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官东救人记功谈起!(技术贴,欢迎拍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0 14:46:19


刚在坛子里看到潜水员官东荣立一等功,加上这几天来,看到从现场发回的一些照片,总有些不吐不快的感觉,今晚闲来无事,又不想睡觉,就把这个话题扯开谈一下吧!

首先,需要明确一点基本的知识,潜水中难度最大的,不是鲨鱼潜(就是关在铁笼子里看大白鲨),也不是自由潜(不带任何呼吸器,就赁肺里的空气深潜),而是沉船潜水、洞穴潜水、极地冰盖潜水!原因很简单,这些类型的潜水,头顶上是封闭空间,一但有状况,是不能直接上浮出水求生的,因此非常危险,每年因此而丢命的潜水员起码都在两位数,有些甚至永远就找不到了……要说我也算潜过几十瓶气的半吊子老潜客了,但这类的潜水,是断然不敢偿试的,顶多也就是围着沉船打个转,进到船舱里面,那是绝对不会的,所谓“江湖越老、胆子越小”就是这个道理吧!



沉船潜水!由于水对于声音的屏蔽作用,人在水下是基本听不见自然界的声音的,几乎就是一个完全寂静无声的世界,如果再加上一个封闭黑暗的空间,我想这种恐惧大多数人都很难克服!而这还只是心理上的问题,要是出现例如气压不足,找不到出口,设备失灵等问题,可能就永远回不到水面了……对于一个潜水员来说,一点小细节准备不好,或者过于相信自己的技术,再去进行沉船潜水,都是与死神共舞!

而象上面这种沉船潜水,还只是探险观光性质的,你可以选择去不去,也可以选择进多深,进多久,而象官东他们,那就别无选择了,可以说每次下水,就要抱着“一命换一命”的心态来行动了。

再来谈谈潜水员的装备。一般来说,水肺潜水所必须的器材包括气瓶、呼吸器(二级头)、减压阀(一级头)、充气背心(BCD)、面镜、脚蹼等,而从现场照片可以看出,官东们所携带的设备并不完整,缺少了相当重要的充气背心、备用呼吸器,这直接导致了官东在救起第二个人的时候,不得不冒险在水下脱掉装备,采取自由潜方式紧急上浮!


这是标准的水肺潜水用呼吸系统,包括一级头(图中Frist Stage),主二级头(图中Primary Regulator),备用二级头(图中Octopus),另一根没有接设备的管是用来接到充气背心上的(图中Low Pressure Hose),最右的一根是接气压表(图中High Pressure Hose)。使用时,先将一级头安装到气瓶上,然后连接充气背心,潜到水中时,使用主二级头,备用二级头则是在自己或者同伴遇到主二级头无法呼吸时紧急使用的。

ST ONE.gif
这是充气背心,那两根从左肩一直延伸到胸前的管子不是用来呼吸的,而是用来给背心充放气的,它们的末端连接着一个气阀,其中细的那根就是上面说到的呼吸系统中的充气管,粗的那根则用来放气,气阀上有两个按钮,一个用来充气,一个用来放气。这个背心的作用,不是上浮时充气(事实上这样的行为是被严格禁止的,因为会因为无法控制上浮速度而造成减压伤害),而是用来为潜水员在需要时提供正浮力,保证潜水员浮出水面后,不会再不受控的沉下去。

说到这里,我想大家应该明白我为什么强调这两样装备的重要性了吧!既然潜水员是来救人的,那么一但发现幸存者,首先就是要解决他的呼吸问题,新闻报道里说,发现幸存者之后,还要再拿紧急呼吸设备下去,然后给他穿戴上,再带他上浮,碰见幸存者恐慌后,官东不得不将自己的呼吸器让给他,自己冒险脱装备自由潜上浮……要是有上面的那两样设备,这个动作将变得简单得多,直接把备用二级头塞到幸存者嘴里,捏住他的鼻子,让他紧紧抱住自己,然后游出沉船上浮就行了,等到浮出水面,立即为背心充气,这样两人就能飘浮在水面,完全不用承担“一命换一命”的风险!

