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动老山的211高地争夺战(修订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3 15:58:56
在中越边境自卫还击的老山战史上,曾发生过一场著名的失利战斗,这就是1985年5月底至6月中旬的67军那拉地区211高地争夺战,史称老山“5.31战斗”和“6.11战斗”。因为此次战斗造成的重大损失与恶劣影响,多年来坊间一直众说纷纭,争议很多,甚至流言游走。一些当年的参战老兵也撰写了多篇回忆文章发在网上,但多是从局部角度进行叙述,缺乏全局视角的宏观分析,难以看清战斗全貌。有的文章在整体谋篇上相对写得比较不错,然而却又很遗憾地夹杂了些史实错误,一些应该说清楚的事情没有说清楚。因为相关史料的杂乱无章,要对这段历史进行系统性地溯源澄清难度很大。据此,笔者查阅了一些参加过该战斗的老兵回忆和相关战史资料,将诸多历史碎片逐渐组合,重新爬梳整理,勾勒成文,希望尽可能地还原出那场令人刻骨铭心的浴血厮杀。

211高地的正式名称为574号阵地西高地(或574号阵地西山头,为67军阵地编号),越方称其为A6-b高地,原为南京军区第1军轮战期间打下来的阵地。因各军在轮战时缘于保密都要更换一遍阵地编号,所以在战史中一个阵地常存在多个编号,比较混乱。为方便阅读,本文中的阵地编号仍沿用第1军轮战时期为准。211高地位于那拉东南侧,北距中越边境约1.5公里,东接越军占据的227高地,西邻中国军队防守的255高地,东侧距离船头公路和盘龙江不远。这一带地区地势低凹,各高地海拔多在300米以下,被西侧的146号高地、南侧的小青山和东侧的汉扬高地所俯瞰。211高地并不大,是一座岩溶石山,海拔211米,宽约70米,长约130米,面积约9100平方米。山的东、西两面山势陡峭,南、北两面坡度相对较平缓。山上有许多石洞,分别可容纳3-4人或7-8人不等。211高地的西侧距中方的255高地300余米,中间是一片开阔凹地;东侧紧接越方占据的227高地(海拔227米,越方称其为A6-a高地),两个山头之间距离100米左右,相连接的鞍部低凹且坡度较陡,往来不甚方便。211高地所处的位置邻近越军清水口子防御阵地前沿,是双方紧密接触地带,属于高度敏感地域,稍有风吹草动就容易引发大战。



济南军区67军及配属部队于1985年5月21日起进入老山诸阵地,至31日全部接替了南京军区第1军在老山战区的防务。接防盘龙江以西地区诸阵地的是67军199师,以所属595团、596团、597团分别坚守那拉、老山主峰、662.6高地方向的防御阵地。199师的前身为八路军平西11分区,历史上曾一直转战华北地区,在华北解放战争中立下过很多战功。1949年10月1日的开国大典中,199师作为受阅部队,昂首走过了天安门广场,后来被外媒渲染为中国的“首都师”。在朝鲜战场上,199师先后参加了1951年中部金城地区秋季防御作战和1953年夏季反击作战的大小数百次战斗,共歼敌1.8万余人,打出了外战威风。该师595团前身为红一军团红1师红3团之一部,是红军团,历史上素以战斗作风强悍而闻名,为199师的主力团,也是拳头团。这场血腥残酷的211高地争夺战,就发生在595团防区。

67军开上老山时,越军经过部队轮换,在河江地区保持了2个步兵师,步兵团增加到11个,以及1个炮兵旅、1个高炮旅、1个特工团另1个特工营,还有总部、二军区的侦察营各一部等兵力。其中981团、982团、983团均为从一军区新调入的部队,分别配属给了356师和313师,754团则是从山罗省军事指挥部新调入的。在老山至八里河东山的12公里正面、5公里纵深内,展开了5个步兵团的18个步兵营,其中在清水河以北及汉扬、黄泥坝一线直接与中国军队保持接触的部队就达到12个步兵营,其大战之势明显。

