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中的上将邓华(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16 16:48:26

邓华,1955年授衔的解放军上将,1950年代朝鲜战争中的风云人物,志愿军的第二任司令员,曾被外军战史列为“韩战四杰”之一。台湾方面也称邓为“四野三大战将之一”,对他有专门研究。在1950年代中前期,国内的新闻报道中不时可以看到邓华,一些中国现代史著作和党史军史著作中,也都有关于他的记载,有关的博物馆还陈列有他的照片。然而,在1959年的一场政治风云过后,邓华突然在大陆消失了,仿佛就不曾存在过。当他再次出现的时候,已经是整整18年后,距离他去世也只剩3年了。大陆的差不多一代人,不知道有邓华其人,不知道他干过什么,在中国历史上有过什么影响。

邓华,生于1910年4月28日,湖南郴县永宁乡桑园村人。父亲中过秀才,后来以教书为生,家境殷实。邓华小时候的成长环境不错,一直上到高中,读了不少书。在那个年代,中国人普遍缺乏教育,高小程度就是知识分子,邓华已经算是不小的知识分子了。

在长沙,这个20年代中国革命运动的风云际会之地,邓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后来又在共产党人掌握的国民党湖南省党校学习过。1928年2月,18岁的邓华参加了湘南起义,成为工农革命军第7师第2团的一名政治工作人员。5月,邓华跟着朱德、陈毅上了井冈山,位列参加湘南起义的3位元帅、2位大将、5位上将之一。

朱毛会师的时候,毛泽东秋收起义部队有1000余人,袁文才、王佐部有6、7百人,朱德、陈毅南昌起义余部800多人,加上在湘南扩充了1200余人,还有湘南农军8000余人,总共有12000余人。全军整编为工农革命军第4军(后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辖第10、11、12师共3个师9个团,12000余人,枪2000余支,朱德任军长兼第10师师长,毛泽东任军党代表兼第11师师长,陈毅任第12师师长,王尔琢任军参谋长。

整编后的部队有4个团是主力团:28团是南昌起义军余部,团长由军参谋长王尔琢兼任,党代表何长工;29团由湘南暴动的宜章农民军组成,团长为富家少爷出身的胡少海,党代表龚楚;31团是秋收起义军余部,团长伍中豪,党代表何挺颖;32团是井冈山的坐地户,由袁文才、王佐领导。另外几个团是湘南郴州、永兴、资兴等地的农民起义军,战斗力差,武器简陋,多是大刀、棱镖。邓华所在的团,就是农军组成的33团。

井冈山位于罗霄山脉的中段,周围200余里,与江西、湖南的数县相邻,地势险峻,崇山峻岭,森林茂密,堪称易守难攻。这里远离大城市,国民党统治基础薄弱,又闹过农民运动,有群众基础,适于搞工农武装割据。然而,井冈山根据地也有其天然的劣势,那就是人烟稀少,经济破败,部队就食、给养极为困难。

千万不要小看这一点。古语云:大军未动,粮草先行。任何一支军队,如果没有粮草、给养的支持,那都是维持不下去的。况且这又是一支草建之初的革命军队,还远脱不了旧军队带来的影响。像朱德所带上山的部队,前时一直在湘南驻扎,有范石生罩着,条件较好,部队每月每人发饷12块大洋。而毛泽东的井冈山部队,每月每人只有3块大洋。这就差着几倍,各个队伍之间不好管理是显而易见的。在旧军队中,要是闹起饷来,军队主官随时会有被士兵打黑枪的危险。鉴于此,毛泽东采取了釜底抽薪之策,也是军史上的创举:废除发饷,改为供给制,全军每人每日发菜金5分钱,每月共1.5元,另每月每人发零用钱2元,从而开了革命军队供给制的先河。

井冈山这里属寒冷山带,土地贫瘠,物产匮乏。农民耕作的一般是山坡上的梯田,种些红薯、南瓜为生,终年都很难吃到正经八百的粮食。井冈山周围地区,大都如此,人民谋生尚且如此艰难,何况养活一支万余人的军队。因此,红4军所需的粮食,大都要靠外运。而外运的人力、车马、采购费用,又要靠部队打土豪来解决。毛泽东主持的前敌委员会作了如此规定:红军势力所控制的地区,分了田的农民按每年生产收购粮食总额的15%缴纳军费;各部队除作战外,平时分散工作打土豪,所得缴获一律交军部统筹使用。另外,又动员红军官兵去外地挑粮,以节约雇人的费用。相信大家小学的时候都学过一篇课文,“朱德的扁担”便从此而来。这正是那时官兵平等,同甘共苦的真实写照。

井冈山会师以后,红军的目标增大,周围的国民党军接二连三的前来“会剿”。每次来过,都等于梳了一遍蓖子,将地皮刮得干净,令红军此后更难筹粮筹款。国民党军还进行了经济封锁,不但粮食很难输进,食盐、食油、布匹、药品等日用必需品都极度缺乏。红4军官兵们的零用钱连续减少,后来干脆停发,只保留每日每人5分钱的菜金。仅有的零用钱靠每月的节余平均发放,称为“伙食尾子”,或3角,或2角,官兵一律平等。通常红军官兵只能吃到没盐没油的南瓜汤和红米稀饭;冬夏只有2套单衣,冬天没有棉衣,没有被盖,缺乏鞋子,仅以干草取暖;伤病员缺医少药,只能眼看着他们在死亡线上挣扎。著名的红军将领、黄埔出身的11师师长张子清,就是负伤后没有药救治,久病不愈,终于牺牲。

井冈山根据地的条件日益困苦,迫于无奈之下,毛泽东决定将除29团外的以湘南农军组成的其余几个团部队,共8000余人,遣送下山,让他们回地方坚持斗争。对此,朱德、陈毅等人是不同意的。

红4军各部队中,以28团战斗力最强,31团次之,都是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的骨干力量组成的。不过,在主要战斗任务的分配时,28团、29团一般在第一线冲锋陷阵,俘虏缴获也是全军最多;31团作为助攻部队随时堵漏;袁文才、王佐的32团总是担负守山任务。这样一来,28团、29团战果大,损失也大。但在分配战利品上,毛泽东坚持的却是平均分配,自然就引起了28团和29团官兵的不满。当时这2个团普遍看不起31团和32团的人,认为他们不能打仗只会捡洋落。毛泽东则严厉批评28团和29团是本位主义,朱德、陈毅夹在中间,相当为难。因为经济困难和部队之间的磨擦,井冈山上的裂痕产生了。
毛泽东作为前委、军委书记,坚持要遣散几个团,朱德、陈毅只得服从。然而,这些没有领导、没有武器的部队,在回乡路上很快就被国民党军消灭了。28团、29团迭经大战,减员严重,常是枪多人少,却少有兵员补充,还要将有限的俘虏均分给损失小的31团。眼看着将现成的后备部队遣送下山让敌人消灭,自己却无法得到补充,这2个团官兵们的不满是可想而知的。这些矛盾积聚在一起,加上空降了个湖南省委特派员杜修经,终于导致了后来的“八月失败”。29团除肖克等人拉出来的200余人,其余全被消灭;红4军参谋长兼28团团长王尔琢在追赶叛军时被2营长袁崇全枪杀,1营长林彪后来继任28团团长,从此崛起。

邓华所在的33团,在前往桂东的路上四散分裂,1000余人的部队很快就走光了。邓华和少数几个人不甘心,转身又返回了井冈山。随后邓华被编入红4军11师31团1营,任营委组织干事。

这11师,当时的师长是由一度被误传为开除党籍的毛泽东本人兼任的。31团的两任团长也非常有名,先是朱云卿,后是伍中豪。

朱云卿,黄埔三期生,井冈山黄洋界保卫战的英雄,后任红一方面军参谋长,十分为朱德欣赏。朱因积劳成疾,在苏区医院养病时被特务刺杀身亡,这很大程度上刺激了当时的肃反运动。电视剧《红色摇篮》中有这一段,只是太过戏剧化。

