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大转帖』原子弹挽救了百万联军性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0 19:35:41
原子弹挽救了百万联军性命?

● 郑方生
少儿时代读到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时,课本上说,美国在8月6日在广岛投下了世上第一颗原子弹,但是,日本仍然不肯投降。8月9日,美国又在长崎投下了另一颗原子弹,两颗原子弹造成了超过20万人伤亡。日本终于被迫在8月15日投降。
  一些课本也引述时任美国总统的杜鲁门在1945年8月9日对全国作出的电台广播:“我们这么做是为了缩短战争的痛苦,是为了救千千万万美国子弟兵的性命。”他的讲话大意是说,如果不投下这两颗原子弹,美国要登陆攻占日本,逼日本投降,势必造成美军的重大死伤。
  多年前接触到的课外书,谈到这段史实时,也多引述英相邱吉尔在8月16日在国会演讲中对于轰炸广岛和长崎的评论。邱吉尔说,他必须反驳一些人的言论,这些人认为,“不应该投下这颗(原子)炸弹,我们反而倒应该多牺牲100万美国人,再多牺牲25万英国人的性命——后代将会对这些迫切可悲的决定作出他们的判决。可是我相信,他们不会谴责在这可憎的凶恶年代中、处于极端的恐怖和悲惨境况中的人们为自己的利益而挣扎求存。”
  照这两位历史人物的分析,在广岛和长崎投下的原子弹,虽然造成大批伤亡,实际上缩短了战争,总体反而是减低伤亡,是个正确的决策。
  但在1995年8月9日长崎举行原子弹轰炸50周年纪念日时,时任长崎市长的本岛等(Hitoshi Motoshima)直指美国以原子弹轰炸广岛和长崎,可和纳粹杀害犹太人并列为20世纪最不人道的两大罪行。
  当时一些西方学者和媒体人并不能接受这样的观点,因为传统的观点是把美国视为拯救世界的泱泱大国,怎能把轰炸广岛和纳粹集中营屠杀犹太人的人天共愤罪行相提并论?
  
日本已知无力再战 
  
  但也有不少人支持了本岛等的说法。其中,记者兼作家布鲁姆(William Blum) 和道朗(Doug Long )两人分别收集了许多历史资料,证实杜鲁门和战争部长斯廷森(Henry Stimson)在1945年5月从截获的德日官员的沟通资料中,已经确知日本无力再战,日本政府内的主和派也已占上风。
  但是由于盟军在波茨坦宣言中要求日本“无条件投降”,却没有提到日本天皇在投降后是否能保留其王位,而当时日本全民视天皇为天神后裔,当时的主和派也提出议和的理由是为了保住天皇的地位。
  波茨坦宣言还未出台前,当时的副国务卿格鲁(Joseph Grew )曾经告诉杜鲁门天皇在日本社会的地位崇高,并建议尽早表明日本若投降,联军会容许天皇继续保有王位。格鲁在日本偷袭珍珠港前,曾经担任美国驻日大使10年,是当时的日本通。
  后来前总统胡佛也亲自劝请杜鲁门在广播中告诉日本人,如果他们投降,天皇地位将不受影响。此外,当时的联军最高统帅艾森豪威尔(后来当上了第33任总统),以及麦卡特将军等多名将领也都向斯廷森表明,即使没有登陆,日本也将在9月或最迟12月投降,根本没有必要向广岛投原子弹。
  艾森豪威尔在他的回忆录中说,他向斯廷森部长表明,“日本已经战败了,投(原子)弹根本没有必要,美国应当避免作出这种不必要的冒犯世界舆论的行动。我也认为日本已在设法以尽量少丢面子的方法求降。但斯廷森对我的表态非常不悦。”
给苏联一个下马威 
  可是杜鲁门本身和围绕着他的一些高官,当时显然都有些仇日和仇共(仇苏联)情绪,也比较偏向于讨好民众要将日本打得一败涂地的意愿,因此,最终都没有采纳这些意见。
  布鲁姆指出,虽然当时苏联是和美英同一阵线的盟国,而且苏联在战时的军民牺牲的人数,还远远超过美英。但美国有数十载的反共历史,使得美国官员格外防备共产势力的扩充。他认为,炸广岛和长崎,是向苏联显示美国不但拥有苏联没有的原子弹,而且也会不惜用来炸平民,这是给苏联的一个下马威,是冷战的最初始的一步。
  美国加州大学的历史教授长谷川健在他最近出版的新书《与敌人竞赛:斯大林、杜鲁门与日本的投降》中指出,苏军很可能比美军先登陆占领日本,美国要防止苏联登陆日本,因此,尽管深知日本无作战能力和斗志,正在积极伸出求和触角,却仍然要炸广岛和长崎,主要是要让苏联没有插手日本的机会。
  在广岛被炸两天后,前总统胡佛深为不能阻止这次轰炸难过,他写信给一名友人说:“应用原子弹来胡乱地杀害众多妇女和儿童,这使我打从心灵深处感到非常的厌恶。”
  广岛被炸三天后的8月9日早晨,铃木首相召开内阁会议,表示已接到了从广岛回来的官员的报告,“已无可选择,决定接受无条件投降”。片刻之后,长崎又被炸了。这更加显示原子弹轰炸有其本身的目的,不是纯粹逼降。布鲁姆指出,原子弹轰炸并非为二战划下句点,而是为冷战拉开序幕。
  当晚,杜鲁门的广播提到长崎的轰炸说:“我们发现了这种炸弹,并且应用它来对付在珍珠港偷袭我们的人,对付那些使美国战俘挨饿、拷打并处决美国战俘的人们,对付那些全然背弃国际战争法的人们”。
  数日后,一名基督教会领袖卡伏特写信给杜鲁门表示关切广岛平民死难人数太多的报道,杜鲁门回信说:“当你对付一只野兽时,你就必须把它当成野兽来对待。”
  不幸的是,杜鲁门所说的这两段话应该都是指日本军队,可是,在广岛和长崎的死难者绝大多数是平民,是自18世纪以来欧美国际战争法就禁止敌对两军杀戮的普通老百姓。
  
