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叔叔:性的左派与右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0 06:10:46
JT叔叔:性的左派与右派
  
  「性」这个主题,一直有它很难处理的地方。它和「死亡」一样,都是人类不太喜欢触碰的,比较禁忌的区域。
  
  一般而言,比如处理中医和道家领域的同业者,多多少少,会透露出一种「男人泄精会伤身体」的调调,而一般的宗教领域中,甚至有一种仿佛是「洁癖」的态度,觉得,人类如果对这种事情有兴趣,那是「不对」的;以精神的追求而言,是「堕落」的。
  
  先不论这些论点有道理或没道理,比较赞成要「节制」、「压抑」性欲的,姑且称之为「右派」好了。
  
  而,与这个相反的,赞成性要「解放」,性「不伤身」,人要多多享受这个东西,不要「压抑」……属于这样的观点的人,姑且称之为「左派」。
  
  根据矛盾结构的原理:任何一种二元对立,通常,两边都是有问题的。
  
  如果你知道的性,是左派那一套的话,会觉得「人不应该变这样」然后决定选择右派;如果你知道的性是右派的那样子,你也会觉得「人不应该是这样」然后变左派:
  
  右派的人说:「你看左派的人,性泛滥,乱七八糟,得什么梅毒、淋病、爱滋病,人生没有目标,只在耽于淫乱……」然后左派的人说:「右派的这些人,人活著的时候,就跟已经死了没两样!」两遍都看得到另一边的缺陷,然而,任何一边也不是真的过得幸福。
  
  无论是左派还是右派,他们知道的「性」都是一点都不幸福的性。因为左派跟右派认识到的性都是错的,所以才会产生这种互相对立的结构。这两个结构看起来是敌人,其实是朋友\是互补的,如果没有这一边就没有另外一边。
  
  于我而言,这两边的观点,都是在「极力扑杀真正的性」。
  
  或许有人又会很超然地说:「做太多会伤身,不做会憋死……那,『中庸』之道就对了嘛!做,可以;但不要太过就好了!」于是,议题了结,打完收工。这种认为「适量就好」的,可能是更多数我国人的观念选择。这一类折衷妥协派,我觉得,更烂!
  
  以为这样就没有问题了,那是整件事豆闪躲掉了。
  
  在这三派所主张的东西背后,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存在。但是,大家都不看。
  
  以一种道德的教条,叫人不要碰这个东西,通常得不到什么好结果。性压抑会让人神经紧张、沮丧、身体变坏。
  
  那麽性放纵呢?一样。也会让人神经紧张、沮丧、身体变坏。以结果而论,没差别。
  
  夹在中间的人呢?不够种去放纵、又压抑不住的人呢?依然是……会神经紧张、沮丧、身体变坏。
  
  无论如何都不能够从性之中得到健康的,无知的现代人
  
  如果是我们中医药的同业,我想他们不一定是以道德式的教条,而比较是以一种修道人的思考——像是道家练功夫,或者是佛家修行的思考——而觉得「这个东西会伤身」、认为「不要沉沦于这个事情」。
  
  当他们在这样说的时候,他们的学术理论,不是不对。但加上了一些「价值判断」的内容的时候,这样的东西,讲起来,往往是让人感到「有压力」的。如果,这种压力可以让人健康的话,我也支持这种「可爱的压力」;但是,这个压力,往往让人看到一些奇怪的结果:
  
  比如说,我的中医同业者,苦口婆心地劝告某患者:「你现在是处于某种极度精神紧张、身体很虚的状态,这个状态以中医来讲,就是你『阳气』已经很虚了,在这样的状态下,你要洁身自爱啊,不要像很多男生,看到色情的东西,然后就自己发洩、手淫啊,不要有这种损耗阳气的活动……」讲到这裡,的确也没什麽不对。
  
  可是啊,那个病人听了以后,乖乖地努力忍著……到后来,他可能会又跑回去找这个某大夫、某老师说:「我啊,已经忍了多少多少天了,都没有打手枪耶,我是不是需要继续努力忍下去啊?」现在很多中医都在网路上活动,旁边的路人看到他这样讲,可能就会开始说「对啊对啊,要避免色情的活动啊!」、「你要鼓起意志力,继续加油啊!」、「我建议你可以去多读《关圣帝君戒淫经》……」。
  
  当我看到这种画面的时候,会觉得:「这个病人的神经好紧张,好像……并没有获得解决啊?」
  
  ——好像是,「从这一种神经紧张、变成另一种神经紧张」罢了。
  
  所以,这到底是怎麽一回事啊?
  