87e90f81jw1espkcjxcapj20v70krjuc.jpg87e90f81jw1espkcj3f4ij20v40ksgo0.jpg
这张两图里明显可以看到,我们的潜水员呼吸系统只有一个二级头,无法与幸存者共生呼吸;也没有充气背心,无法在水面自然飘浮,往严重了说,有关后勤部门是在拿我们战士的生命当儿戏!

当然,往深入了分析,官东他们日常是在海军工程学院工作,我估计他们的任务主要是在人造的深水池里进行某些必要的水下作业,这种封闭的人工水池一切风险都是可控的,当然也就不需要上面说的那些装备了,基于成本考虑,能减就减也是正常的,但为什么不考虑类似的紧急救生需求呢?这些东西在某宝上就有的卖,象我这种屌丝都能自备得起,每年经费以万甚至以亿来计的海工就备不起了?实在说不过去啊!

最后再来谈谈几个小细节——容易丢命的小细节!就以现场的这张新闻照片来说:
1、气瓶固定问题,大家仔细观察背对我们的这位潜水员背着的气瓶,是用一根宽带子固定在硬质背具上的,专业说法这个叫“大带”。既然有“大带”,就应该有“小带”,要是潜水员有充气背心,那么标准的充气背心上就必然有这两根带子,大带固定气瓶,小带则套在气瓶与一级头之间,这样万一大带松脱了,小带还能确保气瓶不会脱离潜水员造成危险。但显然,我们的潜水员们下水时只能指望这一根带子不要有状况了;

2、潜水刀的固定,潜水是一个微重力环境下的行动,这时人的四肢对于保持平衡是极端重要的,特别是在进行沉船潜水时,四肢就更不用说了,而大腿上绑个东西,影不影响行动不说,起码容易钩挂东西吧!要是潜水刀也挂住异物拔不出来,那人就危险了;

3、潜水配重的问题,一般来说,有经验的潜水员在水下的沉浮是依靠自己的肺,这就是“中性浮力”,我在马来西亚潜水时,见过一个潜了十多年的超级老鸟,他如果不是带学员潜水,根本就不带任何配重,想沉就沉,想浮就浮,完全没有问题,而我本人一般也只在恢复性的第一、二次潜水时,配带四块铅块,一但找到感觉了,铅块就减到两块。之所以减重,一是带上以后在船上或岸上活动,增加很多无谓的体力消耗,二是一但有需要紧急上浮时,还得在水下脱了这玩意,浪费时间。我不知道官东他们潜水究竟有多长时间,但至少比我这种业余水平要强多了吧!他们这种“职业选手”在浮力比海水小的淡水里潜水,都要带配重,而且还是在进行沉船潜救人,搞不好就把自己搭进去了啊!

最后的最后,再次向官东和他的战友们致敬,也要请管后勤的官们真正去了解一下基层的需求,别在让我们这么好的战士去冒生命危险救人了!

问题集中回复:
10楼:之所以没有配全楼主所说所有装备,是否也有水下空间有限,减少负重的考虑?
           我所说的两样装备并不会多占用多少空间,也不影响潜水员活动,但对于保障潜水员和被救者的生命都极端重要,因为应该配备。至于减少负重,那你是想多了,水下是微重力环境,多重都不是问题,潜水员需要考虑的是如何保证自己生命安全的同时,救出幸存者,但前者一定比后者重要。