  ·作者为《联合早报》国际新闻主任助理
[此贴子已经被lumuyu于2005-8-15 10:22:10编辑过]
原子弹挽救了百万联军性命?

● 郑方生
少儿时代读到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时,课本上说,美国在8月6日在广岛投下了世上第一颗原子弹,但是,日本仍然不肯投降。8月9日,美国又在长崎投下了另一颗原子弹,两颗原子弹造成了超过20万人伤亡。日本终于被迫在8月15日投降。
  一些课本也引述时任美国总统的杜鲁门在1945年8月9日对全国作出的电台广播:“我们这么做是为了缩短战争的痛苦,是为了救千千万万美国子弟兵的性命。”他的讲话大意是说,如果不投下这两颗原子弹,美国要登陆攻占日本,逼日本投降,势必造成美军的重大死伤。
  多年前接触到的课外书,谈到这段史实时,也多引述英相邱吉尔在8月16日在国会演讲中对于轰炸广岛和长崎的评论。邱吉尔说,他必须反驳一些人的言论,这些人认为,“不应该投下这颗(原子)炸弹,我们反而倒应该多牺牲100万美国人,再多牺牲25万英国人的性命——后代将会对这些迫切可悲的决定作出他们的判决。可是我相信,他们不会谴责在这可憎的凶恶年代中、处于极端的恐怖和悲惨境况中的人们为自己的利益而挣扎求存。”
  照这两位历史人物的分析,在广岛和长崎投下的原子弹,虽然造成大批伤亡,实际上缩短了战争,总体反而是减低伤亡,是个正确的决策。
  但在1995年8月9日长崎举行原子弹轰炸50周年纪念日时,时任长崎市长的本岛等(Hitoshi Motoshima)直指美国以原子弹轰炸广岛和长崎,可和纳粹杀害犹太人并列为20世纪最不人道的两大罪行。
  当时一些西方学者和媒体人并不能接受这样的观点,因为传统的观点是把美国视为拯救世界的泱泱大国,怎能把轰炸广岛和纳粹集中营屠杀犹太人的人天共愤罪行相提并论?
  
