的德军制服作比较就会发现两者之间还是存在较大差异。实际上从1924年黄埔建军到1949年的这二十余年内,中国军服都是以中山服为基础版式,再加以每个时代的特有元素设计而成。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新军服样式基本上沿用了北伐时期中山服的样式,但也受日本军服与德国军服的影响,此时期制服的变化最明显的是军帽。由于北伐时期所戴的大檐帽制作不易,且不符合野外实战需求,因而出现了一种圆筒型布制小帽。这种布制小帽来自于德国军事顾问的设计,其基本形式采用了北欧“滑雪帽”的版型,细心的人会发现,它与二战时期德国士兵所配用的帽子非常相似。不过这种作战帽最初用于中国时帽形并不规范,有的帽子上的扣子为1颗,有的则为2颗,直到1936年初颁布《陆军制服条例》后才对各种不同的作战小帽做了规定,一律统一为2颗扣子加帽徽的形制。

7.jpg俞济时(左)、张治中(中)与1932年的上海警备司令戴戟的合影,可以看到俞济时和戴戟头戴大檐帽,而张治中则头戴圆筒帽。



1.jpg

烽火戎装——抗战中的国民革命军制服(陆军篇) 【中】
作者:周渝


抗战军服同形不同色
军服换装有一个由中央军向地方军推而广之的过程。早期的中央军制服是以黄绿色为主,但制服的颜色也因季节而异。以国民革命军第五军(张治中时期)与教导总队这两支嫡系精锐部队为例,他们不仅配备了德国的武器装备,制服也由德国进口的土黄色呢料制成,草黄或棕黄色系的制服多为夏季穿着,进入冬季后则改穿灰色系制服。抗战爆发后,国民革命军第88师在淞沪会战时期所穿的军服采用的是一种近似青苹果色的布料,而到了南京保卫战时则改穿灰色军服,这是军服颜色因季节而异的一例。中央军尚且如此,各地方部队的制服颜色更是“五彩缤纷”,无法统一。例如七七事变时保卫卢沟桥的29军为灰蓝布军装,阎锡山的晋绥军,共产党的第十八集团军等也多以灰蓝色棉布军服为主,川军中有不少部队的制服为草黄色,而龙云的滇军中甚至出现了一种近似墨蓝色的军服。在中央军与地方军协同作战的战场上,日军往往会看到穿着不同颜色军服的中国军队向他们进攻,故而在他们的宣传画报上,中国军队的制服也是灰、黄、蓝、绿各色皆有。

2.jpg抗战时期的制服因产地、布料、季节、作战区域的不同,颜色也多种多样,同时,军官的礼服与作战服的颜色也不尽相同,因此在同一张照片中常看到军服颜色深浅不一的情况。图为1945年8月23日,中国代表庆祝芷江受降成功,照片从左至右为王耀武、卢汉、张发奎、何应钦、汤恩伯、杜聿明、萧毅肃、柏德纳。图中王耀武、卢汉、杜聿明三人的军装颜色最深,张发奎、汤恩伯、萧毅肃三人的军服为浅色,何应钦的制服颜色则介于两者之间。

抗战时期的制服颜色除了因季节而异之外,也取决于部队驻地的布料颜色。当时中国军队的军服制作一般有两个来源,一是由隶属于部队的被服厂制作供应,一是与民间被服商合作获得。由民间被服制造商供应的制服上通常有“联勤”字样的印章或布标。上海是中国服装工业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不少著名的西服厂商都诞生于此地。

3.jpg淞沪战役时的第八军军长黄杰中将。其所穿为《陆军服制条例》颁布之后的制式将官甲种呢制服。注意其左胸口袋上别有蒋介石肖像章。

4.jpg中央军的德械师曾一度闻名全国,实际上德械师在历史上的名称为“调整师”,而装备也是缺斤少两,并非全副武装的德式。从这两张淞沪会战期间的照片可以看出,士兵虽头戴德国M35钢盔,但身上仍然穿着单薄劣质的中式军服。这些为数不多的调整师当时已是堪称精锐的部队,在抗战爆发的前四个月几乎消耗殆尽。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由中共领导的红军部队接受改编,“中国工农红军”番号撤销。1937年8月22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正式宣布将原西北主力红军,即中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朱德、彭德怀任正、副总指挥(9月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但在习惯上仍称“八路”),同年10月又将在江南八省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尤其值得说明的是,在抗战时期,从来就没有“国民党军”这一子虚乌有的部队番号,当时
论是蒋介石的嫡系部队,还是地方军阀手中的杂牌军,或是中共领导的红色武装,名义上一律归国民政府管辖,所有部队一律在国民革命军的番号之下。

