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中的新一代“万岁军”军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4 00:41:53
在1979年参加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的东西两线部队之中,战绩最辉煌、表现最突出、战后被中央军委授予荣誉称号单位和个人最多的,莫过于取得了同登、谅山大捷的广州军区第55军。值得一提的是,在当时广州军区的几个野战军里面,第55军属于资历较浅、历史战绩不太显山露水的部队。而指挥该军登上军史新高峰的,是刚调到第55军任军长只有半年多、曾担任过全军首屈一指的“万岁军”——北京军区第38军军长的悍将朱月华。

朱月华,1922年2月7日出生于江苏赣榆县欢墩镇朱孟村的一个农民家庭。比较幸运的是,朱月华的父母很重视教育,很小就将他送入了私塾学习,给朱月华打下了较好的文化底子。16岁时,朱月华当上了塾师,以给孩子们教书为业。当时正是抗战初期,国难深重,天下纷纷,为有志者提供了风云际会的舞台。1939年底,八路军115师东进支队来到了苏鲁边界,建立根据地,支援当地抗日武装,并打通与华中地区的联系。朱月华受到了抗日救国气氛的感召,毅然投笔从戎,参加了八路军,被分到开国中将梁兴初率领的东进支队第2大队2营机枪连当了战士。

在部队中,朱月华作战勇敢,有勇有谋,进步很快,并被当成苗子培养。他先后担任了八路军东进支队第2大队3营8连副班长、班长,新四军独立旅司令部教导队学员、第13团2营5连排长,山东抗日军政大学第一分校第2大队3连学员、第1大队2连区队长,山东滨海军区第23团3营10连副连长、团参谋处队列参谋等职。并参加了班庄、门楼河、日照、朱堵及滨海地区的反扫荡、反顽等战役战斗。

抗战胜利后,朱月华调任为山东人民解放军第2师5团1营1连连长。后随部队开赴东北,历任东北民主联军第1纵队第2师5团迫击炮连连长、3营副营长、2营营长,东北野战军第1纵队第2师教导队队长、4团参谋长,第四野战军第38军113师338团副团长等职。先后参加了柳条沟、四平、三下江南、甲长屯及长春、辽沈、平津、宜沙、衡宝等战役战斗。1950年7月,朱月华被任命为第38军113师338团团长。

第38军前身最早来源于1928年彭德怀、滕代远领导的平江起义红5军之一部,后又加入了鄂豫皖苏区重建的红25军第75师一部,以及其他部分红军成分和抗战中组建的山东军区几支主力部队。1946年8月,在吉林敦化地区合编组成了东北民主联军第1纵队,下辖第1、第2、第3师,首任司令员是被称为“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毅)”的开国中将万毅。1947年2月,开国上将李天佑调任为第1纵队司令员。李天佑出身于桂系北伐名将李明瑞的部队,后参加了百色起义,逐渐成长为出色的红军将领。抗战初期,李天佑被上级派到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前后在苏联呆了5年多,系统学习了大兵团作战理论。因此,在成为东北民主联军第1纵队司令员后,他狠抓部队的战略战术训练,并提出了正规化的要求,对第1纵队的战斗作风养成起到了很重要的影响。2009年时,八一电影制片厂曾拍摄了一部数字电影《李天佑血战四平》,由著名演员胡亚捷饰演李天佑,有兴趣的人可以找来看看。1948年1月,东北民主联军第1纵队改称为东北野战军第1纵队,相继参加了冬季攻势、辽西会战、攻占沈阳等战役战斗。从挺进东北不久的秀水河子歼灭战起,1纵部队敢打敢拼,脱颖而出,多次在东北解放战争的重大战役战斗中担负主要任务,逐渐奠定了其东野第一主力的地位。东北军区司令部曾评价该纵第1师“历史长,战斗锻炼多,有内战时期红军作风与传统,英勇顽强,执行命令坚决,战斗经验丰富,猛打猛冲的精神很好,不怕牺牲,经得起伤亡,有连续战斗反复冲锋的精神,有顽强性,战斗士气旺盛,防御、进攻、野战、攻坚均备,为东北部队中之头等主力师”;第2师“富有朝气,执行命令坚决,战斗性顽强,但次于1师。有突击力,对于攻坚突破较有经验,善于野战进攻,为东北之头等主力师”;第3师“作战基础好,擅长防御作战,有较强的战斗力。” 实在是不吝赞美之辞。

1948年11月,东北野战军第1纵队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8军,首任军长仍是李天佑,原辖第1师改称第112师,第2师改称第113师,第3师改称第114师,并调入原辽北军区独立第10师改称的第151师,该军后隶属第四野战军第13兵团建制。在平津战役中,第38军担负主攻天津的任务,于战斗中最先突破天津城防,奋勇冲击攻占金汤桥,围歼守敌2.7万余人,并活捉了天津警备司令部司令兼城防司令陈长捷等5名将官。在进军中南时,第38军又先后参加了宜沙、湘西南、广西、剿匪等战役战斗。该军一部还配属第二野战军第4兵团参加了解放大西南的滇南战役。在全国解放战争中,第38军从中国最北方的松花江边一直打到南疆中越边境的红河桥头,长驱1万余里,进行主要战斗170余次,先后转战13个省市,解放大小城市100余座,共歼敌16万余人,可谓建勋卓著。不过,相对于其他野战军的兄弟部队来说,第38军虽然在国内战争中战绩赫赫,但要说其为全军排头,那肯定会有许多部队不服气。可以说,如果没有朝鲜战争,第38军就很难成就今天中国陆军老大的地位。

在解放了中南地区后,第38军(第151师已调归广西军区建制)奉中央军委命令,在第13兵团序列内北调河南信阳地区驻防,作为全军国防机动部队待命。1950年6月朝鲜战争突然爆发后,为应对国家安全面临的新威胁,中央军委决策以部署在中原地区的第13兵团(辖第38、第39、第40军)和在东北齐齐哈尔地区的第42军及炮兵3个师等部,共25万余人组成东北边防军,担负保卫东北边防和在必要时援助朝鲜人民军的任务。7月中旬,正在信阳地区分散从事生产任务的第38军各部奉命紧急收拢,边集结边动员边登上火车出发北上。至8月上旬,第38军4.9万余人全部进至东北铁岭、开原地区指定位置集结并进行整训。其时,军长已换成了出身于井冈山红4军、外号“梁大牙”的开国中将梁兴初。

因为朝鲜战争局势急转直下,中央军委后又决定以东北边防军为主力组建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援朝作战。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首批入朝参战部队秘密跨过鸭绿江开赴战场。梁兴初和政委刘西元率领第38军于第42军之后从辑安过江,向朝鲜的临时首都江界开进。

按照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的预先设想,志愿军入朝后首先沿长津、熙川、龟城、球场、德川、宁远地区建立一道防线,箝制北进的美韩军,争取时间,更换装备,在半年至一年内条件具备时再实施反攻。然而美韩军的前进速度太快,已先于志愿军越过了彭德怀预定的防御线,稳步接敌实施防御的计划已无法实现。因此,彭德怀根据毛泽东的指示因势而变,决心改取在运动中各个歼敌的作战方针,变更部署,边打边寻求战机。这样,双方就不可避免地发生了遭遇战。10月25日上午,志愿军第40军120师部队在云山以北地区与北进的韩军第1师一部首战遭遇,坚决实施阻击,未让敌前进一步。稍后不久,第40军118师部队在温井以北的两水洞地区打响,一举歼灭了轻敌北进的韩军第6师第2团3营及加强的炮兵分队,打了一个漂亮仗。由此,拉开了抗美援朝战争第一次战役的序幕。这一天,后来被定为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纪念日。

根据刚入朝时的部署,第38军作为志愿军全军的战役预备队,渡过鸭绿江后首先在江界地区休整集训3个月,待更换了苏式装备后再投入作战。由于战情紧急,按照志愿军司令部的部署调整,第38军须立即向熙川以北集结,准备配合第39军、第40军作战。后因美韩军再次加快了北进速度,多路兼程推进,已直逼中朝边境。彭德怀决心诱敌深入,遂再次调整部署,首先围歼冒进在前的韩军3个师。第38军奉命配属第42军125师,准备歼灭韩军第8师于熙川及其以北地区。当时从梁兴初到下级士兵,全军上下都摩拳擦掌想要打好这入朝第一仗。然而第38军在过江序列中位置靠后,过江后向熙川急赶,沿途的公路上却挤满了从平壤撤出来的朝鲜党政机关人员、军队和老百姓,以致拥堵难行,前进速度很慢。到兄弟部队已经打响两天后,第38军前卫师距离熙川还有60多公里,而此时熙川的韩军第8师已有南撤迹象。屋漏偏逢连阴雨。112师从北撤的朝鲜人民军那里得到了一个情报,说是熙川有一个美军黑人团,这与志愿军司令部通报的熙川只有韩军一个营不一致。梁兴初因此含糊了一下,为慎重初战,想等到担任主助攻的2个师全部到位后再发起攻击,结果又耽误了一天。当部队终于攻进熙川后,只抓获了留守的韩军第8师第10团2营的100多人,并没有发现什么美军黑人团,而韩军第8师主力也已于当日拂晓弃城南撤,梁兴初是后悔莫及。奉志愿军司令部命令,梁兴初随后咬牙督促全军兜着韩国第2军团的屁股猛追猛打,沿清川江直插院里、军隅里、新安州,准备切断美第8集团军的后路,配合正面进攻的其他各军全歼北犯之敌。然而在美军优势地空火力的支援下,韩军第7师和美24师第5团死守清川江畔要点飞虎山、军隅里,与第38军部队反复争夺,双方一时形成对峙。趁此时机,美第8集团军将部队全部撤到了清川江以南,建立起了防线,第38军因而没能完成迂回敌侧后的战役任务,再次失机。在向敌后迂回攻击的战斗中,第38军112师335团与韩军第7师3个团血战飞虎山,攻占阵地后又顽强坚守5昼夜,击退了美韩军的多次轰炸和冲击,打出了第38军入朝后的第一场硬仗。后来,335团团长范天恩还被收入了日本人出版的一本《朝鲜战争名人录》中。朱月华指挥的第113师338团也有较出色表现,在向军隅里进攻时,该团前卫9连以勇猛的战术动作向阻击之敌发起攻击,创造了以1个连全歼韩军1个加强连的出色战例,受到了志愿军司令部的通报表扬。总的来说,在第一次战役中,其他各军表现均较好,唯有第38军两次未能完成作战任务,且有失机表现。彭德怀在战后的总结会上发了雷霆震怒,当众痛骂梁兴初,顺带稍上了第38军,甚至连“斩马谡”的话都出来了。

吸取了第一次战役未能全歼敌人的教训后,彭德怀、邓华、韩先楚等志愿军司令部首长在毛泽东的指导下,决心故意后撤示弱,诱使美韩军大胆北进,然后突然从韩国第2军团防守的比较薄弱的战线东翼打开突破口,以第38军、第42军从缺口涌入,迅速向敌后发起内外双层的纵深迂回,断敌后路,阻敌增援,配合正面进攻的4个军将美第8集团军一举歼灭在清川江畔。而联合国军也真中了计,贸然发起了所谓的“圣诞节前凯旋攻势”。

第二次战役于1950年11月25日发起。这一战,成为了第38军的奥斯特里茨,名垂历史。战役之初,梁兴初就在前来督战的志愿军副司令员韩先楚面前打了包票,要独个打下德川。为全歼韩军第7师,梁兴初以112师、113师向该敌两翼迂回,114师从正面攻击,并派出精锐的军侦察支队插到德川西南炸毁大同江上的武陵里公路桥断敌退路。三军上下憋足了劲要雪第一次战役之耻,结果一昼夜就打下德川,击溃韩军第7师,歼敌3100余人,缴获大量火炮、汽车,并留下了一段后来被改编成电影《奇袭》和军教片《奇袭武陵桥》的战史传奇。接着奉志愿军司令部命令,梁兴初指挥少数兵力在德川继续清扫战场,军主力则从突破口涌入,向军隅里、价川、三所里方向实施多路迂回,准备一举兜住军隅里地区的美第9军主力,包括美2师、美25师和土耳其旅。这一记狠招如能成功,西线就大局已定了。

114师沿德川至军隅里公路、112师沿公路北侧向西攻击前进,是第38军构成对内正面的主攻部队。在德川以西的天险戛日岭,114师先头与前来堵塞缺口的土耳其旅先头夜间遭遇,双方立即练开了刺刀对长刀。经过一夜血腥厮杀,114师部队击溃土耳其旅先头1个营,歼敌300余人,攻占了戛日岭。土耳其旅主力立脚不住,侧翼又受到从北侧攻击的112师威胁,只得沿公路后撤到军隅里东侧的夏日里建立防线。114师坚决追击,连续与土耳其旅进行缠斗,将其重创。土耳其旅不得不继续退向了军隅里正东面的凤鸣里。114师猛追猛打,在阳站又追上了土耳其旅主力,经过战斗歼敌700余人,缴获汽车130余辆、榴弹炮17门。在公路北侧进攻的112师也与沿途阻击的美2师第38团及配属的韩军第7师3团发生激战,艰难向前推进。  

