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大转帖』中国的民主改革势不可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3/29 23:48:14
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在谈到政府改革股市绝不停止的决心时,说了掷地有声的名句:“开弓没有回头箭”。在举世关心的中国政治改革议程上,近日似乎也能听到强弩呼啸而过。

  中国政治改革中最关键的民主化问题,一直处在“只闻楼梯响”的尴尬阶段,甚至此前一段时间,各界连下楼的脚步声都听几乎不见了。

  然而中国领导人日前都对民主改革发表了大胆的意见。

  路透社报道,国家主席胡锦涛在接见世界法律大会代表时说,“中国将继续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保证公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我们将继续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推进依法行政,落实司法为民的要求,充分发挥法治在促进和保障社会和谐方面的重要作用。 ”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则在中欧领导人峰会的一个记者会上说,“中国将推进其民主政治发展,坚定不移地重新构建(民主),包括举行直接选举。”“如果中国人民能够管好一个村子,我相信几年内他们将能管好一个镇。这个制度将循序渐进。”


  无独有偶,香港媒体报道,北京将在今年11月纪念中共前总书记胡耀邦诞辰90周年,中共中央届时将在北京召开大会,并有政治局常委出席,中央电视台也将进行转播。胡耀邦向来被视为是思想开放、支持民主改革的领导人。

  新一届中国领导人在2002年接班,胡锦涛在次年提出“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新三民主义”,中国社会一度出现“胡温新政”的说法,其中包含了人民对于政治改革的期待和渴望。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9-10 0:35:51编辑过]
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在谈到政府改革股市绝不停止的决心时,说了掷地有声的名句:“开弓没有回头箭”。在举世关心的中国政治改革议程上,近日似乎也能听到强弩呼啸而过。

  中国政治改革中最关键的民主化问题,一直处在“只闻楼梯响”的尴尬阶段,甚至此前一段时间,各界连下楼的脚步声都听几乎不见了。

  然而中国领导人日前都对民主改革发表了大胆的意见。

  路透社报道,国家主席胡锦涛在接见世界法律大会代表时说,“中国将继续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保证公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我们将继续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推进依法行政,落实司法为民的要求,充分发挥法治在促进和保障社会和谐方面的重要作用。 ”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则在中欧领导人峰会的一个记者会上说,“中国将推进其民主政治发展,坚定不移地重新构建(民主),包括举行直接选举。”“如果中国人民能够管好一个村子,我相信几年内他们将能管好一个镇。这个制度将循序渐进。”


  无独有偶,香港媒体报道,北京将在今年11月纪念中共前总书记胡耀邦诞辰90周年,中共中央届时将在北京召开大会,并有政治局常委出席,中央电视台也将进行转播。胡耀邦向来被视为是思想开放、支持民主改革的领导人。

  新一届中国领导人在2002年接班,胡锦涛在次年提出“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新三民主义”,中国社会一度出现“胡温新政”的说法,其中包含了人民对于政治改革的期待和渴望。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9-10 0:35:51编辑过]
路透社这两天的报道虽然没有引起非常大的关注,但明眼人一定能理解这些消息的背后含义。胡温政府自从萨斯危机以来,出招连连让人意外,外界只能事后就事论事,还不能理出个中内在逻辑联系、以及背后的战略考量。不过,自从第一智囊——夏勇院长出任保密局局长之后,很多东西也逐步浮出水面。
  
  夏勇是谁?民权宪政专家、前香港四大护法。他的被重用有多种解读,国内宪政派诸君将夏的高升解读着成”政法系现象“,认为政法系将在下面的政治进程中发挥主要作用。但是我仔细阅读夏勇的著作《中国民权哲学》《依法治国》,却品味出另外的意思。
  
  《依法治国》一书是夏勇从政之后的作品,《中国民权哲学》时期的真诚不复,但却更是夏勇的成熟表达。该书明确把民主定义成人民民主,也就是说中国政权必须要体现民意。这和西方政治学中的民主的含义是完全不同的,自由民主不是什么体现民意,而是选举授权、分权制衡。民意,从根本上就是一个集体词汇,它假设人民有一个高度统一的意愿,然后通过适当机制体现。但是在高度分化、多元的现代社会中,这种假设是一种幻觉。
  
