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商船曾绕道南沙迂回突破台湾海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0 19:10:38
广州市市志网  航运篇

http://www.gzsdfz.org.cn/gzsz/05/hy/frameest.htm

  建国后,美国与台湾当局签订双边军事协定,以美军第七舰队与台湾当局军队对台湾海峡实行军事封锁。1951年5月18日,第五届联合国大会在美国的操纵下,通过了对新中国实行禁航禁运的决议案,致使中国沿海南北航线中断。从1949年8月至1954年10月,航行在台湾海峡遭到台湾当局以武力拦截、追踪和炮击的中外商船达228艘次。沿海南北航线的中断严重影响了工农业生产和外贸进出口的发展。早在50年代,毛泽东主席就发出了“建立海上铁路”的指示。1966年5月11日,周恩来总理又指示:“一定要缩短南北航程”,并要求交通部尽快拟定试航方案,从1968年至1979年,广州海运局和广州远洋运输公司恢复了南北海上交通线。
  1968年4月15日,广州远洋运输公司“黎明”轮从湛江港(大放鸡)出发,沿着南海西部、南部边缘航行,出巴拉巴克海峡,穿过苏禄海,由菲律宾棉兰老岛北端进入太平洋,再向东北驶至东经133才折向日本沿海,通过大隅海峡,进入东海,于5月8日抵达青岛港,航程4533海里,该航线远避了美国和台湾当局船、舰时常出没的各主要海域。6月2日,该轮离开青岛港,按原航路南下,6月14日安全抵达湛江港。这条远程绕航南北航线突破了美国和台湾当局对中国大陆实行的海运封锁,但绕航距离太长,难以为沿海运输所利用。
    1971年10月,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关于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的议案。1972年,中美两国政府签署了《上海公报》,确认了美国从台湾撤出全部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的最终目标。1972年5月,交通部决定在“黎明”轮试航航线的基础上由沿海船舶再探远程绕航南北航线,并经多方考虑,决定将这一任务交给广州海运局。同月,广州海运局决定以废钢船中技术状况较好的“五指山”轮(1945年美国造)承担首航任务。试航航线由八所港出发,向东经菲律宾属圣地亚哥角、佛提岛航门,入锡布延海,再经提卡俄航门,出圣柏那提诺海峡而进入西太平洋,绕过台湾岛和琉球群岛,折入大隅海峡,然后进入东海,驶抵大连港,设计航程3370海里,比“黎明轮航线”缩短1163海里。1972年10月22日,“五指山”轮载9011吨矿石从八所港启航。第二天,海面上刮起了8级强风,又恰逢台湾当局军舰驶向南沙群岛,为了避免在航线交叉处相遇,交通部指示加车及早冲过交叉点,但因风浪太大,船舶达不到所需航速,交通部立即指示绕航。在绕航过程中风浪一直很大,船体横摇最大时达30,加之装矿船重心低,周期短,摇摆剧烈。为了保证船舶安全航行,海员们加强了对各种设备的监视,及时抢修和加固了被风浪打坏打散的甲板设备。经过7天的绕航,终于避开了军舰。当悬挂五星红旗的“五指山”轮航近吕宋岛时,数架次美机在该轮上空盘旋俯冲,该轮按原航向原航速前进,同时,全船海员坚守岗位,以应付可能发生的一切事态。相持一段时间后,美机飞离。11月7日,“五指山”轮抵达大连港,海上实际航程3185海里,完成了任务。同日,广东省和大连市召开了隆重庆祝南北航线通航的大会。1973年,广州海运局有3艘1.55万吨级货船投入南北航线营运,完成21个单航次,年货运量达18.2万吨,上缴利润达171.9万元,平均每艘次为国家节省外汇1.74万英镑,但全年由于绕航共损失货物周转量3.44亿吨海里。
