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兵器时代的攻城战斗中,攻防双方是如何组织战斗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5 07:59:55

冷兵器时代的攻城战斗中,攻防双方是如何组织战斗的?

2015-03-06 中华冷兵器


首先浅谈攻守两方的优势:
攻方:
攻方最大优势在于攻击选择上面,可在任意时间,地点展开任意形式进攻,而守方往往兵力较少,除了前期趁着对方立足未稳可能主动出击之外,大多数的时间只能被动防守城池。

守方:

最大的优势在于城墙,中世纪时,城墙已经变得十分考究。跺墙、女墙、雁耳、双层、角楼、箭塔、墙钉等等不一而足,冷兵器时代无论攻城器械多么先进,城墙始终是个难以逾越的障碍。

接下来谈先期准备:

作为进攻方,必须铲除城市周围一切可以支援城内的据点。乡村、驿道、援兵,这些都是进攻方在进攻之前必须解决的问题,另外必须要有一鼓作气的决心。

作为防守方则必须准备足够多的粮食以及武备,用以应对长期被困局面,同时要有坚守恒心。

闲话不说,下面具体来谈:

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的征伐史基本上可以说是一部攻防史,摧城拔寨历来都是战争意图当中最明晰的部分,例如乐毅伐齐,就被描述为连下齐国70余城,然而攻城本身往往意味着极高的死亡率,故而孙子有云:“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先来谈谈攻城战术,根据《墨子》一书记载,禽滑厘曾将当时主要的攻城方法总结为“临、钩、冲、梯、堙、水、穴、突、空洞、蚁傅、礮辒、轩车”共十二种,当然这些只停留在理论层面,放在战术层面来讲,实际战法除了最基本的人海战术,最常用的也就只有水攻,土攻,以及火攻。

人海战术顾名思义,这里掠过不表,,先来谈谈其余三种战法:

早在《孙子兵法火攻》篇中就曾指出, “以水佐攻者强”。因此对于进攻一方,只要条件允许,水攻可以纳入优先考虑,历史上的水攻数不胜数,尤以李自成攻开封为最,崇祯十五年(1642)九月,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第三次攻打开封,逾四个月,久攻不下,遂决黄河马家口段,水灌开封,“溃北门入, 穿东南门出,注涡水,城中百万户皆没”,从此开封变成了一座死城,直至二十年后,“洪流久徙,沉者复陆”,开封城才开始恢复了点儿生机。

水攻固然威力巨大,但是因其毁灭性常常带来风险,要对地势,水利进行精准测量,否则反而殃及自身,例如1209年,成吉思汗亲率大军围攻西夏中兴府(今宁夏银川)时,曾采用水攻办法,趁天降大雨、河水暴涨之机,引水淹城,后来城墙坍塌,决堤的河水四溢,蒙古军队反过来也受到洪水的淹溺。因此相较而言,土攻更为流行。

土攻一般分为两种方法:上天入地,上天即是在敌城外堆起土山,当土山高于城墙时则敌方动静尽在我掌握中,时称“高临”之法。入地则是坑道作业,一来通入城内,二来破坏城墙。

火药发明之前,火攻的战术运用,最多是以火箭或火炮的形式进行辅助进攻。火箭是指用弓或弩发射缚有蒿茅、薪刍、膏油等易燃物,焚烧城楼上一切“可燔之物”;另一种则是用抛石机,将烟球、毒药烟球等抛射到城中,其主要功效相当于现代战场上的烟幕弹或毒气弹。火药应用因题目限定为冷兵器而略去。

接下来谈攻城器械,此处将以中国史上最著名的汴梁攻防战为例进行讲解:

战争开始于1126年12月16日,交战一方为完颜宗望所率金军,另一方为宋廷。

当时的汴梁城由外城、里城和宫城三重组成,其中外城周长四十八里,城高四丈(约12.5米),城基宽五丈九尺(约18.4米)。此外,当时宋军还配备有当时最先进、最强大、也是最全备的防护器械,墙厚城高,兵坚器利,可谓“固若金汤”。 金军早前曾进行过一次攻击,但因自身攻城器械落后,只得铩羽而归,这次则是有备而来,大胆启用投降宋军,不仅制造出了不逊宋军的攻城器,工兵同样也由经验丰富的宋军降兵充当。下面展示金兵的武库:

望楼,顾名思义用以高空侦察城内动向, 孙子云:“能临敌变化者,谓之神。” 若要掌握第一手的战场信息, 必须利用望楼查探军情。
叠桥,为了跨越汴梁城外宽大的护城河而建造,不过当时宋军已经开始熟练利用火药因此传统渡河工具木质壕桥存活率低,因此,金军因地制宜使用叠桥, 先是搜集木材捆扎成简易木排,连成一体,浮于水面,然后在上面覆盖一层干柴,一层苇席,最后用泥土铺垫。这种叠桥取道的办法不但成本经济,搭建方便,而且抗打击能力非常强,“矢石火炮不能入”。
云梯,由于攻城最常采用的是“蚁附”战术(士兵爬上城墙,直接进行攻击),因此士兵进行攀墙作业的云梯也就显得必不可少了。宋代云梯最大的特点就是设计先进,机动性强防护性强。以当时被称作“行天桥”的重型云梯为例,用粗大的木头制成车座,配以车轴木轮,便于移动,车座上架起的云梯采用折叠式,每段各长二丈(6.26 米),以转轴相连接。作战时乘员在车内以人力将云梯推至预备攀登的地点,然后用车后的辘轳(绞车)将第二节梯放出,第二节折叠梯的顶端设有铁钩,可以迅速固定梯位,便于武装乘员在高处“安全”展开进攻。此外,这个时期云梯的防护性也得到了极大地提高。不但在梯子顶端设有一段女墙,可以在与守城部队短兵相接时提供简单的防护,同时还在车体部分增置生牛皮,防止乘员受伤。 而金人制造的云梯,下层也设有用牛皮封护的“小龛”,其功用是“可置数人以掘城”。
鹅车洞子 原名尖头木驴,古称“礮辒”,是一种有着坚固防护的攻城作业车,相当于古代的一种移动“木坦克”。 金军在原基础上进行了改进,据《靖康纪闻》载,其车“下置车转轮,上安巨木,状似屋形,以生牛皮缦上裹以铁叶”,此外,内部还特别添加了一层湿毡,从而更加坚固,“矢石灰火皆不能入”。 还特别借鉴了宋军当时挖掘地道的专用工程车辆“头车”的战术用法,把几十辆洞子车“节次以续”,连在一起使用,可以说是在战场上建立起一个个“活动掩体”,一条条“安全走廊”,从而最大限度上减少了士兵攻城时的伤亡率。
抛石机,据《续资治通鉴》记载,金兵第二次攻打汴京前,宋军曾有“砲五百余座在郊外”未能撤入城中,后皆落入金军之手,转而成为攻城的利器,当时宋朝制砲技术已经非常发达,金军当时还根据宋军火器发达的特点,对砲架进行了特别加固,“四旁并用湿榆小椓密簇定,又用生皮并铁叶裹定,鸱鸡须火不能入”, 最令人感慨的是,金人不但将“师宋之长技以制宋”的军事战略贯彻得非常彻底,而且战术理念也非常先进,采用了“饱和攻击”的军事手段, 当时金军连续攻击15天以后,汴梁城下垒积的砲石竟“高丈余”,每天被砲石直接击中毙命的士兵“不下二三十人”,这在冷兵器时代,对于有着多重防御措施的守城一方而言,已经是很高的伤亡率了。
拾遗,另外根据冷兵器时代的常识,金军可能还装备了“木幔”。木幔是一种用于攻城用的机动式防护屏障。《通典兵典攻城战具》记载:“以板为幔,立桔槔于四轮车上,悬幔逼城堞间,使矫捷者蚁附而上,矢石所不能及,谓之‘木幔’”。 除此之外,攻打城门时用的撞竿、兜竿之类
,也都是攻城必备的器械。

谈了半天战术好像没谈战术组织,其实攻城那有什么高明战术,这是硬碰硬的较量,能用水攻用水攻,能用土攻用土攻,能用火攻用火攻(或者用风筝?XD),再者无外乎是火力压制(抛石机,弩等),人海战术利用器械逼近城下,蚁附战术利用云梯攻城,然后真刀真枪实干。

下面来谈守城:

这里不谈守军主动出击,只谈如何抵御攻城部队,先来说说城池防御。

从军事防御的角度看,中国古代城池的构筑,可谓布局精妙,机关重重。在高大的城墙顶部,筑于外侧的有连续凹凸的齿形矮墙,称作雉堞,又称垛墙,上有垛口,可射箭和瞭望,下部有通风孔,用来保护墙体。内侧矮墙称为女墙,又叫“睥睨”,一般比垛口低,起护栏作用,防止士兵往来行走时跌下。此外,城墙内部也都修有环城马路和登城道。

