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今后阅兵安排的一点建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3/29 00:35:44


      这次大阅兵非常成功,场面震撼,气势宏大,将士虎虎生威,装备先进雄壮,极大激发了国人的爱国情和自豪感。央视的转播比上次有很大进步,很好克服了逆光等问题(当然还有不足可以改进)。
      我们的阅兵可能一直都按惯例操作安排,都默认为很正确了,所以有的问题可能人们连想都没去想。在此想补充两条建议,不是关于央视的,而是关于阅兵安排的,也是吸取别国阅兵经验的结果,建议今后我们阅兵设计时能参考:
     
      1、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适当拉大每个方队间的距离。我们的每个方队离得太近了。每次都是前一个方队刚开始越过正步走的白线不久,后一个方队就到了,镜头就必须马上转到下一个方队敬礼的画面了,之后下一个方队马上又到了,上一个方队的画面就必须停掉了,所以留给每个方队的画面时间太少了,没有充足的时间充分展现各方队的风采。而且也造成画面中同时出现多方队在首长和观礼者面前,让人不知看哪个好,影响检阅效果。

      看了一些国外阅兵的场面,发现有一条很好的经验似乎可以借鉴,就是适当拉大各方队间的距离,等上一方队领队已经走过天安门到达西华表正步转回齐步线时,下一个方队刚好到达东华表开始正步的线,这样每个方队经过天安门时都有充分的时间在电视里出现,有时间给各个角度的镜头。车辆方队也是同样操作,甚至可以拉得更开一点,等上一方队完全驶过天安门西华表后,下一方队到达东华表可始进入受阅区,因为车辆行进速度更快。就是说,当一个方队在天安门城楼前受阅时,不要有其他方队进入画面干扰,真正给每个方队充分的受阅和电视画面时间。这是一些国家阅兵的成功做法,我们可能没有想过,或者是过多考虑了节省时间的问题。
     
      其实稍微拉开一点距离,增加的总的时间是不会太久的,应是可以接受的,而且效果会好很多,并且体现了检阅的真正意义,真正一个方队接一个方队充分接受检阅,看得仔细又清楚,体现了对首长和受阅部队的尊重,而不是象现在这样同时有好几个方队挤在天安门前,一是让观礼者应接不暇,二是场面也过于拥挤密集,同时出现的方队太多导致画面不够干净、不够突出。供阅兵部门研究参考吧
      
       2、研究一下是否有可能适当降低一下空中梯队的飞行高度,一是可以让首长们和观礼者能看得更清楚,二是便于电视镜头捕捉更大更清楚的机型近景画面,三是气势上会更震撼,更能让观众体验空中力量的强大气场。当然,降低飞行高度的事要看技术上是否允许,希望还有一定空间。当然,事实证明,这次空中梯队的拉烟质量太好了,反而有点不易散开,形成了彩雾弥漫在空中,影响了后续梯队的飞机的能见度,下次可进一步改进(比如适当拉开拉烟梯队与后续梯队距离,适当降低拉烟浓度等等)。

      

      这次大阅兵非常成功,场面震撼,气势宏大,将士虎虎生威,装备先进雄壮,极大激发了国人的爱国情和自豪感。央视的转播比上次有很大进步,很好克服了逆光等问题(当然还有不足可以改进)。
      我们的阅兵可能一直都按惯例操作安排,都默认为很正确了,所以有的问题可能人们连想都没去想。在此想补充两条建议,不是关于央视的,而是关于阅兵安排的,也是吸取别国阅兵经验的结果,建议今后我们阅兵设计时能参考:
     
      1、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适当拉大每个方队间的距离。我们的每个方队离得太近了。每次都是前一个方队刚开始越过正步走的白线不久,后一个方队就到了,镜头就必须马上转到下一个方队敬礼的画面了,之后下一个方队马上又到了,上一个方队的画面就必须停掉了,所以留给每个方队的画面时间太少了,没有充足的时间充分展现各方队的风采。而且也造成画面中同时出现多方队在首长和观礼者面前,让人不知看哪个好,影响检阅效果。

      看了一些国外阅兵的场面,发现有一条很好的经验似乎可以借鉴,就是适当拉大各方队间的距离,等上一方队领队已经走过天安门到达西华表正步转回齐步线时,下一个方队刚好到达东华表开始正步的线,这样每个方队经过天安门时都有充分的时间在电视里出现,有时间给各个角度的镜头。车辆方队也是同样操作,甚至可以拉得更开一点,等上一方队完全驶过天安门西华表后,下一方队到达东华表可始进入受阅区,因为车辆行进速度更快。就是说,当一个方队在天安门城楼前受阅时,不要有其他方队进入画面干扰,真正给每个方队充分的受阅和电视画面时间。这是一些国家阅兵的成功做法,我们可能没有想过,或者是过多考虑了节省时间的问题。
     
      其实稍微拉开一点距离,增加的总的时间是不会太久的,应是可以接受的,而且效果会好很多,并且体现了检阅的真正意义,真正一个方队接一个方队充分接受检阅,看得仔细又清楚,体现了对首长和受阅部队的尊重,而不是象现在这样同时有好几个方队挤在天安门前,一是让观礼者应接不暇,二是场面也过于拥挤密集,同时出现的方队太多导致画面不够干净、不够突出。供阅兵部门研究参考吧
      