5.jpg八路军高级将领的合影,可以看出他们与其他国军将领相比,在着装上显得相当寒酸。

因为同属一支部队,官兵所穿的制服自然要以国民政府于1936年颁布的《陆军制服条例》为统一标准。根据中共领导人及将领们在抗战时期的照片可得知,他们身上所穿的制服与当时其他部队将领无异,只是身在前线的将领制服上往往不佩戴军衔等可辨识身份的标识以免成为显著目标(其他部队将领也是如此),而在正式场合中,中共的将领们同样佩戴着国民革命军的军衔出席。同时,无论他们是否佩戴军衔,他们的军帽上皆有青天白日徽,并非影视作品中的一顶“寡帽”(这种情况只出现在皖南事变后一段敏感时期,且不普遍)。真实的历史上,要区别八路军与所谓“国民党军”并非影视剧中那么一目了然,制服相同的情况下,除了通过部队臂章判断之外是很难区分的,也正因如此,不少历史书籍上的照片都常张冠李戴。(节选自《号角5:世界经典制服徽章艺术》,未完待续……)

6.jpg正在用餐的八路军战士。从图片中可以看出,当时的八路军着装与其他国军无异,军帽上皆有青天白日徽。

7.jpg1942年4月,朱德、贺龙在八路军359旅旅长兼政委王震的陪同下视察南泥湾,贺龙所戴帽子上可以看到青天白日帽徽。



1.jpg
烽火戎装——抗战中的国民革命军制服(陆军篇) 【下】
作者:周渝



钢盔如同“万国博览会”
抗战前期,中央军精锐部队所戴钢盔多为德式。1936年,国民政府经由德国军事顾问向德国订购了大量的德国新式M1935盔(以下简称M35盔),并配发给国府中央军精锐部队。抗战爆发之际,国民政府以德制编制而成的中央军部队(德械师)基本都佩戴有M35盔;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后,中德合作虽早已终止,但很多黄埔嫡系部队依然还在配发M35钢盔,可见初期订购量之大。很多人认为M35盔只存在于抗战前期,其实不然,直到1948年枪决日本战犯时,行刑人员所佩戴的还是这种德式钢盔。除了中央军的调整师之外,各地方部队的士兵所戴钢盔亦是各式各样,如同万国钢盔博览会。例如卢沟桥上大名鼎鼎的第29军的经典形象就是灰布军服加英式钢盔,背着一把大刀;龙云的滇军因受法国殖民军的影响,装备多为法式,滇军第19师即全师佩戴法式钢盔。

2.jpg
淞沪会战期间,著名影星胡蝶和陈莹莹向陆军第88师敬赠防寒衣物。他们身着标准的战斗着装,着草黄色夏季服,左上臂可以看到88D的臂章。
3.jpg
并不是所有德械师士兵都能佩戴德式钢盔,照片右边这名士兵还只能带着布帽。

抗战中后期,不少国军部队虽号称美械装备(如反攻滇西的远征军),但实际上这些部队仅仅是拥有一些美式武器,身上穿着依然是中式军服。真正从头到脚都用英美装备武装的部队只有一支,那就是中国驻印军。前文讲过,所谓八路军制服与其他部队的差异大多来自于当代影视作品的误导,而这支身在异域的中国驻印军所穿的军服则是真正的与国内部队不同。