城墙每座城门的正中央,都建有城楼,这是城墙顶上精致美观的高层建筑,平常登高了望,战时主将坐阵指挥,是一座城池重要的高空防御设施。而在高大的墙体外侧,每隔一定距离,还会有凸出于墙体外侧的一段,这就是马面(又称敌台、墩台、墙台)。平面有长方形和半圆形两种,因外观狭长如马面而得名。马面的使用是为了与城墙互为作用,消除城下死角,自上而下从三面攻击敌人。它的一般宽度为12~20米,凸出墙体外表面8~12米,间距为20~250米(一般为70米)。符合宋陈规《守城录·守城机要》中的记载:“马面,旧制六十步立一座,跳出城外,不减二丈,阔狭随地利不定,两边直觑城角,其上皆有楼子。”在使用冷兵器的时代,这个距离恰好在弓矢投石的有效射程之内。

为了增强马面的防御和战争能力,在马面之上一般都建有敌楼,既可以屯兵和嘹望,又可以储藏武器,使城墙的防御性能发展到最高点。战时既可以利用它外凸和高大建筑的特点,观望敌人,观察敌情,防止敌人迂回城下攻城。又可以凭借敌楼从正面及左右两楼间三个方面的交叉火力,狙击敌人,随时点线相连,编织严密的高空火力网,是城墙防御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城墙四角的角台,各建楼橹一座,名为角楼。角楼的朝向与大墙呈135°角,楼的高度、体量介于城楼与敌楼之间,主要用以弥补守城死角即城墙拐角处的防御薄弱环节,从而增强整座城墙的防御能力。战时,角楼内的守御者居高临下,视野广阔,可监控和痛击来自多种角度的进犯之敌。

从军事进攻的角度看,一座城池的最薄弱环节,自然是城门。因此城池的设计者自然会加大保护力度,强化其防御能力。规模小点的城池,一般是设置悬门或吊桥,而大一些城池,则要设置瓮城。瓮城是建在城门外小城 ,又叫月城,是专为保卫城门而设的小城。《武经总要前集·守城》记载:“其城外瓮城,或圆或方。视地形为之,高厚与城等,惟偏开一门,左右各随其便。” 即便敌军攻破了瓮城城门,还有主城门防御,由于翁城内地方狭窄不易于展开大规模兵力进攻,延缓了敌军的进攻速度,而城墙顶部的守军则可居高临下四面射击,给敌人以致命打击,正所谓关门打狗、瓮中捉鳖。《诗经·郑风·出其东门》云:“出其闉阇,有女如荼”。闉阇指的便是瓮城。可见早在春秋时期,城池的城防技术已经达到相当完善的地步。由城墙、城楼、护城河、马面、敌楼、角楼、瓮城等组成的立体城防格局,基本在春秋战国时期都已成熟定型,并一直持续到明清时代。

守城器械

《武经总要》云:“守城之道,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攻也”。也就说,周密部署,积极防御,方是王道。好在是中国古人善于总结和积累经验,写出许多流传后世的城防“操作宝典”,并渐渐形成一套成熟的“制式”装备系统。

一类是阻滞实施。护城濠外,一般设有三四道人工障碍,主要有蒺蔾、鹿角木、陷马坑、拒马枪等,其目的主要是防止敌军,特别是骑兵部队近前。

蒺蔾有木蒺蔾和铁蒺蔾之分。木蒺蔾是一种一年生的草本植物,果实外壳有坚硬的刺,古时作战常常就地取材,将它收集后洒于敌军必经之路,用以刺伤敌军人马脚部。铁蒺蔾自然是人工打造的“仿生”武器,具有同样的功能,不过更结实,并能循环使用。《墨子》一书中,就多次提到蒺藜的用途,他指出除了在城内要储存外,在地道的进出口和门户都应设置,以防止敌人偷袭。与铁蒺藜相似的还有铁菱角,主要是部署在水较浅的壕沟,或是近城的溪流塘陂,以防止敌军涉渡。

鹿角木是状似鹿角的木料障碍物,分为树枝类与树干类两种,长达数尺,其中一端插入土中一尺多,其目的也主要是用于阻挡骑兵。有点像近现代战争中布防常用的铁丝网。这种阻滞装备,发明于汉代,三国时期魏军曾大量的运用于守城。用来迟滞敌军骑兵的行动还有陷马坑,一般设置在敌人通行的道路和城门的内外两侧,呈巨字形或亚字形排列,坑中底部布满削尖并用火烤过的鹿角枪和竹签,坑上以刍草或种草苗覆盖,藉以欺敌。另外,还有一种称为机桥的陷阱装置,主要是部署在壕沟上,平常与正常的便桥无异,但是有敌军攻城时,则可将栝木取下,敌军一践踏桥面,桥就立刻翻覆。

另一类是防守武器。如果说这些阻滞设施只是守城的第一道防线,那么第二道防线,也是最重要的防线自然是对付像蚂蚁一样密密麻麻攀爬攻城(即墨子所云的蛾傅,或孙子云的蚁附)的城头防守。其中应用最早,也是取多的防守武器应该是檑具。早在《 周礼·秋官·职金疏》中就有“雷,守城捍御之具”的相关记载。

擂具是在一根巨大的木柱上钉上尖锐的逆须钉,然后通过重力投掷产生杀伤力的防守武器。除了木檑,还有砖檑和泥檑,主要是在城中资源稀缺的情况下的木檑替代品,杀伤力自然会大打折扣。因此到了宋代,古人又发明了可重复使用的回收型檑木。主要有车脚檑和夜叉檑两种,车脚檑是自城上立一个绞车,然后以车轮作为檑具,投掷后再以绞车收回。而夜叉檑(又称留客住)的设计又要巧妙许多,在檑木的两端装有轮子,虽然同样依靠城上的绞车施放,但因为极大地减了逆须钉和城墙摩擦时的阻力,回收速度加快,自然作战效率要提高许多。

与擂具功能相类似还有一种称作“狼牙拍”的防守武器。根据《武经总要》记载,狼牙拍是在一块长五尺(1.57米)、宽四尺五寸(1.41米)、厚三寸(0.09米)的榆木板上钉满五寸长,重六两的狼牙铁钉二千二百个,四面各装上一刀刃,以加强杀伤力。敌军攻城时,守城士兵用两组绳子将拍面举起与城墙垂直,待到敌军攀爬到拍面下方时,突然放下,以产生最致命的杀伤力。而针对敌军攻城用的轒輼(又称木驴车,四轮车上立木架,蒙以牛皮,下可容10人,犹如古代木制装甲车),守城士兵则会用一种称为铁撞木的武器进行破坏。铁撞木是木身铁首,铁首由六个铁锋组成,每个铁锋长一尺(约30厘米),状似一颗大狼牙铁钉。通过巨大的撞击力,破坏攻城车辆的顶部,然后再投掷以火箭,燃烧破坏。

针对攻城士兵的还有一款颇有意思的进攻型防守武器,即所谓的“飞钩”,又名“铁鸮”。它是由一个锋利的铁钩和一段长长的铁链组成。因为攻城的敌军士兵头戴铁盔,身穿铁甲,往往行动不便,加上担心矢石攻击,不敢抬头,所以守城军士趁着机会,抛下飞钩,钩住盔甲,犹如钓鱼一般,将敌军半悬空中,任由守城一方痛击。

此外,守城士兵还拥有其他种类敏多的单兵作战武器,如拐突枪,抓枪、拐刃枪、叉竿等。考虑到守城战的特殊性,这些守城武器与野战武器大为不同,最鲜明的特点就是长,一般都在7、8米左右。有些武器还需要特别设计,譬如一种叫剉子斧的武器,和一般“直柄直刀”的斧头不同,而是采用“直柄横刀”的方式,主要是用于钩刺攻城人或铲砍攀城人手。而单兵使用的防御盾牌也有所不同。一般有木立牌和竹立牌之分,两者型制相近,都是又高又大,并附有拐子(支撑架),以便士兵腾出手来,在盾牌后发起攻击。与木立牌相比,竹立牌的防御力更佳,它是将厚竹条用牛皮条编缀而成,甚至整个盾牌都会付上牛皮,特别坚固,在有敌情顾虑下,士兵巡视城墙或驻扎战棚时,可以用它来防御火炮火箭的袭击。除却这些制式装备外,石灰、沙子、火油,甚至开水也都是必备的防守类攻击武器,虽然杀伤力有限,但也能起到烟雾弹、燃烧弹、甚至毒气弹的效力,以达到扰乱敌军,掩护进攻的作用。

再一类是防护设施。因为攻城的军队除却采用人海攻势外,往往还会采用三种方式辅助进攻。一是石攻,二是火攻,三是土攻。石砲车是攻城的重型武器,对城墙有着巨大的破坏力,针对此,守城部队往往采用一种被称作“累答”的防护用具。累答是由粗麻绳紧密编成细密的软帘,表面涂泥浆层防火,然后悬挂于城楼、女墙、望楼外面,以防护墙垛不为飞石所破。

攻城部队也常常利用砲车往城里投掷燃烧弹,因此城墙上的防火措施也非常重要。墨子就特别强调这一点,不厌其烦地强调“涂泥防火”和“多备水具”。大概他那个时代地下水浅(地下三尺即见水),容易打的缘故,他甚至要求每一百步挖一口井,以备之需。到了宋代,城墙消防主要采用水袋的形式。《武经总要》要求一座城门必须配置两具水袋。水袋是用牛马杂畜的皮毛制成,一般可以贮水三、四石,出水口是一根中间打通,长约一丈的粗径竹竿,权当消防水管。另外,当时还发明了一种能将水推压喷洒的唧筒,遇到城上的城楼或战棚失火,以三至五人为一组,立刻提起水袋灌救,颇有效率。如果敌军在在城下起火,则用一种用猪或牛的胞衣特制的水囊,投掷火中,囊破水出。如果是遇到油性的燃烧物,守军还会采用一种大型的麻搭(类似现代拖把)沾泥浆来灭火。