  各位听我这麽说,不要以为好像我在鼓吹性解放。市面上一般说「男生的射精活动,对身体其实没有伤害」、「射精的量其实只有几公克的蛋白质,所以儘量解放没有关系」——这一套我也不相信的,我并不是相信性放纵主义的人。我认为,性幻想也好,看色情图像也好,常常手淫也好,都是伤身的。中医历代医案之中,大病刚好,就房事不节而死掉的例子,太多了。
  
  一般所谓性开放的国家,他们会抓一个人来上床试试看,如果觉得没有很爽,第二次就不想同他做了,然后再换一个人试试看……到最后他们的性结构是「男人是女人的按摩棒,女人是男人的自慰器」。那些太太一开门,看是送牛奶的,就抓进来干干看,感觉一下好不好用。那麽,你觉得那样子真的很幸福吗?很多感觉在这个过程里面都会迟钝化,已经错过大部分的东西了。
  
  身体上并不幸福,那,心情上呢?会比较轻鬆吗?我曾经听过我一个朋友说过——他有一段时间常常跟不同的女孩上床——他跟我讲:「这种性爱有一种很不舒服的感觉,就是当你射完精之后,躺在床上,你会非常希望你旁边的女孩子立刻消失!」。
  
  当你把她当做是一个工具、或者是取悦你的东西,而「使用」了对方的时候,你就再也不能把她当作一个「人」来看待了。当你「用完」她以后,要是她对你露出一种想要撒娇的表情、希望你爱她的表情、希望更多走一步的表情,没有这个心理准备的男人,看到这样的表情是非常害怕的,会希望她「立刻消失」。多少亿当你走到极左派的时候,会变成「上完床,走在路上再也不想遇到这个人,遇到了也不会真的想笑著打招呼」的状态。放纵主义,会造成这种很糟糕的结果。
  
  关于性的欲求,如果你说极右派是「没有得到过,所以会幻想『那个东西有多美好』」,那麽,极左派就是那种「性这个东西有什么了不起?我已经上了一百多个女人了,还不是那麽不幸福」一切的梦想都破灭掉了。可是,他们的性欲解决了吗?对不起,性欲没有解决。因为「消除性欲」是另外一个领域的东西,和我们发洩的次数根本没有关系。等一下会谈这个。
  
  即使是所谓的伴侣之间,有男生跟女生做完爱后,跟他朋友聊天说:「跟女生做爱好累哦,都在服务做口碑,还不如自己打手枪。」他爲什么要这样子讲?是不是对一个讲这种话的男生而言,他的性爱,只有「射精」的那八到十秒钟,是唯一的快感来源?
  
  当我面对这个议题的时候,常常会觉得,大部份的我们,不是落在放纵的那一方,就是落在压抑的那一方。在两者之间摆荡“纠结、矛盾”,总而言之,性变成一个「问题」,而不是一件美好的礼物。
  
  那麽,在放纵跟压抑之外,这个议题,到底有没有比较好的解决之道。
  
  如果用我们中医比较传统的看法,或者用所谓比较古老的道家的看法,比如说《庄子》这本书……在这些比较上古时代的文献里,又是怎麽说的呢?
  
