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失母儿童困境,请放低对善款的期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3/28 23:51:41
解决失母儿童困境,请放低对善款的期待



南都社论作者:南都社论


一系列贫困问题的解决,捐赠必将继续起到基础性的作用,但如果不能改变扶贫的观念,不能引入专业化的运作,希望会一直渺茫。


湖南省邵阳县,中国国家级贫困县之一,湖南省十九个贫困县中的一员。像其他贫困地区一样,在土地资源的贫瘠与打工潮的不断影响之下,留守儿童的数量也在连年增加。日前,在媒体的曝光下,一个有着100多位“失母儿童”的邵阳县黄荆乡开始进入公众视野。当地的青山完小,是“失母儿童”最多的学校,校长刘向阳表示,学校2010年合并附近几所村小学,400多名学生来自7个村,其中78%是留守儿童。全乡131名“失母儿童”中,他们学校占了83人。
公众舆论对于母爱的歌颂从不吝啬词汇,故而,对于集体性、规模性的丧失母爱关怀的孩子,悲情、怜悯总是得以很急切地涌来。在记者的笔下,那些失去母亲的孩子沉默寡言、孤独木讷,只有提起“妈妈”二字时,眼里才会闪过一丝灵光。他们在家中遭遇父亲乃至祖父母辈的家暴,在学校缺乏学习的上进心和社交的兴趣,甚至,他们中的很多人干脆没有能够接受完义务教育就辍学了。
实际上,舆论场域中的主角——— 城市居民们,绝大多数人对于“失母儿童”的同情都是基于自身处境的设想,而无法真正进入到黄荆乡的社会情境。换言之,一种私人感情的喷薄支撑了大众情感的涌动,但对于社会性的、结构性的原因的无知,使得主流舆论在看待“失母儿童”时,还是处于一种煽情状态。基于情绪的波动,金钱物质上的馈赠显得格外慷慨。在稍早前引发舆论热议的四川凉山地区扶贫,探讨的是同一类问题。
但凡对邵阳县黄荆乡的“无妈孩子”现象稍作了解,就会意识到,这是一个根深蒂固的系统性社会问题。毫无疑问,贫困是非常糟糕的基础性因素。黄荆乡的自然条件颇为恶劣,据最早关注“失母儿童”的邵阳市科技局党组成员、邵阳县原副县长李军介绍,该乡石漠化非常严重。作为全县最缺水的乡镇,黄荆乡的许多村子连喝水都困难。2013年,11个村子靠政府用洒水车送水过年。很多村子根本种不了水稻,这是造成黄荆乡极度贫困的根源。
但经济上的贫困并不直接构成集体性的“失母儿童”的理由。通过记者的探访和本地人的介绍,妇女拐卖盛行,即不少孩子的母亲实际上是从人贩子手中购买的,一些母亲往往被拐卖多次。而家暴是“买妻”几乎必然的附属品,因为忍受不了丈夫的暴打,出逃是这些母亲更加理性的选择。此外,失母儿童的父亲其中不少形成了等靠要的恶习,缺乏教育孩子的能力和责任心且不论,对于最基本的生活维系也不能保证。
物质上的贫困与精神上的沉沦,二者互为因果,构成了本地的一种贫困顽疾。在外界看来,这种贫困折射到孩子身上,就会引发巨大的心灵冲击,从而给本地带来了慈善捐赠。不过,至少有相当的捐赠进入到了“父亲”的手里,这维持了他们继续等靠要的动力,使得系统达到了平衡。某种程度上,外界的关注和随之而来的捐款,打破了当地的平衡,但父亲们的表现又让平衡得以继续。当然,我们需要承认公共设施的扶贫起到了显著的效果,但在家庭关怀的介入上,窘境没有得到一丝改变。这两年,从数字上看,青山完小“失母儿童”的人数减少到40多,原因是有10多名“失母儿童”被爱心人士领走代养,有10多名升入初中。事实上,出走又回来的妈妈没有几个。
当地的妇女、法律机构,并非没有介入问题的解决。在县妇联给出的帮扶案例中,曾有通过劝说母亲回来,并帮助种植油茶摆脱贫困,并最终感化父亲,走向全家和睦这样的故事。不过,这还仅仅是个案。在城乡二元结构的背景下,黄荆乡的经济困境、社会问题,所遭遇的是一个结构性的不平等问题。在这个机会和权利不平等的前提下,不能说外界的帮扶和努力是无效的。相反,在金钱本身的稀缺性下降的情况下,注重帮扶的专业性,注重社工人员对失母儿童的常态性心理援助,这些都非常重要。
一系列贫困问题的解决,捐赠必将继续起到基础性的作用,但如果不能改变扶贫的观念,不能引入专业化的运作,希望会一直渺茫。因此,放低对金钱的期待,提升对专业化的重视,这是主流舆论需要接受的观念。






