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了还得靠高铁,不过养猪网从猪 圈跑出来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6 03:46:09
在中国流传的德国制造业神话经久不衰。中国制造业不断进步,但流传的德国神话也不断发展,以至于达到“德吹”的地步。这些谣言不仅连德国媒体看不下去,甚至在3天之内两度惊动《人民日报》。2月4日和2月6日《人民日报》两度发文,从制造业谈到德国的“体制问题”,批评国内的“德吹”现象。不过,富有自我批判精神的人群还是禁不住对德国一切制造业细节的景仰,尤其是事关中德高铁对比的时候。
2月3日,媒体人@黄章晋ster 发微博:“一张图看懂中国高铁效率,为什么说,中国高铁无论跑多快,中国乘客还是要花更多时间?把生命浪费在愚蠢的规划设计上。下图为柏林火车站内景,图中五条车道,从左至右依次为:城铁、高铁、城铁、城铁、地铁。”
黄章晋微博截图(亮点自寻,后文会透露)
黄章晋,资深媒体人,先后担任网易新闻中心副总监、《凤凰周刊》执行主编等职。现创办《大象公会》任总编辑。活跃于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平台的黄章晋,因文字作品的深刻及特别视角,收获了不少粉丝。不过前几天的这条微博却意外掀起了一场骂战,直到今日,丝毫不见消停。
的确,德国的城际交通非常发达,在德国工作和生活过的博主徐非在自己的博客中写道:“德国的地铁体制和系统真的让我大开眼界,无论是高铁,城铁或地铁,与全球任何一个国家和城市的最大区别是‘畅开出入场’。也就是每座地铁和城铁站都有四通八达的出入口,而无检票系统。而且,他的德国朋友告诉他,就算游遍整个欧洲,德国地铁和城铁独特的管理和运行也是独一无二的。”
德国铁路公司声称,自1991年投入运营以来,高速铁路的运营里程已经相当于从地球到太阳往返了3次。据观察者网编辑查询,德国高铁总里程达1287.48公里,我国高铁里程到2014年底达到1.6万公里。
据《全球华语广播网》德国观察员薛成俊介绍,德国主要依靠的就是城际列车,长途汽车则比较少见。德国城铁基本上都实现了公交化,加上德国站台都是开放式的,乘坐起来非常方便。而且德国实行的是交通联运以及地区交通联盟体系,也就是说凭车票可以乘坐除特快列车之外的所有有轨和无轨交通工具,而且在某一地区内还可以任意换乘。
当然,德国高铁也有一些无伤大雅的小缺点。比如不准时、常晚点,再比如铁路设备日益趋于老化,逢逢刮风、下雨、下雪等恶劣天气时经常会造成大面积的铁路瘫痪;票价一涨再涨,工作票已经从十年前的15欧元一个月涨到现在的50多欧元一个月(2014年2月时)。
观察者网编辑注意到,德国ICE(城际特快列车)虽然速度排名不在世界最快的前20名,但技术储备还是受到各方肯定的。
那这条微博哪里出了问题惹来骂战?
网友@求是小老虎这样认为:“5年前你拿一起人为事故大作高铁文章,或许有人信。现在,你还拿高铁做‘中或输’(中国或成最大输家的简称,观察者网注)的证据,等着所有老百姓打你脸吧!”
网友@三食堂楼上的包子也说出心声:“中国乘客还是要花更多的时间——这个判断有依据吗?赞别人家好没问题,菲薄起自家来能否讲点事实?”
嗯,批评黄总编不讲事实、妄自菲薄的人还不少。
@云云心向蓝天却有太多羁绊:“别扯犊子情怀了,黄老板,您春运挤过火车么?上下班高峰期挤过地铁么?体会过人流的恐怖么?”