  当我们看这些比较上古时代的文件,看这些道家跟医家的讲法,就会发现:
  
  这个主题,在很古老很古老的时代,就已经被说完了。而我们现在的人,却可以说仍然处在一种蒙昧无知的状态。
  
  两千年前得人类都已经搞清楚了的一件事情,到了现代,我们反而迷失了。
  
  处理这个主题,其实我也是慌得不得了的,很有一种「我在找死」的感觉:
  
  如果你给我一个人,我可以为他量身打造一个他听得懂的版本。可是,面对那麽多不同的人,如果我挤出一个「最大公约数正确」的版本,会不会反而变成人人都听不懂?这是这件事比较讨厌的部份。
  
  但,我想啊,愈是这样,就要愈看得开。所以,我们就从一个最无害的、最学术的、最枯燥无味的角度来切入好了。可能这样会比较安全一点。就算各位听了觉得不喜欢或睡著,至少误解的情况比较少。
  
  其实,这个主题,我的个人经验是这样:我身边跟我比较熟的助教或学生,听得懂的人,两句话就练成了;但还是有更多人,怎样都练不成。
  
  也就是,不要说这个「房中之事」是很低级的东西,它还真是需要一点「慧根」,而这个慧根在哪裡?我想是在于一个人的日常生活方式、比较是「生活态度」这方面。
  
  「七损八益」——《黄帝内经》被消音的部份
  
  限制级的啊?
  
  今天这个主题,我把它定成「调阴阳」,这个主题是怎麽来的呢?
  
  从前给学生上中医基础课的时候,都会讲到《黄帝内经》说人处在天地之间,人是跟天地有所共鸣的,所以春天的日子要怎麽过、夏天的日子要怎麽过……要顺著大自然的变化,调整自己的身体。我想,这话大家听起来都觉得没什么问题,不这样要怎麽样?难道要冬天穿短袖、先天裹毛衣吗?
  
  那麽,《黄帝内经》讲「阴阳」这类事情,讲著讲著,就讲到说,人在天地之间要活得好,必须要学会「调阴阳」,而要会调阴阳,人就必须要懂得「七损八益」这个专有名词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帝曰:调此二者奈何?
  
  岐伯曰:能知七损八益,则二者可调。不知用此,则早衰之节也。
  
  听说古书是用竹简编的是不是?《黄帝内经》讲到这裡以后,之后的部份就被切除消音了,「七损八益」是什么?不见了。
  
  一直到近代,马王堆的古医书出土了,大家看了以后才确认:「啊?原来汉朝以前的七损八益,是……『限制级』的啊」
  
  原来「七损八益」,讲的竟然是房中之术!也就是说,在中国最伟大的医经里面,被消音掉的那一块,是在说人的阴阳要调和,是需要靠「房中」来完成的。
  
  当然,因为这一块被消音了两千年,关于「七损八益是什么?」当然就有很多种不同的揣想,现在古医书出土之后,这之间各家的揣想、猜测、推论,我想也不必再讲了——其实,也用不到拿「出土竹简」这种大义名目来压人,「七损八益是房中之事」,隋唐时代的医书也写得很清楚,本来也不必猜测的,大概有很多中国医家觉得房中之事不太好,所以尽可能地另掰出一套乖宝宝版本。
  
  竟然,古医家经典会认为,一个人要得到健康,要透过「房中」?
  
  我们想一想,《黄帝内经》这部中医最古老的经典,它如果告诉你,你可以吐纳、做健身操、吃灵芝、吃肉桂、炙穴……这听起来多光明正大?它爲什么偏说要透过「房中」来调阴阳?中国古时候关于人类身心健康的核心处理方式,竟然这麽强烈地指到房中之事,这到底是怎麽一回事?
  
  我们中国医学里,最被人当做是「圣经」的一本书,其实是比《内经》稍稍后代一些的,汉朝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
  
  爲什么它是圣经?因为《黄帝内经》虽然看起来很具权威性,可是,这本书的内容是参差不齐的,看起来好像根本不是同一个作者写的:好像是有很多资料,古老相传,传到汉代才拼装出这本书来的。所以,读的时候,就让人不免怀疑:「这裡面,有没有传错啊?」很多理论这篇这样讲,那篇那样讲,让人不知道到底该不该相信。它光讲一个理论,很多时候让人没办法得到临床上的验证。要能够得到临床上的验证的话,对不起,中医的圣经是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爲什么?因为张仲景的病症跟用药法、医疗法,是紧紧扣合在一起的。感冒的时候脉浮起来又很紧绷、骨节suan疼、全身发冷、发烧到三十九度还要裹棉被、一滴汗都流不出来……麻黄汤一下去,立刻就医好了。什么症状对什么药,是清清楚楚的,每一个方子都可以实验证明的,这些东西一千八百年后再拿来实验,他还是对的。
  