第38军进攻方向的关键,在于113师能否按时插到军隅里南侧的三所里,构成截击美第9军南逃北援的对内对外正面,配合兵团主力将敌一举全歼。11月27日黄昏,113师(欠339团2个营)即沿安山洞至三所里的山间小路发起急行穿插。前卫团就是338团,由团长朱月华、政委邢泽率领。338团前身最早为1932年11月由吴焕先、王平章重建的鄂豫皖红25军第75师之一部,长征到达陕北后其番号为红十五军团第75师223团,是响当当的红军团。抗战爆发时,该团改编为八路军115师688团1营,后又几次在八路军和新四军之间转隶。朱月华是在其改编为山东滨海军区第23团时调过来的,长期在这支部队中战斗生活,打下了很深的烙印。第一次战役时,338团没怎么捞着仗打,只有该团9连在瓦院附近全歼韩军1个加强连而受到了志愿军司令部的通报嘉奖。到了打德川时,朱月华带领338团一路穿插,全团下饺子徒涉大同江,击破沿途韩军第6师部队的阻击,终于插到德川南侧,协同师主力切断了德川韩军第7师的南逃之路及与宁远韩军第8师的联系,为德川之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当战斗结束后间歇时,因为连续行军战斗的疲劳,朱月华端起一碗稀饭正用筷子搅和时,就一头栽倒睡着了,稀饭洒了一身。然而还未及休整,任务很快又来了,338团再度受命担任全师前卫向三所里穿插。朱月华立即下令,全团迅速收拢出发,饭边走边吃,任务边走边下达。338团沿山间小路飞奔疾行,根据师长江潮的命令,全团轻装前进,如遇小股敌人以尖兵连或前卫营将其歼灭或驱逐;遇到较大股敌人则以一部兵力予以牵制,主力绕过,不与纠缠。部队不停顿,不休息,不恋战,目标只有一个——三所里。

113师全体指战员不顾饥饿疲劳奋力前行,途中先后在安山洞、沙屯歼灭了韩军1个排和1个连。在距离三所里还有30多里的时候,天亮了,空中出现了几十架美军飞机。为争取时间完成任务,跟随前卫的副师长刘海清命令部队抛弃伪装,大胆排成行军队形全速前进。美军飞机误认为其是从德川退下来的韩军,没有进行轰炸。经过艰苦跋涉,28日早7时,前卫338团终于赶到了三所里,14小时跑了145华里,又创下了一段战史传奇。朱月华命令先头部队立即发起攻击,经过5分钟战斗就干净利索地歼灭了防守三所里的韩国1个治安连。刚刚占领阵地,战场还没有打扫,从北侧军隅里方向撤下来要到顺川与师主力会合的美骑1师5团部队就已到达了三所里以北。338团的战士们看到美国人上来了,立即集中火力向其射击。走在最前面的美骑5团1个侦察排毫无防备,当即死伤殆尽,只活下来了排长和3名士兵。后面的美军发现情况不妙,即暂停前进调整部署。与此同时,刘海清副师长命令电台开机,用事先编好的密语向军、师发报:“我部已经先敌到达三所里!” 随后命令部队占领三所里附近的高地,形成对内对外防御。

10时许,美骑5团2营展开战斗队形,在坦克支援下向三所里发起进攻。朱月华指挥2个连占据公路两侧有利地形,以手榴弹和轻武器顽强阻击敌人。美骑5团反复进攻十余次都无法取得突破,感觉到了对手的分量,打到下午后只好绕开三所里,改走西面的一条山间公路取道龙源里向南前往顺川。战至16时许,趁天色已黑之机,朱月华组织了1个营兵力并协同赶到三所里的337团1个营,突然向三所里以北的美军实施反击,经过战斗歼敌一部,并占领了水洞站、仁谷里地区。113师主力到达三所里后,进一步展开控制要点。当日,339团3营1个连将三所里附近的大同江公路桥炸毁,使得联合国军的重装备更难于从这条路上通过。美骑5团一路跌跌撞撞,直到29日上午才撤到顺川与美骑1师主力会合。

28日15时40分,志愿军司令部收到了113师的暗语密告:“我部已占三所里”,338团与价川南逃之敌接触,“请示我部任务”。因为113师向三所里穿插时为隐蔽而关闭了电台,志愿军司令部一直得不到他们的消息,彭德怀等人是焦急异常。得知113师已按时插到三所里后,彭德怀命令该师不惜一切代价坚决堵住经三所里的南逃北援之敌。同时,命令其余各军迅速攻击前进,分割包围,各个歼灭西线的联合国军。彭德怀下了决心:“此役于朝鲜战局关系甚大,望克服一切困难和以巨大代价换取之。”

28日中午,美第8集团军司令沃克向美第1军、美第9军下达了正式撤退的命令,清川江畔的联合国军随即开始了全线后撤。按照第8集团军的命令,美第1军和已调归其指挥的美25师要在西侧经安州走公路分别退向顺川、肃川;美第9军的美2师、土耳其旅及败退下来的韩军第7师3团等部从中间军隅里公路直接退向顺川;集团军预备队美骑1师和韩军第6师调归美第9军指挥,沿北仓里至顺川公路设防,保障第8集团军的东侧后安全。在几条撤退路线中,遇到了巨大危机的是美2师这一路。为了保障安州方向的美第1军撤退安全,美2师和土耳其旅必须坚守军隅里阵地,最后再撤。当时美2师、土耳其旅及配属的韩军第7师3团在军隅里、凤鸣里、飞虎山一线的弧形阵地设防,遭到了志愿军第40军和第38军112师、114师的多路攻击,迭经苦战,伤亡严重。更加可怕的是,美2师等部南撤顺川的道路已全被志愿军切断了。从军隅里到顺川,除了通过三所里的公路外,在其西侧还有一条较窄的山间公路,经过松骨峰、葛岘、龙源里到顺川。美2师已经知道了三所里被中国军队占领,大同江公路桥也被炸断,机械化部队难以通过,但龙源里公路似乎还是畅通的。因此,美2师师长凯泽决定全师将沿这条简易公路撤向顺川。然而,根据第38军军部在战前的提醒,113师师长江潮、政委于敬山、副师长刘海清等人已发现在三所里以西还有一条经龙源里通往顺川的公路,即调整部署,令338团3营继续坚守三所里,1营、2营在三所里与龙源里间机动歼敌,337团连夜西进抢占龙源里,339团1个营向安州、肃川前进破路炸桥。
337团于28日黄昏迅速西进,29日凌晨4时,先头1营就插到了龙源里。当时正好有一支土耳其旅的补给车队向北开往青谷里,1营果断发起攻击,将其基本全歼。随后1营迅速抢占了龙源里东北侧的葛岘岭附近有利地形展开防御。在军隅里的凯泽师长接到逃回来的土耳其人报告后很吃惊,随即派出1个坦克排南下龙源里方向探路。337团1营因缺乏反坦克武器,就将美军坦克排放了过去,后该排未遇抵抗到达顺川。凯泽师长感到很奇怪,于是再次派出一支宪兵巡逻队乘吉普车到龙源里进行侦察。这回337团1营没客气,先敌开火,当场毙伤美军4人,巡逻队只好撤了回去。为了搞清遇到阻击的情况,凯泽师长第三次派出了1个侦察连前往龙源里探路。337团1营又以猛烈的火力实施阻击,打得美军侦察连动弹不得。凯泽师长闻讯后,只好又派出了1个步兵连和1个坦克排支援侦察连,企图打通道路。337团1营在随后赶到的第38军侦察支队配合下,冒着敌军的猛烈火力坚决进行阻击,甚至与美军展开白刃战,先后打退了敌人的多次进攻。与此同时,第38军侦察支队也掩护工兵炸毁桥梁遮断公路。29日下午,在顺川的美骑1师派出英27旅1个营北上到龙源里,接应美2师的南退。当其进到龙源里南侧时,亦遭到337团1营阻击,稍有伤亡。打到黄昏,北面进攻的美军支持不住,只好撤回了军隅里。南面进攻的英军也撤离龙源里向顺川方向收缩。当晚,337团主力赶到了龙源里,团长温之印和政委徐辉立即调整部署,组织部队构筑工事,准备迎击美军主力的冲击。同时,派出一部兵力从葛岘、龙源里向北出击,企图夜战歼敌。不过美2师主力此际还远在军隅里附近,337团部队当夜未能抓住美军。29日,114师连续猛攻凤鸣里的土耳其旅,打得突厥人终于崩溃,狼狈逃向了军隅里。112师与美2师第38团及配属韩军一部连续激战,逐渐将敌军压迫到了军隅里北侧的价川地区。原先担任诱敌任务的112师335团奉命长途穿插,先头1营于30日拂晓赶到了龙源里东北侧的松骨峰地区,立即占领公路两侧高地,协同337团卡断了这条美军南撤的道路。

11月30日,一个血与火的日子到来了。经过29日战斗,美2师判断在葛岘附近打阻击的中国军队仅有约1个营兵力,以师主力突破并无问题。在完成了掩护美第1军和美25师退向安州的任务后,凯泽师长命令美2师、土耳其旅及韩军第7师3团,从29日接近午夜开始,采取逐次抵抗、互相掩护、交替后退的方式,撤出军隅里沿龙源里公路退向顺川。30日上午,英27旅1个营再次北上到龙源里南侧,占领阵地准备接应美2师南退。30日白天,南逃北援的美英军在松骨峰、龙源里地区分别遭到了335团、337团部队的顽强阻击,而志愿军第38军主力和第39军、第40军又从北侧和东侧向军隅里猛攻围拢。在清川江两岸气温接近零下20度的刺骨寒风中,双方展开了一场惊天动地的血战。

30日拂晓,美2师先头进至松骨峰附近时,突然遭到先于其占领公路西侧阵地的335团1营阻击。震惊之下,美2师立即出动1个多连兵力,在炮火掩护下向335团1营发起进攻。志愿军斗志非常顽强,美军连续进攻几次都未奏效,后续车队不得不长时期停在公路上等待。335团主力随后赶到,迅即占领了公路东侧的有利地形展开阻击。美2师不得不先后组织了美韩军约2个营兵力轮番猛攻335团控制的诸高地,企图占领要点打通公路。志愿军只有轻武器和少量迫击炮,要对抗的则是大量重炮、坦克支援下的武装到牙齿的敌人,只好多次与敌短兵相接,战斗非常惨烈。其中335团3连坚守公路以西的书堂站北侧无名高地,在没有工事依托的情况下与敌军数次白刃肉搏,浴血奋战5个多小时,先后打退了美军和韩军的5次冲锋,全连打到只剩下7人,到处燃烧着烈火的阵地仍屹立不动。战后,3连的英雄事绩被作家魏巍写入了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中,并入选中学课本,成为几代中国人的精神读物。而“最可爱的人”这一称谓,也从此成为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代名词。

付出了伤亡5、600人的代价后,美2师在优势空地火力支援下暂时压制住了松骨峰公路两侧阵地上的335团,其先头坦克排已一路突围到龙源里南侧与英27旅接上了头,但已很难继续扩展战果。因为四面八方的中国军队已蜂拥而来,情况非常危急,凯泽师长孤注一掷,放弃了原先打算先攻占松骨峰公路两侧阵地,巩固侧翼后再从容撤退的想法,命令各部按照美38团、美9团、韩军第7师3团、土耳其旅(还有成建制的2个连)、师部、师属炮兵4个营以及师勤杂部队的序列,以坦克为先头,一边压制公路两侧的志愿军火力,一边沿松骨峰至龙源里的11公里山间公路强行南撤。美23团和1个师属炮兵营作为殿后部队坚守军隅里,掩护全师主力南撤,最后再撤出。30日下午,美2师开始南撤,以坦克开路,步兵跑步前进,车辆于队伍中跟随,在空地火力掩护下强行冲过松骨峰沿公路直奔龙源里。前边是337团的防守地域,因为双方火力悬殊,337团背后又受到英27旅的攻击,阻击任务非常艰巨。团长温之印、政委徐辉迅速调整部署,命令全团依托有利地形和抢构的工事,以少数兵力扼守防御前沿,主要兵力疏散隐蔽在机动位置上,采取坚守和反击相结合的战法,实施节节阻击打击敌人。因为山间道路狭窄,美军的汽车很容易就被击中起火而堵塞了通路。337团乘机以10多门迫击炮、40挺机枪和上千支步枪、冲锋枪,居高临下向山间公路上的美军猛烈开火,并投出了下雨似的手榴弹。在志愿军的火力打击下,公路上的联合国军人仰车翻,横尸淤道,一时间几乎成了人间炼狱。此时,第38军主力已插到了龙源里西北,从侧后向美2师发起猛攻;第39军渡过清川江进至军隅里西北;第40军从北侧猛攻军隅里,并向军隅里西南迂回,各军协同向美2师缩小了包围圈。一时间,从价川、军隅里到松骨峰、龙源里地区成为了巨大的肉搏战场。