伍中豪,黄埔四期生,和林彪是同学,红4军中与林彪齐名的将领,毛泽东的“四骁将”之一。伍曾是北大文科系学生,行军作战余暇一好喝酒,二好吟诗唱和。伍先后任31团团长、红4军第3纵队司令员、红12军军长,朱德曾有意自己进军委后让其接任红一方面军总指挥之职。只是不久,伍中豪肺病初愈,在带领警卫排到各地召集新兵时遭江西安福县民团袭击牺牲。后彭德怀派兵将此民团剿灭,由谭震林操刀将杀害伍中豪的凶手斩首。

1930年底,邓华所在的红12军教导大队扩编为36师,20岁的邓华升任师政委。师长是谁?原31团1营2连连长张宗逊,黄埔五期生,生就一副威风凛凛的形象,后来是彭德怀红3军团的干将。

当时江西苏区正在大肃“AB”团,一批一批的红军指战员被自己人拉出去杀害。邓华非常欣赏的108团团长肖关虎、政委谭国清等人,都被肃掉。36师1500人的部队,杀得剩下不到1000人。最初投军时的老首长、工农革命军第7师师长邓允庭,快50岁了带着妻子去参加共产党,也被杀掉。

说到“AB”团肃反,是中共历史上惨痛的一页。原因很复杂,有共产国际的因素,有非常时期“左倾”错误的因素,也有苏区外来派和本土派争夺权力的因素。据高华考证,赣西南地区的肃反高潮,就是毛泽东为掌握一元化领导权,不惜以打“AB”团形式剪除卓有建树的东固根据地领导人李文林一派而掀起的。李文林的东固根据地搞的是秘密割据的形式,白里透红,有点像抗日战争时期的两面政权,有效地保存和壮大了革命力量,陈毅有诗誉为“东井冈”,毛泽东本人也曾在文章中称其为“李文林式的根据地”。

这次肃反还引出了著名的“富田事变”,红20军出走,打出旗号反对毛泽东。后来红20军被1、3军团全部缴械,排以上数百名军官大都被杀害,士兵大批编入红7军。红7军军长就是原著名桂系将领李明瑞,曾是李宗仁、白崇禧的大将,在北伐中大战贺胜桥、王家铺、德安、龙潭,战功卓著,被李宗仁誉为“虎将”。蒋桂战争中李明瑞叛桂投蒋,和俞作柏一起掌握了广西的军政大权。后来李明瑞、俞作柏又联合张发奎反蒋,被蒋击败。在邓小平等人的努力下,李明瑞投身共产党,参加百色起义,成为红7军、红8军的总指挥。起义后红7军在右江地区转战,又千里长征到达江西苏区。

对于起义部队,毛泽东向来是用“搀沙子”的手法进行控制。这次向红7军编入大量兵员,同时撤换了许多干部,引起红7军高层的不满。红7军政委许卓、政治部主任许进极力反对,不久就被打成改组派处决。新来的政委葛耀山在红7军中大力进行肃反,终于引出军长李明瑞被杀事件。这事有两种说法:一是说李明瑞心中恐慌,企图逃跑,被贴身卫士所射杀;二是说李明瑞下去视察连队,被某些人诬为逃跑,遭到下属连队的围攻杀害。当时掩埋李明瑞尸体的就是广西籍开国中将、后来的志愿军3兵团60军军长韦杰。李明瑞之死不为外界所知,多年以后,李明瑞的女儿在上海报纸上读到“李明瑞,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不由泪如雨下。1945年李明瑞被平反,但仅此而已,没有作更多说明。因为牵涉到毛泽东本人,“富田事变”到现在也没有公开平反。晚年的邓小平对李明瑞一直念念不已,对他的家属也很关心。

第四次反“围剿”的时候,36师已改编为66师,邓华继续当政委,师长成了黄永胜。说起黄永胜,故事很多。他出身崇阳县农民自卫军,后编入武汉国民政府警卫团,跟着团长卢德铭参加秋收起义。卢德铭是黄埔二期生,带领的武汉国民政府警卫团是秋收起义的主要军事力量。卢德铭当年投考黄埔时的艰难大概没人比得了。他先是从四川自贡出发,原打算先奔云南,借道广西,沿西江水路到广州。步行到云南后,发现广西李宗仁正和唐继尧开战,水陆交通都已断绝,耽搁了一个多月也过不去,只好折回四川。卢德铭又经成都到了重庆,再顺水路东下到武汉。原本想从这里陆路到广州,一打听,陆路只能到湖南。没办法只好又坐船到上海,换上外国货轮从海路到香港,再换船到广州。这一下子小半年过去了,黄埔一期都开学一个月了。卢德铭并不气馁,又准备考二期。当时孙中山还帮他递了条子,卢德铭就成了二期第一名被录取的学生。卢德铭是秋收起义的总指挥,关键时刻支持毛泽东的主张,不打长沙而转向敌人势力薄弱的农村发展。后在掩护部队突围时牺牲。如不死,很可能是朱毛会师后的红4军副军长,建国后当然的元帅。毛泽东对卢之死非常痛惜。1990年代拍了一个电影《秋收起义》,里边有一段:王霙饰演的毛泽东得知卢德铭战死后,冲出门外向天呼喊:“老天呢,你好不长眼,你还我德铭。。。。。。!”

黄永胜原名黄叙钱,当初在罗荣桓的连里当班长,被毛泽东遇到,给其改名为永胜,象征着革命永远胜利。说起改名字的事情还有。伍中豪有个部下,叫宋韵琴。伍觉得宋的名字太女气,有次伍中豪边喝酒边琢磨,嘴里嘟囔着:“宋韵琴,宋韵琴,宋韵琴。。。。。。宋任穷!”于是,上将宋任穷诞生。将近40年后,文革中毛泽东接见红卫兵,宋任穷的女儿宋彬彬时为北师大女附中学生,上了天安门向毛泽东献红卫兵袖章,毛问她叫什么名字,答:宋彬彬。毛又问:“是文质彬彬的彬吗?”她说是。毛说:“要武嘛”。 好家伙,宋彬彬于是改名宋要武,抄家造反,天翻地覆。

说起来黄永胜也是追随毛泽东上井冈山的老班底了。罗瑞卿倒台后,杨成武当的是代总长。杨成武倒台后,林彪推荐黄永胜上,毛泽东干脆把代字去掉,让黄当了总长,还进了政治局。结果第二次庐山会议后,林彪一伙惹了大祸,毛泽东再提到黄永胜,竟说“不认识”他。40多年的追随,这就“不认识”了,政治风云竟然如此变幻。抗战爆发后,黄永胜本来当了115师685团团长,却被临阵拿下,换上杨得志。朝鲜战争爆发后,13兵团北调,兵团司令黄永胜又被换成15兵团司令邓华。历史关键时刻这样搞,一般人谁受得了?可黄永胜就没有怨言,日后也没翻旧账,确实不是一般人。辽沈战役的时候,黄永胜为东野6纵司令员,不顾东野总部的命令,根据不断变化的战场形势主动出击,率6纵强行军两天一夜,终于堵住了廖耀湘西进兵团主力,配合东野其他各纵队将其全歼,表现出了黄永胜勇于任事的果断作风。至于说到黄在文革中的上窜下跳,甚至和副统帅的老婆搞到了一起,那就太过不堪了。

长征开始时,邓华是红1军团1师2团政委。在湘江血战中,红2团1700多人打得只剩下800多,折损过半。长征过程中,红2团虽然没有红1团和红4团那么风光,但也是历经百战。长征结束时,邓华已是红2师政治部主任。西安事变后,邓华又升任红1军团1师政委。

