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精品回顾之七从细节看本质—ZT98车体渊源试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18 10:13:10
前言
本文从外观细节对比的角度推及车体构造。试图推测我国98/99坦克车体的渊源。

个人认为其车体与前苏联T72坦克的关系非同一般。并非像一些人所说的是“自主研制时参考借鉴T72的有关技术特点”,而是“直接在T72车体的基础上改进发展出来的产品”。主要理由将在正文中从多个角度论述。鉴于有相当一些言论认为98/99坦克是从90-2/MBT2000坦克发展改进而来,这里特别引入我国90-2/MBT2000坦克作为对比。同时也试图证明“独立设计时借鉴技术”与“直接从现成型号改进发展”的区别。

文中看法纯属个人意见,并非代表某派立场,更非照搬他国言论。完全独立原创。
一些图片从网上收集,难以全部追寻出处,在此一起多谢了。

全文分为以下部分:
一:详细分析以及图片对比
二:个人对此的推论
三:休息时间,一个小品。
四:结合我们的98坦克谈谈个人感受

为了完整清晰表达个人的全部观点,全文较长,图片比较多,请有兴趣讨论的朋友请务必一定要耐心全部看完,以免对文字意思有所误会。以及对表达意义理解有偏差。





[此贴子已经被真楚再战风云于2004-1-26 13:05:43编辑过]
前言
本文从外观细节对比的角度推及车体构造。试图推测我国98/99坦克车体的渊源。

个人认为其车体与前苏联T72坦克的关系非同一般。并非像一些人所说的是“自主研制时参考借鉴T72的有关技术特点”,而是“直接在T72车体的基础上改进发展出来的产品”。主要理由将在正文中从多个角度论述。鉴于有相当一些言论认为98/99坦克是从90-2/MBT2000坦克发展改进而来,这里特别引入我国90-2/MBT2000坦克作为对比。同时也试图证明“独立设计时借鉴技术”与“直接从现成型号改进发展”的区别。

文中看法纯属个人意见,并非代表某派立场,更非照搬他国言论。完全独立原创。
一些图片从网上收集,难以全部追寻出处,在此一起多谢了。

全文分为以下部分:
一:详细分析以及图片对比
二:个人对此的推论
三:休息时间,一个小品。
四:结合我们的98坦克谈谈个人感受

为了完整清晰表达个人的全部观点,全文较长,图片比较多,请有兴趣讨论的朋友请务必一定要耐心全部看完,以免对文字意思有所误会。以及对表达意义理解有偏差。





[此贴子已经被真楚再战风云于2004-1-26 13:05:43编辑过]
正文
我第一次看到98坦克是在99年的国庆阅兵上。当时和周围爱好相同的朋友们都觉得他的车体跟T72有关。后来随着时间推移各种资料、说法进一步披露。有的朋友改变看法,相信它的车体只不过是借鉴了T72的技术所以有所类似,但我和另一些朋友却越来越相信其实是从T72车体直接改进发展出来的。由于98坦克的新型大马力引擎体积大,动力传动室采用纵置布局。因此车体被加长了。引至的车体在长度上的变化和内部布局上的一些改变,下文也会一一说明。

令人相当不解的是有相当多的人认为98车首的V型防浪板是两者相似的唯一根据。在下面的对比中我试图让大家看一看,98的车体跟T72到底有多接近,个人甚至认为是部分雷同的地步。我也试图就每部分解释一下相同的内在含义——外表的雷同不会仅仅是巧合而已。

第一节 图解对比
先说说什么为什么会看起来像。这绝不是因为一些人所说的“光凭一两个的特征”。
之所以像,首先是总体几何形状的相似,然后才是加上各种相关部件的的相似才会构成“像”。本身不同的东西即使硬加上一点相同的特征是不会像的。关于这点下面将会有图文说明,请留意察看。

首先,放上的是前苏联T-72B型坦克的三面图。当然,T72型号、改型众多,各型号差别也不少,但共同特征还是一样,手头这一张用来对比足矣。图中标示了将要把ZT98坦克上与T72对照比较的部分,并且编了号,各部分将在接下来的对比中一一比较,并试图阐述其中含义。

图1:(点击放大)最好先仔细琢磨此图,对下面的说明很有帮助

图中,红色标号代表个人认为是雷同的部分,有重大对比意义,蓝色为类似,辅助参考。

1.        车首与前挡泥板支撑(暂名)。这是个不起眼的无关紧要部件。但却是因为周围不见的结构需要而产生的,有对比意义。详见下文

2.        车首挡泥板,有人说其微不足道,但我要说这是个相当重要的部分。它产生了 1,决定了3,更对车首总体外观和几何形状有重要影响。

3.        这东西并非实体部件,而是挡泥板、车首上斜面、挡泥板支撑、车体侧油箱共同围构成的一个几何形状。这个形状看起来似乎没用,但其实包含很多的内在意义。包括周围各相关部件内容及其组合情况、形状尺寸、车首上装甲的几何形状——长短、倾角等等因素。因此可以说是一个对帮助了解车首特征非常有用的辅助指标。