接近黄昏时,337团南敌北拒,越战越勇,美2师则已渐显溃不成军。然而,美国空军总算赶来了,向公路两侧的337团阵地投下了雨点般的燃烧弹,给志愿军造成了巨大杀伤,一时阻击火力大为减弱。趁此时机,美2师出动坦克将堵住公路的被毁车辆撞开,清通了道路。在空军和炮火的掩护下,美2师主力一窝蜂似地夺路而逃。这时天已黑了,337团部队见用火力已无法封锁公路,便分成多股小群从山上冲下来,勇猛地分割截断公路上的美军纵队,以手榴弹和刺刀与敌展开近战,一时间公路上杀声震天。美2师部队此时已顾不上什么战术了,抛弃了几乎全部重装备,各自为战,边打边冲,四散突围。混战到入夜后,美2师残部终于九死一生地冲过了葛岘岭、龙源里间的志愿军控制地域。12月1日,凯泽师长率美2师主力的残兵败将狼狈不堪地撤到了顺川,逃脱了全师覆灭的噩运。断后的美23团和1个师属炮兵营死守军隅里,拼命挡住了四面围攻的志愿军,为师主力撤退争取了时间。当凯泽师长命令美23团等部放弃军隅里随师主力末尾南撤时,该团团长弗里曼判断再走龙源里公路恐怕凶多吉少,遂向师长请示后,命令炮兵打光炮弹,率队轻装向西撤向了安州,再向南经肃川转向顺川与师主力会合。  

据战后美2师自己统计,在“圣诞节前凯旋攻势”期间,该师遭到中国军队第38军、第40军重重围攻,最后比编制人数(18000人)损失了8662人。而该师战前的实际兵力约15000人,扣除后来陆续逃回来的部分人员,全师伤亡和失踪在4900人左右,并损失了数以百计的卡车和尾车、64门火炮、第2战斗工兵营几乎全部装备,以及师属各单位所携带的通信装备的20%-40%。仅在11月30日的龙源里公路突围战中,该师及配属部队就伤亡了至少3000人以上。这条11公里长的路段由此被称为了“死亡公路”,在美军战史中还有一个更形象的称呼——“印地安苔刑场”。

清川江畔的战斗进行到12月1日,美2师、土耳其旅已被重创击溃,美25师和美第1军各部遭打击后仓皇经安州南撤,西线志愿军第38军、第39军、第40军、第50军、第66军等部胜利攻占价川、军隅里、博川、安州等地,并继续追歼逃敌。只是负责外层迂回的第42军在新仓里遭到美骑1师的阻击,未能坚决突破,没有按时插到顺川、肃川切断整个美第8集团军的后路。当11月30日的战报辗转呈递到志愿军司令部后,见美2师主力等部已被第38军部队堵截住,彭德怀非常高兴,于12月1日与邓华等人联名发出嘉奖令,通电嘉奖第38军。其中嘉奖电报末尾写为“中国人民志愿军万岁!三十八军万岁!”这句话是彭德怀在审阅批改嘉奖令时亲自加上去的。由此,第38军有了“万岁军”的光荣称号。

一直打到12月2日中午,西线联合国军退到了肃川、顺川、新成川一线构筑防线,而志愿军连续战斗一周已粮弹俱缺。彭德怀在请示了中央军委后,命令西线各军停止追击,转入休整补充。

在整个第二次战役西线作战中,志愿军共歼灭联合国军2.3万余人(其中美军统计本部损失约6300人,未计韩军和其他联合国军部队),缴获和击毁各种火炮500余门、坦克100余辆、汽车2000余辆、各种枪支5000余支,取得了辉煌胜利。这一战后来被称为了“清川江大捷”。而第38军在此次战役中战果最大,表现最突出,计重创美2师、土耳其旅和韩军第7师等部,以阵亡415人,负伤5005人的代价,毙伤俘敌1.1万余人,缴获各种火炮239门、汽车1500余辆,歼敌总数占西线全军歼敌总数的48%。梁兴初和他的部队终于一战成名,奠定了日后成为中国陆军老大的基础。创下14小时行军145华里传奇的113师,在战斗中歼敌3000余人,缴获汽车500余辆,为西线大胜做出了重大贡献。率前卫团首先穿插到位的朱月华,也在战史中留下了自己的名字。113师穿插三所里、抢占龙源里的优秀战例,在1978年还被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成了黑白军事教学影片《飞虎》。比较可惜的是,因为志愿军火力相较联合国军过于薄弱,虽竭尽全力,仍未能将美2师全部堵住歼灭,终究是一段遗憾。而后来国内出版的抗美援朝战争史中,都将这一段史实写成美2师未能突破龙源里公路,不得不抛弃大量辎重装备向西经安州方向突围,这是不确的。说出真实的历史,并不会有损英雄部队的光辉。

在1950年最后一天开始的第三次战役中,第38军作为右纵队从西翼进攻,突破当面之敌韩军第6师防线,追过汉城,渡过汉江。一路倒很顺利,但没打什么大仗。

在1951年1月25日开始的第四次战役中,第38军担负西线战场的阻敌任务,为保障东线横城反击战的胜利,在汉江南岸拚死阻击美军的进攻。这一路都是美精锐部队,包括美骑1师、美24师、英27旅、韩军第6师、希腊营等。在火力兵力相差悬殊的情况下,第38军官兵实施机动防御,以血肉之躯苦苦拒敌,伤亡惨重。当时的台湾报纸就幸灾乐祸的称这一仗为“火海洗人海”。在砥平里战斗失利后,志愿军全线局势被动,彭德怀不得不指挥全军转入运动防御,节节阻滞北进的联合国军,以空间换取时间,等待国内的新锐兵团向朝鲜前线增援。当左右友邻部队都撤已过汉江后,第38军仍独守南岸,顽强奋战,终于完成了保障东线部队进攻和转移的任务。在接令后撤过江不久,汉江就解冻了,好险被截在南岸全军覆没。在第四次战役中,第38军共阵亡3359人,负伤8279人,几乎将百战精锐打光了一半,严重伤了元气。而汉江南岸阻击战更是其军史上最惨烈的一仗。朱月华在第三次战役结束后随师长江潮回到国内参加联合兵种作战学习班,因而未能赶上汉江南岸阻击战的高潮。

第38军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第一至四次战役,然后奉命撤到朝鲜北部一边休整换装一边担任西海岸的防御任务。在此期间,朱月华调任为113师337团团长。1952年春,第38军奉命重返中部战线担任守备任务。在当年秋季的阵地战术反击中,第38军负责攻取铁三角底端附近的白马山。因战前一个参谋叛变投敌,导致军情泄露,使当面的韩军第9师提前有了准备。结果这一仗打成了艰苦的攻坚消耗战。在美军炮兵和坦克支援下,韩军第9师表现极为顽强,双方反复拉锯争夺,将部队添油般一批批投入攻击。白马山各高地上鬼哭狼嚎,血肉横飞,战斗非常激烈残酷。经9天苦战,第38军伤亡5300余人,仍然没能攻占全部高地,战场形势转劣,不得不撤出了战斗。第38军统计毙伤俘敌9300余人,击落敌机26架,击伤32架,毁伤敌坦克5辆。而韩军自己统计,韩军第9师伤亡3400余人,歼灭第38军10000人。这一仗成全了韩军第9师,战后被韩国国防部授予“白马部队”称号。后来的韩国强人总统朴正熙当时就担任韩军第9师参谋长,由此攒足了军中履历。1953年1月,为粉碎美军可能发起的两栖登陆作战,第38军又重返西海岸准备反登陆作战。这时朱月华已被任命为113师副参谋长,不久又升任为师参谋长。1953年7月,距离停战协定签字只有十几天时,第38军奉命回国,结束了在朝鲜战场的征程。

在整个抗美援朝战争中,第38军共歼敌66750余人(其中美军21000余人),缴获击毁敌汽车1732辆、坦克175辆、各种火炮700余门、各种枪支720余支,击落敌机312架,击伤60架。38军也付出了重大代价,共牺牲官兵6772人,负伤1万余人。

在十多年的战场生涯中,朱月华的身上留下了多处战伤。其中最为显眼的是嵌在面颊两边的伤痕,那就是在朝鲜战场上被美军一发子弹穿透而留下的。为了表彰朱月华的功绩,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授予他三级国旗勋章和三级自由独立勋章。

回国后,第38军归隶沈阳军区,奉命驻防吉林通化。1954年冬,朱月华被任命为113师副师长。1955年全军实行军衔制,朱月华被授予中校军衔,并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三级解放勋章。1960年,朱月华晋升为上校军衔。1965年3月,又升任为113师师长。

1967年2月,因为文革的政治需要,中央军委命令第38军由沈阳军区调归北京军区建制,从吉林通化移驻河北保定地区,接替调往山西大同的第69军拱卫京师。当时在北京军区的8个野战军中,唯有第38军是副统帅林彪的嫡系部队,因而受到了林和代总参谋长杨成武的特别重视。加上在支左问题上中央高层和北京军区都支持第38军,其军内地位则益发显赫。1969年2月,经毛泽东批准,中央军委决定将第38军改编为摩托化军。全部改编完成后,该军下辖3个摩托化步兵师和炮兵团、火箭炮团、高炮团及相应保障分队;每个摩步师下辖3个摩托化步兵团和炮兵团、坦克团、高炮团及相应保障分队。全军共6.4万人,装备有坦克240辆、汽车3600辆。第38军由此成为全军首个摩托化军,获得了非同一般的待遇,正式奠定了中国陆军老大的地位。

在此期间,朱月华先后升任为第38军参谋长、副军长等职。1973年5月,他被任命为第38军军长,终于成为了自己老部队的最高主官。在治军上,朱月华作风严谨,要求严格,领导效率高,雷厉风行,深得部属敬畏。他在第38军军长的位置上整整干了5年,大力抓了部队的战备、训练和管理工作,培养和加强了部队的过硬作风,领导该军平稳度过了林彪事件后的动荡余波。在此期间,朱月华还奉调到北京的军政大学(国防大学前身)学习并结业。
在1979年参加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的东西两线部队之中,战绩最辉煌、表现最突出、战后被中央军委授予荣誉称号单位和个人最多的,莫过于取得了同登、谅山大捷的广州军区第55军。值得一提的是,在当时广州军区的几个野战军里面,第55军属于资历较浅、历史战绩不太显山露水的部队。而指挥该军登上军史新高峰的,是刚调到第55军任军长只有半年多、曾担任过全军首屈一指的“万岁军”——北京军区第38军军长的悍将朱月华。

朱月华,1922年2月7日出生于江苏赣榆县欢墩镇朱孟村的一个农民家庭。比较幸运的是,朱月华的父母很重视教育,很小就将他送入了私塾学习,给朱月华打下了较好的文化底子。16岁时,朱月华当上了塾师,以给孩子们教书为业。当时正是抗战初期,国难深重,天下纷纷,为有志者提供了风云际会的舞台。1939年底,八路军115师东进支队来到了苏鲁边界,建立根据地,支援当地抗日武装,并打通与华中地区的联系。朱月华受到了抗日救国气氛的感召,毅然投笔从戎,参加了八路军,被分到开国中将梁兴初率领的东进支队第2大队2营机枪连当了战士。

在部队中,朱月华作战勇敢,有勇有谋,进步很快,并被当成苗子培养。他先后担任了八路军东进支队第2大队3营8连副班长、班长,新四军独立旅司令部教导队学员、第13团2营5连排长,山东抗日军政大学第一分校第2大队3连学员、第1大队2连区队长,山东滨海军区第23团3营10连副连长、团参谋处队列参谋等职。并参加了班庄、门楼河、日照、朱堵及滨海地区的反扫荡、反顽等战役战斗。

抗战胜利后,朱月华调任为山东人民解放军第2师5团1营1连连长。后随部队开赴东北,历任东北民主联军第1纵队第2师5团迫击炮连连长、3营副营长、2营营长,东北野战军第1纵队第2师教导队队长、4团参谋长,第四野战军第38军113师338团副团长等职。先后参加了柳条沟、四平、三下江南、甲长屯及长春、辽沈、平津、宜沙、衡宝等战役战斗。1950年7月,朱月华被任命为第38军113师338团团长。