  1973年11月,中国远洋运输总公司“祁门”轮又成功试航了一条新的南北航线。这条航线较“五指山轮航线”缩短航程约三分之一,且距台风发源地较远,是一条较为经济的航线。1974年2月,广州海运局向交通部提出以“祁门轮航线”为基础,再探中程绕航南北航线的建议,这一建议很快得到交通部、国务院的批准。同年7月2日,广州海运局“阳明山”轮载磷矿9299吨由湛江港启航,向东南经菲律宾吕宋岛北部的巴布延海峡而进入太平洋,再经冲绳诸岛久米岛西侧入东海,直驶长江口花鸟山,于9日抵达青岛港,航程1985海里。该航线离东沙岛约100海里,离台湾岛南端220余海里、东端320余海里,沿线几乎无防台锚地。
  中程绕航南北航线开辟后,航行南北航线的商船都取道中程南北航线航路,为物资部门和厂矿企业节省大量运输费用。1978年,广州海运局投入33艘船共72万载重吨参加南北航线等航线运输,年货运量达676.8万吨,占广州海运局年度总运量的59%。从第一次绕航南北航线开辟时起到1979年底,南北航线通航总条数为28条,挂靠港口有:大连、营口、秦皇岛、天津新港、青岛、连云港、上海、南京、汕头、黄埔、广州、湛江、海口、八所、北海等15个港口。
  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后,海峡两岸军事对峙局势开始缓和。1979年3月交通部决定分批组织商船通过台湾海峡。1979年5月27日,广州远洋运输公司“眉山”轮半载5000吨杂货驶离黄埔港,并根据交通部首航领导小组“筹备要保密,行动要公开”的指示,航经台湾海峡时大造声势:选择能见度高的白天,悬挂五星红旗,使用明语联络,边航行边呼叫,顺利通过了台湾海峡,于5月31日抵达目的港——日本名古屋。交通部决定在试航的基础上转为正式通航。1979年6月10日,“红旗121”轮满载1.8万吨铁矿石从珠江口桂山岛锚地启航,12日该轮驶出了长达276海里的台湾海峡,同日晚顺利抵达长江口。从黄埔港至上海港,直通台湾海峡南北航线比中程绕航航线缩短航程774海里,几乎缩短一半。“红旗121”轮继“眉山”轮试航台湾海峡成功,标志着取道台湾海峡的南北航线正式恢复通航。自1979年11月底起,广州海运局航行南北航线的海轮全部取道台湾海峡。1979年,广州海运局通过台湾海峡的海轮累计达172艘次,节约运力730万吨天,节约燃油9270吨,相当于节约燃料费171.8万元。
  继货轮通过台湾海峡之后,南北客运航线恢复通航。1983年11月30日,广州海运局“紫罗兰”轮由黄埔首航上海;同时,上海海运局“长柳”轮从上海首航黄埔。这是建国后客轮首次通过台湾海峡,开辟了广州—上海客班线。自1984年7月1日起,广州—上海客班轮挂靠厦门港。1985年3月29日,“紫罗兰”轮从黄埔港启航,4月1日抵达青岛港,4月2日抵达大连港,开辟了广州—青岛—大连客班线,是中国沿海运距最长的客运航线。1990年,广州海运局仍以“珍珠梅”、“万年红”两艘“长征”型客货轮营运南北客班线。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航区分工被打破,中小港直达运输和江海直达运输业务开展,“水运分流”进一步发挥重大作用,南北港口间通航航线条数大幅度增大。至1990年底止,南北航线通航港口达62个。1990年,广州海运局营运中的南北航线约170条。广州市市志网  航运篇