  也就是说,以「可以实际操作的技术」角度,中医世界里挑不到毛病的经典,是《伤寒杂病论》。《黄帝内经》就还有很多的暧昧地带——我个人的想法是这样。
  
  《伤寒杂病论》裡,有一个篇章,专门在讲人的「虚劳」病。当然,虚劳是一个非常广的定义,如果我问各位「你有没有虚劳」,我想答案恐怕是自由心证。
  
  如果要我举例说什么是虚劳,比如说一个人他吃了东西之后,消化吸收的功能很差,吃了只长肥油不长肌肉,那这个人虚劳,他体内营养的传送很糟糕;或者一个人再吃、再睡也仍觉得一整天都很疲倦;又或者,这个人是三天两头都在感冒的人,感冒一场接一场,这个感冒还没好,下个感冒又发作,这也是虚劳,代表这个人的抵抗力很烂……在中医的世界裡,虚劳病还有什么?像我们今天说的糖尿病,一个人的血糖太高,我们想:一个人吃到有营养的东西,这个营养是要往细胞裡收存的。那麽,这个病人的细胞,爲什么这麽不中用啊?吃到糖都不能贮存起来,还弄到散得血裡面都是、还从尿出来?这样的体质,在中医世界也叫虚劳。
  
  当然我们今天不是要上中医课,所以只是稍微带到一下,真的要教虚劳的话,恐怕……是要另写一本书了,我们先儘量谈跟今天主题有关的事就好。
  
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721961197_0_1.htmlJT叔叔:性的左派与右派
  
  「性」这个主题,一直有它很难处理的地方。它和「死亡」一样,都是人类不太喜欢触碰的,比较禁忌的区域。
  
  一般而言,比如处理中医和道家领域的同业者,多多少少,会透露出一种「男人泄精会伤身体」的调调,而一般的宗教领域中,甚至有一种仿佛是「洁癖」的态度,觉得,人类如果对这种事情有兴趣,那是「不对」的;以精神的追求而言,是「堕落」的。
  
  先不论这些论点有道理或没道理,比较赞成要「节制」、「压抑」性欲的,姑且称之为「右派」好了。
  
  而,与这个相反的,赞成性要「解放」,性「不伤身」,人要多多享受这个东西,不要「压抑」……属于这样的观点的人,姑且称之为「左派」。
  
  根据矛盾结构的原理:任何一种二元对立,通常,两边都是有问题的。
  
  如果你知道的性,是左派那一套的话,会觉得「人不应该变这样」然后决定选择右派;如果你知道的性是右派的那样子,你也会觉得「人不应该是这样」然后变左派:
  
  右派的人说:「你看左派的人,性泛滥,乱七八糟,得什么梅毒、淋病、爱滋病,人生没有目标,只在耽于淫乱……」然后左派的人说:「右派的这些人,人活著的时候,就跟已经死了没两样!」两遍都看得到另一边的缺陷,然而,任何一边也不是真的过得幸福。
  
  无论是左派还是右派,他们知道的「性」都是一点都不幸福的性。因为左派跟右派认识到的性都是错的,所以才会产生这种互相对立的结构。这两个结构看起来是敌人,其实是朋友\是互补的,如果没有这一边就没有另外一边。
  
  于我而言,这两边的观点,都是在「极力扑杀真正的性」。
  
  或许有人又会很超然地说:「做太多会伤身,不做会憋死……那,『中庸』之道就对了嘛!做,可以;但不要太过就好了!」于是,议题了结,打完收工。这种认为「适量就好」的,可能是更多数我国人的观念选择。这一类折衷妥协派,我觉得,更烂!
  