根据67军战史记载,该军部队刚刚开始接防第1军阵地时,越军就趁机对那拉方向实施了持续的炮击,先后达百余次。同时以313师982团一部向595团前沿阵地发起试探性进攻,并出动小股兵力频繁对那拉方向和662.6高地方向进行偷袭和袭扰。从5月27日起,为隐蔽对那拉方向实施大规模进攻的企图,吸引中国军队的注意力,越军356师981团又采取偷袭与强攻相结合的战术,用2个多连的兵力对老山主峰方向诸阵地发动了多次攻击,但均被防守部队击退。越军二军区在蓄势已久后,从5月31日零时起,使用炮火对67军在662.6高地、那拉前沿的8个阵地实施了监视射击。凌晨3时,越军以班组为单位对67军前沿的4个阵地发起攻击,均被守备部队击退。随后,越军又以小炮和机枪对67军前沿阵地实施火力袭扰,同时乘夜暗大雾秘密向各攻击目标前沿屯集兵力。5时40分,越军突然在猛烈炮火掩护下,分多路对67军立足未稳的阵地发动了代号为“M-1”计划的大规模进攻。担任主攻的是越军982团,以4、5营向156、166号、211、140号、142号高地发动了猛攻。同时越军981团1、3营分别向662.6高地和老山主峰方向实施牵制性进攻。在军、师的强大炮火支援下,防守156、166号、142号、140号高地及松毛岭前沿阵地的595团、597团部队顽强顶住了越军的多波次轮番攻击,并适时进行阵前反击,经过一天浴血奋战将越军的攻势全部粉碎。然而,211高地却出问题了。

211高地是595团6连在5月23日从第1军部队手里接防的。5月27日,又由595团5连1班与其换防。211高地上只有3个哨位,防守大小10个屯兵洞。其中2号哨位在高地顶部偏北,有4个洞,由5连1班班长鲍虎民和战士董安民等4人带1挺重机枪防守;1号哨位在2号哨位南侧,有3个洞,朝向越军占据的227高地,距敌最近,由5连1班副班长陆欣和战士王念顺、高昌燕、唐运河等4人防守;3号哨位在山的北侧底部,有3个洞,朝向中方的255高地,由战士查明才、黄玉进等4人防守。从地形上可以看出,211高地紧邻越军阵地,防御态势非常恶劣。特别是山顶及南侧的1、2号哨位,被227高地和小青山之敌所俯瞰,极易遭到火力打击,无险可守,而己方的兵力、火力支援则受到很大限制。211高地作为双方接触地带间的警戒阵地,起着一定的掩护缓冲作用。相对而言,211高地对越军防线的威胁更大。一旦中国军队以211高地为跳板夺取了227高地,将对越军的清水口子防御阵地形成较大威胁。因此,越军有夺取211高地以增加其防御纵深的现实需要。



关于5月31日越军进攻211高地的战术意图,不同资料说法也各有不同。67军战史中记载越军982团是出动了4、5营向那拉地区的156、211、166号、145号、140号、142号高地发起全线反扑;网络上曾经流传很广的一篇文章《老山绞肉机——悲壮的211高地》中说,越军是以982团4营兵分两路对211、156、166、145号高地实施主要攻击,同时982团5营对140号、142号高地实施佯攻;越军战史中则记载步兵322师567团5营奉二军区命令,在3月底以前就做好了攻打211高地的战斗准备,5月31日凌晨5时47分第一波就对其发起了攻击;另外还有越方资料谈到,他们当时对211高地是实行佯攻,对140号、142号高地进攻失败后,有一个兵跑到了211高地1号哨位,说里面没有人。接着,就由佯攻改为主攻,占领了211高地。