http://news.ifeng.com/a/20150809/44383686_0.shtml解决失母儿童困境,请放低对善款的期待



南都社论作者:南都社论


一系列贫困问题的解决,捐赠必将继续起到基础性的作用,但如果不能改变扶贫的观念,不能引入专业化的运作,希望会一直渺茫。


湖南省邵阳县,中国国家级贫困县之一,湖南省十九个贫困县中的一员。像其他贫困地区一样,在土地资源的贫瘠与打工潮的不断影响之下,留守儿童的数量也在连年增加。日前,在媒体的曝光下,一个有着100多位“失母儿童”的邵阳县黄荆乡开始进入公众视野。当地的青山完小,是“失母儿童”最多的学校,校长刘向阳表示,学校2010年合并附近几所村小学,400多名学生来自7个村,其中78%是留守儿童。全乡131名“失母儿童”中,他们学校占了83人。
公众舆论对于母爱的歌颂从不吝啬词汇,故而,对于集体性、规模性的丧失母爱关怀的孩子,悲情、怜悯总是得以很急切地涌来。在记者的笔下,那些失去母亲的孩子沉默寡言、孤独木讷,只有提起“妈妈”二字时,眼里才会闪过一丝灵光。他们在家中遭遇父亲乃至祖父母辈的家暴,在学校缺乏学习的上进心和社交的兴趣,甚至,他们中的很多人干脆没有能够接受完义务教育就辍学了。
实际上,舆论场域中的主角——— 城市居民们,绝大多数人对于“失母儿童”的同情都是基于自身处境的设想,而无法真正进入到黄荆乡的社会情境。换言之,一种私人感情的喷薄支撑了大众情感的涌动,但对于社会性的、结构性的原因的无知,使得主流舆论在看待“失母儿童”时,还是处于一种煽情状态。基于情绪的波动,金钱物质上的馈赠显得格外慷慨。在稍早前引发舆论热议的四川凉山地区扶贫,探讨的是同一类问题。
但凡对邵阳县黄荆乡的“无妈孩子”现象稍作了解,就会意识到,这是一个根深蒂固的系统性社会问题。毫无疑问,贫困是非常糟糕的基础性因素。黄荆乡的自然条件颇为恶劣,据最早关注“失母儿童”的邵阳市科技局党组成员、邵阳县原副县长李军介绍,该乡石漠化非常严重。作为全县最缺水的乡镇,黄荆乡的许多村子连喝水都困难。2013年,11个村子靠政府用洒水车送水过年。很多村子根本种不了水稻,这是造成黄荆乡极度贫困的根源。
但经济上的贫困并不直接构成集体性的“失母儿童”的理由。通过记者的探访和本地人的介绍,妇女拐卖盛行,即不少孩子的母亲实际上是从人贩子手中购买的,一些母亲往往被拐卖多次。而家暴是“买妻”几乎必然的附属品,因为忍受不了丈夫的暴打,出逃是这些母亲更加理性的选择。此外,失母儿童的父亲其中不少形成了等靠要的恶习,缺乏教育孩子的能力和责任心且不论,对于最基本的生活维系也不能保证。
物质上的贫困与精神上的沉沦,二者互为因果,构成了本地的一种贫困顽疾。在外界看来,这种贫困折射到孩子身上,就会引发巨大的心灵冲击,从而给本地带来了慈善捐赠。不过,至少有相当的捐赠进入到了“父亲”的手里,这维持了他们继续等靠要的动力,使得系统达到了平衡。某种程度上,外界的关注和随之而来的捐款,打破了当地的平衡,但父亲们的表现又让平衡得以继续。当然,我们需要承认公共设施的扶贫起到了显著的效果,但在家庭关怀的介入上,窘境没有得到一丝改变。这两年,从数字上看,青山完小“失母儿童”的人数减少到40多,原因是有10多名“失母儿童”被爱心人士领走代养,有10多名升入初中。事实上,出走又回来的妈妈没有几个。
当地的妇女、法律机构,并非没有介入问题的解决。在县妇联给出的帮扶案例中,曾有通过劝说母亲回来,并帮助种植油茶摆脱贫困,并最终感化父亲,走向全家和睦这样的故事。不过,这还仅仅是个案。在城乡二元结构的背景下,黄荆乡的经济困境、社会问题,所遭遇的是一个结构性的不平等问题。在这个机会和权利不平等的前提下,不能说外界的帮扶和努力是无效的。相反,在金钱本身的稀缺性下降的情况下,注重帮扶的专业性,注重社工人员对失母儿童的常态性心理援助,这些都非常重要。
一系列贫困问题的解决,捐赠必将继续起到基础性的作用,但如果不能改变扶贫的观念,不能引入专业化的运作,希望会一直渺茫。因此,放低对金钱的期待,提升对专业化的重视,这是主流舆论需要接受的观念。






http://news.ifeng.com/a/20150809/44383686_0.shtml
该乡石漠化非常严重。作为全县最缺水的乡镇,黄荆乡的许多村子连喝水都困难。2013年,11个村子靠政府用洒水车送水过年。很多村子根本种不了水稻,这是造成黄荆乡极度贫困的根源。

-------

根源在于贫困,也不能说缺水就不能生存,也许有其他的合法的经营之道,也许政府出面可以改变生态环境,或者如果村子人不多,撤了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