第38军前身最早来源于1928年彭德怀、滕代远领导的平江起义红5军之一部,后又加入了鄂豫皖苏区重建的红25军第75师一部,以及其他部分红军成分和抗战中组建的山东军区几支主力部队。1946年8月,在吉林敦化地区合编组成了东北民主联军第1纵队,下辖第1、第2、第3师,首任司令员是被称为“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毅)”的开国中将万毅。1947年2月,开国上将李天佑调任为第1纵队司令员。李天佑出身于桂系北伐名将李明瑞的部队,后参加了百色起义,逐渐成长为出色的红军将领。抗战初期,李天佑被上级派到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学习,前后在苏联呆了5年多,系统学习了大兵团作战理论。因此,在成为东北民主联军第1纵队司令员后,他狠抓部队的战略战术训练,并提出了正规化的要求,对第1纵队的战斗作风养成起到了很重要的影响。2009年时,八一电影制片厂曾拍摄了一部数字电影《李天佑血战四平》,由著名演员胡亚捷饰演李天佑,有兴趣的人可以找来看看。1948年1月,东北民主联军第1纵队改称为东北野战军第1纵队,相继参加了冬季攻势、辽西会战、攻占沈阳等战役战斗。从挺进东北不久的秀水河子歼灭战起,1纵部队敢打敢拼,脱颖而出,多次在东北解放战争的重大战役战斗中担负主要任务,逐渐奠定了其东野第一主力的地位。东北军区司令部曾评价该纵第1师“历史长,战斗锻炼多,有内战时期红军作风与传统,英勇顽强,执行命令坚决,战斗经验丰富,猛打猛冲的精神很好,不怕牺牲,经得起伤亡,有连续战斗反复冲锋的精神,有顽强性,战斗士气旺盛,防御、进攻、野战、攻坚均备,为东北部队中之头等主力师”;第2师“富有朝气,执行命令坚决,战斗性顽强,但次于1师。有突击力,对于攻坚突破较有经验,善于野战进攻,为东北之头等主力师”;第3师“作战基础好,擅长防御作战,有较强的战斗力。” 实在是不吝赞美之辞。

1948年11月,东北野战军第1纵队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8军,首任军长仍是李天佑,原辖第1师改称第112师,第2师改称第113师,第3师改称第114师,并调入原辽北军区独立第10师改称的第151师,该军后隶属第四野战军第13兵团建制。在平津战役中,第38军担负主攻天津的任务,于战斗中最先突破天津城防,奋勇冲击攻占金汤桥,围歼守敌2.7万余人,并活捉了天津警备司令部司令兼城防司令陈长捷等5名将官。在进军中南时,第38军又先后参加了宜沙、湘西南、广西、剿匪等战役战斗。该军一部还配属第二野战军第4兵团参加了解放大西南的滇南战役。在全国解放战争中,第38军从中国最北方的松花江边一直打到南疆中越边境的红河桥头,长驱1万余里,进行主要战斗170余次,先后转战13个省市,解放大小城市100余座,共歼敌16万余人,可谓建勋卓著。不过,相对于其他野战军的兄弟部队来说,第38军虽然在国内战争中战绩赫赫,但要说其为全军排头,那肯定会有许多部队不服气。可以说,如果没有朝鲜战争,第38军就很难成就今天中国陆军老大的地位。

在解放了中南地区后,第38军(第151师已调归广西军区建制)奉中央军委命令,在第13兵团序列内北调河南信阳地区驻防,作为全军国防机动部队待命。1950年6月朝鲜战争突然爆发后,为应对国家安全面临的新威胁,中央军委决策以部署在中原地区的第13兵团(辖第38、第39、第40军)和在东北齐齐哈尔地区的第42军及炮兵3个师等部,共25万余人组成东北边防军,担负保卫东北边防和在必要时援助朝鲜人民军的任务。7月中旬,正在信阳地区分散从事生产任务的第38军各部奉命紧急收拢,边集结边动员边登上火车出发北上。至8月上旬,第38军4.9万余人全部进至东北铁岭、开原地区指定位置集结并进行整训。其时,军长已换成了出身于井冈山红4军、外号“梁大牙”的开国中将梁兴初。

因为朝鲜战争局势急转直下,中央军委后又决定以东北边防军为主力组建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援朝作战。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首批入朝参战部队秘密跨过鸭绿江开赴战场。梁兴初和政委刘西元率领第38军于第42军之后从辑安过江,向朝鲜的临时首都江界开进。

按照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的预先设想,志愿军入朝后首先沿长津、熙川、龟城、球场、德川、宁远地区建立一道防线,箝制北进的美韩军,争取时间,更换装备,在半年至一年内条件具备时再实施反攻。然而美韩军的前进速度太快,已先于志愿军越过了彭德怀预定的防御线,稳步接敌实施防御的计划已无法实现。因此,彭德怀根据毛泽东的指示因势而变,决心改取在运动中各个歼敌的作战方针,变更部署,边打边寻求战机。这样,双方就不可避免地发生了遭遇战。10月25日上午,志愿军第40军120师部队在云山以北地区与北进的韩军第1师一部首战遭遇,坚决实施阻击,未让敌前进一步。稍后不久,第40军118师部队在温井以北的两水洞地区打响,一举歼灭了轻敌北进的韩军第6师第2团3营及加强的炮兵分队,打了一个漂亮仗。由此,拉开了抗美援朝战争第一次战役的序幕。这一天,后来被定为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纪念日。

根据刚入朝时的部署,第38军作为志愿军全军的战役预备队,渡过鸭绿江后首先在江界地区休整集训3个月,待更换了苏式装备后再投入作战。由于战情紧急,按照志愿军司令部的部署调整,第38军须立即向熙川以北集结,准备配合第39军、第40军作战。后因美韩军再次加快了北进速度,多路兼程推进,已直逼中朝边境。彭德怀决心诱敌深入,遂再次调整部署,首先围歼冒进在前的韩军3个师。第38军奉命配属第42军125师,准备歼灭韩军第8师于熙川及其以北地区。当时从梁兴初到下级士兵,全军上下都摩拳擦掌想要打好这入朝第一仗。然而第38军在过江序列中位置靠后,过江后向熙川急赶,沿途的公路上却挤满了从平壤撤出来的朝鲜党政机关人员、军队和老百姓,以致拥堵难行,前进速度很慢。到兄弟部队已经打响两天后,第38军前卫师距离熙川还有60多公里,而此时熙川的韩军第8师已有南撤迹象。屋漏偏逢连阴雨。112师从北撤的朝鲜人民军那里得到了一个情报,说是熙川有一个美军黑人团,这与志愿军司令部通报的熙川只有韩军一个营不一致。梁兴初因此含糊了一下,为慎重初战,想等到担任主助攻的2个师全部到位后再发起攻击,结果又耽误了一天。当部队终于攻进熙川后,只抓获了留守的韩军第8师第10团2营的100多人,并没有发现什么美军黑人团,而韩军第8师主力也已于当日拂晓弃城南撤,梁兴初是后悔莫及。奉志愿军司令部命令,梁兴初随后咬牙督促全军兜着韩国第2军团的屁股猛追猛打,沿清川江直插院里、军隅里、新安州,准备切断美第8集团军的后路,配合正面进攻的其他各军全歼北犯之敌。然而在美军优势地空火力的支援下,韩军第7师和美24师第5团死守清川江畔要点飞虎山、军隅里,与第38军部队反复争夺,双方一时形成对峙。趁此时机,美第8集团军将部队全部撤到了清川江以南,建立起了防线,第38军因而没能完成迂回敌侧后的战役任务,再次失机。在向敌后迂回攻击的战斗中,第38军112师335团与韩军第7师3个团血战飞虎山,攻占阵地后又顽强坚守5昼夜,击退了美韩军的多次轰炸和冲击,打出了第38军入朝后的第一场硬仗。后来,335团团长范天恩还被收入了日本人出版的一本《朝鲜战争名人录》中。朱月华指挥的第113师338团也有较出色表现,在向军隅里进攻时,该团前卫9连以勇猛的战术动作向阻击之敌发起攻击,创造了以1个连全歼韩军1个加强连的出色战例,受到了志愿军司令部的通报表扬。总的来说,在第一次战役中,其他各军表现均较好,唯有第38军两次未能完成作战任务,且有失机表现。彭德怀在战后的总结会上发了雷霆震怒,当众痛骂梁兴初,顺带稍上了第38军,甚至连“斩马谡”的话都出来了。

吸取了第一次战役未能全歼敌人的教训后,彭德怀、邓华、韩先楚等志愿军司令部首长在毛泽东的指导下,决心故意后撤示弱,诱使美韩军大胆北进,然后突然从韩国第2军团防守的比较薄弱的战线东翼打开突破口,以第38军、第42军从缺口涌入,迅速向敌后发起内外双层的纵深迂回,断敌后路,阻敌增援,配合正面进攻的4个军将美第8集团军一举歼灭在清川江畔。而联合国军也真中了计,贸然发起了所谓的“圣诞节前凯旋攻势”。

第二次战役于1950年11月25日发起。这一战,成为了第38军的奥斯特里茨,名垂历史。战役之初,梁兴初就在前来督战的志愿军副司令员韩先楚面前打了包票,要独个打下德川。为全歼韩军第7师,梁兴初以112师、113师向该敌两翼迂回,114师从正面攻击,并派出精锐的军侦察支队插到德川西南炸毁大同江上的武陵里公路桥断敌退路。三军上下憋足了劲要雪第一次战役之耻,结果一昼夜就打下德川,击溃韩军第7师,歼敌3100余人,缴获大量火炮、汽车,并留下了一段后来被改编成电影《奇袭》和军教片《奇袭武陵桥》的战史传奇。接着奉志愿军司令部命令,梁兴初指挥少数兵力在德川继续清扫战场,军主力则从突破口涌入,向军隅里、价川、三所里方向实施多路迂回,准备一举兜住军隅里地区的美第9军主力,包括美2师、美25师和土耳其旅。这一记狠招如能成功,西线就大局已定了。

114师沿德川至军隅里公路、112师沿公路北侧向西攻击前进,是第38军构成对内正面的主攻部队。在德川以西的天险戛日岭,114师先头与前来堵塞缺口的土耳其旅先头夜间遭遇,双方立即练开了刺刀对长刀。经过一夜血腥厮杀,114师部队击溃土耳其旅先头1个营,歼敌300余人,攻占了戛日岭。土耳其旅主力立脚不住,侧翼又受到从北侧攻击的112师威胁,只得沿公路后撤到军隅里东侧的夏日里建立防线。114师坚决追击,连续与土耳其旅进行缠斗,将其重创。土耳其旅不得不继续退向了军隅里正东面的凤鸣里。114师猛追猛打,在阳站又追上了土耳其旅主力,经过战斗歼敌700余人,缴获汽车130余辆、榴弹炮17门。在公路北侧进攻的112师也与沿途阻击的美2师第38团及配属的韩军第7师3团发生激战,艰难向前推进。  

第38军进攻方向的关键,在于113师能否按时插到军隅里南侧的三所里,构成截击美第9军南逃北援的对内对外正面,配合兵团主力将敌一举全歼。11月27日黄昏,113师(欠339团2个营)即沿安山洞至三所里的山间小路发起急行穿插。前卫团就是338团,由团长朱月华、政委邢泽率领。338团前身最早为1932年11月由吴焕先、王平章重建的鄂豫皖红25军第75师之一部,长征到达陕北后其番号为红十五军团第75师223团,是响当当的红军团。抗战爆发时,该团改编为八路军115师688团1营,后又几次在八路军和新四军之间转隶。朱月华是在其改编为山东滨海军区第23团时调过来的,长期在这支部队中战斗生活,打下了很深的烙印。第一次战役时,338团没怎么捞着仗打,只有该团9连在瓦院附近全歼韩军1个加强连而受到了志愿军司令部的通报嘉奖。到了打德川时,朱月华带领338团一路穿插,全团下饺子徒涉大同江,击破沿途韩军第6师部队的阻击,终于插到德川南侧,协同师主力切断了德川韩军第7师的南逃之路及与宁远韩军第8师的联系,为德川之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当战斗结束后间歇时,因为连续行军战斗的疲劳,朱月华端起一碗稀饭正用筷子搅和时,就一头栽倒睡着了,稀饭洒了一身。然而还未及休整,任务很快又来了,338团再度受命担任全师前卫向三所里穿插。朱月华立即下令,全团迅速收拢出发,饭边走边吃,任务边走边下达。338团沿山间小路飞奔疾行,根据师长江潮的命令,全团轻装前进,如遇小股敌人以尖兵连或前卫营将其歼灭或驱逐;遇到较大股敌人则以一部兵力予以牵制,主力绕过,不与纠缠。部队不停顿,不休息,不恋战,目标只有一个——三所里。