4.jpg
两支部队的军服截然不同,右边的驻印军头戴美式钢盔,身着美军夹克,而左边的远征军依然穿着国内的旧式军服。

第一次入缅作战失败后,孙立人将军率新编第38师由缅甸退入印度,并在兰姆伽基地接受训练,这就是最初的中国驻印军。滇缅印大反攻时期,中国驻印军的基本构成部队为孙立人的新38师与廖耀湘的新22师组成的新编第一军。先说新38师,这支部队头上的装备由美式的M-1钢盔取代了德式M35盔,身上的制服也不再是从前的中式,而换成了美军衬衣,天气炎热时有英制的短袖、短裤制服,冷时在衬衣外还可以套上一件美制卡其色毛衣。新22师与新38师唯一的区别也在钢盔上,新22师装备的钢盔基本为英式钢盔。同时,中国驻印军中还出现了不少身着美军M-41夹克、M-43风衣的官兵。
如果要很快将中国驻印军与英美军区分,最显著的区别还不在于面孔,而在于腿部。与穿着大皮靴的英美军不同,中国驻印军沿袭了在国内打绑腿的传统,此外每人还配备了一把大砍刀,丛林中可以开路,遇上敌人亦便于肉搏。

抗战将士们的“姓名牌”
我们常在二战大片中看见美军通过阵亡战友脖子上挂着的金属姓名牌来辨认其身份的画面,具有幽默感的美国人将此物戏称为“狗牌”。其实在同时期的中国军队也有用以辨识身份的东西,即缝于左胸前的布制胸标。抗战时期的军服大多都配有胸标和臂章,胸标上写有具体的部队番号、职务及姓名,同时胸标边框的颜色也代表军衔的不同,将官的边框为红色,校官为黄色,尉官为蓝色,士兵为黑色。
1944年参与腾冲收复战的老兵陆朝茂曾说起一段关于姓名标的故事,那是在当年攻打来凤山时的一天,陆朝茂与战友李唐参与了一场极为惨烈的战斗,最终陆朝茂幸存了,而战友李唐却不幸牺牲。战争结束后的一天,留居滇西的陆朝茂来到国殇墓园凭吊战友时,竟然在一块墓碑上看见了自己的名字,让他百思不得其解。后来通过回忆才知道,原来是因作战当天战况紧急,陆朝茂起床时和战友李唐互相穿错了衣服,李唐阵亡后,收殓人员根据军服上的胸标判定其为陆朝茂,故将其列入阵亡名单,实际上那座墓碑下埋葬的是陆的战友李唐。由此可知,在残酷的搏杀中,当我们的将士倒在日军的枪炮下,连面容都无法识别时,能证明他们身份的只有位于军服左胸前的姓名布标。

5.png
国军布质胸标示意图,分别是上将(左上)、中将(右上)、步兵上校(左中)、骑兵上尉(右中)、炮兵上士(左下)和工兵一等兵(右下)。
6.jpg
第十八集团军臂章实物。

胸标用于辨识身份,而臂章上则是部队番号,通常情况下是以军或师来标注,例如第29军的臂章为“29A”,第88师的臂章为“88D”。但也有一些部队的臂章较为特殊,例如1943年时,余程万的第57师就佩戴过有“虎贲”字样的臂章,虎贲是这支部队的代号;第200师的臂章上印有一块蓝色秋叶海棠形状的中国版图,版图中间书有白色的“贰”字。延安方面八路军臂章至少有印“八路”字样、印“18GA”字样和印“第十八集团军”(繁体)字样的三种臂章。(摘选自《号角5:世界经典制服徽章艺术》)

7.jpg
照片中关麟征将军(前排左二)佩戴的臂章为中国远征军臂章中的一种,图案为红白相间的斜杠组成,中间有青天白日标。


TB2BrpgbVXXXXcdXpXXXXXXXXXX_!!2371812468.jpg
TB2IdhnbVXXXXXxXpXXXXXXXXXX_!!2371812468.jpg
TB2Wl0pbVXXXXbzXXXXXXXXXXXX_!!2371812468.jpg


上文内容参考指文图书即将上市书籍《号角Ⅴ》。在作者唐思与东来的建议下,在Bene Merenti、Hermann Historica国际拍卖行的指导下,指文图书找到了国内开模技术及生产工艺皆属翘楚的工厂,复刻了普鲁士蓝马克斯勋章。因为工艺复杂,报废率高,所以只生产出了800枚符合高标准工艺的蓝马克斯勋章。鉴于成本过高,我们之后也不计划再生产此勋章。
为了回馈预订的读者们,我们准备了两重福利:
1. 我们优先供给配有蓝马克斯的《号角Ⅴ》给预订读者,卖完即止;
2. 预订《号角Ⅴ》任一版本可享6.5折~7折优惠,全国包邮(港澳台除外)!