  如果按照夏勇提示的这种思路走下去,中国政治将进入一个“广泛体现民意、强化政权基础”的政改道路。从物权法等关键法律草案公示、听证会成为常态来看,这种民意扩充进程已经开始。如果用“以行政吸纳政治”来评价之前的政改,那么以后的就是“以民意吸纳民主”。一些对政权没有威胁,却容易获得民众欢迎“叫好又叫座”的一系列措施,会陆续推出。
  
  夏勇的作用之一就是告诉领导人,以“体现民意”为核心的人民民主,中国GCD人不必害怕。至于宪政派诸君谈论的“民权宪政”,也完全可以嫁接成民意政改、宪改。“欢迎加入民意的大家庭,我们其实不分彼此。”
"如果中国人民能够管好一个村子,我相信几年内他们将能管好一个镇。这个制度将循序渐进”!顶温总!
民主啊民主!  俺们只是小人物 决定不了任何事情 只是在想:胡哥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 其一些政策和举动看得俺一愣一愣的...
俺正忙着加班射箭给尚主席尽兴呢,楼主倒这么空?[em03]
话说回来,俺的某些个同事正说呢,本次启动的股改就是波澜壮阔的在经济领域中的民主进程预演,也是为更加波澜壮阔的民主进程热身![em07]
  重要文章,请楼主说明文章出处,谢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9-8 0:46:14编辑过]
[B]以下是引用[I]新侨联委员[/I]在2005-9-8 0:05:00的发言:[/B][BR]  重要文章,请楼主说明文章出处,谢谢!

不好意思,转自网易,部分内容我参照新化网有所修改!
http://news.xinhuanet.com/photo/2005-09/06/content_3448720.htm
在网易什么连接?
[B]以下是引用[I]新侨联委员[/I]在2005-9-8 0:14:00的发言:[/B][BR]在网易什么连接?

http://bbs6.news.163.com/board/rep2.jsp?b=guoji&i=169756&p=0&l=50&r=18
  不知道最初的原作者是谁?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9-8 0:54:32编辑过]
[B]以下是引用[I]新侨联委员[/I]在2005-9-8 0:20:00的发言:[/B][BR]  不知道最初的原作者是谁?

