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骑”节选,说明对回鹘忍让的下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19 01:15:59
架空小说“唐骑”,描写主人公五代时期,自葱岭以西起兵回归中原的故事;节选第四十六章“安胡策”一段,说明对回鹘忍让的下场!!
     第046章 安胡策

张迈进入归义军辖境以后,沿途自然不免遇到许多的归义军官吏,过城遇到市民,在野外则遇到部落。

归义军为了迎接张迈早就做了种种安排,从伊州到敦煌,一路上只要是张迈经过的地方都是经过粉饰的,迎接的人和让张迈见到的人都并非这个地区居民的真实面目。

不过,张迈还是发现了一个问题。

经过市井中时,他发现汉民们普遍非常驯服,对于归义军官方的安排没有一点抵触,基本上是令下即行。

而在野外的胡人部落则不同,进入瓜州之后,有几次大军过处有胡人当道放牧,这些人显然并不在安排之内,只是恰好被大军经过时撞见,他们望见慕容归盈的旗帜也没躲得多远,有一部甚至上前来打秋风,慕容归盈也善加安抚让他们离去。

张迈见这些胡人脸带凶色,对着归义汉军并不畏惧,甚至有一点小小地轻蔑——尽管慕容归盈麾下是军,而他们是民,这些胡人部落的言行举止,让张迈感到和瓜州的汉民那种驯从完全不同。

对于这个问题张迈有些不解,他本来一路上都是骑马,这时却钻到灵俊与李膑所坐的大马车上,向他请教。

灵俊听张迈说了他的疑虑之后道:“沙瓜胡汉之所以如此,并非汉民天生柔弱,而与曹令公的政策有关。”

“什么政策?”张迈问。

灵俊道:“沙瓜的胡人部落甚多,又皆彪悍,在境内势力甚大,当初归义军大乱之余,曹令公趁机崛起,为了笼络他们而对胡汉的统治手腕颇有区别。法令上,对汉民行以严令峻法,对胡人则以安抚为主。汉人多交税,胡人少交税甚至不用交税……”

他还没说完,张迈和李膑已经听得瞪大了眼睛,齐声道:“什么?”灵俊本来只是将此事作为其中一个大略,听张迈问道:“为什么汉人多交税而胡人少交税甚至不用交税?”乃说道:“汉民勤于耕种经商,家庭比较富裕,能纳的税多,胡人游牧,许多家庭连自给自足都不成,能纳的税少。而且汉人定居,耕种经商所产生的财富都有理路可循,田亩放在那里不会跑,商铺更是集中在那十几个市集上,征起税来比较容易,税吏只要丈量了田亩,看了店铺货物,基本上就能将税收上来。胡人却是以放牧为生,且这些人都是粗放散养,今天在此山头,明天在彼山头,曹令公能养几个税吏将沙瓜的山头跑遍、将沙瓜两州每家每户人家每年多生了几头羊清点清楚?曹令公也试过按照部落集体征税,但且每次向胡人部落征收税赋总要惹出事来,征上来的税不值多少钱却又要惹出各种麻烦,所以到后来干脆就少收或者不收,不但不收税,逢有干旱大雪还补贴他们呢。”

张迈和李膑对望了一眼,他们虽也派出了不少细作探子,但细作探子打听的都是军政方面有变化的大事,对于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社会常态反而忽略了。

灵俊又道:“除了税收之外,于司法上也有倾斜。胡人在野外一般不怎么受律法管辖,只是听之任之,汉人或在城内,或在村庄,管得就比较严些。若遇到胡汉争执斗殴,若汉人杀了胡人,一般都会严厉惩治,若汉人杀了胡人,除非是闹得特别大,否则能从宽处理便从宽处理,或者是关几个月,等事态平息下来就放他们走了,如果被杀汉人没有苦主,有时候就连审都不审,只当是那汉民白死了。”

张迈对那税率一事本来只是摇头而已,听到这里忍不住惊道:“什么!”他可没想到沙瓜治下竟然还有这等事情,大惑不解地问道:“曹令公人称西域贤主,为什么这般倒行逆施?”