日本已知无力再战 
  
  但也有不少人支持了本岛等的说法。其中,记者兼作家布鲁姆(William Blum) 和道朗(Doug Long )两人分别收集了许多历史资料,证实杜鲁门和战争部长斯廷森(Henry Stimson)在1945年5月从截获的德日官员的沟通资料中,已经确知日本无力再战,日本政府内的主和派也已占上风。
  但是由于盟军在波茨坦宣言中要求日本“无条件投降”,却没有提到日本天皇在投降后是否能保留其王位,而当时日本全民视天皇为天神后裔,当时的主和派也提出议和的理由是为了保住天皇的地位。
  波茨坦宣言还未出台前,当时的副国务卿格鲁(Joseph Grew )曾经告诉杜鲁门天皇在日本社会的地位崇高,并建议尽早表明日本若投降,联军会容许天皇继续保有王位。格鲁在日本偷袭珍珠港前,曾经担任美国驻日大使10年,是当时的日本通。
  后来前总统胡佛也亲自劝请杜鲁门在广播中告诉日本人,如果他们投降,天皇地位将不受影响。此外,当时的联军最高统帅艾森豪威尔(后来当上了第33任总统),以及麦卡特将军等多名将领也都向斯廷森表明,即使没有登陆,日本也将在9月或最迟12月投降,根本没有必要向广岛投原子弹。
  艾森豪威尔在他的回忆录中说,他向斯廷森部长表明,“日本已经战败了,投(原子)弹根本没有必要,美国应当避免作出这种不必要的冒犯世界舆论的行动。我也认为日本已在设法以尽量少丢面子的方法求降。但斯廷森对我的表态非常不悦。”
给苏联一个下马威 
  可是杜鲁门本身和围绕着他的一些高官,当时显然都有些仇日和仇共(仇苏联)情绪,也比较偏向于讨好民众要将日本打得一败涂地的意愿,因此,最终都没有采纳这些意见。
  布鲁姆指出,虽然当时苏联是和美英同一阵线的盟国,而且苏联在战时的军民牺牲的人数,还远远超过美英。但美国有数十载的反共历史,使得美国官员格外防备共产势力的扩充。他认为,炸广岛和长崎,是向苏联显示美国不但拥有苏联没有的原子弹,而且也会不惜用来炸平民,这是给苏联的一个下马威,是冷战的最初始的一步。
  美国加州大学的历史教授长谷川健在他最近出版的新书《与敌人竞赛:斯大林、杜鲁门与日本的投降》中指出,苏军很可能比美军先登陆占领日本,美国要防止苏联登陆日本,因此,尽管深知日本无作战能力和斗志,正在积极伸出求和触角,却仍然要炸广岛和长崎,主要是要让苏联没有插手日本的机会。
  在广岛被炸两天后,前总统胡佛深为不能阻止这次轰炸难过,他写信给一名友人说:“应用原子弹来胡乱地杀害众多妇女和儿童,这使我打从心灵深处感到非常的厌恶。”
  广岛被炸三天后的8月9日早晨,铃木首相召开内阁会议,表示已接到了从广岛回来的官员的报告,“已无可选择,决定接受无条件投降”。片刻之后,长崎又被炸了。这更加显示原子弹轰炸有其本身的目的,不是纯粹逼降。布鲁姆指出,原子弹轰炸并非为二战划下句点,而是为冷战拉开序幕。
  当晚,杜鲁门的广播提到长崎的轰炸说:“我们发现了这种炸弹,并且应用它来对付在珍珠港偷袭我们的人,对付那些使美国战俘挨饿、拷打并处决美国战俘的人们,对付那些全然背弃国际战争法的人们”。
  数日后,一名基督教会领袖卡伏特写信给杜鲁门表示关切广岛平民死难人数太多的报道,杜鲁门回信说:“当你对付一只野兽时,你就必须把它当成野兽来对待。”
  不幸的是,杜鲁门所说的这两段话应该都是指日本军队,可是,在广岛和长崎的死难者绝大多数是平民,是自18世纪以来欧美国际战争法就禁止敌对两军杀戮的普通老百姓。
  