http://www.gzsdfz.org.cn/gzsz/05/hy/frameest.htm

  建国后,美国与台湾当局签订双边军事协定,以美军第七舰队与台湾当局军队对台湾海峡实行军事封锁。1951年5月18日,第五届联合国大会在美国的操纵下,通过了对新中国实行禁航禁运的决议案,致使中国沿海南北航线中断。从1949年8月至1954年10月,航行在台湾海峡遭到台湾当局以武力拦截、追踪和炮击的中外商船达228艘次。沿海南北航线的中断严重影响了工农业生产和外贸进出口的发展。早在50年代,毛泽东主席就发出了“建立海上铁路”的指示。1966年5月11日,周恩来总理又指示:“一定要缩短南北航程”,并要求交通部尽快拟定试航方案,从1968年至1979年,广州海运局和广州远洋运输公司恢复了南北海上交通线。
  1968年4月15日,广州远洋运输公司“黎明”轮从湛江港(大放鸡)出发,沿着南海西部、南部边缘航行,出巴拉巴克海峡,穿过苏禄海,由菲律宾棉兰老岛北端进入太平洋,再向东北驶至东经133才折向日本沿海,通过大隅海峡,进入东海,于5月8日抵达青岛港,航程4533海里,该航线远避了美国和台湾当局船、舰时常出没的各主要海域。6月2日,该轮离开青岛港,按原航路南下,6月14日安全抵达湛江港。这条远程绕航南北航线突破了美国和台湾当局对中国大陆实行的海运封锁,但绕航距离太长,难以为沿海运输所利用。
    1971年10月,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关于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的议案。1972年,中美两国政府签署了《上海公报》,确认了美国从台湾撤出全部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的最终目标。1972年5月,交通部决定在“黎明”轮试航航线的基础上由沿海船舶再探远程绕航南北航线,并经多方考虑,决定将这一任务交给广州海运局。同月,广州海运局决定以废钢船中技术状况较好的“五指山”轮(1945年美国造)承担首航任务。试航航线由八所港出发,向东经菲律宾属圣地亚哥角、佛提岛航门,入锡布延海,再经提卡俄航门,出圣柏那提诺海峡而进入西太平洋,绕过台湾岛和琉球群岛,折入大隅海峡,然后进入东海,驶抵大连港,设计航程3370海里,比“黎明轮航线”缩短1163海里。1972年10月22日,“五指山”轮载9011吨矿石从八所港启航。第二天,海面上刮起了8级强风,又恰逢台湾当局军舰驶向南沙群岛,为了避免在航线交叉处相遇,交通部指示加车及早冲过交叉点,但因风浪太大,船舶达不到所需航速,交通部立即指示绕航。在绕航过程中风浪一直很大,船体横摇最大时达30,加之装矿船重心低,周期短,摇摆剧烈。为了保证船舶安全航行,海员们加强了对各种设备的监视,及时抢修和加固了被风浪打坏打散的甲板设备。经过7天的绕航,终于避开了军舰。当悬挂五星红旗的“五指山”轮航近吕宋岛时,数架次美机在该轮上空盘旋俯冲,该轮按原航向原航速前进,同时,全船海员坚守岗位,以应付可能发生的一切事态。相持一段时间后,美机飞离。11月7日,“五指山”轮抵达大连港,海上实际航程3185海里,完成了任务。同日,广东省和大连市召开了隆重庆祝南北航线通航的大会。1973年,广州海运局有3艘1.55万吨级货船投入南北航线营运,完成21个单航次,年货运量达18.2万吨,上缴利润达171.9万元,平均每艘次为国家节省外汇1.74万英镑,但全年由于绕航共损失货物周转量3.44亿吨海里。