4.        车体前装甲的几何形状,包括长短大小面积,上下倾角等。这东西的意义不言而喻。它取决于车体的防弹设计理念,制约了车首的大约空间和布置方式。

5.        这个….驾驶员出入口,没什么好说的,看图吧,基本上是一样的。

6.        呵呵,这就是那个V型防浪板。不仅不是“唯一相似的地方”,相反实际上它还算是形状差别比较大的一个。但作为T72系列的招牌,对比少不了它。

7.        这个东东…本来是十分重要的依据。作为T72的特征外观之一却没有引起人重视,长期被V型防浪板抢尽风头,有点受委屈了。
以前曾有资料说它是油箱。没考证过到底装油还是装水,姑且叫它为油箱吧...反正是装液体的……汗。它的形状和结构都是T72所独有的。至于详情,请看下面图片对比分析。注意MBT2000的类似结构。

8.        又是油箱?不,同样的结构,但用途不同。右侧的是油箱,这边是…杂物工具箱吧…装固体的(大汗)。一左一右用途不同,这也是T72的特色。

9.        是个犁之类的东西。T72身上的普及物。鉴于这种外挂物较为普遍(但并非没有对比意义)。在此是仅作为“类似”物体做比较。标篮字。

10.        外挂油箱以及挂架构件,作为尾部特征参考。就其本身比较而言参考性不大。但可以与车体结合对比。由于资料不足,这里仅做“类似”。标蓝字。

图2:98/99坦克两面图,此图有数处地方不甚精确。仅勾划出车首。就不标注了,可以自行对比一下吧

下面进行详细图解对比分析。首先提醒一句,在比较的过程中可以回顾前后图以对照其他结构,增加对比示例。请注意观察。
1 挡泥板支撑(暂名)。

了解这东西的作用前,先看下图——
图3:T-72车首去掉挡泥板的结构。


图中可见T72坦克去的履带诱导轮位置。如图所示诱导轮轴置于车首顶尖(可留意98相关位置结构),图中可见履带前部伸出车首顶部有相当距离,履带上方的护裙比较单薄。可以说由于车首形状的关系挡泥板的固定不甚牢靠(有时需要侧裙板帮助加固),呵呵经常看到T72前挡泥板有点歪斜就这个道理。
为辅助安装结构1的产生就是为了加固前挡泥板的强度改善受力状态,同时也起刮泥器的作用。

图4:这是辆一身的防弹衣的T72M1。虽然部件1是个次要部件而且可拆卸,但基本上各型T72或者改型都有相同的此物。因为它是车首形状和前挡泥板尺寸、构造、履带位置等相关因素的产物,而非随意加设。因此对车首结构很有参考意义。
现在看看,98坦克上的。这并非是一个影响坦克主要性能的部件,即使是按需要安装类似的部件,也会根据其周边构造的区别而在造型、尺寸大小上有所不同(例如下面提到的T90和MBT2000,留意观察区别)。雷同的部件现在98上说明什么问题?想一下,将在下文有分析。
图5。可以留意观察其他98坦克图片,对照一下T72各图片上相同构件。注意一下其形状大小与T72对比。

作为对比,这里引入巴基斯坦使用的 哈立德(MBT200)坦克类似物体作为对比。注意形状尺寸的区别及其含义。为什么说它是“类似”而非“雷同”?注意车首、挡泥板的形状构造。上文已经提过,不同的周边结构,此部件不会雷同。
图6 哈立德(MBT200)坦克类似构件。注意其差异易其内在含义。
2.车首挡泥板。
这也是一个相当次要的辅助构件。不会对性能有多大影响。它的构造特征只涉及到车首形状、履带宽度、诱导轮位置、上护板的形状尺寸还有受力情况等因素,不同坦克的设计这个构件可以说是千差万别。甚至是T-72后期的某些改型,在外形构造上也有很大变化。如果是一种独立研制的坦克,会相同吗?这里对比一下。

图7首先是T-72,构件形状可参看图3的坦克车首所空缺的部分

对比一下98、90-2、88C、MBT2000上相关部件,98上的挡泥板的雷同想必并非因为搞不出别的样子,这其实是一个可以变化万千的部件。原因在这里就先不做结论。因为单独一个构件即使是雷同,也有借鉴、图方便直接采用现成的可能,也许不能说明问题。留待下文总述车首形状特点的时候一起谈。
图8 98坦克的前挡泥板
3.这个并非一个实体构件,而是一个几何形状。它所包含的意义已经在上文中提过了。相同的几何尺寸和形状基本可以确定车首相关构件的长度、形状、倾角等。这个形状可以说是T72的一个重要参照指标。下文在谈到T90血统的时候也可以做参考指标之一。先看图:

图9:T-72的指纹

图10 98坦克的相关位置

也许有人会质疑这个指标的精确性。的确,我在这里难以证明他们的几何形状是完全一致。但这不是重点。
我在这里再次提醒这个形状所代表的内在含义,你可以完全不用理会这个东西,只需明白它的辅助作用,可帮助你留意鉴别其所勾勒的车首特征就对了。
能从其他坦克相关位置取得相似的几何形状吗?可以的,T80,T90…
4.轮到中心实质性的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说123456其实都是围绕4组成的一个车首总体观感特征。
上文已经说过了,车首的几何形状反映了车体的设计理念和对防弹理论、技术的应用。很多不起眼的部件其角度、形状、和位置取决与这个部位的几何特征,并且外在的显示着这个部位的形状。
鉴于有流传甚广说法认为98坦克是在90-2的基础上研制的,这里特邀90-2/MBT2000同学过来一起对比一下,从车首看看到底如何:

图11.T72的车首。红线勾出形状。

图12 98坦克的车首。结合上文的指标3,观察周边各部件的组合特征。
图13 这是90-2 请留意车首形状的差别。也不妨看看其他部分特征

图14 MBT2000(90-2的最终定型产品,车首加了附加装甲。)
喔,说起我国MBT的承传,还应该再把88C同学也一起上来看一看:

图15:这个是88C的车首特写,顺便也留意一下车头周边各构件的特点——重要的是,注意比较独立设计车体应有其独特外形的内在意义。

看到这里,想必大家也应该觉察到不同设计理念下的车首形状的区别。
如果说98坦克是从“某种型号”的基础上发展,继承它的特点,这个“某型号”会是90-2吗?我想无须多言,大家应该自己有结论了。我看不出98的车体与90-2有相似承传之处。
由于照片角度的关系,这里无法做量化的数字比较。但之间的区别和雷同是可以明显看出来的。若认为照片角度不足以说明问题,可以多找几张照片对比一下。如果想量化比较,可以找较准确的三面线图作连线比较。

这里说一个题外话。
相对于98/99,我比较喜欢90-2、MBT2000这种车首形状。原因请看下图:

图16。对照两者外形以及驾驶员出入口位置推测的装甲配置和内部人员空间示意图

个人认为:
图B中的装甲布置安排更方便,容易规划和安装大型前装甲,可以更方便升级新型复合装甲。空间宽松,总体布置更合理。
而A中如图所示装甲难以布置,跟人员、设备抢空间。实际上T-72车首的这个部位装甲非常弱。远没有图中所示之厚度。
因此个人觉得MBT2000的车首比98/99的模式要好,同时这种类型也是西方第三代MBT普遍采用的模式——上表面倾角很少甚至几乎水平,可以用比较薄的装甲。前挡下倾集中使用大型装甲。(可适当对比一下88C的车首特征)
当然,上图只是我个人推想。想必有人对内部是实际了解的,请不吝赐教。
言归正传言归正传。车头一个重要的对比部位来了

5.驾驶员出入口。
这口还是有点名堂的。T72的出入口位于车体中央,由于炮塔低矮,露头驾驶要担心脑袋不小心挨大棒子,要进出就必须把炮塔歪一边去...也许苏联不注重人工学设计,要么就是根据内部空间和实际需求而别无选择。传闻前苏联选坦克手条件是身高1.60米以下,这当然是搞笑的,但因为小型化,苏式坦克车身空间一直不宽敞,内部布置局促却是事实。

图17 .T72的出口。结合下文的图38。想一下这个布局的内部结构及其意义


曾看到某君撰文道,我们的98改善了这一点,人员可以自由进出而炮塔不需转头,并着力赞扬了一番,说真的偶怎么看也看不出来,也许我们的坦克炮口可以抬得非常高?不多说了,看图吧,一模一样的东西。-____________-#

图18 98上的“改进过的”出口。...连尺寸都一样的,留意那个潜望镜...这里注意对比两者的前后位置!后面有用。
BTW,炮管不错,护热套有点梅卡瓦味道~~~
图19 再来一张98,注意盖子倒是加厚了,由于要适应炮塔,盖子表面后部被削了一刀。(我说我们是不是该搞个主炮防盾啊?)


