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壹周刊:千余高校网站存风险 国内漫游费被曝"零成本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3 23:04:06
2015-05-23 10:26:01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
中新网5月23日电 作为电商的最后一块肥肉,生鲜电商的火爆程度超乎了业界的想象,然而,投资热并不能并不能掩盖行业损耗率高、普遍亏损等现状。移动支付产业快速增长,手机成了很多人的新“钱包”,目前国内有2.17亿用户在使用手机支付。不过,这个“钱包”面临着带毒二维码、手机木马、钓鱼链接等众多威胁,尤其值得警惕的是,日渐流行的微信公众号也开始被骗子们盯上。除了手机钱包带来信息安全隐患外,我国高校或成为信息安全泄漏的重灾区。本周,三大运营商漫游费高等问题再次引发业内关注。此外,悄然间,优酷土豆的单一最大股东已由古永锵变成了阿里巴巴。
5月20日 南方都市报 网购生鲜现状:17个苹果9个烂 投诉退货率居高不下
如果说2013年是生鲜电商元年,那么2014年则可能是爆发之年。然而,如火如荼的投资热,生并不能掩盖行业损耗率高、普遍亏损等现状。此外,相对于普通快消品,生鲜电商更为突出的服务难点也慢慢浮出水面。“今年4月,在某知名电商家买了一箱新疆阿克苏苹果,结果竟然用普通物流配送,收到货时,一箱17个苹果有9个已经烂掉。”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与爆料人TINA有着相同遭遇的消费者不在少数。而这样的“不愉快”的消费体验,也为这一轮“生鲜大战”留下了阴影。
生鲜属于生活必需品,而且具有黏性高、重复购买率高、毛利高的“三高”特性,这是吸引各路资本进入生鲜电商领域的主要原因所在。然而,因为生鲜食品的特殊性,其对冷链物流要求高,导致其物流和配送成本高企已是行业的共识。
不过目前配送生鲜的冷链却并不是很成熟。“真正的冷链车,车厢要有制冷设备,而且会有不同温区,比如冰鲜产品的温区要在零摄氏度以下,但现在有些生鲜只是用开了空调的普通车配送而已。”一位曾做过生鲜电商的行业人士李炳(化名)对南都记者称,现在很多生鲜产品的配送事实上靠的不是冷链,而是靠包装做得好,然后通过顺丰等有空运能力的快递的速度补上。
记者根据一号店、天猫等诸多大型平台上销售的生鲜品类的投诉做了大概的统计。像蔬果等生鲜产品,消费者的投诉主要集中在收货后发现与商家的图片描述和现实有比较大的差异、有烂果、次果、瘀伤果;而对于海鲜等生鲜品类,消费者的投诉则主要集中在冰袋已经化水、海鲜的肉质已变软甚至渗水、有异味等等。
对于这些投诉的出现,高佬农业总经理丁谋坦承,消费者的这些投诉不一定问题就出现在冷链物流上。丁谋指出,以蔬果为例,首先水果的质量如何并不是从外表就能准确分辨出来的;其次水果从基地到电商平台的仓库,电商平台首先要自检。消费者投诉有烂果、次果,首先可能是在商家自检环节出现了问题,其次才是冷链配送过程中出现了漏洞让蔬果变坏了。“几年前我做进口水果电商时,进口水果在仓库中只要挑拣得好,投诉其实并不多。”丁谋指出。
另外,生鲜电商投诉率比普通消费品要高,另一个瓶颈在于生鲜产品难以标准化,而消费者对生鲜产品的质量要求要比普通商品高。“比如消费者购买之后,会比较这些生鲜产品的产地、外形、味道与电商平台描述的是否一致,有些刚涉足电商的商家往往会对自己的产品描述有些夸大,但是最后往往是要准确地描述自己所卖生鲜产品的质量,消费者的重复购买率才高。”丁谋指出。
5月20日 北京晨报: 2.17亿消费者用手机钱包 手机诈骗人均损失超七千
