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省理工告诉你世界第一的日本精益制造和中国企业管理进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4 22:10:23
看到论坛上很多人发表对日本产业不屑一顾的评论,我想发出这样的评论的人更多的是缺乏在产业界工作的经历,仅仅是凭借自己的粗浅的印象而发言。
怎么看待日本制造业?
作为一名前造船厂员工,可以说,中国造船的发展与一个重大的决策有关
这个重大的决策是转模
而所谓的转模就是向日本造船模式转变
当年我记得中国造船报专门登载了一篇阐述世界各国的转模历程的综述文章,其中也谈到了昧国等国家的转模
昧国并不是不想转模,昧国做了很多的努力,包括针对日本的造船模式提出了众多的管理学理论,但是应用到造船生产当中就是成效很小。
反过来说,东亚经济体,不管是韩国,还是中国大陆,学习日本模式学习起来还是相对成功的,当然了韩国比中国大陆更成功。
所以,造船业出身的国人大概不会忽视日本的制造业实力
其实日本制造业的竞争力绝对不仅仅体现在造船,可以说几乎在每一个行业,日本都能够拥有优势,为什么?
因为他们有精益制造
精益制造,是麻省理工学院的一帮管理学学者针对丰田生产模式而归纳出来的一种管理模式,可以说日本造船,日本机床,日本钢铁,等等几乎所有的日本制造业都遵循着精益制造的模式。
精益制造具有什么样的历史地位呢?
不少人认为,精益制造是制造模式自从福特制革命以来的最大的制造模式革命,西方制造业难以掌握精益制造,是西方制造业越来越空心化的重要原因。
以下我引用一篇文章《假如底特律精益化》的部分段落
精益生产方式由对丰田生产方式(TPS)的讨论演化而来,它当初的目标是帮助通用、福特等北美汽车公司走出困境,并能研究出世界汽车业发展的新方向,它一直受到格外关注。由于北美厂家眼下的经营压力再次加重,对精益生产方式的讨论,也相应地紧迫。

  如果是在1984年,这种课题或者说学术性的研讨,通过对北美、欧洲和日本汽车制造厂家在产品研发、销售及售后服务、零部件供应及其整车厂家与它们的关系等一系列彼此关联的问题的比较,可以给底特律指出一条可以看得见的道路,但今天再停留在这样的层面上追问底特律的问题,已经有些“落伍”。

  因为底特律已经耽搁了21年,那时北美汽车工业面临的问题便是眼下的问题——詹姆斯·沃麦克等一批集聚麻省理工的专家在其研究性的著作《汽车的未来》中指出:“北美与欧洲的汽车工业现在所依赖的技术全然与当年亨利·福特所用的大量生产方式所差无几,而且这些技术全然没有能力与日本汽车公司开拓的一整套新思想和新方法去竞争”。

  在过去的这些岁月里,通用、福特、克莱斯勒(现在D/C的美国子公司)三家汽车厂家都尝试吸纳日本汽车厂家先进的资源:通用汽车与丰田成立了NUMMI(新联合汽车制造公司)、参股富士重工、五十铃;福特汽车与马自达结盟;克莱斯勒与三菱汽车合作。当时,底特律认为这样的方式可以使它们进入日本市场,同时可以总结日本汽车成功的原因。经过20多年的检验,以这种方式增强自身竞争力的努力收效不大(详见本报底特律系列报道)。

  与此相应,丰田汽车在北美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公司的市场份额、销量、营利能力等逐步超越了北美的制造商。在刚刚过去的10月份,日本的5家汽车公司都大幅度地获得“丰收”,而通用和福特的北美业务继续亏损。

  由此得出的问题是:丰田方式海外移植的关键是什么?以“杜绝浪费、创造价值”为核心的精益生产方式难道只有日本汽车厂家才能顺利地在海外应用?这或许不是新问题,但在北美汽车行业中鲜有给出答案的厂家。