斑竹还有什么疑问吗?
  联合早报的文章不错,我常去主页看看新闻,这次居然漏看了……赶快发贴!
再转帖下有关夏勇的一些公开报道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覃旭 北京报道
  “夏勇?国家保密局局长?”与夏勇相识的一位学者听到记者的电话后作出这样的反应。
  这确是一个出人意料的任命。
     6月7日,在国务院公布的人事任免中,著名法律问题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所长夏勇被任命为国家保密局局长。
  国家保密局虽然挂在国务院部委管理的10个国家局之列,但是该局与中共中央的直属机构——中央保密委员会办公室,是一个机构两块牌子,列入中共中央直属机关的下属机构。本报一直严密关注的“法学家从政”现象,至此再添重要个案。
  在最近一次纪念香港基本法颁行15周年的座谈会上,夏勇面对记者的层层围堵,微笑地说了一句话:“我从来不接受采访。”其谨慎低调的行事风格可见一斑。
  夏勇不仅是曾登上中南海讲堂,为国家领导人授课的中央智囊专家之一,他还曾在中共中央办公厅调研部门任负责人。
  现年44岁的夏勇出生于湖北荆州,1978年10月入西南政法学院(现西南政法大学)学习法律,而后以人权和法治理论研究蜚声学界内外,到如今步入政坛,深度参与国家政治生活,他的走向备受关注。
  夏勇1982毕业后留校任教,教法律史学,后在西南政法大学获法律史学专业硕士;1989年考入北京大学法学院攻读法理学,获博士学位;后转入社科院法学所从事法学研究和教学,1998年9月任法学所副所长,2002年3月任所长。
  在2000年《中国青年》评选的“可能影响二十一世纪中国的一百位青年人物”当中,他和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贺卫方作为法学界的代表入列,评选机构对他的评价为:“中国当代最早的人权理论开拓者”、“中国学界成就卓越的法治求索者”。
  治学20余年,夏勇成果丰硕。
  在他博士论文基础上形成的《人权概念起源——权利的历史哲学》先后四次重印,可以算得上他的成名作。1995年他和贺卫方等人主编的《走向权利的时代——中国公民权利发展研究》被认为是“1990年代中国法学界最重要的书之一”。
  新近的2003年和2004年,他连续奉出几部大作,主题为“政治法律”、“民权哲学”、“依法治国”、“宪政建设”等。
  在学术上步步走高的同时,夏勇的职衔也越来越多,择其要者包括:全国人大常委会香港基本法委员会委员、最高人民法院特邀咨询员、中国法学会副会长、东方公益法律援助律师事务所理事长、中国-欧盟人权研究网络中方主席等等。其中还包括“国家中高级干部学法讲师团”讲师。
  2000年 9月22日,当时39岁的夏勇在中南海怀仁堂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和五十多部长级领导干部进行法制讲座,讲述“西部开发与加快中西部发展的法治保障”。
  夏勇所在的社科院法学所,于1956年筹建,1958年10月设立,为国家级法学研究机构。自1995年以来,法学研究所的著名专家先后5次担任中共中央法制讲座主讲人,6次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讲座主讲人。
  作为所长,夏勇在法学所深孚众望。每年在研究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总是耐人寻味。2003年,他讲的是“正直精邃”——“正直乃最高的美德”,而“精邃之道并非限于做学问”,“可以继续做学问,也可以去做官、经商”,“在这个惯把‘速朽’当不朽的道德氛围里,一定要持恒追远,恪守不易,舍小我成大我,弃小利谋大义”。
  2004年,他讲的是“你们超越了”,提醒那些“超越了老师”的毕业生——“不要因为进步而骄狂,不要因为得意而忘形”,“要时刻问自己:我超越了什么?我真的超越了吗?”
  曾经有人问夏勇哪位老师对他影响最大,夏勇提到西政的杨景凡和林向荣老师。在一篇《忆杨老》的文章里,他回忆起和杨景凡老师晤谈饮酒间谈到“做人、做事与做官”——“做人是最重要的;为了做事可以去做官,但不能为了做官而做官;一旦做官,做人做事可能都难。”
  在这篇文章里,夏勇还写道,“往后便是我转辗南北,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从这个群体里自我放逐,但与杨老、与这个群体的精神联系却从未中断。”
  而关于这种“精神的联系”,法学所一位青年学者向记者介绍,“他(夏勇)对青年人很提携,特别希望他们在学术上勤勉进步。”而对于学者的从政之路,这位青年学者的看法是,在现在这样一个多元化的社会里,人们应当理解这种选择。
  这篇新闻很重要,请楼主单独在中国新闻区发一贴。
继续夏勇:
或许是名字给我的错觉,见到夏勇之前,我将他想象成为一个铮铮铁骨的五尺硬汉,以口若悬河的气势驰骋法律这一广阔天地。当我坐在夏勇面前时,我才发觉,我的感觉是错误的。
    宽宽的额头,柔和的目光,轻缓的语调,儒雅的谈吐,这就是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所长的夏勇。夏勇身上有一种温文尔雅的学者风度,当他向我谈起他的求学经历,他的研究,他的理想时,我能感觉到中国儒家传统文化中那种“兼善天下”、“拯物济世”哲学思想对他的影响。
    从1978年考入西南政法大学法律系开始,夏勇已在法律这块领域里跋涉了20余个年头。拿到北京大学法律系的博士学位后,夏勇来到哈佛大学法学院做访问学者,同时担任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博士后研究员。当时,他的妻子在哈佛大学医学院读博士后。夏勇认为,中国这块处于社会转型期和经济高速发展的土地上,研究法律是相当有价值的———不管是从学术意义上,还是从社会发展的意义上来看。责任感和使命感促使他回到了生他养他的热土。用他自己的话来说,“美国是过日子的好地方,可是在那儿,你感到的是你需要别人;而中国正是做事的地方,在这儿我可以认认真真地做事、做人,最大限度地体现和发挥自己的价值。”
    抱着如此简单而又厚重的信念,回国后的夏勇身兼数职,忙碌异常。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的研究员和副所长,他要参与政府法律文件的起草,如西部开发政策的制定、传播法、网络法等,给中央决策提供意见和建议;作为社科院法学院研究生院的博士生导师,他在中国首次招收人权理论专业的博士生,从1998年至今已连续招收了3届,每周他都要给博士、硕士生上专业指导课;此外,他还是北京大学的兼职教授,在教坛上传播法学理论;他也是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的特约监督检察员,从实践上参与法律事务;他也是青海省政府科教顾问,为地方政府出谋划策……
    夏勇认为,自1978年以来,中国的司法有了很大发展,如民法、商法、经济法等,基本满足了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相对而言,公法的发展仍有很大不足,而公法对于调整好政府与个人、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可谓举足轻重,他认为下一个阶段法制的发展应当要把公法放在很重要的地位,依法治国,为建立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打好坚实的基础。1999年,经过夏勇的策划、筹备,成立了公法研究中心,主要研究中国公法的发展及现状,如宪法、刑法、诉讼法等,并大量翻译介绍国际上有关的公法制度。此外,研究中心还承担一些实际的操作,如为求告无门的上访者伸张正义等。
    人权是公法中重要的一部分,夏勇是中国最早的人权理论研究者之一,他的博士论文是公认的国内最早研究人权的论著。6年前,夏勇曾在6个省市作过一次有关中国公民权利意识的问卷调查,并走访了一些农村村庄。他认为应该为中国的人权研究多做实事,为此,他腾出时间潜心研究。