抗战开始后,邓华当了八路军115师343旅685团副团长,团长就是杨得志。115师大发展时,邓华和宋时轮率领八路军第4纵队挺进冀东。宋时轮是黄埔五期,解放战争时为华东野战军10纵司令员。10纵擅长打阻击战,和其对阵的邱清泉曾下过定义:排炮不动,必是10纵。10纵后来改编为三野28军,折戟金门,算是给老首长丢了把脸。

邓华、宋时轮纵队配合和促成了翼东大起义,部队一下子搞到10几万人。人数虽众,但多是乌合之众,加上邓华判断错误,没有在冀东坚持就地开辟根据地,而是将部队西撤,结果在途中被日伪军合击,大部溃散,最后只剩下几千人,这是邓华军事生涯中少有的重大挫折。当时李运昌部1000余人在途中又返回冀东,当了冀东军分区司令员,开辟了冀热辽根据地。李运昌是黄埔四期,在和日军的作战中威名素著,被日本人称为名将“李云长”,大概日本人是看三国看多了。抗战胜利后,依托冀热辽根据地,李运昌率部队先行挺进东北。不过,在解放战争中,李运昌未能足够发挥,逐渐无名。1955年李运昌也没有被授衔,较为可惜。李运昌晚年是大陆的黄埔同学会负责人,2008年逝世,活了101岁。

此后,邓华先是跟着肖克开辟冀热察根据地,后调回晋察冀五分区当司令员兼政委,开辟雁北根据地。五分区有一个人值得提一下,政治部主任王紫峰,后来当了华北军区20兵团66军政委。抗美援朝时66军第一批入朝作战,参加了一至四次战役,彭德怀评价66军是“一次比一次打得有进步”。王紫峰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文革中彭德怀被造反派从四川揪回北京批斗,王紫峰不知道和彭德怀有什么仇,冲上台就将一个厕纸篓扣到了彭的头上。没法评价他。

1941年到1943年是抗日战争最困难的阶段,各根据地在日军的扫荡蚕食下,不断缩小,八路军人数减少,缺粮少弹,仍顽强地坚持华北抗战。邓华的五分区撤销,又去四分区当司令员,带领根据地军民进行反扫荡、反蚕食、反封锁斗争,锻炼出了独挡一面的军政能力。

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中国大地重新洗牌。为了抢得战略先机,毛泽东借用美军延安观察组的飞机,一次将20多名高级军政领导人从延安运到山西黎城,再转赴各战略区。都是谁呀?刘伯承、邓小平、陈毅、林彪、薄一波、陈赓、肖劲光、邓华、傅秋涛、李天佑、杨得志、陈锡联、陈再道、宋时轮、邓克明、王近山、傅秋涛、滕代远、聂鹤亭、江华、张际春、黄华等。当时在延安的叶剑英紧张万分:“老天保佑,这架飞机可别出问题,上边可都是我党我军的精华呀。。。。。。!”老天确实保佑了,要不然,连总设计师都在飞机上,中国历史必然改写。

邓华本来和林彪、肖劲光、江华、李天佑等人去山东根据地的。走在路上,被延安一封“万万火急”的电报追上。当时毛泽东、周恩来已去重庆谈判,刘少奇在延安主持工作,急断决行,制订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调动大批部队抢占东北,要林彪一行急速转赴东北进行领导。林彪、邓华等人又骑马、步行,长途跋涉一个月到达了东北。

以林彪为司令员的东北人民自治军成立,后又改名为东北民主联军。邓华去了西满,当了辽吉军区司令员,组建了辽吉纵队。政委是陶铸,黄埔五期,性格火爆,敢打敢冲,被毛泽东称为“党内的一头猛牛”。建国后,毛泽东嫌广西剿匪政策较宽松,太温柔,派陶铸去踢开了张云逸,大开杀戒,很快将匪患平定。后来毛又认为广东出了地方主义,调陶铸过去,大打广东地方主义,将叶剑英挤走,狠狠收拾了冯白驹、方方、古大存等人,掌握了广东的实权。叶剑英走时对着倒霉的部下们感叹:“一将无能,累死三军呢!”陶铸长期对刘少奇有些看法,在高饶事件时曾向刘开了一炮,被高岗赞为:“士气大振,好!”陶铸多年是中南区的实权人物,最信任的部下是赵紫阳。文革中陶又调到中央成为第四号人物,毛泽东本想让陶助其燃起文革大火,但陶不能理解毛的部署,多次与江青为首的中央文革小组发生矛盾,终于被毛弃用,由江青点名打倒,后囚死于安徽合肥。除了毛泽东外,陶铸一辈子佩服的人是邓小平。他有言道:“党内允许拜师的话,我当主席的学生没有资格,我愿意拜邓小平为师。”

陶铸被打倒后,曾送给妻子曾志一首诗:

                         赠曾志

重上战场我亦难,感君情厚逼云端。
无情白发催寒暑,蒙垢余生抑苦酸。
病马也知嘶枥晚,枯葵更觉怯霜残。
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

读来令人感动。不过,自己冤了才知道苦酸,那冤枉别人的时候呢?问题在哪里?

1947年5月,东北民主联军发动夏季攻势。经过两个阶段的猛烈攻击后,民主联军克城40余座,歼灭国民党军近4个师6万多人,将东北国军分割在了四平、长春、吉林、沈阳等地。在结束攻势前的最后一战中,林彪将目标锁定为四平。

对于林彪来说,四平城是他的一个心结。在一年多前,1946年4月至5月间,林彪曾指挥东北民主联军坚守四平,与优势的国民党军进行了32天的血战。最后终于功亏一篑,伤亡万人,弃城而去,成就了东北国军指挥官杜聿明的英名。更让林彪耿耿于怀的是,四平败后,东北民主联军站脚不住,连连后退,新近扩建的部队叛逃失散大半,竟被国民党军一直撵过了松花江,可说一溃千里。如果不是蒋介石判断错误,暂时满足了攻占江南之地,从而使共产党军队有了喘息之机,说不定林彪等人就会被撵到苏联去了。因此,林彪决心还以颜色,借大胜之机收复四平。

为攻克四平,林彪集中了民主联军1纵全部、辽吉纵队全部、附加东总直属炮兵5个营,共6个师7万多兵力组成攻城集团,由1纵司令员李天佑统一指挥。林彪则亲自指挥2纵、3纵、4纵(欠第11师)、6纵、独立1、2、3、4师、东满独立师、骑兵1、2师共17个师的兵力,部署在沈吉线和中长路附近,以阻击沈阳北援四平和长春南援四平之敌。

战前,邓华觉得2个纵队攻城兵力不够,向林彪建议再增加1个纵队。林彪部分听取了邓华的建议,又调6纵17师南下四平参战。

根据战前得到的情服,林彪估计四平守敌只有陈明仁指挥的71军不到2万人,以三倍以上优势兵力进行围攻,必是胜券在握。而实际上,四平守军是71军87、88师加13军54师共3个正规师,再加上5个保安团以及公主岭保安大队的地方武装。另外,战斗开始前,陈明仁将城内政府官员、警察、铁路警、兵站、医院、车站的公职人员加上逃进城内的外地保安队、还乡团全部编入部队,实际作战人数已达到了3.5万人之多。这一判断失误使得林彪没有集中使用攻城兵力,从而埋下了最终失利的种子。

陈明仁出身黄埔一期,当年率军参加滇西反攻,与日军血战松山、龙陵等地,得到过蒋介石亲令嘉宾。陈明仁借鉴了当年日军守卫松山的经验,将四平全城建成了一座坚固的防御堡垒:点面结合的集团地堡群遍布市区,都是钢筋水泥和土木钢板结构。地堡的核心支撑点是各部队的驻地大楼。为了便于联络和输送兵员弹药,各核心的支撑点之间以及各地堡群之间全部打通。重要的核心阵地军、师、团部大楼则筑地道和地下室、弹药库、指挥所以及发电照明设备,楼内遍布火力点。市区周围又布设三道防线,广布障碍物,有陷脚坑、绊脚架、带铃铁丝网、鹿砦、土围墙、护城河、地雷阵等。各个守备区依高低层次不同配备轻重火炮和各种轻重机枪,形成交叉火力网。全城基本上做到了每幢建筑都是火力点,形成了一个防御整体。