总之,围绕211高地的战斗就这样打响了。当时恐怕谁也没有想到,这个小小的高地竟会引发出后来那样血腥惨烈的一场厮杀。

根据67军战史和老兵回忆,5月31日凌晨5时40分左右,越军突然以猛烈的炮火轰击211高地。当时高地最前沿面朝越军阵地的1号哨位首当其冲遭到打击,5连1班副班长陆欣立即指挥哨位上的其他几名战士隐蔽防炮,自己则伏在石洞一角观察越军的动静。一阵炮击过后,陆欣发现,一群越军已借着大雾的掩护越过鞍部雷场爬到了半山腰,他立即命令其他战士准备战斗。当越军接近到距哨位20多米时,陆欣下令开火,并率先投出一枚手榴弹。几名战士分别用轻机枪和冲锋枪向敌猛烈扫射,并连续投出手榴弹,很快打退了从正面攻击的越军,毙伤敌12人。然而越军是以优势兵力分成小群多路发起冲锋,侧翼的一股越军已悄悄摸了上来,突然向1号哨位的几个石洞投来了手雷,并以火箭筒向哨位射击,当即导致2名战士伤亡。越军迅速占领了上方石洞,又向下方石洞发起攻击。在越军的猛烈火力下,陆欣身边的战士都已伤亡,他抄起轻机枪向冲上来的越军猛扫,直到将子弹打光。越军随后分三路向他围了过来,陆欣又用冲锋枪一阵猛扫,再次打光了弹匣中的子弹。此时摸上来的越军距离他已不到10米,危急时刻,陆欣对着报话机大声喊道:“敌人离我只有5米远了,向我开炮,向我开炮!”他来不及换弹匣再打,在连着向敌人投出几枚手榴弹后,又拉着了身上的几枚手榴弹,跃出掩体,扑向已摸到近前的越军,与敌人同归于尽。经过激烈战斗,1号哨位人员除战士王念顺身负重伤被越军俘虏外,其余全部阵亡。王念顺成为了67军参战后的第一名被俘人员,也是整个老山作战发起以来全军的第三名被俘人员。

在围攻1号哨位的同时,另一股越军摸向2号哨位,突然以手雷和火箭筒对守军发起猛烈攻击。1班长鲍虎民带领几名战士顽强抵抗,但在优势越军围攻下哨位各石洞很快失守,3部报话机也被炸坏了2部。鲍虎民用手榴弹与敌人顽强周旋,后来被越军围在山顶上,为了不当俘虏毅然跳下山崖。其余几名战士大部阵亡,幸存的一名人员撤回了3号哨位。鲍虎民跳下山后侥幸未死,在山脚草丛中潜伏7天后摸回了友邻部队阵地。越军继续攻向高地北侧的3号哨位,但遇到了2号哨位下方的一面很高的石壁和地雷拦路,又遭到了3号哨位人员的火力阻击及北侧166号高地、西侧146号高地中国军队的迫击炮射击,攻势一时被遏止。趁此机会,退守3号哨位的人员向2号哨位发起了反击。经过激战,一度夺回了2号哨位。但因兵力过少,无法守住,又被越军赶了下来。越军在经过调整后再次向3号哨位发起攻击,5连1班少数幸存人员顽强与敌战斗,最后全部伤亡失散,3号哨位也失守了。自战斗打响后,211高地上各哨位的电台先后与连部失去联络,上级迟迟得不到高地的准确战报。据战后判断,越军进攻211高地的是2个加强排兵力。

越方战史对此战则另有记载。当时参战的越军部队并不是中方战史中所称的313师982团4营,而是322师567团5营。322师隶属于越军一军区第26军,该师567团奉命增援河宣前线,于1985年4月4日正式接管了313师982团的防区。根据越军二军区的作战计划,由567团的二梯队5营负责攻打211高地,并进行了针对性的作战准备。到5月24日,最后确定由该营5连担负此次战斗任务。这里值得注意的是,越军和中国军队一样,轮换上阵的部队使用先前参战部队的番号以为伪装,因此只凭单方面的材料来确定交战双方部队的番号并不是很准确。