24楼:关东脱掉自己装具的做法是否合理?在那种情况下
           请注意新闻报道中的描述,由于没有备用二级头,幸存者又极度恐慌,无法在水下穿戴拿下去的救生潜水装具,这时官东主动将自己的二级头给了幸存者,而这时,就意味着官东需要闭气了,而这时他们应该还是位于船体之内的,是不能直接上浮的,需要官东在闭气状态,带领幸存者游出船体,才能上浮。我估计当时幸存者所处的位置肯定很小,或者是需要经过一些很小的舱门才能到,不可以有其他潜水员同时进入,其他人只能在外面等着,等官东带着幸存者出来了,就带着幸存者上浮,而这时官东既没有呼吸器,也因为能见度太低,没有时间找其他潜水员帮忙借气了,迅速脱掉潜水配重,自由潜上浮是唯一的选择。同时,需要指出的是虽然事发水域并不深,但即使是15米的水下,如果长时间活动之后,人身体内的含氮量还是相当高的,不经水下停留直接上浮,很可能会得减压病;同时,急剧上浮带来的压力骤减,会让人痛苦万分。官东的这个一等功既是对他功绩的肯定,也是因为他在某种意义上,创造了水肺潜水加自由潜上浮并活下来的奇迹。

28楼:我觉得是不是应该把环境因素考虑进去,在狭窄的倒扣船舱里面用充气背心这种东西救援是否是最科学的,而且船上还是老人多,从救老人的过程看,应该是几个人用一个潜水救援袋救人的,那是不是还要把救援过程考虑进去。
           恰恰是把环境因素考虑进去了,才不能几个人用一个潜水救援袋救人,且不说这种“潜水救援袋”有没有,沉船里空间小、舱门窄、能见度为零,怎么配合?要是能配合,官东把自己的呼吸器给了幸存者,他完全可以找其他的潜水员借气嘛!用得着冒险上浮?至于充气背心,我在正文里说得很清楚了,这是保障潜水员浮出水面后的安全的,在水下是不能充气的!别忘了就算三峡大坝拦着,长江的水流速度还是相当快的,一个精疲力竭的潜水员一但上浮到水面,微重力环境就没有了,此时身上的全部装具如果没有一个能提供浮力的设备去抵消重量,呛水是迟早的事,仅靠救生绳来保障安全,那叫“命悬一线”,你觉得合理吗?



刚在坛子里看到潜水员官东荣立一等功,加上这几天来,看到从现场发回的一些照片,总有些不吐不快的感觉,今晚闲来无事,又不想睡觉,就把这个话题扯开谈一下吧!

首先,需要明确一点基本的知识,潜水中难度最大的,不是鲨鱼潜(就是关在铁笼子里看大白鲨),也不是自由潜(不带任何呼吸器,就赁肺里的空气深潜),而是沉船潜水、洞穴潜水、极地冰盖潜水!原因很简单,这些类型的潜水,头顶上是封闭空间,一但有状况,是不能直接上浮出水求生的,因此非常危险,每年因此而丢命的潜水员起码都在两位数,有些甚至永远就找不到了……要说我也算潜过几十瓶气的半吊子老潜客了,但这类的潜水,是断然不敢偿试的,顶多也就是围着沉船打个转,进到船舱里面,那是绝对不会的,所谓“江湖越老、胆子越小”就是这个道理吧!



沉船潜水!由于水对于声音的屏蔽作用,人在水下是基本听不见自然界的声音的,几乎就是一个完全寂静无声的世界,如果再加上一个封闭黑暗的空间,我想这种恐惧大多数人都很难克服!而这还只是心理上的问题,要是出现例如气压不足,找不到出口,设备失灵等问题,可能就永远回不到水面了……对于一个潜水员来说,一点小细节准备不好,或者过于相信自己的技术,再去进行沉船潜水,都是与死神共舞!

而象上面这种沉船潜水,还只是探险观光性质的,你可以选择去不去,也可以选择进多深,进多久,而象官东他们,那就别无选择了,可以说每次下水,就要抱着“一命换一命”的心态来行动了。

再来谈谈潜水员的装备。一般来说,水肺潜水所必须的器材包括气瓶、呼吸器(二级头)、减压阀(一级头)、充气背心(BCD)、面镜、脚蹼等,而从现场照片可以看出,官东们所携带的设备并不完整,缺少了相当重要的充气背心、备用呼吸器,这直接导致了官东在救起第二个人的时候,不得不冒险在水下脱掉装备,采取自由潜方式紧急上浮!