点击链接即可查看勋章细节图及《号角Ⅴ》细节:
1. 带勋章版《号角Ⅴ》指文图书亚马逊官方旗舰店购买链接:http://t.cn/RyVb3L2
2. 带勋章版《号角Ⅴ》指文图书官方淘宝店购买链接:http://t.cn/RycDHdj
3. 普通版《号角Ⅴ》指文图书亚马逊官方旗舰店购买链接:http://t.cn/RyVb1FX
4. 普通版《号角Ⅴ》指文图书官方淘宝店购买链接:http://t.cn/RycDp4q
5.《号角Ⅰ》~《号角Ⅳ》套装版指文图书官方淘宝店购买链接:http://t.cn/RyVTndN
  


       另外!为了回馈军迷对我们的厚爱,从即日起,指文 官方淘宝店 和官方天猫店在每周一到每周五(不包括节假日或店内重大促销活动期间),推出图书“低价限时秒杀”活动,折扣从1~6折不等,每天两轮,第一轮上午9点开始,11点结束;第二轮下午4点开始,6点结束。秒杀图书既有经典著作,也有新鲜上市的力作,请客官们有空来看看,随意翻翻牌子,把宝贝带回家中包养。




<连载中>

1.jpg
烽火戎装——抗战中的国民革命军制服(陆军篇) 【上】

作者:周渝


2.jpg最著名的一张反映抗战国军将士精神面貌的照片,出自著名的战地记者罗伯特·卡帕之手,登上了美国《生活》杂志的封面,让美国及世界了解了中国抗战的决心,赢得了广泛支持。


从民初乱象到黄埔建军
甲午战争战败后,清廷下旨令袁世凯编练一支新军,这支部队除了选兵、练兵的方式皆与之前有较大差异外,在着装上也抛弃传统的满式号衣,改穿西式军服,因此中国第一支近现代化军队新建陆军的组建亦是中国军服向国际化发展的起点。

3.jpg操练中的清末新军,请注意他们的新式军服。

新建陆军的制服虽趋向于西化,但不少军官头上的帽子依然保留着满式“顶戴花翎”式样,脑后仍然拖着条长长的象征清王朝的辫子。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这一时期的军服十分杂乱。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于当年5月7日谕陆军总长尽快实行军服统一,然而在愈发混乱时局下,这道政令并未贯彻实行。袁世凯死后,北洋系分裂,军阀连年混战,在这大割据的时代,中国的各地部队不仅装备混乱,制服也是五花八门,日式、德式、苏式、英式应有尽有。到了十多年后的抗战时期,中国虽然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但各地的军阀政治却还有相当的生命力,这种地方势力割据的现象便是战时制服混乱的原因之一。

孙中山先生在广州建立黄埔军校后,为与军阀部队区分,黄埔军校以中山服为样板设计了一套颇具特色的制服,在制服与时局同样混乱的民国年间,黄埔建军可以说是近代以来中国军服趋向于统一的起点。


4.jpg在1924年黄埔军校开学典礼的老照片上还能看出当时制服的混乱程度:照片中的蒋中正(左二)身着黄埔新式军服,而台下几位军人却还穿着北洋时期的竖挂军衔的日式制服,只是他们的帽徽不是北洋军的五色徽,而是青天白日徽。

国民革命军的第一套军服有重要的历史意义:首先,它是属于国民革命军的第一套标准制服,但它却确定了此后十余年国民革命军制服的基本版型;其次,它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产物,有特殊的象征意义;其三,它在款式风格上别具一格。


5.jpg身着黄埔军校军服的周恩来。

黄埔军校的学员无论官兵,一律着灰蓝色中山服式的军装,戴大檐帽。虽有军职,但服饰上无标识,军队着装统一。据现存实物来看,黄埔建军时期的军服颜色多为灰蓝色,但也有少数为米黄色。这套军服最具特色的是上衣的4个衣袋外置,如同衣服上挂着4个口袋一样。在建校初期,无论官兵,在军服上都看不出军衔标识,直到东征开始后部队中才小范围使用了一种军衔臂章,但这些军衔并没有经过国民政府的正式任命。