5连当时辖3个步兵排和1个60炮班(2门),因部队缺额及有人开小差的关系,实际参战人员共87名。其连长是阮进代上尉,政治副连长是赵国秋上尉,军事副连长是谢伯谦中尉。该连还配属了1个师属防化小组 (共4人,携带32枚M72型迫击炮燃烧弹)、1个团属侦察分队、1个工兵班和1个无线电小组。受领了战斗任务后,该连干部即于5月24日、25日两个晚上对211高地进行了实地侦察。发现高地上共有中国军队的10个战斗工事,其中高地南侧有1、2、3号战斗工事,东侧和东北侧有4、5、6号战斗工事,北侧和西侧有7、8、10号战斗工事,山顶上为9号战斗工事。各战斗工事都是利用石洞临时改筑成的,能藏人能战斗,工事周围8-10米处布设有定向地雷,阵地前沿还设有绊发雷和定时雷。估计各战斗工事内的中国兵有3-4人和5-6人不等,最多的有7-10人,总兵力约40-55人。晚上中国兵还会在阵地前沿设置3个警戒小组,担负警戒和侦察任务。

根据二军区的指示,5连干部经过研究,最后形成了战斗决心:以211高地东南方向为主要进攻方向,西南和西北两个方向为助攻方向。采用战前秘密接敌的手段,在上级炮火掩护下,突然发起攻击。步兵边排雷边突进,在火箭筒直瞄射击支援下,使用手榴弹、手雷等武器逐次消灭各个战斗工事内的中国兵,打下一洞巩固一洞,并向敌纵深发展进攻。在全部攻占211高地后,部队迅速转入防御,随时准备抗击中国军队的反击,牢牢地守住所占领的阵地。

其战斗部署是:1排从高地东南方向担负主攻;2排从高地西南方向担负第一助攻;3排(欠1个班)从高地西北方担负第二助攻;连预备队由3排的1个班担任;机动火力由B40、B41火箭筒和M72单兵火箭筒共18具组成,战斗开始后逐个击毁1、2、3、4、5、8、10号战斗工事,为步兵开辟通路,并随时以火力支援步兵战斗;军区、师、团、营各级炮兵组织122榴弹炮、105火箭炮、76.2毫米反坦克炮、82迫击炮等各型火炮54门,压制211高地周围各高地上的中国军队火力点,支援5连战斗。

5月31日凌晨4时整,5连各分队按照预定计划分三路向211高地秘密摸进。5时45分,各分队分别占领了211高地南侧和西侧的进攻出发阵地。5时47分,越军炮兵群向211高地及周围中国军队诸阵地进行了8分钟炮火准备,共向29个目标发射炮弹1092发。同时周围各越军阵地的60炮、无坐力炮向211高地和周围中国军队诸阵地实施火力打击,机动火力队的各型火箭筒按分工向211高地上中国军队驻守的石洞实施直瞄射击。5连在火力掩护下迅速在高地前沿的雷场中开辟通路。

5连1排使用定向地雷爆破山脚雷场,但几次点火未响,后改用5根爆破筒爆破从雷场中开辟了一条通路,步兵通过时被地雷炸伤了1人。因为中国兵设在阵地前沿的2个警戒小组均不在位,1排第1战斗小组顺利攻至4号战斗工事外围。工事内的中国兵向外投掷手榴弹,第1战斗小组也以手雷回敬。经过短暂战斗后,第1战斗小组打死了据守在工事外面的3名中国兵,然后冲进工事将其上层占领。随即又向工事下层发起攻击,经战斗打死中国兵2名,俘虏1名,缴获2瓦电台1部、40火箭筒3具、红外夜视器1具。与此同时,第3战斗小组迅速攻占了4号战斗工事北侧的5号战斗工事。2名越军乘势扑向山顶,投掷手雷炸死了几名中国兵,一举攻占了9号战斗工事,并使用缴获的1挺重机枪向逃往6号战斗工事的中国兵射击。此时,北侧166号高地方向的中国军队以60炮向211高地北面射击,阻止了1排后续部队跟进。6、8号战斗工事的中国兵借机发起反击,又夺回了9号战斗工事。1排被迫停止在4、5号战斗工事一线。连长阮进代很快上到4号战斗工事,组织1排坚守已占阵地。