这是标准的水肺潜水用呼吸系统,包括一级头(图中Frist Stage),主二级头(图中Primary Regulator),备用二级头(图中Octopus),另一根没有接设备的管是用来接到充气背心上的(图中Low Pressure Hose),最右的一根是接气压表(图中High Pressure Hose)。使用时,先将一级头安装到气瓶上,然后连接充气背心,潜到水中时,使用主二级头,备用二级头则是在自己或者同伴遇到主二级头无法呼吸时紧急使用的。

ST ONE.gif
这是充气背心,那两根从左肩一直延伸到胸前的管子不是用来呼吸的,而是用来给背心充放气的,它们的末端连接着一个气阀,其中细的那根就是上面说到的呼吸系统中的充气管,粗的那根则用来放气,气阀上有两个按钮,一个用来充气,一个用来放气。这个背心的作用,不是上浮时充气(事实上这样的行为是被严格禁止的,因为会因为无法控制上浮速度而造成减压伤害),而是用来为潜水员在需要时提供正浮力,保证潜水员浮出水面后,不会再不受控的沉下去。

说到这里,我想大家应该明白我为什么强调这两样装备的重要性了吧!既然潜水员是来救人的,那么一但发现幸存者,首先就是要解决他的呼吸问题,新闻报道里说,发现幸存者之后,还要再拿紧急呼吸设备下去,然后给他穿戴上,再带他上浮,碰见幸存者恐慌后,官东不得不将自己的呼吸器让给他,自己冒险脱装备自由潜上浮……要是有上面的那两样设备,这个动作将变得简单得多,直接把备用二级头塞到幸存者嘴里,捏住他的鼻子,让他紧紧抱住自己,然后游出沉船上浮就行了,等到浮出水面,立即为背心充气,这样两人就能飘浮在水面,完全不用承担“一命换一命”的风险!

87e90f81jw1espkcjxcapj20v70krjuc.jpg87e90f81jw1espkcj3f4ij20v40ksgo0.jpg
这张两图里明显可以看到,我们的潜水员呼吸系统只有一个二级头,无法与幸存者共生呼吸;也没有充气背心,无法在水面自然飘浮,往严重了说,有关后勤部门是在拿我们战士的生命当儿戏!

当然,往深入了分析,官东他们日常是在海军工程学院工作,我估计他们的任务主要是在人造的深水池里进行某些必要的水下作业,这种封闭的人工水池一切风险都是可控的,当然也就不需要上面说的那些装备了,基于成本考虑,能减就减也是正常的,但为什么不考虑类似的紧急救生需求呢?这些东西在某宝上就有的卖,象我这种屌丝都能自备得起,每年经费以万甚至以亿来计的海工就备不起了?实在说不过去啊!

最后再来谈谈几个小细节——容易丢命的小细节!就以现场的这张新闻照片来说:
1、气瓶固定问题,大家仔细观察背对我们的这位潜水员背着的气瓶,是用一根宽带子固定在硬质背具上的,专业说法这个叫“大带”。既然有“大带”,就应该有“小带”,要是潜水员有充气背心,那么标准的充气背心上就必然有这两根带子,大带固定气瓶,小带则套在气瓶与一级头之间,这样万一大带松脱了,小带还能确保气瓶不会脱离潜水员造成危险。但显然,我们的潜水员们下水时只能指望这一根带子不要有状况了;

2、潜水刀的固定,潜水是一个微重力环境下的行动,这时人的四肢对于保持平衡是极端重要的,特别是在进行沉船潜水时,四肢就更不用说了,而大腿上绑个东西,影不影响行动不说,起码容易钩挂东西吧!要是潜水刀也挂住异物拔不出来,那人就危险了;

