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相关政策力挺航空发动机研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19 23:09:01
中国相关政策力挺航空发动机研发


时间:2015-03-04  来源:证券时报网   


  航空发动机被称为工业之花,是工业皇冠上的明珠。不过,早在1960年代,周恩来总理就指出,中国的飞机得了“心脏病”,即不能独立研发制造高性能的航空发动机,这严重制约了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
  时至今日,中国航空工业的心脏病还没有得到根本医治。所幸的是,病理已经得到清晰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制约航空发动机发展的关键因素正逐步得到有效的解决。
  从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的历史来看,制约中国独立研发高性能航空发动机的关键因素主要有三,即对航空工业战略地位的认识模糊、研发资金严重不足、没有真正贯彻落实“预研先行、动力先行”的科学研发方针。其中,最根本的是战略上认识不到位、不重视。
  受国内外导弹与飞机之争的影响,中央在1960年明确了发展国防尖高端技术的战略方针为“两弹为主,导弹第一”,这使得中国的航空工业长期游离于高技术领域近50年。
  当时,在国防工业及科技领域有巨大影响力的钱学森认为,中国应该发展导弹,因为无论是攻击还是防御,导弹比飞机的速度更快,性能将比飞机优越。这影响了当时国防工业的领导者聂荣臻,他在1956年提出的《对十二年科学规划中国防研究项目的意见》中称,“在我国科学技术人才极缺,水平亦低的情况下,不宜以大力对飞机的改进进行研究工作,而应采取依照苏联图纸(不断改进的)进行生产的办法解决军队今后的装备需要”,“今后的研究方向应首先集中仅有的技术力量用于火箭、导弹方面的研究和制造”。
  之后,钱学森又于1958年主张,中国应放弃飞机的研究设计工作,立刻直接研究导弹。当时的国防科委副主任兼总参谋部装备计划部部长万毅也明确表示,飞机可以从国外买,但导弹买不来,导弹的威慑力大,外国人怕。
  平心而论,在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资金技术条件下,在比较导弹与飞机的威慑力大小的情况上,将战略发展重点集中在导弹方面是可以理解的,也相当有必要。否则,资源平均使用,其结果很可能是导弹和飞机都搞成半拉子工程。
  但改革开放之后还沿用上述导弹优先的战略就不大应该了。不幸的是,这种偏废飞机的战略一直持续到1990年代,“863”计划没有将航空技术列入高技术发展领域。不过,经过王大珩、师昌绪等院士的联名建议,正式发布的“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第一次把航空列入高技术领域。
  此后,当时的国务委员兼国家科委主任宋健明确表示,“不搞出大飞机死不瞑目,不搞出航空发动机死不瞑目”;2000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吴邦国也称,“航空动力已到非抓不可的时候了”;2014年,国家主席习近平表示,“要花更多资金来研发、制造自己的大飞机”。
  与之相应,2000年10月,国防科工委向国务院上报《加快我国航空发动机发展的思路和建议》。2013年,航空发动机重大科技专项进入国务院审批程序。
  至此,科技界和国家高层对航空工业的高技术属性和战略地位的认识已经达成高度共识,意识到航空发动机永远是飞机的心脏,在研发上应该预研先行、动力先行,研发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也因此逐步获得解决。
  一般来说,发动机从设计到定型的研制周期约为10~15年。但在引入信息技术之后,其研制周期可进一步缩短到6~8年。而且,中国在航空发动机的研制方面已经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教训,具备了相当的实力。
  因此,参照“两弹一星”的研制经验,保守一些来说,中国高性能航空发动机有望在2020年左右研制成功;如果乐观点,则有望在近一两年实现。届时,中国将真正摘取航空发动机这朵“工业皇冠上的明珠”,跻身由美俄英法垄断的世界航空发动机寡头俱乐部,中国相关企业也将从自身巨大的航空市场中获益。