而攻城部队最惯用的伎俩,则是挖掘地道攻城,往往令守城部队防不胜防。不过,早在墨子时代,已经找到相应的破解之法。其具体方法是在城内的各方先掘好深二丈(6.26米)的洞穴,然后选择耳力好的军士待在洞中,然后取一个新的瓮盖在洞顶,只要敌人在数百步(一步相当于1.57米)之内活动,在洞中的军士就可以藉由声音来判断敌军的方位,然后再利用风扇车迅速的将毒药、浓烟或石灰粉吹向敌军方向。同时也可以在敌方地道方向预凿地道,两旁横向凿洞,隐藏伏兵,然后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将地洞中的敌军一一杀死。

当然,在实际战争中,无论军力,还是士气,攻城一方往往处于强势主动地位,守城一方必须因敌设防,机动灵活地将“守城术”加以创造性地运用,遇贼杀贼,见招拆招,方能取得守方的胜利。

战例来了:

发生在西魏大统十二年(546年)的玉壁之战,便是精典的防守案例。当时,东魏丞相高欢领重兵进攻西魏的玉壁城,昼夜不停,守城将领韦孝宽则随机应变,竭力抗御。东魏军先是在城南筑土山,欲居高临下攻城,而韦孝宽则针锋相对地加高城楼,并始终高于敌军土山,同时多备战具,展开积极防御,终使东魏军不能得逞,气得东魏统帅高欢大叫:“纵尔缚楼至天,我会穿城取尔”。

谈了半天战术好像没谈战术组织,其实攻城那有什么高明战术,这是硬碰硬的较量,能用水攻用水攻,能用土攻用土攻,能用火攻用火攻(或者用风筝?XD),再者无外乎是火力压制(抛石机,弩等),人海战术利用器械逼近城下,蚁附战术利用云梯攻城,然后真刀真枪实干。

下面来谈守城:

这里不谈守军主动出击,只谈如何抵御攻城部队,先来说说城池防御。

从军事防御的角度看,中国古代城池的构筑,可谓布局精妙,机关重重。在高大的城墙顶部,筑于外侧的有连续凹凸的齿形矮墙,称作雉堞,又称垛墙,上有垛口,可射箭和瞭望,下部有通风孔,用来保护墙体。内侧矮墙称为女墙,又叫“睥睨”,一般比垛口低,起护栏作用,防止士兵往来行走时跌下。此外,城墙内部也都修有环城马路和登城道。

城墙每座城门的正中央,都建有城楼,这是城墙顶上精致美观的高层建筑,平常登高了望,战时主将坐阵指挥,是一座城池重要的高空防御设施。而在高大的墙体外侧,每隔一定距离,还会有凸出于墙体外侧的一段,这就是马面(又称敌台、墩台、墙台)。平面有长方形和半圆形两种,因外观狭长如马面而得名。马面的使用是为了与城墙互为作用,消除城下死角,自上而下从三面攻击敌人。它的一般宽度为12~20米,凸出墙体外表面8~12米,间距为20~250米(一般为70米)。符合宋陈规《守城录·守城机要》中的记载:“马面,旧制六十步立一座,跳出城外,不减二丈,阔狭随地利不定,两边直觑城角,其上皆有楼子。”在使用冷兵器的时代,这个距离恰好在弓矢投石的有效射程之内。

为了增强马面的防御和战争能力,在马面之上一般都建有敌楼,既可以屯兵和嘹望,又可以储藏武器,使城墙的防御性能发展到最高点。战时既可以利用它外凸和高大建筑的特点,观望敌人,观察敌情,防止敌人迂回城下攻城。又可以凭借敌楼从正面及左右两楼间三个方面的交叉火力,狙击敌人,随时点线相连,编织严密的高空火力网,是城墙防御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城墙四角的角台,各建楼橹一座,名为角楼。角楼的朝向与大墙呈135°角,楼的高度、体量介于城楼与敌楼之间,主要用以弥补守城死角即城墙拐角处的防御薄弱环节,从而增强整座城墙的防御能力。战时,角楼内的守御者居高临下,视野广阔,可监控和痛击来自多种角度的进犯之敌。

从军事进攻的角度看,一座城池的最薄弱环节,自然是城门。因此城池的设计者自然会加大保护力度,强化其防御能力。规模小点的城池,一般是设置悬门或吊桥,而大一些城池,则要设置瓮城。瓮城是建在城门外小城 ,又叫月城,是专为保卫城门而设的小城。《武经总要前集·守城》记载:“其城外瓮城,或圆或方。视地形为之,高厚与城等,惟偏开一门,左右各随其便。” 即便敌军攻破了瓮城城门,还有主城门防御,由于翁城内地方狭窄不易于展开大规模兵力进攻,延缓了敌军的进攻速度,而城墙顶部的守军则可居高临下四面射击,给敌人以致命打击,正所谓关门打狗、瓮中捉鳖。《诗经·郑风·出其东门》云:“出其闉阇,有女如荼”。闉阇指的便是瓮城。可见早在春秋时期,城池的城防技术已经达到相当完善的地步。由城墙、城楼、护城河、马面、敌楼、角楼、瓮城等组成的立体城防格局,基本在春秋战国时期都已成熟定型,并一直持续到明清时代。

守城器械

《武经总要》云:“守城之道,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攻也”。也就说,周密部署,积极防御,方是王道。好在是中国古人善于总结和积累经验,写出许多流传后世的城防“操作宝典”,并渐渐形成一套成熟的“制式”装备系统。

一类是阻滞实施。护城濠外,一般设有三四道人工障碍,主要有蒺蔾、鹿角木、陷马坑、拒马枪等,其目的主要是防止敌军,特别是骑兵部队近前。

蒺蔾有木蒺蔾和铁蒺蔾之分。木蒺蔾是一种一年生的草本植物,果实外壳有坚硬的刺,古时作战常常就地取材,将它收集后洒于敌军必经之路,用以刺伤敌军人马脚部。铁蒺蔾自然是人工打造的“仿生”武器,具有同样的功能,不过更结实,并能循环使用。《墨子》一书中,就多次提到蒺藜的用途,他指出除了在城内要储存外,在地道的进出口和门户都应设置,以防止敌人偷袭。与铁蒺藜相似的还有铁菱角,主要是部署在水较浅的壕沟,或是近城的溪流塘陂,以防止敌军涉渡。

鹿角木是状似鹿角的木料障碍物,分为树枝类与树干类两种,长达数尺,其中一端插入土中一尺多,其目的也主要是用于阻挡骑兵。有点像近现代战争中布防常用的铁丝网。这种阻滞装备,发明于汉代,三国时期魏军曾大量的运用于守城。用来迟滞敌军骑兵的行动还有陷马坑,一般设置在敌人通行的道路和城门的内外两侧,呈巨字形或亚字形排列,坑中底部布满削尖并用火烤过的鹿角枪和竹签,坑上以刍草或种草苗覆盖,藉以欺敌。另外,还有一种称为机桥的陷阱装置,主要是部署在壕沟上,平常与正常的便桥无异,但是有敌军攻城时,则可将栝木取下,敌军一践踏桥面,桥就立刻翻覆。

另一类是防守武器。如果说这些阻滞设施只是守城的第一道防线,那么第二道防线,也是最重要的防线自然是对付像蚂蚁一样密密麻麻攀爬攻城(即墨子所云的蛾傅,或孙子云的蚁附)的城头防守。其中应用最早,也是取多的防守武器应该是檑具。早在《 周礼·秋官·职金疏》中就有“雷,守城捍御之具”的相关记载。

擂具是在一根巨大的木柱上钉上尖锐的逆须钉,然后通过重力投掷产生杀伤力的防守武器。除了木檑,还有砖檑和泥檑,主要是在城中资源稀缺的情况下的木檑替代品,杀伤力自然会大打折扣。因此到了宋代,古人又发明了可重复使用的回收型檑木。主要有车脚檑和夜叉檑两种,车脚檑是自城上立一个绞车,然后以车轮作为檑具,投掷后再以绞车收回。而夜叉檑(又称留客住)的设计又要巧妙许多,在檑木的两端装有轮子,虽然同样依靠城上的绞车施放,但因为极大地减了逆须钉和城墙摩擦时的阻力,回收速度加快,自然作战效率要提高许多。

