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恐怖分子去见上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6 02:49:41
http://mil.cankaoxiaoxi.com/2015/0506/769334.shtml



马哈奇卡拉机场入口检查站(摄影 贾宇辰)

        《参考消息》驻莫斯科记者赵嫣 胡晓光5月6日报道 俄罗斯联邦主体达吉斯坦共和国地处高加索山脉和里海之间,西邻车臣,被视为俄“最恐怖地带”。本报记者近日走进达吉斯坦,切身感受到这一反恐前线的紧张气氛,但同时发现当地人对被问及安全问题非常敏感和反感,极力否认不安全。在那里多年生活、经商的中国同胞也强调,达吉斯坦不像外界渲染的那样可怕可怖。

提心吊胆踏上火车

        俄罗斯是恐怖袭击重灾区。从1999年到2013年,俄接连发生针对平民百姓的多起重大恐怖袭击事件,如莫斯科剧院人质事件、别斯兰人质事件、莫斯科地铁连环爆炸事件等。在这些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恐怖事件中,包括“黑寡妇”在内的一些达吉斯坦人扮演了策划者、实施者等角色。

        事实上,在过去100年里,北高加索地区一直是激进主义和好战主义的温床,尤其是两次车臣战争(1994~1996年和1999~2000年)后这一地区仍存在大量恐怖分子和极端分子,达吉斯坦一直是俄非法武装最为活跃、最为危险的地区。这几年动荡形势一直没有明显缓解。根据俄检察机关数字,2012年在达吉斯坦发生295例“恐怖主义性质犯罪”,比上一年增加两倍。

        频繁发生的恐怖事件给外界留下了达吉斯坦不安全的印象。在莫斯科、圣彼得堡等地,当地人对包括达吉斯坦人在内的北高加索人保持戒备心理,避而远之。本报记者从莫斯科动身前,当地官方人士听说目的地是达吉斯坦,私下善意提醒到那里要小心。在夜里从北奥塞梯首府弗拉季高加索市坐火车去达吉斯坦首府、俄“最恐怖城市”马哈奇卡拉途中,在一个车站换乘时,手持冲锋枪的警察在登记完我们的身份信息后,建议我们到马哈奇卡拉后出行要找当地人陪同,晚上不要上街。他还叮嘱列车长关照我们几个中国乘客,防备路上发生不测。

军警人员严格盘查

        次日清晨抵达马哈奇卡拉火车站时,就看到身穿防弹衣的警察紧握自动步枪,警惕地注视着下车的旅客,警犬吐着舌头东张西望。车站广场停着不少车辆,来往旅客行色匆匆。我们曾遇到一次道路交通被荷枪实弹、身体强壮的特警截断,严加戒备,当地人说这是达吉斯坦领导人阿卜杜拉季波夫上班必经之地。

        在达吉斯坦的三天时间里,我们乘出租车从马哈奇卡拉向北到80多公里外达吉斯坦的第二大城市哈萨维尤尔特,往南到130多公里远的历史名城杰尔宾特,在进出城的地方都看到达吉斯坦当地警察和外地调来的正规军人全副武装拦车,查证件,查后备箱,查车底盘。当地人对这一切熟视无睹,见怪不怪。据说只要证件合法,很少会遭到刁难。在离开马哈奇卡拉当天快到机场时,我们被一辆横在路上的警车拦下,但警察看到是外国人随即挥手放行。进机场时检查的严格程度超过莫斯科的任何机场安检,机场入口处的墙上贴着近160个遭通缉的恐怖分子照片,这些亡命之徒大多年龄30岁上下,男多女少,分属不同团伙,皆血债累累。

         回到莫斯科时,从机场摆渡车下来后,来自达吉斯坦的乘客在本国土地上享受了特殊待遇:他们被单独安排一个通道进市区,件件行李过扫描机器,每个人要掏出手机钥匙过安检,就像外国人入境一样。