灵俊道:“这也是有渊源的,只因当初大乱之后,曹令公为求迅速鼎定局面,因此对各方面都颇为优容,凡事先行容易者,后行困难者。汉人有守法之传统,所以以法治之易,胡人不懂法,不习惯大唐的律令,要他们也来听大唐律令就难,所以就用羁縻政策。且若是汉人被胡人害了,除非是大族人家,否则一般不敢聚众闹事——因曹令公深知大乱之可怕,所以对聚众闹事者防范得甚严。而胡人则无此禁,每遇有事,如被汉人殴打,马上便成百上千人地聚集起来闹事。且不管案件审理得如何,只要是激起胡人聚众闹事者,事后辖地官长、刑吏一定会受到曹令公的责处,认为他们治民无方。久而久之,官长、刑吏便都怕了,凡有胡汉争执,不管谁有理,谁没理,一切先以维持稳定为先,怕的就是胡人起闹牵连了自己。胡人性子狡猾,知道官长、刑吏怕他们聚众,因此一旦犯案便以聚众相威胁,而沙瓜的官长、刑吏果然害怕,若是汉人犯胡则必严加处置,胡人犯汉要么就从宽处理,要么就和稀泥了事。故而数十年日积月累下来,乃使沙瓜之律法对胡人形同虚设,胡人不知法之可畏,因此越发地肆无忌惮,而汉民眼看若起争执自己一定吃亏,所以便忍气吞声,此非河西之民天生柔弱,乃是律风如此,久而久之便都习惯了。”

李膑眉头大皱道:“难道曹令公不晓得这样做会埋下极大的隐忧吗?”

灵俊叹道:“一开始也没料到会变成这样,等到后来慢慢地也就知道了。这些年曹令公也在尽量设法调整,只是大势已成,有道是积重难返,胡人横行得久了,如今便是要叫他们与汉民一般公平守法也难了。甚至如今有不少汉民因见律风利于胡不利于汉,便也诈称胡人。一遇有事,先不论正邪对错,而辨明胡汉。以至于曾闹出一个笑话来:有两户汉民因斗殴闹到刑吏处,刑吏问起事件经过,两人不说,却先摆出种种证据证明是胡人,同时又都指责对方为假冒——此事在敦煌曾传为笑柄,然笑过之后却不知掩藏了多少汉民的无奈。不过呢,此政虽有隐忧,但对眼下维持胡汉和平却还是有作用的。曹令公能治沙瓜二州数十年而无内外祸乱变故,亦得此绥靖政略之助。”

张迈却听得不住摇头,他推开窗户,见大军过处几个牧民正优哉游哉地放牧,对过往大军视若不见,张迈不禁想起经过瓜州的时,瓜州官员命百姓匍匐于道迎接,两个场景便如同时放在眼前对比一般!

“怪不得有人要比喻胡儿为狼,汉民为羊,不是汉民本身如羊,而是这等莫名其妙的政策硬要将汉人当做羊来圈养!”

张迈眼中闪过一丝闪电般的血色,瞳孔之外的白色忽然变红了!

“这片土地上,真的是一个以汉民为主体建立起来的政权么?”

在疏勒时,张迈以为是的,这时却怀疑了起来。

“靠剥削同族来养肥胡人,哼,这便是曹令公的治道么?”

他本来还曾想过若能与曹议金合作则尽量不要产生冲突,但这时胸腹之间却猛地冒出一股烈火来,寻思:“我怎么能忍受这种事态继续下去!再这么下去,不出数十年,此地就算不受外来攻击也必逐渐胡化!先烈抛头颅洒热血争来的土地,汉人节衣缩食积攒下来的财富也都将拱手让人!”