6.jpg1926年5月,蒋介石与陈洁如合影于黄埔军校,此时他身着黄埔时期的制服。

抗战前中国军队的制服演变
1929年1月,南京国民政府正式颁布了《陆军军常服暨礼服暂行条例》,首次对陆军服装进行了统一规定。中原大战后,南京国民政府又于1931年4月颁布《陆军官佐及士兵等级表》,新式军服开始在中央军中实行,并向地方军推广。由于中国与德国在20世纪30年代曾建立了军事合作关系,后来有不少人将这套军服称为“德式军服”,但这一叫法有待商榷,因为只要以同时期的德军制服作比较就会发现两者之间还是存在较大差异。实际上从1924年黄埔建军到1949年的这二十余年内,中国军服都是以中山服为基础版式,再加以每个时代的特有元素设计而成。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新军服样式基本上沿用了北伐时期中山服的样式,但也受日本军服与德国军服的影响,此时期制服的变化最明显的是军帽。由于北伐时期所戴的大檐帽制作不易,且不符合野外实战需求,因而出现了一种圆筒型布制小帽。这种布制小帽来自于德国军事顾问的设计,其基本形式采用了北欧“滑雪帽”的版型,细心的人会发现,它与二战时期德国士兵所配用的帽子非常相似。不过这种作战帽最初用于中国时帽形并不规范,有的帽子上的扣子为1颗,有的则为2颗,直到1936年初颁布《陆军制服条例》后才对各种不同的作战小帽做了规定,一律统一为2颗扣子加帽徽的形制。

7.jpg俞济时(左)、张治中(中)与1932年的上海警备司令戴戟的合影,可以看到俞济时和戴戟头戴大檐帽,而张治中则头戴圆筒帽。



1.jpg

烽火戎装——抗战中的国民革命军制服(陆军篇) 【中】
作者:周渝


抗战军服同形不同色
军服换装有一个由中央军向地方军推而广之的过程。早期的中央军制服是以黄绿色为主,但制服的颜色也因季节而异。以国民革命军第五军(张治中时期)与教导总队这两支嫡系精锐部队为例,他们不仅配备了德国的武器装备,制服也由德国进口的土黄色呢料制成,草黄或棕黄色系的制服多为夏季穿着,进入冬季后则改穿灰色系制服。抗战爆发后,国民革命军第88师在淞沪会战时期所穿的军服采用的是一种近似青苹果色的布料,而到了南京保卫战时则改穿灰色军服,这是军服颜色因季节而异的一例。中央军尚且如此,各地方部队的制服颜色更是“五彩缤纷”,无法统一。例如七七事变时保卫卢沟桥的29军为灰蓝布军装,阎锡山的晋绥军,共产党的第十八集团军等也多以灰蓝色棉布军服为主,川军中有不少部队的制服为草黄色,而龙云的滇军中甚至出现了一种近似墨蓝色的军服。在中央军与地方军协同作战的战场上,日军往往会看到穿着不同颜色军服的中国军队向他们进攻,故而在他们的宣传画报上,中国军队的制服也是灰、黄、蓝、绿各色皆有。

2.jpg抗战时期的制服因产地、布料、季节、作战区域的不同,颜色也多种多样,同时,军官的礼服与作战服的颜色也不尽相同,因此在同一张照片中常看到军服颜色深浅不一的情况。图为1945年8月23日,中国代表庆祝芷江受降成功,照片从左至右为王耀武、卢汉、张发奎、何应钦、汤恩伯、杜聿明、萧毅肃、柏德纳。图中王耀武、卢汉、杜聿明三人的军装颜色最深,张发奎、汤恩伯、萧毅肃三人的军服为浅色,何应钦的制服颜色则介于两者之间。

抗战时期的制服颜色除了因季节而异之外,也取决于部队驻地的布料颜色。当时中国军队的军服制作一般有两个来源,一是由隶属于部队的被服厂制作供应,一是与民间被服商合作获得。由民间被服制造商供应的制服上通常有“联勤”字样的印章或布标。上海是中国服装工业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不少著名的西服厂商都诞生于此地。