林彪的部署是:李天佑的1纵1、2师从四平西南实施主要突击,打击敌88师和54师结合部;邓华的辽吉纵队主力从四平西北实施突击,打击敌88师和87师结合部;1纵3师从四平东南实施辅助突击,相机攻入四平东区;6纵17师为总预备队。

四平之战打得血天血地。

在遍布街道的火力点面前,攻击部队伤亡惨重,进展缓慢。连打了整整2天,1纵1师已几乎打残。林彪急令邓华调辽吉纵队独立2师加入1纵方向,总预备队6纵17师换下1纵1师继续进攻。

第4天,马仁兴的辽吉纵队独立1师终于突破守军阵地,向市区纵深发展。不久,6纵17师也形成了突破。6纵17师的进攻方法与别的部队不同,采用一个营攻一条街及“四组一队”的战术,穿墙打洞向前推进,并且以缴获的7门美式火箭炮进行清障。东北军区司令部评价该师为:“该部队历史不算很老,战斗作风顽强,进步快。。。。。。战士很勇猛,长于使用爆破,攻坚力最顽强。。。。。。为东北各野战部队中攻坚力最顽强之部队,为头等主力师。”后来,在辽沈战役中打锦州,平津战役中打天津,林彪又2次调6纵17师参加攻城。“三调17师”成为军史上的光荣一页。全军整编后6纵17师改编为四野43军128师。建国后43军两次撤销,1985年128师改隶20集团军。1996年,又改隶武警部队,改称武警128师。

辽吉纵队独立1师这一路打得相当惨烈。攻击铁路天桥时,挂在天桥上边的2个大麻袋突然张开了大口,黄澄澄的坚硬滚圆的黄豆倾泻而下,撒满了街面。冲锋的战士猝不及防,纷纷摔了跟头,武器摔出老远。他们爬起来再跌倒,手刨脚蹬却根本站不起来。这时国军的火力如雨泼下,攻击部队站不起来,无法撤退,鲜血随即流满了街道。后面的进攻部队看着这一情景目瞪口呆,有的战士当即痛哭起来。这一招正是陈明仁从19路军在上海“一二八”抗战时学来的。当时19路军也是撒豆成兵,然后战士们冲上去用大刀片砍日本鬼子的脑袋。近年拍了一部电视剧《我是太阳》,有攻击四平街这一段。杜原饰演的团政委冲锋在前,踩中黄豆溜滑欲倒,眼睁睁地被一排子弹打成了蜂窝。刘佩琦饰演的团长关山林在后边看得眼中冒火,几乎疯掉。

打到第8天,1纵2师和辽吉纵队独立1师、独立2师都已伤亡过半,失去了战斗力。林彪不得不将这3个师撤下,从阻援方向上增调6纵18师加入17师方向作战,6纵16师加入辽吉纵队独立3师在四平东区的攻击作战。在独立1师撤出战斗时,师长马仁兴被一颗流弹打中,当即身亡。马仁兴曾经连续参加过三次四平大战,深受广大指战员的爱戴。战后,中共东北局特批,将四平道西最好的十条街道命名为“仁兴路”。

林彪因为轻敌,以添油方式将部队逐一投入攻城,延长了战斗进程,加大了伤亡。当沈阳、长春方向的援敌逼近时,便再也无法抽调阻援部队攻击四平了。解围的国军推进速度很快,林彪指挥部队进行阻击时又发生失误,被国军突破,援军接近四平城郊,林彪只好命令攻城部队撤出战斗,四平攻坚战终于功亏一篑。

陈明仁保卫四平立了大功,战后却因用美援面粉垒工事,被与他素来不睦的陈诚告了一状,反而丢了官。后来陈明仁弃暗投明,在1955年成为解放军57位上将之一。多少年之后,参加过四平攻坚的解放军老战士,提起陈明仁,张口就是:“陈明仁这小子……”

四平战后,辽吉纵队改编为东北民主联军第7纵队,邓华为司令员,贺晋年为副司令员。贺晋年出身陕北红军,当过红15军团81师师长、红27军军长,和谢子长、阎红彦是一派。徐海东的红25军到陕北后帮助朱理治、郭洪涛、聂洪钧、戴季英等人发动肃反,抓捕了陕北红军创始人刘志丹、高岗、习仲勋等人,清洗了陕甘边系的红26军。贺晋年义愤不过,差点带陕北系的红27军与红25军火拼,幸亏中央及时到了。贺晋年在东北以擅长剿匪成名,他主持合江军区,像什么号称“四大旗杆”的土匪头子李华堂、谢文东、孙荣久、张雨新都是被贺晋年干掉的。小说《林海雪原》描写的就是这段时期在牡丹江军区的剿匪故事。1955年授衔,红军时就当过军长的贺晋年只被授予少将,成了全军唯一的副兵团级少将,是因为吃了高岗的瓜落,硬被说是参与了其“反党”活动,实在有些不公。

在东北解放战争中,邓华指挥的7纵表现中规中矩,没有什么特别闪耀之处。一方面是因为战略位置较偏,成军也晚。另一方面是东北强的纵队实在太多,1、2、3、4、6、8纵一大堆,7纵怎么也比不过的。

平津战役中,邓华奉命指挥7纵、2纵、9纵攻击塘沽、大沽。因为到处是盐滩,地势低洼,一挖堑壕就冒水,部队都暴露在守军火力下,几次攻击伤亡很大。邓华决心改变战役攻击方向,不打塘沽,先打天津。邓华冒着被指责为“怯战”的风险单独签名向总部发了电报。东野参谋长刘亚楼亲自过来视察,看了战场后同意了邓华的建议。上报军委,毛泽东也终于同意集中兵力先攻天津。

全军整编后,邓华当了四野15兵团司令员,下辖43、44、48军,南下解放了广东。44军就是7纵改编的,1952年10月,44军番号撤销,所属3个师被打散合并。其中130师编入54军,1953年入朝参加过金城战役, 1959年参加西藏平叛作战,1962年参加了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打出东线瓦弄大捷,歼灭印军第11旅1200多人,差点活捉印军总指挥考尔中将。1969年12月,130师改称陆军第160师。1979年又参加对越自卫还击战,使160师成为解放军中唯一参加过抗美援朝、对印、对越三次重要对外作战的步兵师,真给老领导长脸。1998年,160师缩编为步兵第160旅,2003年撤销番号及建制。44军的132师现为广州军区第132摩步旅,是全军唯一的热带海岛作战旅,归海南省军区领导。

邓华,1955年授衔的解放军上将,1950年代朝鲜战争中的风云人物,志愿军的第二任司令员,曾被外军战史列为“韩战四杰”之一。台湾方面也称邓为“四野三大战将之一”,对他有专门研究。在1950年代中前期,国内的新闻报道中不时可以看到邓华,一些中国现代史著作和党史军史著作中,也都有关于他的记载,有关的博物馆还陈列有他的照片。然而,在1959年的一场政治风云过后,邓华突然在大陆消失了,仿佛就不曾存在过。当他再次出现的时候,已经是整整18年后,距离他去世也只剩3年了。大陆的差不多一代人,不知道有邓华其人,不知道他干过什么,在中国历史上有过什么影响。

邓华,生于1910年4月28日,湖南郴县永宁乡桑园村人。父亲中过秀才,后来以教书为生,家境殷实。邓华小时候的成长环境不错,一直上到高中,读了不少书。在那个年代,中国人普遍缺乏教育,高小程度就是知识分子,邓华已经算是不小的知识分子了。