……
架空小说“唐骑”,描写主人公五代时期,自葱岭以西起兵回归中原的故事;节选第四十六章“安胡策”一段,说明对回鹘忍让的下场!!
     第046章 安胡策

张迈进入归义军辖境以后,沿途自然不免遇到许多的归义军官吏,过城遇到市民,在野外则遇到部落。

归义军为了迎接张迈早就做了种种安排,从伊州到敦煌,一路上只要是张迈经过的地方都是经过粉饰的,迎接的人和让张迈见到的人都并非这个地区居民的真实面目。

不过,张迈还是发现了一个问题。

经过市井中时,他发现汉民们普遍非常驯服,对于归义军官方的安排没有一点抵触,基本上是令下即行。

而在野外的胡人部落则不同,进入瓜州之后,有几次大军过处有胡人当道放牧,这些人显然并不在安排之内,只是恰好被大军经过时撞见,他们望见慕容归盈的旗帜也没躲得多远,有一部甚至上前来打秋风,慕容归盈也善加安抚让他们离去。

张迈见这些胡人脸带凶色,对着归义汉军并不畏惧,甚至有一点小小地轻蔑——尽管慕容归盈麾下是军,而他们是民,这些胡人部落的言行举止,让张迈感到和瓜州的汉民那种驯从完全不同。

对于这个问题张迈有些不解,他本来一路上都是骑马,这时却钻到灵俊与李膑所坐的大马车上,向他请教。

灵俊听张迈说了他的疑虑之后道:“沙瓜胡汉之所以如此,并非汉民天生柔弱,而与曹令公的政策有关。”

“什么政策?”张迈问。

灵俊道:“沙瓜的胡人部落甚多,又皆彪悍,在境内势力甚大,当初归义军大乱之余,曹令公趁机崛起,为了笼络他们而对胡汉的统治手腕颇有区别。法令上,对汉民行以严令峻法,对胡人则以安抚为主。汉人多交税,胡人少交税甚至不用交税……”

他还没说完,张迈和李膑已经听得瞪大了眼睛,齐声道:“什么?”灵俊本来只是将此事作为其中一个大略,听张迈问道:“为什么汉人多交税而胡人少交税甚至不用交税?”乃说道:“汉民勤于耕种经商,家庭比较富裕,能纳的税多,胡人游牧,许多家庭连自给自足都不成,能纳的税少。而且汉人定居,耕种经商所产生的财富都有理路可循,田亩放在那里不会跑,商铺更是集中在那十几个市集上,征起税来比较容易,税吏只要丈量了田亩,看了店铺货物,基本上就能将税收上来。胡人却是以放牧为生,且这些人都是粗放散养,今天在此山头,明天在彼山头,曹令公能养几个税吏将沙瓜的山头跑遍、将沙瓜两州每家每户人家每年多生了几头羊清点清楚?曹令公也试过按照部落集体征税,但且每次向胡人部落征收税赋总要惹出事来,征上来的税不值多少钱却又要惹出各种麻烦,所以到后来干脆就少收或者不收,不但不收税,逢有干旱大雪还补贴他们呢。”

张迈和李膑对望了一眼,他们虽也派出了不少细作探子,但细作探子打听的都是军政方面有变化的大事,对于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社会常态反而忽略了。

灵俊又道:“除了税收之外,于司法上也有倾斜。胡人在野外一般不怎么受律法管辖,只是听之任之,汉人或在城内,或在村庄,管得就比较严些。若遇到胡汉争执斗殴,若汉人杀了胡人,一般都会严厉惩治,若汉人杀了胡人,除非是闹得特别大,否则能从宽处理便从宽处理,或者是关几个月,等事态平息下来就放他们走了,如果被杀汉人没有苦主,有时候就连审都不审,只当是那汉民白死了。”

张迈对那税率一事本来只是摇头而已,听到这里忍不住惊道:“什么!”他可没想到沙瓜治下竟然还有这等事情,大惑不解地问道:“曹令公人称西域贤主,为什么这般倒行逆施?”