http://auto.sina.com.cn/news/2005-11-09/1651149521.shtml
文中提出的问题丰田方式海外移植的关键是什么?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在船厂的时间里我曾经思考过类似的问题,我认为中国制造业要转型,走向更高的生产效率和更高的生产质量,日本的一些制度是值得借鉴的。
首先需要借鉴的是年功序列制度
这样一种制度的合理性体现为
1),确保工人工作岗位的稳定性,工人没有下岗之忧
2),减小单位内部工资奖金差别,减小单位内部竞争,推动单位间竞争
3),通过逐年增加的收入,促成员工对企业的忠诚
反之,中国的企业的技术进步和质量管理难以上台阶,与缺乏年功序列制度所带来的各种弊端很有关系
1),工人工作没有保障,保不齐明天就要下岗,工作不用心
2),员工之间的奖金差别大,导致各种互相猜忌,各种相互的不服,对单位内部凝聚力产生严重的离心力
3),员工忠诚度明显不足
其实日本制造不管是目标管理,还是质量管理,还是技术创新等等没有什么秘诀,就是整个人企业中一个个团队凝结起来,团结起来,一个个团队为了实现目标,实现更好的质量,或者技术创新,现场改进而齐心协力。
而这种齐心协力与员工的工作保障和收入制度是很有关系的。
以我当年所在的船厂而言,据老工人说他们当年干活的干劲很大,干活很认真,检验科要求也很严格
一个资深电焊工曾经对我说,他当年因为技术好,经常被厂里的广播公开表扬,他干劲更大了
一个资深的电工,修理工,也曾经对我说,他当年加班常常是暗地里加班,加了班厂里也不一定知道
还有一个资深的师傅告诉我说,以前的检验科检验划线,你划的线稍微粗了,检验科就会让你用香蕉水洗掉重新划。
后来,那个资深电焊工变得吊儿郎当,修理工对一些小年轻的乱来很看不惯,检验科也不敢划太多的地方让工人去返工,曾经有一个检验员就被工人给打了。
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巨大的变化?
应该说,实施奖金制度以后,工人的收入普遍的更高了,但是工人的收入差别拉大了以后,各种怨气就越来越大了,最后大伙一心为工厂而努力的氛围就消失了。
为什么大陆的芯片企业不如台积电,大概与大陆企业没有和台湾企业一样认真学习日本企业制度方面有关,工人对企业的忠诚和负责,工人和工人之间的不计较个人得失的相互协作,没有这种文化,中国企业要和中国台湾企业,和韩国企业,和日本企业竞争是很困难的。
日本人自称自己是大和民族,应该说在企业内部和企业间的“和”的文化,和制度确实是亚洲人面临工业革命的首创,本来和文化是发源于中国的。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
认真的学习他人,谦虚的学习他人,哪怕日本曾经是中国的学生,也老老实实的认认真真的学习日本,是本来就具有着博大胸怀的中国人应该做的。
居安思危,现在的中国制造业普遍的流行价格战,这种价格战其实与历史上的军阀混战差不多,看起来各个军阀控制了中国,各个企业的品牌占领了绝大部分的中国市场,但是就如同军阀的战斗力低下以及武器装备严重依赖于外国一样,今天的中国依靠价格战而获得相当市场份额的中国企业,例如家电企业,彼此之间的剧烈的价格战已经把黑电给打得完全的没有利润了,然后各种核心技术还是受制于人,这与当年的军阀有什么区别?
中国人不能有军阀混战,同样也不该有那么多的不计成本的价格战,中国的企业应该要携起手来。
不管是企业内部协作,还是企业间协作,日本都是中国的老师。
日本比中国好就是好,不要觉得向日本学习没有面子,甚至要下意识的贬损日本制造以获得心理的平衡
这种通过贬损他人而获得自己的心理的平衡是国人经常犯的错误,鲁迅写的阿Q就是这种精神的典型的代表。
不要怕丢脸,好好的跟日本学习,在这个方面,中国造船业做出了典范。看到论坛上很多人发表对日本产业不屑一顾的评论,我想发出这样的评论的人更多的是缺乏在产业界工作的经历,仅仅是凭借自己的粗浅的印象而发言。
怎么看待日本制造业?
作为一名前造船厂员工,可以说,中国造船的发展与一个重大的决策有关
这个重大的决策是转模
而所谓的转模就是向日本造船模式转变
当年我记得中国造船报专门登载了一篇阐述世界各国的转模历程的综述文章,其中也谈到了昧国等国家的转模
昧国并不是不想转模,昧国做了很多的努力,包括针对日本的造船模式提出了众多的管理学理论,但是应用到造船生产当中就是成效很小。
反过来说,东亚经济体,不管是韩国,还是中国大陆,学习日本模式学习起来还是相对成功的,当然了韩国比中国大陆更成功。
所以,造船业出身的国人大概不会忽视日本的制造业实力
其实日本制造业的竞争力绝对不仅仅体现在造船,可以说几乎在每一个行业,日本都能够拥有优势,为什么?
因为他们有精益制造
精益制造,是麻省理工学院的一帮管理学学者针对丰田生产模式而归纳出来的一种管理模式,可以说日本造船,日本机床,日本钢铁,等等几乎所有的日本制造业都遵循着精益制造的模式。
精益制造具有什么样的历史地位呢?
不少人认为,精益制造是制造模式自从福特制革命以来的最大的制造模式革命,西方制造业难以掌握精益制造,是西方制造业越来越空心化的重要原因。
以下我引用一篇文章《假如底特律精益化》的部分段落
精益生产方式由对丰田生产方式(TPS)的讨论演化而来,它当初的目标是帮助通用、福特等北美汽车公司走出困境,并能研究出世界汽车业发展的新方向,它一直受到格外关注。由于北美厂家眼下的经营压力再次加重,对精益生产方式的讨论,也相应地紧迫。

