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永不加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5 06:06:27
节选小说”草清“
第二十二章 帝王仁心

原本的1712年确实不是什么醒目的年份,可也绝对不是默默无闻的数字。

1712年,“以一个人的意志缔造了俄国”的沙皇彼得,虽然还没戴上“大帝”的头衔,却已经将俄国打造为一个可以和欧洲列强匹敌的大国。在波尔塔瓦获得决定性的胜利之后,北方强敌瑞典已经不再是帝国的威胁。这位胡服骑射,全盘西化,亲手给王公大臣剪胡子的沙皇,在这一年把首都从莫斯科搬到圣彼得堡,目光炯炯,俯视欧亚。

1712年,英国人托马斯-纽科门制造的世界上第一台工业用活塞式蒸汽机拿到了专利。也是在这一年,大不列颠共和国护国主克伦威尔的儿子理查德-克伦威尔死了,在安妮女王治下的英国人开始淡忘这个姓氏。安妮女王夹在伊丽莎白女王和维多利亚女王之间,虽然光彩远不如她的前人后者那般耀眼,可1712年的英国,正享受着克伦威尔在海上击败荷兰的红利,新一代日不落帝国正磨刀霍霍。

还是在1712年,让-雅克-卢梭出生了,这位把所有儿女都送到孤儿院的受虐狂、露臀癖,实质上是个憧憬回到茹毛饮血时代的疯子。他写下的《社会契约论》,以“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所不在枷锁中”一句开篇,撼动了整个世界。不知道是在天堂还是在地狱的卢梭,如果看到300年后受惠于他而融炼出的新世界,是不是会说“我没有疯,疯掉的是整个世界。”

1712年,另一位大帝也降生了,这就是以一支军队缔造了德意志的腓特烈二世。这位大帝排在亚历山大、恺撒、汉尼拔和拿破仑之后,被誉为西方最杰出的名将之一。以成败论英雄的话,拿破仑还得排在他后面。腓特烈大帝带着小小的普鲁士,在欧洲列强的围殴中杀出一条血路,后世德意志民族之所以能傲立世界民族之林,左右过全球的历史,全靠这位大帝以武功奠定了基础。

1712年的北京,此时还未见春意,畅春园澹宁居正殿,另一位“大帝”也在处理着一件能让自己青史留名的事,当然,他的名字已经留得够多了,印在史书上就跟麻子似的。

今日是御门听政,各部题本上奏之后,大学士和部院主官,也就是所谓的九卿全都被留了下来。

“天下安宁多年,人丁兴旺到何地步,朕一直心中无数。各省督抚奏报的编审人丁,都是虚的,里面的情弊,朕也知道。本朝课征承自前明,皇考虽然着力调理过,却未竟全功,纠葛之处,就在这人丁实数上!”

“朕御宇五十一年,先有鳌拜乱政、三藩之乱,后又镇平台湾,西讨噶尔丹。虽然有心涤清,奈何诸事夹缠,这课征经制依旧缝缝补补,像是破烂布幔,拦在朕与天下之间。”

宝座上,清瘦老人侃侃而谈,眉目间那股睨视天下的浑厚气宇,被一身明黄龙纹十二章朝服托着,仿佛就是上天的化身,在这凡尘,无人能与他对视。

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今年已经五十九岁了,整个大清的中枢衙门都在高速运转,紧锣密鼓地筹备着皇上的六十寿典。而皇上本人,也在为自己准备着寿典上分量最重的一份贺礼。

“朕巡幸地方,每遇民家,都会问到生计。有一户五六丁的,只一人交纳钱粮。更有九丁十丁的,也只二三人交纳钱粮。朕就问,其他人在做什么,小民都说并无差徭、就过着安闲日子而已。”

“朕居安思危,每尝想起,总存着一分警醒。前朝旧制仍未厘清,如今人丁繁衍,田地却还是那么多,若遇苛官酷吏,着力在人丁实数上课征,岂不有违朕治世宽仁之道?”

说到这里,康熙顿了一顿,扫视着殿内的大学士和九卿。此事他和南书房的翰林们酝酿已久,眼见时间不多,已经等不及这些大臣们出头了。在他看来,这些大臣的脑子总是用在琢磨自己身下这宝座,到底会传给哪个阿哥这事上,而不是为国为朝廷计,他只能乾纲独断,自己把话挑明。

“眼下国库充盈,这课征经制也该仔细打理一番。多生的人丁,朕也不想多征钱粮。只是人丁实数须得把握。朕想让督抚将钱粮册内的丁数固定下来,不增不减,永为定额。其后多生人丁,不必征收钱粮,只将实数查明,另造清册题报,诸卿……可有所议?”

澹宁居正殿不大,只是康熙在畅春园临时听政的地方,五十九岁的皇帝,中气依然十足,尾音在殿梁上嗡嗡绕着,也在殿上这十多个大臣的脑子里带起了方向不同的波澜。

可没人马上回应康熙这一问,如今的大臣们听康熙说话,都要揣测再三。四十七年废太子后,皇上又后悔了,要大臣们议立新的储君,不少大臣脑袋发热,没搞明白皇上的心意,结果勾出一个“八爷党”。之后大臣们就有了教训,只要皇上扯出了什么大事的话头,他们都得观望好风色再开口。

如今说到这人丁钱粮,到底是个什么意思?

人丁钱粮是户部的事,很可惜,户部尚书张鹏翮奉旨去查江南科场案,专业人士不在。

“圣上仁心天齐,奴才等沐浴圣恩,与有荣焉……”

沉默了一会,文华殿大学士温达先喊出了声,逼得诸位学士大臣全都跪伏下来,山呼万岁。康熙微微点头,脸上虽然带着微笑,眼中却闪过一丝失望。他要的不是磕头,而是建议,他始终还觉得自己的想法糙了点,南书房的翰林眼界也还不够宽,这事具体该是个什么样子,就得靠这些大臣,特别是熟稔天下人心的汉臣来打磨。

身边的小太监见皇帝的袍袖动了,赶紧扯起了嗓子:“平身——”

大臣们爬起来,眼神暗自来往,不少人都盯住了赵申乔。这位左都御史有着“赵青竹”之称,明里称赞他是清官,暗里却讽他是毒蛇竹叶青。之前搞出戴名世《南山集》一案,搅得朝堂不宁,还牵连上江南科场案,甚至隐隐捅到了太子一事。现在赵毒蛇风头正盛,这事他应该会插上一嘴吧。