19日,在中国手机反骚扰反欺诈联盟成立一周年之际,360公司发布《中国移动支付安全绿皮书》,提醒消费者提防积分兑换、短信中奖、电话退款和冒充公检法电话诈骗等多重陷阱。
今年一季度,360手机卫士共识别和拦截各类骚扰电话49.5亿次。其中,识别和拦截诈骗电话占比为29.3%,也就是说,几乎每接到3个骚扰电话,其中就有一个是诈骗电话。王女士遭遇的骗局,就是典型的冒充公检法电话诈骗。其实,只要加强警惕并主动咨询民警,就能轻易识别出这类诈骗的破绽。
手机端诈骗的数量不断增多。根据用户报案材料统计分析,用户遭遇诈骗的首要途径是诈骗短信,占比为53.8%,其次是钓鱼网站,占32.3%,诈骗电话排第三位,占比为12.7%,木马病毒占比为1.2%。
“有急事,哥们快给我打点钱”、“恭喜您在《爸爸去哪儿2》节目抽奖活动中获得13200元和苹果电脑一台”、“您的话费积分即将过期,请登录此网址换取礼品”……这样的短信很多人都收到过,绝大部分都是骗子的“诱饵”。2015年一季度,360手机卫士共为全国用户拦截各类垃圾短信约96.9亿条,其中,诈骗短信占12.1%。而在诈骗短信中,冒充熟人实行“精准诈骗”的最多,占28.5%;其次是虚假中奖类占25.6%,另外冒充银行的占19.9%。
通常情况下,正规抽奖活动的组织方会使用固定电话通知中奖者,使用手机和中奖者联系的,通常都不太可靠。而且,根据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有关规定,抽奖活动的奖金最多不得超过5000元,否则就是违法。所以,正规的电视节目不可能开展奖金额度超过5000元的抽奖活动。
甘肃省酒泉市的邵先生是手机游戏“太极熊猫”的热心玩家。2015年4月27日,他在微信上搜索“太极熊猫”时,偶然看到一个名为“太极熊猫限量礼包”的公众号。关注该公众号后,邵先生点击参与了一项充值优惠活动。活动采用的是AA付款方式,邵先生在活动界面上购买了968元的套餐产品。从AA收款的消息界面上可以看到,共有8人参与了这个活动,总共付款7744元。
完成付款没多久,就有一个自称是客服,名为kefu568的微信号联系了邵先生,称购买的商品出现了问题,资金已被冻结,需要再支付一次才能退款。随后kefu568给邵先生发了一个二维码,邵先生扫描这个二维码后,账户又被转走968元,询问怎么回事,对方说可能还是交易异常,请再扫一次二维码,结果邵先生的支付宝又被扣款968元。
这是一起冒充游戏官方微信公众号骗取玩家关注,之后向玩家发送AA收款链接的典型诈骗案例。玩家付款之后,骗子又通过虚假的微信客服号诱骗玩家反复付费。在这个案例中,邵先生被骗了三次,总金额2904元。而参与AA收款的一共有8个人,另外七个人至少每人也被骗了968元,骗子在这起诈骗中,至少骗得9680元。
与2015年春节期间流行的AA收款红包诈骗不同,这种新型诈骗没有对收款链接的名称进行任何伪装,而是明确告诉玩家这是一个付费送礼包的活动。由于骗子使用的是微信公众账号,利用了玩家对公众账号的信任,所以才能顺利得手。
不过,根据微软的统计数据,中国互联网安全水平已位居世界第一,感染恶意程序的风险几率仅为美国平均水平的六分之一,世界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
5月20日 经济参考报:千余高校网站存风险 北大清华人大等顶级学府上榜
记者日前对补天漏洞响应平台的数据梳理发现,自2014年4月至2015年3月的12个月间,补天平台上显示的有效高校网站漏洞多达3495个,涉及高校网站1088个。其中,高危漏洞2611个,占74.7%;中危漏洞691个,占19.8%;低危漏洞193个,占5.5%。