3、潜水配重的问题,一般来说,有经验的潜水员在水下的沉浮是依靠自己的肺,这就是“中性浮力”,我在马来西亚潜水时,见过一个潜了十多年的超级老鸟,他如果不是带学员潜水,根本就不带任何配重,想沉就沉,想浮就浮,完全没有问题,而我本人一般也只在恢复性的第一、二次潜水时,配带四块铅块,一但找到感觉了,铅块就减到两块。之所以减重,一是带上以后在船上或岸上活动,增加很多无谓的体力消耗,二是一但有需要紧急上浮时,还得在水下脱了这玩意,浪费时间。我不知道官东他们潜水究竟有多长时间,但至少比我这种业余水平要强多了吧!他们这种“职业选手”在浮力比海水小的淡水里潜水,都要带配重,而且还是在进行沉船潜救人,搞不好就把自己搭进去了啊!

最后的最后,再次向官东和他的战友们致敬,也要请管后勤的官们真正去了解一下基层的需求,别在让我们这么好的战士去冒生命危险救人了!

问题集中回复:
10楼:之所以没有配全楼主所说所有装备,是否也有水下空间有限,减少负重的考虑?
           我所说的两样装备并不会多占用多少空间,也不影响潜水员活动,但对于保障潜水员和被救者的生命都极端重要,因为应该配备。至于减少负重,那你是想多了,水下是微重力环境,多重都不是问题,潜水员需要考虑的是如何保证自己生命安全的同时,救出幸存者,但前者一定比后者重要。

24楼:关东脱掉自己装具的做法是否合理?在那种情况下
           请注意新闻报道中的描述,由于没有备用二级头,幸存者又极度恐慌,无法在水下穿戴拿下去的救生潜水装具,这时官东主动将自己的二级头给了幸存者,而这时,就意味着官东需要闭气了,而这时他们应该还是位于船体之内的,是不能直接上浮的,需要官东在闭气状态,带领幸存者游出船体,才能上浮。我估计当时幸存者所处的位置肯定很小,或者是需要经过一些很小的舱门才能到,不可以有其他潜水员同时进入,其他人只能在外面等着,等官东带着幸存者出来了,就带着幸存者上浮,而这时官东既没有呼吸器,也因为能见度太低,没有时间找其他潜水员帮忙借气了,迅速脱掉潜水配重,自由潜上浮是唯一的选择。同时,需要指出的是虽然事发水域并不深,但即使是15米的水下,如果长时间活动之后,人身体内的含氮量还是相当高的,不经水下停留直接上浮,很可能会得减压病;同时,急剧上浮带来的压力骤减,会让人痛苦万分。官东的这个一等功既是对他功绩的肯定,也是因为他在某种意义上,创造了水肺潜水加自由潜上浮并活下来的奇迹。

28楼:我觉得是不是应该把环境因素考虑进去,在狭窄的倒扣船舱里面用充气背心这种东西救援是否是最科学的,而且船上还是老人多,从救老人的过程看,应该是几个人用一个潜水救援袋救人的,那是不是还要把救援过程考虑进去。
           恰恰是把环境因素考虑进去了,才不能几个人用一个潜水救援袋救人,且不说这种“潜水救援袋”有没有,沉船里空间小、舱门窄、能见度为零,怎么配合?要是能配合,官东把自己的呼吸器给了幸存者,他完全可以找其他的潜水员借气嘛!用得着冒险上浮?至于充气背心,我在正文里说得很清楚了,这是保障潜水员浮出水面后的安全的,在水下是不能充气的!别忘了就算三峡大坝拦着,长江的水流速度还是相当快的,一个精疲力竭的潜水员一但上浮到水面,微重力环境就没有了,此时身上的全部装具如果没有一个能提供浮力的设备去抵消重量,呛水是迟早的事,仅靠救生绳来保障安全,那叫“命悬一线”,你觉得合理吗?