3.jpg淞沪战役时的第八军军长黄杰中将。其所穿为《陆军服制条例》颁布之后的制式将官甲种呢制服。注意其左胸口袋上别有蒋介石肖像章。

4.jpg中央军的德械师曾一度闻名全国,实际上德械师在历史上的名称为“调整师”,而装备也是缺斤少两,并非全副武装的德式。从这两张淞沪会战期间的照片可以看出,士兵虽头戴德国M35钢盔,但身上仍然穿着单薄劣质的中式军服。这些为数不多的调整师当时已是堪称精锐的部队,在抗战爆发的前四个月几乎消耗殆尽。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由中共领导的红军部队接受改编,“中国工农红军”番号撤销。1937年8月22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正式宣布将原西北主力红军,即中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朱德、彭德怀任正、副总指挥(9月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但在习惯上仍称“八路”),同年10月又将在江南八省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尤其值得说明的是,在抗战时期,从来就没有“国民党军”这一子虚乌有的部队番号,当时
论是蒋介石的嫡系部队,还是地方军阀手中的杂牌军,或是中共领导的红色武装,名义上一律归国民政府管辖,所有部队一律在国民革命军的番号之下。

5.jpg八路军高级将领的合影,可以看出他们与其他国军将领相比,在着装上显得相当寒酸。

因为同属一支部队,官兵所穿的制服自然要以国民政府于1936年颁布的《陆军制服条例》为统一标准。根据中共领导人及将领们在抗战时期的照片可得知,他们身上所穿的制服与当时其他部队将领无异,只是身在前线的将领制服上往往不佩戴军衔等可辨识身份的标识以免成为显著目标(其他部队将领也是如此),而在正式场合中,中共的将领们同样佩戴着国民革命军的军衔出席。同时,无论他们是否佩戴军衔,他们的军帽上皆有青天白日徽,并非影视作品中的一顶“寡帽”(这种情况只出现在皖南事变后一段敏感时期,且不普遍)。真实的历史上,要区别八路军与所谓“国民党军”并非影视剧中那么一目了然,制服相同的情况下,除了通过部队臂章判断之外是很难区分的,也正因如此,不少历史书籍上的照片都常张冠李戴。(节选自《号角5:世界经典制服徽章艺术》,未完待续……)

6.jpg正在用餐的八路军战士。从图片中可以看出,当时的八路军着装与其他国军无异,军帽上皆有青天白日徽。

7.jpg1942年4月,朱德、贺龙在八路军359旅旅长兼政委王震的陪同下视察南泥湾,贺龙所戴帽子上可以看到青天白日帽徽。



1.jpg
烽火戎装——抗战中的国民革命军制服(陆军篇) 【下】
作者:周渝



钢盔如同“万国博览会”
抗战前期,中央军精锐部队所戴钢盔多为德式。1936年,国民政府经由德国军事顾问向德国订购了大量的德国新式M1935盔(以下简称M35盔),并配发给国府中央军精锐部队。抗战爆发之际,国民政府以德制编制而成的中央军部队(德械师)基本都佩戴有M35盔;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后,中德合作虽早已终止,但很多黄埔嫡系部队依然还在配发M35钢盔,可见初期订购量之大。很多人认为M35盔只存在于抗战前期,其实不然,直到1948年枪决日本战犯时,行刑人员所佩戴的还是这种德式钢盔。除了中央军的调整师之外,各地方部队的士兵所戴钢盔亦是各式各样,如同万国钢盔博览会。例如卢沟桥上大名鼎鼎的第29军的经典形象就是灰布军服加英式钢盔,背着一把大刀;龙云的滇军因受法国殖民军的影响,装备多为法式,滇军第19师即全师佩戴法式钢盔。

2.jpg
淞沪会战期间,著名影星胡蝶和陈莹莹向陆军第88师敬赠防寒衣物。他们身着标准的战斗着装,着草黄色夏季服,左上臂可以看到88D的臂章。
3.jpg
并不是所有德械师士兵都能佩戴德式钢盔,照片右边这名士兵还只能带着布帽。