在上述漏洞中,至少有384个漏洞可能造成教职员工或学生个人信息泄漏,一旦这些漏洞全部被恶意利用,至少会导致837万以上的教职员工及学生个人信息泄漏。令人担忧的是,过去一年间,在被告知网站存在漏洞后,会修复漏洞的高校网站只有35个,仅186个漏洞被修复,96.8%的高校网站完全无视安全漏洞的存在,94.6%的高校网站安全漏洞未被修复。
统计结果显示,网站存在严重漏洞的高校中不乏顶级学府,如山东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
记者通过多个渠道联系到了几位高校漏洞的黑客。他们表示,很多高校网站的信息安全漏洞都非常低级,却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一旦不法分子利用这些漏洞,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入侵邮件系统,获取科研项目和领导机密,篡改网页,植入任意内容,控制大量电脑并侵入校园网络,发动APT(进阶持续性威胁)攻击,窃取账号密码等个人信息等。
实际上,由于学校网站掌握着大量集中性人群的个人信息,已成为信息安全“黑市”交易的香饽饽。
在一家国有企业做技术的王乐(化名)向记者讲述了自己信息泄露后被骚扰的经历。他在2014年秋季报考了清华MBA,同时通过学校网站填写了相关资料并上传。令他感到奇怪的是,在他备考期间,其邮箱和手机都会接到关于买卖答案、修改成绩等信息,以及辅导班等机构的电话骚扰,其中不乏诈骗电话。
“我们预录取的同学很多都和我的情况一模一样。我平时非常注意保护个人隐私,但是他们对我的个人信息掌握得非常准确,有一次诈骗电话甚至准确说出我的名字、单位和部门,很明显我们的信息已经被泄露了。”王乐边说边向记者展示了其邮箱和手机接收到的骚扰信息。
王乐及其同学们的经历不过是高校信息泄露的“冰山一角”。记者了解到,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4年我国普通本专科在校生达2547.7万人,全年研究生招生62.1万人,在学研究生184.8万人。
西安交通大学信息安全法律研究中心主任马民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方面高校涉及人数众多,并且包括大量学生和老师的隐私信息,另一方面很多重要院校还承担着国家诸多重要科研和军工项目,这些都可能成为不法分子的目标。一旦信息大量泄漏,后果非常严重。
实际上,教育部曾于2014年10月下发《教育行业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工作指南(试行)》,要求部属各高等学校加强教育行业信息安全工作,并要求高校参照国家对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标准的等级划分,形成教育行业信息系统安全等级划分。
落实高校信息安全责任制也是教育部2015年重要工作。记者查阅教育部网站获悉,教育部办公厅近期印发的《2015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明确提出,2015年将研究制定部直属机关和部属高校加强信息技术安全的指导意见,进一步落实安全责任制度,健全工作机制。并与公安部联合部署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工作,建立部属单位网络安全通报机制,指导各单位建立完善的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和安全事件监测体制。