@一起出来吹吹风:“你是想让京沪高铁100多对动车天天只用一个站台排队进站么……”
@降虎十巴掌:“以中国人口这样设计得出多少事故”
@丰子余:“中国高铁的设计是合理的,坐车人数决定的。如果高铁放在普通地铁站,那根本就没法开了,而且太危险。”
这么多犀利的回复,黄总编自然无法视而不见。
2月3日19:51,黄章晋转发原微博附言:“有人说,中国交通系统互补衔接是因为城市太大。才不是。大概全世界只有中国才有这样的奇葩:A市的人要坐高铁得去B市高铁站,而B市人则要去A市高铁站;去A市要买到B市的票,去B市则要买到A市的票。”
——在说什么呢!网友@尋覓的流浪者 表示看不懂,逼得黄总编“说人话”:“北京站设在天津边上,离天津更近,天津站设在北京边上,离北京更近。懂了吗?”
发完这条7分钟后,黄总编没好气的表示,“有些笨蛋总强调中国人多,但中国哪个城市人流会比东京更多。”(这条之前有网友表示日本高铁设计也很好。)
让你们都用“中国人多”这一个理由来反驳黄总编,人家已经觉得枯燥没得聊了。当晚,黄总编并未继续更新此话题。
黄总编晚安了,各位网友还醒着呢。随着原始微博传播的越来越广,骂声越来越大。自称“盯着这个问题两年了”的黄总编对网友的无知忍无可忍了,2月6日再次刷屏回应。
2月6日 7:49
网友@陈绪冬:“和柏林火车站设计方交流过,我们的巨量级交通他们没见过,也认为不能完全照搬他们做法。另外他们也确实不解我们部门分割之惨烈,对他们而言都是Business,为什么不可以谈啊。看来市场主导作用还要认真贯彻啊……”
回复:“你确定没有弄反么?柏林站的流量其实是远多于北京西客站的。”
2月6日 9:42
网友@einbahnstrasse:“最后,如果北京西客站日均流量为20W。 柏林的日均流量只有它的十分之一。不知道你说的柏林火车站流量远远大于北京西客站是怎么得出来的。”
回复:“柏林站流量只有西客站1/10?又瞎扯了,西客站春运日流量依然小于柏林正常日流量。但柏林站确实只有西客站1/7大小。”
但是,为啥要讨论柏林车站?咳咳,小编忘说了,黄主编的配图其实是汉堡火车站呢(说好的盯了两年呢?)。在部分网友的提醒下,黄总编虚心纠正了自己的问题。10:01,回复网友@啊兰兰兰兰2014的留言“中国要是这样五条车道,挤爆为止”时说道,“又一个自作聪明想当然的,我前面早已纠正,这个是汉堡中央车站,但是,汉堡中央车站的日流量是45万,你去查查中国哪个车站的日流量能达到这个数字?”
德国汉堡火车站(图片来自Ameins)
怎料立马有网友听话去查,@苍野76:“汉堡火车站日均45万含地铁,上海人民广场地铁站日均客流70万;集成航空、高铁、普铁、地铁、长途汽运、公交的虹桥枢纽,2014年日均客流量78万,十一破百万。”
唉,黄总编又输了一回合。好在黄总编有着屡败屡战的精神,10分钟之后,原地满血复活,继续和网友论战。这次选择了一对一模式。
微博认证财经作家、在深圳工作的网友@勾红洋质疑道:“北京的人口差不多抵欧洲一个小国了,LZ为什么回避这个问题?”10:10,黄章晋回复道:“你这脑子居然也能当财经作家?中国人都住在你们深圳吗?知道欧盟5亿人口生活在多大地方吗?”