抗战中后期,不少国军部队虽号称美械装备(如反攻滇西的远征军),但实际上这些部队仅仅是拥有一些美式武器,身上穿着依然是中式军服。真正从头到脚都用英美装备武装的部队只有一支,那就是中国驻印军。前文讲过,所谓八路军制服与其他部队的差异大多来自于当代影视作品的误导,而这支身在异域的中国驻印军所穿的军服则是真正的与国内部队不同。

4.jpg
两支部队的军服截然不同,右边的驻印军头戴美式钢盔,身着美军夹克,而左边的远征军依然穿着国内的旧式军服。

第一次入缅作战失败后,孙立人将军率新编第38师由缅甸退入印度,并在兰姆伽基地接受训练,这就是最初的中国驻印军。滇缅印大反攻时期,中国驻印军的基本构成部队为孙立人的新38师与廖耀湘的新22师组成的新编第一军。先说新38师,这支部队头上的装备由美式的M-1钢盔取代了德式M35盔,身上的制服也不再是从前的中式,而换成了美军衬衣,天气炎热时有英制的短袖、短裤制服,冷时在衬衣外还可以套上一件美制卡其色毛衣。新22师与新38师唯一的区别也在钢盔上,新22师装备的钢盔基本为英式钢盔。同时,中国驻印军中还出现了不少身着美军M-41夹克、M-43风衣的官兵。
如果要很快将中国驻印军与英美军区分,最显著的区别还不在于面孔,而在于腿部。与穿着大皮靴的英美军不同,中国驻印军沿袭了在国内打绑腿的传统,此外每人还配备了一把大砍刀,丛林中可以开路,遇上敌人亦便于肉搏。

抗战将士们的“姓名牌”
我们常在二战大片中看见美军通过阵亡战友脖子上挂着的金属姓名牌来辨认其身份的画面,具有幽默感的美国人将此物戏称为“狗牌”。其实在同时期的中国军队也有用以辨识身份的东西,即缝于左胸前的布制胸标。抗战时期的军服大多都配有胸标和臂章,胸标上写有具体的部队番号、职务及姓名,同时胸标边框的颜色也代表军衔的不同,将官的边框为红色,校官为黄色,尉官为蓝色,士兵为黑色。
1944年参与腾冲收复战的老兵陆朝茂曾说起一段关于姓名标的故事,那是在当年攻打来凤山时的一天,陆朝茂与战友李唐参与了一场极为惨烈的战斗,最终陆朝茂幸存了,而战友李唐却不幸牺牲。战争结束后的一天,留居滇西的陆朝茂来到国殇墓园凭吊战友时,竟然在一块墓碑上看见了自己的名字,让他百思不得其解。后来通过回忆才知道,原来是因作战当天战况紧急,陆朝茂起床时和战友李唐互相穿错了衣服,李唐阵亡后,收殓人员根据军服上的胸标判定其为陆朝茂,故将其列入阵亡名单,实际上那座墓碑下埋葬的是陆的战友李唐。由此可知,在残酷的搏杀中,当我们的将士倒在日军的枪炮下,连面容都无法识别时,能证明他们身份的只有位于军服左胸前的姓名布标。

5.png
国军布质胸标示意图,分别是上将(左上)、中将(右上)、步兵上校(左中)、骑兵上尉(右中)、炮兵上士(左下)和工兵一等兵(右下)。
6.jpg
第十八集团军臂章实物。

胸标用于辨识身份,而臂章上则是部队番号,通常情况下是以军或师来标注,例如第29军的臂章为“29A”,第88师的臂章为“88D”。但也有一些部队的臂章较为特殊,例如1943年时,余程万的第57师就佩戴过有“虎贲”字样的臂章,虎贲是这支部队的代号;第200师的臂章上印有一块蓝色秋叶海棠形状的中国版图,版图中间书有白色的“贰”字。延安方面八路军臂章至少有印“八路”字样、印“18GA”字样和印“第十八集团军”(繁体)字样的三种臂章。(摘选自《号角5:世界经典制服徽章艺术》)

7.jpg
照片中关麟征将军(前排左二)佩戴的臂章为中国远征军臂章中的一种,图案为红白相间的斜杠组成,中间有青天白日标。


TB2BrpgbVXXXXcdXpXXXXXXXXXX_!!2371812468.jpg
TB2IdhnbVXXXXXxXpXXXXXXXXXX_!!2371812468.jpg
TB2Wl0pbVXXXXbzXXXXXXXXXXXX_!!2371812468.jpg