  1973年11月,中国远洋运输总公司“祁门”轮又成功试航了一条新的南北航线。这条航线较“五指山轮航线”缩短航程约三分之一,且距台风发源地较远,是一条较为经济的航线。1974年2月,广州海运局向交通部提出以“祁门轮航线”为基础,再探中程绕航南北航线的建议,这一建议很快得到交通部、国务院的批准。同年7月2日,广州海运局“阳明山”轮载磷矿9299吨由湛江港启航,向东南经菲律宾吕宋岛北部的巴布延海峡而进入太平洋,再经冲绳诸岛久米岛西侧入东海,直驶长江口花鸟山,于9日抵达青岛港,航程1985海里。该航线离东沙岛约100海里,离台湾岛南端220余海里、东端320余海里,沿线几乎无防台锚地。
  中程绕航南北航线开辟后,航行南北航线的商船都取道中程南北航线航路,为物资部门和厂矿企业节省大量运输费用。1978年,广州海运局投入33艘船共72万载重吨参加南北航线等航线运输,年货运量达676.8万吨,占广州海运局年度总运量的59%。从第一次绕航南北航线开辟时起到1979年底,南北航线通航总条数为28条,挂靠港口有:大连、营口、秦皇岛、天津新港、青岛、连云港、上海、南京、汕头、黄埔、广州、湛江、海口、八所、北海等15个港口。
  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后,海峡两岸军事对峙局势开始缓和。1979年3月交通部决定分批组织商船通过台湾海峡。1979年5月27日,广州远洋运输公司“眉山”轮半载5000吨杂货驶离黄埔港,并根据交通部首航领导小组“筹备要保密,行动要公开”的指示,航经台湾海峡时大造声势:选择能见度高的白天,悬挂五星红旗,使用明语联络,边航行边呼叫,顺利通过了台湾海峡,于5月31日抵达目的港——日本名古屋。交通部决定在试航的基础上转为正式通航。1979年6月10日,“红旗121”轮满载1.8万吨铁矿石从珠江口桂山岛锚地启航,12日该轮驶出了长达276海里的台湾海峡,同日晚顺利抵达长江口。从黄埔港至上海港,直通台湾海峡南北航线比中程绕航航线缩短航程774海里,几乎缩短一半。“红旗121”轮继“眉山”轮试航台湾海峡成功,标志着取道台湾海峡的南北航线正式恢复通航。自1979年11月底起,广州海运局航行南北航线的海轮全部取道台湾海峡。1979年,广州海运局通过台湾海峡的海轮累计达172艘次,节约运力730万吨天,节约燃油9270吨,相当于节约燃料费171.8万元。
  继货轮通过台湾海峡之后,南北客运航线恢复通航。1983年11月30日,广州海运局“紫罗兰”轮由黄埔首航上海;同时,上海海运局“长柳”轮从上海首航黄埔。这是建国后客轮首次通过台湾海峡,开辟了广州—上海客班线。自1984年7月1日起,广州—上海客班轮挂靠厦门港。1985年3月29日,“紫罗兰”轮从黄埔港启航,4月1日抵达青岛港,4月2日抵达大连港,开辟了广州—青岛—大连客班线,是中国沿海运距最长的客运航线。1990年,广州海运局仍以“珍珠梅”、“万年红”两艘“长征”型客货轮营运南北客班线。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航区分工被打破,中小港直达运输和江海直达运输业务开展,“水运分流”进一步发挥重大作用,南北港口间通航航线条数大幅度增大。至1990年底止,南北航线通航港口达62个。1990年,广州海运局营运中的南北航线约170条。
亲历者口述档案再现台湾海峡复航传奇