在长沙,这个20年代中国革命运动的风云际会之地,邓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后来又在共产党人掌握的国民党湖南省党校学习过。1928年2月,18岁的邓华参加了湘南起义,成为工农革命军第7师第2团的一名政治工作人员。5月,邓华跟着朱德、陈毅上了井冈山,位列参加湘南起义的3位元帅、2位大将、5位上将之一。

朱毛会师的时候,毛泽东秋收起义部队有1000余人,袁文才、王佐部有6、7百人,朱德、陈毅南昌起义余部800多人,加上在湘南扩充了1200余人,还有湘南农军8000余人,总共有12000余人。全军整编为工农革命军第4军(后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辖第10、11、12师共3个师9个团,12000余人,枪2000余支,朱德任军长兼第10师师长,毛泽东任军党代表兼第11师师长,陈毅任第12师师长,王尔琢任军参谋长。

整编后的部队有4个团是主力团:28团是南昌起义军余部,团长由军参谋长王尔琢兼任,党代表何长工;29团由湘南暴动的宜章农民军组成,团长为富家少爷出身的胡少海,党代表龚楚;31团是秋收起义军余部,团长伍中豪,党代表何挺颖;32团是井冈山的坐地户,由袁文才、王佐领导。另外几个团是湘南郴州、永兴、资兴等地的农民起义军,战斗力差,武器简陋,多是大刀、棱镖。邓华所在的团,就是农军组成的33团。

井冈山位于罗霄山脉的中段,周围200余里,与江西、湖南的数县相邻,地势险峻,崇山峻岭,森林茂密,堪称易守难攻。这里远离大城市,国民党统治基础薄弱,又闹过农民运动,有群众基础,适于搞工农武装割据。然而,井冈山根据地也有其天然的劣势,那就是人烟稀少,经济破败,部队就食、给养极为困难。

千万不要小看这一点。古语云:大军未动,粮草先行。任何一支军队,如果没有粮草、给养的支持,那都是维持不下去的。况且这又是一支草建之初的革命军队,还远脱不了旧军队带来的影响。像朱德所带上山的部队,前时一直在湘南驻扎,有范石生罩着,条件较好,部队每月每人发饷12块大洋。而毛泽东的井冈山部队,每月每人只有3块大洋。这就差着几倍,各个队伍之间不好管理是显而易见的。在旧军队中,要是闹起饷来,军队主官随时会有被士兵打黑枪的危险。鉴于此,毛泽东采取了釜底抽薪之策,也是军史上的创举:废除发饷,改为供给制,全军每人每日发菜金5分钱,每月共1.5元,另每月每人发零用钱2元,从而开了革命军队供给制的先河。

井冈山这里属寒冷山带,土地贫瘠,物产匮乏。农民耕作的一般是山坡上的梯田,种些红薯、南瓜为生,终年都很难吃到正经八百的粮食。井冈山周围地区,大都如此,人民谋生尚且如此艰难,何况养活一支万余人的军队。因此,红4军所需的粮食,大都要靠外运。而外运的人力、车马、采购费用,又要靠部队打土豪来解决。毛泽东主持的前敌委员会作了如此规定:红军势力所控制的地区,分了田的农民按每年生产收购粮食总额的15%缴纳军费;各部队除作战外,平时分散工作打土豪,所得缴获一律交军部统筹使用。另外,又动员红军官兵去外地挑粮,以节约雇人的费用。相信大家小学的时候都学过一篇课文,“朱德的扁担”便从此而来。这正是那时官兵平等,同甘共苦的真实写照。

井冈山会师以后,红军的目标增大,周围的国民党军接二连三的前来“会剿”。每次来过,都等于梳了一遍蓖子,将地皮刮得干净,令红军此后更难筹粮筹款。国民党军还进行了经济封锁,不但粮食很难输进,食盐、食油、布匹、药品等日用必需品都极度缺乏。红4军官兵们的零用钱连续减少,后来干脆停发,只保留每日每人5分钱的菜金。仅有的零用钱靠每月的节余平均发放,称为“伙食尾子”,或3角,或2角,官兵一律平等。通常红军官兵只能吃到没盐没油的南瓜汤和红米稀饭;冬夏只有2套单衣,冬天没有棉衣,没有被盖,缺乏鞋子,仅以干草取暖;伤病员缺医少药,只能眼看着他们在死亡线上挣扎。著名的红军将领、黄埔出身的11师师长张子清,就是负伤后没有药救治,久病不愈,终于牺牲。

井冈山根据地的条件日益困苦,迫于无奈之下,毛泽东决定将除29团外的以湘南农军组成的其余几个团部队,共8000余人,遣送下山,让他们回地方坚持斗争。对此,朱德、陈毅等人是不同意的。

红4军各部队中,以28团战斗力最强,31团次之,都是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的骨干力量组成的。不过,在主要战斗任务的分配时,28团、29团一般在第一线冲锋陷阵,俘虏缴获也是全军最多;31团作为助攻部队随时堵漏;袁文才、王佐的32团总是担负守山任务。这样一来,28团、29团战果大,损失也大。但在分配战利品上,毛泽东坚持的却是平均分配,自然就引起了28团和29团官兵的不满。当时这2个团普遍看不起31团和32团的人,认为他们不能打仗只会捡洋落。毛泽东则严厉批评28团和29团是本位主义,朱德、陈毅夹在中间,相当为难。因为经济困难和部队之间的磨擦,井冈山上的裂痕产生了。
毛泽东作为前委、军委书记,坚持要遣散几个团,朱德、陈毅只得服从。然而,这些没有领导、没有武器的部队,在回乡路上很快就被国民党军消灭了。28团、29团迭经大战,减员严重,常是枪多人少,却少有兵员补充,还要将有限的俘虏均分给损失小的31团。眼看着将现成的后备部队遣送下山让敌人消灭,自己却无法得到补充,这2个团官兵们的不满是可想而知的。这些矛盾积聚在一起,加上空降了个湖南省委特派员杜修经,终于导致了后来的“八月失败”。29团除肖克等人拉出来的200余人,其余全被消灭;红4军参谋长兼28团团长王尔琢在追赶叛军时被2营长袁崇全枪杀,1营长林彪后来继任28团团长,从此崛起。

邓华所在的33团,在前往桂东的路上四散分裂,1000余人的部队很快就走光了。邓华和少数几个人不甘心,转身又返回了井冈山。随后邓华被编入红4军11师31团1营,任营委组织干事。

这11师,当时的师长是由一度被误传为开除党籍的毛泽东本人兼任的。31团的两任团长也非常有名,先是朱云卿,后是伍中豪。

朱云卿,黄埔三期生,井冈山黄洋界保卫战的英雄,后任红一方面军参谋长,十分为朱德欣赏。朱因积劳成疾,在苏区医院养病时被特务刺杀身亡,这很大程度上刺激了当时的肃反运动。电视剧《红色摇篮》中有这一段,只是太过戏剧化。

伍中豪,黄埔四期生,和林彪是同学,红4军中与林彪齐名的将领,毛泽东的“四骁将”之一。伍曾是北大文科系学生,行军作战余暇一好喝酒,二好吟诗唱和。伍先后任31团团长、红4军第3纵队司令员、红12军军长,朱德曾有意自己进军委后让其接任红一方面军总指挥之职。只是不久,伍中豪肺病初愈,在带领警卫排到各地召集新兵时遭江西安福县民团袭击牺牲。后彭德怀派兵将此民团剿灭,由谭震林操刀将杀害伍中豪的凶手斩首。

1930年底,邓华所在的红12军教导大队扩编为36师,20岁的邓华升任师政委。师长是谁?原31团1营2连连长张宗逊,黄埔五期生,生就一副威风凛凛的形象,后来是彭德怀红3军团的干将。