http://www.jixiezb.com.cn/news/sky/10053.html中国相关政策力挺航空发动机研发


时间:2015-03-04  来源:证券时报网   


  航空发动机被称为工业之花,是工业皇冠上的明珠。不过,早在1960年代,周恩来总理就指出,中国的飞机得了“心脏病”,即不能独立研发制造高性能的航空发动机,这严重制约了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
  时至今日,中国航空工业的心脏病还没有得到根本医治。所幸的是,病理已经得到清晰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制约航空发动机发展的关键因素正逐步得到有效的解决。
  从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的历史来看,制约中国独立研发高性能航空发动机的关键因素主要有三,即对航空工业战略地位的认识模糊、研发资金严重不足、没有真正贯彻落实“预研先行、动力先行”的科学研发方针。其中,最根本的是战略上认识不到位、不重视。
  受国内外导弹与飞机之争的影响,中央在1960年明确了发展国防尖高端技术的战略方针为“两弹为主,导弹第一”,这使得中国的航空工业长期游离于高技术领域近50年。
  当时,在国防工业及科技领域有巨大影响力的钱学森认为,中国应该发展导弹,因为无论是攻击还是防御,导弹比飞机的速度更快,性能将比飞机优越。这影响了当时国防工业的领导者聂荣臻,他在1956年提出的《对十二年科学规划中国防研究项目的意见》中称,“在我国科学技术人才极缺,水平亦低的情况下,不宜以大力对飞机的改进进行研究工作,而应采取依照苏联图纸(不断改进的)进行生产的办法解决军队今后的装备需要”,“今后的研究方向应首先集中仅有的技术力量用于火箭、导弹方面的研究和制造”。
  之后,钱学森又于1958年主张,中国应放弃飞机的研究设计工作,立刻直接研究导弹。当时的国防科委副主任兼总参谋部装备计划部部长万毅也明确表示,飞机可以从国外买,但导弹买不来,导弹的威慑力大,外国人怕。
  平心而论,在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资金技术条件下,在比较导弹与飞机的威慑力大小的情况上,将战略发展重点集中在导弹方面是可以理解的,也相当有必要。否则,资源平均使用,其结果很可能是导弹和飞机都搞成半拉子工程。
  但改革开放之后还沿用上述导弹优先的战略就不大应该了。不幸的是,这种偏废飞机的战略一直持续到1990年代,“863”计划没有将航空技术列入高技术发展领域。不过,经过王大珩、师昌绪等院士的联名建议,正式发布的“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第一次把航空列入高技术领域。
  此后,当时的国务委员兼国家科委主任宋健明确表示,“不搞出大飞机死不瞑目,不搞出航空发动机死不瞑目”;2000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吴邦国也称,“航空动力已到非抓不可的时候了”;2014年,国家主席习近平表示,“要花更多资金来研发、制造自己的大飞机”。
  与之相应,2000年10月,国防科工委向国务院上报《加快我国航空发动机发展的思路和建议》。2013年,航空发动机重大科技专项进入国务院审批程序。
  至此,科技界和国家高层对航空工业的高技术属性和战略地位的认识已经达成高度共识,意识到航空发动机永远是飞机的心脏,在研发上应该预研先行、动力先行,研发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也因此逐步获得解决。
  一般来说,发动机从设计到定型的研制周期约为10~15年。但在引入信息技术之后,其研制周期可进一步缩短到6~8年。而且,中国在航空发动机的研制方面已经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教训,具备了相当的实力。
  因此,参照“两弹一星”的研制经验,保守一些来说,中国高性能航空发动机有望在2020年左右研制成功;如果乐观点,则有望在近一两年实现。届时,中国将真正摘取航空发动机这朵“工业皇冠上的明珠”,跻身由美俄英法垄断的世界航空发动机寡头俱乐部,中国相关企业也将从自身巨大的航空市场中获益。







http://www.jixiezb.com.cn/news/sky/10053.html
保守一些来说,中国高性能航空发动机有望在2020年左右研制成功;如果乐观点,则有望在近一两年实现。  这个高性能发动机的代表是ws15吧。
koala2010 发表于 2015-3-5 07:53
保守一些来说,中国高性能航空发动机有望在2020年左右研制成功;如果乐观点,则有望在近一两年实现。  这个 ...
WS20、WS15,民用和军用的两个标杆,2020年都会定型。
2013年,航空发动机重大科技专项进入国务院审批程序。
时间比预想的晚啊。
审批通过没?
什么时候没力挺过?????我看就是挺的过多行政干涉过多!!
2020年能装机就不错了吧。
WS20、WS15,民用和军用的两个标杆,2020年都会定型。
WS20绝对不会进入民用市场……
把这个短板的工业之花补上去,中国航空就真的实现质的飞跃了。
oaki911 发表于 2015-3-5 08:05
WS20、WS15,民用和军用的两个标杆,2020年都会定型。
FWS20算哪门子民用?
发动机&燃气轮机领域的“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说了N年了——至今没有正式入项吧?
koala2010 发表于 2015-3-5 07:53
保守一些来说,中国高性能航空发动机有望在2020年左右研制成功;如果乐观点,则有望在近一两年实现。  这个 ...
WS15改推重比十五以上。还有一种是全新设计推重比十五以上核心机。
几年前,林左鸣说得航空发动机要从望其项背到并驾齐驱有所超越,被大伙嘲笑一番。所说的超越是指WS15改。
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5lh/zhibo/20150305a/wzsl.htm

新兴产业和新兴业态是竞争高地。要实施高端装备、信息网络、集成电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等重大项目,把一批新兴产业培育成主导产业。
军用大推绝对除外
WS20、WS15,民用和军用的两个标杆,2020年都会定型。
20不民用。  
挺了几年,新高空台建起来没有?