赵申乔眼观鼻,鼻观心,缩着脖子,就跟一尊猴像似的岿然不动。心中暗道,这事跟我都察院又不相干,无名可分,无利可匀,我就学着那个张廷玉,万言万当,不如一默。

满员左都御史揆叙接着又成了众人目光的焦点,可他紧紧闭着嘴巴,眼珠子就盯着地板,似乎在数蚂蚁。之前和马齐等人拥立八阿哥,皇上虽然没把他治了,可他很清楚,自己现在得当好这个摆设。

众人又看向礼部尚书嵩祝和王掞,可二人对视一眼,却也是一副绝不先开口的架势。他们已经内定入阁,正是敏感的时候,必须谨言慎行。

眼见又要冷场,另一个文华殿大学士萧永藻不得不开口:“人丁钱粮,永为定额,皇上,此乃历朝未有之仁政!臣等何德何能,敢不戮力附骥!只是这钱粮经制,事涉朝廷根本,臣以为,应发部议,广纳众谏,厘定万全之策为好。”

部议?广谏?

康熙只嗯了一声,表示听到了,心中却是冷笑,这个萧永藻,终究只是个呐臣。如果是马齐,应当能体会他的深意。可惜那家伙读书不多,这事帮不上什么忙。之前还伙同诸臣依附八阿哥胤禩,根本就是昏了头。

马齐就像是一根绳子,将康熙的思绪牵到了太子和阿哥们身上,顿时让他正饱满的心绪给搅乱了。太子复立,却一点没吸取教训,看来是不得不再废了,储位一事,真比治理天下还难啊,朕这终考命,到底能不能圆满……

一个声音又响起,让康熙振作起来,这是李光地。陈廷敬四十九年病休,张玉书五十年身故,眼下康熙的内阁里,就只有三位大学士顶着。虽然已经内定嵩祝和王掞入阁,可面上的过程走完,还得要一两月,而且这二人一个只知兵,一个是酸儒,完全不能跟李光地这个精通理学的汉臣之首相比。

索额图和明珠、徐乾学,高士奇和熊赐履、张英、张玉书等人已经逝去,陈廷敬、郭琇、王鸿绪或病或贬。如今的朝堂上,李光地这位昔日争议颇多的理学大师,门生满朝,无首辅之名,却有首辅之姿。可他一心和光同尘。已过七旬的年纪,外加之前多次病休,能出朝会已属不易。原本众人,甚至康熙都只当他是尊菩萨像,没指望着他发表意见,听他这一开口,都松了口气。

“皇上御宇五十余年,以仁为本,臣等唯有竭思笃行,安敢畏危而趑趄不前?臣品皇上玉言,似有未尽之意,臣驽钝,斗胆问皇上一句,这永为定额,是为……永不加赋否?”

李光地的苍老话音在大殿里回荡着,带起了一股由细细抽凉气声汇成的尾音,大臣们刚刚落在肚子里的心又提了起来,都下意识地在想,这李光地疯了。

第二十三章 北风将起

永为定额说的还是不增不减,而这永不加赋,听起来似乎还把“不减”给甩掉了。朝廷现在每年账面上有三千万两银子的收入,可不管是国库,还是地方,亏空已经是一锅焦糊,谁也不敢随便乱揭。

历年来朝廷都在清查亏空,而这亏空根源盘结,实难理清。既有官员贪腐,又有地方财力不济,历次军事的诸多尾帐也没料理干净,甚至这位皇上数次南巡还留下了一堆烂帐,这状况皇上都心知肚明,怎么还想着减赋?

众人的视线无声地来回着,都想起了一件往事。四十九年江南亏空案,江苏布政使宜思恭任内亏空四十六万两。虽然大家都知道这银子的去处,却没人敢说,但亏空被揭了出来,从县府到督抚都得赔付,谁也不愿背这黑锅。户部尚书张鹏翮两下江南,都没查出来,其实也是跟着地方一起装傻,搞出一桩咄咄怪事。最后还是皇上的面子挂不住了,不得不承认这亏空多半来自南巡,掏出内帑银子抹了此事。

如今皇上在这人丁钱粮上继续动脑筋,还堂而皇之地说什么“国库充盈”,掌着一摊子实务的大臣们手里都捏着把汗,真要这么干了,万一大清朝又出了什么大的妖蛾子,不得不再加人丁钱粮,这仁君圣上的脸面往哪里搁?

这时候大臣们纷纷回过味来了,远到康熙二十四年,皇上搞九省轮免,近到五十年要搞全国蠲免,结果发现不现实,改成了三年轮免。听皇上这意思,真是在就事论事,要继续给自己的仁政添砖加瓦,在六十大寿上更进一步?

原本说到“永为定额”,就算是个姿态,也都是自缚手脚,大家都想着应付了事,谁知这李光地跑得更远,居然丢出了一个“永不加赋”!【1】

辫子尾巴上满是白发的李光地说完之后,颤颤巍巍地回头,扫视了一圈大臣,脸上闪过一丝讥讽。衮衮诸公,居然都没明白皇上的帝王之心,真是尸位素餐。

好个李光地,真是深明朕心!

康熙沉吟片刻,品出了这四个字的意思,心怀舒展开来。永为定额和永不加赋,内里的意思都一样,可永为定额说的是该怎么做,他和翰林们都没想到该怎么说,李光地就把这一环补上了。

“朕意即是如此,晋卿……有何具议?”

康熙点头,再瞄了一眼大殿一侧的竹帘,那后面侍立着写起居注的记注官,隐约看到一个身影正在奋笔疾书,该是张廷玉。对这个以审慎沉稳闻名的年轻臣子,他很放心,张廷玉应该会知道这四个字怎么记。

“臣等为皇上贺!永不加赋,此乃三千年未有之仁政!”

李光地满脸红晕地喊着,再度跪伏在地,牵得诸位大臣又赶紧埋头叩拜,同声称贺。

听李光地说到“三千年未有之仁政”,康熙轻咳一声,这一刻也没能完全掩饰住自己的情绪,连挥袍袖,示意诸卿平身。

李光地爬了起来,话也转了个圈:“不过皇上此前屡岁蠲免、累至万万,有刚蠲免之地,再行这亘古未有之仁政,皇恩太重,恐小民担受不起。臣请今岁先在直隶施行,检讨所得,明岁再推之各省。”

这番话让大臣们骤然恍悟,真是个老狐狸!塞给了皇上一顶千秋未曾有过的高帽子,接着再将实务压到直隶一地,李光地入阁前就是直隶巡抚,自然能让这事漂漂亮亮,而明年……明年正好是皇上的六十寿典,这样一件寿礼,历代君王何曾有过?