  以为这样就没有问题了,那是整件事豆闪躲掉了。
  
  在这三派所主张的东西背后,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存在。但是,大家都不看。
  
  以一种道德的教条,叫人不要碰这个东西,通常得不到什么好结果。性压抑会让人神经紧张、沮丧、身体变坏。
  
  那麽性放纵呢?一样。也会让人神经紧张、沮丧、身体变坏。以结果而论,没差别。
  
  夹在中间的人呢?不够种去放纵、又压抑不住的人呢?依然是……会神经紧张、沮丧、身体变坏。
  
  无论如何都不能够从性之中得到健康的,无知的现代人
  
  如果是我们中医药的同业,我想他们不一定是以道德式的教条,而比较是以一种修道人的思考——像是道家练功夫,或者是佛家修行的思考——而觉得「这个东西会伤身」、认为「不要沉沦于这个事情」。
  
  当他们在这样说的时候,他们的学术理论,不是不对。但加上了一些「价值判断」的内容的时候,这样的东西,讲起来,往往是让人感到「有压力」的。如果,这种压力可以让人健康的话,我也支持这种「可爱的压力」;但是,这个压力,往往让人看到一些奇怪的结果:
  
  比如说,我的中医同业者,苦口婆心地劝告某患者:「你现在是处于某种极度精神紧张、身体很虚的状态,这个状态以中医来讲,就是你『阳气』已经很虚了,在这样的状态下,你要洁身自爱啊,不要像很多男生,看到色情的东西,然后就自己发洩、手淫啊,不要有这种损耗阳气的活动……」讲到这裡,的确也没什麽不对。
  
  可是啊,那个病人听了以后,乖乖地努力忍著……到后来,他可能会又跑回去找这个某大夫、某老师说:「我啊,已经忍了多少多少天了,都没有打手枪耶,我是不是需要继续努力忍下去啊?」现在很多中医都在网路上活动,旁边的路人看到他这样讲,可能就会开始说「对啊对啊,要避免色情的活动啊!」、「你要鼓起意志力,继续加油啊!」、「我建议你可以去多读《关圣帝君戒淫经》……」。
  
  当我看到这种画面的时候,会觉得:「这个病人的神经好紧张,好像……并没有获得解决啊?」
  
  ——好像是,「从这一种神经紧张、变成另一种神经紧张」罢了。
  
  所以,这到底是怎麽一回事啊?
  
  各位听我这麽说,不要以为好像我在鼓吹性解放。市面上一般说「男生的射精活动,对身体其实没有伤害」、「射精的量其实只有几公克的蛋白质,所以儘量解放没有关系」——这一套我也不相信的,我并不是相信性放纵主义的人。我认为,性幻想也好,看色情图像也好,常常手淫也好,都是伤身的。中医历代医案之中,大病刚好,就房事不节而死掉的例子,太多了。
  
  一般所谓性开放的国家,他们会抓一个人来上床试试看,如果觉得没有很爽,第二次就不想同他做了,然后再换一个人试试看……到最后他们的性结构是「男人是女人的按摩棒,女人是男人的自慰器」。那些太太一开门,看是送牛奶的,就抓进来干干看,感觉一下好不好用。那麽,你觉得那样子真的很幸福吗?很多感觉在这个过程里面都会迟钝化,已经错过大部分的东西了。
  
  身体上并不幸福,那,心情上呢?会比较轻鬆吗?我曾经听过我一个朋友说过——他有一段时间常常跟不同的女孩上床——他跟我讲:「这种性爱有一种很不舒服的感觉,就是当你射完精之后,躺在床上,你会非常希望你旁边的女孩子立刻消失!」。
  
  当你把她当做是一个工具、或者是取悦你的东西,而「使用」了对方的时候,你就再也不能把她当作一个「人」来看待了。当你「用完」她以后,要是她对你露出一种想要撒娇的表情、希望你爱她的表情、希望更多走一步的表情,没有这个心理准备的男人,看到这样的表情是非常害怕的,会希望她「立刻消失」。多少亿当你走到极左派的时候,会变成「上完床,走在路上再也不想遇到这个人,遇到了也不会真的想笑著打招呼」的状态。放纵主义,会造成这种很糟糕的结果。
  
