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交进入黄金期 揭开外交神秘面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6 04:11:31
中国外交进入黄金期 揭开外交神秘面纱  
2005年09月05日 10:41

字体:大 中 小


      在外交学院的会客室里,记者接过了吴建民的名片,上面印着四个职务:外交学院院长、国际展览局主席、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兼新闻发言人、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常务副会长。毋须多言,这张名片已说明了他有多忙。二十二岁踏入外交界的吴建民,在四十多年的外交生涯中见证了中国外交的风云变幻。他曾给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国前领导人做过翻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席位后的第一批工作人员之一;他曾是世界注目的中国外交部发言人,也曾在塞纳-马恩省河畔度过自己将近五年驻法大使的生活。
中国外交进入黄金期
记者:你的外交官生涯见证了几十年的中国外交风云。与历史上的各个时期相比,中国外交目前的发展状况如何﹖
吴建民:我从一九六一年参加工作,二○○三年退下来。中国外交在这些年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七十年代在发展中国家帮助下重返联合国,是一次胜利。改革开放之后,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往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在一九八九年陷入最低潮时期。就目前来讲,我觉得中国的外交是搞得很好的,可以说,中国外交进入黄金时期。
为什么说它进入黄金时期﹖因为中国的外交舞台从来没有今天这么大,这个舞台是全世界。在一九七一年时,中国的邦交国大约有六十个国家左右;到一九七九年之后,跟中国建交的国家有一百一十六个国家,现在达到了一百六十多个国家。我们的领导人,国家主席、总理、委员长,我们的外交部长,足迹遍及全世界。
再者,外交对中国的影响从来没有这么大,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重要。中国更需要世界,世界也更加需要中国。而外交能促进世界对中国的了解,了解后就有了合作发展的机遇。从这个角度看,外交是一个重要的资源,外交的巨大作用怎么估计也不会过高。中国经济对外交的依存度也从来没有这么大。中国与国际的经济融合的紧密程度前所未有。外国对华投资热潮从来没有今天这么高涨,这就是国际投资者对中国投了信任票,外交在这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记 者:但一些中国民众仍然觉得对自己国家的外交缺乏了解的渠道。
吴建民:我刚才说到,中国外交有声有色,有很多成功的方面,但问题当然也有。我是二○○三年七月八日离任驻法大使的。按照外交惯例,离任大使会提交一个《离任报告》,一般外交官习惯在报告中总结自己任内两国关系的发展情况,但是我想为中国外交提一下意见。我在报告中写到,蒙在中国外交上的神秘面纱应该及早揭去。
今天,中国的开放度是史无前例的,每年三千多万人出国,外交对中国老百姓生活影响愈来愈大。而且中国经济中涉外的部分量是很大的。老百姓不了解外交,就会丧失很多机会,也会对外交有看法、有误解。外交当然有需要保密的部分,但应当把外交的情况及时地向百姓沟通,这两点并不矛盾。
中日僵局宜理性化解
记 者:你前段时间曾提出中日合作建立“东亚经济共同体”的主张,但在网上也遭到了一些网民的指摘。一些中国民众认为,日本欠了中国的,中国不应该服软。你如何看待这种情绪﹖
吴建民:周恩来总理曾经说过,中日两国是“两千年友好,五十年对立”。胡主席四月份会见小泉时也强调,中日两国“和则两利,斗则俱伤”。
民间有人认为日本侵华,日本是理亏的,觉得我国当前外交不够硬,好像只有强硬才是正确的,妥协就是错误的。这种看法简单化了。要讲日本侵华,可以说家家有仇。我是一九三九年三月三十日出生在重庆,日军重庆大轰炸的时候我才一个月零几天,我妈妈抱着我,一个瓦片飞过来,打在她的手臂上,只差一点点就打在我脑袋上,我就没命了。
一九五六年,中国举办日本商品展览会。当时遇到一大难题是要在北京展览馆前挂日本国旗,这让许多中国人在感情上难以接受。于是,周恩来总理亲自做工作,他说,要向群众讲清楚,中日两国人民都是受害者,日本人民是愿意同中国人民友好的,况且现在情况变了,中国和日本都不是过去的中国和日本了,应该在新的基础上重新友好。日本方面很受感动,效果很好。