“都说我毒蛇,我看这李光地才是真正的毒蛇。永为定额,既是不减也是不加,可李光地嘴巴一张,只提永不加赋,这就成了‘三千年未有之仁政’!朝廷丁银每年不过三百来万两,向来都征收不齐,还经常压得地方出事。诸多地方本就按着定额在征,广东府县案,不就是因为这丁银上的龌龊才闹出来的?想加都加不了。皇上的心思被李光地这么一打磨,听起来动静挺大的,其实并不影响钱粮根本。这李光地的道学心肠,简直到了七巧玲珑之境……”

赵申乔嘴角微微一抽,他最先明白过来。

接着其他大臣们也纷纷把事情想通透了,这根本就是把烂肉烧成酱肘的勾当,既得名又得利【2】。李光地一番话就把这事磨得光亮剔透,难怪这位仁君圣上会说“大臣中每事为我家计万世者,独此一老臣耳!”

不等大臣们发表意见,康熙一锤定音:“如此甚好,就依这意思,拟谕明发。”

康熙摆驾离开,李光地来到大殿另一侧的竹帘后,几个值南书房的翰林立在里面。他们虽然是内廷之人,在这朝会上却不能发言,只能和记注官一样,躲在一边倾听和记录。

制诏一类重要文书基本由大学士和学士等人草拟,而上谕一类经常性的文书,名义上虽然也归大学士和学士负责,可他们不仅要办理本章,还都兼着部务,根本忙不过来,基本都交给值南书房的翰林负责,大学士等人把关审阅,再由皇上亲览定夺。今天皇上丢出了这么一个意思,还要求明发上谕,李光地这是来找草拟之人了。

见到李光地过来,翰林都躬身行礼,唤着“李相”。

“悔余,你来拟这上谕,前明之事和课征经制,都不必提,记得……”

李光地看了一圈,点中一个年纪比他小不了多少的翰林。这人不仅文才出众,和自己一样,也曾有过大起落,为此还改名立志,此事交付给他应该靠谱。

“这都是皇上乾纲独断,我们臣子,不过是识漏补缺。”

查慎行,字悔余,以翰林院编修值南书房,辫子上也是白发丛生。他对李光地毕恭毕敬,连声应是,倒还不为身份,他可是李光地荐进南书房的。

“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嗯,就以这八字为纲……”

送走李光地,查慎行脑子急速开动起来,而李光地的嘱咐,他也心里有数。这位名臣的性子已经磨得浑圆,诸事不愿挑头。今天这事太过重大,李光地不得不冒出来帮着皇上,却绝不愿意把自己的名字留下,所以这上谕,就得是皇上一个人自说自话,再无他人。

“三千年来,天下确也少有今时之祥靖,可更未见有邀名之君如今上者……”

一边打着腹稿,查慎行一边腹诽着,接着意识到这可是大逆不道之念,惊粟地左右扫视,发现同僚并没注意,偶尔偷偷瞄来的一眼里,既有羡慕,也有嫉妒,那是他再熟悉不过的眼神,这才微微松了口气,可额头已经泌起一层细细的汗珠。

交代了上谕的草拟,李光地走出大殿,朝大殿一侧的厢房走去,那是他们这些参加朝会的大员们歇脚的地方,李光地还得等初稿拟好,顺便在这段时间办理本章。

一想到本章上面那些琐事,两江总督噶礼和巡抚张伯行的互讦,还有戴名世《南山集》一案也搅在里面,就让他心中隐隐烦躁。接着又想到皇上明里暗里又在着手二废太子,看起来,皇上这终考命可真是悬了。

想到终考命,李光地的心思转到了自己身上,自己这终考命到底又着落在哪呢?看来得补点德行才好,张伯行得保,还有被戴名世案牵扯进去,现在还关在牢里的方苞……

思绪翩跹之间,李光地进了厢房,一干中书们打千拱手,李光地微微颔首,见到了吏部侍郎萨尔泰,随口问了一句“杨津叩阍一案的题本,可都参透了?”。

李光地本就是吏部尚书,此案也是吏部要务,他一直记挂在心。萨尔泰恭敬地拱手点头,连道李相放心,必不辱皇命,将此事彻查清楚。

“彻查清楚?清楚到何等地步啊?”

李光地淡淡问着,萨尔泰哑然无语,他一个萌补出身的满人,哪懂得那么多文字上的弯弯绕绕。

“此案同新安县知县金启贞并为一案,皇上还派了通政使汤右曾和你同为钦差,要的可不止是清楚,你可要好好斟酌。”

李光地虽然没有彻底点透,却依旧给了方向,萨尔泰顿时悟了。通政使汤右曾管的就是朝廷题本邸报的上传下达,跟着去广东干什么?那就是监督此案交上来的作业,确保毫无纰漏,绝不会犯下之前福建提督蓝理那种低级错误。

“下官还需提查在京文报,审讯杨津,一时成不了行。李相若是还有交代,趁着这段日子,下官可多作些准备。”

萨尔泰一边说着,一边心想,巴结这个汉臣,也不算没了骨气,毕竟人家张口就能解决问题。

李光地对萨尔泰确实还另有期许,自顾自地坐了下来,一展袍摆,就拉开了话匣子。

“四十七年再申禁矿之后,广东矿徒繁增,滋扰乡民不断,可见督抚府县,着力不深。皇上让你去广东,除了此案,还嘱你观风查访,这地方禁矿一事,须得擎领为要务。禁矿系我朝立国之本,干系重大。奸商欲壑难填,引细民逐蚊利而弃农稼,矿徒云集,祸蕴其中。当年陕西商人何锡在广东海阳开矿,盛时蚁集十余万人,一时不慎,全省糜烂……”

李光地毕竟老了,说起这禁矿,就絮絮叨叨没个完,萨尔泰努力让自己保持住洗耳恭听的表情,心中却暗自后悔,早知道这老头对开矿深恶痛绝,说起这事就特别来劲,就不该多嘴,这一开口,不知道要扯多久。