2排使用定向地雷爆破,在山脚雷场中顺利开辟出一条通路。步兵迅速通过雷场发起冲锋,途中无一人伤亡。但负责火力支援该排的火箭筒手在与周围阵地中国军队对射时被打死2名。2排进展较顺利,迅速消灭了阵地前沿警戒哨的中国兵,一举攻占了3号战斗工事。在火箭筒火力支援下,又进占了1、2号战斗工事,发现2个工事内并无中国兵防守。当时因为与连长阮进代的联络中断,政治副连长是赵国秋判断1排可能遇到了困难,遂命令2排除留部分兵力坚守已占阵地外,其余兵力继续向高地纵深发展进攻。由于途中遇到了很高的石壁和地雷,2排无法上去,只好又返回2号工事,并继续前往4号工事增援。

3排使用定向地雷爆破雷场时未能炸响,又没有带爆破筒.排长只好令火箭筒向雷场发射5枚火箭弹以开辟通路。副排长带领1个踩雷小组在前面开路,先后被炸伤4人,全排终于通过了雷场。随即3排分成2个战斗小组分别向8、10号战斗工事发起攻击。夺取10号战斗工事比较顺利,但在进攻8号战斗工事时遇到一道很高的石壁,部队上不去,同时又遭到146号高地中国军队60炮袭击和8号战斗工事内中国兵的拦阻射击,攻击受挫。政治副连长赵国秋当即命令3排留下1个小组坚守10号战斗工事,其余人员迅速向4号战斗工事内的1排靠拢,然后从山顶向下攻击8号战斗工事。

在经过调整后,连长阮进代和政治副连长赵国秋各率1个战斗小组,分别向8、9号战斗工事和6号战斗工事发起攻击。在火箭筒火力支援下,经过5分钟激烈战斗将6、9号战斗工事攻占,在6号战斗工事内发现两具中国兵的尸体和诸多血迹,并缴获了3部电台。中国兵很快组织了约3个班兵力,先后向9号战斗工事发起了4次反击,都被越军用手榴弹打退。经观察发现幸存的中国兵已沿交通壕逃离了211高地,连长阮进代指挥部队乘胜发展,于6时35分左右又顺利占领了已空无一人的7号战斗工事。

至此,经过48分钟激烈战斗,5连攻占了211高地,随即按预定计划转入了防御。战斗中共歼灭中国军队20余人,俘虏1人,5连阵亡4人,负伤15人。

上述内容取自于广州军区出版的越方战例资料《第1军区陆军第26军步兵第322师567步兵团5营5连A6-b高地(河宣渭川)进攻战斗》。可以看出,在部队番号、兵力配备、阵地设置、战斗过程等方面,中越双方战史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很多地方难以对上。不过,对双方战史资料进行比较研究,是获取信息和澄清史实的重要途径,不可因史料相悖而加以偏废。从这个意义上说,对越方此次战斗的战例细加解读,无论如何都是澄清211高地战斗史实的重要一环,在细微末节中也能有所收获。

因为在211高地上抓到了中方战俘,越方很快在河内召开了记者招待会,将王念顺押去展览,大肆宣扬其辉煌“战果”。后来又在老山前线播放王念顺被俘后的录音,并散发印有其照片的传单,企图涣散中国军队的军心。

根据67军战史和老兵回忆,5月31日凌晨越军发起全线攻击后,因211高地方向打得激烈,情况不明,595团指挥所就已命令预备队前出对其增援。当时在团指驻地的208高地山洞里,595团副参谋长朱宪宽向7连1排长刘海洋交代了任务,命其率1排1班、3班和连卫生员1名、团通信连报话员1名,在6连6班6名战士的带领下,务必于31日17时30分之前到达255高地,接受3营营长谭德生的指令,向211高地机动增援。