呀?改了画风,不讲理直接骂人了?网友@勾红洋也是委屈,明明是来说理的,怎么就招来一通骂。自然要回击的:“智商应该先于立场,而不是相反。别的不说,至少在经济理论方面甩你几条大街。”
黄章晋也马上回复到:“那是,理论建树上您是大拿,中国独立发明思想理论的人,90%住在北京北四环和北五环之间,另外有先生这样的5%住在深圳,其余5%散落在祖国960万辽阔的土地上。”
或许是掉粉实在太严重,黄总编稍后意识到一竿子打死整个中国的高铁树敌太多。网友@布朗分子 无心之举给了个台阶:“上海虹桥站还可以,火车飞机地铁长途巴士都有。” 黄章晋接道:“虹桥是少数牛掰的地方,中国管理最先进的地方基本上都是在上海。” 这条10:37的微博是黄章晋总编当天上午的最新状态。
不过,这回答也不能让所有人满意。不就是高铁地铁啥的合在一起嘛,有啥?黄总编还想挑起地域争议不成,网友@一二日记 回复:“高铁地铁公交站合为一体的车站国内也很多,比如深圳北站,比这壮观多了……”
昨日小编坐等一下午,也没看到黄章晋总编继续就此事更新,战局就此结束?小编观战良久也累了,正要收拾东西下班回家呢,黄总编又出现了!晚上十点半开始,黄章晋再发多条微博与网友论辩。为免本文流水,请感兴趣的读者移步微博自行查看。在中国流传的德国制造业神话经久不衰。中国制造业不断进步,但流传的德国神话也不断发展,以至于达到“德吹”的地步。这些谣言不仅连德国媒体看不下去,甚至在3天之内两度惊动《人民日报》。2月4日和2月6日《人民日报》两度发文,从制造业谈到德国的“体制问题”,批评国内的“德吹”现象。不过,富有自我批判精神的人群还是禁不住对德国一切制造业细节的景仰,尤其是事关中德高铁对比的时候。
2月3日,媒体人@黄章晋ster 发微博:“一张图看懂中国高铁效率,为什么说,中国高铁无论跑多快,中国乘客还是要花更多时间?把生命浪费在愚蠢的规划设计上。下图为柏林火车站内景,图中五条车道,从左至右依次为:城铁、高铁、城铁、城铁、地铁。”
黄章晋微博截图(亮点自寻,后文会透露)
黄章晋,资深媒体人,先后担任网易新闻中心副总监、《凤凰周刊》执行主编等职。现创办《大象公会》任总编辑。活跃于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平台的黄章晋,因文字作品的深刻及特别视角,收获了不少粉丝。不过前几天的这条微博却意外掀起了一场骂战,直到今日,丝毫不见消停。
的确,德国的城际交通非常发达,在德国工作和生活过的博主徐非在自己的博客中写道:“德国的地铁体制和系统真的让我大开眼界,无论是高铁,城铁或地铁,与全球任何一个国家和城市的最大区别是‘畅开出入场’。也就是每座地铁和城铁站都有四通八达的出入口,而无检票系统。而且,他的德国朋友告诉他,就算游遍整个欧洲,德国地铁和城铁独特的管理和运行也是独一无二的。”
德国铁路公司声称,自1991年投入运营以来,高速铁路的运营里程已经相当于从地球到太阳往返了3次。据观察者网编辑查询,德国高铁总里程达1287.48公里,我国高铁里程到2014年底达到1.6万公里。
据《全球华语广播网》德国观察员薛成俊介绍,德国主要依靠的就是城际列车,长途汽车则比较少见。德国城铁基本上都实现了公交化,加上德国站台都是开放式的,乘坐起来非常方便。而且德国实行的是交通联运以及地区交通联盟体系,也就是说凭车票可以乘坐除特快列车之外的所有有轨和无轨交通工具,而且在某一地区内还可以任意换乘。
当然,德国高铁也有一些无伤大雅的小缺点。比如不准时、常晚点,再比如铁路设备日益趋于老化,逢逢刮风、下雨、下雪等恶劣天气时经常会造成大面积的铁路瘫痪;票价一涨再涨,工作票已经从十年前的15欧元一个月涨到现在的50多欧元一个月(2014年2月时)。
观察者网编辑注意到,德国ICE(城际特快列车)虽然速度排名不在世界最快的前20名,但技术储备还是受到各方肯定的。
那这条微博哪里出了问题惹来骂战?