  关于性的欲求,如果你说极右派是「没有得到过,所以会幻想『那个东西有多美好』」,那麽,极左派就是那种「性这个东西有什么了不起?我已经上了一百多个女人了,还不是那麽不幸福」一切的梦想都破灭掉了。可是,他们的性欲解决了吗?对不起,性欲没有解决。因为「消除性欲」是另外一个领域的东西,和我们发洩的次数根本没有关系。等一下会谈这个。
  
  即使是所谓的伴侣之间,有男生跟女生做完爱后,跟他朋友聊天说:「跟女生做爱好累哦,都在服务做口碑,还不如自己打手枪。」他爲什么要这样子讲?是不是对一个讲这种话的男生而言,他的性爱,只有「射精」的那八到十秒钟,是唯一的快感来源?
  
  当我面对这个议题的时候,常常会觉得,大部份的我们,不是落在放纵的那一方,就是落在压抑的那一方。在两者之间摆荡“纠结、矛盾”,总而言之,性变成一个「问题」,而不是一件美好的礼物。
  
  那麽,在放纵跟压抑之外,这个议题,到底有没有比较好的解决之道。
  
  如果用我们中医比较传统的看法,或者用所谓比较古老的道家的看法,比如说《庄子》这本书……在这些比较上古时代的文献里,又是怎麽说的呢?
  
  当我们看这些比较上古时代的文件,看这些道家跟医家的讲法,就会发现:
  
  这个主题,在很古老很古老的时代,就已经被说完了。而我们现在的人,却可以说仍然处在一种蒙昧无知的状态。
  
  两千年前得人类都已经搞清楚了的一件事情,到了现代,我们反而迷失了。
  
  处理这个主题,其实我也是慌得不得了的,很有一种「我在找死」的感觉:
  
  如果你给我一个人,我可以为他量身打造一个他听得懂的版本。可是,面对那麽多不同的人,如果我挤出一个「最大公约数正确」的版本,会不会反而变成人人都听不懂?这是这件事比较讨厌的部份。
  
  但,我想啊,愈是这样,就要愈看得开。所以,我们就从一个最无害的、最学术的、最枯燥无味的角度来切入好了。可能这样会比较安全一点。就算各位听了觉得不喜欢或睡著,至少误解的情况比较少。
  
  其实,这个主题,我的个人经验是这样:我身边跟我比较熟的助教或学生,听得懂的人,两句话就练成了;但还是有更多人,怎样都练不成。
  
  也就是,不要说这个「房中之事」是很低级的东西,它还真是需要一点「慧根」,而这个慧根在哪裡?我想是在于一个人的日常生活方式、比较是「生活态度」这方面。
  
  「七损八益」——《黄帝内经》被消音的部份
  
  限制级的啊?
  
  今天这个主题,我把它定成「调阴阳」,这个主题是怎麽来的呢?
  
  从前给学生上中医基础课的时候,都会讲到《黄帝内经》说人处在天地之间,人是跟天地有所共鸣的,所以春天的日子要怎麽过、夏天的日子要怎麽过……要顺著大自然的变化,调整自己的身体。我想,这话大家听起来都觉得没什么问题,不这样要怎麽样?难道要冬天穿短袖、先天裹毛衣吗?
  
  那麽,《黄帝内经》讲「阴阳」这类事情,讲著讲著,就讲到说,人在天地之间要活得好,必须要学会「调阴阳」,而要会调阴阳,人就必须要懂得「七损八益」这个专有名词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帝曰:调此二者奈何?
  