来看看MBT2000的~  虽说90-2和MBT2000此物体都同样在中间。但早期的90-2跟98差不多,而MBT2000就似乎有点改进。
这里看看,为什么同样的位置和物体,在98上显得雷同,而90-2/MBT2000却不?大家留意观察周边构件的配合就知道了。98这里纯粹是跟T72一样,而MBT2000就只能说设计相类似——不是单独一个类似构件可以造成雷同的。

图20...MBT2000的驾驶员观察镜,看上去感觉不错。90-2的找上面的图13看。留意一下2000的车首部分特征。也有不少“借鉴品”喔…

这里顺便一提。88C的驾驶员出入口是位于车首左侧的。可以自由出入。从中可见其内部结构的差异在外观上的反映。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8-3 18:20:51编辑过]
说到这里,我想提前总结一下。

为什么我认为98坦克与T72是直接雷同的呢?当然不是人们经常所说的“光凭一个V型板”。
车首的意义我想不用多说了。坦克车体的设计理念以及其防弹理论、装甲技术的应用很大程度能在车首特征中反映出来。
T72的车首特征是由所有构件共同形成的一个特殊、独有的观感。单独一两个类似的结构也许不能说明问题,但众多的相同类似结构共同构造出一个同样的整体观感,这就是雷同。车体整体的形状本身就是最大的特征。辨认一辆汽车不是看车头灯、车胎、挡风玻璃,而是首先看车子的整体形状,而这个整体又是各部件共同组成的。这个才是特征的含义。所谓招牌只有在整体的符合下才真正起识别作用。

同时大家也想一下,如果在90-2、MBT2000上放上那个V型。会让人感觉跟T72一样吗?不会的。只会觉得这个部件单独在某种程度上参考借鉴了而已!如果大家曾经留意过,就可以发现印度的“阿琼”MBT车头也有一个V型构造物(图39)。但基本上没有人把“阿琼”车体跟T72有什么联想。原因就是上面说的部分“相似”跟整体“雷同”的区别。


图23 什么叫整体雷同?不要看防浪板了,其实那个V其实是这里差别最大的!结合以上介绍,看看各部分共同组合的整体特征吧。为什么这个V虽然形状不完全一样,但依然能给人以强烈的雷同感?顺便留意下方的车头挂载物,下面会提到。

说到这里,我就要问大家一个问题,你还需要单单凭那个V字来辨认T72么?需要那个V字来确定98与T72的雷同么?答案是否,即使没有这个V,98依然是T72的版子。

图24 来个蒙面98改(试验型?)即使没有V,车身还是T72的型格,各种特征仔细辨认,包括现在还没有讲到,将要在后面阐述的7、8、9、10特征。
BTW:可能这个炮塔性能会好点,偶还是喜欢原来那个~~~契型之所以有下斜面,是因为照顾到驾驶员的脑袋。因而造成窝弹区,其实是车体固有尺寸所限制。
希望从行走机构上分析,这对作出判断有重大意义,因为T64和T72的主要差别就是行走机构
(我希望是仿T64的)
下面来讲另外一个招牌菜7、8

先说7
如果你看多了苏制坦克系列,会觉得不同年代发展的各种型号之间其外形、内构有很大的继承性。例如T72的车首前装甲形状是从T34开始一直沿用的理念。虽然说具体倾角和尺寸比例区别很大,但总体上还是同样理念。
这种继承型很大程度反映在外观上。因此苏式坦克总是有它自己的共同特征让人一看就知道出处。但每种型号还是有它各自的区别特征,T72身上履带上方的这个车体外置构件的构造和形状就经常能提供有效的识别。后续的T80、T90也承继了类似这样的构造。它们其他可见部件变化甚大提供了识别。值得一提的事,最初版本的T80跟T72巨像。

T72的这个箱体结构由一系列箱体圆滑过渡连接组成,固定在履带护板上方并以箍条加固。T72箍条一般是五个。
由其特点是:从前面开始慢慢升高,到炮塔后,发动机所在部位达到最高,再向后顺延降低。整体形成一个前后低,中间高这样一个独特的弧度。弧度高低的原因是最初时候箱体结构配合车身主体的起伏曲线,但后期已失去此意义,因应型号差别弧度不尽相同。
由于弧度的存在,因此T72的车体曲线去特征是非常优美而特别的。越是侧前方看弧度就越明显(这个角度对车身长度变化不敏感)。注意其他图片从不同角度观察:

图25  T72车身右侧油箱结构。

让我们看看98上的。
在这里回应上文重点说明的是。由于动力布置原因98车体在原来基础上加长了(我留意到一些本身持98车体是新设计论的人士也会说“加长”,不知何解,呵呵)。因此,此结构总体长度也有所加长。但看其特征效果是一样独特的。