问错了;
立项了没有?
挺了几年,新高空台建起来没有?

问错了;

国家一级绝密。其实已经在用了。
国家一级绝密。其实已经在用了。
一级绝密都能被你知道了?大神啊
口头重视,文件重视,如何具体体现呢?

重大专项,到底批没有?
djc863 发表于 2015-3-5 11:58
WS15改推重比十五以上。还有一种是全新设计推重比十五以上核心机。
太HKC了。。。。

话说兄台潜水12年说了9句话,凭这个偶信了
看楼主这个标题 发动机投资行业的都要呵呵
TlJdMxFc 发表于 2015-3-5 12:56
挺了几年,新高空台建起来没有?

问错了;
http://www.chinanews.com/mil/2013/05-22/4843980.shtml

应该是起用了,不是立项
fsfj 发表于 2015-3-6 10:54
http://www.chinanews.com/mil/2013/05-22/4843980.shtml

应该是起用了,不是立项
那就好;
前面那个,建造效率令人发指。
fighter16 发表于 2015-3-6 10:47
看楼主这个标题 发动机投资行业的都要呵呵
炒股?


所以说钱学森就是中国航空工业的罪人。
djc863 发表于 2015-3-5 11:58
WS15改推重比十五以上。还有一种是全新设计推重比十五以上核心机。
看兄弟是有料之人,不妨多透漏一些!
TlJdMxFc 发表于 2015-3-6 10:19
口头重视,文件重视,如何具体体现呢?

重大专项,到底批没有?
  奇怪?为什么要让你知道?
宇宙心中 发表于 2015-3-6 11:59
奇怪?为什么要让你知道?
靠,国家的科技重大专项,立项与否,纳税人没有知情权?
这是法定公开项目好不好!
要保密,才要先说个道理出来!
所以说钱学森就是中国航空工业的罪人。
那时候条件根现在一样?懒的喷你!
夏夜黑鱼 发表于 2015-3-5 08:39
2013年,航空发动机重大科技专项进入国务院审批程序。
时间比预想的晚啊。
审批通过没?
NND,我就一直没看到发动机专项通过的消息,原来一直卡在国务院,还在审批,这些人到底在犹豫啥子???
龙腾东方2013 发表于 2015-3-6 17:57
NND,我就一直没看到发动机专项通过的消息,原来一直卡在国务院,还在审批,这些人到底在犹豫啥子???
以下纯属传闻,若有雷同,实属故意(但本人就是不愿意负责任):
前面那16个已经批了的,大把钱投进去,出来了一些狗S项目和中饱私囊的L人(再不能认为学术界干净了),不敢再轻易批了;
另外,就是许多极度饥渴的学术领域也想进,怕再开闸门合不拢;
最后一个原因,审批的人不像坛子上的军迷那么怨念航发.......
龙腾东方2013 发表于 2015-3-6 17:57
NND,我就一直没看到发动机专项通过的消息,原来一直卡在国务院,还在审批,这些人到底在犹豫啥子???
你说呢,如果拿这些钱去修铁路,高速,飞机场,得让多少官商发家致富,发动机投入进去就是听个响!
前面那16个已经批了的,大把钱投进去,出来了一些狗S项目和中饱私囊的L人烂人肯定是有但是不投人一点响都没有更加落后等下
批没批我不知道,钱反正是没下来
发动机投钱要有连投30年才出成果的心理准备;
没几个人愿意干。
oaki911 发表于 2015-3-5 08:05
WS20、WS15,民用和军用的两个标杆,2020年都会定型。
大型机的核心机要快马加鞭
愚哉子安 发表于 2015-3-5 09:24
WS20绝对不会进入民用市场……
希望在WS20的基础上发展出124级别的大发
minimi001 发表于 2015-3-7 12:08
希望在WS20的基础上发展出124级别的大发
您是说AN124的航发?
要是这样是绝对不可能,一定是全新发展的,要么找鸟克兰一块改D18T。
minimi001 发表于 2015-3-7 12:08
希望在WS20的基础上发展出124级别的大发
您是说AN124的航发?
要是这样是绝对不可能,一定是全新发展的,要么找鸟克兰一块改D18T。
minimi001 发表于 2015-3-7 12:08
希望在WS20的基础上发展出124级别的大发
您是说AN124的航发?
要是这样是绝对不可能,一定是全新发展的,要么找鸟克兰一块改D18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