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用16个月建海南发射场 国外专家曾预言至少3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19 01:15:08
中国用16个月建海南发射场 国外专家曾预言至少3年


2015年02月23日  来源:解放军报 





  【主人公名片】总装某安装总队高级工程师、大校李建平
  【强军座右铭】燃烧个人生命,挺起民族脊梁
  春节前夕,当记者见到总装某安装总队高级工程师李建平时,他正躺在病床上。
  前不久,忙碌在海南航天发射场建设工地的他,左手突然失去知觉。和普通人不同,李建平是左撇子:“右手没有都行,缺了左手啥也干不了。”


  这些年,李建平用他的左手,将一张张航天工程蓝图变为现实,参与建设了我国酒泉、太原、西昌、海南四大航天发射场。
  病因是啥?回北京一查,颈椎病变压迫神经导致左手失去知觉,必须手术。
  如今刚做完手术,李建平就闲不住了。护士介绍:“他每天早上5点半就醒,不是看报就是锻炼。”
  5点半,这是他在海南航天发射场工地上的起床时间。“唤醒自己的,不是闹铃是使命。”只要在工地,他总是一大清早爬起来,筹划安排一天的施工事项。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幸运。”李建平对记者说,自己很幸运——赶上了中国航天发展的好时代。
  1989年,该安装总队出征大凉山,建设当时我国最大的航天发射塔。中队长李建平带领战友进行安装作业。施工遇到拦路虎——需要把两根钢梁运到发射塔基上,钢梁每根重130吨,距离400多米,还要过一座桥。
  当时,没有大型吊车,没有拖车,他们只能靠原始设备在泥泞的路上倒运。大家挑灯夜战,挥汗如雨……
  此前,建造同等规模的发射阵地,美国用了19个月,法国用了29个月。国外航天专家预言,中国至少要用3年,李建平和战友们最终只用了16个月。
  发射塔建成了,但必须要经受火箭发射的实战考验。
  紧张的时刻到来了——1990年7月16日9时,一声巨响,火箭呼啸升空,发射塔巍然屹立!距离塔架600米处,李建平注视着这一幕。他回忆:“当时激动得心脏差点跳出了嗓子眼儿。”
  那年,李建平和战友获得国家建筑行业最高荣誉“鲁班奖”,这是军队建筑行业首次获此殊荣。
  建塔不易,拆塔更难。1982年,他和战友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建成3号发射塔。2005年,他接到命令拆除这座发射塔,原址重建一座新塔,用于“嫦娥一号”卫星发射。
  李建平坦言:“当时心情又伤感又欣喜,伤感的是这座融入青春记忆的发射塔,在将28颗卫星送入太空后结束历史使命;欣喜的是我国航天事业快速发展,连发射塔都加速更新换代。”
  3号发射塔,77米高,拆迁作业难度空前,很危险。可是,他们提前14天便完成了任务。这一速度,离不开李建平的周密筹划。那段日子,他每天都是最后离开工地的人。
  刚喘口气,建新发射塔的任务又来了——李建平和战友们转战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建设火箭发射新工位。
  这是我国第一座钢筋混凝土和钢结构组合发射塔。作为高工,李建平亲自上阵,从每一个细节抠起,和官兵在一线摸爬滚打,最终交出了完美作品——塔架整体垂直度误差不超过1毫米!
  航天梦,中国梦。37年来,李建平为中国航天打造了一座座“通天塔”。他激动地对记者说:“从神舟飞天到嫦娥奔月,太空中‘中国星’飞得有多高,中华民族的‘头’就昂得有多高。”
  在中华民族的飞天征程上,李建平既是“造梦者”,也是“追梦者”。他说:“每次研读习主席关于中国梦的精辟论断,我都会热血沸腾。生逢这个伟大的时代,如果不能为国家强盛和民族复兴踏踏实实干点事,那是人生的遗憾。”
  2014年底,李建平参加总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新一代革命军人”颁奖典礼。奖杯在手,他感到肩上责任重千钧:“已经53岁了,要干的事还很多,必须争分夺秒”。
  这时,主治医生走进病房。李建平连忙问:“我的手好利落了,啥时能出院呀?”
  他急着出院,不是为了回家过年,而是海南发射场建设工地上还有很多事等着去处理……记者 邹维荣 通讯员 康 璐

http://www.chinanews.com/mil/2015/02-23/7075057.shtml中国用16个月建海南发射场 国外专家曾预言至少3年


2015年02月23日  来源:解放军报 





  【主人公名片】总装某安装总队高级工程师、大校李建平  【强军座右铭】燃烧个人生命,挺起民族脊梁  春节前夕,当记者见到总装某安装总队高级工程师李建平时,他正躺在病床上。  前不久,忙碌在海南航天发射场建设工地的他,左手突然失去知觉。和普通人不同,李建平是左撇子:“右手没有都行,缺了左手啥也干不了。”