  岐伯曰:能知七损八益,则二者可调。不知用此,则早衰之节也。
  
  听说古书是用竹简编的是不是?《黄帝内经》讲到这裡以后,之后的部份就被切除消音了,「七损八益」是什么?不见了。
  
  一直到近代,马王堆的古医书出土了,大家看了以后才确认:「啊?原来汉朝以前的七损八益,是……『限制级』的啊」
  
  原来「七损八益」,讲的竟然是房中之术!也就是说,在中国最伟大的医经里面,被消音掉的那一块,是在说人的阴阳要调和,是需要靠「房中」来完成的。
  
  当然,因为这一块被消音了两千年,关于「七损八益是什么?」当然就有很多种不同的揣想,现在古医书出土之后,这之间各家的揣想、猜测、推论,我想也不必再讲了——其实,也用不到拿「出土竹简」这种大义名目来压人,「七损八益是房中之事」,隋唐时代的医书也写得很清楚,本来也不必猜测的,大概有很多中国医家觉得房中之事不太好,所以尽可能地另掰出一套乖宝宝版本。
  
  竟然,古医家经典会认为,一个人要得到健康,要透过「房中」?
  
  我们想一想,《黄帝内经》这部中医最古老的经典,它如果告诉你,你可以吐纳、做健身操、吃灵芝、吃肉桂、炙穴……这听起来多光明正大?它爲什么偏说要透过「房中」来调阴阳?中国古时候关于人类身心健康的核心处理方式,竟然这麽强烈地指到房中之事,这到底是怎麽一回事?
  
  我们中国医学里,最被人当做是「圣经」的一本书,其实是比《内经》稍稍后代一些的,汉朝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
  
  爲什么它是圣经?因为《黄帝内经》虽然看起来很具权威性,可是,这本书的内容是参差不齐的,看起来好像根本不是同一个作者写的:好像是有很多资料,古老相传,传到汉代才拼装出这本书来的。所以,读的时候,就让人不免怀疑:「这裡面,有没有传错啊?」很多理论这篇这样讲,那篇那样讲,让人不知道到底该不该相信。它光讲一个理论,很多时候让人没办法得到临床上的验证。要能够得到临床上的验证的话,对不起,中医的圣经是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爲什么?因为张仲景的病症跟用药法、医疗法,是紧紧扣合在一起的。感冒的时候脉浮起来又很紧绷、骨节suan疼、全身发冷、发烧到三十九度还要裹棉被、一滴汗都流不出来……麻黄汤一下去,立刻就医好了。什么症状对什么药,是清清楚楚的,每一个方子都可以实验证明的,这些东西一千八百年后再拿来实验,他还是对的。
  
  也就是说,以「可以实际操作的技术」角度,中医世界里挑不到毛病的经典,是《伤寒杂病论》。《黄帝内经》就还有很多的暧昧地带——我个人的想法是这样。
  
  《伤寒杂病论》裡,有一个篇章,专门在讲人的「虚劳」病。当然,虚劳是一个非常广的定义,如果我问各位「你有没有虚劳」,我想答案恐怕是自由心证。
  
  如果要我举例说什么是虚劳,比如说一个人他吃了东西之后,消化吸收的功能很差,吃了只长肥油不长肌肉,那这个人虚劳,他体内营养的传送很糟糕;或者一个人再吃、再睡也仍觉得一整天都很疲倦;又或者,这个人是三天两头都在感冒的人,感冒一场接一场,这个感冒还没好,下个感冒又发作,这也是虚劳,代表这个人的抵抗力很烂……在中医的世界裡,虚劳病还有什么?像我们今天说的糖尿病,一个人的血糖太高,我们想:一个人吃到有营养的东西,这个营养是要往细胞裡收存的。那麽,这个病人的细胞,爲什么这麽不中用啊?吃到糖都不能贮存起来,还弄到散得血裡面都是、还从尿出来?这样的体质,在中医世界也叫虚劳。
  
  当然我们今天不是要上中医课,所以只是稍微带到一下,真的要教虚劳的话,恐怕……是要另写一本书了,我们先儘量谈跟今天主题有关的事就好。
  
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721961197_0_1.html
男人是女人的按摩棒,女人是男人的自慰器」。那些太太一开门,看是送牛奶的,就抓进来干干看,感觉一下好不好用。那麽,你觉得那样子真的很幸福吗?

哈哈 楼主大哥真是 真的学者大家啊  很有意思 研究得不错 就是下半部分条阴阳就 看不懂了  原谅咱的知识有限
感觉说了一堆似是而非的废话来故弄玄虚,最后连结论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