    夏勇曾应邀参加了七八次中国与国外有关人权问题的对话,他的发言维护了民族的尊严和国家的形象;他连续两次写报告建议中国政府加入国际人权公约,为1997年和1998年中国分别签署联合国《公民及政治权力国际公约》和《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起到了积极作用;他多次应邀为有关部委和省市领导干部进行人权方面的讲座。目前,夏勇已发表和出版了多部有关人权及其它法律方面的论文和专著,曾获得第七届全国优秀图书奖、第二届全国中青年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第一届胡绳学术奖等。1995年,夏勇曾被中国法学会评选为首届“中国十大杰出中青年法学家”。
    在夏勇看来,法律的制定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怎样让法律真正进入社会生活,为更多、更好地保护每个公民的合法利益而服务。目前,夏勇又开始投入到了习惯法的研究中。
                                         吴江
    ( 2000年11月14日《人民日报海外版》第三版)
夏勇《中国民权哲学》简介
正如本书的中文名称和英文名称(The Philosophy of Civil Rights in the Context of China)所标识的,这本书既是关于中国的,又是中国的。她是著者立足于中国文化场境,以足够的主体精神来建设性地提炼、融合或转化中国文化里的权利要素,以中国人的话语加入到当代世界的权利哲学对话里的努力;是对中国场境里权利现象的理论预设、推演与论证,和对中国人解释权利的可靠方法的追寻,以及同这两者密切相关的关于中西文化比较研究的基本立场和判断。质言之,这既是著者与权利之间的言说,也是权利的自我言说;只是,他们用的都是中国话!
  著者言,中国社会之有权利的观念、体系和保护机制,自初民之有社会始,非自“西学东渐”、“旧邦新造”始。这既是一种关于权利的社会学立场,也是一种关于权利的文化立场。此诚精微之见。中国虽无时下流行之“权利”概念,但不能称其根本无权利“观念”。只是,这需要从传统“仁政”、“民本”等思想宝库里去刨幽抉隐梳理明辨。汉字“民”原与“人”字有暗通处,《说文》“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尚书》云,“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又云,“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至若“民胞物舆”、“以民为天”及“民心”、“民望”、“民隐”、“民瘼”等这些清婉楚致的隽语妙词,更可感受民本文化的幽蕴深长。就语言符号而论,自古以来民的地位已高到天上去了。可是,民的命运却依然悲惨,个中意蕴,耐人寻味,亦为著者此书所欲追寻的历史隐喻。正如诗三百可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尽管民之疾苦背后有着幽连暗横之种种历史逻辑,著者此处则将其纽结归为“民无权。”籍诸“权利”纽结与平台,著者闪转腾挪,将此异域之学思与传统“民本”之智慧对接汇流,展开娓娓叙事。古木开出新花,“民权”之概念终于缓步登台。
  著者主要思考的是,如果说中国文化不是故纸堆而是一道生命的活水,那么作为她的传人我们如何去继承、改造和发展,就像包括罗尔斯在内的一代代西方学者总是在不断的批评和争论中继承、修正或改造西方自由主义的思想传统和政治传统那样?民本思想是我国古代政治哲学中最主要、也最精彩的部分,尝有论者谓其为御民之学。然著者在阅读先秦典籍中却越来越发现民权思想的闪光。“中国古代的民权思想,犹如一颗宝石,一旦拂去由种种御民学、统治术厚裹的岁月尘埃,洗尽由欧洲文化中心主义和长期的革命政治批判烙下的垢印,便会在我们的眼前熠熠生辉。”只是,认识中国古代的民权思想,重要的不是在古代文献里寻找象“民权”那样的词汇,而是对权利概念先有一个深刻的理解与把握。著者从权利的基本问题、权利的分析哲学、权利的价值哲学三端,对权利的概念做了自己的界定:“所谓权利,就是特定的主体对特定的客体提出与自己的利益或意愿有关的必须作为或不作为之要求的资格(entitlement)。”;对权利的利益论与选择论做了梳分;对权利的冲突与权利的价值作了评判。籍诸此一理论基石,著者试图通过识别和利用传统中民本观念里的权利成分及其流变,在继承和重述古代民本思想的基础上,把以民为本的民本论转变为民之所本的民本论,把它本的民本论转变为自本的民本论,把以民为手段的民本论,转变为以民为目的的民本论,与此同时,还试图通过清理现代中国的民本思想和民权理论,借助权利概念来完成民之本体的建构,借助民之本体建构来支撑关于当代中国民权的价值证立和政治实践,并期望通过以上努力,在倡导一种同以人为本的观念相呼应的新的民本学说的同时,倡导一种以新的民本学说为基底的民权学说。在此过程之中,著者把先秦以来相关思想的历史脉络做了初步的梳理,提出了关于民权的政治浪漫主义、文化怀疑主义和制度规范主义的区分及其关系的见解,还着重批评了文化怀疑主义和相应的西方文化霸权主义。
  但这并非凌空虚蹈。十二年前,著者在《人权概念的起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1993,2001.)一书中以人权为契已对权利概念做过精微的梳分,并指出,人权的内在精神有三,即人道精神、法治精神与大同精神。其所包含的人道精神和大同精神,在中国古代哲学里不仅存在,而且相当丰富,所缺者,惟法治精神耳。而这又与儒家内圣外王、循礼守法、立人达人的礼法政治是一脉相承。但在著者那里,人权的三大精神所体现的毋宁为人类和谐之道,这与华夏先民礼法文化追求和谐的品格恰恰相映成趣。“和谐是一个极为深刻、伟大并有着永恒生命力的理念。……和谐乃宇宙之根本。它流布于宇宙自然和人文世界。”这里,“和谐”是人类诗意的栖居,同时,也许是著者根本的诉求。东海西海,理一分殊,道一象万,“和谐”成为道,成为理,也成为著者继续精神探索的心灵动力。机锋所在,已内蕴了著者此后的“新民本说”与“民权哲学。”
  梁任公曾言,我国古代“言仁政者,只能论其当如是,而无术使之必如是。”著者指出,人权观念的出现,使数千年来中国人对维护人的尊严和价值的自觉和要求可以通过权利语言转换为对制度和程序的有效诉求,从而为“仁”找到了一个“必如是”的法门。而权利之与儒家的“仁”与权利之与康德的伦理原则,具有相同的意义,两者都需要权利作为实践的工具。既然如此,我们应该做的就不是对“仁”本身大加挞伐,而是冷静、细致地为“仁”设计制度框架。人权原则之所以使“仁”“必如是”,乃是因为它把同等数量和质量的权利赋予了每个人,同时,借助权利语言,人道主义的价值法则不仅得以转化为张扬人民主权的政治法则,而且得以转化为体现制度理性的程序法则。这是著者的又一个重大理论贡献。
  著者的权利思考是多维度的,其笔端还从对公民权利危机的忧虑伸展到对公民道德危机的关注,提出了“德性权利”概念。这种从人的道德资格和意志来研究权利的角度,开创了一片权利的文化阐释空间。这与其倾向从政治上把权利看作民之所本,开始为打通民本思想与权利思想的理论尝试是一致的。著者坚信,一个国家的最高福祉,不在于财富与秩序,而在美德与自由。
对权利思考结构感、与整体感的重视,是本书的一大特色。全书九章虽写作时间各有不同,但同为著者思想内在理路的流淌。这种对整体性、结构性的关注,还使得著者能够旁及法治、宪法与司法改革问题,并试图把享受法治、建立宪政、获得司法正义,都解释为公民的基本权利——一种对特定的制度安排所享有的权利,一种对权利所享有的权利。
  “知罪不萦于怀,褒贬尽形于色。”这个民族,一百多年来都是在打倒这个革命那个,怨这个没有,恨那个太缺,待到发现不是祖宗不够阔都是子孙太败家的时候,也不过是在渲染几许历史悲情。著者述往圣思来者,所开创的新天地,需要更多的人走入,共同去搭起它的四梁八柱,让它坚固且精美。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就把这本著作当作一个承诺,一种期许吧!
[B]以下是引用[I]新侨联委员[/I]在2005-9-8 0:28:00的发言:[/B][BR]  这篇新闻很重要,请楼主单独在中国新闻区发一贴。