图26 98身上的相同结构。这里特意选一侧视图。如果是从侧前方看效果会更加明显。可以参照其他图观察。
箍条增加到六个,中间距离较窄的一段是发动机排气口(T72在左边,98两边都有),注意此结构尾部的形状以及车尾。下文谈到尾部特征时可以回顾此图。
相关信息是:此图可以比较清楚的显示车首上倾角,可以把此图跟下面的图28比较一下90-2的车体特征。。
还有可再有就是可以观察炮圈所在位置。提示:炮塔装甲的真正厚度是受炮圈到驾驶员脑袋距离限制的哦。
图27 90-2坦克,留意其上类似的油箱结构及其尾部的方方正正的形状和。这里可以跟图26的98比较一下两者车体特别是车首和其上各种配件的差异。

有趣的是90-2--/MBT2000这个结构后面一段是水平没有弧度的。以至从尾部看起来方方正正。应该是配合发动机舱的原因。MBT2000的发动机舱虽然与90-2有所不同,但这个油箱结构形状依然保持跟90-2一样的平坦方正。
至于为什么同样的结构出现在90-2身上我说他是借鉴,在98身上我就说他是雷同。想必看完上面的内容也大概了解原因。如果还是不明白不要紧,下面我还会在推论一节里详细论述。


图28 来个特写对比。请注意,我这样对比不是为了说其明雷同之处,我上面已经反复强调单纯的一个构件模式的相似是不构成雷同的。用意只是让大家看清楚,了解这个地方的构造形状特点。——上面是72,下面是98。
8、轮到左边了。特点是这一边的箱体结构用途不同。在T72上系列是三个储物箱..发动机排气口..再一个储物箱。而98坦克这里分别是一个油箱、三个储物箱..发动机排气口..再加一个储物箱和油箱。对应车体的加长这个结构也有所加长。在对照的时候留意其相同和区别的地方。

图29 T72储物箱,后面的突出是发动机排气口


图30 98上的,找不到合适角度的照片,排气口比较靠前,相关位置可参考图29,排气口是两边对称的。呵呵,结合图2,留意箱体的盖子,看看其“借鉴”程度。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8-3 18:35:42编辑过]
最后,来看看车尾油箱和挂载构件。

虽然98式坦克装了新型发动机,加长了车体。但加长位置在中间,尾部还是保留了大部分T72的特征。但由于一时找不到98的尾部特写和细节图片,这里只好引用油箱挂载构件比较整体观感了。有兴趣的可比较三面图,如果那位同好有98的尾部特写(最好是裸身的)可以拿来重新对比。
由于图片资料不足我在这里也不下结论了,大家自行评判吧。无论如何这里只作为类似参考而已。认为不足信不采用即可。

图33 T72M尾部以及油箱挂件。虽然尾部外挂油箱一直是苏式战车的传统。但尺寸、挂件不尽相同。注意挂载构件的形状尺寸和位置还有车侧油箱的尾部形状。上图的两个大扣子是用来挂自救圆木的。


图34 这个比较有趣,虽然是155MM大炮车,但底盘是T72的,看看尾部吧。留意杂物箱尾部形状。
现在看看98的。找不到裸车图片只好看这样的了

图35 98的尾巴 两张图都黑糊糊的,加亮后还是可以看到点东西。至少可以看到那个挂木头的扣子。色斑厉害不大好看...将就一下。不好说什么,大家自己看吧,留意一下油箱尾、车体尾的角度形状。有了裸照也许就更能说明问题。


图36。嗯,这个...角度不大好,跟那个155美眉炮车(图34)比较一下吧。

呵呵,不知道大家怎么看,其实...如果还是不能下结论就先放着吧,等搞到98屁股的裸照再对比。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8-3 18:38:57编辑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8-3 18:45:19编辑过]
第二节,个人推论

稍微有点长了,其实对比已经足够了,所谓推论其实就是解释一下个人想法

1.很多不同意98与T72渊源的人经常说,不能光凭一个V型防浪板就归类它的血统。我想这个误解过上面的对比应该是可以得到澄清。这并不是单凭防浪版作出的结论。防浪板作为T72重要特征当然起着第一印象的作用,但关键是要车体整体特征必须符合才能得出结论。否则即使再多的类似构件又有何用?这里引用一个外籍同学——印度的阿琼坦克。它车首也有个V,有人会对它跟T72联想起来吗?