与擂具功能相类似还有一种称作“狼牙拍”的防守武器。根据《武经总要》记载,狼牙拍是在一块长五尺(1.57米)、宽四尺五寸(1.41米)、厚三寸(0.09米)的榆木板上钉满五寸长,重六两的狼牙铁钉二千二百个,四面各装上一刀刃,以加强杀伤力。敌军攻城时,守城士兵用两组绳子将拍面举起与城墙垂直,待到敌军攀爬到拍面下方时,突然放下,以产生最致命的杀伤力。而针对敌军攻城用的轒輼(又称木驴车,四轮车上立木架,蒙以牛皮,下可容10人,犹如古代木制装甲车),守城士兵则会用一种称为铁撞木的武器进行破坏。铁撞木是木身铁首,铁首由六个铁锋组成,每个铁锋长一尺(约30厘米),状似一颗大狼牙铁钉。通过巨大的撞击力,破坏攻城车辆的顶部,然后再投掷以火箭,燃烧破坏。

针对攻城士兵的还有一款颇有意思的进攻型防守武器,即所谓的“飞钩”,又名“铁鸮”。它是由一个锋利的铁钩和一段长长的铁链组成。因为攻城的敌军士兵头戴铁盔,身穿铁甲,往往行动不便,加上担心矢石攻击,不敢抬头,所以守城军士趁着机会,抛下飞钩,钩住盔甲,犹如钓鱼一般,将敌军半悬空中,任由守城一方痛击。

此外,守城士兵还拥有其他种类敏多的单兵作战武器,如拐突枪,抓枪、拐刃枪、叉竿等。考虑到守城战的特殊性,这些守城武器与野战武器大为不同,最鲜明的特点就是长,一般都在7、8米左右。有些武器还需要特别设计,譬如一种叫剉子斧的武器,和一般“直柄直刀”的斧头不同,而是采用“直柄横刀”的方式,主要是用于钩刺攻城人或铲砍攀城人手。而单兵使用的防御盾牌也有所不同。一般有木立牌和竹立牌之分,两者型制相近,都是又高又大,并附有拐子(支撑架),以便士兵腾出手来,在盾牌后发起攻击。与木立牌相比,竹立牌的防御力更佳,它是将厚竹条用牛皮条编缀而成,甚至整个盾牌都会付上牛皮,特别坚固,在有敌情顾虑下,士兵巡视城墙或驻扎战棚时,可以用它来防御火炮火箭的袭击。除却这些制式装备外,石灰、沙子、火油,甚至开水也都是必备的防守类攻击武器,虽然杀伤力有限,但也能起到烟雾弹、燃烧弹、甚至毒气弹的效力,以达到扰乱敌军,掩护进攻的作用。

再一类是防护设施。因为攻城的军队除却采用人海攻势外,往往还会采用三种方式辅助进攻。一是石攻,二是火攻,三是土攻。石砲车是攻城的重型武器,对城墙有着巨大的破坏力,针对此,守城部队往往采用一种被称作“累答”的防护用具。累答是由粗麻绳紧密编成细密的软帘,表面涂泥浆层防火,然后悬挂于城楼、女墙、望楼外面,以防护墙垛不为飞石所破。

攻城部队也常常利用砲车往城里投掷燃烧弹,因此城墙上的防火措施也非常重要。墨子就特别强调这一点,不厌其烦地强调“涂泥防火”和“多备水具”。大概他那个时代地下水浅(地下三尺即见水),容易打的缘故,他甚至要求每一百步挖一口井,以备之需。到了宋代,城墙消防主要采用水袋的形式。《武经总要》要求一座城门必须配置两具水袋。水袋是用牛马杂畜的皮毛制成,一般可以贮水三、四石,出水口是一根中间打通,长约一丈的粗径竹竿,权当消防水管。另外,当时还发明了一种能将水推压喷洒的唧筒,遇到城上的城楼或战棚失火,以三至五人为一组,立刻提起水袋灌救,颇有效率。如果敌军在在城下起火,则用一种用猪或牛的胞衣特制的水囊,投掷火中,囊破水出。如果是遇到油性的燃烧物,守军还会采用一种大型的麻搭(类似现代拖把)沾泥浆来灭火。

而攻城部队最惯用的伎俩,则是挖掘地道攻城,往往令守城部队防不胜防。不过,早在墨子时代,已经找到相应的破解之法。其具体方法是在城内的各方先掘好深二丈(6.26米)的洞穴,然后选择耳力好的军士待在洞中,然后取一个新的瓮盖在洞顶,只要敌人在数百步(一步相当于1.57米)之内活动,在洞中的军士就可以藉由声音来判断敌军的方位,然后再利用风扇车迅速的将毒药、浓烟或石灰粉吹向敌军方向。同时也可以在敌方地道方向预凿地道,两旁横向凿洞,隐藏伏兵,然后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将地洞中的敌军一一杀死。

当然,在实际战争中,无论军力,还是士气,攻城一方往往处于强势主动地位,守城一方必须因敌设防,机动灵活地将“守城术”加以创造性地运用,遇贼杀贼,见招拆招,方能取得守方的胜利。

战例来了:

发生在西魏大统十二年(546年)的玉壁之战,便是精典的防守案例。当时,东魏丞相高欢领重兵进攻西魏的玉壁城,昼夜不停,守城将领韦孝宽则随机应变,竭力抗御。东魏军先是在城南筑土山,欲居高临下攻城,而韦孝宽则针锋相对地加高城楼,并始终高于敌军土山,同时多备战具,展开积极防御,终使东魏军不能得逞,气得东魏统帅高欢大叫:“纵尔缚楼至天,我会穿城取尔”。

遂后他改变攻城战术,采用“孤虚法”,一边集中兵力攻击北城,昼夜不息,一边在城南秘密挖掘10条地道。韦孝宽得知情报后,便命令守城兵士挖掘长沟,切断东魏军的地道,并派兵驻守,待东魏军挖至深沟时,顺手将其一一擒杀。此外,他还在沟外堆积木柴,备好火种,发现东魏军在地道中潜伏,便将木柴塞进地道,投火燃烧,并借助牛皮囊鼓风,烈火浓烟,把地道中的东魏士卒烧得是焦头烂额,惨不忍睹。高欢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他命人制造“攻车”,撞击城墙,所到之处,莫不摧毁。韦孝宽见状,采用以弱克刚的办法,命人用布匹做成帐幔,然后随其所向张开,攻车撞之,布受力悬空,冲击力顿时消解干净,城墙丝毫无损。

韦孝宽是一名聪明的将军,可高欢也非等闲之辈。他命东魏军把干燥的松枝、麻秆绑到长杆上,灌以膏油燃火,去焚烧帐幔,企图连玉壁城楼一起焚毁。韦孝宽则随机应变,命军士把锐利的钩刀绑到长杆上,等火杆攻击时,即举起钩刀割之,把正点燃的松枝、麻秆全部割掉。屡败屡战的高欢也毫不气馁,又转用地道法,命攻城士兵在城四周挖掘地道20条,用木柱支撑,然后以油灌柱,放火烧断木柱,使城墙崩塌。但韦孝宽早有准备,城墙崩塌处又及时用栅栏堵住,使东魏军无法攻入城内。高欢率兵攻城50天,士卒伤亡7万人,精疲力竭,用尽心计,仍未攻克,只好恨恨撤军。

古代城防的重型武器

在守城战中,作为远射武器,除却一般意义上的弓和弩外,还有一些特殊的重型武器,不能不提。一种是巨型床弩。这种床弩为增加发射的力道,都是以复合弓来提供足够的弹力。这些床弩的发射机制和个人型所使用的弩机不同,一般是以槌子来敲移“牙发”,使弦脱离,进而带动弩箭。床弩一次发射数十箭,对于敌人的密集攻击具有很大的伤害力。中国古代城池,基本都设有弩台,便是放置这种大型弩机用的。宋代时常用的三弓床子弩,张时需用士兵数十人架床,最远可及三百步。

另一种便是炮车。火药发明之前,所谓的“炮车”指的是投石车。《武经总要》曾提到:“凡炮,军中之利器也,攻守师行皆用之。”投石器的原理很简单,通过杠杆的作用,一边置放炮石,一边是由多条拽索组成,运行时,通过多个士兵抓住拽索,一起猛然发力,将另一端的炮石反弹出去。这些炮中大多数都以“梢”的数量作为名称。“梢”是指炮杆的组成结构,若为一支炮杆则称为单梢炮,五支则称为五梢炮。复合组成的炮杆弹力较佳,容易将炮石投掷更远处。单梢炮炮石一般有两斤重,需要四十名拽手拉,可抛至50至80步(78.25-125.2米)远。

后来陆续出现的炮身愈来愈大,性能也愈来愈佳。譬如七梢炮的炮石达90斤重,需要二百五十名拽手,最远射程可达90步(140.85米)。不过,这个射程的数据有些存疑,以单梢炮射程为例,《武经总要》提到是50-80步,但在《襄阳守城录》的实战记录中,却可以达到250步(391.25米),相差三至五倍之多。也许是技术改进或者别的什么缘故吧。不管如何,在冷兵器时代,这种石炮的威力已经相当可观了。在钓鱼城保卫战中,宋军的多梢炮曾经让仰攻的蒙古军吃了不少苦头,大汗蒙哥就是被石炮砸死的。不过,按明正德《四川志·钓鱼城记的记载,言其是“中炮风而死”的。所谓炮风,大约是受到炮击的震动,跌倒中风后死亡。如果真是如此,可以想见此炮发射时是何等惊天动地。

关于守城战术,用句废话总结一下: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配合地利,善用器械,不要让他上墙,不要让他进城。

冷兵器时代的攻城战斗中,攻防双方是如何组织战斗的?