真的是一命换一命啊


真的是一命换一命啊
向官东和他的战友们致敬.
向英勇的子弟兵致敬!
弱弱小心的吐槽下后勤部门(免得被人说喷子、美分、汉奸)
好文!
我只潜过十米,面具+气瓶+铅带,开始一段时间跟想象中完全两样。
潜水就是经验加装备,太偏门的行当国内还是不够重视。
平时做潜水任务的时候也不见他们会带充气背心啊……上次我们这边打捞尸体还是啥犯罪分子丢弃的东西的时候我去围观过……
充气背心不是必要装备,岁月号沉船在海水中救援韩国潜水员也没穿充气背心。

Img398702262.jpg


技术完全不懂,但是潜水是玩命还是知道的。岁月号搜救的时候韩国(这次不用棒子这个词以示尊重)潜水员就挂了一个。向官东和他的战友们致敬!这个一等功配得上他们的专业精神和功绩。

技术完全不懂,但是潜水是玩命还是知道的。岁月号搜救的时候韩国(这次不用棒子这个词以示尊重)潜水员就挂了一个。向官东和他的战友们致敬!这个一等功配得上他们的专业精神和功绩。
三毛的那个板牙老公就是潜水死的吧。
向英雄致敬!
同时也请教楼主一个问题,之所以没有配全楼主所说所有装备,是否也有水下空间有限,减少负重的考虑?
毕竟救援和工程潜水,与爱好者潜水还是小有区别的。
看到图片和新闻的时候我也纳闷为什么没备用呼吸器
谢谢科普!
向英雄致敬!
图中的潜水衣不贴身,应该是干衣,看拉链位置也应该是干衣,官东他们的潜水衣看采访的图片应该是湿衣。估计不是一个部队的,不知道官东他们的有没有备用二级头。
干衣充气的话是可以提供正浮力的,不过这两张图里没看见充气阀泻压阀,比较奇怪,简易版?另两张网上的图片倒是看见有常规的干衣的。
另外,大腿上的像是电筒,不太像潜水刀。
不过只有一个二级头,的确说不过去。

楼主的挑剔狠对!
关于国内基层装备的问题,不得不说有很多遗憾,希望以后能尽快加强。
很多时候,基层的装备都不如民间的个人配备。这个问题展开了,又是一大堆的话题,只能"呵呵了"....不过还好吧,现在“国军”的装备都在逐步提高的。
只能感叹,国大人多,普及专业设备真的很费钱呐    这里不单是指配备充气背心和大小带的事情。