可萨尔泰接着转念一想,顿时心喜,这可是收上一圈孝敬银子的绝佳机会!愉悦之心浸满全身,他也不觉得保持这微躬姿态有多辛苦了,就算立个两三时辰,也是划得来的。

看来得准备着朝广东那帮军政官员提前放点风了,萨尔泰打着自己的小算盘,他自然预料不到,自己要放出去的这股风,最终会吹在一只穿越时空而来的小蝴蝶身上……

【1:康麻子在六十大寿搞“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李光地的作用应该不小。这老头入阁之后,康熙每有大事,都要召他相商。《清圣祖实录》载,五十一年二月,康熙发上谕说“滋生人丁,永为定额”,要求在直隶先施行,是“永不加赋”这一“仁政”的开端。】

【2:关于这“永不加赋”的实质,是一篇很大的文章,牵扯很深,没办法一时说清,只能先点到为止,后面跟着情节继续再谈。】
http://read.qidian.com/BookReader/2050926,34224013.aspx节选小说”草清“
第二十二章 帝王仁心

原本的1712年确实不是什么醒目的年份,可也绝对不是默默无闻的数字。

1712年,“以一个人的意志缔造了俄国”的沙皇彼得,虽然还没戴上“大帝”的头衔,却已经将俄国打造为一个可以和欧洲列强匹敌的大国。在波尔塔瓦获得决定性的胜利之后,北方强敌瑞典已经不再是帝国的威胁。这位胡服骑射,全盘西化,亲手给王公大臣剪胡子的沙皇,在这一年把首都从莫斯科搬到圣彼得堡,目光炯炯,俯视欧亚。

1712年,英国人托马斯-纽科门制造的世界上第一台工业用活塞式蒸汽机拿到了专利。也是在这一年,大不列颠共和国护国主克伦威尔的儿子理查德-克伦威尔死了,在安妮女王治下的英国人开始淡忘这个姓氏。安妮女王夹在伊丽莎白女王和维多利亚女王之间,虽然光彩远不如她的前人后者那般耀眼,可1712年的英国,正享受着克伦威尔在海上击败荷兰的红利,新一代日不落帝国正磨刀霍霍。

还是在1712年,让-雅克-卢梭出生了,这位把所有儿女都送到孤儿院的受虐狂、露臀癖,实质上是个憧憬回到茹毛饮血时代的疯子。他写下的《社会契约论》,以“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所不在枷锁中”一句开篇,撼动了整个世界。不知道是在天堂还是在地狱的卢梭,如果看到300年后受惠于他而融炼出的新世界,是不是会说“我没有疯,疯掉的是整个世界。”

1712年,另一位大帝也降生了,这就是以一支军队缔造了德意志的腓特烈二世。这位大帝排在亚历山大、恺撒、汉尼拔和拿破仑之后,被誉为西方最杰出的名将之一。以成败论英雄的话,拿破仑还得排在他后面。腓特烈大帝带着小小的普鲁士,在欧洲列强的围殴中杀出一条血路,后世德意志民族之所以能傲立世界民族之林,左右过全球的历史,全靠这位大帝以武功奠定了基础。

1712年的北京,此时还未见春意,畅春园澹宁居正殿,另一位“大帝”也在处理着一件能让自己青史留名的事,当然,他的名字已经留得够多了,印在史书上就跟麻子似的。

今日是御门听政,各部题本上奏之后,大学士和部院主官,也就是所谓的九卿全都被留了下来。

“天下安宁多年,人丁兴旺到何地步,朕一直心中无数。各省督抚奏报的编审人丁,都是虚的,里面的情弊,朕也知道。本朝课征承自前明,皇考虽然着力调理过,却未竟全功,纠葛之处,就在这人丁实数上!”

“朕御宇五十一年,先有鳌拜乱政、三藩之乱,后又镇平台湾,西讨噶尔丹。虽然有心涤清,奈何诸事夹缠,这课征经制依旧缝缝补补,像是破烂布幔,拦在朕与天下之间。”

宝座上,清瘦老人侃侃而谈,眉目间那股睨视天下的浑厚气宇,被一身明黄龙纹十二章朝服托着,仿佛就是上天的化身,在这凡尘,无人能与他对视。

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今年已经五十九岁了,整个大清的中枢衙门都在高速运转,紧锣密鼓地筹备着皇上的六十寿典。而皇上本人,也在为自己准备着寿典上分量最重的一份贺礼。

“朕巡幸地方,每遇民家,都会问到生计。有一户五六丁的,只一人交纳钱粮。更有九丁十丁的,也只二三人交纳钱粮。朕就问,其他人在做什么,小民都说并无差徭、就过着安闲日子而已。”

“朕居安思危,每尝想起,总存着一分警醒。前朝旧制仍未厘清,如今人丁繁衍,田地却还是那么多,若遇苛官酷吏,着力在人丁实数上课征,岂不有违朕治世宽仁之道?”

说到这里,康熙顿了一顿,扫视着殿内的大学士和九卿。此事他和南书房的翰林们酝酿已久,眼见时间不多,已经等不及这些大臣们出头了。在他看来,这些大臣的脑子总是用在琢磨自己身下这宝座,到底会传给哪个阿哥这事上,而不是为国为朝廷计,他只能乾纲独断,自己把话挑明。

“眼下国库充盈,这课征经制也该仔细打理一番。多生的人丁,朕也不想多征钱粮。只是人丁实数须得把握。朕想让督抚将钱粮册内的丁数固定下来,不增不减,永为定额。其后多生人丁,不必征收钱粮,只将实数查明,另造清册题报,诸卿……可有所议?”

澹宁居正殿不大,只是康熙在畅春园临时听政的地方,五十九岁的皇帝,中气依然十足,尾音在殿梁上嗡嗡绕着,也在殿上这十多个大臣的脑子里带起了方向不同的波澜。

可没人马上回应康熙这一问,如今的大臣们听康熙说话,都要揣测再三。四十七年废太子后,皇上又后悔了,要大臣们议立新的储君,不少大臣脑袋发热,没搞明白皇上的心意,结果勾出一个“八爷党”。之后大臣们就有了教训,只要皇上扯出了什么大事的话头,他们都得观望好风色再开口。

如今说到这人丁钱粮,到底是个什么意思?