马民虎告诉记者,尽管教育部频频下文,但目前高校对于信息安全并不十分重视,折射我国在信息安全立法方面的空白。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对于网络和信息安全责任落实有多么严重的漏洞。”中国计算机学会计算机安全专业委员会主任严明建议,必须真正提高对信息安全重要程度的认识,特别是要建立“首席安全官”制度,加强问责,像安监、环保等部门一样,把责任落实到人,弥补我国在信息安全方面的责任缺位问题。
  5月22日 北京晨报:阿里成优土最大股东:持7.2亿股 占比达20.7%
21日,优酷土豆发布第一季度财报,股东变化情况引起外界注意,阿里通过旗下Ali YK Investment Holding Limited公司(包括阿里投资和云锋基金的组合)拥有优酷土豆7.2亿股,持股达20.7%,成为优酷土豆最大单一股东。而此前最大股东优酷土豆CEO古永锵持股比例为18.1%。
2014年4月,阿里和云锋基金以12.2亿美元收购优酷土豆A类普通股7.21亿股(每18股优酷土豆A类普通股相当于一股ADS),其中阿里巴巴持股比例为16.5%,云锋基金持股比例为2%。此外,双方补充协议中规定,阿里第二阶段将可以通过注资的形式进行股份增持,在同等价格下,优酷土豆将优先接受阿里的投资。
实际上,对于此次优酷土豆归入阿里怀中业界并不意外。此前不少分析人士认为,基于优酷土豆5亿用户量以及阿里在娱乐板块的生态布局,阿里收购优酷土豆已成大势所趋。“收购优酷土豆对阿里巴巴而言具有战略意义,这能让它的所有视频内容找到一个家。”投资公司京华山一研究主管卡斯特•庞(Castor Pang)曾对此表示,“这笔交易将强化阿里作为一站式互联网巨头的吸引力。”
在一位分析人士看来,随着腾讯等竞争对手不断推进自己的数字化战略,阿里巴巴需要优酷土豆的5亿用户来保住自己中国最大电子商务公司的地位。不仅如此,从去年以来,阿里就重金在娱乐版图上布局,在阿里影业的娱乐帝国生态链中,优酷土豆作为播放终端和5亿娱乐流量的主体,具有重大价值,“因此收入囊中才是最可靠的”,从而打造影视制作、票务、播放、融资等全产业链条。
5月22日 北京青年报:国内漫游费被曝“零成本” 是否该取消了?
近年来,手机用户与通讯运营商频频因高额漫游费用发生纠纷。调查发现,一方面,从技术层面来说,已收取20余年的国内漫游费目前成本已“几乎为零”,运营商却仍在收取;另一方面,尽管运营商多次调降收费,但在个别国家,中国旅客的漫游通话收费标准仍动辄每分钟高达三四十元。
早在很多年前,移动电话尚未在国内普及的时候,作为“大哥大”的手机,无论是正常通话费还是国内国际漫游费,都高得让人咂舌,但因为使用者较少,人们的感受并不强烈。但随着手机进入千家万户,成为普通群体日常不可缺少的通讯工具之后,人们对国内国际漫游费的高企既有怨气又无可奈何。
显然,在全国通信网络尚未完全建成“一张网”的情况下,中间所产生较高的“漫游费”有他的合理之处,但随着全国“一张网”的形成,国内漫游已经不存在额外成本,就连业内资深技术人员也坦言,从技术层面来说,国内漫游费成本已“几乎为零”,并不需要比本地通话更多投入。“国内漫游对各分公司只是数据库提取的问题,几乎不产生任何技术上的成本。”技术上的成本没有,人工成本就不存在,在国内任何一处相互通话,与电脑上网浏览各地信息一样,产生的只是正常流量,与距离远近不存在任何关系,再收取所谓的“漫游费”,无疑是在“空手套白狼”,非但是不合理,更有“欺诈消费”之嫌。
此时,漫游费已经成为一种纯粹的人为收费,取消漫游费并不存在技术难度,也不存在制度障碍,收取的原因只是运营商想要收取、不愿放弃——收取价格不菲的漫游费,一年就可以带来上百亿元的收益。既然,不取消的利润如此之高,那么何必取消,有什么动力取消?只要打上通话漫游的旗号,上百亿元就轻轻松松落入腰包,到哪里还能找到这样的好事?