灵俊道:“这也是有渊源的,只因当初大乱之后,曹令公为求迅速鼎定局面,因此对各方面都颇为优容,凡事先行容易者,后行困难者。汉人有守法之传统,所以以法治之易,胡人不懂法,不习惯大唐的律令,要他们也来听大唐律令就难,所以就用羁縻政策。且若是汉人被胡人害了,除非是大族人家,否则一般不敢聚众闹事——因曹令公深知大乱之可怕,所以对聚众闹事者防范得甚严。而胡人则无此禁,每遇有事,如被汉人殴打,马上便成百上千人地聚集起来闹事。且不管案件审理得如何,只要是激起胡人聚众闹事者,事后辖地官长、刑吏一定会受到曹令公的责处,认为他们治民无方。久而久之,官长、刑吏便都怕了,凡有胡汉争执,不管谁有理,谁没理,一切先以维持稳定为先,怕的就是胡人起闹牵连了自己。胡人性子狡猾,知道官长、刑吏怕他们聚众,因此一旦犯案便以聚众相威胁,而沙瓜的官长、刑吏果然害怕,若是汉人犯胡则必严加处置,胡人犯汉要么就从宽处理,要么就和稀泥了事。故而数十年日积月累下来,乃使沙瓜之律法对胡人形同虚设,胡人不知法之可畏,因此越发地肆无忌惮,而汉民眼看若起争执自己一定吃亏,所以便忍气吞声,此非河西之民天生柔弱,乃是律风如此,久而久之便都习惯了。”

李膑眉头大皱道:“难道曹令公不晓得这样做会埋下极大的隐忧吗?”

灵俊叹道:“一开始也没料到会变成这样,等到后来慢慢地也就知道了。这些年曹令公也在尽量设法调整,只是大势已成,有道是积重难返,胡人横行得久了,如今便是要叫他们与汉民一般公平守法也难了。甚至如今有不少汉民因见律风利于胡不利于汉,便也诈称胡人。一遇有事,先不论正邪对错,而辨明胡汉。以至于曾闹出一个笑话来:有两户汉民因斗殴闹到刑吏处,刑吏问起事件经过,两人不说,却先摆出种种证据证明是胡人,同时又都指责对方为假冒——此事在敦煌曾传为笑柄,然笑过之后却不知掩藏了多少汉民的无奈。不过呢,此政虽有隐忧,但对眼下维持胡汉和平却还是有作用的。曹令公能治沙瓜二州数十年而无内外祸乱变故,亦得此绥靖政略之助。”

张迈却听得不住摇头,他推开窗户,见大军过处几个牧民正优哉游哉地放牧,对过往大军视若不见,张迈不禁想起经过瓜州的时,瓜州官员命百姓匍匐于道迎接,两个场景便如同时放在眼前对比一般!

“怪不得有人要比喻胡儿为狼,汉民为羊,不是汉民本身如羊,而是这等莫名其妙的政策硬要将汉人当做羊来圈养!”

张迈眼中闪过一丝闪电般的血色,瞳孔之外的白色忽然变红了!

“这片土地上,真的是一个以汉民为主体建立起来的政权么?”

在疏勒时,张迈以为是的,这时却怀疑了起来。

“靠剥削同族来养肥胡人,哼,这便是曹令公的治道么?”

他本来还曾想过若能与曹议金合作则尽量不要产生冲突,但这时胸腹之间却猛地冒出一股烈火来,寻思:“我怎么能忍受这种事态继续下去!再这么下去,不出数十年,此地就算不受外来攻击也必逐渐胡化!先烈抛头颅洒热血争来的土地,汉人节衣缩食积攒下来的财富也都将拱手让人!”