我看还是算了吧,免得浪费资源(如果斑竹方便的话帮我转转也行),某些人又会因为我宣扬民主而骂我是美国狗了!
楼上的,宣扬民主,人权没什么不对,关建是要结合本国的国情,盲目的崇拜
西方就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ps;对认为外国的一切都比中国好的人,就当我什么都没说。
没什么奇怪,共产觉当年就是坚持民主与集权起家的,只是这几十年来很少讲了
[B]以下是引用[I]我为卿狂[/I]在2005-9-8 3:13:00的发言:[/B][BR]楼上的,宣扬民主,人权没什么不对,关建是要结合本国的国情,盲目的崇拜
西方就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ps;对认为外国的一切都比中国好的人,就当我什么都没说。

我从来都没有认为西方民主适合中国,我也不会去歇斯底里地为西方民主大赞特赞。但是如今在各大论坛,只要是在讨论民主的都被扣上美国走狗的屎盆子,实在是很无奈,也觉得很可笑,愤青们仇视民主到了何等疯狂的地步,容不得眼里有民主两个字,不错,在叫嚷民主的人中不乏国外势力的走狗,但如果就因此将所有真正希望祖国强大的对民主有诉求的人都一棒子打死,未免过于悲哀了些!
[B]以下是引用[I]wulianjie[/I]在2005-9-8 8:26:00的发言:[/B][BR]没什么奇怪,共产觉当年就是坚持民主与集权起家的,只是这几十年来很少讲了