漫游费已经具备了取消条件,取消漫游费的舆论也早已形成,但有时舆论力量是有限的,尤其是舆论无法实质撼动被监督者利益的时候。这就需要更具体的顶层设计和更详细的制度安排,并有意引入市场竞争与市场监督,以理念和规则让被监督者作出应有的表态和让步,以竞争与监督引导被监督者作出必须的改变与改善。此时,舆论是监督者,也是改革议程的设置者。现在,取消漫游费再次成为热点舆论,对于久已存在需要解决的漫游费问题,不能再轻易放过,不能仅仅再抱怨了事。这会让公众伤心,让舆论无力。(中新网IT频道)

http://science.cankaoxiaoxi.com/2015/0523/791551.shtml2015-05-23 10:26:01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
中新网5月23日电 作为电商的最后一块肥肉,生鲜电商的火爆程度超乎了业界的想象,然而,投资热并不能并不能掩盖行业损耗率高、普遍亏损等现状。移动支付产业快速增长,手机成了很多人的新“钱包”,目前国内有2.17亿用户在使用手机支付。不过,这个“钱包”面临着带毒二维码、手机木马、钓鱼链接等众多威胁,尤其值得警惕的是,日渐流行的微信公众号也开始被骗子们盯上。除了手机钱包带来信息安全隐患外,我国高校或成为信息安全泄漏的重灾区。本周,三大运营商漫游费高等问题再次引发业内关注。此外,悄然间,优酷土豆的单一最大股东已由古永锵变成了阿里巴巴。
5月20日 南方都市报 网购生鲜现状:17个苹果9个烂 投诉退货率居高不下
如果说2013年是生鲜电商元年,那么2014年则可能是爆发之年。然而,如火如荼的投资热,生并不能掩盖行业损耗率高、普遍亏损等现状。此外,相对于普通快消品,生鲜电商更为突出的服务难点也慢慢浮出水面。“今年4月,在某知名电商家买了一箱新疆阿克苏苹果,结果竟然用普通物流配送,收到货时,一箱17个苹果有9个已经烂掉。”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与爆料人TINA有着相同遭遇的消费者不在少数。而这样的“不愉快”的消费体验,也为这一轮“生鲜大战”留下了阴影。
生鲜属于生活必需品,而且具有黏性高、重复购买率高、毛利高的“三高”特性,这是吸引各路资本进入生鲜电商领域的主要原因所在。然而,因为生鲜食品的特殊性,其对冷链物流要求高,导致其物流和配送成本高企已是行业的共识。
不过目前配送生鲜的冷链却并不是很成熟。“真正的冷链车,车厢要有制冷设备,而且会有不同温区,比如冰鲜产品的温区要在零摄氏度以下,但现在有些生鲜只是用开了空调的普通车配送而已。”一位曾做过生鲜电商的行业人士李炳(化名)对南都记者称,现在很多生鲜产品的配送事实上靠的不是冷链,而是靠包装做得好,然后通过顺丰等有空运能力的快递的速度补上。
记者根据一号店、天猫等诸多大型平台上销售的生鲜品类的投诉做了大概的统计。像蔬果等生鲜产品,消费者的投诉主要集中在收货后发现与商家的图片描述和现实有比较大的差异、有烂果、次果、瘀伤果;而对于海鲜等生鲜品类,消费者的投诉则主要集中在冰袋已经化水、海鲜的肉质已变软甚至渗水、有异味等等。
对于这些投诉的出现,高佬农业总经理丁谋坦承,消费者的这些投诉不一定问题就出现在冷链物流上。丁谋指出,以蔬果为例,首先水果的质量如何并不是从外表就能准确分辨出来的;其次水果从基地到电商平台的仓库,电商平台首先要自检。消费者投诉有烂果、次果,首先可能是在商家自检环节出现了问题,其次才是冷链配送过程中出现了漏洞让蔬果变坏了。“几年前我做进口水果电商时,进口水果在仓库中只要挑拣得好,投诉其实并不多。”丁谋指出。
另外,生鲜电商投诉率比普通消费品要高,另一个瓶颈在于生鲜产品难以标准化,而消费者对生鲜产品的质量要求要比普通商品高。“比如消费者购买之后,会比较这些生鲜产品的产地、外形、味道与电商平台描述的是否一致,有些刚涉足电商的商家往往会对自己的产品描述有些夸大,但是最后往往是要准确地描述自己所卖生鲜产品的质量,消费者的重复购买率才高。”丁谋指出。