……
历史上的归义军最后被回鹘同化了。
楼主借古讽今乎?
其实我也这么认为
要么慢慢都胡化,要么像苏联一样,主体民族俄罗斯族,都支持分裂国土,把那些被优待的 撇出去
楼主借古讽今乎?
其实我也这么认为
要么慢慢都胡化,要么像苏联一样,主体民族俄罗斯族,都支持分裂国土 ...
历史上也确实如此,这几年好歹清宫戏是大大削减了。
唐骑不错的
回鹘算是好的,只是族属不同。回回连宗教都不同
这内容似乎在影射东亚某国的民族政策。。。。。。。。。。。。。。。。。。。。。。。内容有些敏感了吧。。。。。。。。。。。。。。。。。。。
yhawk232 发表于 2015-5-4 13:50
楼主借古讽今乎?
其实我也这么认为
要么慢慢都胡化,要么像苏联一样,主体民族俄罗斯族,都支持分裂国土 ...
就不能学学德国?
sk113s 发表于 2015-5-4 14:35
这内容似乎在影射东亚某国的民族政策。。。。。。。。。。。。。。。。。。。。。。。内容有些敏感了吧。。 ...
你太敏感了
“唐骑”节选,藏碑谷 http://lt.cjdby.net/thread-2004847-1-1.html
“唐骑”节选 大唐真的没了!  http://lt.cjdby.net/thread-2005393-1-1.html
“唐骑”节选:最后的陌刀    http://lt.cjdby.net/thread-2004895-1-1.html
唐骑这小说不错
天朝的民族政策也不能说好,也不能说不好,汉化是钝而有力,而维回这两族是关键,
其他的其实都和汉族差不多了,好比我一个同学,我上个月才知道他是瑶族的,而就我所见,湖南境内少数民族绝大多数和汉人也没区别
写得好 借古喻今
唐骑这小说不错
天朝的民族政策也不能说好,也不能说不好,汉化是钝而有力,而维回这两族是关键,
其他的 ...
瑶族是华夏一个支脉,回鹘则来自另一个文文
唐骑这小说不错
天朝的民族政策也不能说好,也不能说不好,汉化是钝而有力,而维回这两族是关键,
其他的 ...
瑶族是华夏一个支脉,回鹘则来自另一个文明
两少一宽的政策有不妥之处,但是我国现在的民族问题的主因不是什么两少一宽。而是内地与边疆地区经济、文化、社会资源不平等,敌对境外势力挑唆支持分裂势力造成的。两少一宽的目的是为了减缓民族矛盾,而不是增加,攻击这个政策,激化民族矛盾是敌对势力希望看到的,缓解民族矛盾是自己人愿看到的。是从善如流还是助纣为虐很多人搞不清楚
十月赞歌 发表于 2015-5-4 15:11
瑶族是华夏一个支脉,回鹘则来自另一个文明
汉化程度深了,自然就是华夏支脉了
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中国入夷狄,则夷狄之,只要你接受,认同这个文明自然就是华夏了
在中华文明尚未完全征服南部地区时,那里的民族对中原王朝来说就是蛮子
偷灯老鼠 发表于 2015-5-4 15:16
两少一宽的政策有不妥之处,但是我国现在的民族问题的主因不是什么两少一宽。而是内地与边疆地区经济、文化 ...
中国的边疆大多贫困,但只有新疆的南疆在闹!
gaohuaide 发表于 2015-5-4 15:19
中国的边疆大多贫困,但只有新疆的南疆在闹!

南疆以前也是小花帽子能歌善舞,现在变成黑衣蒙面极端势力私自集会闹事,跟两少一宽政策是没什么太大关系的。如果不大力发展边疆地区的经济和人口,即使这帮人不闹,另一帮人也会闹,按下葫芦起来瓢。发展经济带动边疆地区共同致富,大量向问题地区充斥中原地区人口才是正途。有足够多的人才能将中原大一统文化更好的传播过去。所以两少一宽应该变民族倾斜为地方倾斜,希望一路一带能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
偷灯老鼠 发表于 2015-5-4 15:31
南疆以前也是小花帽子能歌善舞,现在变成黑衣蒙面极端势力私自集会闹事,跟两少一宽政策是没什么太大关 ...
热比娅够富了吧!
偷灯老鼠 发表于 2015-5-4 15:16
两少一宽的政策有不妥之处,但是我国现在的民族问题的主因不是什么两少一宽。而是内地与边疆地区经济、文化 ...
你这个,恰恰是说反了。

边疆地区经济文化等落后,才更需要法律保障。现在的情况是,汉族在新疆造到不公平的对待。在新疆的汉族同样在为建设边疆出力,同样有自己的贡献。他们得不到公平对待,只能破坏新疆的发展环境。

两少一宽等政策扯蛋就扯蛋在只承认民族,不承认地域上。某族无论生活在新疆还是北京,一律被优待。汉族无论生活在北京还是新疆,一律没优待。

明明是地域发展问题,凭什么弄成民族问题?只有某族才能建设新疆?