113师全体指战员不顾饥饿疲劳奋力前行,途中先后在安山洞、沙屯歼灭了韩军1个排和1个连。在距离三所里还有30多里的时候,天亮了,空中出现了几十架美军飞机。为争取时间完成任务,跟随前卫的副师长刘海清命令部队抛弃伪装,大胆排成行军队形全速前进。美军飞机误认为其是从德川退下来的韩军,没有进行轰炸。经过艰苦跋涉,28日早7时,前卫338团终于赶到了三所里,14小时跑了145华里,又创下了一段战史传奇。朱月华命令先头部队立即发起攻击,经过5分钟战斗就干净利索地歼灭了防守三所里的韩国1个治安连。刚刚占领阵地,战场还没有打扫,从北侧军隅里方向撤下来要到顺川与师主力会合的美骑1师5团部队就已到达了三所里以北。338团的战士们看到美国人上来了,立即集中火力向其射击。走在最前面的美骑5团1个侦察排毫无防备,当即死伤殆尽,只活下来了排长和3名士兵。后面的美军发现情况不妙,即暂停前进调整部署。与此同时,刘海清副师长命令电台开机,用事先编好的密语向军、师发报:“我部已经先敌到达三所里!” 随后命令部队占领三所里附近的高地,形成对内对外防御。

10时许,美骑5团2营展开战斗队形,在坦克支援下向三所里发起进攻。朱月华指挥2个连占据公路两侧有利地形,以手榴弹和轻武器顽强阻击敌人。美骑5团反复进攻十余次都无法取得突破,感觉到了对手的分量,打到下午后只好绕开三所里,改走西面的一条山间公路取道龙源里向南前往顺川。战至16时许,趁天色已黑之机,朱月华组织了1个营兵力并协同赶到三所里的337团1个营,突然向三所里以北的美军实施反击,经过战斗歼敌一部,并占领了水洞站、仁谷里地区。113师主力到达三所里后,进一步展开控制要点。当日,339团3营1个连将三所里附近的大同江公路桥炸毁,使得联合国军的重装备更难于从这条路上通过。美骑5团一路跌跌撞撞,直到29日上午才撤到顺川与美骑1师主力会合。

28日15时40分,志愿军司令部收到了113师的暗语密告:“我部已占三所里”,338团与价川南逃之敌接触,“请示我部任务”。因为113师向三所里穿插时为隐蔽而关闭了电台,志愿军司令部一直得不到他们的消息,彭德怀等人是焦急异常。得知113师已按时插到三所里后,彭德怀命令该师不惜一切代价坚决堵住经三所里的南逃北援之敌。同时,命令其余各军迅速攻击前进,分割包围,各个歼灭西线的联合国军。彭德怀下了决心:“此役于朝鲜战局关系甚大,望克服一切困难和以巨大代价换取之。”

28日中午,美第8集团军司令沃克向美第1军、美第9军下达了正式撤退的命令,清川江畔的联合国军随即开始了全线后撤。按照第8集团军的命令,美第1军和已调归其指挥的美25师要在西侧经安州走公路分别退向顺川、肃川;美第9军的美2师、土耳其旅及败退下来的韩军第7师3团等部从中间军隅里公路直接退向顺川;集团军预备队美骑1师和韩军第6师调归美第9军指挥,沿北仓里至顺川公路设防,保障第8集团军的东侧后安全。在几条撤退路线中,遇到了巨大危机的是美2师这一路。为了保障安州方向的美第1军撤退安全,美2师和土耳其旅必须坚守军隅里阵地,最后再撤。当时美2师、土耳其旅及配属的韩军第7师3团在军隅里、凤鸣里、飞虎山一线的弧形阵地设防,遭到了志愿军第40军和第38军112师、114师的多路攻击,迭经苦战,伤亡严重。更加可怕的是,美2师等部南撤顺川的道路已全被志愿军切断了。从军隅里到顺川,除了通过三所里的公路外,在其西侧还有一条较窄的山间公路,经过松骨峰、葛岘、龙源里到顺川。美2师已经知道了三所里被中国军队占领,大同江公路桥也被炸断,机械化部队难以通过,但龙源里公路似乎还是畅通的。因此,美2师师长凯泽决定全师将沿这条简易公路撤向顺川。然而,根据第38军军部在战前的提醒,113师师长江潮、政委于敬山、副师长刘海清等人已发现在三所里以西还有一条经龙源里通往顺川的公路,即调整部署,令338团3营继续坚守三所里,1营、2营在三所里与龙源里间机动歼敌,337团连夜西进抢占龙源里,339团1个营向安州、肃川前进破路炸桥。
337团于28日黄昏迅速西进,29日凌晨4时,先头1营就插到了龙源里。当时正好有一支土耳其旅的补给车队向北开往青谷里,1营果断发起攻击,将其基本全歼。随后1营迅速抢占了龙源里东北侧的葛岘岭附近有利地形展开防御。在军隅里的凯泽师长接到逃回来的土耳其人报告后很吃惊,随即派出1个坦克排南下龙源里方向探路。337团1营因缺乏反坦克武器,就将美军坦克排放了过去,后该排未遇抵抗到达顺川。凯泽师长感到很奇怪,于是再次派出一支宪兵巡逻队乘吉普车到龙源里进行侦察。这回337团1营没客气,先敌开火,当场毙伤美军4人,巡逻队只好撤了回去。为了搞清遇到阻击的情况,凯泽师长第三次派出了1个侦察连前往龙源里探路。337团1营又以猛烈的火力实施阻击,打得美军侦察连动弹不得。凯泽师长闻讯后,只好又派出了1个步兵连和1个坦克排支援侦察连,企图打通道路。337团1营在随后赶到的第38军侦察支队配合下,冒着敌军的猛烈火力坚决进行阻击,甚至与美军展开白刃战,先后打退了敌人的多次进攻。与此同时,第38军侦察支队也掩护工兵炸毁桥梁遮断公路。29日下午,在顺川的美骑1师派出英27旅1个营北上到龙源里,接应美2师的南退。当其进到龙源里南侧时,亦遭到337团1营阻击,稍有伤亡。打到黄昏,北面进攻的美军支持不住,只好撤回了军隅里。南面进攻的英军也撤离龙源里向顺川方向收缩。当晚,337团主力赶到了龙源里,团长温之印和政委徐辉立即调整部署,组织部队构筑工事,准备迎击美军主力的冲击。同时,派出一部兵力从葛岘、龙源里向北出击,企图夜战歼敌。不过美2师主力此际还远在军隅里附近,337团部队当夜未能抓住美军。29日,114师连续猛攻凤鸣里的土耳其旅,打得突厥人终于崩溃,狼狈逃向了军隅里。112师与美2师第38团及配属韩军一部连续激战,逐渐将敌军压迫到了军隅里北侧的价川地区。原先担任诱敌任务的112师335团奉命长途穿插,先头1营于30日拂晓赶到了龙源里东北侧的松骨峰地区,立即占领公路两侧高地,协同337团卡断了这条美军南撤的道路。

11月30日,一个血与火的日子到来了。经过29日战斗,美2师判断在葛岘附近打阻击的中国军队仅有约1个营兵力,以师主力突破并无问题。在完成了掩护美第1军和美25师退向安州的任务后,凯泽师长命令美2师、土耳其旅及韩军第7师3团,从29日接近午夜开始,采取逐次抵抗、互相掩护、交替后退的方式,撤出军隅里沿龙源里公路退向顺川。30日上午,英27旅1个营再次北上到龙源里南侧,占领阵地准备接应美2师南退。30日白天,南逃北援的美英军在松骨峰、龙源里地区分别遭到了335团、337团部队的顽强阻击,而志愿军第38军主力和第39军、第40军又从北侧和东侧向军隅里猛攻围拢。在清川江两岸气温接近零下20度的刺骨寒风中,双方展开了一场惊天动地的血战。

30日拂晓,美2师先头进至松骨峰附近时,突然遭到先于其占领公路西侧阵地的335团1营阻击。震惊之下,美2师立即出动1个多连兵力,在炮火掩护下向335团1营发起进攻。志愿军斗志非常顽强,美军连续进攻几次都未奏效,后续车队不得不长时期停在公路上等待。335团主力随后赶到,迅即占领了公路东侧的有利地形展开阻击。美2师不得不先后组织了美韩军约2个营兵力轮番猛攻335团控制的诸高地,企图占领要点打通公路。志愿军只有轻武器和少量迫击炮,要对抗的则是大量重炮、坦克支援下的武装到牙齿的敌人,只好多次与敌短兵相接,战斗非常惨烈。其中335团3连坚守公路以西的书堂站北侧无名高地,在没有工事依托的情况下与敌军数次白刃肉搏,浴血奋战5个多小时,先后打退了美军和韩军的5次冲锋,全连打到只剩下7人,到处燃烧着烈火的阵地仍屹立不动。战后,3连的英雄事绩被作家魏巍写入了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中,并入选中学课本,成为几代中国人的精神读物。而“最可爱的人”这一称谓,也从此成为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代名词。

付出了伤亡5、600人的代价后,美2师在优势空地火力支援下暂时压制住了松骨峰公路两侧阵地上的335团,其先头坦克排已一路突围到龙源里南侧与英27旅接上了头,但已很难继续扩展战果。因为四面八方的中国军队已蜂拥而来,情况非常危急,凯泽师长孤注一掷,放弃了原先打算先攻占松骨峰公路两侧阵地,巩固侧翼后再从容撤退的想法,命令各部按照美38团、美9团、韩军第7师3团、土耳其旅(还有成建制的2个连)、师部、师属炮兵4个营以及师勤杂部队的序列,以坦克为先头,一边压制公路两侧的志愿军火力,一边沿松骨峰至龙源里的11公里山间公路强行南撤。美23团和1个师属炮兵营作为殿后部队坚守军隅里,掩护全师主力南撤,最后再撤出。30日下午,美2师开始南撤,以坦克开路,步兵跑步前进,车辆于队伍中跟随,在空地火力掩护下强行冲过松骨峰沿公路直奔龙源里。前边是337团的防守地域,因为双方火力悬殊,337团背后又受到英27旅的攻击,阻击任务非常艰巨。团长温之印、政委徐辉迅速调整部署,命令全团依托有利地形和抢构的工事,以少数兵力扼守防御前沿,主要兵力疏散隐蔽在机动位置上,采取坚守和反击相结合的战法,实施节节阻击打击敌人。因为山间道路狭窄,美军的汽车很容易就被击中起火而堵塞了通路。337团乘机以10多门迫击炮、40挺机枪和上千支步枪、冲锋枪,居高临下向山间公路上的美军猛烈开火,并投出了下雨似的手榴弹。在志愿军的火力打击下,公路上的联合国军人仰车翻,横尸淤道,一时间几乎成了人间炼狱。此时,第38军主力已插到了龙源里西北,从侧后向美2师发起猛攻;第39军渡过清川江进至军隅里西北;第40军从北侧猛攻军隅里,并向军隅里西南迂回,各军协同向美2师缩小了包围圈。一时间,从价川、军隅里到松骨峰、龙源里地区成为了巨大的肉搏战场。

接近黄昏时,337团南敌北拒,越战越勇,美2师则已渐显溃不成军。然而,美国空军总算赶来了,向公路两侧的337团阵地投下了雨点般的燃烧弹,给志愿军造成了巨大杀伤,一时阻击火力大为减弱。趁此时机,美2师出动坦克将堵住公路的被毁车辆撞开,清通了道路。在空军和炮火的掩护下,美2师主力一窝蜂似地夺路而逃。这时天已黑了,337团部队见用火力已无法封锁公路,便分成多股小群从山上冲下来,勇猛地分割截断公路上的美军纵队,以手榴弹和刺刀与敌展开近战,一时间公路上杀声震天。美2师部队此时已顾不上什么战术了,抛弃了几乎全部重装备,各自为战,边打边冲,四散突围。混战到入夜后,美2师残部终于九死一生地冲过了葛岘岭、龙源里间的志愿军控制地域。12月1日,凯泽师长率美2师主力的残兵败将狼狈不堪地撤到了顺川,逃脱了全师覆灭的噩运。断后的美23团和1个师属炮兵营死守军隅里,拼命挡住了四面围攻的志愿军,为师主力撤退争取了时间。当凯泽师长命令美23团等部放弃军隅里随师主力末尾南撤时,该团团长弗里曼判断再走龙源里公路恐怕凶多吉少,遂向师长请示后,命令炮兵打光炮弹,率队轻装向西撤向了安州,再向南经肃川转向顺川与师主力会合。  