刘海洋回去后立即进行了组织,将增援分队编成5个战斗小组,共计26人,并做了相应的战斗准备,然后从208高地沿交通壕向255高地运动。途中要穿过一片宽约200余米的开阔地,处在越军阵地火力的直接控制之下,路两侧还埋有地雷,非常危险。刘海洋命令全队以3人为1组,每5分钟一拨交替向前跃进。刘海洋带领1组首先冲入开阔地,其余人员随后依次向前跃进。越军的炮弹不时落在开阔地周围,路上时能见到友邻部队的阵亡人员和散落的装具,增援分队不顾危险,奋力向前冲刺。当大部分人员通过开阔地后,刘海洋发现还有4名人员没有跟上来。他毅然只身返回了开阔地,将被隔在后面的人员带出了危险地域。经过一个多小时冲击,增援分队全部通过了开阔地,只有一人受了轻伤。增援分队在越军炮火下穿林绕路,终于在17时10分左右全部安全到达了255高地。

因为开战不久便与211高地的守军失去了联系,在大半天的战斗中团指挥所都不掌握211高地的情况。直到下午15时,派人前出侦察,才发现211高地上都是越军,3个哨位已全部失守。团指大惊,命令前沿部队组织力量坚决夺回211高地。据此,当增援分队到达255高地后,3营营长谭德生立即向刘海洋布置了任务,命其带领增援分队于18时05分发起进攻,在团、营炮火支援下不惜一切代价拿下211高地。刘海洋领命后即对增援分队各战斗小组区分了任务,要求全部轻装,并简单做了战斗动员,随后全体人员迅速进行了战斗准备。

从255高地到211高地之间,是一片宽约270余米的山间凹地,被227高地、小青山、汉扬等越军阵地居高临下以火力严密封锁。凹地间的草丛中布满了地雷,中国工兵从中间开辟出了一条只有5、60厘米宽的通路,作为连接两个高地的运输交通线。每当人员和物资从这条狭窄小路通过时,都要遭到周围各阵地越军交叉火力的猛烈打击,伤亡时有发生。因而,这条路又被称为“百米生死线”。



5月31日黄昏18时,战区正下着小雨,595团炮兵群突然向211高地实施了炮火急袭。5分钟后,炮火向前延伸。刘海洋这时命令1组在先头开路,后续各组拉开距离,迅速沿小路向211高地发起冲击。

越军对中国军队的炮火准备、炮火延伸、步兵冲击的打法早已熟悉,知道中国军队是要增援211高地了。当595团的炮火一向前延伸,就立即集中各种火力按战前标定的诸元向两山间的凹地猛烈倾泻。增援分队1组刚冲出几十米远,就遭到越军炮火覆盖,全部伤亡。2组随后冲上来,又被越军炮火拦阻,2人负伤倒下。1班长范传明带领轻机枪组冲入凹地15米就遭到越军炮火打击,范传明左腿负伤滚倒在小路上的一个弹坑里。6连6班长江玉平带人连滚带爬地冲入小路,当他卧倒在地上辨认方向时,一发炮弹落在他的身后,将他的左腿削断,几乎把江玉平痛晕过去。这时刘海洋带领3组也冲了上来,他利用双方炮火互相压制的瞬间机敏地交替向前跃进,1班长范传明不顾腿伤紧随在他身后,3班长任金平、通信员谢玉南等人也在其后跟进。趴在地上的江玉平强忍剧痛,拖着一条断腿顽强向前爬去。6班一名战士冲上来想进行抢救,江玉平将他推开,大声喊道:“不要管我,快往前冲!” 他一边艰难地向前爬着,一边抬起因疼痛而颤抖的手为后边的人员指示道路前进。刘海洋在冲击途中被尸体绊倒,触响地雷,手臂负伤。他忍痛向前滚了几米,再次跃起冲击,一会卧倒,一会跃进,一口气接近了211高地山脚。后边的几名人员也跟着冲了过来,刘海洋大喊一声“冲过去”,随即顺着一条坡道连续向前滚进了几十米,越过了越军的火力封锁地段,一直滚到了3号哨位下方30余米处的一块大石头前。后边的范传明、任金平和几名战士也学着刘海洋的样子,能冲就冲,不能冲就滚,也先后连滚带爬地冲上了211高地。刘海洋指挥冲过来的6名人员展开战斗队形,在6班战士徐志江带领下,迅速摸上3号哨位,经过一阵短兵近战消灭了几个石洞内的越军,夺回了3号哨位。此时冲上211高地的6名人员中已有4人受伤。