上文内容参考指文图书即将上市书籍《号角Ⅴ》。在作者唐思与东来的建议下,在Bene Merenti、Hermann Historica国际拍卖行的指导下,指文图书找到了国内开模技术及生产工艺皆属翘楚的工厂,复刻了普鲁士蓝马克斯勋章。因为工艺复杂,报废率高,所以只生产出了800枚符合高标准工艺的蓝马克斯勋章。鉴于成本过高,我们之后也不计划再生产此勋章。
为了回馈预订的读者们,我们准备了两重福利:
1. 我们优先供给配有蓝马克斯的《号角Ⅴ》给预订读者,卖完即止;
2. 预订《号角Ⅴ》任一版本可享6.5折~7折优惠,全国包邮(港澳台除外)!


点击链接即可查看勋章细节图及《号角Ⅴ》细节:
1. 带勋章版《号角Ⅴ》指文图书亚马逊官方旗舰店购买链接:http://t.cn/RyVb3L2
2. 带勋章版《号角Ⅴ》指文图书官方淘宝店购买链接:http://t.cn/RycDHdj
3. 普通版《号角Ⅴ》指文图书亚马逊官方旗舰店购买链接:http://t.cn/RyVb1FX
4. 普通版《号角Ⅴ》指文图书官方淘宝店购买链接:http://t.cn/RycDp4q
5.《号角Ⅰ》~《号角Ⅳ》套装版指文图书官方淘宝店购买链接:http://t.cn/RyVTndN
  


       另外!为了回馈军迷对我们的厚爱,从即日起,指文 官方淘宝店 和官方天猫店在每周一到每周五(不包括节假日或店内重大促销活动期间),推出图书“低价限时秒杀”活动,折扣从1~6折不等,每天两轮,第一轮上午9点开始,11点结束;第二轮下午4点开始,6点结束。秒杀图书既有经典著作,也有新鲜上市的力作,请客官们有空来看看,随意翻翻牌子,把宝贝带回家中包养。


好,到时买一本
我以为是一本专著,原来是号角里的文章,篇幅大吗
感觉中国军队的服装一直都是丑的要死的~~~ 不论是国军还是我军~~~~~~
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终于有一篇真正的反映纪念抗日战争时期国军的文章了,此文章是继《乱世国军》之后最好的一篇纪念国军抗日的文章!就是为了这篇文章此书上市后本人必买!
复刻的普鲁士蓝马克斯勋章精美不?
zhongrl65 发表于 2015-9-22 18:49
复刻的普鲁士蓝马克斯勋章精美不?
您可以看图,和图一毛一样的哦
帝国将军 发表于 2015-9-22 16:45
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终于有一篇真正的反映纪念抗日战争时期国军的文章了,此文章是继《乱世国军》之后最 ...
什么叫“终于有一篇真正的反映纪念抗日战争时期国军的文章”???指文刚出的钢铁抗战的几本书都被你吃了?粉花生米就好好粉,做个有脑子的果粉,别老是送脸上门找打!
指文刚出的钢铁抗战是哪几本?
中国装甲军 发表于 2015-9-23 16:45
指文刚出的钢铁抗战是哪几本?
《钢铁抗战:中国野战炮兵史 1900-1937》戳地址吧 https://item.taobao.com/item.htm ... p;scene=taobao_shop
中国装甲军 发表于 2015-9-23 16:45
指文刚出的钢铁抗战是哪几本?
还有《钢铁抗战:中日装甲兵全史 1918-1937》https://item.taobao.com/item.htm ... &id=45368567575
装甲师 发表于 2015-9-23 15:11
什么叫“终于有一篇真正的反映纪念抗日战争时期国军的文章”???指文刚出的钢铁抗战的几本书都被你吃了 ...

我说的是号角系列!我说的是文章!不是说出的书籍!不知为何我一说国军你就和我对着干!难道你的思想还在国共内战时期?
完全可以买
呵呵,这基本都买了
RIP 发表于 2015-9-23 21:18
完全可以买
题材不错很吸引
可以单独出一本军服的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