据战后美2师自己统计,在“圣诞节前凯旋攻势”期间,该师遭到中国军队第38军、第40军重重围攻,最后比编制人数(18000人)损失了8662人。而该师战前的实际兵力约15000人,扣除后来陆续逃回来的部分人员,全师伤亡和失踪在4900人左右,并损失了数以百计的卡车和尾车、64门火炮、第2战斗工兵营几乎全部装备,以及师属各单位所携带的通信装备的20%-40%。仅在11月30日的龙源里公路突围战中,该师及配属部队就伤亡了至少3000人以上。这条11公里长的路段由此被称为了“死亡公路”,在美军战史中还有一个更形象的称呼——“印地安苔刑场”。

清川江畔的战斗进行到12月1日,美2师、土耳其旅已被重创击溃,美25师和美第1军各部遭打击后仓皇经安州南撤,西线志愿军第38军、第39军、第40军、第50军、第66军等部胜利攻占价川、军隅里、博川、安州等地,并继续追歼逃敌。只是负责外层迂回的第42军在新仓里遭到美骑1师的阻击,未能坚决突破,没有按时插到顺川、肃川切断整个美第8集团军的后路。当11月30日的战报辗转呈递到志愿军司令部后,见美2师主力等部已被第38军部队堵截住,彭德怀非常高兴,于12月1日与邓华等人联名发出嘉奖令,通电嘉奖第38军。其中嘉奖电报末尾写为“中国人民志愿军万岁!三十八军万岁!”这句话是彭德怀在审阅批改嘉奖令时亲自加上去的。由此,第38军有了“万岁军”的光荣称号。

一直打到12月2日中午,西线联合国军退到了肃川、顺川、新成川一线构筑防线,而志愿军连续战斗一周已粮弹俱缺。彭德怀在请示了中央军委后,命令西线各军停止追击,转入休整补充。

在整个第二次战役西线作战中,志愿军共歼灭联合国军2.3万余人(其中美军统计本部损失约6300人,未计韩军和其他联合国军部队),缴获和击毁各种火炮500余门、坦克100余辆、汽车2000余辆、各种枪支5000余支,取得了辉煌胜利。这一战后来被称为了“清川江大捷”。而第38军在此次战役中战果最大,表现最突出,计重创美2师、土耳其旅和韩军第7师等部,以阵亡415人,负伤5005人的代价,毙伤俘敌1.1万余人,缴获各种火炮239门、汽车1500余辆,歼敌总数占西线全军歼敌总数的48%。梁兴初和他的部队终于一战成名,奠定了日后成为中国陆军老大的基础。创下14小时行军145华里传奇的113师,在战斗中歼敌3000余人,缴获汽车500余辆,为西线大胜做出了重大贡献。率前卫团首先穿插到位的朱月华,也在战史中留下了自己的名字。113师穿插三所里、抢占龙源里的优秀战例,在1978年还被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成了黑白军事教学影片《飞虎》。比较可惜的是,因为志愿军火力相较联合国军过于薄弱,虽竭尽全力,仍未能将美2师全部堵住歼灭,终究是一段遗憾。而后来国内出版的抗美援朝战争史中,都将这一段史实写成美2师未能突破龙源里公路,不得不抛弃大量辎重装备向西经安州方向突围,这是不确的。说出真实的历史,并不会有损英雄部队的光辉。

在1950年最后一天开始的第三次战役中,第38军作为右纵队从西翼进攻,突破当面之敌韩军第6师防线,追过汉城,渡过汉江。一路倒很顺利,但没打什么大仗。

在1951年1月25日开始的第四次战役中,第38军担负西线战场的阻敌任务,为保障东线横城反击战的胜利,在汉江南岸拚死阻击美军的进攻。这一路都是美精锐部队,包括美骑1师、美24师、英27旅、韩军第6师、希腊营等。在火力兵力相差悬殊的情况下,第38军官兵实施机动防御,以血肉之躯苦苦拒敌,伤亡惨重。当时的台湾报纸就幸灾乐祸的称这一仗为“火海洗人海”。在砥平里战斗失利后,志愿军全线局势被动,彭德怀不得不指挥全军转入运动防御,节节阻滞北进的联合国军,以空间换取时间,等待国内的新锐兵团向朝鲜前线增援。当左右友邻部队都撤已过汉江后,第38军仍独守南岸,顽强奋战,终于完成了保障东线部队进攻和转移的任务。在接令后撤过江不久,汉江就解冻了,好险被截在南岸全军覆没。在第四次战役中,第38军共阵亡3359人,负伤8279人,几乎将百战精锐打光了一半,严重伤了元气。而汉江南岸阻击战更是其军史上最惨烈的一仗。朱月华在第三次战役结束后随师长江潮回到国内参加联合兵种作战学习班,因而未能赶上汉江南岸阻击战的高潮。

第38军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第一至四次战役,然后奉命撤到朝鲜北部一边休整换装一边担任西海岸的防御任务。在此期间,朱月华调任为113师337团团长。1952年春,第38军奉命重返中部战线担任守备任务。在当年秋季的阵地战术反击中,第38军负责攻取铁三角底端附近的白马山。因战前一个参谋叛变投敌,导致军情泄露,使当面的韩军第9师提前有了准备。结果这一仗打成了艰苦的攻坚消耗战。在美军炮兵和坦克支援下,韩军第9师表现极为顽强,双方反复拉锯争夺,将部队添油般一批批投入攻击。白马山各高地上鬼哭狼嚎,血肉横飞,战斗非常激烈残酷。经9天苦战,第38军伤亡5300余人,仍然没能攻占全部高地,战场形势转劣,不得不撤出了战斗。第38军统计毙伤俘敌9300余人,击落敌机26架,击伤32架,毁伤敌坦克5辆。而韩军自己统计,韩军第9师伤亡3400余人,歼灭第38军10000人。这一仗成全了韩军第9师,战后被韩国国防部授予“白马部队”称号。后来的韩国强人总统朴正熙当时就担任韩军第9师参谋长,由此攒足了军中履历。1953年1月,为粉碎美军可能发起的两栖登陆作战,第38军又重返西海岸准备反登陆作战。这时朱月华已被任命为113师副参谋长,不久又升任为师参谋长。1953年7月,距离停战协定签字只有十几天时,第38军奉命回国,结束了在朝鲜战场的征程。

在整个抗美援朝战争中,第38军共歼敌66750余人(其中美军21000余人),缴获击毁敌汽车1732辆、坦克175辆、各种火炮700余门、各种枪支720余支,击落敌机312架,击伤60架。38军也付出了重大代价,共牺牲官兵6772人,负伤1万余人。

在十多年的战场生涯中,朱月华的身上留下了多处战伤。其中最为显眼的是嵌在面颊两边的伤痕,那就是在朝鲜战场上被美军一发子弹穿透而留下的。为了表彰朱月华的功绩,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授予他三级国旗勋章和三级自由独立勋章。

回国后,第38军归隶沈阳军区,奉命驻防吉林通化。1954年冬,朱月华被任命为113师副师长。1955年全军实行军衔制,朱月华被授予中校军衔,并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三级解放勋章。1960年,朱月华晋升为上校军衔。1965年3月,又升任为113师师长。

1967年2月,因为文革的政治需要,中央军委命令第38军由沈阳军区调归北京军区建制,从吉林通化移驻河北保定地区,接替调往山西大同的第69军拱卫京师。当时在北京军区的8个野战军中,唯有第38军是副统帅林彪的嫡系部队,因而受到了林和代总参谋长杨成武的特别重视。加上在支左问题上中央高层和北京军区都支持第38军,其军内地位则益发显赫。1969年2月,经毛泽东批准,中央军委决定将第38军改编为摩托化军。全部改编完成后,该军下辖3个摩托化步兵师和炮兵团、火箭炮团、高炮团及相应保障分队;每个摩步师下辖3个摩托化步兵团和炮兵团、坦克团、高炮团及相应保障分队。全军共6.4万人,装备有坦克240辆、汽车3600辆。第38军由此成为全军首个摩托化军,获得了非同一般的待遇,正式奠定了中国陆军老大的地位。

在此期间,朱月华先后升任为第38军参谋长、副军长等职。1973年5月,他被任命为第38军军长,终于成为了自己老部队的最高主官。在治军上,朱月华作风严谨,要求严格,领导效率高,雷厉风行,深得部属敬畏。他在第38军军长的位置上整整干了5年,大力抓了部队的战备、训练和管理工作,培养和加强了部队的过硬作风,领导该军平稳度过了林彪事件后的动荡余波。在此期间,朱月华还奉调到北京的军政大学(国防大学前身)学习并结业。
1978年6月,朱月华突然接到中央军委命令,被平调到广州军区第55军担任军长。要离开投身效命了38年的老部队第38军,朱月华心中的百感交集是无法言喻的。第55军虽然也是一支好部队,但就当时的军内地位而论,无论哪个方面都难以与第38军相提并论。然而,此时的中国已经开启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群情振奋,百业待兴。军队这个悍卫国家安全的钢铁长城,也要进行自身整顿,以甩掉历史包袱阔步前进。在这种政治敏感时期,军队面临重新洗牌是大势所趋,朱月华经历的人事调动并不难理解。拱卫京畿重地多年,已看惯了政治风云,朱月华自然明白其中的利害。他服从命令听指挥,很快轻装简从动身到了广州军区报到。

广州军区当时下辖第41军、第42军、第55军3个野战军。其中第41军、第42军是正宗四野出身,第55军是由四野第48军、第49军各一部与原国民党起义部队改编的第21兵团合编成的,其骨干仍是四野部队。军队中是讲山头的,外来系统的人多少要受到些排斥。朱月华虽然并不看重这些,但能再次服务于老首长带出来的部队,内心中总是自豪的。当时第55军的3个步兵师中有2个是乙种师,且大量部队从事屯田种菜等生产任务,军事训练时间严重不足。到了第55军后,朱月华仍是一贯作风,严格治军,雷厉风行,特别是重点抓了战备训练工作,强调为战而练,加强战斗作风培养,一时间部队热情高涨,面貌一新。只是,除了必要的军政事务外,他更加沉默寡言了。

朱月华刚到第55军时,中越两国的关系就已开始恶化。仅仅不到半年时间,形势已发展到了兵戎相见的程度。1978年12月7日,中央军委决策发起对越自卫还击作战,准备对投靠苏联、猖狂反华、企图谋求地区霸权的越南当局予以军事打击。12月8日,中央军委向参战各军区部队下达了战略展开命令。广州军区部队是参加此次自卫还击作战的主力,军区司令员许世友被军委任命为东线广西方向总指挥。遵照军区下发的作战预令和开进命令,朱月华和代政委郭长增等军领导迅速着手组织,召开会议,传达命令,拟制计划,在短时间内将分散在防区各地执行生产任务的军各单位收拢,快速进行武器装备检修和加强物资储备、加强保密措施等工作。同时组织制订向广西边境开进的输送方案,指导调配车辆,对驾驶员进行教育集训,以及完成了完善组织、加强保障、安全协同等各项开进前的准备工作。12月21日开始,第55军各单位分批向广西中越边境开进。当时除军坦克团是铁路输送外,第55军其他单位均以摩托化方式开进。如此规模的部队和车辆、如此长距离的摩托化开进,在第55军历史上还从来没有过,可以说战前就面临了一项艰巨的任务。朱月华不愧是当过解放军第一个摩托化军的最高主官,对于摩托化行军作战有着丰富经验。从制订开进计划开始,朱月华就亲力亲为,悉心对参谋人员予以指导,部署并监督落实各种注意事项,甚至连给驾驶员安排最好的房间、比别人多加一个好菜这样的细节都注意到了。在朱月华的有力领导和组织下,第55军4.4万余人经7天摩托化行军1540公里,按时于月底前到达广西边境的凭祥、宁明预定地域集结,成为了广州军区3个参战野战军中行军距离最远、动用车辆最多、行车安全工作做得最好的部队。

进入边境集结地域后,根据军区的指示,朱月华、郭长增等军领导组织和指导部队抓紧时间进行战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包括按战时编制迅速将军下辖的乙种部队扩编成甲种部队,补充新兵、战斗骨干和各种武器装备,使各单位均达到了齐装满员;深入进行政治思想动员,运用各种形式揭露越南当局的反华罪行,激发广大指战员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狠抓临战训练,针对边境作战的特定地形环境和越军的编制战术特点,着重抓了干部的组织指挥和分队的战术技术训练,并选择相似地形进行了从班到营的实兵实弹战术演习;构筑了各级指挥所和炮兵阵地,新开和扩修了上百条急造军路、车炮进出路及迂回路,保障了部队的展开;补充和储备了各类作战物资,根据实战需要自制了部分战斗器材,并普遍检修了武器装备等。