  如果是在1984年,这种课题或者说学术性的研讨,通过对北美、欧洲和日本汽车制造厂家在产品研发、销售及售后服务、零部件供应及其整车厂家与它们的关系等一系列彼此关联的问题的比较,可以给底特律指出一条可以看得见的道路,但今天再停留在这样的层面上追问底特律的问题,已经有些“落伍”。

  因为底特律已经耽搁了21年,那时北美汽车工业面临的问题便是眼下的问题——詹姆斯·沃麦克等一批集聚麻省理工的专家在其研究性的著作《汽车的未来》中指出:“北美与欧洲的汽车工业现在所依赖的技术全然与当年亨利·福特所用的大量生产方式所差无几,而且这些技术全然没有能力与日本汽车公司开拓的一整套新思想和新方法去竞争”。

  在过去的这些岁月里,通用、福特、克莱斯勒(现在D/C的美国子公司)三家汽车厂家都尝试吸纳日本汽车厂家先进的资源:通用汽车与丰田成立了NUMMI(新联合汽车制造公司)、参股富士重工、五十铃;福特汽车与马自达结盟;克莱斯勒与三菱汽车合作。当时,底特律认为这样的方式可以使它们进入日本市场,同时可以总结日本汽车成功的原因。经过20多年的检验,以这种方式增强自身竞争力的努力收效不大(详见本报底特律系列报道)。

  与此相应,丰田汽车在北美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公司的市场份额、销量、营利能力等逐步超越了北美的制造商。在刚刚过去的10月份,日本的5家汽车公司都大幅度地获得“丰收”,而通用和福特的北美业务继续亏损。

  由此得出的问题是:丰田方式海外移植的关键是什么?以“杜绝浪费、创造价值”为核心的精益生产方式难道只有日本汽车厂家才能顺利地在海外应用?这或许不是新问题,但在北美汽车行业中鲜有给出答案的厂家。