2015-03-06 中华冷兵器


首先浅谈攻守两方的优势:
攻方:
攻方最大优势在于攻击选择上面,可在任意时间,地点展开任意形式进攻,而守方往往兵力较少,除了前期趁着对方立足未稳可能主动出击之外,大多数的时间只能被动防守城池。

守方:

最大的优势在于城墙,中世纪时,城墙已经变得十分考究。跺墙、女墙、雁耳、双层、角楼、箭塔、墙钉等等不一而足,冷兵器时代无论攻城器械多么先进,城墙始终是个难以逾越的障碍。

接下来谈先期准备:

作为进攻方,必须铲除城市周围一切可以支援城内的据点。乡村、驿道、援兵,这些都是进攻方在进攻之前必须解决的问题,另外必须要有一鼓作气的决心。

作为防守方则必须准备足够多的粮食以及武备,用以应对长期被困局面,同时要有坚守恒心。

闲话不说,下面具体来谈:

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的征伐史基本上可以说是一部攻防史,摧城拔寨历来都是战争意图当中最明晰的部分,例如乐毅伐齐,就被描述为连下齐国70余城,然而攻城本身往往意味着极高的死亡率,故而孙子有云:“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先来谈谈攻城战术,根据《墨子》一书记载,禽滑厘曾将当时主要的攻城方法总结为“临、钩、冲、梯、堙、水、穴、突、空洞、蚁傅、礮辒、轩车”共十二种,当然这些只停留在理论层面,放在战术层面来讲,实际战法除了最基本的人海战术,最常用的也就只有水攻,土攻,以及火攻。

人海战术顾名思义,这里掠过不表,,先来谈谈其余三种战法:

早在《孙子兵法火攻》篇中就曾指出, “以水佐攻者强”。因此对于进攻一方,只要条件允许,水攻可以纳入优先考虑,历史上的水攻数不胜数,尤以李自成攻开封为最,崇祯十五年(1642)九月,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第三次攻打开封,逾四个月,久攻不下,遂决黄河马家口段,水灌开封,“溃北门入, 穿东南门出,注涡水,城中百万户皆没”,从此开封变成了一座死城,直至二十年后,“洪流久徙,沉者复陆”,开封城才开始恢复了点儿生机。

水攻固然威力巨大,但是因其毁灭性常常带来风险,要对地势,水利进行精准测量,否则反而殃及自身,例如1209年,成吉思汗亲率大军围攻西夏中兴府(今宁夏银川)时,曾采用水攻办法,趁天降大雨、河水暴涨之机,引水淹城,后来城墙坍塌,决堤的河水四溢,蒙古军队反过来也受到洪水的淹溺。因此相较而言,土攻更为流行。

土攻一般分为两种方法:上天入地,上天即是在敌城外堆起土山,当土山高于城墙时则敌方动静尽在我掌握中,时称“高临”之法。入地则是坑道作业,一来通入城内,二来破坏城墙。

火药发明之前,火攻的战术运用,最多是以火箭或火炮的形式进行辅助进攻。火箭是指用弓或弩发射缚有蒿茅、薪刍、膏油等易燃物,焚烧城楼上一切“可燔之物”;另一种则是用抛石机,将烟球、毒药烟球等抛射到城中,其主要功效相当于现代战场上的烟幕弹或毒气弹。火药应用因题目限定为冷兵器而略去。

接下来谈攻城器械,此处将以中国史上最著名的汴梁攻防战为例进行讲解:

战争开始于1126年12月16日,交战一方为完颜宗望所率金军,另一方为宋廷。

当时的汴梁城由外城、里城和宫城三重组成,其中外城周长四十八里,城高四丈(约12.5米),城基宽五丈九尺(约18.4米)。此外,当时宋军还配备有当时最先进、最强大、也是最全备的防护器械,墙厚城高,兵坚器利,可谓“固若金汤”。 金军早前曾进行过一次攻击,但因自身攻城器械落后,只得铩羽而归,这次则是有备而来,大胆启用投降宋军,不仅制造出了不逊宋军的攻城器,工兵同样也由经验丰富的宋军降兵充当。下面展示金兵的武库:

望楼,顾名思义用以高空侦察城内动向, 孙子云:“能临敌变化者,谓之神。” 若要掌握第一手的战场信息, 必须利用望楼查探军情。
叠桥,为了跨越汴梁城外宽大的护城河而建造,不过当时宋军已经开始熟练利用火药因此传统渡河工具木质壕桥存活率低,因此,金军因地制宜使用叠桥, 先是搜集木材捆扎成简易木排,连成一体,浮于水面,然后在上面覆盖一层干柴,一层苇席,最后用泥土铺垫。这种叠桥取道的办法不但成本经济,搭建方便,而且抗打击能力非常强,“矢石火炮不能入”。
云梯,由于攻城最常采用的是“蚁附”战术(士兵爬上城墙,直接进行攻击),因此士兵进行攀墙作业的云梯也就显得必不可少了。宋代云梯最大的特点就是设计先进,机动性强防护性强。以当时被称作“行天桥”的重型云梯为例,用粗大的木头制成车座,配以车轴木轮,便于移动,车座上架起的云梯采用折叠式,每段各长二丈(6.26 米),以转轴相连接。作战时乘员在车内以人力将云梯推至预备攀登的地点,然后用车后的辘轳(绞车)将第二节梯放出,第二节折叠梯的顶端设有铁钩,可以迅速固定梯位,便于武装乘员在高处“安全”展开进攻。此外,这个时期云梯的防护性也得到了极大地提高。不但在梯子顶端设有一段女墙,可以在与守城部队短兵相接时提供简单的防护,同时还在车体部分增置生牛皮,防止乘员受伤。 而金人制造的云梯,下层也设有用牛皮封护的“小龛”,其功用是“可置数人以掘城”。
鹅车洞子 原名尖头木驴,古称“礮辒”,是一种有着坚固防护的攻城作业车,相当于古代的一种移动“木坦克”。 金军在原基础上进行了改进,据《靖康纪闻》载,其车“下置车转轮,上安巨木,状似屋形,以生牛皮缦上裹以铁叶”,此外,内部还特别添加了一层湿毡,从而更加坚固,“矢石灰火皆不能入”。 还特别借鉴了宋军当时挖掘地道的专用工程车辆“头车”的战术用法,把几十辆洞子车“节次以续”,连在一起使用,可以说是在战场上建立起一个个“活动掩体”,一条条“安全走廊”,从而最大限度上减少了士兵攻城时的伤亡率。
抛石机,据《续资治通鉴》记载,金兵第二次攻打汴京前,宋军曾有“砲五百余座在郊外”未能撤入城中,后皆落入金军之手,转而成为攻城的利器,当时宋朝制砲技术已经非常发达,金军当时还根据宋军火器发达的特点,对砲架进行了特别加固,“四旁并用湿榆小椓密簇定,又用生皮并铁叶裹定,鸱鸡须火不能入”, 最令人感慨的是,金人不但将“师宋之长技以制宋”的军事战略贯彻得非常彻底,而且战术理念也非常先进,采用了“饱和攻击”的军事手段, 当时金军连续攻击15天以后,汴梁城下垒积的砲石竟“高丈余”,每天被砲石直接击中毙命的士兵“不下二三十人”,这在冷兵器时代,对于有着多重防御措施的守城一方而言,已经是很高的伤亡率了。
拾遗,另外根据冷兵器时代的常识,金军可能还装备了“木幔”。木幔是一种用于攻城用的机动式防护屏障。《通典兵典攻城战具》记载:“以板为幔,立桔槔于四轮车上,悬幔逼城堞间,使矫捷者蚁附而上,矢石所不能及,谓之‘木幔’”。 除此之外,攻打城门时用的撞竿、兜竿之类
,也都是攻城必备的器械。

谈了半天战术好像没谈战术组织,其实攻城那有什么高明战术,这是硬碰硬的较量,能用水攻用水攻,能用土攻用土攻,能用火攻用火攻(或者用风筝?XD),再者无外乎是火力压制(抛石机,弩等),人海战术利用器械逼近城下,蚁附战术利用云梯攻城,然后真刀真枪实干。

下面来谈守城:

这里不谈守军主动出击,只谈如何抵御攻城部队,先来说说城池防御。

从军事防御的角度看,中国古代城池的构筑,可谓布局精妙,机关重重。在高大的城墙顶部,筑于外侧的有连续凹凸的齿形矮墙,称作雉堞,又称垛墙,上有垛口,可射箭和瞭望,下部有通风孔,用来保护墙体。内侧矮墙称为女墙,又叫“睥睨”,一般比垛口低,起护栏作用,防止士兵往来行走时跌下。此外,城墙内部也都修有环城马路和登城道。