网友@求是小老虎这样认为:“5年前你拿一起人为事故大作高铁文章,或许有人信。现在,你还拿高铁做‘中或输’(中国或成最大输家的简称,观察者网注)的证据,等着所有老百姓打你脸吧!”
网友@三食堂楼上的包子也说出心声:“中国乘客还是要花更多的时间——这个判断有依据吗?赞别人家好没问题,菲薄起自家来能否讲点事实?”
嗯,批评黄总编不讲事实、妄自菲薄的人还不少。
@云云心向蓝天却有太多羁绊:“别扯犊子情怀了,黄老板,您春运挤过火车么?上下班高峰期挤过地铁么?体会过人流的恐怖么?”
@一起出来吹吹风:“你是想让京沪高铁100多对动车天天只用一个站台排队进站么……”
@降虎十巴掌:“以中国人口这样设计得出多少事故”
@丰子余:“中国高铁的设计是合理的,坐车人数决定的。如果高铁放在普通地铁站,那根本就没法开了,而且太危险。”
这么多犀利的回复,黄总编自然无法视而不见。
2月3日19:51,黄章晋转发原微博附言:“有人说,中国交通系统互补衔接是因为城市太大。才不是。大概全世界只有中国才有这样的奇葩:A市的人要坐高铁得去B市高铁站,而B市人则要去A市高铁站;去A市要买到B市的票,去B市则要买到A市的票。”
——在说什么呢!网友@尋覓的流浪者 表示看不懂,逼得黄总编“说人话”:“北京站设在天津边上,离天津更近,天津站设在北京边上,离北京更近。懂了吗?”
发完这条7分钟后,黄总编没好气的表示,“有些笨蛋总强调中国人多,但中国哪个城市人流会比东京更多。”(这条之前有网友表示日本高铁设计也很好。)
让你们都用“中国人多”这一个理由来反驳黄总编,人家已经觉得枯燥没得聊了。当晚,黄总编并未继续更新此话题。
黄总编晚安了,各位网友还醒着呢。随着原始微博传播的越来越广,骂声越来越大。自称“盯着这个问题两年了”的黄总编对网友的无知忍无可忍了,2月6日再次刷屏回应。
2月6日 7:49
网友@陈绪冬:“和柏林火车站设计方交流过,我们的巨量级交通他们没见过,也认为不能完全照搬他们做法。另外他们也确实不解我们部门分割之惨烈,对他们而言都是Business,为什么不可以谈啊。看来市场主导作用还要认真贯彻啊……”
回复:“你确定没有弄反么?柏林站的流量其实是远多于北京西客站的。”
2月6日 9:42
网友@einbahnstrasse:“最后,如果北京西客站日均流量为20W。 柏林的日均流量只有它的十分之一。不知道你说的柏林火车站流量远远大于北京西客站是怎么得出来的。”
回复:“柏林站流量只有西客站1/10?又瞎扯了,西客站春运日流量依然小于柏林正常日流量。但柏林站确实只有西客站1/7大小。”
但是,为啥要讨论柏林车站?咳咳,小编忘说了,黄主编的配图其实是汉堡火车站呢(说好的盯了两年呢?)。在部分网友的提醒下,黄总编虚心纠正了自己的问题。10:01,回复网友@啊兰兰兰兰2014的留言“中国要是这样五条车道,挤爆为止”时说道,“又一个自作聪明想当然的,我前面早已纠正,这个是汉堡中央车站,但是,汉堡中央车站的日流量是45万,你去查查中国哪个车站的日流量能达到这个数字?”