5月20日 北京晨报: 2.17亿消费者用手机钱包 手机诈骗人均损失超七千
19日,在中国手机反骚扰反欺诈联盟成立一周年之际,360公司发布《中国移动支付安全绿皮书》,提醒消费者提防积分兑换、短信中奖、电话退款和冒充公检法电话诈骗等多重陷阱。
今年一季度,360手机卫士共识别和拦截各类骚扰电话49.5亿次。其中,识别和拦截诈骗电话占比为29.3%,也就是说,几乎每接到3个骚扰电话,其中就有一个是诈骗电话。王女士遭遇的骗局,就是典型的冒充公检法电话诈骗。其实,只要加强警惕并主动咨询民警,就能轻易识别出这类诈骗的破绽。
手机端诈骗的数量不断增多。根据用户报案材料统计分析,用户遭遇诈骗的首要途径是诈骗短信,占比为53.8%,其次是钓鱼网站,占32.3%,诈骗电话排第三位,占比为12.7%,木马病毒占比为1.2%。
“有急事,哥们快给我打点钱”、“恭喜您在《爸爸去哪儿2》节目抽奖活动中获得13200元和苹果电脑一台”、“您的话费积分即将过期,请登录此网址换取礼品”……这样的短信很多人都收到过,绝大部分都是骗子的“诱饵”。2015年一季度,360手机卫士共为全国用户拦截各类垃圾短信约96.9亿条,其中,诈骗短信占12.1%。而在诈骗短信中,冒充熟人实行“精准诈骗”的最多,占28.5%;其次是虚假中奖类占25.6%,另外冒充银行的占19.9%。
通常情况下,正规抽奖活动的组织方会使用固定电话通知中奖者,使用手机和中奖者联系的,通常都不太可靠。而且,根据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有关规定,抽奖活动的奖金最多不得超过5000元,否则就是违法。所以,正规的电视节目不可能开展奖金额度超过5000元的抽奖活动。
甘肃省酒泉市的邵先生是手机游戏“太极熊猫”的热心玩家。2015年4月27日,他在微信上搜索“太极熊猫”时,偶然看到一个名为“太极熊猫限量礼包”的公众号。关注该公众号后,邵先生点击参与了一项充值优惠活动。活动采用的是AA付款方式,邵先生在活动界面上购买了968元的套餐产品。从AA收款的消息界面上可以看到,共有8人参与了这个活动,总共付款7744元。
完成付款没多久,就有一个自称是客服,名为kefu568的微信号联系了邵先生,称购买的商品出现了问题,资金已被冻结,需要再支付一次才能退款。随后kefu568给邵先生发了一个二维码,邵先生扫描这个二维码后,账户又被转走968元,询问怎么回事,对方说可能还是交易异常,请再扫一次二维码,结果邵先生的支付宝又被扣款968元。
这是一起冒充游戏官方微信公众号骗取玩家关注,之后向玩家发送AA收款链接的典型诈骗案例。玩家付款之后,骗子又通过虚假的微信客服号诱骗玩家反复付费。在这个案例中,邵先生被骗了三次,总金额2904元。而参与AA收款的一共有8个人,另外七个人至少每人也被骗了968元,骗子在这起诈骗中,至少骗得9680元。
与2015年春节期间流行的AA收款红包诈骗不同,这种新型诈骗没有对收款链接的名称进行任何伪装,而是明确告诉玩家这是一个付费送礼包的活动。由于骗子使用的是微信公众账号,利用了玩家对公众账号的信任,所以才能顺利得手。
不过,根据微软的统计数据,中国互联网安全水平已位居世界第一,感染恶意程序的风险几率仅为美国平均水平的六分之一,世界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
5月20日 经济参考报:千余高校网站存风险 北大清华人大等顶级学府上榜
记者日前对补天漏洞响应平台的数据梳理发现,自2014年4月至2015年3月的12个月间,补天平台上显示的有效高校网站漏洞多达3495个,涉及高校网站1088个。其中,高危漏洞2611个,占74.7%;中危漏洞691个,占19.8%;低危漏洞193个,占5.5%。
在上述漏洞中,至少有384个漏洞可能造成教职员工或学生个人信息泄漏,一旦这些漏洞全部被恶意利用,至少会导致837万以上的教职员工及学生个人信息泄漏。令人担忧的是,过去一年间,在被告知网站存在漏洞后,会修复漏洞的高校网站只有35个,仅186个漏洞被修复,96.8%的高校网站完全无视安全漏洞的存在,94.6%的高校网站安全漏洞未被修复。