城墙每座城门的正中央,都建有城楼,这是城墙顶上精致美观的高层建筑,平常登高了望,战时主将坐阵指挥,是一座城池重要的高空防御设施。而在高大的墙体外侧,每隔一定距离,还会有凸出于墙体外侧的一段,这就是马面(又称敌台、墩台、墙台)。平面有长方形和半圆形两种,因外观狭长如马面而得名。马面的使用是为了与城墙互为作用,消除城下死角,自上而下从三面攻击敌人。它的一般宽度为12~20米,凸出墙体外表面8~12米,间距为20~250米(一般为70米)。符合宋陈规《守城录·守城机要》中的记载:“马面,旧制六十步立一座,跳出城外,不减二丈,阔狭随地利不定,两边直觑城角,其上皆有楼子。”在使用冷兵器的时代,这个距离恰好在弓矢投石的有效射程之内。

为了增强马面的防御和战争能力,在马面之上一般都建有敌楼,既可以屯兵和嘹望,又可以储藏武器,使城墙的防御性能发展到最高点。战时既可以利用它外凸和高大建筑的特点,观望敌人,观察敌情,防止敌人迂回城下攻城。又可以凭借敌楼从正面及左右两楼间三个方面的交叉火力,狙击敌人,随时点线相连,编织严密的高空火力网,是城墙防御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城墙四角的角台,各建楼橹一座,名为角楼。角楼的朝向与大墙呈135°角,楼的高度、体量介于城楼与敌楼之间,主要用以弥补守城死角即城墙拐角处的防御薄弱环节,从而增强整座城墙的防御能力。战时,角楼内的守御者居高临下,视野广阔,可监控和痛击来自多种角度的进犯之敌。

从军事进攻的角度看,一座城池的最薄弱环节,自然是城门。因此城池的设计者自然会加大保护力度,强化其防御能力。规模小点的城池,一般是设置悬门或吊桥,而大一些城池,则要设置瓮城。瓮城是建在城门外小城 ,又叫月城,是专为保卫城门而设的小城。《武经总要前集·守城》记载:“其城外瓮城,或圆或方。视地形为之,高厚与城等,惟偏开一门,左右各随其便。” 即便敌军攻破了瓮城城门,还有主城门防御,由于翁城内地方狭窄不易于展开大规模兵力进攻,延缓了敌军的进攻速度,而城墙顶部的守军则可居高临下四面射击,给敌人以致命打击,正所谓关门打狗、瓮中捉鳖。《诗经·郑风·出其东门》云:“出其闉阇,有女如荼”。闉阇指的便是瓮城。可见早在春秋时期,城池的城防技术已经达到相当完善的地步。由城墙、城楼、护城河、马面、敌楼、角楼、瓮城等组成的立体城防格局,基本在春秋战国时期都已成熟定型,并一直持续到明清时代。

守城器械

《武经总要》云:“守城之道,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攻也”。也就说,周密部署,积极防御,方是王道。好在是中国古人善于总结和积累经验,写出许多流传后世的城防“操作宝典”,并渐渐形成一套成熟的“制式”装备系统。

一类是阻滞实施。护城濠外,一般设有三四道人工障碍,主要有蒺蔾、鹿角木、陷马坑、拒马枪等,其目的主要是防止敌军,特别是骑兵部队近前。

蒺蔾有木蒺蔾和铁蒺蔾之分。木蒺蔾是一种一年生的草本植物,果实外壳有坚硬的刺,古时作战常常就地取材,将它收集后洒于敌军必经之路,用以刺伤敌军人马脚部。铁蒺蔾自然是人工打造的“仿生”武器,具有同样的功能,不过更结实,并能循环使用。《墨子》一书中,就多次提到蒺藜的用途,他指出除了在城内要储存外,在地道的进出口和门户都应设置,以防止敌人偷袭。与铁蒺藜相似的还有铁菱角,主要是部署在水较浅的壕沟,或是近城的溪流塘陂,以防止敌军涉渡。

鹿角木是状似鹿角的木料障碍物,分为树枝类与树干类两种,长达数尺,其中一端插入土中一尺多,其目的也主要是用于阻挡骑兵。有点像近现代战争中布防常用的铁丝网。这种阻滞装备,发明于汉代,三国时期魏军曾大量的运用于守城。用来迟滞敌军骑兵的行动还有陷马坑,一般设置在敌人通行的道路和城门的内外两侧,呈巨字形或亚字形排列,坑中底部布满削尖并用火烤过的鹿角枪和竹签,坑上以刍草或种草苗覆盖,藉以欺敌。另外,还有一种称为机桥的陷阱装置,主要是部署在壕沟上,平常与正常的便桥无异,但是有敌军攻城时,则可将栝木取下,敌军一践踏桥面,桥就立刻翻覆。

另一类是防守武器。如果说这些阻滞设施只是守城的第一道防线,那么第二道防线,也是最重要的防线自然是对付像蚂蚁一样密密麻麻攀爬攻城(即墨子所云的蛾傅,或孙子云的蚁附)的城头防守。其中应用最早,也是取多的防守武器应该是檑具。早在《 周礼·秋官·职金疏》中就有“雷,守城捍御之具”的相关记载。

擂具是在一根巨大的木柱上钉上尖锐的逆须钉,然后通过重力投掷产生杀伤力的防守武器。除了木檑,还有砖檑和泥檑,主要是在城中资源稀缺的情况下的木檑替代品,杀伤力自然会大打折扣。因此到了宋代,古人又发明了可重复使用的回收型檑木。主要有车脚檑和夜叉檑两种,车脚檑是自城上立一个绞车,然后以车轮作为檑具,投掷后再以绞车收回。而夜叉檑(又称留客住)的设计又要巧妙许多,在檑木的两端装有轮子,虽然同样依靠城上的绞车施放,但因为极大地减了逆须钉和城墙摩擦时的阻力,回收速度加快,自然作战效率要提高许多。

与擂具功能相类似还有一种称作“狼牙拍”的防守武器。根据《武经总要》记载,狼牙拍是在一块长五尺(1.57米)、宽四尺五寸(1.41米)、厚三寸(0.09米)的榆木板上钉满五寸长,重六两的狼牙铁钉二千二百个,四面各装上一刀刃,以加强杀伤力。敌军攻城时,守城士兵用两组绳子将拍面举起与城墙垂直,待到敌军攀爬到拍面下方时,突然放下,以产生最致命的杀伤力。而针对敌军攻城用的轒輼(又称木驴车,四轮车上立木架,蒙以牛皮,下可容10人,犹如古代木制装甲车),守城士兵则会用一种称为铁撞木的武器进行破坏。铁撞木是木身铁首,铁首由六个铁锋组成,每个铁锋长一尺(约30厘米),状似一颗大狼牙铁钉。通过巨大的撞击力,破坏攻城车辆的顶部,然后再投掷以火箭,燃烧破坏。

针对攻城士兵的还有一款颇有意思的进攻型防守武器,即所谓的“飞钩”,又名“铁鸮”。它是由一个锋利的铁钩和一段长长的铁链组成。因为攻城的敌军士兵头戴铁盔,身穿铁甲,往往行动不便,加上担心矢石攻击,不敢抬头,所以守城军士趁着机会,抛下飞钩,钩住盔甲,犹如钓鱼一般,将敌军半悬空中,任由守城一方痛击。

此外,守城士兵还拥有其他种类敏多的单兵作战武器,如拐突枪,抓枪、拐刃枪、叉竿等。考虑到守城战的特殊性,这些守城武器与野战武器大为不同,最鲜明的特点就是长,一般都在7、8米左右。有些武器还需要特别设计,譬如一种叫剉子斧的武器,和一般“直柄直刀”的斧头不同,而是采用“直柄横刀”的方式,主要是用于钩刺攻城人或铲砍攀城人手。而单兵使用的防御盾牌也有所不同。一般有木立牌和竹立牌之分,两者型制相近,都是又高又大,并附有拐子(支撑架),以便士兵腾出手来,在盾牌后发起攻击。与木立牌相比,竹立牌的防御力更佳,它是将厚竹条用牛皮条编缀而成,甚至整个盾牌都会付上牛皮,特别坚固,在有敌情顾虑下,士兵巡视城墙或驻扎战棚时,可以用它来防御火炮火箭的袭击。除却这些制式装备外,石灰、沙子、火油,甚至开水也都是必备的防守类攻击武器,虽然杀伤力有限,但也能起到烟雾弹、燃烧弹、甚至毒气弹的效力,以达到扰乱敌军,掩护进攻的作用。

再一类是防护设施。因为攻城的军队除却采用人海攻势外,往往还会采用三种方式辅助进攻。一是石攻,二是火攻,三是土攻。石砲车是攻城的重型武器,对城墙有着巨大的破坏力,针对此,守城部队往往采用一种被称作“累答”的防护用具。累答是由粗麻绳紧密编成细密的软帘,表面涂泥浆层防火,然后悬挂于城楼、女墙、望楼外面,以防护墙垛不为飞石所破。

攻城部队也常常利用砲车往城里投掷燃烧弹,因此城墙上的防火措施也非常重要。墨子就特别强调这一点,不厌其烦地强调“涂泥防火”和“多备水具”。大概他那个时代地下水浅(地下三尺即见水),容易打的缘故,他甚至要求每一百步挖一口井,以备之需。到了宋代,城墙消防主要采用水袋的形式。《武经总要》要求一座城门必须配置两具水袋。水袋是用牛马杂畜的皮毛制成,一般可以贮水三、四石,出水口是一根中间打通,长约一丈的粗径竹竿,权当消防水管。另外,当时还发明了一种能将水推压喷洒的唧筒,遇到城上的城楼或战棚失火,以三至五人为一组,立刻提起水袋灌救,颇有效率。如果敌军在在城下起火,则用一种用猪或牛的胞衣特制的水囊,投掷火中,囊破水出。如果是遇到油性的燃烧物,守军还会采用一种大型的麻搭(类似现代拖把)沾泥浆来灭火。