图39 印度的难产儿,注意整体和局部的形状特征。看看这个V在这里能起多大的特征识别。

为什么总是有针对98车体的血统的质疑,而没有怀疑90-2/MBT2000呢?光凭几个类似的部件吗?
我同意某人的说法,如果换上98的脑袋,MBT2000会比98更猛。注意车体上也诸多跟T-72类似的构件,驾驶员出口、挡泥板支撑、车体油箱甚至车头的挂载物等类似构件。看得出是借鉴参照了一些苏制战车成熟技术。因为以车体形状为中心的各部件构成整体观感以及由此大致限定的内部布局是截然不同的,因此从来没有人根据这些部件的类似怀疑它车身的渊源。

图40 MBT2000。看看此车,你认为加个V会像T72吗?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8-3 18:54:57编辑过]
3. 不是我执著于外形,不重视本质,但有人认为外形不能说明什么问题。个人觉得这恰好错了。

应该这样说,外形对于判断内在性能并不可靠。相同样的外形不能说明同样的性能,内部不同的技术应用其性能可能会差别巨大。但另一方面,外形对于其血统渊源的判断却是最重要的指标!

因为产品的外形其实是由从内到外许许多多的零部件组合而成的。每一个组成部分都包含了对当时当地实际需求的适应,不同时期技术、材料的应用程度,设计群组自身的理念和心血。也包含了不同时间、地点下的客观条件限制,实际上是所有这些因素的外在综合反映。因此不同时间、地点,不同的设计者搞出来的东西在外观上是不会一样的。
尤其是不同国家对于武器的设计来说,独立设计的新产品还会在外观上尽量避免雷同,即使是像飞机这类往往外形会出于气动外形技术上的殊途同归而相似的,不同的独立设计其尺寸、外形也难有雷同的。因此当产品出现雷同的时候,根据程度可判断其借鉴参考的程度乃至引用、蓝本的实质。

4.  一些个人推测。这些纯粹个人意见~~~~
为什么自用的是98?因为MBT2000是联合研制所以自己不用?还是基于赶进度的原因?跟99年阅兵前要交货有关?也许吧,要知道MBT2000是在2000年才正式设计定型的。个人觉得这个外贸产品的车体比98/99更好。出于对其外观的欣赏,也出于它是真正属于自己研制有自己特色的产品。
目前为止还没有听说98有大规模生产列装的迹象,有说法说是因为太贵了,个人就认为因为它主要是车体的不成熟。1900万人民币的价钱,相当于200万美元。除非永远用二流坦克,否则对于一流坦克来说这个价钱你还想便宜到哪里去?一千几百辆我们完全用得起,况且大批量生产可以降低成本,况且我们还有88C高低搭配。

最后,此节结束之前,放上T90坦克。T90的车体是在修改T72BM的底盘基础上发展出来的,虽然堆起了一身盔甲,车体还是可以看出很多的T72痕迹。
图42 俄罗斯的T90
文章快收尾了,在此之前先休息一下,一个个子看下来想必比较累的。
像二次大战中多次发生的那样,把98和T72炮塔改装一下,迎面冲向敌军,沙尘滚滚之下,等到从望远镜中看清细节,估计你也应该挂了。
隆重介绍两位新同学:98斯基 和 唐72...-________________-△
当然...PS的[em11] [em11]

98斯基同学:

唐72同学:


有道是:

天空是晴朗迪
但面目是阴暗迪
做工是比较精湛迪
当然破绽也是巨大迪
想逃过大虾的法眼是不可能迪
企图蒙些初哥还是蛮有希望迪
前途是一片曙光迪
诸君是还须努力迪
血统关系是明朗迪
偶要再说下去就要被JJDD
[em11][em11][em11][em11]
这里结合我们的98坦克谈谈个人感想。

1 T72
很早就开始对军事兵器有了强烈的兴趣。对T72的观感不像很多人那样被91年海湾战争中T72的惨象所影响。因为我很明白个中理由和意义,在我喜欢T72的年代里,那个时候它是同期在外观上最漂亮,性能上最牛比的坦克。那个时候M1还是原型车,豹2还未为人所知。
当T72在91年海湾战争中的大败,一点也不让人感到意外。因为这不仅是年代、技术、总体力量、对比评估的差别,而且更加是设计理念、战术理念的差别。T72本来就不是一种可以光凭质量压倒西方的武器。而是要靠人的能力弥补机器的缺陷,以牺牲种种人的因素来达至性能的发挥,以压倒的数量形成战场上的优势的理念下的产物。在相同的年代下苏军也要凭人员良好训练的素质来代替机器的精密度,靠牺牲人员的安全性、舒适性等来发挥坦克的各项性能,还要借数量上的压倒优势来抗衡或者压倒西方军队。那么,91年素质远不如苏军的伊拉克凭在年代、技术上落后的数量也处于劣势的坦克和军跟装备精良,压倒性的技术优势的精锐联军坦克的较量中如果说能取胜,那才真的是怪事。
因此,无论T72的战绩如何,都对它自身的历史地位没有多大影响。它只是一种特定年代下,对应的技术限制下,特定的设计、战术理念下的产物。只有在有限的天时地利条件下才能发挥作用的坦克,如此而已。就像喜爱的P51野马如果跟今天的现代战机空战基本上是肉角。但这不会影响它的评价一样。即使今天的沙场霸主,20年后跟那时的最新科技较量下场估计也是一样。