向官东致敬!!
又跟地震救灾时喝浑水一样了 上次顶多住院治疗 这次直接有二次事故的风险 后勤部门的低水平最终只会寒了一线人员的心
支持楼主,虽然不懂潜水,但楼主说的装备在影视上还是有见过的,这次如果有公知抓住这个点来喷的话,也该,应该让一些人长长记性,不要每次都让官兵用自己的生命去冒险了。不过既然给小伙子记功了,说明是有明白人知道这种危险的。装备不全的原因个人还是倾向于平时准备不足,对危机事件的处理经验不足。
平时做潜水任务的时候也不见他们会带充气背心啊……上次我们这边打捞尸体还是啥犯罪分子丢弃的东西的时候我 ...
回忆以前的一些宣传照,国内水鬼似乎也没有带那么多的装备。
aow刚出来的我表示这么浑浊的水怎么下潜救人啊。。。
俺十多年前在海南玩过这种潜水(纯娱乐),最深到8米多点儿(再深受不了压力),以前总以为潜水没啥,自己玩过后才知道这玩意儿根本不是那么回事,现在随着自己阅历和学识的增长,明白潜水真的是一个高危行业,老祖宗有句话“欺山不欺水”,水可不是闹着玩儿的。
海军对潜水员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对不起给它的那些经费!希望能重视起来。
PS:看这次海军潜水员的装备,还不如旅游区民间潜水员的装备。。。气愤!
好吧,希望我们的水鬼以后装备跟上世界潮流……别在50年不变了!
充气背心不是必要装备,岁月号沉船在海水中救援韩国潜水员也没穿充气背心。
岁月号韩国的水鬼出现伤亡的……
很多时候,基层的装备都不如民间的个人配备。
潜水了就知道水底的险恶了,潜水最恐怖的事莫过于暗流,冰下潜,有水草。而河里暗流汹涌,船下不能迅速上浮对潜水员来说是非常危险的,这个潜水员用自己的吸头给了乘客,自己自由潜上浮是非常非常危险的,一不小心就牺牲了。
看出来凶险程度了,虽然没下去过。
请教楼主一个问题,关东脱掉自己装具的做法是否合理?在那种情况下
潜水了就知道水底的险恶了,潜水最恐怖的事莫过于暗流,冰下潜,有水草。而河里暗流汹涌,船下不能迅速上浮 ...
这个跟冰下潜唯一的差异就是水温了吧,后背发凉了
技术贴,确实就是拿命拼出来的一等功,差点就成烈士了
看出来凶险程度了,虽然没下去过。
请教楼主一个问题,关东脱掉自己装具的做法是否合理?在那种情况下
不懂潜水。但是我觉得可能不太合理吧。。。毕竟潜水员自己要冒生命危险。但是为了救人,也顾不得那么多了
我觉得是不是应该把环境因素考虑进去,在狭窄的倒扣船舱里面用充气背心这种东西救援是否是最科学的,而且船上还是老人多,从救老人的过程看,应该是几个人用一个潜水救援袋救人的,那是不是还要把救援过程考虑进去。
谢谢科普!
据说潜水绳断掉了,在这种能见度几乎为0的情况下,潜水绳就是唯一的生命保障,没了潜水绳,那只能说命大了,绝对的九死一生。
官东遇见暗流了,不是他机智,就被带走了
能见度基本为零,空间极度复杂,东西能少带一点是一点了。说实话如果不是距离最近恐怕不会让海工大的人上,毕竟他们远不如北海舰队的人经验丰富,装备也差很多。
看出来凶险程度了,虽然没下去过。
请教楼主一个问题,关东脱掉自己装具的做法是否合理?在那种情况下
那种情形下,可能技术上是不合理的。但对解放军来说没有任何合理可讲,即使马上牺牲都得脱,人民子弟兵不是空话。

这次事件也反映出一个普遍性问题:各国军队对深潜救援都很重视,但对于这种客轮倾覆的救援似乎都没有什么好的救援手段。
真心不懂…潜水员不容易…赞一个
关键时候还是人民解放军靠谱!大赞!
真是谢谢了。
专业分析、科普。向潜水员致敬!

wyczmj 发表于 2015-6-4 06:10
俺十多年前在海南玩过这种潜水(纯娱乐),最深到8米多点儿(再深受不了压力),以前总以为潜水没啥,自己 ...


海里水文情况复杂,曾经有位在潜艇服役的同事说过,海里千万别去乱潜水乱游,遇上漩涡和暗流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wyczmj 发表于 2015-6-4 06:10
俺十多年前在海南玩过这种潜水(纯娱乐),最深到8米多点儿(再深受不了压力),以前总以为潜水没啥,自己 ...


海里水文情况复杂,曾经有位在潜艇服役的同事说过,海里千万别去乱潜水乱游,遇上漩涡和暗流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虽然不能体会这中的危险有多高,但多年的阅历告诉我这人是九死一生,我相信他自己更能知道危险性有多大,我等键盘党不给添乱就好了。
那种情形下,可能技术上是不合理的。但对解放军来说没有任何合理可讲,即使马上牺牲都得脱,人民子弟兵不 ...
注意,他只是个大学生。好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