当时江西苏区正在大肃“AB”团,一批一批的红军指战员被自己人拉出去杀害。邓华非常欣赏的108团团长肖关虎、政委谭国清等人,都被肃掉。36师1500人的部队,杀得剩下不到1000人。最初投军时的老首长、工农革命军第7师师长邓允庭,快50岁了带着妻子去参加共产党,也被杀掉。

说到“AB”团肃反,是中共历史上惨痛的一页。原因很复杂,有共产国际的因素,有非常时期“左倾”错误的因素,也有苏区外来派和本土派争夺权力的因素。据高华考证,赣西南地区的肃反高潮,就是毛泽东为掌握一元化领导权,不惜以打“AB”团形式剪除卓有建树的东固根据地领导人李文林一派而掀起的。李文林的东固根据地搞的是秘密割据的形式,白里透红,有点像抗日战争时期的两面政权,有效地保存和壮大了革命力量,陈毅有诗誉为“东井冈”,毛泽东本人也曾在文章中称其为“李文林式的根据地”。

这次肃反还引出了著名的“富田事变”,红20军出走,打出旗号反对毛泽东。后来红20军被1、3军团全部缴械,排以上数百名军官大都被杀害,士兵大批编入红7军。红7军军长就是原著名桂系将领李明瑞,曾是李宗仁、白崇禧的大将,在北伐中大战贺胜桥、王家铺、德安、龙潭,战功卓著,被李宗仁誉为“虎将”。蒋桂战争中李明瑞叛桂投蒋,和俞作柏一起掌握了广西的军政大权。后来李明瑞、俞作柏又联合张发奎反蒋,被蒋击败。在邓小平等人的努力下,李明瑞投身共产党,参加百色起义,成为红7军、红8军的总指挥。起义后红7军在右江地区转战,又千里长征到达江西苏区。

对于起义部队,毛泽东向来是用“搀沙子”的手法进行控制。这次向红7军编入大量兵员,同时撤换了许多干部,引起红7军高层的不满。红7军政委许卓、政治部主任许进极力反对,不久就被打成改组派处决。新来的政委葛耀山在红7军中大力进行肃反,终于引出军长李明瑞被杀事件。这事有两种说法:一是说李明瑞心中恐慌,企图逃跑,被贴身卫士所射杀;二是说李明瑞下去视察连队,被某些人诬为逃跑,遭到下属连队的围攻杀害。当时掩埋李明瑞尸体的就是广西籍开国中将、后来的志愿军3兵团60军军长韦杰。李明瑞之死不为外界所知,多年以后,李明瑞的女儿在上海报纸上读到“李明瑞,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不由泪如雨下。1945年李明瑞被平反,但仅此而已,没有作更多说明。因为牵涉到毛泽东本人,“富田事变”到现在也没有公开平反。晚年的邓小平对李明瑞一直念念不已,对他的家属也很关心。

第四次反“围剿”的时候,36师已改编为66师,邓华继续当政委,师长成了黄永胜。说起黄永胜,故事很多。他出身崇阳县农民自卫军,后编入武汉国民政府警卫团,跟着团长卢德铭参加秋收起义。卢德铭是黄埔二期生,带领的武汉国民政府警卫团是秋收起义的主要军事力量。卢德铭当年投考黄埔时的艰难大概没人比得了。他先是从四川自贡出发,原打算先奔云南,借道广西,沿西江水路到广州。步行到云南后,发现广西李宗仁正和唐继尧开战,水陆交通都已断绝,耽搁了一个多月也过不去,只好折回四川。卢德铭又经成都到了重庆,再顺水路东下到武汉。原本想从这里陆路到广州,一打听,陆路只能到湖南。没办法只好又坐船到上海,换上外国货轮从海路到香港,再换船到广州。这一下子小半年过去了,黄埔一期都开学一个月了。卢德铭并不气馁,又准备考二期。当时孙中山还帮他递了条子,卢德铭就成了二期第一名被录取的学生。卢德铭是秋收起义的总指挥,关键时刻支持毛泽东的主张,不打长沙而转向敌人势力薄弱的农村发展。后在掩护部队突围时牺牲。如不死,很可能是朱毛会师后的红4军副军长,建国后当然的元帅。毛泽东对卢之死非常痛惜。1990年代拍了一个电影《秋收起义》,里边有一段:王霙饰演的毛泽东得知卢德铭战死后,冲出门外向天呼喊:“老天呢,你好不长眼,你还我德铭。。。。。。!”

黄永胜原名黄叙钱,当初在罗荣桓的连里当班长,被毛泽东遇到,给其改名为永胜,象征着革命永远胜利。说起改名字的事情还有。伍中豪有个部下,叫宋韵琴。伍觉得宋的名字太女气,有次伍中豪边喝酒边琢磨,嘴里嘟囔着:“宋韵琴,宋韵琴,宋韵琴。。。。。。宋任穷!”于是,上将宋任穷诞生。将近40年后,文革中毛泽东接见红卫兵,宋任穷的女儿宋彬彬时为北师大女附中学生,上了天安门向毛泽东献红卫兵袖章,毛问她叫什么名字,答:宋彬彬。毛又问:“是文质彬彬的彬吗?”她说是。毛说:“要武嘛”。 好家伙,宋彬彬于是改名宋要武,抄家造反,天翻地覆。

说起来黄永胜也是追随毛泽东上井冈山的老班底了。罗瑞卿倒台后,杨成武当的是代总长。杨成武倒台后,林彪推荐黄永胜上,毛泽东干脆把代字去掉,让黄当了总长,还进了政治局。结果第二次庐山会议后,林彪一伙惹了大祸,毛泽东再提到黄永胜,竟说“不认识”他。40多年的追随,这就“不认识”了,政治风云竟然如此变幻。抗战爆发后,黄永胜本来当了115师685团团长,却被临阵拿下,换上杨得志。朝鲜战争爆发后,13兵团北调,兵团司令黄永胜又被换成15兵团司令邓华。历史关键时刻这样搞,一般人谁受得了?可黄永胜就没有怨言,日后也没翻旧账,确实不是一般人。辽沈战役的时候,黄永胜为东野6纵司令员,不顾东野总部的命令,根据不断变化的战场形势主动出击,率6纵强行军两天一夜,终于堵住了廖耀湘西进兵团主力,配合东野其他各纵队将其全歼,表现出了黄永胜勇于任事的果断作风。至于说到黄在文革中的上窜下跳,甚至和副统帅的老婆搞到了一起,那就太过不堪了。

长征开始时,邓华是红1军团1师2团政委。在湘江血战中,红2团1700多人打得只剩下800多,折损过半。长征过程中,红2团虽然没有红1团和红4团那么风光,但也是历经百战。长征结束时,邓华已是红2师政治部主任。西安事变后,邓华又升任红1军团1师政委。

抗战开始后,邓华当了八路军115师343旅685团副团长,团长就是杨得志。115师大发展时,邓华和宋时轮率领八路军第4纵队挺进冀东。宋时轮是黄埔五期,解放战争时为华东野战军10纵司令员。10纵擅长打阻击战,和其对阵的邱清泉曾下过定义:排炮不动,必是10纵。10纵后来改编为三野28军,折戟金门,算是给老首长丢了把脸。

邓华、宋时轮纵队配合和促成了翼东大起义,部队一下子搞到10几万人。人数虽众,但多是乌合之众,加上邓华判断错误,没有在冀东坚持就地开辟根据地,而是将部队西撤,结果在途中被日伪军合击,大部溃散,最后只剩下几千人,这是邓华军事生涯中少有的重大挫折。当时李运昌部1000余人在途中又返回冀东,当了冀东军分区司令员,开辟了冀热辽根据地。李运昌是黄埔四期,在和日军的作战中威名素著,被日本人称为名将“李云长”,大概日本人是看三国看多了。抗战胜利后,依托冀热辽根据地,李运昌率部队先行挺进东北。不过,在解放战争中,李运昌未能足够发挥,逐渐无名。1955年李运昌也没有被授衔,较为可惜。李运昌晚年是大陆的黄埔同学会负责人,2008年逝世,活了101岁。