当地民众生活正常

        在马哈奇卡拉,我们小心翼翼地问当地人:这里安全吗?旅馆经营者、一位60岁上下的妇女面色明显不悦,极不情愿地给出肯定的回答,并指责那些“散布谣言者”胡说八道。50多岁的出租车司机、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拉克族人在回答这一问题时情绪激动,竟不顾开车摊开双手,指着道路两旁的店铺行人说,你看,他们不在各干各的事吗?哪来的不安全?他说,马哈奇卡拉有近100万人口,约占达吉斯坦的三分之一,40多个民族和睦相处,普通百姓和平生活,正常贸易,“什么事都没有”。

        在达吉斯坦三天里,我们白天晚上外出时看到当地人散步、购物、就餐、举行婚礼,市井生活的确同其他地方没什么两样。

        北高加索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在全俄一直最低、失业率居高不下。最近一年多来美元升值、物价上涨,居民没活干,当地商店员工月工资只有5000卢布到1.2万卢布(1美元约合52卢布)。我们在采访期间惊讶地了解到,在被称为俄“最恐怖地带”的达吉斯坦,竟然有中国侨民在那里生活。马哈奇卡拉有数十名中国公民,从事维修、中医按摩、服装批发、加工等行业。从事中医按摩的陈先生已经在马哈奇卡拉行医5年,晚上8时关门歇业。他说,夜里上街不用担心安全问题。哈萨维尤尔特的中国商人说,夜里常常能听到激烈的枪声,但只要不出门,还是安全的。

反恐努力取得成果

        俄打击恐怖主义态度坚决,一直对非法武装保持武力弹压态势,见一个打一个,见一伙灭一伙。正如普京总统所言:原谅恐怖分子是上帝的事情,我们的事情,是送他们去见上帝

        同时,俄通过法律手段严惩、震慑、吓阻潜在的恐怖分子。2013年11月,普京签署《关于与恐怖主义作斗争新措施法》,增加恐怖分子亲友的连带责任。该法目的在于“使参与恐怖犯罪团体无利可图、没有吸引力”。2014年上半年,俄出台系列反恐法案加大打击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力度。今年5月,普京签署法律,加大对呼吁搞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的媒体的惩罚力度。

        俄多年的反恐努力不断取得重要成果,近年来多名重要匪首被击毙和逮捕。普京说,5年来俄发生的恐怖主义犯罪减少近90%,其中2014年比2013年减少61%。2014年初,俄强力部门消灭在2007年10月建立的俄车臣分裂组织“高加索酋长国”头目乌马罗夫。今年4月19日,俄特种部队在达吉斯坦击毙乌马罗夫的继任者克别科夫。4月27日,效忠“伊斯兰国”的一个重要团伙头目也被击毙。俄联邦安全会议秘书帕特鲁舍夫认为,北高加索地区反恐工作的进展非常突出,但该地区的反恐形势依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

        4月26日,普京在国家电视一台播出的纪录片《总统》中表示,俄情报部门曾经发现北高加索恐怖分子与美国及阿塞拜疆情报部门之间进行直接接触。他警告西方国家,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能甚至不要企图利用恐怖分子,以达成自己现时的政治甚至是地缘政治目的,因为倘若在一处支持他们,他们就会在另一地抬头,且一定会攻击那些昔日支持过他们的人。http://mil.cankaoxiaoxi.com/2015/0506/769334.shtml

1430873971661.jpg (30.23 KB, 下载次数: 1)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5-5-6 10:01 上传



马哈奇卡拉机场入口检查站(摄影 贾宇辰)

        《参考消息》驻莫斯科记者赵嫣 胡晓光5月6日报道 俄罗斯联邦主体达吉斯坦共和国地处高加索山脉和里海之间,西邻车臣,被视为俄“最恐怖地带”。本报记者近日走进达吉斯坦,切身感受到这一反恐前线的紧张气氛,但同时发现当地人对被问及安全问题非常敏感和反感,极力否认不安全。在那里多年生活、经商的中国同胞也强调,达吉斯坦不像外界渲染的那样可怕可怖。