http://www.dangan.ningbo.gov.cn/ ... 0100812_686461.html

发布时间: 2010-08-12   
 
文章作者:钟鸣 吴晓琼 来源:《中国档案报》 添加时间:2010-8-11


中远公司利用银行贷款购进的第一艘远洋货船——“黎明轮”

  这是一次绝密行动。1979年5月27日,一艘货轮肩负着一个重要使命,悄悄地从广州黄埔港起锚,驶向台湾海峡。当它抵达台湾海峡时,却又突然大造声势,大张旗鼓地通过这段敏感地带。作为第一艘悬挂着五星红旗通过台湾海峡的商船,它有着什么样的传奇经历呢?

一、台湾海峡航运的历史变迁

  台湾海峡,是我国最大的海峡。在大约距今10000年前,世界气候再次变暖,海洋水面因冰川消融上升了100多米,使大陆与台湾之间的陆地再次被海水吞没,昔日的沟壑平原变成了鱼游虾息的大海,而往日的山峰则化作点缀于海峡间的几多岛屿。台湾海峡北起福建省闽江口和台湾省富贵角,南界福建省官口港和台湾省鹅銮鼻,呈东北——西南走向。南北长约333千米,东西平均宽230千米。最窄处的福建平潭岛与台湾省的新竹市,相距仅130千米。每当风和日丽,登上福州鼓山大顶峰,极目远眺,隐约可见高耸在台湾北部基隆附近的鸡笼山。在狂风恶浪的天气中,暴风甚至可把对岸居民驾驶的独木舟吹到大陆岸边来。
  早在清朝末年,由广州至上海、天津等地,就开通了贯穿台湾海峡的南北航线。但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由于美国与台湾当局签订双边军事协定,美军第七舰队与国民党军队对台湾海峡实行军事封锁。1951年5月18日,第五届联合国大会在美国的操纵下,又通过了对新中国实行禁航禁运的决议案,致使中国沿海南北航线中断,我国沿海被人为地阻隔为北方和南方两个航区。


“黎明轮”全体船员在“南北航线”试航中留影

  抗美援朝战争以后,美国派第七舰队到台湾海峡实行封锁,使我国所有的船都只能到达黄埔港,不能再通过台湾海峡到北面去。货船到黄埔港后,货得在黄埔港卸下来,再装到火车运达目的地。这样一来不但拖延了货运时间,货损也很严重,给新中国的建设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为了冲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封锁禁运,上世纪50年代初期,中国开始与东欧国家进行国际合作,同时租用港澳华侨航商的船舶来发展远洋运输,先后与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合作,开辟远洋航线通达欧洲、非洲、东南亚等港口。1950年成立的中波海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
  就在中波公司成立当年,该公司的一艘船被台湾劫持了,他们在穿过台湾海峡的时候,台湾当局得到情报,船上有中国海员。台湾把船拦截以后,波兰人都放了,一般的海员也放了,单把政委和三副给扣下来,最后两人都被杀害了。后来又有一条船被劫持,中国海员又被扣留,波兰人照常被放行,这样就形成了波兰船还继续走,但往上走的船,中国船员不上船,避免被劫持。这样就给我国的航运造成很大的困扰,北方出口货最多,需要的物资也最多,但是,船大部分只能到南方,中间连接只能靠铁路,使铁路的压力很大,造成运力的严重不足。

  二、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商船首次贯通南北

  沿海南北航线的中断,严重影响了新中国的工农业生产和外贸进出口的发展。20世纪60年代后期,为了适应国民经济的发展,新中国只好租用外籍船舶承运我国沿海南北之间的物资。但是,租用外轮需要支付大量的外汇,给国家财政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用国轮代替租轮,尽快打开南北沿海的通路,就成了一个非常迫切的任务。


