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涌入股市:艺术品成交寡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6 03:20:31
       拍卖市场

       资金进股市影响成交

  相对于艺术品的长线投资获利模式,近期的股票投资回报看起来更加实在,广东小雅斋副总经理张蔚平近期就接触了不少持有这种观点的收藏者:“近期股市上涨,部分投资者相信能够在短期内投资获利,所以将大部分乃至所有流动资金都投向股票市场。依然在购买艺术品的买家基本只购买心仪的赏玩之物,减少对投资性藏品的购买。” 南京文交所www.gangu.com

  精诚所至总经理陈绮雯发现,有的大买家因为炒股没心思进拍场举牌,影响了春拍的成交情况:“股票市场对艺术品市场冲击很大,市场的观望气氛因此更浓,很多买家都持‘买不买无所谓’的心态。”

  张蔚平认为刚刚结束的小雅斋春拍未达到拍前预期:“我们首拍时,岭南专场拍得不理想,所以春拍已经将岭南部分大量压缩,上拍数量只有首拍的五成,尺幅也相对挑选一些小尺寸的,仍然拍得不理想。”

  陈绮雯对行情不振颇为淡定:“行情算不上很悲观,因为无论什么时候都有买卖,现在只是市场相对萎缩而已。每个市场都有调整期,只是长短而已,有时候一两年,有时三四年。”她认为,艺术品自2011年至今也已经调整了3年,但与此同时所有的行业都面临调整,必须对此有理性和客观的认识,“市场不好时,价格也不能定太高,否则难以拍出,而且普通的拍品确实也难卖。”

  不过,令人诧异的是,本次在拍卖前被普遍看好的关山月作品虽然估价不低,有不少买家关注,有的甚至向拍卖行提出想提前成交但被婉拒,最后却以流拍告终。而黎雄才的作品虽然价格合适但也出现流拍现象。业内人士认为主要是因为作品风格不够突出,比较“大众化”。另一方面,当代岭南书画成交情况也受到明显影响,不少作品成交率下降,成交作品的价格也偏低,相比之前,没有回升迹象。

  古玩商


  降低利润也要出货且赌货少了

  “以前利润低于40%~50%的货一概不卖,现在利润能到10%~20%就赶紧出。”胡义成是广州古玩市场的商家,最近几年把主要的进出货渠道调整到拍卖市场中,“比如定底价1万元的货,利润能有30%,现在能卖到八九千就卖了,反正也有赚头,不一定非要赚那么多了。”

  同是古玩商的曾先生之前用5000元买了一把清代十三行的工艺扇,放在店里的橱窗,四楼的同行偶然见到,想买下,曾先生出价6000元没成交,最后5500元就出手了:“反正买来才几天的东西,能赚10%也‘杀’!”

  不过,即使是同行之间的交易也明显减少。“‘圈内购买力’是市场景不景气的重要指标。”胡义成说,以前的圈内人在可买可不买一件藏品时大多会选择购买,因为清楚市场肯定有需要,可以“赌一把”,而现在遇到这种情况就会坚决不买,因为明白市场已经不好出货了,“以前圈内的成交比重至少过半,这么一减,交易额肯定就下去了。”而“业余”的买家也不再像行情向好时那么“钱多”,在广州近期某场小拍中,现场的买家最大的感受就是:“虽然第一口价买不到东西,但也没人愿意出高一口价。”

  胡义成因此将这种现象形容为“古玩市场进入微利时代”:“以前大家都觉得古玩商都是‘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现在买卖双方对市场行情的把握比谁都精,而且市场大环境不好,只有微利才能渡过难关。”有商家抱怨目前最大的问题是压货:“好东西不舍得贱价卖,普通东西没人要,资金流动不起来。”胡义成却认为压货并不是最大的困难:“要不要降低利润出货自救是每个人的选择。”

  提醒


  流传有序作品仍有市场

  尽管行情不济,更多见惯风雨的行家还是愿意相信艺术品市场的长远利好。“拍卖会上出处清晰、流传有序的拍品依然是热点,同一上款人、同一藏家或同一主题的拍品都受到追捧。”张蔚平表示这部分的成交活跃程度超出了预期,个别拍品的成交价格已经超过北京、上海的市场水平,如8000元起拍的张海若书法就被上海买家以13.8万元买下。

  陈绮雯也发现在同一上款专题中,部分普通的真品也能卖出较高的水平,比如谢稚柳的两平尺作品以19万元成交,高于上海市场的价格:“在同一上款专题中,陈大羽的两平尺作品拍出8万多元,而另一件在专题外的拍品尺寸为四平尺,最后也只拍出12万元。这不是特例,李行简的拍品也出现同样情况。”

  兰姐在古玩城从事艺术品经营10余年,她的先生在文物店从业40年左右,接触过不同类型的收藏者和投资者,在她看来,艺术品从来都不是一个暴利的行业:“除非有眼力捡漏才能获得大的回报,否则获利空间也只能是百分之十几。”她一直都建议身边的普通收藏者如果目的是投资,最好不要购买艺术品:“艺术品最后还是为了获得更多的认知、愉悦和品位,投资只能是经过几代人传承,才能用时间积淀成利润。”而对于有闲钱的人,她一直会提醒收藏的意义在于得到花钱也买不到的精神享受。       拍卖市场