人丁钱粮是户部的事,很可惜,户部尚书张鹏翮奉旨去查江南科场案,专业人士不在。

“圣上仁心天齐,奴才等沐浴圣恩,与有荣焉……”

沉默了一会,文华殿大学士温达先喊出了声,逼得诸位学士大臣全都跪伏下来,山呼万岁。康熙微微点头,脸上虽然带着微笑,眼中却闪过一丝失望。他要的不是磕头,而是建议,他始终还觉得自己的想法糙了点,南书房的翰林眼界也还不够宽,这事具体该是个什么样子,就得靠这些大臣,特别是熟稔天下人心的汉臣来打磨。

身边的小太监见皇帝的袍袖动了,赶紧扯起了嗓子:“平身——”

大臣们爬起来,眼神暗自来往,不少人都盯住了赵申乔。这位左都御史有着“赵青竹”之称,明里称赞他是清官,暗里却讽他是毒蛇竹叶青。之前搞出戴名世《南山集》一案,搅得朝堂不宁,还牵连上江南科场案,甚至隐隐捅到了太子一事。现在赵毒蛇风头正盛,这事他应该会插上一嘴吧。

赵申乔眼观鼻,鼻观心,缩着脖子,就跟一尊猴像似的岿然不动。心中暗道,这事跟我都察院又不相干,无名可分,无利可匀,我就学着那个张廷玉,万言万当,不如一默。

满员左都御史揆叙接着又成了众人目光的焦点,可他紧紧闭着嘴巴,眼珠子就盯着地板,似乎在数蚂蚁。之前和马齐等人拥立八阿哥,皇上虽然没把他治了,可他很清楚,自己现在得当好这个摆设。

众人又看向礼部尚书嵩祝和王掞,可二人对视一眼,却也是一副绝不先开口的架势。他们已经内定入阁,正是敏感的时候,必须谨言慎行。

眼见又要冷场,另一个文华殿大学士萧永藻不得不开口:“人丁钱粮,永为定额,皇上,此乃历朝未有之仁政!臣等何德何能,敢不戮力附骥!只是这钱粮经制,事涉朝廷根本,臣以为,应发部议,广纳众谏,厘定万全之策为好。”

部议?广谏?

康熙只嗯了一声,表示听到了,心中却是冷笑,这个萧永藻,终究只是个呐臣。如果是马齐,应当能体会他的深意。可惜那家伙读书不多,这事帮不上什么忙。之前还伙同诸臣依附八阿哥胤禩,根本就是昏了头。

马齐就像是一根绳子,将康熙的思绪牵到了太子和阿哥们身上,顿时让他正饱满的心绪给搅乱了。太子复立,却一点没吸取教训,看来是不得不再废了,储位一事,真比治理天下还难啊,朕这终考命,到底能不能圆满……

一个声音又响起,让康熙振作起来,这是李光地。陈廷敬四十九年病休,张玉书五十年身故,眼下康熙的内阁里,就只有三位大学士顶着。虽然已经内定嵩祝和王掞入阁,可面上的过程走完,还得要一两月,而且这二人一个只知兵,一个是酸儒,完全不能跟李光地这个精通理学的汉臣之首相比。

索额图和明珠、徐乾学,高士奇和熊赐履、张英、张玉书等人已经逝去,陈廷敬、郭琇、王鸿绪或病或贬。如今的朝堂上,李光地这位昔日争议颇多的理学大师,门生满朝,无首辅之名,却有首辅之姿。可他一心和光同尘。已过七旬的年纪,外加之前多次病休,能出朝会已属不易。原本众人,甚至康熙都只当他是尊菩萨像,没指望着他发表意见,听他这一开口,都松了口气。

“皇上御宇五十余年,以仁为本,臣等唯有竭思笃行,安敢畏危而趑趄不前?臣品皇上玉言,似有未尽之意,臣驽钝,斗胆问皇上一句,这永为定额,是为……永不加赋否?”

李光地的苍老话音在大殿里回荡着,带起了一股由细细抽凉气声汇成的尾音,大臣们刚刚落在肚子里的心又提了起来,都下意识地在想,这李光地疯了。

第二十三章 北风将起

永为定额说的还是不增不减,而这永不加赋,听起来似乎还把“不减”给甩掉了。朝廷现在每年账面上有三千万两银子的收入,可不管是国库,还是地方,亏空已经是一锅焦糊,谁也不敢随便乱揭。

历年来朝廷都在清查亏空,而这亏空根源盘结,实难理清。既有官员贪腐,又有地方财力不济,历次军事的诸多尾帐也没料理干净,甚至这位皇上数次南巡还留下了一堆烂帐,这状况皇上都心知肚明,怎么还想着减赋?

众人的视线无声地来回着,都想起了一件往事。四十九年江南亏空案,江苏布政使宜思恭任内亏空四十六万两。虽然大家都知道这银子的去处,却没人敢说,但亏空被揭了出来,从县府到督抚都得赔付,谁也不愿背这黑锅。户部尚书张鹏翮两下江南,都没查出来,其实也是跟着地方一起装傻,搞出一桩咄咄怪事。最后还是皇上的面子挂不住了,不得不承认这亏空多半来自南巡,掏出内帑银子抹了此事。

如今皇上在这人丁钱粮上继续动脑筋,还堂而皇之地说什么“国库充盈”,掌着一摊子实务的大臣们手里都捏着把汗,真要这么干了,万一大清朝又出了什么大的妖蛾子,不得不再加人丁钱粮,这仁君圣上的脸面往哪里搁?

这时候大臣们纷纷回过味来了,远到康熙二十四年,皇上搞九省轮免,近到五十年要搞全国蠲免,结果发现不现实,改成了三年轮免。听皇上这意思,真是在就事论事,要继续给自己的仁政添砖加瓦,在六十大寿上更进一步?

原本说到“永为定额”,就算是个姿态,也都是自缚手脚,大家都想着应付了事,谁知这李光地跑得更远,居然丢出了一个“永不加赋”!【1】

辫子尾巴上满是白发的李光地说完之后,颤颤巍巍地回头,扫视了一圈大臣,脸上闪过一丝讥讽。衮衮诸公,居然都没明白皇上的帝王之心,真是尸位素餐。

好个李光地,真是深明朕心!

康熙沉吟片刻,品出了这四个字的意思,心怀舒展开来。永为定额和永不加赋,内里的意思都一样,可永为定额说的是该怎么做,他和翰林们都没想到该怎么说,李光地就把这一环补上了。

“朕意即是如此,晋卿……有何具议?”

康熙点头,再瞄了一眼大殿一侧的竹帘,那后面侍立着写起居注的记注官,隐约看到一个身影正在奋笔疾书,该是张廷玉。对这个以审慎沉稳闻名的年轻臣子,他很放心,张廷玉应该会知道这四个字怎么记。

“臣等为皇上贺!永不加赋,此乃三千年未有之仁政!”