但我还是很信任胡哥,也许在他的任期内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但我坚信他将会为中国的民主打下坚实的基础!民主需要过程,不是一日两日或喊几句口号就能民主的,温总理说的好:如果中国人民能够管好一个村子,我相信几年内他们将能管好一个镇。这个制度将循序渐进!
[B]以下是引用[I]impla[/I]在2005-9-8 9:34:00的发言:[/B][BR]了
但我还是很信任胡哥,也许在他的任期内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但我坚信他将会为中国的民主打下坚实的基础!民主需要过程,不是一日两日或喊几句口号就能民主的,温总理说的好:如果中国人民能够管好一个村子,我相信几年内他们将能管好一个镇。这个制度将循序渐进!

对头对头,深合偶心撒
有没有决心是一回事,能否实行由是另一回事了。[em03]
夏勇是胡哥的智囊之一,不过,他的思想和什么民主选举关联不大,主要阐述的是胡哥的新“三民主义”,而且,温总和胡哥的讲话也不要扩大理解,中共强调的民主和西方所谓的民主完全不是一回事。
建立和谐社会,首重公民意识的推广和普及,而这之中的重中之重是法制观念。
我个人甚至极端的认为只有剥离了选举的民主,才是民主,至少剥离普选的才是民主。
体制不变 所有的改革都是不彻底的
[B]以下是引用[I]impla[/I]在2005-9-8 9:29:00的发言:[/B][BR]。
我从来都没有认为西方民主适合中国,我也不会去歇斯底里地为西方民主大赞特赞。但是如今在各大论坛,只要是在讨论民主的都被扣上美国走狗的屎盆子,实在是很无奈,也觉得很可笑,愤青们仇视民主到了何等疯狂的地步,容不得眼里有民主两个字,不错,在叫嚷民主的人中不乏国外势力的走狗,但如果就因此将所有真正希望祖国强大的对民主有诉求的人都一棒子打死,未免过于悲哀了些!