此后,邓华先是跟着肖克开辟冀热察根据地,后调回晋察冀五分区当司令员兼政委,开辟雁北根据地。五分区有一个人值得提一下,政治部主任王紫峰,后来当了华北军区20兵团66军政委。抗美援朝时66军第一批入朝作战,参加了一至四次战役,彭德怀评价66军是“一次比一次打得有进步”。王紫峰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文革中彭德怀被造反派从四川揪回北京批斗,王紫峰不知道和彭德怀有什么仇,冲上台就将一个厕纸篓扣到了彭的头上。没法评价他。

1941年到1943年是抗日战争最困难的阶段,各根据地在日军的扫荡蚕食下,不断缩小,八路军人数减少,缺粮少弹,仍顽强地坚持华北抗战。邓华的五分区撤销,又去四分区当司令员,带领根据地军民进行反扫荡、反蚕食、反封锁斗争,锻炼出了独挡一面的军政能力。

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中国大地重新洗牌。为了抢得战略先机,毛泽东借用美军延安观察组的飞机,一次将20多名高级军政领导人从延安运到山西黎城,再转赴各战略区。都是谁呀?刘伯承、邓小平、陈毅、林彪、薄一波、陈赓、肖劲光、邓华、傅秋涛、李天佑、杨得志、陈锡联、陈再道、宋时轮、邓克明、王近山、傅秋涛、滕代远、聂鹤亭、江华、张际春、黄华等。当时在延安的叶剑英紧张万分:“老天保佑,这架飞机可别出问题,上边可都是我党我军的精华呀。。。。。。!”老天确实保佑了,要不然,连总设计师都在飞机上,中国历史必然改写。

邓华本来和林彪、肖劲光、江华、李天佑等人去山东根据地的。走在路上,被延安一封“万万火急”的电报追上。当时毛泽东、周恩来已去重庆谈判,刘少奇在延安主持工作,急断决行,制订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调动大批部队抢占东北,要林彪一行急速转赴东北进行领导。林彪、邓华等人又骑马、步行,长途跋涉一个月到达了东北。

以林彪为司令员的东北人民自治军成立,后又改名为东北民主联军。邓华去了西满,当了辽吉军区司令员,组建了辽吉纵队。政委是陶铸,黄埔五期,性格火爆,敢打敢冲,被毛泽东称为“党内的一头猛牛”。建国后,毛泽东嫌广西剿匪政策较宽松,太温柔,派陶铸去踢开了张云逸,大开杀戒,很快将匪患平定。后来毛又认为广东出了地方主义,调陶铸过去,大打广东地方主义,将叶剑英挤走,狠狠收拾了冯白驹、方方、古大存等人,掌握了广东的实权。叶剑英走时对着倒霉的部下们感叹:“一将无能,累死三军呢!”陶铸长期对刘少奇有些看法,在高饶事件时曾向刘开了一炮,被高岗赞为:“士气大振,好!”陶铸多年是中南区的实权人物,最信任的部下是赵紫阳。文革中陶又调到中央成为第四号人物,毛泽东本想让陶助其燃起文革大火,但陶不能理解毛的部署,多次与江青为首的中央文革小组发生矛盾,终于被毛弃用,由江青点名打倒,后囚死于安徽合肥。除了毛泽东外,陶铸一辈子佩服的人是邓小平。他有言道:“党内允许拜师的话,我当主席的学生没有资格,我愿意拜邓小平为师。”

陶铸被打倒后,曾送给妻子曾志一首诗:

                         赠曾志

重上战场我亦难,感君情厚逼云端。
无情白发催寒暑,蒙垢余生抑苦酸。
病马也知嘶枥晚,枯葵更觉怯霜残。
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

读来令人感动。不过,自己冤了才知道苦酸,那冤枉别人的时候呢?问题在哪里?

1947年5月,东北民主联军发动夏季攻势。经过两个阶段的猛烈攻击后,民主联军克城40余座,歼灭国民党军近4个师6万多人,将东北国军分割在了四平、长春、吉林、沈阳等地。在结束攻势前的最后一战中,林彪将目标锁定为四平。

对于林彪来说,四平城是他的一个心结。在一年多前,1946年4月至5月间,林彪曾指挥东北民主联军坚守四平,与优势的国民党军进行了32天的血战。最后终于功亏一篑,伤亡万人,弃城而去,成就了东北国军指挥官杜聿明的英名。更让林彪耿耿于怀的是,四平败后,东北民主联军站脚不住,连连后退,新近扩建的部队叛逃失散大半,竟被国民党军一直撵过了松花江,可说一溃千里。如果不是蒋介石判断错误,暂时满足了攻占江南之地,从而使共产党军队有了喘息之机,说不定林彪等人就会被撵到苏联去了。因此,林彪决心还以颜色,借大胜之机收复四平。

为攻克四平,林彪集中了民主联军1纵全部、辽吉纵队全部、附加东总直属炮兵5个营,共6个师7万多兵力组成攻城集团,由1纵司令员李天佑统一指挥。林彪则亲自指挥2纵、3纵、4纵(欠第11师)、6纵、独立1、2、3、4师、东满独立师、骑兵1、2师共17个师的兵力,部署在沈吉线和中长路附近,以阻击沈阳北援四平和长春南援四平之敌。

战前,邓华觉得2个纵队攻城兵力不够,向林彪建议再增加1个纵队。林彪部分听取了邓华的建议,又调6纵17师南下四平参战。

根据战前得到的情服,林彪估计四平守敌只有陈明仁指挥的71军不到2万人,以三倍以上优势兵力进行围攻,必是胜券在握。而实际上,四平守军是71军87、88师加13军54师共3个正规师,再加上5个保安团以及公主岭保安大队的地方武装。另外,战斗开始前,陈明仁将城内政府官员、警察、铁路警、兵站、医院、车站的公职人员加上逃进城内的外地保安队、还乡团全部编入部队,实际作战人数已达到了3.5万人之多。这一判断失误使得林彪没有集中使用攻城兵力,从而埋下了最终失利的种子。

陈明仁出身黄埔一期,当年率军参加滇西反攻,与日军血战松山、龙陵等地,得到过蒋介石亲令嘉宾。陈明仁借鉴了当年日军守卫松山的经验,将四平全城建成了一座坚固的防御堡垒:点面结合的集团地堡群遍布市区,都是钢筋水泥和土木钢板结构。地堡的核心支撑点是各部队的驻地大楼。为了便于联络和输送兵员弹药,各核心的支撑点之间以及各地堡群之间全部打通。重要的核心阵地军、师、团部大楼则筑地道和地下室、弹药库、指挥所以及发电照明设备,楼内遍布火力点。市区周围又布设三道防线,广布障碍物,有陷脚坑、绊脚架、带铃铁丝网、鹿砦、土围墙、护城河、地雷阵等。各个守备区依高低层次不同配备轻重火炮和各种轻重机枪,形成交叉火力网。全城基本上做到了每幢建筑都是火力点,形成了一个防御整体。

林彪的部署是:李天佑的1纵1、2师从四平西南实施主要突击,打击敌88师和54师结合部;邓华的辽吉纵队主力从四平西北实施突击,打击敌88师和87师结合部;1纵3师从四平东南实施辅助突击,相机攻入四平东区;6纵17师为总预备队。

四平之战打得血天血地。

在遍布街道的火力点面前,攻击部队伤亡惨重,进展缓慢。连打了整整2天,1纵1师已几乎打残。林彪急令邓华调辽吉纵队独立2师加入1纵方向,总预备队6纵17师换下1纵1师继续进攻。