外交要追求双赢睦邻
记 者:这其实也是你刚才讲的,“外交要揭去神秘的面纱,要向老百姓说明情况”。
吴建民:非常对。现在民间出现了盲目反日的情绪,在这种情况下,更需要加强与老百姓的沟通。要揭开外交的神秘面纱,把外交活动中的一些事情、国家的外交政策和外交战略,多跟老百姓沟通。中国现在正进入战略机遇期,中国外交的最大目的就是为这个战略机遇期服务。
处理对日关系要注意三个区分:一是爱国还是误国。爱国不是抽象的,而是与国家的核心利益密切相联的。非理性的民族主义是不对的,在当今形势下,中国的核心利益是繁荣和统一。中国目前的发展环境来之不易,有利于繁荣和统一的行动是爱国行动,反之就不能成为爱国行动,甚至是误国的行动。现在出现的一些抵制日货的口号、行为,实际上抵制的日本品牌的商品大都是中国人造的,这不是抵制“国货”吗﹖二是要把日本少数右翼分子的倒行逆施与广大日本人民区分开来,不能见了日本人就反。三是要划清合法和违法的界限,参加未经批准的游行或采取一些过激的行为,不仅违反中国的法律,而且也违反国际法,会损害中国人的形象,表达自己的爱国主义时应该守法、理智。
对待矛盾有两种处理方法,一种是对抗,一种是化解,不是只有对抗才能显示出爱国。邓小平是个有大智慧的人,他在一九八四年就南海问题提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新思路,有效化解了中国与周边国家在南海诸岛问题上的争端,保持了中国周边地区的和平、稳定。现在国际社会的主题不是战争与革命,而是和平与发展,外交官尤其要学会去化解矛盾。外交要考虑本国的利益,维护本国利益是爱国主义,但考虑对方利益未必就是卖国主义。外交上该斗的要斗,但同时,外交要追求“双赢”、“睦邻”、“安邻”、“富邻”,对话与交流机制是中日两国此刻握在手中化解对立与矛盾的钥匙。(来源:香港大公报,记者 蒋兆勇、马浩)中国外交进入黄金期 揭开外交神秘面纱  
2005年09月05日 10:41

字体:大 中 小


      在外交学院的会客室里,记者接过了吴建民的名片,上面印着四个职务:外交学院院长、国际展览局主席、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兼新闻发言人、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常务副会长。毋须多言,这张名片已说明了他有多忙。二十二岁踏入外交界的吴建民,在四十多年的外交生涯中见证了中国外交的风云变幻。他曾给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国前领导人做过翻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席位后的第一批工作人员之一;他曾是世界注目的中国外交部发言人,也曾在塞纳-马恩省河畔度过自己将近五年驻法大使的生活。
中国外交进入黄金期
记者:你的外交官生涯见证了几十年的中国外交风云。与历史上的各个时期相比,中国外交目前的发展状况如何﹖
吴建民:我从一九六一年参加工作,二○○三年退下来。中国外交在这些年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七十年代在发展中国家帮助下重返联合国,是一次胜利。改革开放之后,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往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在一九八九年陷入最低潮时期。就目前来讲,我觉得中国的外交是搞得很好的,可以说,中国外交进入黄金时期。
为什么说它进入黄金时期﹖因为中国的外交舞台从来没有今天这么大,这个舞台是全世界。在一九七一年时,中国的邦交国大约有六十个国家左右;到一九七九年之后,跟中国建交的国家有一百一十六个国家,现在达到了一百六十多个国家。我们的领导人,国家主席、总理、委员长,我们的外交部长,足迹遍及全世界。
再者,外交对中国的影响从来没有这么大,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重要。中国更需要世界,世界也更加需要中国。而外交能促进世界对中国的了解,了解后就有了合作发展的机遇。从这个角度看,外交是一个重要的资源,外交的巨大作用怎么估计也不会过高。中国经济对外交的依存度也从来没有这么大。中国与国际的经济融合的紧密程度前所未有。外国对华投资热潮从来没有今天这么高涨,这就是国际投资者对中国投了信任票,外交在这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记 者:但一些中国民众仍然觉得对自己国家的外交缺乏了解的渠道。