其实,心平气和的讨论也没什么,但有些人在讨论这个问题时往往用一些讽刺的,嘲笑的,污辱的语言谈论我们的国家,政府,人民,这样是不可能接受的。
借我老爸一句话;现在的中央领导开明了。。。
胡的“民主”一词,很象当年的“人民”。
"一代代西方学者总是在不断的批评和争论中继承、修正或改造西方自由主义的思想传统和政治传统",这正是值得我辈学习的精神.

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说白了是封建阶级的人权观,与西方资产阶级的人权理论比较,是否更容易招致某些人的敌视和抗拒?
国家幸事,希望能真正贯彻执行到位.
“……如果按照夏勇提示的这种思路走下去,中国政治将进入一个“广泛体现民意、强化政权基础”的政改道路。从物权法等关键法律草案公示、听证会成为常态来看,这种民意扩充进程已经开始。如果用“以行政吸纳政治”来评价之前的政改,那么以后的就是“以民意吸纳民主”。一些对政权没有威胁,却容易获得民众欢迎“叫好又叫座”的一系列措施,会陆续推出。
……”
这一段才是颇有含金量的。
改革已经没有回头路可走了~~~~~~~
[B]以下是引用[I]lumuyu[/I]在2005-9-9 0:52:00的发言:[/B][BR]夏勇是胡哥的智囊之一,不过,他的思想和什么民主选举关联不大,主要阐述的是胡哥的新“三民主义”,而且,温总和胡哥的讲话也不要扩大理解,中共强调的民主和西方所谓的民主完全不是一回事。
建立和谐社会,首重公民意识的推广和普及,而这之中的重中之重是法制观念。
我个人甚至极端的认为只有剥离了选举的民主,才是民主,至少剥离普选的才是民主。

没有选举怎么来的民主?怎么实现民主?何为民主?没有民主人民怎么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意愿?怎样来实现当家做主?请讲讲你认为没有选举才能构成民主的原因,洗耳恭听!
中国的宪法都写的很清楚,人大代表是在群众中选举出来的!
去燕南社区看看吧.
没什么
民主在中国很难发展,因为中国是一党专政!绝对不可能发起即得的利益的!
呵呵,偶有所期待
最近土共动作加大~~~~~~~~~
我看还是逢场作戏而已,等那个什么大会闭幕了,就悄无声息了。去年还是前年的时候,在深圳搞过“行政三分权”的试点,香港媒体大呼小叫,说中国要“三权分立”了。结果怎么样?深圳有什么变化吗?现在谁还提那个“行政三分权”?
[B]以下是引用[I]我为卿狂[/I]在2005-9-8 3:13:00的发言:[/B][BR]楼上的,宣扬民主,人权没什么不对,关建是要结合本国的国情,盲目的崇拜
西方就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ps;对认为外国的一切都比中国好的人,就当我什么都没说。
说的好!!民主和人权本来就是文明社会追求的目标之一.但在当今世界上还没有可一"放之四海皆准之"的标准.美式的民主和人权是比较先进的标准之一.但是--------美国人企图把它当成世界上的唯一标准,那么它就变成了强权.
[B]以下是引用[I]huangdw[/I]在2005-9-10 0:03:00的发言:[/B][BR]我看还是逢场作戏而已,等那个什么大会闭幕了,就悄无声息了。去年还是前年的时候,在深圳搞过“行政三分权”的试点,香港媒体大呼小叫,说中国要“三权分立”了。结果怎么样?深圳有什么变化吗?现在谁还提那个“行政三分权”?

这次改革遇上了比想象中大N倍的阻力,涉及到了许多当权者的利益,由于不是中央自上而下的强行推动,所以到现在中国一直都只有经济特区而没有政治特区,HK除外。但从胡哥的做事风格来看,这绝对不是逢场作戏。我认为只要某元老彻底退出,国家的改革将会轰轰烈烈的开始,虽然不能大刀阔斧,但也会振奋人心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如果政治法律相关的设施不加以改革的话,会成为经济增长的负担,从而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中国要想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对自身体制方面的缺陷进行完善。
  我认为胡总书记有改革的心是好,但是千万不可操之过急了。改革改革,必然会对目前的既得利益群体带来冲击,从而遇到阻力。多年来的问题想一下子全部解决了也不现实。胡总能打好一个改革的基础,确定好改革的方向就是为中国的民主进程的探索做出了重大贡献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