       资金进股市影响成交

  相对于艺术品的长线投资获利模式,近期的股票投资回报看起来更加实在,广东小雅斋副总经理张蔚平近期就接触了不少持有这种观点的收藏者:“近期股市上涨,部分投资者相信能够在短期内投资获利,所以将大部分乃至所有流动资金都投向股票市场。依然在购买艺术品的买家基本只购买心仪的赏玩之物,减少对投资性藏品的购买。” 南京文交所www.gangu.com

  精诚所至总经理陈绮雯发现,有的大买家因为炒股没心思进拍场举牌,影响了春拍的成交情况:“股票市场对艺术品市场冲击很大,市场的观望气氛因此更浓,很多买家都持‘买不买无所谓’的心态。”

  张蔚平认为刚刚结束的小雅斋春拍未达到拍前预期:“我们首拍时,岭南专场拍得不理想,所以春拍已经将岭南部分大量压缩,上拍数量只有首拍的五成,尺幅也相对挑选一些小尺寸的,仍然拍得不理想。”

  陈绮雯对行情不振颇为淡定:“行情算不上很悲观,因为无论什么时候都有买卖,现在只是市场相对萎缩而已。每个市场都有调整期,只是长短而已,有时候一两年,有时三四年。”她认为,艺术品自2011年至今也已经调整了3年,但与此同时所有的行业都面临调整,必须对此有理性和客观的认识,“市场不好时,价格也不能定太高,否则难以拍出,而且普通的拍品确实也难卖。”

  不过,令人诧异的是,本次在拍卖前被普遍看好的关山月作品虽然估价不低,有不少买家关注,有的甚至向拍卖行提出想提前成交但被婉拒,最后却以流拍告终。而黎雄才的作品虽然价格合适但也出现流拍现象。业内人士认为主要是因为作品风格不够突出,比较“大众化”。另一方面,当代岭南书画成交情况也受到明显影响,不少作品成交率下降,成交作品的价格也偏低,相比之前,没有回升迹象。

  古玩商


  降低利润也要出货且赌货少了

  “以前利润低于40%~50%的货一概不卖,现在利润能到10%~20%就赶紧出。”胡义成是广州古玩市场的商家,最近几年把主要的进出货渠道调整到拍卖市场中,“比如定底价1万元的货,利润能有30%,现在能卖到八九千就卖了,反正也有赚头,不一定非要赚那么多了。”

  同是古玩商的曾先生之前用5000元买了一把清代十三行的工艺扇,放在店里的橱窗,四楼的同行偶然见到,想买下,曾先生出价6000元没成交,最后5500元就出手了:“反正买来才几天的东西,能赚10%也‘杀’!”

  不过,即使是同行之间的交易也明显减少。“‘圈内购买力’是市场景不景气的重要指标。”胡义成说,以前的圈内人在可买可不买一件藏品时大多会选择购买,因为清楚市场肯定有需要,可以“赌一把”,而现在遇到这种情况就会坚决不买,因为明白市场已经不好出货了,“以前圈内的成交比重至少过半,这么一减,交易额肯定就下去了。”而“业余”的买家也不再像行情向好时那么“钱多”,在广州近期某场小拍中,现场的买家最大的感受就是:“虽然第一口价买不到东西,但也没人愿意出高一口价。”

  胡义成因此将这种现象形容为“古玩市场进入微利时代”:“以前大家都觉得古玩商都是‘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现在买卖双方对市场行情的把握比谁都精,而且市场大环境不好,只有微利才能渡过难关。”有商家抱怨目前最大的问题是压货:“好东西不舍得贱价卖,普通东西没人要,资金流动不起来。”胡义成却认为压货并不是最大的困难:“要不要降低利润出货自救是每个人的选择。”

  提醒


  流传有序作品仍有市场

  尽管行情不济,更多见惯风雨的行家还是愿意相信艺术品市场的长远利好。“拍卖会上出处清晰、流传有序的拍品依然是热点,同一上款人、同一藏家或同一主题的拍品都受到追捧。”张蔚平表示这部分的成交活跃程度超出了预期,个别拍品的成交价格已经超过北京、上海的市场水平,如8000元起拍的张海若书法就被上海买家以13.8万元买下。

  陈绮雯也发现在同一上款专题中,部分普通的真品也能卖出较高的水平,比如谢稚柳的两平尺作品以19万元成交,高于上海市场的价格:“在同一上款专题中,陈大羽的两平尺作品拍出8万多元,而另一件在专题外的拍品尺寸为四平尺,最后也只拍出12万元。这不是特例,李行简的拍品也出现同样情况。”

  兰姐在古玩城从事艺术品经营10余年,她的先生在文物店从业40年左右,接触过不同类型的收藏者和投资者,在她看来,艺术品从来都不是一个暴利的行业:“除非有眼力捡漏才能获得大的回报,否则获利空间也只能是百分之十几。”她一直都建议身边的普通收藏者如果目的是投资,最好不要购买艺术品:“艺术品最后还是为了获得更多的认知、愉悦和品位,投资只能是经过几代人传承,才能用时间积淀成利润。”而对于有闲钱的人,她一直会提醒收藏的意义在于得到花钱也买不到的精神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