给边疆地区发展优惠我从来支持。但是,某族在北京有优惠,汉族在新疆却没优惠,这个,我看不懂!

wangpeng0207 发表于 2015-5-4 15:35
你这个,恰恰是说反了。

边疆地区经济文化等落后,才更需要法律保障。现在的情况是,汉族在新疆造到不 ...
要建设新疆,就要留住汉人,现在汉人尤其是年轻人大量离开!
另外,两少一宽真是优惠么?

我记得看到过一个说法:你想害一个人么?那么就娇纵他的儿子。这样一个不成器的儿子会让他痛不欲生的。

如果一个人犯小错,得不到纠正,就只会越错越大,最后沦为罪犯。对民族是同理。

在违法的庇护下,某族大量产生杀人犯、盗窃犯、诈骗犯,这是优待一个民族,还是在毁灭一个民族?
gaohuaide 发表于 2015-5-4 15:32
热比娅够富了吧!
但是她的群众基础群是极端贫穷的,而有了一定的群体受众,形成一种势力甚至会带动其他阶层的人投入其中。这就像将极端宗教和无神论两个面包摆在一个饥饿的人面前让其选择一样,哪个更好哪个更能给人带来希望选择的人就会慢慢的增加。
偷灯老鼠 发表于 2015-5-4 15:43
但是她的群众基础群是极端贫穷的,而有了一定的群体受众,形成一种势力甚至会带动其他阶层的人投入其中。 ...
真要比穷,牧民从来都比农民穷,但北疆的哈萨克人近三十年从没闹过这样的妖蛾子!
@恐龟驰骋:有人问我,是什么原因令古时候凶狠的草原游牧民族变成了后来朴实善良的牧民呢?我想了半天回答:因为马克沁重机枪。
wangpeng0207 发表于 2015-5-4 15:35
你这个,恰恰是说反了。

边疆地区经济文化等落后,才更需要法律保障。现在的情况是,汉族在新疆造到不 ...
这个就是问题所在,是要改进的地方。政策制定之初人口流动也没有现在这么大,现在问题暴露出来,改变即可,这个才是大家应该经常提及的吧。民族和宗教歧视不应该成为网络抨击的主流,动辄维吾尔、绿绿如何如何,让哈萨克族塔吉克族等民族的兄弟情何以堪,让为我国建设工作在各行各业的维吾尔族情何以堪。
偷灯老鼠 发表于 2015-5-4 15:31
南疆以前也是小花帽子能歌善舞,现在变成黑衣蒙面极端势力私自集会闹事,跟两少一宽政策是没什么太大关 ...
你也说了,应该变民族倾斜为地方倾斜。

如果能这么改,我当然就没现在这么大意见了。

而且民族倾斜在新疆更加有害。某族在其它省少,但是在新疆多。因此某族的民族矛盾大多会发生在新疆。如果一律倾斜处理,那就是事实上的不公平。而现实情况,国内大部分资本和资源都在汉族手里。如果你是公司老板,你会去一个歧视虐待你的地方么?

连一个基本公平的法治环境都没办法保证,只会损害新疆的经济建设。两少一宽遗患无穷就在这里。
gaohuaide 发表于 2015-5-4 15:45
真要比穷,牧民从来都比农民穷,但北疆的哈萨克人近三十年从没闹过这样的妖蛾子!
贫穷落后加上自认为的不公,可以成为人犯罪的因素,但不是每个人都会成为马加爵。民族之间也一样。上面说了即使没有南疆的分裂势力,真向搞乱你在别的方向用力就是了。铲除土壤才是关键。

偷灯老鼠 发表于 2015-5-4 15:49
这个就是问题所在,是要改进的地方。政策制定之初人口流动也没有现在这么大,现在问题暴露出来,改变即可 ...


这个政策都几十年了,已经被抨击多少次了,都知道有问题,就是谁也不去改。。。。。。。。。。这怎么办?就当看不见了?