2.98坦克的争议
我国98坦克出现后,其车体所显现的各种明显T72车体的继承特征,引起广泛争议。国内相当一部分人基于对91年T72的不佳表现耿耿于怀,而极力抗拒承认98车体的T72特征。甚至在讨论中恶言相向,声称把98跟T72车体做联想的都是智商有问题。个人对此非常不解。
首先特定条件下的产物,脱离天时、地利、人和时表现低下乃属必然。其次车体是一个武器平台、载体,他的性能其实是机动、防护、适应性三大项根据不同理念排列的综合表现。T72对于当时当地的条件下适应苏军的作战理念。同样的东西在20多年后的海湾战争中大显落后,未必表示其车体经过针对我国自己情况的改造一定不适应将来我们面对的环境。
再说即使是这样又如何?我们的新东西不完美就不能接受了吗?讳疾不能忌医,知道不足才有发展的动力,知彼知己才有胜算。为什么自圆其说非要把不足掩藏起来呢?
从没有人曾经基于“贬低”“恶意”“对中国的偏见”而说MBT2000像谁抄谁。为什么类似的质疑只针对98?其实不断的发表言论对98的车体辩解本身就很能说明问题了。

顺便说句个人对经常出现的一些XXX与98的对比之类的文章不以为然。单纯武器的对比,单项性能参数的对照没有多少实际意义,而且很多时候对具体的数据并不确切了解,何况经常和一些10年车龄以上的老人家过不去也不妥吧。矛和盾总是日新月异的。世上没有永远无坚不摧的矛和坚不可摧的盾。
战争的胜负,武器有重要作用,但不是最关键的。我们文化的精髓中,天时地利人和才是最关键的决定性因素。91年海湾战争伊拉克的共和国“畏”队即使用的豹2A6,你认为就不会惨败了吗?我看只会败坏豹2的名声而已。请三思。


3.我心目中的98
个人对于98坦克。也是对其车体颇有微词。一是如前面所述,这样的车首形状有很大局限性,难以加强防护,在T80U和T90上的附加装甲已经是标准配备,不算“附加”了。这种权宜措施始终不如对车体设计理念重新选择。二是为什么不采用自己设计的90-2/MBT2000而要用别人车体改进的?
另一方面,98坦克的炮塔在我国坦克发展上可以说是“鸟枪换炮”式的飞跃(其实早在90-2上就给人以惊喜了,不过那个时候没机会更多了解它)。不仅是电子设备的升级达到先进水平,其防弹理念和技术也可以说得上对比主流技术毫不逊色的。而且车体方面,我们也有MBT2000这样的产品。因此我也不用为国产坦克担心了。相信只要假以时日,我们的次世代坦克的炮塔和全新车体不会令我失望的。基于此,个人相信98是一种因为某种原因而出世的临时性过渡产品,不会大批量生产普遍列装。是否如此,我们拭目以待。


没有4了,该说的都说了,不该说的偶就留着自个儿YY。其实有点追求才好。不要太容易对进步满足了,。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即使走到巅峰尽头,掉下去的路也会很长。我应该把更多的喝彩声留给明天。


打完收工~[em15]
后记
多谢各位看完此文。

这篇东西花了4天所有的空余时间炮制。时间仓促。从搜集资料、甄选对比图片到组织文字,存在重大疏漏不足。其实自己也觉得有点不对劲。为了讨论不同的意见而花太多时间了,没办法,谁叫这是偶的心头好呢?

无论如何,我基本都把我想表达的意见都说了。不管怎样也好,无论是对还是错还是不足还是不同意。我希望如果是针对此文讨论这个问题的同好们,最好浪费点时间,把文章耐心认真看完。虽然长了点也无聊了点,但我希望不用由于没看清楚和错误理解意思的评论,而需要再引用原文进行解释。

由于个人不足,有错漏请同好共同探讨指正。有补充说明或者图片对比也欢迎一起发上来讨论。
以下是引用ColdMoon在2003-8-3 18:17:00的发言:
希望从行走机构上分析,这对作出判断有重大意义,因为T64和T72的主要差别就是行走机构
(我希望是仿T64的)


行动部分在推论一节略有分析。
不可能是T64。它从来没有出口,我们吃透T72也不是说一两年就办到的事情了。在早期的80年代,我们能得到的只能是T72。
至于T64与T72的关系,个人和其他朋友仍然有认知落差,可以另外讨论。
我实在是搞不明白你不断的重复98是T72改型是什么目的?你类举的那些例子所谓相似的地方如果换成是T64B也一点不会少,为什么你不说是在T64B的基础上又改进了呢?是因为T-72在海湾败的很惨,而T-64B的性能优异不能证明98很落后?
随便说一句,我很佩服摸你能发现那么多相似的地方,既然楼主对98和T72如此了解,不会发现不了侧面来看他们的负重轮排列方式的巨大不同?不知是楼主漏掉了还是故意不说?
猛贴!