在进行临战准备工作的同时,朱月华很快带领部分军、师领导及军机关人员到边境一线勘察地形,及时掌握第一手战场资料。他命令各师均在防区当面开设观察所昼夜向越南境内实施观察,组织侦察分队秘密越境捕俘,以及走访当地的党政机关、边防驻军和边境村民、回国避难的越南华侨等有关机构、人员,通过各种侦察、观察和调查手段,在短时间内基本查明了当面同登、谅山地区的地形和敌情。
1979年1月中旬的一天上午,朱月华等军领导陪同广州军区司令员许世友和军区参谋长周德礼一行,秘密登上了友谊关西侧的金鸡山察看同登当面的地形和敌情。看完地形后,朱月华又陪同许世友等人乘车来到了距离友谊关不远的163师指挥所视察。中午,163师长边贵祥、政委吴恩庆等人在1960年代修建的中国援越军供站机关餐厅宴请了许世友等首长。当时的菜式简单却又丰富,四小碟是油炸花生米、野菜、油炸蜂蛹和鹌鹑肉,热菜是斑鸠肉、黄焖红边龟、爆炒野鸡和野山菌汤,还有两瓶茅台酒。野味加茅台,正是许世友的最爱。这顿饭许世友吃得非常高兴,除了答应让军区后勤部设法多从内地给163师采购一些生活物资来外,还对边贵祥师长乘机索要各种炮弹的“狮子大张口”开了绿灯。尽管当时军区还没有最后敲定对广西当面之敌的作战方案,但从朱月华到边贵祥等军、师领导都已有了预感:这将是一场恶仗。

按照中央军委的指示,广州军区几次修改作战方案,最后获得了军委与总参的批准。东线的主攻方向定在高平,以第41军、第42军及配属部队分别组成北集团和南集团,采取大穿插、大迂回战术南北对攻高平之敌,包饺子,打歼灭战;同时以第55军及配属部队组成东集团,攻歼同登地区之敌,牵制吸引谅山越军的注意力,配合军区主力在高平方向的作战。  

谅山距离中越边境18公里,同登距离中越边境则只有4公里,相对高平战区来说,作战纵深并不算大。这一地区的守敌主要是越军第3师,计有3个步兵团、2个炮兵团、2个独立营、1个公安团和4个公安屯,总兵力约1.2万人。其中同登是谅山的前哨要塞,由越军第3师12团配属炮兵、地方军和公安一部防守,加上其东侧边境要点坂然地区的守军,总兵力近5000人。越军以同登至谅山间的城镇、山地制高点、公路和铁路两侧要点为重点防守地域,构筑和设置了大量火力点、掩蔽部、工事、障碍物,以永备工事和野战工事相结合,充分发挥了三位一体的武装力量配置,形成了完整的支撑点式的环形防御体系。特别是第3师和其所属的12团都是越军中赫赫有名的英雄部队,作战经验丰富,战斗力强,可以说是兵骄将傲。而第55军已经20多年没有打过仗,且部队缺乏亚热带山岳丛林地作战经验,对付这样武装到牙齿的敌人,很难说有必胜的把握。

从边境勘察完地形回到在宁明的军指挥所后,朱月华就多次召开军作战会议讨论作战方案。在会上,他要求大家积极提出意见和建议,集思广益,同时换位思考,从“如果我是越军首脑将如何布防用兵”的角度反推己方作战思路,如何更好地贯彻军区意图等,造成了非常活跃的讨论氛围。到了晚上,朱月华常常一个人呆在作战室里,对着地图和沙盘反复思索,甚至自问自答地谋划推敲作战方案。根据军区的作战命令,以及侦察到的同登当面的地形、敌情并结合军作战会议的讨论成果,朱月华、郭长增与加强东集团指挥的广州军区副司令员江燮元等人最后形成决心:以第55军配属炮兵第1师52团、炮兵第3师12团(欠1个营)、反坦克导弹连、工兵2团道路连,并指挥广西边防第1团4、6、7连,全军成一个梯队,首先集中主力攻歼同登地区之敌,同时以一部兵力攻歼坂然地区之敌,计划以5天左右时间解决战斗,以积极的行动配合军区主力在高平方向作战。尔后除留一部分兵力占领有利地形准备抗击越军反扑外,主力撤回国内休整,为下一步打击谅山地区之敌创造有利条件。

在具体部署上,以163师加强军炮兵团122加农炮营、军坦克团第3营,并指挥边防第1团7连担任主攻,在同登正面地区突破,首先歼灭边境一线之敌,然后继续向纵深突破迂回,攻占探某、423高地、魁刀东南无名高地诸要点,切断同登守敌退路,阻击从谅山方向的增援越军;165师加强军炮兵团152加榴炮营、军坦克团第1营,在163师西侧突破,向同登以南的303高地实施纵深迂回,与163师协同合围歼灭同登守敌;第164师(欠492团)加强军坦克团第5连、工兵2团道路连,并指挥边防第1团4连,在163师东侧的北山方向出击,歼击坂然地区越军;492团为军预备队,负责掩护军炮兵群,战斗发起后出动1个营配合163师部队攻打扣考山;军炮兵群由炮兵第1师52团、第3师12团编成,以主要火力支援163师和165师战斗;军高炮群、军坦克预备队、军反坦克预备队、军运动保障队分别占领阵地待命;军指挥所在顺龙开设。

从第55军的战役意图和部署上看,仍然是中国军队的老传统,针对同登、坂然越军的防御正面较宽、纵深较小、兵力不足的态势,集中了5倍于敌的兵力和绝对优势的炮兵、坦克,只使用了一个梯队的战斗队形,实行正面突破后内外双层的两翼合围,要求一击必中,又是一个打歼灭战的架势。

1979年2月16日夜,第55军各攻击部队已秘密占领了进攻出发阵地,完成了战斗准备。2月17日拂晓6时25分,第55军炮兵群和各师、团、营属炮兵近700门火炮同时开始进行炮火准备,压制越军前沿阵地、浅近纵深支撑点和破坏越军设置的前沿障碍物。15分钟内即发射各种炮弹11000余发,覆盖了132个越军目标。同时,工兵使用各种手段从越军前沿障碍区中开辟通路。6时40分,炮火向前延伸,全线总攻开始。

第一天的战斗并不顺利。163师从正面主攻同登,其左翼和中路的488团、487团均顺利穿插到位,完成了对同登之敌的东翼内外层包围。但右翼489团遭到防守鬼屯炮台、339高地、探某越军的各种火力猛烈射击和小股兵力袭击,伤亡较大,进攻受阻。经调整后,489团投入二梯队攻占了同登镇,但仍被鬼屯炮台之敌阻击在火车站前。165师协同163师攻击,主攻的493团也在339高地一线遇阻。这样,对同登之敌的西翼内外层包围迟迟难以完成。而165师494团向同登西北的班庄之敌进攻,因步坦协同不好而被迫撤回。在同登方向,第55军主力与越军形成了胶着拉锯。在坂然方向,第164师各部勇猛穿插分割,经一上午战斗就击溃守敌,歼灭越军300余人,完成了当日预定的攻击任务。

朱月华在顺龙的军指挥所中密切关注着全局战斗进展。周围的电话声、电波声和电台呼叫声此起彼伏,参谋人员往来穿梭地呈递着战情通报,标在地图上和沙盘上的攻击箭头也在不断向前移动。朱月华很少说话,长时间地盯着地图和沙盘专注思索着,从脸上的表情中看不出战况对他有什么影响。坂然方向越军主要依托野战工事防守,兵力也较少,被顺利解决在他意料之中。而同登方向越军的永备工事和集团据点较多,兵力较强,这才是令他主要担忧的地方。打到下午后,据前线部队反映,越军在探某、鬼屯炮台、339高地的坚固支撑点间构成了阵地群,能以火力互相支援,中国军队的炮火很难将其摧毁,攻坚遇阻,伤亡较大。他意识到,单从一面攻击恐怕不能奏效。165师进展迟缓,同登越军有可能沿铁路一侧逃向谅山。为加快战斗进展,朱月华命令163师488团以一部兵力迅速从侧后攻击303高地,协助165师部队将同登越军合围。163师接令后火速出兵,经连续穿插战斗攻占了303高地,切断了同登越军的南逃之路。然而163师、165师部队多次攻击均无法拿下鬼屯炮台、339高地和探某,激战一直到深夜仍在进行。当日谅山方向的越军第3师主力派出约2个连兵力向探垄实施反扑,企图打通与同登被围越军的联系。防守探垄的488团部队顽强阻击,将越军的反扑全部击退。

经17日一整天战斗,第55军已攻占了坂然和同登地区的大部分要点,将残余越军包围在鬼屯炮台、339高地、探某等坚固工事与核心阵地中。夜深了,朱月华仍对着战报和地图研究,苦苦思索着第二天如何将同登剩下的残敌消灭。18日凌晨2时30分,广州军区前指给第55军发来通报,说越军准备调集4个步兵师、2个炮兵旅从谅山、太原方向向友谊关实施大规模反扑。鉴于同登地区之敌已基本被歼,为巩固阵地,防敌更大规模反扑,朱月华、郭长增、江燮元等人当即决定调整部署,命令163师、165师除以一部分兵力扼守已攻占要点外,主力于拂晓前收缩至同登以北至友谊关两侧地区组织防御和休整补充,准备抗击纵深之敌的反扑。为慎重起见,3时许,朱月华又令给163师、165师发电,具体通报了反扑之敌的方向和数量,要求一线部队要严密监视敌人动向。根据军指挥所的电令,163师、165师立即进行部署调整,部队按命令分头行动,至18日上午调整完毕。

在第55军调整部署和组织防御期间,退守鬼屯炮台、探某、339高地的越军不但不乘机逃跑,反而坚持顽抗,企图固守待援。而同登地区被第55军打散的越军则凭借熟悉地形和作战经验丰富的有利条件,化整为零,分散潜藏于草丛、洞穴之中。白天时其会以冷枪冷炮和中国军队周旋,到了夜间又化零为整,结成股寻机袭扰,袭击中国军队后勤人员和破坏通信线路,经中国军队造成了较大伤亡和麻烦,非常难缠。

18日当天,越军沿谅山至同登公路向探垄方向发起了团级规模反扑,再次企图打通与同登被围之敌的联系。488团防御部队在师、团炮火支援下,浴血奋战一天,先后打退了越军营以下规模的9次反击,毙伤越军470余人,没有让敌人前进一步。在同登西南侧,一部越军沿太原至同登公路发起反扑,也被493团坚守部队击退。

根据同登残敌的活动情况和纵深越军不断尝试为其解围的动向,18日下午,朱月华、郭长增召开军常委会,研究了攻打越军核心阵地和清理残敌的战术。经过总结一天多来的作战经验,确定以坦克和火炮抵近打击,采取小群多路,连续攻击,稳扎稳打,先围后歼的方法打敌核心阵地;以分片包干,混合编组,搜(烧)山对潜藏,伏击对偷袭,小群对分散,围困对钻洞的方法清理分散潜藏的残敌。

等了一天多,没有发现越军大规模增援同登的迹象。根据广州军区前指的通报,原准备由太原、谅山向同登反扑之敌已改变决心,转攻为守。据此,朱月华、郭长增、江燮元等人决定继续攻击同登,全部歼灭残敌。19日拂晓7时,朱月华命令163师肃清探某、火车站、鬼屯炮台地域之敌,165师攻歼339高地之敌。命令中确定,各师在抽调部分精干部队攻打核心阵地的同时,以主力分片包干清剿同登地域内的残敌。当日,朱月华从缴获的越军第3师12团防御部署图了解到了该团5营2个连仍在班庄地区防守。于是命令165师在围歼339高地之敌的同时,以一部兵力歼灭班庄地区之敌,保障军主力的侧后安全。

攻打同登越军核心阵地是一场恶仗。163师487团2营前仆后继攻击探某3次,激战三天四夜才歼灭了探某之敌,歼敌458人;163师489团3营以7连为主攻连,也连续打了3次,拿下了火车站和鬼屯炮台,歼敌1个加强连,另外被炸毁埋葬在炮台中的残敌无法统计;165师493团3营经过多次缠斗攻占了339高地,歼灭越军第12团6营营部和1个加强连;165师494团也打下了班庄,歼敌255人;165师493团1营在那炸、龙会西侧坚守阵地,击退了越军沿太原至同登公路的多次反扑,保障了该团3营最后向339高地的攻坚成功。在攻打核心阵地的同时,根据朱月华的命令,第55军各师组织部队在占领区内采取分片包干,小群多路,先围后剿的战术,在山头、村落、密林、山洞中广泛清剿残敌。官兵们充分运用火焰喷射器、40火箭筒、82无坐力炮、爆破筒、炸药包、汽油等武器,逐山、逐洞、逐林、逐村地进行搜剿,打、炸、搜、喷,拉网合围,打得越军残兵无处可逃,先后歼敌600余人,有力保障了中国军队后方及运输线的安全。经过清剿战斗,基本消灭了在战区内受到残敌偷袭、伏击、袭扰和冷枪冷炮的现象。