http://auto.sina.com.cn/news/2005-11-09/1651149521.shtml
文中提出的问题丰田方式海外移植的关键是什么?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在船厂的时间里我曾经思考过类似的问题,我认为中国制造业要转型,走向更高的生产效率和更高的生产质量,日本的一些制度是值得借鉴的。
首先需要借鉴的是年功序列制度
这样一种制度的合理性体现为
1),确保工人工作岗位的稳定性,工人没有下岗之忧
2),减小单位内部工资奖金差别,减小单位内部竞争,推动单位间竞争
3),通过逐年增加的收入,促成员工对企业的忠诚
反之,中国的企业的技术进步和质量管理难以上台阶,与缺乏年功序列制度所带来的各种弊端很有关系
1),工人工作没有保障,保不齐明天就要下岗,工作不用心
2),员工之间的奖金差别大,导致各种互相猜忌,各种相互的不服,对单位内部凝聚力产生严重的离心力
3),员工忠诚度明显不足
其实日本制造不管是目标管理,还是质量管理,还是技术创新等等没有什么秘诀,就是整个人企业中一个个团队凝结起来,团结起来,一个个团队为了实现目标,实现更好的质量,或者技术创新,现场改进而齐心协力。
而这种齐心协力与员工的工作保障和收入制度是很有关系的。
以我当年所在的船厂而言,据老工人说他们当年干活的干劲很大,干活很认真,检验科要求也很严格
一个资深电焊工曾经对我说,他当年因为技术好,经常被厂里的广播公开表扬,他干劲更大了
一个资深的电工,修理工,也曾经对我说,他当年加班常常是暗地里加班,加了班厂里也不一定知道
还有一个资深的师傅告诉我说,以前的检验科检验划线,你划的线稍微粗了,检验科就会让你用香蕉水洗掉重新划。
后来,那个资深电焊工变得吊儿郎当,修理工对一些小年轻的乱来很看不惯,检验科也不敢划太多的地方让工人去返工,曾经有一个检验员就被工人给打了。
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巨大的变化?
应该说,实施奖金制度以后,工人的收入普遍的更高了,但是工人的收入差别拉大了以后,各种怨气就越来越大了,最后大伙一心为工厂而努力的氛围就消失了。
为什么大陆的芯片企业不如台积电,大概与大陆企业没有和台湾企业一样认真学习日本企业制度方面有关,工人对企业的忠诚和负责,工人和工人之间的不计较个人得失的相互协作,没有这种文化,中国企业要和中国台湾企业,和韩国企业,和日本企业竞争是很困难的。
日本人自称自己是大和民族,应该说在企业内部和企业间的“和”的文化,和制度确实是亚洲人面临工业革命的首创,本来和文化是发源于中国的。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
认真的学习他人,谦虚的学习他人,哪怕日本曾经是中国的学生,也老老实实的认认真真的学习日本,是本来就具有着博大胸怀的中国人应该做的。
居安思危,现在的中国制造业普遍的流行价格战,这种价格战其实与历史上的军阀混战差不多,看起来各个军阀控制了中国,各个企业的品牌占领了绝大部分的中国市场,但是就如同军阀的战斗力低下以及武器装备严重依赖于外国一样,今天的中国依靠价格战而获得相当市场份额的中国企业,例如家电企业,彼此之间的剧烈的价格战已经把黑电给打得完全的没有利润了,然后各种核心技术还是受制于人,这与当年的军阀有什么区别?
中国人不能有军阀混战,同样也不该有那么多的不计成本的价格战,中国的企业应该要携起手来。
不管是企业内部协作,还是企业间协作,日本都是中国的老师。
日本比中国好就是好,不要觉得向日本学习没有面子,甚至要下意识的贬损日本制造以获得心理的平衡
这种通过贬损他人而获得自己的心理的平衡是国人经常犯的错误,鲁迅写的阿Q就是这种精神的典型的代表。
不要怕丢脸,好好的跟日本学习,在这个方面,中国造船业做出了典范。
yamato 其实跟汉字 “和”没什么关系。
为什么大陆的芯片企业不如台积电,大概与大陆企业没有和台湾企业一样认真学习日本企业制度方面有关,工人对企业的忠诚和负责,工人和工人之间的不计较个人得失的相互协作,没有这种文化,中国企业要和中国台湾企业,和韩国企业,和日本企业竞争是很困难的。
胡扯有点限度
台企管理好?工人对企业的忠诚和负责?是说跳楼富士康吗?
台积电牛逼 是因为台湾有光刻机研发企业?
为什么大陆的芯片企业不如台积电,大概与大陆企业没有和台湾企业一样认真学习日本企业制度方面有关,工人对 ...
台企,任人唯亲、剥削工人的典范
因为光刻机是荷兰的最好,最好的只卖给英特尔,其它的卖次一级。
非北约的卖更差,被封锁的中国更不用说了。
日本企业的一些好制度确实是治疗中国企业一些顽疾的好药!
英雄神仙 发表于 2015-5-31 08:30
日本企业的一些好制度确实是治疗中国企业一些顽疾的好药!
哈哈哈哈,日本人现在自己都不玩了好不好
当年国企是通过稳定的职业和荣誉感,把你绑在企业身上,你别无选择只有为其好好干,也愿意好好干。现在你好好干没人表扬,出点错,滚吧。谁还掏心掏肺的实在干活,都是为了钱,没有归属感啊!
没看明白……
日本的年功序列制度,终身雇佣制度其实来自于日本企业七八十年代的高歌猛进,这种基于高速发展期的制度在企业发展遇到瓶颈或者触碰到天花板时,就很难延续了。典型的松下,索尼都在收缩制造业战线,裁员。在消费电子领域基本被边缘化,上游的核心零部件和材料也受到冲击了。所谓员工的忠诚度和敬业估计也要打折扣了,而且这种制度论资排辈严重,经营风格会趋于保守
全世界都在学习日本的精益生产,然而超大的大神早已看穿了一切。。
日本企业今日经营之困难,似乎都看不见
精益制造就像是特定土壤种出来的一朵花,你以为简单移植到国内就能存活?