李光地满脸红晕地喊着,再度跪伏在地,牵得诸位大臣又赶紧埋头叩拜,同声称贺。

听李光地说到“三千年未有之仁政”,康熙轻咳一声,这一刻也没能完全掩饰住自己的情绪,连挥袍袖,示意诸卿平身。

李光地爬了起来,话也转了个圈:“不过皇上此前屡岁蠲免、累至万万,有刚蠲免之地,再行这亘古未有之仁政,皇恩太重,恐小民担受不起。臣请今岁先在直隶施行,检讨所得,明岁再推之各省。”

这番话让大臣们骤然恍悟,真是个老狐狸!塞给了皇上一顶千秋未曾有过的高帽子,接着再将实务压到直隶一地,李光地入阁前就是直隶巡抚,自然能让这事漂漂亮亮,而明年……明年正好是皇上的六十寿典,这样一件寿礼,历代君王何曾有过?

“都说我毒蛇,我看这李光地才是真正的毒蛇。永为定额,既是不减也是不加,可李光地嘴巴一张,只提永不加赋,这就成了‘三千年未有之仁政’!朝廷丁银每年不过三百来万两,向来都征收不齐,还经常压得地方出事。诸多地方本就按着定额在征,广东府县案,不就是因为这丁银上的龌龊才闹出来的?想加都加不了。皇上的心思被李光地这么一打磨,听起来动静挺大的,其实并不影响钱粮根本。这李光地的道学心肠,简直到了七巧玲珑之境……”

赵申乔嘴角微微一抽,他最先明白过来。

接着其他大臣们也纷纷把事情想通透了,这根本就是把烂肉烧成酱肘的勾当,既得名又得利【2】。李光地一番话就把这事磨得光亮剔透,难怪这位仁君圣上会说“大臣中每事为我家计万世者,独此一老臣耳!”

不等大臣们发表意见,康熙一锤定音:“如此甚好,就依这意思,拟谕明发。”

康熙摆驾离开,李光地来到大殿另一侧的竹帘后,几个值南书房的翰林立在里面。他们虽然是内廷之人,在这朝会上却不能发言,只能和记注官一样,躲在一边倾听和记录。

制诏一类重要文书基本由大学士和学士等人草拟,而上谕一类经常性的文书,名义上虽然也归大学士和学士负责,可他们不仅要办理本章,还都兼着部务,根本忙不过来,基本都交给值南书房的翰林负责,大学士等人把关审阅,再由皇上亲览定夺。今天皇上丢出了这么一个意思,还要求明发上谕,李光地这是来找草拟之人了。

见到李光地过来,翰林都躬身行礼,唤着“李相”。

“悔余,你来拟这上谕,前明之事和课征经制,都不必提,记得……”

李光地看了一圈,点中一个年纪比他小不了多少的翰林。这人不仅文才出众,和自己一样,也曾有过大起落,为此还改名立志,此事交付给他应该靠谱。

“这都是皇上乾纲独断,我们臣子,不过是识漏补缺。”

查慎行,字悔余,以翰林院编修值南书房,辫子上也是白发丛生。他对李光地毕恭毕敬,连声应是,倒还不为身份,他可是李光地荐进南书房的。

“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嗯,就以这八字为纲……”

送走李光地,查慎行脑子急速开动起来,而李光地的嘱咐,他也心里有数。这位名臣的性子已经磨得浑圆,诸事不愿挑头。今天这事太过重大,李光地不得不冒出来帮着皇上,却绝不愿意把自己的名字留下,所以这上谕,就得是皇上一个人自说自话,再无他人。

“三千年来,天下确也少有今时之祥靖,可更未见有邀名之君如今上者……”

一边打着腹稿,查慎行一边腹诽着,接着意识到这可是大逆不道之念,惊粟地左右扫视,发现同僚并没注意,偶尔偷偷瞄来的一眼里,既有羡慕,也有嫉妒,那是他再熟悉不过的眼神,这才微微松了口气,可额头已经泌起一层细细的汗珠。

交代了上谕的草拟,李光地走出大殿,朝大殿一侧的厢房走去,那是他们这些参加朝会的大员们歇脚的地方,李光地还得等初稿拟好,顺便在这段时间办理本章。

一想到本章上面那些琐事,两江总督噶礼和巡抚张伯行的互讦,还有戴名世《南山集》一案也搅在里面,就让他心中隐隐烦躁。接着又想到皇上明里暗里又在着手二废太子,看起来,皇上这终考命可真是悬了。

想到终考命,李光地的心思转到了自己身上,自己这终考命到底又着落在哪呢?看来得补点德行才好,张伯行得保,还有被戴名世案牵扯进去,现在还关在牢里的方苞……

思绪翩跹之间,李光地进了厢房,一干中书们打千拱手,李光地微微颔首,见到了吏部侍郎萨尔泰,随口问了一句“杨津叩阍一案的题本,可都参透了?”。

李光地本就是吏部尚书,此案也是吏部要务,他一直记挂在心。萨尔泰恭敬地拱手点头,连道李相放心,必不辱皇命,将此事彻查清楚。

“彻查清楚?清楚到何等地步啊?”

李光地淡淡问着,萨尔泰哑然无语,他一个萌补出身的满人,哪懂得那么多文字上的弯弯绕绕。

“此案同新安县知县金启贞并为一案,皇上还派了通政使汤右曾和你同为钦差,要的可不止是清楚,你可要好好斟酌。”

李光地虽然没有彻底点透,却依旧给了方向,萨尔泰顿时悟了。通政使汤右曾管的就是朝廷题本邸报的上传下达,跟着去广东干什么?那就是监督此案交上来的作业,确保毫无纰漏,绝不会犯下之前福建提督蓝理那种低级错误。

“下官还需提查在京文报,审讯杨津,一时成不了行。李相若是还有交代,趁着这段日子,下官可多作些准备。”

萨尔泰一边说着,一边心想,巴结这个汉臣,也不算没了骨气,毕竟人家张口就能解决问题。

李光地对萨尔泰确实还另有期许,自顾自地坐了下来,一展袍摆,就拉开了话匣子。

“四十七年再申禁矿之后,广东矿徒繁增,滋扰乡民不断,可见督抚府县,着力不深。皇上让你去广东,除了此案,还嘱你观风查访,这地方禁矿一事,须得擎领为要务。禁矿系我朝立国之本,干系重大。奸商欲壑难填,引细民逐蚊利而弃农稼,矿徒云集,祸蕴其中。当年陕西商人何锡在广东海阳开矿,盛时蚁集十余万人,一时不慎,全省糜烂……”