提心吊胆踏上火车

        俄罗斯是恐怖袭击重灾区。从1999年到2013年,俄接连发生针对平民百姓的多起重大恐怖袭击事件,如莫斯科剧院人质事件、别斯兰人质事件、莫斯科地铁连环爆炸事件等。在这些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恐怖事件中,包括“黑寡妇”在内的一些达吉斯坦人扮演了策划者、实施者等角色。

        事实上,在过去100年里,北高加索地区一直是激进主义和好战主义的温床,尤其是两次车臣战争(1994~1996年和1999~2000年)后这一地区仍存在大量恐怖分子和极端分子,达吉斯坦一直是俄非法武装最为活跃、最为危险的地区。这几年动荡形势一直没有明显缓解。根据俄检察机关数字,2012年在达吉斯坦发生295例“恐怖主义性质犯罪”,比上一年增加两倍。

        频繁发生的恐怖事件给外界留下了达吉斯坦不安全的印象。在莫斯科、圣彼得堡等地,当地人对包括达吉斯坦人在内的北高加索人保持戒备心理,避而远之。本报记者从莫斯科动身前,当地官方人士听说目的地是达吉斯坦,私下善意提醒到那里要小心。在夜里从北奥塞梯首府弗拉季高加索市坐火车去达吉斯坦首府、俄“最恐怖城市”马哈奇卡拉途中,在一个车站换乘时,手持冲锋枪的警察在登记完我们的身份信息后,建议我们到马哈奇卡拉后出行要找当地人陪同,晚上不要上街。他还叮嘱列车长关照我们几个中国乘客,防备路上发生不测。

军警人员严格盘查

        次日清晨抵达马哈奇卡拉火车站时,就看到身穿防弹衣的警察紧握自动步枪,警惕地注视着下车的旅客,警犬吐着舌头东张西望。车站广场停着不少车辆,来往旅客行色匆匆。我们曾遇到一次道路交通被荷枪实弹、身体强壮的特警截断,严加戒备,当地人说这是达吉斯坦领导人阿卜杜拉季波夫上班必经之地。

        在达吉斯坦的三天时间里,我们乘出租车从马哈奇卡拉向北到80多公里外达吉斯坦的第二大城市哈萨维尤尔特,往南到130多公里远的历史名城杰尔宾特,在进出城的地方都看到达吉斯坦当地警察和外地调来的正规军人全副武装拦车,查证件,查后备箱,查车底盘。当地人对这一切熟视无睹,见怪不怪。据说只要证件合法,很少会遭到刁难。在离开马哈奇卡拉当天快到机场时,我们被一辆横在路上的警车拦下,但警察看到是外国人随即挥手放行。进机场时检查的严格程度超过莫斯科的任何机场安检,机场入口处的墙上贴着近160个遭通缉的恐怖分子照片,这些亡命之徒大多年龄30岁上下,男多女少,分属不同团伙,皆血债累累。

         回到莫斯科时,从机场摆渡车下来后,来自达吉斯坦的乘客在本国土地上享受了特殊待遇:他们被单独安排一个通道进市区,件件行李过扫描机器,每个人要掏出手机钥匙过安检,就像外国人入境一样。

当地民众生活正常

        在马哈奇卡拉,我们小心翼翼地问当地人:这里安全吗?旅馆经营者、一位60岁上下的妇女面色明显不悦,极不情愿地给出肯定的回答,并指责那些“散布谣言者”胡说八道。50多岁的出租车司机、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拉克族人在回答这一问题时情绪激动,竟不顾开车摊开双手,指着道路两旁的店铺行人说,你看,他们不在各干各的事吗?哪来的不安全?他说,马哈奇卡拉有近100万人口,约占达吉斯坦的三分之一,40多个民族和睦相处,普通百姓和平生活,正常贸易,“什么事都没有”。

        在达吉斯坦三天里,我们白天晚上外出时看到当地人散步、购物、就餐、举行婚礼,市井生活的确同其他地方没什么两样。

        北高加索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在全俄一直最低、失业率居高不下。最近一年多来美元升值、物价上涨,居民没活干,当地商店员工月工资只有5000卢布到1.2万卢布(1美元约合52卢布)。我们在采访期间惊讶地了解到,在被称为俄“最恐怖地带”的达吉斯坦,竟然有中国侨民在那里生活。马哈奇卡拉有数十名中国公民,从事维修、中医按摩、服装批发、加工等行业。从事中医按摩的陈先生已经在马哈奇卡拉行医5年,晚上8时关门歇业。他说,夜里上街不用担心安全问题。哈萨维尤尔特的中国商人说,夜里常常能听到激烈的枪声,但只要不出门,还是安全的。