没有经济环境和整个社会商业文化的配合,任何生产革新都是昙花一现。
说到底,国内学精益生产还是皮毛~~~
早期是“看板”和“一个流”,现在是JIT~~~
大陆连公务员都在斗,还保障工人收入?
世界第一,精细是不错,也就个纯匠国,山寨祖师,但是创新似乎更重要,日本从来没有强过美国,那有多少可学之处?
中国大陆的文化已经逐渐开始与日韩不同质了。
中国受共产主义学说影响,对人人平等,男女平等要比日韩贯彻的更彻底。
那种下级服从甚至服侍上级的企业文化,在中国是行不通的。
东方文化回不去了
西方文化又不待见
成丧CD之er了
PK发型不乱 发表于 2015-5-31 11:47
精益制造就像是特定土壤种出来的一朵花,你以为简单移植到国内就能存活?

没有经济环境和整个社会商业文 ...
制度万能论大概是跟民主万能论差不多的东西,总是能忽悠到一部人的吧。。。
中国大陆的文化已经逐渐开始与日韩不同质了。
中国受共产主义学说影响,对人人平等,男女平等要比日韩贯彻 ...
日韩文化有很深的儒家文化的内容。
儒家文化其实是一种集体主义价值观,马克思主义也是集体主义。
两者可以取长补短
longxia 发表于 2015-5-31 04:47
为什么大陆的芯片企业不如台积电,大概与大陆企业没有和台湾企业一样认真学习日本企业制度方面有关,工人对 ...
+1

日本的企业在TG的还可以,


WW的学日本就学了个皮毛....

说到底,国内学精益生产还是皮毛~~~
早期是“看板”和“一个流”,现在是JIT~~~
所谓看板管理,其实与造船的无余量上船台差不多。
造船生产中由于各种变形的存在,在部件切割的时候就要加上各种余量,等到上船台的时候割掉。这种余量不仅浪费材料,也浪费工时。
但是你要准确的估计余量的话,各种加工就要严格的符合标准,换句话说质量要做得好。
看板管理也一样,关键在于上游工序质量到位,没有废品
scybliyu 发表于 2015-5-31 13:32
世界第一,精细是不错,也就个纯匠国,山寨祖师,但是创新似乎更重要,日本从来没有强过美国,那有多少可学 ...
美国胜在创新,日本优于精细。
报喜不报忧的文章,日本这种制度培养了一批精耕细作的企业,但是也产生了大批毫无效率且无法破产的垃圾企业,霓虹整个社会已经固化,这种制度是没有生命力的。
大陆连公务员都在斗,还保障工人收入?
有斗争才有进步
连伊斯兰都知道要分成逊尼和什叶
国内死抱逊尼一派,结果生活水平垫底
日韩文化有很深的儒家文化的内容。
儒家文化其实是一种集体主义价值观,马克思主义也是集体主义。
两者 ...
儒家是上层的集体价值观,不是全民的集体价值观
把儒家跟马克思混为一谈,把韩国和日本混为一谈
这是别有用心乱抓药
报喜不报忧的文章,日本这种制度培养了一批精耕细作的企业,但是也产生了大批毫无效率且无法破产的垃圾企业 ...
楼主就是为这个体系代言的
改革动了它们的奶酪
再不反击药丸
历史决定政治,政治决定经济,经济决定科学,科学决定技术。反过来,技术推动科学,科学推动经济,经济推动政治,政治推动历史。
日韩文化有很深的儒家文化的内容。
儒家文化其实是一种集体主义价值观,马克思主义也是集体主义。
两者 ...
谁告诉你日本文化有很深的儒家内容?
很深的儒家内容能明治维新说改就改?
韩国台湾被占领几十年也没改
美国胜在创新,日本优于精细。
中国也能创新,但仅限于低小下的创新
中国也能精细,但仅限于高大上的精细