猛的一蹋糊涂~~~


难得一见!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8-3 20:15:41编辑过]
象不象我都认为无所谓, 外表不能决定一切吗..关键是性能.性能, 那才是最重要的。
我认为大部分是坦克设计上的借鉴,也没什么奇怪,坦克设计就如轿车设计,完全不一样的坦克设计是很难的。T72和98发动机在车体上的布局是相当不同的。一个是横置,一个是纵置。这对车体布局影响很大。贴主研究了很多外观设计的细节,不错T72和98外观上有不少类似的地方,但是说98是T72车体直接改进,实在不妥。98的底盘实际上是有系列的,90-2坦克实际就是。至于MBT2000,底盘已经自成一套了
又是一大堆自相矛盾的观点和图片。楼主真的除了那三板斧外加那么一招半式就真的使不出其他观点了吗?为了辩论也不用制造许多根本上就是错误的理论和图片来。另外,上面那张车首结构和驾驶员位置的图,我在这里要批评贴主:如果你不清楚请不要弄张YY的图来讨论,说得好听的一点,是因为你不清楚所以才搞那么张错误的图;说的难听一点,就是你在有意篡改误导。请你仔细看清楚公布的那些图片(我这里有更清楚的,可惜因为某写原因不能公开),实际上90-2与98的车体前下部装甲的水平倾角是相同。车首唯一不同的地方是前部上部装甲的结构不同,你那张车首结构的解剖图是根本上就是错误的!



第一张图才是精华所在啊,这张图上画的挡泥板才T-72的挡泥板的正确外形,怎么到了第二张你却把主要的也是最重要的细节抹去?把上面的细节抹去,T-72的挡泥板的外观当然跟98的相象(实际上,有很多图片证明根本不象)。实际上,第一张图画的挡泥板的外形才是正确的,你的第二张图片刚好就证明,而且第一张的也刚好证明你在第二幅图里面耍了花招。还有,只要细心比较第二和第三幅图刚好也证明,98的挡泥板跟T-72的并不相象(我指的是实物,并不是你画的那个,只要一比较,问题马上清楚)既然是讨论和论证,就要抱着严肃认真的态度去,不要搞一些无聊的小动作去误导。

这幅图上面不是清清楚楚地写着,这是早期型号的90-2吗?装CV-12发动机的型号。还有,连北方自己都说90-2就是MBT2000,不知道你为什么还那么独特地把他们划分为两种坦克?另外,那是你没福气,我这里有大量XX所里面T-64的图片,不是国内没有T-64,是你不知道有它的存在。T-64是没出口过,但是不代表别的国家搞不到它来研究。走私货当然不会有出口记录。T-64、T-72、T-80这三种坦克我们全都有,型号相对而言还算多,不过很多的下场很惨,在XXX靶场被当靶打。上次某人公布的张万年看T-80的图片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不过那人也胆大,这图可以说是严重擦边)。如果我告诉你我们有豹2和挑战者,不知道你信不信。
哈哈 ,我以为是什么有利证据 ,原来都是些鸡毛蒜皮,加运用FLDF的功夫意淫出来的!
强烈给国家推荐贴主和这里一些喜欢根据外形判断性能或出处的人,这样国家都不用建风洞,和大型水池了,让你们目测一下就好了,哈哈 ,不愧为李大师的传人呀
我觉得观点正确与否不很重要 这张贴是我到超大以来见过的最好的帖子 很具专业水准
楼住的精神实在是值得表扬,我觉得楼主其实是和我们一样,是一个普通的军事迷,而不是什么什么熊的内部人士,上来就是趾高气扬的说教,还老是拿什么什么内部资料,什么什么原因来唬弄人。相反,我觉得楼主倒是一只用事实再说话,虽然说的有可能不全面,或是在所谓的专人内部人士看来荒谬的观点,但是我还是要支持楼主,一片赤诚军迷的热情和用事实说话的作风,不卑不亢。。。支持。。。。。好友有些斑竹,说话方式最好能换一换,你可能知道我们普通军迷不知道的东西,但是在我这个普通军迷看来,hungry做得真得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