  这些年,李建平用他的左手,将一张张航天工程蓝图变为现实,参与建设了我国酒泉、太原、西昌、海南四大航天发射场。  病因是啥?回北京一查,颈椎病变压迫神经导致左手失去知觉,必须手术。  如今刚做完手术,李建平就闲不住了。护士介绍:“他每天早上5点半就醒,不是看报就是锻炼。”  5点半,这是他在海南航天发射场工地上的起床时间。“唤醒自己的,不是闹铃是使命。”只要在工地,他总是一大清早爬起来,筹划安排一天的施工事项。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幸运。”李建平对记者说,自己很幸运——赶上了中国航天发展的好时代。  1989年,该安装总队出征大凉山,建设当时我国最大的航天发射塔。中队长李建平带领战友进行安装作业。施工遇到拦路虎——需要把两根钢梁运到发射塔基上,钢梁每根重130吨,距离400多米,还要过一座桥。  当时,没有大型吊车,没有拖车,他们只能靠原始设备在泥泞的路上倒运。大家挑灯夜战,挥汗如雨……  此前,建造同等规模的发射阵地,美国用了19个月,法国用了29个月。国外航天专家预言,中国至少要用3年,李建平和战友们最终只用了16个月。  发射塔建成了,但必须要经受火箭发射的实战考验。  紧张的时刻到来了——1990年7月16日9时,一声巨响,火箭呼啸升空,发射塔巍然屹立!距离塔架600米处,李建平注视着这一幕。他回忆:“当时激动得心脏差点跳出了嗓子眼儿。”  那年,李建平和战友获得国家建筑行业最高荣誉“鲁班奖”,这是军队建筑行业首次获此殊荣。  建塔不易,拆塔更难。1982年,他和战友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建成3号发射塔。2005年,他接到命令拆除这座发射塔,原址重建一座新塔,用于“嫦娥一号”卫星发射。  李建平坦言:“当时心情又伤感又欣喜,伤感的是这座融入青春记忆的发射塔,在将28颗卫星送入太空后结束历史使命;欣喜的是我国航天事业快速发展,连发射塔都加速更新换代。”  3号发射塔,77米高,拆迁作业难度空前,很危险。可是,他们提前14天便完成了任务。这一速度,离不开李建平的周密筹划。那段日子,他每天都是最后离开工地的人。  刚喘口气,建新发射塔的任务又来了——李建平和战友们转战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建设火箭发射新工位。  这是我国第一座钢筋混凝土和钢结构组合发射塔。作为高工,李建平亲自上阵,从每一个细节抠起,和官兵在一线摸爬滚打,最终交出了完美作品——塔架整体垂直度误差不超过1毫米!  航天梦,中国梦。37年来,李建平为中国航天打造了一座座“通天塔”。他激动地对记者说:“从神舟飞天到嫦娥奔月,太空中‘中国星’飞得有多高,中华民族的‘头’就昂得有多高。”  在中华民族的飞天征程上,李建平既是“造梦者”,也是“追梦者”。他说:“每次研读习主席关于中国梦的精辟论断,我都会热血沸腾。生逢这个伟大的时代,如果不能为国家强盛和民族复兴踏踏实实干点事,那是人生的遗憾。”  2014年底,李建平参加总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新一代革命军人”颁奖典礼。奖杯在手,他感到肩上责任重千钧:“已经53岁了,要干的事还很多,必须争分夺秒”。  这时,主治医生走进病房。李建平连忙问:“我的手好利落了,啥时能出院呀?”  他急着出院,不是为了回家过年,而是海南发射场建设工地上还有很多事等着去处理……记者 邹维荣 通讯员 康 璐

http://www.chinanews.com/mil/2015/02-23/7075057.shtml
看内容16个月建成的是大凉山的发射塔?
从征地拆迁算起,可不止三年;

这种报道口吻真是跟不上时代。
这种工程建设项目,天朝完爆全世界无压力
lusiman 发表于 2015-2-23 20:35
看内容16个月建成的是大凉山的发射塔?
此八股水平真不咋的,文中这句话
“此前,建造同等规模的发射阵地,美国用了19个月,法国用了29个月。国外航天专家预言,中国至少要用3年,李建平和战友们最终只用了16个月。”  从上下文来看明明就是说的大凉山的基地建设,哪里是文昌?
这标题也太跑偏了
标题乱跑偏就不说了,反正长5已经延后了,这些报道就知道乱吹
海南航天发射场建了快五年了好不好{:soso_e127:}
前两年还宣布2014年就在海南文昌首射CZ-5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