反恐努力取得成果

        俄打击恐怖主义态度坚决,一直对非法武装保持武力弹压态势,见一个打一个,见一伙灭一伙。正如普京总统所言:原谅恐怖分子是上帝的事情,我们的事情,是送他们去见上帝

        同时,俄通过法律手段严惩、震慑、吓阻潜在的恐怖分子。2013年11月,普京签署《关于与恐怖主义作斗争新措施法》,增加恐怖分子亲友的连带责任。该法目的在于“使参与恐怖犯罪团体无利可图、没有吸引力”。2014年上半年,俄出台系列反恐法案加大打击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力度。今年5月,普京签署法律,加大对呼吁搞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的媒体的惩罚力度。

        俄多年的反恐努力不断取得重要成果,近年来多名重要匪首被击毙和逮捕。普京说,5年来俄发生的恐怖主义犯罪减少近90%,其中2014年比2013年减少61%。2014年初,俄强力部门消灭在2007年10月建立的俄车臣分裂组织“高加索酋长国”头目乌马罗夫。今年4月19日,俄特种部队在达吉斯坦击毙乌马罗夫的继任者克别科夫。4月27日,效忠“伊斯兰国”的一个重要团伙头目也被击毙。俄联邦安全会议秘书帕特鲁舍夫认为,北高加索地区反恐工作的进展非常突出,但该地区的反恐形势依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

        4月26日,普京在国家电视一台播出的纪录片《总统》中表示,俄情报部门曾经发现北高加索恐怖分子与美国及阿塞拜疆情报部门之间进行直接接触。他警告西方国家,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能甚至不要企图利用恐怖分子,以达成自己现时的政治甚至是地缘政治目的,因为倘若在一处支持他们,他们就会在另一地抬头,且一定会攻击那些昔日支持过他们的人。
连坐制非常好
真主不收上帝收?物流发错货了吧
真主跟上帝不是一个人吗?
真主不收上帝收?物流发错货了吧
对某类讲,见真主是至高无上的荣誉。见上帝那就呵呵了。
zzzbki 发表于 2015-5-6 14:12
对某类讲,见真主是至高无上的荣誉。见上帝那就呵呵了。
上帝一看快递送来的货,拒收
那基督徒马上就会被送去见真主。哈哈,这样就热闹了
a猪小是的看着倒 发表于 2015-5-6 14:14
上帝一看快递送来的货,拒收
享受7天无理由退货,哪来的回哪去
cenps 发表于 2015-5-6 14:28
享受7天无理由退货,哪来的回哪去
所以这帮畜牲就成孤魂野鬼了
增加恐怖分子亲友的连带责任。这个要学。
‘增加恐怖分子亲友的连带责任“这招非常好,看过电视,云南毒贩也怕这招,告诉毒贩死刑,毒贩笑笑,但告诉他把家平了,他就垮了。
可惜天朝两少一宽深入党心,更别提这点了。
普京为什么不酝酿俄罗斯版的“两少一宽”?俄罗斯没人权啊!!
最近车臣总统很牛B,抓了莫斯科来的警察,并表示这是我的地盘我做主
普京总统所言:原谅恐怖分子是上帝的事情,我们的事情,是送他们去见上帝。
深海大洋 发表于 2015-5-6 16:49
普京为什么不酝酿俄罗斯版的“两少一宽”?俄罗斯没人权啊!!
见你楼下,俄罗斯有安禄山
我要抢二楼 发表于 2015-5-6 14:08
真主跟上帝不是一个人吗?
2位神是竞争对手,是天界的电信和移动
看来160万平方公里是赖着不还了
在中国没戏,穆斯林是党妈的小心肝,咱们都是捡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