  ·作者为《联合早报》国际新闻主任助理
[此贴子已经被lumuyu于2005-8-15 10:22:10编辑过]
也谈原子弹与日本投降

侯朝雄
  读了《联合早报·天下事》版8月8日刘伯松的《广岛60周年纪念有感》,接着又读到8月10日郑朔的回应《关于原子弹与日本投降》一文,我想作一些补充。
  郑朔先生根据了一些资料,认为在美国往广岛投下原子弹之后的几天,日本政府内阁里至少还有一半的人坚持作战到底,甚至要进行本土作战:“甚至在第一颗、第二颗原子弹扔下之后也没有立即表示投降”。
  因此,文章的结论是日本根本没有意思投降,而美国政府为了避免在日本本土上作战会造成自己军队的重大伤亡,于是被迫投下了两颗原子弹。
  我觉得郑文的资料虽然也带有历史事实,但是许多人自九十年代中起便不再接受这样的结论。
  从过去几年已解禁的官方秘密文件中能看得出,日本政府在战争末期,即1945年6月22日,曾经向当时还未向日本宣战的苏联政府探讨,后者是否可以协助日本与盟军两方达致一分不含“无条件投降”字眼的停战协议书。
  (据悉这是因为美国军方在太平洋战争的时候破解了日方的密码,才使得美国政府能够完全洞悉日本外交部与日驻苏大使之间的通讯。)
  那么,日本既然在1945年6月暗地里要苏联帮忙调解日美达致停战协议,而8月9日(即第一颗原子弹落下之后的第四天)为什么内阁里却“至少还有一半的人坚持作战到底,甚至要进行本土作战”?这两件事之间的矛盾如何解释呢?答案就在那份盟军在1945年7月26日公布的《波茨坦宣言》里。
  《波茨坦宣言》要求日本政府无条件地投降,但是对投降后日本天皇的地位的问题避而不谈,即是保留了以后盟军能将天皇废黜甚至拉上军事法庭的权利。
美国也知晓天皇问题的敏感
  这样的结果全体日本人都不会接受,因为当时日本人将天皇视为神明,视为日本民族和文化的中心,鹰派如此,鸽派也是如此。这就是为什么在原子弹掉落之后,许多日本人仍抱着决死一战的立场。
  美国政府对这一个极敏感的课题并不是一无所知。1945年5月28日,曾经担任驻日本大使10年,当时为美国副国务卿的约瑟·格鲁(Joseph Grew)便曾对杜鲁门总统说,要日本接受“无条件投降”的最大障碍,便是日本举国上下都不想看到投降导致天皇及他所代表的体制的完全毁灭或永久的消除。
  日本首相更曾在1945年6月9日公开说:“天皇制度如果被废,日本人民将丧失了他们存在的理由,‘无条件投降’也就等于几亿人的死亡,我们只好毫无选择的作战至最后一人。” 为此,美国战争部次长(Assistant Secretary of War)于1945年6月18日对杜鲁门和他的军事顾问团建议,允许日本保留天皇制度,并对日本提出会向他们投下原子弹的警告。
  当时的海军副部长(Under Secretary of Navy) 在致给战争部长(Secretary of War) 的备忘录里支持了这两点建议,而后者在7月2日向杜鲁门总统作了建议:如果能在公告中声明不排除日本可以拥有某种君主制,将会大大提高它被日方所接受的可能性。
  令人非常遗憾的,最后7月26日公布的《波茨坦宣言》里还是对天皇地位的问题只字不提。我们也找不到任何盟军对日本发出(如郑朔先生所说)“如果日本不投降,将要用一种很残酷的武器”的警告。
  或许有人会说,谁晓得,如果盟军当时采取顾及日本民族尊严和信仰的做法,向日本政府和人民保证在日本投降之后可以保留天皇制,战争肯定会比较早结束,各造的伤亡会比较低?
  我的回答是,按美国政府当时手上所拥有的上述资料,它是不该在那个时候投下原子弹,导致20万无辜者的死亡的——而是有义务给外交途径一个机会。
  日本军队当时在各处都已经有如一只困兽,要达致一份令日本政府能接受的投降协议绝对不会用上太长的时间。综观当时事件的发展,极有可能在1945年8月6日(即落下第一颗原子弹的日子)之前便可达致协议。如果在各种途径都尝试了之后仍不见效,再投下原子弹也不迟。
  值得一提的是,盟军最后还是没有动到日本天皇一根毫毛!
  这里有没有值得世人学习的地方呢?现在的美国政府误解或歪曲情报,没有给联合国一个机会,一味坚持出兵伊拉克,还不是打着消灭恶势力的旗帜?结果是怎样大家都很清楚。
·作者在本地从事出版业
大家可以投稿到
http://www.zaobao.com/yl/yl.html
去批驳联合早报新闻主任助理郑方生的谬论。
委员同志:我听说过这样一种说法,即日本本来对盟军开出的投降条件很满意,背地里已经打算投降了。但又碍于要面子,因此媒体在对外放风的时候用了一些很晦涩很难理解的说法(似乎有“默杀”一词,即“不发表意见”),从而导致了盟军误判认为日本是要负隅顽抗到底……
不知委员同志有无印象?帮忙考证一下有无根据。
不管它怎么样想,蘑菇云升起在倭猪生存的土地上,是最适合不过的事情
[B]以下是引用[I]scut_m[/I]在2005-8-15 9:52:00的发言:[/B][BR]委员同志:我听说过这样一种说法,即日本本来对盟军开出的投降条件很满意,背地里已经打算投降了。但又碍于要面子,因此媒体在对外放风的时候用了一些很晦涩很难理解的说法(似乎有“默杀”一词,即“不发表意见”),从而导致了盟军误判认为日本是要负隅顽抗到底……
不知委员同志有无印象?帮忙考证一下有无根据。

有过相应的报道
不过在50周年庆祝时已经有学者否定了
1 有人据说考证出来当时日本高层心里已经默许投降云云,并据说在每体上相当晦涩地相当难以理解地暗示诸如"默杀"之类,其半推半就之憨态对比俩原子弹暴响来果然有效果.
   我靠,还真他M有人愿意去做蛔虫去也啊??!!你丫善解人意到人家想吃什么饭拉什么屎都操心多多...
  #%!$^@#^
  本来想来个2' 3'呀排序更有说服力度些,现在想想,去他NAINAI 的吧.我就知道,这帮倭货就是不降并叫嚣几亿玉碎之类的,挨了炸,降了,真降了.
就这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