       2、研究一下是否有可能适当降低一下空中梯队的飞行高度,一是可以让首长们和观礼者能看得更清楚,二是便于电视镜头捕捉更大更清楚的机型近景画面,三是气势上会更震撼,更能让观众体验空中力量的强大气场。当然,降低飞行高度的事要看技术上是否允许,希望还有一定空间。当然,事实证明,这次空中梯队的拉烟质量太好了,反而有点不易散开,形成了彩雾弥漫在空中,影响了后续梯队的飞机的能见度,下次可进一步改进(比如适当拉开拉烟梯队与后续梯队距离,适当降低拉烟浓度等等)。

      
  关于央视直播也有几点建议,随便说几句。

  客观地说,央视这次的转播是不错的,有效改进了上次09年阅兵转播的逆光等问题,有很大进步,总体上是挺好的,我个人感觉还是比较满意的,比上次强不少。不过,也还有一些可以进一步改进的地方,下次争取做得更好:

      1、坦克方队的箭形队没有得到很好展现。坦克方队为阅兵专门排成了箭形队(第一排一辆坦克、第二排二辆坦克、第三排三辆坦克、第四排四辆坦克),以展示突击精神,是一个很好的创意,可是转播时只有一点点离得很高很远且很短时间的模糊镜头,走近时镜头已直接切换到第二排的两辆坦克了,第一辆坦克(上面专门镶了金色将星,因为车上有少将)反而直接被略过没有出现在镜头里,箭形队的极好队形也没有近景表现,太可惜了。只要通过略高处的正面镜头(那个空中悬着的线吊的镜头就足可以),完全可以把箭形队及第一辆带将星的坦克表现得很好。

       2、徒步方队的气势表现得不够,应该更注意展现方队的不同角度的整齐线条(纵、横、斜线),镜头不一定太近,而是要有稍高一点的角度,并增加一点正面镜头,展现方队气势如虹的冲击力和大场面。

      3、空中梯队的表现同上次一样改进不多,主要是飞机拍得太小、太远、太模糊,多数几乎看不清是什么机型。这是央视拍摄的一大难点,也许上面有人提到的是没有使用长可变焦镜头的问题。因为网上看到的很多照片,其实是可以把空中的飞机拍得很清晰的。飞机在画面中点的比例要大一些,才能看得清楚。

      总体看,央视有了很多进步,但如何真正把这种大场面精彩展现出来,央视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办法和手段,把大场面的冲击力、震撼力和不同角度方向的整齐线条展示出来,把武器的震撼和气势更好地展现出来。


镜头取舍拿捏的不好,给人感觉弄的人就好像没经历过大场面似的,小白不懂,瞎喷。

镜头取舍拿捏的不好,给人感觉弄的人就好像没经历过大场面似的,小白不懂,瞎喷。
给你解释第二个问题,为什么不能降低高度,可以看一下地图,长安街沿线周围高大建筑的分布,国贸三期三百多米,还有一个将近三百米的建筑,降低高度,会有很大的危险。另外直升机是最后通过,前面的所有固定翼都要在他上空飞过,如果再低就撞一起了。明白否?
  关于央视直播也有几点建议,随便说几句。

  客观地说,央视这次的转播是不错的,有效改进了上次09 ...
给你解释第三个问题,央视没有拍这种大速度目标的好经验,而空军的摄影摄像师经常拍,有很成功的经验,拍摄效果非常好。可以是加入自己的摄像机位,由央视来调取画面。
LZ是小白吗?天朝是因为方队超大,所以才隔得远点。你看看毛子阅兵,各个方队紧挨着,可以同时阅两队。
完全同意给央视建议的部分。切镜头拉远近都要人教
lowa 发表于 2015-9-5 07:10
给你解释第二个问题,为什么不能降低高度,可以看一下地图,长安街沿线周围高大建筑的分布,国贸三期三百多 ...
  好的,谢谢提示。只是提出建议,具体由专业人士和军队相关部门研究是否可行啊。如果沿途建筑高度是300多米,不知现在空中梯队飞机的飞行高度是多少,还有没有降低的空间。最后的直升机梯队的高度问题好解决一点,毕竟它是最后一个,应该可以做到不使其影响前面梯队的高度,适当拉开些距离可能管用。
lowa 发表于 2015-9-5 07:13
给你解释第三个问题,央视没有拍这种大速度目标的好经验,而空军的摄影摄像师经常拍,有很成功的经验,拍 ...

    明白。不过央视拍这种阅兵画面已经是多少次的机会了,从建国后到现在多少次了,平时军演也有很多反映空中飞行的场面啊。过去说没经验还说得过去,现在和未来还一直用这做理由就说不过去了。关键是要想想如何改进拍摄方法和拍摄设备。如果这次还是没有去想,也没打算去想,那下次是不是还和这次一样没经验?啥时候算有经验呢?

dada148 发表于 2015-9-5 07:16
LZ是小白吗?天朝是因为方队超大,所以才隔得远点。你看看毛子阅兵,各个方队紧挨着,可以同时阅两队。{:15 ...

      俄国不是唯一值得参考的国家好不好?有好多国家比俄国阅兵方队拉得更开哦。具体拉开多大距离,可以具体结合我国需要和条件研定。在此仅是提出建议供思考和参考而已。





好的,谢谢提示。只是提出建议,具体由专业人士和军队相关部门研究是否可行啊。如果沿途建筑高度是300 ...
直升机才是最影响的,如果他第一个通过,还能都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