广州海运管理局运输处档案

  1968年4月25日,广州远洋运输公司的“黎明轮”装载着11000吨矿砂,肩负着打通南北航线的任务,选择了一条非常遥远的航线启程了。它选择的航海路线是:从湛江港出发沿着南海西部、南部边缘航行,出巴拉巴克海峡,穿过苏禄海,由菲律宾棉兰老岛北端进入太平洋,再向东北航行,到达东经133度时折向日本沿海,通过大隅海峡,进入东海,然后直驶青岛。以下几位当事人的回忆,再现了第一次绕行台湾海峡的南北航线。
  卓东明(时任中国远洋运输公司广州分公司船舶技术科科长):“这条航线是由交通部、海军和远洋公司一起商量的,海军提供了很多情况,当时‘黎明轮’要离开领海区,离开军用飞机到达的距离,又要走一条习惯的国际航线。第一条船是比较紧张的,没走过,而且那个时候南中国海都是在美国控制之下。‘黎明轮’试航以前,(华南和东南的)四大军区和南海舰队都做了准备,因为它牵涉到好几个部门,南海、东海、北海三个地方的海军,都要做些部署,必要时好协助它,空军也做了准备。”
  戎嘉隆(时任“黎明轮”二副):“可以说是走冷门的位置,很少有人这么去走。有的地方海水相当深,在全球来讲,可以说是很深的地方,具体位置在菲律宾的东边。我们一看资料,超过一万米。因水很深,所以浪也很大,船是摇来摇去,舵都不好把。我们那时候(出发前),政委就这么说,怕死的可以下船,我们都是不怕死,豁出去了。为了不暴露航行中的船舶位置,整个航程采用‘静默航行’,也就是不发报。”
  卓东明:“船在海上要在固定时间发电报,我现在的经纬度是多少,在哪个位置,报船位。这艘船不行,只要发报就能被发现。不能发报怎么办呢?只能收听,岸上有事的话,也不指定说发给‘黎明轮’,就随便发个信号,所以报务员成天听,什么报来了都得听,然后分析哪些内容是告诉我们的,哪些不是我们的。报务人员是很辛苦的,以前是一个人够了,这个航班起码要三四个人,轮班二十四小时不停,很紧张。”
  在经过海南岛榆林港南下时,“黎明轮”遇到了美国空军侦察机的低飞侦察。当时的船舶定位系统落后,又远离主要航线,航行标志少,整个航程困难重重。但是,在经过23天的小心驾驶之后,“黎明轮”终于在1968年5月8日抵达青岛港,航程4533海里。1968年6月2日,“黎明轮”离开青岛港,按原航路南下,安全返回湛江港。

  三、第二次绕道台湾海峡的南北航线

  “黎明轮”所开辟的这条远程绕航南北航线突破了美国和台湾对中国大陆实行的海运封锁,在当时的形势下,不能不说是一个壮举。但是,由于绕航的距离太远,南北运输的成本很高。直到1972年,中美两国关系发生了重大转折。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来华访问,两国政府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公报中,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确定了从台湾撤出全部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的最终目标。鉴于中美两国关系的变化,国民党对大陆的海上封锁也开始松动。在这个背景下,交通部决定在“黎明轮”远程试航的基础上,再探远程绕航南北航线,并经多方考虑,将这一任务交给了广州海运局。
  1972年10月22日,广州海运局的“五指山轮”装载着9011吨矿石从海南八所港起航,向东经菲律宾,进入西太平洋,绕过台湾岛和琉球群岛,然后进入东海,驶抵大连港。“五指山轮”耗时16天,实际航程3185海里,比“黎明轮”远程绕航缩短了1348海里。这一航线可为国家节省外汇1.74万英镑。在此基础上,1974年7月2日,广州海运局的“阳明山轮”装载着9299吨磷矿,从湛江港起航,向东南经菲律宾吕宋岛北部的巴布延海峡进入太平洋,再经冲绳岛久米岛西侧入东海,直驶长江口花鸟山,只用7天时间便抵达青岛港,实际航程缩短为1985海里。
  但是,“阳明山轮”开辟的这条中程航线还是存在着很多问题,除了没有防台风的锚地,还有一个就是存在军事安全问题。查阅当年的档案,可以看到这样的记载:“南北航线由于绕航台湾,而且与蒋帮高雄至南沙、东沙群岛的舰船航线相交,随时都有与敌舰遭遇的可能”。档案中还记载着一些具体的应对措施:“对蒋帮舰船采取绕避或夜间通过航线交叉点的办法避免相遇。对敌保密,尽量不在敌人面前暴露自己……在该区内规定使用密码通讯(静默航区规定无特殊情况尽量不发报)。并在该区内加强警戒。电台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值班”。不过,虽然绕航是危险重重,航行南北航线的商船还是选择了这一条航路,因为可以为国家节省大量的运输费用。从1972年到1979年,这一走就是7年。