而攻城部队最惯用的伎俩,则是挖掘地道攻城,往往令守城部队防不胜防。不过,早在墨子时代,已经找到相应的破解之法。其具体方法是在城内的各方先掘好深二丈(6.26米)的洞穴,然后选择耳力好的军士待在洞中,然后取一个新的瓮盖在洞顶,只要敌人在数百步(一步相当于1.57米)之内活动,在洞中的军士就可以藉由声音来判断敌军的方位,然后再利用风扇车迅速的将毒药、浓烟或石灰粉吹向敌军方向。同时也可以在敌方地道方向预凿地道,两旁横向凿洞,隐藏伏兵,然后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将地洞中的敌军一一杀死。

当然,在实际战争中,无论军力,还是士气,攻城一方往往处于强势主动地位,守城一方必须因敌设防,机动灵活地将“守城术”加以创造性地运用,遇贼杀贼,见招拆招,方能取得守方的胜利。

战例来了:

发生在西魏大统十二年(546年)的玉壁之战,便是精典的防守案例。当时,东魏丞相高欢领重兵进攻西魏的玉壁城,昼夜不停,守城将领韦孝宽则随机应变,竭力抗御。东魏军先是在城南筑土山,欲居高临下攻城,而韦孝宽则针锋相对地加高城楼,并始终高于敌军土山,同时多备战具,展开积极防御,终使东魏军不能得逞,气得东魏统帅高欢大叫:“纵尔缚楼至天,我会穿城取尔”。

谈了半天战术好像没谈战术组织,其实攻城那有什么高明战术,这是硬碰硬的较量,能用水攻用水攻,能用土攻用土攻,能用火攻用火攻(或者用风筝?XD),再者无外乎是火力压制(抛石机,弩等),人海战术利用器械逼近城下,蚁附战术利用云梯攻城,然后真刀真枪实干。

下面来谈守城:

这里不谈守军主动出击,只谈如何抵御攻城部队,先来说说城池防御。

从军事防御的角度看,中国古代城池的构筑,可谓布局精妙,机关重重。在高大的城墙顶部,筑于外侧的有连续凹凸的齿形矮墙,称作雉堞,又称垛墙,上有垛口,可射箭和瞭望,下部有通风孔,用来保护墙体。内侧矮墙称为女墙,又叫“睥睨”,一般比垛口低,起护栏作用,防止士兵往来行走时跌下。此外,城墙内部也都修有环城马路和登城道。

城墙每座城门的正中央,都建有城楼,这是城墙顶上精致美观的高层建筑,平常登高了望,战时主将坐阵指挥,是一座城池重要的高空防御设施。而在高大的墙体外侧,每隔一定距离,还会有凸出于墙体外侧的一段,这就是马面(又称敌台、墩台、墙台)。平面有长方形和半圆形两种,因外观狭长如马面而得名。马面的使用是为了与城墙互为作用,消除城下死角,自上而下从三面攻击敌人。它的一般宽度为12~20米,凸出墙体外表面8~12米,间距为20~250米(一般为70米)。符合宋陈规《守城录·守城机要》中的记载:“马面,旧制六十步立一座,跳出城外,不减二丈,阔狭随地利不定,两边直觑城角,其上皆有楼子。”在使用冷兵器的时代,这个距离恰好在弓矢投石的有效射程之内。

为了增强马面的防御和战争能力,在马面之上一般都建有敌楼,既可以屯兵和嘹望,又可以储藏武器,使城墙的防御性能发展到最高点。战时既可以利用它外凸和高大建筑的特点,观望敌人,观察敌情,防止敌人迂回城下攻城。又可以凭借敌楼从正面及左右两楼间三个方面的交叉火力,狙击敌人,随时点线相连,编织严密的高空火力网,是城墙防御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城墙四角的角台,各建楼橹一座,名为角楼。角楼的朝向与大墙呈135°角,楼的高度、体量介于城楼与敌楼之间,主要用以弥补守城死角即城墙拐角处的防御薄弱环节,从而增强整座城墙的防御能力。战时,角楼内的守御者居高临下,视野广阔,可监控和痛击来自多种角度的进犯之敌。

从军事进攻的角度看,一座城池的最薄弱环节,自然是城门。因此城池的设计者自然会加大保护力度,强化其防御能力。规模小点的城池,一般是设置悬门或吊桥,而大一些城池,则要设置瓮城。瓮城是建在城门外小城 ,又叫月城,是专为保卫城门而设的小城。《武经总要前集·守城》记载:“其城外瓮城,或圆或方。视地形为之,高厚与城等,惟偏开一门,左右各随其便。” 即便敌军攻破了瓮城城门,还有主城门防御,由于翁城内地方狭窄不易于展开大规模兵力进攻,延缓了敌军的进攻速度,而城墙顶部的守军则可居高临下四面射击,给敌人以致命打击,正所谓关门打狗、瓮中捉鳖。《诗经·郑风·出其东门》云:“出其闉阇,有女如荼”。闉阇指的便是瓮城。可见早在春秋时期,城池的城防技术已经达到相当完善的地步。由城墙、城楼、护城河、马面、敌楼、角楼、瓮城等组成的立体城防格局,基本在春秋战国时期都已成熟定型,并一直持续到明清时代。

守城器械

《武经总要》云:“守城之道,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攻也”。也就说,周密部署,积极防御,方是王道。好在是中国古人善于总结和积累经验,写出许多流传后世的城防“操作宝典”,并渐渐形成一套成熟的“制式”装备系统。

一类是阻滞实施。护城濠外,一般设有三四道人工障碍,主要有蒺蔾、鹿角木、陷马坑、拒马枪等,其目的主要是防止敌军,特别是骑兵部队近前。

蒺蔾有木蒺蔾和铁蒺蔾之分。木蒺蔾是一种一年生的草本植物,果实外壳有坚硬的刺,古时作战常常就地取材,将它收集后洒于敌军必经之路,用以刺伤敌军人马脚部。铁蒺蔾自然是人工打造的“仿生”武器,具有同样的功能,不过更结实,并能循环使用。《墨子》一书中,就多次提到蒺藜的用途,他指出除了在城内要储存外,在地道的进出口和门户都应设置,以防止敌人偷袭。与铁蒺藜相似的还有铁菱角,主要是部署在水较浅的壕沟,或是近城的溪流塘陂,以防止敌军涉渡。

鹿角木是状似鹿角的木料障碍物,分为树枝类与树干类两种,长达数尺,其中一端插入土中一尺多,其目的也主要是用于阻挡骑兵。有点像近现代战争中布防常用的铁丝网。这种阻滞装备,发明于汉代,三国时期魏军曾大量的运用于守城。用来迟滞敌军骑兵的行动还有陷马坑,一般设置在敌人通行的道路和城门的内外两侧,呈巨字形或亚字形排列,坑中底部布满削尖并用火烤过的鹿角枪和竹签,坑上以刍草或种草苗覆盖,藉以欺敌。另外,还有一种称为机桥的陷阱装置,主要是部署在壕沟上,平常与正常的便桥无异,但是有敌军攻城时,则可将栝木取下,敌军一践踏桥面,桥就立刻翻覆。

另一类是防守武器。如果说这些阻滞设施只是守城的第一道防线,那么第二道防线,也是最重要的防线自然是对付像蚂蚁一样密密麻麻攀爬攻城(即墨子所云的蛾傅,或孙子云的蚁附)的城头防守。其中应用最早,也是取多的防守武器应该是檑具。早在《 周礼·秋官·职金疏》中就有“雷,守城捍御之具”的相关记载。

擂具是在一根巨大的木柱上钉上尖锐的逆须钉,然后通过重力投掷产生杀伤力的防守武器。除了木檑,还有砖檑和泥檑,主要是在城中资源稀缺的情况下的木檑替代品,杀伤力自然会大打折扣。因此到了宋代,古人又发明了可重复使用的回收型檑木。主要有车脚檑和夜叉檑两种,车脚檑是自城上立一个绞车,然后以车轮作为檑具,投掷后再以绞车收回。而夜叉檑(又称留客住)的设计又要巧妙许多,在檑木的两端装有轮子,虽然同样依靠城上的绞车施放,但因为极大地减了逆须钉和城墙摩擦时的阻力,回收速度加快,自然作战效率要提高许多。

与擂具功能相类似还有一种称作“狼牙拍”的防守武器。根据《武经总要》记载,狼牙拍是在一块长五尺(1.57米)、宽四尺五寸(1.41米)、厚三寸(0.09米)的榆木板上钉满五寸长,重六两的狼牙铁钉二千二百个,四面各装上一刀刃,以加强杀伤力。敌军攻城时,守城士兵用两组绳子将拍面举起与城墙垂直,待到敌军攀爬到拍面下方时,突然放下,以产生最致命的杀伤力。而针对敌军攻城用的轒輼(又称木驴车,四轮车上立木架,蒙以牛皮,下可容10人,犹如古代木制装甲车),守城士兵则会用一种称为铁撞木的武器进行破坏。铁撞木是木身铁首,铁首由六个铁锋组成,每个铁锋长一尺(约30厘米),状似一颗大狼牙铁钉。通过巨大的撞击力,破坏攻城车辆的顶部,然后再投掷以火箭,燃烧破坏。