弗里德曼是骗子 发表于 2015-5-31 16:43
所谓看板管理,其实与造船的无余量上船台差不多。
造船生产中由于各种变形的存在,在部件切割的时候就要 ...
看板的本质是拉动式生产和准时化~~
关于儒家在日本工业化中的影响,可以看涩泽荣一的《论语和算盘》
《论语与算盘》出版于1916年涩泽荣一宣布退出实业界之际,书中,涩泽荣一主张将《论语》作为经商和立身处世的准绳。这是他多年以来在学校、各个慈善机构以及商会、协会所做演讲的精选合集,主题涉及青年立志方法,如何应对逆境,正确的工作态度,保持精神年轻之法,金钱观,对商业道德教育的关注,对慈善事业和履行社会义务的鼓励,对教育制度的思考甚至如何尽孝等,包含了他七十多年来的人生经验和处世智慧。
  日本商业之父涩泽荣一贯彻一生的理念,今天仍然能给我们指明前进的道路。[1]
二战后的日本在一片废墟上以惊人的速度恢复了国力,不少研究者认为,这与儒家文化在日本的传播延续是分不开的。日本“工业之父”涩泽荣一曾用《论语》作为培训企业管理者的教材;日本学者村山孚的《新编论语》在日本企业界也产生了重要影响;松下电器商业学院通过学习《大学》、《论语》等儒家经典,确立了“商业之道在于道”的思想。在日本,“《论语》十算盘”已经成为一种著名的经营模式,其基本精神就是“义利合一”,即以公益为利,利即是义——承认谋利有其正当价值,但必须用道德对其进行规范指导,使其符合社会伦理。
历史往往有相似之处,如今的中国,正处在涩泽荣一曾经历过的转型期,有些不法商人为了追逐利益,生产假冒伪劣商品,甚至不择手段,连最基本的良知都丧失了!鉴于这种情况,提高商人的道德水平,培养经商者的道德素质,就成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而《论语与算盘》中“义利合一”的原则正是儒家道德放之工商领域的行动指南,对于企业经营者来说,是一个值得学习的原则。
2作者简介
编辑

拥有“日本企业之父”、“日本金融之王”、“日本近代经济的领路人”、“日本资本主义之父”、“日本近代实业界之父”等一项项桂冠。日本一本著名的财经杂志对100位最成功的企业家进行调查,其中一项是“谁是你最崇敬和对你影响最大的人?”涩泽荣一名列第二。曾任明治政府财政大臣,直接参与了新政府的货币制度改革、废藩置县、发行公债等几乎所有重大政策的酝酿和制定。33岁时弃官从商,创办了日本第一家股份制银行,并由此开始了自己极具传奇色彩的企业家生涯。业务遍及金融、铁道、海运、矿山、纺织、钢铁、造船、机电、保险、建筑等众多领域,一生创办了500多家企业。
3图书目录
编辑