统计结果显示,网站存在严重漏洞的高校中不乏顶级学府,如山东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
记者通过多个渠道联系到了几位高校漏洞的黑客。他们表示,很多高校网站的信息安全漏洞都非常低级,却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一旦不法分子利用这些漏洞,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入侵邮件系统,获取科研项目和领导机密,篡改网页,植入任意内容,控制大量电脑并侵入校园网络,发动APT(进阶持续性威胁)攻击,窃取账号密码等个人信息等。
实际上,由于学校网站掌握着大量集中性人群的个人信息,已成为信息安全“黑市”交易的香饽饽。
在一家国有企业做技术的王乐(化名)向记者讲述了自己信息泄露后被骚扰的经历。他在2014年秋季报考了清华MBA,同时通过学校网站填写了相关资料并上传。令他感到奇怪的是,在他备考期间,其邮箱和手机都会接到关于买卖答案、修改成绩等信息,以及辅导班等机构的电话骚扰,其中不乏诈骗电话。
“我们预录取的同学很多都和我的情况一模一样。我平时非常注意保护个人隐私,但是他们对我的个人信息掌握得非常准确,有一次诈骗电话甚至准确说出我的名字、单位和部门,很明显我们的信息已经被泄露了。”王乐边说边向记者展示了其邮箱和手机接收到的骚扰信息。
王乐及其同学们的经历不过是高校信息泄露的“冰山一角”。记者了解到,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4年我国普通本专科在校生达2547.7万人,全年研究生招生62.1万人,在学研究生184.8万人。
西安交通大学信息安全法律研究中心主任马民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方面高校涉及人数众多,并且包括大量学生和老师的隐私信息,另一方面很多重要院校还承担着国家诸多重要科研和军工项目,这些都可能成为不法分子的目标。一旦信息大量泄漏,后果非常严重。
实际上,教育部曾于2014年10月下发《教育行业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工作指南(试行)》,要求部属各高等学校加强教育行业信息安全工作,并要求高校参照国家对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标准的等级划分,形成教育行业信息系统安全等级划分。
落实高校信息安全责任制也是教育部2015年重要工作。记者查阅教育部网站获悉,教育部办公厅近期印发的《2015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明确提出,2015年将研究制定部直属机关和部属高校加强信息技术安全的指导意见,进一步落实安全责任制度,健全工作机制。并与公安部联合部署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工作,建立部属单位网络安全通报机制,指导各单位建立完善的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和安全事件监测体制。
马民虎告诉记者,尽管教育部频频下文,但目前高校对于信息安全并不十分重视,折射我国在信息安全立法方面的空白。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对于网络和信息安全责任落实有多么严重的漏洞。”中国计算机学会计算机安全专业委员会主任严明建议,必须真正提高对信息安全重要程度的认识,特别是要建立“首席安全官”制度,加强问责,像安监、环保等部门一样,把责任落实到人,弥补我国在信息安全方面的责任缺位问题。
  5月22日 北京晨报:阿里成优土最大股东:持7.2亿股 占比达20.7%