第4天,马仁兴的辽吉纵队独立1师终于突破守军阵地,向市区纵深发展。不久,6纵17师也形成了突破。6纵17师的进攻方法与别的部队不同,采用一个营攻一条街及“四组一队”的战术,穿墙打洞向前推进,并且以缴获的7门美式火箭炮进行清障。东北军区司令部评价该师为:“该部队历史不算很老,战斗作风顽强,进步快。。。。。。战士很勇猛,长于使用爆破,攻坚力最顽强。。。。。。为东北各野战部队中攻坚力最顽强之部队,为头等主力师。”后来,在辽沈战役中打锦州,平津战役中打天津,林彪又2次调6纵17师参加攻城。“三调17师”成为军史上的光荣一页。全军整编后6纵17师改编为四野43军128师。建国后43军两次撤销,1985年128师改隶20集团军。1996年,又改隶武警部队,改称武警128师。

辽吉纵队独立1师这一路打得相当惨烈。攻击铁路天桥时,挂在天桥上边的2个大麻袋突然张开了大口,黄澄澄的坚硬滚圆的黄豆倾泻而下,撒满了街面。冲锋的战士猝不及防,纷纷摔了跟头,武器摔出老远。他们爬起来再跌倒,手刨脚蹬却根本站不起来。这时国军的火力如雨泼下,攻击部队站不起来,无法撤退,鲜血随即流满了街道。后面的进攻部队看着这一情景目瞪口呆,有的战士当即痛哭起来。这一招正是陈明仁从19路军在上海“一二八”抗战时学来的。当时19路军也是撒豆成兵,然后战士们冲上去用大刀片砍日本鬼子的脑袋。近年拍了一部电视剧《我是太阳》,有攻击四平街这一段。杜原饰演的团政委冲锋在前,踩中黄豆溜滑欲倒,眼睁睁地被一排子弹打成了蜂窝。刘佩琦饰演的团长关山林在后边看得眼中冒火,几乎疯掉。

打到第8天,1纵2师和辽吉纵队独立1师、独立2师都已伤亡过半,失去了战斗力。林彪不得不将这3个师撤下,从阻援方向上增调6纵18师加入17师方向作战,6纵16师加入辽吉纵队独立3师在四平东区的攻击作战。在独立1师撤出战斗时,师长马仁兴被一颗流弹打中,当即身亡。马仁兴曾经连续参加过三次四平大战,深受广大指战员的爱戴。战后,中共东北局特批,将四平道西最好的十条街道命名为“仁兴路”。

林彪因为轻敌,以添油方式将部队逐一投入攻城,延长了战斗进程,加大了伤亡。当沈阳、长春方向的援敌逼近时,便再也无法抽调阻援部队攻击四平了。解围的国军推进速度很快,林彪指挥部队进行阻击时又发生失误,被国军突破,援军接近四平城郊,林彪只好命令攻城部队撤出战斗,四平攻坚战终于功亏一篑。

陈明仁保卫四平立了大功,战后却因用美援面粉垒工事,被与他素来不睦的陈诚告了一状,反而丢了官。后来陈明仁弃暗投明,在1955年成为解放军57位上将之一。多少年之后,参加过四平攻坚的解放军老战士,提起陈明仁,张口就是:“陈明仁这小子……”

四平战后,辽吉纵队改编为东北民主联军第7纵队,邓华为司令员,贺晋年为副司令员。贺晋年出身陕北红军,当过红15军团81师师长、红27军军长,和谢子长、阎红彦是一派。徐海东的红25军到陕北后帮助朱理治、郭洪涛、聂洪钧、戴季英等人发动肃反,抓捕了陕北红军创始人刘志丹、高岗、习仲勋等人,清洗了陕甘边系的红26军。贺晋年义愤不过,差点带陕北系的红27军与红25军火拼,幸亏中央及时到了。贺晋年在东北以擅长剿匪成名,他主持合江军区,像什么号称“四大旗杆”的土匪头子李华堂、谢文东、孙荣久、张雨新都是被贺晋年干掉的。小说《林海雪原》描写的就是这段时期在牡丹江军区的剿匪故事。1955年授衔,红军时就当过军长的贺晋年只被授予少将,成了全军唯一的副兵团级少将,是因为吃了高岗的瓜落,硬被说是参与了其“反党”活动,实在有些不公。

在东北解放战争中,邓华指挥的7纵表现中规中矩,没有什么特别闪耀之处。一方面是因为战略位置较偏,成军也晚。另一方面是东北强的纵队实在太多,1、2、3、4、6、8纵一大堆,7纵怎么也比不过的。

平津战役中,邓华奉命指挥7纵、2纵、9纵攻击塘沽、大沽。因为到处是盐滩,地势低洼,一挖堑壕就冒水,部队都暴露在守军火力下,几次攻击伤亡很大。邓华决心改变战役攻击方向,不打塘沽,先打天津。邓华冒着被指责为“怯战”的风险单独签名向总部发了电报。东野参谋长刘亚楼亲自过来视察,看了战场后同意了邓华的建议。上报军委,毛泽东也终于同意集中兵力先攻天津。

全军整编后,邓华当了四野15兵团司令员,下辖43、44、48军,南下解放了广东。44军就是7纵改编的,1952年10月,44军番号撤销,所属3个师被打散合并。其中130师编入54军,1953年入朝参加过金城战役, 1959年参加西藏平叛作战,1962年参加了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打出东线瓦弄大捷,歼灭印军第11旅1200多人,差点活捉印军总指挥考尔中将。1969年12月,130师改称陆军第160师。1979年又参加对越自卫还击战,使160师成为解放军中唯一参加过抗美援朝、对印、对越三次重要对外作战的步兵师,真给老领导长脸。1998年,160师缩编为步兵第160旅,2003年撤销番号及建制。44军的132师现为广州军区第132摩步旅,是全军唯一的热带海岛作战旅,归海南省军区领导。
好文!正史里看不到的内容
热带海岛作战,要登陆菲律宾吗?
胖鸟不飞 发表于 2015-2-22 17:27
热带海岛作战,要登陆菲律宾吗?

那个倒用不着。不过好像1974年收复西沙三岛是需要军队登陆的,当时派的是榆林要塞区守备团和民兵,坐军舰和武装渔船打的仗。你总不至于今天我军还用这样的混搭准备可能的南沙作战吧?
转载文章须附出处链接。
请教,是老毛主张将28、29两团遣散的吗?
青锋AA 发表于 2015-2-22 17:46
请教,是老毛主张将28、29两团遣散的吗?
毛主张遣散的是湘南农军,不是28、29团。
大浪淘金啊,真是历经磨难
这伙计还真不安分 这种帖子发在畅谈做什么?你发在历史版块就好了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好文!正史里看不到的内容
  正史哪有地摊文学过瘾啊
邓华是外战名将,抗美援朝一战成名
对邓华主持攻击海南岛未作描述

好文章,赞一个。
写的不错,对老毛就应该经常踏上几脚,让大家时时记住这个坏蛋,这种痛恨老毛却按照老毛设计的路线在折腾的行为真是太令人欣赏了,应该多写多发。赞一个先。
这文在哪里看过,貌似几年前铁血,青衫老祖的。  还有写很多开国将领的。
等着看沈大写的邓华下部。
楼主除了反毛这一主题依旧明确,其它内容写的很散乱。
Lz你的方向第一不会被正规渠道接受,第二现在几乎没人对60年前那帮老人的地摊文字还有兴趣,精力充沛的话我劝你趁早转向,来这里骗几十个回帖又有什么意义
对邓华主持攻击海南岛未作描述
这才上部呢!
这是上半部分么?感觉是写完了啊。
下集呢?
怎么没下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