吴建民:我刚才说到,中国外交有声有色,有很多成功的方面,但问题当然也有。我是二○○三年七月八日离任驻法大使的。按照外交惯例,离任大使会提交一个《离任报告》,一般外交官习惯在报告中总结自己任内两国关系的发展情况,但是我想为中国外交提一下意见。我在报告中写到,蒙在中国外交上的神秘面纱应该及早揭去。
今天,中国的开放度是史无前例的,每年三千多万人出国,外交对中国老百姓生活影响愈来愈大。而且中国经济中涉外的部分量是很大的。老百姓不了解外交,就会丧失很多机会,也会对外交有看法、有误解。外交当然有需要保密的部分,但应当把外交的情况及时地向百姓沟通,这两点并不矛盾。
中日僵局宜理性化解
记 者:你前段时间曾提出中日合作建立“东亚经济共同体”的主张,但在网上也遭到了一些网民的指摘。一些中国民众认为,日本欠了中国的,中国不应该服软。你如何看待这种情绪﹖
吴建民:周恩来总理曾经说过,中日两国是“两千年友好,五十年对立”。胡主席四月份会见小泉时也强调,中日两国“和则两利,斗则俱伤”。
民间有人认为日本侵华,日本是理亏的,觉得我国当前外交不够硬,好像只有强硬才是正确的,妥协就是错误的。这种看法简单化了。要讲日本侵华,可以说家家有仇。我是一九三九年三月三十日出生在重庆,日军重庆大轰炸的时候我才一个月零几天,我妈妈抱着我,一个瓦片飞过来,打在她的手臂上,只差一点点就打在我脑袋上,我就没命了。
一九五六年,中国举办日本商品展览会。当时遇到一大难题是要在北京展览馆前挂日本国旗,这让许多中国人在感情上难以接受。于是,周恩来总理亲自做工作,他说,要向群众讲清楚,中日两国人民都是受害者,日本人民是愿意同中国人民友好的,况且现在情况变了,中国和日本都不是过去的中国和日本了,应该在新的基础上重新友好。日本方面很受感动,效果很好。
外交要追求双赢睦邻
记 者:这其实也是你刚才讲的,“外交要揭去神秘的面纱,要向老百姓说明情况”。
吴建民:非常对。现在民间出现了盲目反日的情绪,在这种情况下,更需要加强与老百姓的沟通。要揭开外交的神秘面纱,把外交活动中的一些事情、国家的外交政策和外交战略,多跟老百姓沟通。中国现在正进入战略机遇期,中国外交的最大目的就是为这个战略机遇期服务。
处理对日关系要注意三个区分:一是爱国还是误国。爱国不是抽象的,而是与国家的核心利益密切相联的。非理性的民族主义是不对的,在当今形势下,中国的核心利益是繁荣和统一。中国目前的发展环境来之不易,有利于繁荣和统一的行动是爱国行动,反之就不能成为爱国行动,甚至是误国的行动。现在出现的一些抵制日货的口号、行为,实际上抵制的日本品牌的商品大都是中国人造的,这不是抵制“国货”吗﹖二是要把日本少数右翼分子的倒行逆施与广大日本人民区分开来,不能见了日本人就反。三是要划清合法和违法的界限,参加未经批准的游行或采取一些过激的行为,不仅违反中国的法律,而且也违反国际法,会损害中国人的形象,表达自己的爱国主义时应该守法、理智。
对待矛盾有两种处理方法,一种是对抗,一种是化解,不是只有对抗才能显示出爱国。邓小平是个有大智慧的人,他在一九八四年就南海问题提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新思路,有效化解了中国与周边国家在南海诸岛问题上的争端,保持了中国周边地区的和平、稳定。现在国际社会的主题不是战争与革命,而是和平与发展,外交官尤其要学会去化解矛盾。外交要考虑本国的利益,维护本国利益是爱国主义,但考虑对方利益未必就是卖国主义。外交上该斗的要斗,但同时,外交要追求“双赢”、“睦邻”、“安邻”、“富邻”,对话与交流机制是中日两国此刻握在手中化解对立与矛盾的钥匙。(来源:香港大公报,记者 蒋兆勇、马浩)
不可否认,外交不是一味地强硬,也需要妥协.但是强硬是需要实力的,妥协是因为自己实力不够或者需要保住即得的利益.前几界中国政府因为当时的局限性和大的国际环境从而没有对日本采取强硬措施,而日本也以居高临下的姿态来处理双边外交,所以矛盾当然没有激化.如今不同了,中国实力飞速攀升,别说和中国有不共戴天之仇的日本,就连美国都是使用各种手段拼命遏制.更何况中国和日本还有钓鱼岛的领土纷争.时代不断进步,外交也是一样.我们妥协不是不可以,可日本没有这么想,以前首相是不拜精国神舍的,现在拜了,以前日本是不能出兵海外的,现在出了,以前的历史教科书现在也改了.当初日本攻占东三省,蒋介石妥协了,所以丢了华北.华北丢了,蒋介石再妥协所以丢了南京.外交当然是说说唱唱什么的,两方打起来了当然就没有外交了,所以为了有饭吃,当然希望妥协多一点咯...
以前是以前,现在是现在啊!!现在环境不同了,时代在变,人也在变,现在的日本处处以我为敌,只是没有说出台面摆了(大家心照不宣),那还要我们一味的在这里叫中日友好(这好像有点阿Q精神)?
此说为时尚早!!!
还是先苦练内功的好 不鸣则已 一鸣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