针对攻城士兵的还有一款颇有意思的进攻型防守武器,即所谓的“飞钩”,又名“铁鸮”。它是由一个锋利的铁钩和一段长长的铁链组成。因为攻城的敌军士兵头戴铁盔,身穿铁甲,往往行动不便,加上担心矢石攻击,不敢抬头,所以守城军士趁着机会,抛下飞钩,钩住盔甲,犹如钓鱼一般,将敌军半悬空中,任由守城一方痛击。

此外,守城士兵还拥有其他种类敏多的单兵作战武器,如拐突枪,抓枪、拐刃枪、叉竿等。考虑到守城战的特殊性,这些守城武器与野战武器大为不同,最鲜明的特点就是长,一般都在7、8米左右。有些武器还需要特别设计,譬如一种叫剉子斧的武器,和一般“直柄直刀”的斧头不同,而是采用“直柄横刀”的方式,主要是用于钩刺攻城人或铲砍攀城人手。而单兵使用的防御盾牌也有所不同。一般有木立牌和竹立牌之分,两者型制相近,都是又高又大,并附有拐子(支撑架),以便士兵腾出手来,在盾牌后发起攻击。与木立牌相比,竹立牌的防御力更佳,它是将厚竹条用牛皮条编缀而成,甚至整个盾牌都会付上牛皮,特别坚固,在有敌情顾虑下,士兵巡视城墙或驻扎战棚时,可以用它来防御火炮火箭的袭击。除却这些制式装备外,石灰、沙子、火油,甚至开水也都是必备的防守类攻击武器,虽然杀伤力有限,但也能起到烟雾弹、燃烧弹、甚至毒气弹的效力,以达到扰乱敌军,掩护进攻的作用。

再一类是防护设施。因为攻城的军队除却采用人海攻势外,往往还会采用三种方式辅助进攻。一是石攻,二是火攻,三是土攻。石砲车是攻城的重型武器,对城墙有着巨大的破坏力,针对此,守城部队往往采用一种被称作“累答”的防护用具。累答是由粗麻绳紧密编成细密的软帘,表面涂泥浆层防火,然后悬挂于城楼、女墙、望楼外面,以防护墙垛不为飞石所破。

攻城部队也常常利用砲车往城里投掷燃烧弹,因此城墙上的防火措施也非常重要。墨子就特别强调这一点,不厌其烦地强调“涂泥防火”和“多备水具”。大概他那个时代地下水浅(地下三尺即见水),容易打的缘故,他甚至要求每一百步挖一口井,以备之需。到了宋代,城墙消防主要采用水袋的形式。《武经总要》要求一座城门必须配置两具水袋。水袋是用牛马杂畜的皮毛制成,一般可以贮水三、四石,出水口是一根中间打通,长约一丈的粗径竹竿,权当消防水管。另外,当时还发明了一种能将水推压喷洒的唧筒,遇到城上的城楼或战棚失火,以三至五人为一组,立刻提起水袋灌救,颇有效率。如果敌军在在城下起火,则用一种用猪或牛的胞衣特制的水囊,投掷火中,囊破水出。如果是遇到油性的燃烧物,守军还会采用一种大型的麻搭(类似现代拖把)沾泥浆来灭火。

而攻城部队最惯用的伎俩,则是挖掘地道攻城,往往令守城部队防不胜防。不过,早在墨子时代,已经找到相应的破解之法。其具体方法是在城内的各方先掘好深二丈(6.26米)的洞穴,然后选择耳力好的军士待在洞中,然后取一个新的瓮盖在洞顶,只要敌人在数百步(一步相当于1.57米)之内活动,在洞中的军士就可以藉由声音来判断敌军的方位,然后再利用风扇车迅速的将毒药、浓烟或石灰粉吹向敌军方向。同时也可以在敌方地道方向预凿地道,两旁横向凿洞,隐藏伏兵,然后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将地洞中的敌军一一杀死。

当然,在实际战争中,无论军力,还是士气,攻城一方往往处于强势主动地位,守城一方必须因敌设防,机动灵活地将“守城术”加以创造性地运用,遇贼杀贼,见招拆招,方能取得守方的胜利。

战例来了:

发生在西魏大统十二年(546年)的玉壁之战,便是精典的防守案例。当时,东魏丞相高欢领重兵进攻西魏的玉壁城,昼夜不停,守城将领韦孝宽则随机应变,竭力抗御。东魏军先是在城南筑土山,欲居高临下攻城,而韦孝宽则针锋相对地加高城楼,并始终高于敌军土山,同时多备战具,展开积极防御,终使东魏军不能得逞,气得东魏统帅高欢大叫:“纵尔缚楼至天,我会穿城取尔”。

遂后他改变攻城战术,采用“孤虚法”,一边集中兵力攻击北城,昼夜不息,一边在城南秘密挖掘10条地道。韦孝宽得知情报后,便命令守城兵士挖掘长沟,切断东魏军的地道,并派兵驻守,待东魏军挖至深沟时,顺手将其一一擒杀。此外,他还在沟外堆积木柴,备好火种,发现东魏军在地道中潜伏,便将木柴塞进地道,投火燃烧,并借助牛皮囊鼓风,烈火浓烟,把地道中的东魏士卒烧得是焦头烂额,惨不忍睹。高欢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他命人制造“攻车”,撞击城墙,所到之处,莫不摧毁。韦孝宽见状,采用以弱克刚的办法,命人用布匹做成帐幔,然后随其所向张开,攻车撞之,布受力悬空,冲击力顿时消解干净,城墙丝毫无损。

韦孝宽是一名聪明的将军,可高欢也非等闲之辈。他命东魏军把干燥的松枝、麻秆绑到长杆上,灌以膏油燃火,去焚烧帐幔,企图连玉壁城楼一起焚毁。韦孝宽则随机应变,命军士把锐利的钩刀绑到长杆上,等火杆攻击时,即举起钩刀割之,把正点燃的松枝、麻秆全部割掉。屡败屡战的高欢也毫不气馁,又转用地道法,命攻城士兵在城四周挖掘地道20条,用木柱支撑,然后以油灌柱,放火烧断木柱,使城墙崩塌。但韦孝宽早有准备,城墙崩塌处又及时用栅栏堵住,使东魏军无法攻入城内。高欢率兵攻城50天,士卒伤亡7万人,精疲力竭,用尽心计,仍未攻克,只好恨恨撤军。

古代城防的重型武器

在守城战中,作为远射武器,除却一般意义上的弓和弩外,还有一些特殊的重型武器,不能不提。一种是巨型床弩。这种床弩为增加发射的力道,都是以复合弓来提供足够的弹力。这些床弩的发射机制和个人型所使用的弩机不同,一般是以槌子来敲移“牙发”,使弦脱离,进而带动弩箭。床弩一次发射数十箭,对于敌人的密集攻击具有很大的伤害力。中国古代城池,基本都设有弩台,便是放置这种大型弩机用的。宋代时常用的三弓床子弩,张时需用士兵数十人架床,最远可及三百步。

另一种便是炮车。火药发明之前,所谓的“炮车”指的是投石车。《武经总要》曾提到:“凡炮,军中之利器也,攻守师行皆用之。”投石器的原理很简单,通过杠杆的作用,一边置放炮石,一边是由多条拽索组成,运行时,通过多个士兵抓住拽索,一起猛然发力,将另一端的炮石反弹出去。这些炮中大多数都以“梢”的数量作为名称。“梢”是指炮杆的组成结构,若为一支炮杆则称为单梢炮,五支则称为五梢炮。复合组成的炮杆弹力较佳,容易将炮石投掷更远处。单梢炮炮石一般有两斤重,需要四十名拽手拉,可抛至50至80步(78.25-125.2米)远。

后来陆续出现的炮身愈来愈大,性能也愈来愈佳。譬如七梢炮的炮石达90斤重,需要二百五十名拽手,最远射程可达90步(140.85米)。不过,这个射程的数据有些存疑,以单梢炮射程为例,《武经总要》提到是50-80步,但在《襄阳守城录》的实战记录中,却可以达到250步(391.25米),相差三至五倍之多。也许是技术改进或者别的什么缘故吧。不管如何,在冷兵器时代,这种石炮的威力已经相当可观了。在钓鱼城保卫战中,宋军的多梢炮曾经让仰攻的蒙古军吃了不少苦头,大汗蒙哥就是被石炮砸死的。不过,按明正德《四川志·钓鱼城记的记载,言其是“中炮风而死”的。所谓炮风,大约是受到炮击的震动,跌倒中风后死亡。如果真是如此,可以想见此炮发射时是何等惊天动地。

关于守城战术,用句废话总结一下: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配合地利,善用器械,不要让他上墙,不要让他进城。
火药的出现和大规模运用,然后城墙就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