李光地毕竟老了,说起这禁矿,就絮絮叨叨没个完,萨尔泰努力让自己保持住洗耳恭听的表情,心中却暗自后悔,早知道这老头对开矿深恶痛绝,说起这事就特别来劲,就不该多嘴,这一开口,不知道要扯多久。

可萨尔泰接着转念一想,顿时心喜,这可是收上一圈孝敬银子的绝佳机会!愉悦之心浸满全身,他也不觉得保持这微躬姿态有多辛苦了,就算立个两三时辰,也是划得来的。

看来得准备着朝广东那帮军政官员提前放点风了,萨尔泰打着自己的小算盘,他自然预料不到,自己要放出去的这股风,最终会吹在一只穿越时空而来的小蝴蝶身上……

【1:康麻子在六十大寿搞“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李光地的作用应该不小。这老头入阁之后,康熙每有大事,都要召他相商。《清圣祖实录》载,五十一年二月,康熙发上谕说“滋生人丁,永为定额”,要求在直隶先施行,是“永不加赋”这一“仁政”的开端。】

【2:关于这“永不加赋”的实质,是一篇很大的文章,牵扯很深,没办法一时说清,只能先点到为止,后面跟着情节继续再谈。】
http://read.qidian.com/BookReader/2050926,34224013.aspx
历史上雍正搞“摊丁入亩”,不过是顺应自明朝张居正一条鞭法改革以来的发展大势,基本背景是以银代役之后,人头税,也就是丁银的实际征收越来越艰难,越来越跟实际脱节。满清入主华夏,延续明时赋税制度,丁银征收以万历黄册所统计的“丁口数”为根基,已经完全脱离实际,各地州县按都图甲摊派到户,而实际被征收的对象,跟籍册上的户等资产根本对不上。各地州县对“丁银”的征收从来都头疼无比,还要花相当多的时间精力来造假账,让他们的丁银账目看起来是每年在变动的,毕竟这税是人头税,人变税就得变。

实际经理政务的地方官员一直都在作各种尝试,比如广东,早在明末,就有州县已经在推行“丁随粮走”的权宜之计,实质上是将丁银摊分到田亩里,只是在账务流程上,还保留着基于黄册的都图甲丁银体系。原本历史上也是广东最先推行摊丁入亩,从康熙五十五年就开始了,因为这里基础最好。

李肆前世有很多人将“摊丁入亩”粗浅地看作便民利民政策,认为这是均衡贫富,解放了人身束缚的“仁政”,这是绝大的误解,当然也是满清文人刻意渲染出来的结果。这桩政策之所以成型,根本缘由是货币取代劳役和实物税的过程里,传统政府被迫从直接到人头的传统税收体系,退步到基于田地的间接税收体系上,是明代一条鞭法的必然延续。

“摊丁入亩”是货币深入到最底层的生产生活中的必然趋势,原本的丁银是代役性质,既然是银子,既然是货币,那天生就是要用来交换的。政府要收银子,就不能不放开赋税意义上,对草民框起来的人身束缚,只从草民耕种的田地上去收,这个转换在逻辑上也是必然过程。

这一策并非雍正即位后才推行,康熙推行丁银定额,“永不加赋”后,广东等地就已经开始推行,雍正不过是推之全国。而论其实质,仅仅只是账目层级的财务制度调整,却能在后世留下“善政”的大名,传扬颇远,满清文人手笔的力道,由此可见一斑。雍正其实不懂这方面的事,给年羹尧的奏折里就自承过他不了解此事根底,要年羹尧提意见。

“摊丁入亩”的结果是什么?各地州县不必再假造另一套账目,而是跟着田产籍册走。实际摊丁的办法,有一省通摊,有州县分摊,将丁银按田亩数量摊分的,有按田银数量或者田产粮食摊分的,实际操作还是各地方自己看着办。而且这行动也非在雍正朝就完成了,大多都延续到乾隆朝才完成,甚至有的省份,比如山西,直到道光年间才完成账目上的转换。这一桩政策,绝非什么轰轰烈烈的改革,而是顺其历史必然,被迫一步步完成的。

至于“摊丁入亩”解除了什么人身束缚,这说法仅仅只有纸面上的意义,原本丁银的人身束缚就是空对空,将其混淆为实际的人身束缚,很是可笑。丁银自晚明就跟实际情况脱节,少有谁因为要收丁银就少生儿女的,也少有谁因为丁银限制而不能外徙的。一条鞭法后,人身束缚就很少再跟赋役有关,更多是跟职业和社会管控有关。“摊丁入亩”之后,原本用来造假的都图甲户籍制度渐渐消亡,而实际束缚人身的保甲制度又兴起了。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田制三》里说到了这个“积累难返”之害,大意是三代的时候,只有贡、助、彻,也就是按田亩收实物税,到了魏晋,变为租和调,租是按田亩收粮食,调是按户收布帛,而到了唐时,又多出来庸,按人头收布帛或丝麻,赋税的租庸调体系成型。

唐时两税法改革,将庸和调并入到租里(这是早一轮“摊丁入亩”),而宋时不理会庸和调已经并入租里的历史,又开始收丁身钱米。

到了明时,一条鞭法将徭役摊银,并于田税,这也是第二轮摊丁入亩。但实际地方上有很多力差杂役没有免掉,比如最重要的里甲十年一轮。而后万历加新饷、练饷,并入旧之两税,也让后人忘了这两饷,只当正税就是增加后的数字。

从这里就看出一个规律,朝廷收税,先只按田收,后来扩展到户,再到人。然后进行赋税改革,三项税收汇总到田亩上,由田亩摊分,当然总数是绝不会少的。这一轮稳定后,又开始将税收扩展到人户身上。之后再进行赋税改革,重复将税收根基按回到田地上,当然,转了这一圈,总数自然比前一次更多,每转一圈,民人的负担就重上一层。
楼主,你说说儒家学说的核心思想是什么,法家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你说不了就没脸转这种帖子了。
小说康熙大帝里说:永不加赋,就意味着永不减赋
楼主请回答我在你其他帖子提的问题。 而且上面的问题你也没回答

永不加赋是将凭当时的管理水平根本收不上来的部分免除
节选”草清“

鞑子皇帝并没剃发,这可真不是玩笑。历代鞑子皇帝都留下过御容画像,有洋人画的,有国人画的。只是这些画像一直深藏皇宫,清亡之后大众才能看到。

前世李肆仔细看过历代鞑子皇帝的画像,可以肯定的是,顺治、康熙和雍正,都没有照他们对汉人的要求那样剃发。他们留的都是带帽画像,帽子下的鬓角再清晰不过。顺治最为明显,康熙的鬓角也非常茂密,《雍正读书图》里雍正免了冠,可以看到类似平头的发式。【1】

在这个时代,除了重臣近侍,其他人就算面过君,可隔着老远,根本看不清,更不可能拿正眼去窥“天颜”,基本没可能发现这事,而重臣近侍……他们敢说这事吗?