序言/1
涩泽荣一传/4
第一章处世与信条
《论语》与算盘,远在天边,近在咫尺/3
士魂商才/4
武汉出版社《论语与算盘》封面
武汉出版社《论语与算盘》封面
天不罚人/7
观察人物的方法/8
《论语》是大家共同的实用箴言/10
等待时机的诀窍/13
人人平等/15
争与不争/18
大丈夫的试金石/20
蟹穴主义/22
得意之时与失意之时/24
第二章立志与学问
预防精神衰老的方法/29
人必须要有坚定的信仰/33
《论语与算盘》封面
《论语与算盘》封面
大正维新的启迪/35
丰臣秀吉的长处和短处/37
小事皆通达,临大而不惊/39
立大志与立小志/41
君子之争/43
社会与学问的关系/46
勇猛之心的培养/48
一生所要走的路/50
第三章常识与习惯
常识是什么/55
口是祸福之门/57
因恶而知美/58
习惯的力量/60
伟人和完人/62
似是而非的亲切感/64
何谓真才真智/66
《论语与算盘》
《论语与算盘》
动机与效果/68
人生在于努力/70
就正避邪之道/72
第四章仁义与富贵
真正的生财之道/77
效力的有无在于人/79
孔子的理财富贵观/8l
救贫之道/83
金钱无罪/85
误用金钱力量的实例/88
确立义利合一的观念/90
富豪与道德上的义务/92
能挣会花/94
第五章理想与迷信
保持美好的希望/99
做事要有热忱/101
道德应进化吗/103
文明的世界/105
两种人生观/107
事物的依归/109
日日新/111
神灵不灵/113
真正的文明/116
发展的一大要素/118
肃清歪风是急务/119
第六章人格与修养
乐翁公的童年/123
人格的标准/126
容易被误解的气魄/128
二宫尊德和西乡隆盛/130
修养不是理论/133
重在平时留心/136
东照公的修养/138
驳斥修养无用论/140
人格的修养法/142
商业无国界/144
第七章算盘与权利
当仁不让师/149
金门公园里的牌子/152
唯有仁义/154
竞争的善意与恶意/156
合理的经营/158
第八章实业与武士道
武士道即实业之道/163
宜以相爱忠恕之道交友/165
征服自然的抗拒/167
模仿与自创/169
效率增进法/171
责任究竟在谁/174
功利与道义/176
“为富”与“为仁”相斥之风/179
第九章教育与情谊
孝道的真谛/183
现代教育的得失/185
伟人和他的母亲/188
过失何在/190
从理论到实际/192
孝与不孝/194
人才过剩的一大原因/197
第十章成败与命运
忠恕之道/201
好像失败,实为成功/203
尽人事,听天命/205
岳飞与秦桧/207
胆大心细/208
顺逆二境从何而来
细心胆大方能成就大事
不以成败论英雄
附录 论语
学而篇第一
为政篇第二
八佾篇第三
里仁篇第四
公冶长篇第五
雍也篇第六
述而篇第七
泰伯篇第八
子罕篇第九
乡党篇第十
先进篇第十一
颜渊篇第十二
子路篇第十三
宪问篇第十四
卫灵公篇第十五
季氏篇第十六
阳货篇第十七
微子篇第十八
子张篇第十九
尧曰篇第二十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 ... Dh4szzLYYJB0GTV79Ia
largezoo 发表于 2015-6-1 11:01
看板的本质是拉动式生产和准时化~~
准时化首先上游加工部件的精确化,如果你上游的部件总是出差错,怎么准时化?
英雄神仙 发表于 2015-5-31 08:30
日本企业的一些好制度确实是治疗中国企业一些顽疾的好药!
如果你还活在30年前的话,这么说也没错……
如果你还活在30年前的话,这么说也没错……
你可以分析下日元升值对日本企业的影响。
如果人民币和日元一样升值,中国企业会怎样?
关于精益管理可以参考造汽在这个帖子里的回复
http://lt.cjdby.net/thread-1715288-2-1.html
准时化首先上游加工部件的精确化,如果你上游的部件总是出差错,怎么准时化?
由上游负责更换,所有损失上游承担~~
largezoo 发表于 2015-6-1 19:55
由上游负责更换,所有损失上游承担~~
很多时候责任是难以区分的
一个工厂里,上游工序和下游工序互相推卸责任是企业质量管理的大敌。
日本企业的纠错管理就在于让上下游一起来找问题,而不追究任何一方的责任。
hrabbit 发表于 2015-6-1 19:37
关于精益管理可以参考造汽在这个帖子里的回复
http://lt.cjdby.net/thread-1715288-2-1.html
看了下,他缺乏从文化的角度诸如儒家,诸如和文化等等与企业管理之间的联系的思考。
精益管理要做到精确化,首先要做到零部件的质量的高度精确,在这个基础上才可以做到各种各样的改进,各种各样的节约,而这种零部件的高质量,来源于企业内部的“和”---即通力协作,大家共同来寻找提高质量的办法,而不是互相推卸自己的责任,追究他人的责任等等。
PK发型不乱 发表于 2015-5-31 11:47
精益制造就像是特定土壤种出来的一朵花,你以为简单移植到国内就能存活?

没有经济环境和整个社会商业文 ...
看过精益思想那本书,也看过一些评论,丰田的这个管理方法,在日本其他地方都很难做好,确实是和环境有关,所以中国很多地方都在学,也都是学个名,在中国很难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