德国汉堡火车站(图片来自Ameins)
怎料立马有网友听话去查,@苍野76:“汉堡火车站日均45万含地铁,上海人民广场地铁站日均客流70万;集成航空、高铁、普铁、地铁、长途汽运、公交的虹桥枢纽,2014年日均客流量78万,十一破百万。”
唉,黄总编又输了一回合。好在黄总编有着屡败屡战的精神,10分钟之后,原地满血复活,继续和网友论战。这次选择了一对一模式。
微博认证财经作家、在深圳工作的网友@勾红洋质疑道:“北京的人口差不多抵欧洲一个小国了,LZ为什么回避这个问题?”10:10,黄章晋回复道:“你这脑子居然也能当财经作家?中国人都住在你们深圳吗?知道欧盟5亿人口生活在多大地方吗?”
呀?改了画风,不讲理直接骂人了?网友@勾红洋也是委屈,明明是来说理的,怎么就招来一通骂。自然要回击的:“智商应该先于立场,而不是相反。别的不说,至少在经济理论方面甩你几条大街。”
黄章晋也马上回复到:“那是,理论建树上您是大拿,中国独立发明思想理论的人,90%住在北京北四环和北五环之间,另外有先生这样的5%住在深圳,其余5%散落在祖国960万辽阔的土地上。”
或许是掉粉实在太严重,黄总编稍后意识到一竿子打死整个中国的高铁树敌太多。网友@布朗分子 无心之举给了个台阶:“上海虹桥站还可以,火车飞机地铁长途巴士都有。” 黄章晋接道:“虹桥是少数牛掰的地方,中国管理最先进的地方基本上都是在上海。” 这条10:37的微博是黄章晋总编当天上午的最新状态。
不过,这回答也不能让所有人满意。不就是高铁地铁啥的合在一起嘛,有啥?黄总编还想挑起地域争议不成,网友@一二日记 回复:“高铁地铁公交站合为一体的车站国内也很多,比如深圳北站,比这壮观多了……”
昨日小编坐等一下午,也没看到黄章晋总编继续就此事更新,战局就此结束?小编观战良久也累了,正要收拾东西下班回家呢,黄总编又出现了!晚上十点半开始,黄章晋再发多条微博与网友论辩。为免本文流水,请感兴趣的读者移步微博自行查看。
http://www.fyjs.cn/forum.php?mod=guide&view=hot&mobile=2
无锡中央车站,无锡东站都是高铁,地铁,公交无缝对接
只是有些人不仅掉了节操,还掉了智商
德国、日本的交通今年很好,你要他从今天起连续10年,每年增加10%的人流,3年后就开始乱,10年后就崩溃了。


逢刮风、下雨、下雪等恶劣天气时经常会造成大面积的铁路瘫痪——作者把这个叫做无伤大雅的小缺点⊙▽⊙我相信作者是忠装反。

=======
好吧,回去看了一眼,这不是微博原文里面的……

逢刮风、下雨、下雪等恶劣天气时经常会造成大面积的铁路瘫痪——作者把这个叫做无伤大雅的小缺点⊙▽⊙我相信作者是忠装反。

=======
好吧,回去看了一眼,这不是微博原文里面的……
我只能说:清算的不给力,真应该要查网易某些人的水表才可以让他们长长脑子。
只能说为黑而黑,以为国人都没出过国,就是这种水平还来教育中国人?
话说俺现在就在英国,由于没有提前预订,伦敦到利兹的车票要50镑,铁路207miles(300多公里),才多长里程?
这个价格在公知眼里居然只是一点小瑕疵,要是中国铁路300多公里50镑,给出航空商务舱待遇没有问题吧。
不准时、晚点居然只是无伤大雅的小问题,我能说脏话吗?
我想这位黄大人章晋可能没有在德国作过高铁,在想当然而。
在法兰克福换过火车,也在慕尼黑换过火车,的确德国的火车站设计的很紧凑,换乘的话多数是这边下,对面上,但在德国乘火车的人与中国相比就真的呵呵了
把德国的设计拿中国来真不知道每年要发生多少起惨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