四、“眉山轮”勇闯台湾海峡

  1968年中远广州分公司“黎明轮”作为首航船,绕道台湾以东,贯通南北航线。可都不是直接通过台湾海峡,航线绕道太长。1979年中美关系正常化后,台湾海峡的形势日趋缓和。在此情形下,正式恢复台湾海峡正常通航被提上议事日程。1979年5月17日,中远总公司和天津、上海、广州远洋公司参加了交通部为贯彻国务院关于悬挂五星红旗的商船、按国际航线通航台湾海峡的决定而召开的专门会议,具体部署、研究制定了航行组织、安全保证、航线选定、通信联络、特殊情况处理及护卫等措施,并决定广州远洋公司货船“眉山轮”为试航台湾海峡的首航船。
  这艘属于广州远洋运输公司的“眉山货轮”,从接到任务的那一天起,它就不再是一艘普通的货轮了。从外表看起来,这艘货轮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货轮上装载的东西也没什么神奇,说白了就是5000吨杂货,这些杂货将从广州的黄埔港运到日本的名古屋。
   徐泽煊(时任“眉山轮”政委):“那个时候船上有机关枪两挺,还有步枪三十支,船长、政委一个人配一支手枪。出发之前,谁是机枪手、谁使步枪,都分工好了,并进行了训练准备。”
   叶广威(时任“眉山轮”随船总指挥):“另外我们自己也做了一些应急的武器,如汽油弹什么的,应急的东西都准备好了。大家在宣誓时说:船在人在。另外派了四个船长随船去,航运部门、安全部门、政治部门也派人随船去了。”
  徐泽煊:“再一个还有海军嘛,福建前线的海军都做好准备了,边防线上的炮都做好准备了。”
  1979年5月27日,“眉山轮”肩负着打通台湾海峡航线的使命从广州黄埔港出发了。出发前,遵照交通部首航领导小组“筹备要保密,行动要公开”的指示,“眉山轮”在严格保密的状态下,做好了充分的军事斗争准备。而在通过台湾海峡时,却一路大造声势。
  徐泽煊:“从黄埔港出发好像是快要天黑了。经过一晚上,第二天早上就到了福建边上,离台湾很近的地方了。”
  叶广威:“上面也要求我们控制速度,整个海峡要控制在白天过,一定要让他们看到这是悬挂五星红旗的货轮在走,目的就是这样。”
  徐泽煊:“天亮了以后一个小时报一次船位,我们‘眉山轮’到哪里了,我听着驾驶台跟北京叫通了就这样报。”
  叶广威:“我每一个小时向北京报告一次,我们的船在九点钟经度是多少,纬度是多少,航向是多少度,航速是多少,很大声的,像公开宣布的一样,每小时报一次,他们肯定也听到了。”
  在金门附近,“眉山轮”首先碰到了台湾的渔船。渔船上的老百姓有的还跟我们挥手,我们有意靠近一点,我们也跟他们挥手,拉着汽笛,跟他们祝福,再见,挥挥手,挺好的。“黎明轮”当年采用“静默航行”,而“眉山轮”不仅选择在能见度高的白天通过台湾海峡,还使用明语联络,边航行边呼叫。“眉山轮”此举会不会召来国民党军舰的袭击呢?
  徐泽煊:“那时我们也做好了充分准备。我说金门到了,大家做好准备。不久,国民党的军舰果然出现了。”
  叶广威:“中午吃午饭前后,发现有两条兵舰在右边,离我们大概几公里的地方。我们看到它在那里走来走去,它也没有对我们有任何表示,我们也没有对它怎么样。我们的五星红旗挂得高高的,它也一定看得清楚的,我们还把船位、航向、航速报一遍,有意让它听听我们的动态。它就调整了一下方向,没有跟着走。我们就保持着正常速度走,一会儿就把它甩在后面了,直到看不见它们了。到了天黑的时候吧,我们终于走了出去。”
做好充分战斗准备的眉山轮,最终一路平安地通过了台湾海峡。
  “眉山轮”从广州黄埔港到日本名古屋的这次航程,因为是从台湾海峡穿过,只用了三天多的时间,同1968年“黎明轮”开辟的,耗时23天的远程航线相比,整整缩短了20天时间。初航的胜利,从日本名古屋沿原路返回的时候,所有的战斗准备都宣布解除。于是,交通部决定,在试航的基础上转为正式通航,南北航线的海轮全部取道台湾海峡。继货轮通过台湾海峡之后,南北客运航线也恢复通航。1983年11月30日,广州海运局的“紫罗兰”轮由黄埔港首航上海港;同时,上海海运局的“长柳”轮从上海港首航黄埔港,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客轮首次通过台湾海峡。封闭了30年的台湾海峡,终于在1979年,从“眉山轮”的首航开始,再次将海峡两岸紧紧联系在一起。  (文中亲历者回忆根据口述档案整理)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10年8月12日   总第2040期   第三版