21日,优酷土豆发布第一季度财报,股东变化情况引起外界注意,阿里通过旗下Ali YK Investment Holding Limited公司(包括阿里投资和云锋基金的组合)拥有优酷土豆7.2亿股,持股达20.7%,成为优酷土豆最大单一股东。而此前最大股东优酷土豆CEO古永锵持股比例为18.1%。
2014年4月,阿里和云锋基金以12.2亿美元收购优酷土豆A类普通股7.21亿股(每18股优酷土豆A类普通股相当于一股ADS),其中阿里巴巴持股比例为16.5%,云锋基金持股比例为2%。此外,双方补充协议中规定,阿里第二阶段将可以通过注资的形式进行股份增持,在同等价格下,优酷土豆将优先接受阿里的投资。
实际上,对于此次优酷土豆归入阿里怀中业界并不意外。此前不少分析人士认为,基于优酷土豆5亿用户量以及阿里在娱乐板块的生态布局,阿里收购优酷土豆已成大势所趋。“收购优酷土豆对阿里巴巴而言具有战略意义,这能让它的所有视频内容找到一个家。”投资公司京华山一研究主管卡斯特•庞(Castor Pang)曾对此表示,“这笔交易将强化阿里作为一站式互联网巨头的吸引力。”
在一位分析人士看来,随着腾讯等竞争对手不断推进自己的数字化战略,阿里巴巴需要优酷土豆的5亿用户来保住自己中国最大电子商务公司的地位。不仅如此,从去年以来,阿里就重金在娱乐版图上布局,在阿里影业的娱乐帝国生态链中,优酷土豆作为播放终端和5亿娱乐流量的主体,具有重大价值,“因此收入囊中才是最可靠的”,从而打造影视制作、票务、播放、融资等全产业链条。
5月22日 北京青年报:国内漫游费被曝“零成本” 是否该取消了?
近年来,手机用户与通讯运营商频频因高额漫游费用发生纠纷。调查发现,一方面,从技术层面来说,已收取20余年的国内漫游费目前成本已“几乎为零”,运营商却仍在收取;另一方面,尽管运营商多次调降收费,但在个别国家,中国旅客的漫游通话收费标准仍动辄每分钟高达三四十元。
早在很多年前,移动电话尚未在国内普及的时候,作为“大哥大”的手机,无论是正常通话费还是国内国际漫游费,都高得让人咂舌,但因为使用者较少,人们的感受并不强烈。但随着手机进入千家万户,成为普通群体日常不可缺少的通讯工具之后,人们对国内国际漫游费的高企既有怨气又无可奈何。
显然,在全国通信网络尚未完全建成“一张网”的情况下,中间所产生较高的“漫游费”有他的合理之处,但随着全国“一张网”的形成,国内漫游已经不存在额外成本,就连业内资深技术人员也坦言,从技术层面来说,国内漫游费成本已“几乎为零”,并不需要比本地通话更多投入。“国内漫游对各分公司只是数据库提取的问题,几乎不产生任何技术上的成本。”技术上的成本没有,人工成本就不存在,在国内任何一处相互通话,与电脑上网浏览各地信息一样,产生的只是正常流量,与距离远近不存在任何关系,再收取所谓的“漫游费”,无疑是在“空手套白狼”,非但是不合理,更有“欺诈消费”之嫌。
此时,漫游费已经成为一种纯粹的人为收费,取消漫游费并不存在技术难度,也不存在制度障碍,收取的原因只是运营商想要收取、不愿放弃——收取价格不菲的漫游费,一年就可以带来上百亿元的收益。既然,不取消的利润如此之高,那么何必取消,有什么动力取消?只要打上通话漫游的旗号,上百亿元就轻轻松松落入腰包,到哪里还能找到这样的好事?
漫游费已经具备了取消条件,取消漫游费的舆论也早已形成,但有时舆论力量是有限的,尤其是舆论无法实质撼动被监督者利益的时候。这就需要更具体的顶层设计和更详细的制度安排,并有意引入市场竞争与市场监督,以理念和规则让被监督者作出应有的表态和让步,以竞争与监督引导被监督者作出必须的改变与改善。此时,舆论是监督者,也是改革议程的设置者。现在,取消漫游费再次成为热点舆论,对于久已存在需要解决的漫游费问题,不能再轻易放过,不能仅仅再抱怨了事。这会让公众伤心,让舆论无力。(中新网IT频道)

http://science.cankaoxiaoxi.com/2015/0523/79155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