鞑子皇帝并没剃发这事能看出什么,后世人可能感受不深,无非也就是觉得他们借皇帝之尊给自己方便而已。可在这1712,离以“留发不留头”为口号,杀得汉人血流成河的时间才过去六十多年,剃发令像是刀子,刀刃上的血滴还在每个人的脖子上渗着,剃发令的精神支柱就是所谓的“满汉一家”。当年摄政王多尔衮强行剃发令的时候,孔子后人孔闻謤以孔子为招牌反对剃发令,多尔衮“大义凛然”地说:“中外一家,君犹父也,民犹子也,父子一体,岂可违异。”

话犹在耳,鞑子皇帝自己却不剃发,那这剃发令的用心就显露无遗。不过是让吊着猪尾巴的汉人时刻谨记,你们就是那脸上刺字的囚徒!那屁股上烙印的猪狗!再跟满汉不通婚不同住的政策凑在一起,以中二的逻辑能力都能得出结论:满汉确实是一家,只不过满人是家主,汉人是家中蓄养的牲畜,华夏大地不过是满人的殖民地。【2】

鞑子皇帝为什么不剃发?

嫌丑呗,华夏大地几千年历史,基本审美观并没太大变化。现代人看长须博冠的古人,依旧能感觉到美,而古人看脸上光溜溜的男子,也能感觉到美(虽然吧,嗯咳,方向不太一样)。可不管是古人,还是现代人,都不会觉得金钱鼠尾脑袋美。受汉人文化熏陶的鞑子皇帝,审美观自然已经不再停留在通古斯蛮夷的水平上,不少皇帝,甚至他们的一些满人亲信都还留有汉装行乐图。他们当然乐意借皇帝之尊不剃发,或者照着自己喜欢的发式剃,只要不大肆张扬,引起政治风波,就没人敢吱声。
楼主,你说说儒家学说的核心思想是什么,法家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你说不了就没脸转这种帖子了。

---------------------------------------------------------------------------------------------------------------------------------------------

再不回答还转帖就只能说明你什么都不懂,而是一味的蛮干的莽夫。   下面看帖的人就看清楚楼主的真相。
康熙就是一大忽悠!把汉人给忽悠瘸了!把自己的子孙也忽悠瘸了!
满鞑对火器历来注重,当年老奴被红衣大炮伤死后,鞑子就成了红衣大炮控,千方百计想仿制。后来在海边捡到一门红衣大炮,中了五百万。之后辽东三矿徒降了鞑子,也就是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这三人辖下可都是精锐的火器部队,特别是受过葡萄牙人培训,懂得使用红衣大炮的炮兵,给黄台吉又送去了一个五亿元大奖。

认真说来,满鞑确实是骑射起家,但他们是靠火器发家!满鞑窃占华夏之后,别说红衣大炮,弗朗机炮都不让绿营用,就只准绿营用什么虎蹲炮、劈山炮、奇炮这类几十百来斤的小炮。这本是朝廷知而不宣的潜规则,康熙五十四年,山西太原总兵金国正这个傻大胆,向兵部上题本请造子母炮,也就是弗朗机炮。不知道兵部出于什么心理,居然允准,然后向康熙呈报,才逼得康熙不得不把潜规则变成明规则,非常严厉地强调说“子母炮系八旗火器,各省概造,断乎不可。前师懿德、马见伯曾请造子母炮。朕俱不许,此事不准行。”【1】

火炮不谈,就说火枪,有清一代,直到鸦片战争,绵延二百年,清军不管是八旗还是绿营,都一直用火绳枪,原因也很简单。当年康熙在雅克萨对俄罗斯,在西北对噶尔丹,都吃足了燧发枪的苦头,甚至自己的舅舅,指挥炮队的佟国纲都被打死。对这火枪的厉害,就跟红衣大炮一样,认识透骨入髓,后来乾隆征缅甸,更在燧发枪上栽了大跟头,但即使如此,依然没有去改进过火枪。

清初几个皇帝不是把火枪当作弱者之械,恰恰相反,一直都当作军国利器来看。火枪的技术发展,至少皇帝是清楚地看在眼里,就看康熙收藏在自家皇宫那各式各样的火枪就很直观,傻子都能明白萧胜之前说的道理。

就因为知道这火枪的厉害,才要坚决遏制它的发展。火绳枪早就广为应用,满清立国之后要再禁用,很不现实。幸好这东西缺陷太多,只勉强凑合能用,镇压没有火器的作乱草民足够。燧发枪就不一样了,它可是古代军队和近代军队的分野线,由它而起,再加上刺刀的话,就是全面的军事变革【2】。鞑子多半是看不到这点,但他们能看到,如果放纵火枪发展,就会面临一个非常恐怖的现实,那就是一枪在手,人人皆可为兵……

满人不过百万,汉人可是亿万。八旗兵的数字,历代皇帝都秘而不宣,二十万是后世的推测,而这二十万里,纯正的“满洲八旗”不过五六万,汉人每人一口唾沫就能淹死他们。大炮是战略武器,可以握在手里,可火枪却是普遍装备的,汉人兵丁握在手里的武器越先进,他们满人就越危险。

清初这几个鞑子皇帝很清醒,这个认识非常准确,在文治之外的这军事上,他们也很下了工夫。为了从根子上禁绝这种威胁,鞑子朝廷连八旗的火器营也没用上燧发枪。舆论和军制自然也得配合这个政策,宣扬骑射的牛掰,火枪的不堪,打压精于火枪的人才。这就是萧胜郁郁不得志的原因,也是他总觉得皇帝和朝廷不重视火枪的错觉来源。【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