                                            来源: 中国档案资讯网   
不断前进的新中国远洋船队!
往事不堪回首!统一还看今朝!
当时是否可使用四大金刚来给商船护航?
黎明轮在菲律宾的那段航线和西村舰队几乎完全重合啊。
当年的中国海军,唉,想不通为什么总有人批评中国海军在南海不作为,那个年代家门口都管不过来
大林8888 发表于 2015-3-21 00:36
当时是否可使用四大金刚来给商船护航?
哎,四大金刚在第七舰队面前就是一盘菜,当年不不堪回首啊
要记住我们曾经的苦难
当年的中国海军,唉,想不通为什么总有人批评中国海军在南海不作为,那个年代家门口都管不过来
31年、37年,中国陆军更惨呢。
哎,四大金刚在第七舰队面前就是一盘菜,当年不不堪回首啊
恐怕只是盘开胃凉菜啊,一转眼已是沧海桑田啊
一段必须牢记的历史
大林8888 发表于 2015-3-21 00:36
当时是否可使用四大金刚来给商船护航?...
这不得 把海军家当都搬出来啊…来自: iPhone客户端
日子难过啊
那个时期确实够惨的......
当年商船都是有武器的,这样能进外国港口?还是根本不申报?
山人54 发表于 2015-3-21 09:54
31年、37年,中国陆军更惨呢。
这么惨还不是自作孽搞得
这么惨还不是自作孽搞得
建国后和平发展20年,还是这个样子,就不是自作孽?
山人54 发表于 2015-3-26 08:11
建国后和平发展20年,还是这个样子,就不是自作孽?
最起码人们不像31年那样被当成马路大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
有点开玩笑吧。
所以说第一代公知和中共宣传部门联手泡制,至今仍流毒不浅的"海峡开灯〃,"西沙战事紧"神话故事是多么令人恶心!/
雨霖铃 发表于 2015-3-26 10:10
所以说第一代公知和中共宣传部门联手泡制,至今仍流毒不浅的"海峡开灯〃,"西沙战事紧"神话故事是多么令 ...
确实恶心。

另外:这段历史以前也知道一点。我就想,以前中国大陆弱的时候,对手就耀武扬威,想打就打,想封锁就封锁。现在中国强大了,他们又开始爱好和平了。我就觉得中国强大以后,就是不能跟着别人的思路走,就是要对当年的敌人蛮横、耀武扬威。要是别人抗议了,我们就说,你当年不就是这样的吗。是玩得起输不起的货吗?要让那些不知天高地厚的真心感到害怕,这样他们才会真正理解和平的可贵。
台湾不解放,祖国就不能统一。
山人54 发表于 2015-3-26 08:11
建国后和平发展20年,还是这个样子,就不是自作孽?
  说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