前两天听相声,姜昆的一个老相声,写电梯的。说是一个老旧电梯,发生故障把姜昆关里面了。然后全大楼的领导,纷纷表示:我早就知道这个电梯要出事情,我就是不说。。。。。。。

而且说真的,那些是恶毒的攻击,那些是真诚的建议,那些言论是想把中国搞乱,那些建议是希望中国顺利发展,分不出来么?
偷灯老鼠 发表于 2015-5-4 15:49
这个就是问题所在,是要改进的地方。政策制定之初人口流动也没有现在这么大,现在问题暴露出来,改变即可 ...


这个政策都几十年了,已经被抨击多少次了,都知道有问题,就是谁也不去改。。。。。。。。。。这怎么办?就当看不见了?

前两天听相声,姜昆的一个老相声,写电梯的。说是一个老旧电梯,发生故障把姜昆关里面了。然后全大楼的领导,纷纷表示:我早就知道这个电梯要出事情,我就是不说。。。。。。。

而且说真的,那些是恶毒的攻击,那些是真诚的建议,那些言论是想把中国搞乱,那些建议是希望中国顺利发展,分不出来么?
要建设新疆,就要留住汉人,现在汉人尤其是年轻人大量离开!
身边很多考学出去之后见了外边的世界就不想回来了。
ccpp 发表于 2015-5-4 15:47
@恐龟驰骋:有人问我,是什么原因令古时候凶狠的草原游牧民族变成了后来朴实善良的牧民呢?我想了半天回答:因 ...
大清鸟铳而已。
    建国的时候根本不应该搞什么民族划分、民族区域自治,完全是画蛇添足、多此一举。如果当初不搞民族划分,不搞区域自治,在实务上强制推行普通话教育,限制绿教,现在早就同化的差不多了。有区隔的地方就有利益,有利益的地方就会形成利益集团。现在从高层到下层,少民已经形成了利益集团,尾大不掉。“更大的自治”、“高度自治”乃至独立,对少民里面的精英阶层有着天然的吸引力。现在的民族政策如果继续,国家动荡分裂只是时间问题。
    要挽救就在更换下一代身份证和户口本的时候,取消民族识别,继而取消民族区域自治,实现真正的融合和平等。
   
夜孤行 发表于 2015-5-4 16:04
身边很多考学出去之后见了外边的世界就不想回来了。
在适应外部汉族社会的方面,汉族有天然优势。

而且边疆地区,即使汉族为主,人口流失的情况也是一样的。比如东北三省,很多学生考出去也不回老家了。
南斯拉夫用这套办法解体了。苏联用这套办法解体了。我们现在还在走这条老路,还用计划生育、两少一宽、少民优待政策加速虚化弱化主体民族。而且经过那么多年,利益集团已经形成,现在再改革谈何容易。
wangpeng0207 发表于 2015-5-4 16:09
在适应外部汉族社会的方面,汉族有天然优势。

而且边疆地区,即使汉族为主,人口流失的情况也是一样的 ...
现在新疆建特区,就是国家给政策吸引全国资源投入;但是软件建设更重要,如果这种畸形的民族政策和二元的执法系统不改革,汉人是不会回来的!
“唐骑”已完本,作者阿菩
偷灯老鼠 发表于 2015-5-4 15:16
两少一宽的政策有不妥之处,但是我国现在的民族问题的主因不是什么两少一宽。而是内地与边疆地区经济、文化 ...
两少一宽的目的和实际结果一致吗?
wangpeng0207 发表于 2015-5-4 16:03
这个政策都几十年了,已经被抨击多少次了,都知道有问题,就是谁也不去改。。。。。。。。。。这怎么办 ...
是应该改革,这个东西本就有历史局限性,使适用这些政策的少民等于跳过了严打。说白了法律观念极端薄弱,全国人民的法制观念都提升了,这帮人还是老样子。但在网络上上升到政治和民族问题就过了。

至于那些挑拨离间过激的言论,你我分清是没有用的。那个量虽然大,本不是针对多数人的,一百个人里有一个傻叉信了他就十分成功了,十万个人里有一个人付诸于行动,仇恨的种子就种下了,后面会滚雪球,越滚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