至2月23日,第55军的同登、坂然地区进攻战斗胜利结束。整个战斗中,共击毙越军3973人,俘敌58人,缴获了大批武器弹药和军用物资。第55军战斗伤亡2220人,敌我伤亡比为1.8:1。

经过了整整一周的紧张运筹和艰苦攻坚,第55军力克强敌,初战告捷。即使从1979年战争的东西全线来看,打同登这样的激烈攻坚战也是罕有其匹的。与其他兄弟部队相比,第55军资历较浅,历史战绩不突出,能取得如此辉煌胜利,可说是一鸣惊人。值得一提的是,朱月华在指挥过程中谋划细密,对战场情况烂熟于心,当时只要部队的战报一到他就能在地图和沙盘上指出战斗进展位置,并对下一步行动提出具体意见,高效率地促进了司令部工作,从而及时调整部署,掌握全局。比较有趣的是,只要稍有闲暇,朱月华便会戴上收音机耳塞收听新闻或音乐,兴致来了的时候还会跟着收音机里哼几句,全然看不出他这是在战场上指挥战斗,以大将风度评价之,并不为过。比较遗憾的是,因为当时部队侦察获取情报的能力较差,军指挥所掌握的情况也不全面,以致在一线部队攻击同登核心阵地受挫时,军指挥所未能及时、准确地通报敌情和帮助部队总结经验教训,造成战斗进程延长,部队伤亡也较大。多年未战,经验不足,从军长到普通士兵都在承受着因之而付出的代价。

同登、坂然失守后,谅山的越军第3师主力急忙收缩兵力,沿同登至谅山公路、坂然至谅山公路两侧布防,企图扼守要道阻挡中国军队前进。与此同时,越军总部也相继抽调了驻广宁省东潮地区的327师、驻南方顺化的337师和北太省197团等部北上驰援谅山。至2月25日,援军先头已进至谅山外围,谅山地区的越军总兵力达到了1.8万人左右。

在同登战斗中,第55军缴获了越军第3师的兵力部署图,再加上审问俘虏,得知越军第3师主力在谅山地区。广州军区前指接到报告后,决心不失时机地继续攻打谅山,拿下这个省会,歼灭越军第3师,威摄越南首都河内,争取自卫还击作战的更大胜利。2月25日下午,许世友向东集团下达了继续攻击谅山的作战命令。为加强东集团的力量,又将第54军161师,第50军148师443团、444团,第54军炮兵团、炮兵第1师26团、炮兵第3师12团1营和3营、工兵2团地爆连等部配属给东集团。这样,东集团对谅山越军形成了3:1以上的兵力优势和5:1以上的炮火优势,已成毕其功于一役之势。

根据广州军区前指的作战意图和命令,朱月华、郭长增、江燮元等人决心以主力沿同登至谅山公路及其西侧向谅山主攻,以一部兵力沿坂然至谅山公路向谅山助攻,各部协同攻占谅山,全歼猬集在谅山地区的越军。

25日晚,军的作战命令传达到了各师。具体部署是:军、师成两个梯队,军主力163师、165师分三路沿同登至谅山公路两侧和奇穷河北岸向谅山方向进攻;164师分三路沿坂然至谅山公路两侧和扣考山东侧和谅山方向进攻,第50军148师443团、444团归该师指挥;配属的第54军161师482团以1个营在班庄担任警戒,团主力在民主山展开向650高地攻击,师主力为军预备队待命;军炮兵群以火力支援各师战斗,并根据情况向前转移阵地。

2月27日拂晓,同登至谅山一带雨雾弥漫,能见度很差。7时50分,东集团的军、师炮兵群向谅山之敌进行了10分钟的炮火急袭。8时,炮火向前延伸,东集团第一梯队的6个步兵团从七个方向对谅山外围展开了猛烈进攻。

27日、28日两天,东集团各部从谅山的北侧、东北侧、西北侧同时推进,与据守谅山外围各制高点的越军进行了反复争夺,战斗异常激烈。因为越军株守作战的消极战术,加上炮火薄弱,互不相援,结果被中国军队各个击破,谅山外围要点纷纷失守。至28日晚,163师已攻占了谅山北侧的扣马山、楠流、当坤、417高地、巴罗山和波沙等要点;165师在163师右翼一气攻进13公里,于全军第一个打到了奇穷河北岸;164师配属第50军148师443团、444团,连克扣玻山、巴外山、扣当山等要点,直逼谅山市区东侧;第54军161师482团主力经连续穿插战斗,也已进至谅山西北侧奇穷河北岸的650高地地区。越军被打得狼狈不堪,只好收缩在谅山市区周围,固守要点,进行最后的顽抗。

为了进一步重击谅山越军,许世友决心集中大量炮火,于3月1日对谅山统一进行炮火准备,力求将谅山的军政设施打烂,摧毁守敌的战斗意志。遵照广州军区前指的命令,朱月华调动了第55军的军、师属各炮兵群和加强的军区预备炮兵等众多单位,利用黄昏向预定射击阵地转移,并根据谅山市军政设施、通信、交通枢纽的具体位置,分区划片,区分了射击任务,在夜间做好了射击准备。

3月1日上午9时30分,在第55军炮兵指挥所的统一号令下,19个炮兵营的306门大口径火炮同时对谅山市内33个重要目标进行火力急袭。炮击持续30分钟,共发射炮弹9900多发,将谅山市内的军营、火车站、汽车站、发电厂、邮电大楼、省府大楼、市府大楼、公安厅、国际旅行社等主要建筑物、军政设施打得千疮百孔,谅山对外的通信、交通、供电全部中断,整个城市已陷于瘫痪。10时,炮火准备停止,东集团各方向部队向谅山发起了总攻。

东侧的164师进展最快,连克班感、波寮,一举攻占越军第3师141团团部。其先头491团3营于3月2日9时最先突入谅山市区,先后攻占省府大楼、国际旅行社、谅山市公安局,尖刀连直插谅山大桥北桥头;正面进攻的163师在市区北侧的大、小石山地域遭到越军顽强阻击,一度受挫。经调整后,在坦克、直瞄火炮抵近射击和团营属火炮支援下,步兵分多路以打、炸、烧的方法轮番攻击,终于消灭了大、小石山守敌,于164师之后突入谅山市区。战至2日中午,相继攻占三清洞、二清洞、商业厅、火车站等要点,控制了铁路以西、奇穷河以北地区,与164师部队胜利会师;165师在奇穷河北岸配合攻击,攻占林场北侧长形高地,支援163师攻击大、小石山,并出动一部兵力炸毁巴别桥阻击太原方向之敌增援谅山。激战过程中,163师1个连打过了奇穷河大桥,一直打到谅山南市区。因为中央军委在战前规定部队不能过奇穷河,朱月华闻讯后不敢怠慢,立即向广州军区前指报告。为了不造成政治上的被动,许世友直接把电话要到了163师师部,命令边贵祥师长把过河的那个连又撤了回来。

战至3月2日晚,第55军部队全部攻占了谅山北市区,歼灭了表面阵地的残余越军,尔后转入防御。谅山越军残部在坦克一部支援下,退守南市区要点,以火力封锁了奇穷河大桥和水面。

当时越南宣传机构向全世界狂吹中国军队并没有占领谅山市,而是被阻击在谅山以北地区,越南军队正在积极组织反击,中国军队已显出了溃逃回撤的迹象等不实之辞。许世友闻听后勃然大怒。正好这时中央军委发来了指示,要求前线部队“争取自卫还击作战的更大胜利”。许世友认为,根据军委的指示精神,以攻占谅山市为目标,积极打过奇穷河,造成威逼河内之势,这就是更大的胜利。于是他命令东集团立即进行准备,打过奇穷河,攻占南市区,对越南当局施以更沉重的一击。

朱月华接到军区前指的作战命令后,立即着手部署,决心以6个营的兵力,在火力掩护下从恢复至昆八地段打过奇穷河,歼灭南市区和附近要点之敌。各攻击部队在3月3日进行了一天准备,并于当晚将进行火力支援的坦克、152加榴炮、85加农炮、37高炮和高射机枪等火器推至奇穷河北岸占领阵地,做好了射击准备。为便于实施指挥,朱月华也率军前指前出到了市区北侧的279高地开设,能够直接观察到谅山市区战场。

3月4日早晨7时,东集团各攻击部队在炮火直瞄射击和坦克火力掩护下,从四个地段同时向南市区发起攻击。这一仗打得摧枯拉朽,战至当晚,各部队全部打过奇穷河,胜利攻占南市区,最远向奇穷河以南推进了5公里。此时,第43军127师一部也攻占了谅山东南侧要点迷迈山,与东集团共同形成了威逼河内的态势。奉广州军区前指命令,东集团停止了进攻。

至此,第55军的谅山进攻作战胜利结束。战斗中共击毙越军6428人,俘敌50人,自身伤亡2430人,敌我伤亡为2.7:1。

3月5日,中国政府宣布自卫还击作战目的已达到,从越南开始撤军。根据广州军区前指的撤军部署,朱月华指挥东集团分成批次,交替掩护,边剿边撤。当时有一股越军从河内方向进到了谅山西南侧,企图跟踪和监视中国军队。163师边贵祥师长觉得战机难得,想打一个回马枪解决掉这股越军。朱月华接报后认为这与军委的意图不符,容易造成政治上的被动,遂给边贵祥师长打电话否决了这一建议。同时,他命令炮兵加强火力掩护,不给尾追之敌以可乘之机。在部队回撤期间,根据许世友的指示,朱月华调动大量工兵组成爆破大队,对谅山市及其附近地区的各种军政设施进行了大规模爆破,将谅山炸成了一片废墟。

在强大的炮兵火力掩护下,东集团各部边剿边撤,于3月11日分别从友谊关、油隘、北山地区撤回中国境内,至12日6时前全部回撤完毕。越军尾追部队虽已进至谅山南侧,但不敢攻击中国军队,只是实施了零星炮击,直到将中国军队全部“礼送出境”。

在1979对越自卫还击战中,朱月华指挥第55军及配属部队出境作战24天,打进越南境内20余公里,胜利攻占越北重镇同登、谅山。战斗中基本歼灭越军第3师、独立205营、高禄县独立营和4个公安屯,大部歼灭公安12团,部分歼灭327师、337师、北太省197团,共歼灭越军10509人,其中毙敌10401人,俘敌108人,缴获武器弹药和各种军需物资一大批,炸毁越军坑道、工事、军营、机场、桥梁、政府机关及公共建筑物等目标2920个。第55军战斗伤亡4900余人,敌我伤亡比为2.1:1。

在这次自卫还击作战中,第55军取得的战绩位列全线参战9个陆军军之首,战后被中央军委授予荣誉称号的集体和个人也居参战部队首位,并创造了参战军、师、团、营、连各个建制级别歼敌之最的纪录。烈火炼真金,第55军一举成为了新时期中国军队的外战英雄,留芳军史。虽然朱月华到第55军的时间并不长,但能带领全军取得如此辉煌战绩,表现出了如此优良作风,其出色的指挥和严格治军是功不可没。

战后不久,朱月华奉调到中央党校学习,结业后被任命为广州军区副司令员。1987年1月,65岁的朱月华响应组织号召以副大军区职离休。1988年7月,朱月华被中央军委授予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独立功勋荣誉章。

2008年10月23日,朱月华因病在广州逝世,享年86岁。

朱月华的老部队第38军,于1985年9月整编为陆军第38集团军。1986年9月,该集团军组成的侦察大队800余人前赴老山轮战。在一年多作战中,组织各种侦察行动335次,歼敌119人,摧毁敌目标一批,自己伤亡14人,表现出色。第38集团军现仍隶属北京军区序列,辖轻重2个机械化步兵师、1个装甲师、炮兵旅、导弹防空旅、陆军航空兵团等部,兵员8万余人,是全军首屈一指的重装集团军,赫赫有名的“万岁军”。

在朱月华指挥下一战成名的第55军,于1985年百万大裁军中被撤消番号。军部与所属第165师一起被撤销了番号和建制;第163师改编为广州军区陆军第42集团军步兵第163师,现为加强型摩托化步兵师;第164师改编为广州军区陆军第41集团军步兵第164师,后调归海军南海舰队,现已改编为海军陆战队第164旅。

跟随朱月华创下奇勋的“飞虎团”第113师338团,后改编为机械化步兵团。2008年8月,338团圆满完成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字模表演任务,被党中央、国务院表彰为“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先进集体”。2009年10月1日,由338团组成国庆阅兵地面装备第10方队(07式履带自行榴弹炮方队),雄姿英发地走过了天安门,以一流标准完成了第113师建国60年来第一次参加阅兵的光荣任务。
楼主,这个系列很不错,可以汇总到一个txt文件中间去吗?
怎么都是传说中的??
整理的很费心
两战奇勋,,,,
两战奇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