夺回了3号哨位后,刘海洋通过带上来的861指挥机向营长谭德生报告了情况。随后将哨位上的人员重新进行了战斗编组,命令大家立即巩固阵地,抓紧时间加修工事,防敌反扑,并准备伺机夺回2号哨位。3号哨位有3个石洞,每个洞都不大,一般可容纳2-3人,挤一挤能装下8-9人,由一条5米来长的小堑壕成直角连接各洞,形成互相拱卫。为了封锁中国军队的增援路线,越军不停以炮火轰击两山间的凹地,并向211高地3号哨位周围猛烈射击,占据山顶2号哨位的越军也不时向下丢手榴弹。从5月31日深夜到6月1日凌晨,越军依托山顶的1、2号哨位,在炮火暂停时间多次出动小股兵力偷袭3号哨位。刘海洋早有准备,指挥战士们分组抗击,以手榴弹、冲锋枪近战歼敌,将越军的偷袭全部打退。

在通过“百米生死线”的路上,增援分队人员大部伤亡,还有部分人员被越军炮火所阻没能跟上来。6月1日凌晨,身负重伤的江玉平也爬上了211高地。他在冲击途中负伤后,本来距离出发的255高地只有约70米,完全可以原地等待救护人员前来抢救。但江玉平觉得自己熟悉211高地,那里的战斗需要他,因而以顽强的毅力拖着断腿咬牙向前爬进。由于疼痛和失血过多,他不知昏迷了多少次,但每次醒过后来又继续向前爬。足足爬了近8个小时,拖出了一条200多米长的血路,终于爬上了211高地。当刘海洋等人把江玉平救到石洞中后,江玉平断断续续地交待了高地上的一些情况,又命令6连6班唯一冲过来的战士徐志江接受7连同志的指挥,然后就光荣牺牲了。后来刘海洋完成增援任务返回指挥部时,第一时间没有为7连人员请功,而是坚决要求为江玉平记功。战后,江玉平烈士被上级追记了一等功。
67军战史记载,6月1日22时,越军出动了1个多营兵力,利用夜暗分别以连、排规模向那拉方向的166号、142号高地及211高地3号哨位、老山主峰前沿阵地实施进攻和偷袭。199师炮兵以猛烈炮火支援步兵战斗,激战至6月2日拂晓7时,将越军的进攻全部击退。至此,199师在刚上阵地立足未稳的情况下,经2昼夜战斗彻底粉碎了越军蓄谋已久的“M-1”进攻计划,以伤亡不到百人的代价重创越军982团,杀伤越军981团一部,共毙敌649人,伤敌89人,击毁敌各类装备40多件,首战告捷。

6月1日午夜,7连1排第5战斗小组韩振坤等4人也穿过越军火力封锁到达了3号哨位。至此,增援分队先后有11名人员冲上了211高地。因211高地3号哨位各洞的条件极差,战区又下着雨,洞里积了很多水,哨位上的人员都半泡在水里,无法洗漱、人人满脸污垢,1、2天后就腰部酸麻,全身关节疼痛。加上越军炮火封锁严密,后方的给养运不上来,坚守人员随身携带的食物已经吃光,每天只能靠雨水润喉,被饥饿干渴折磨着,多名人员昏倒,伤员也无药医治,战斗力大减。越军不但每天以炮火打击3号哨位,还利用天黑下来骚扰,经常居高临下向洞口投弹,造成哨位上的负伤人员不断增加。在这种情况下,3号哨位人员已无力冲上山顶夺回1、2号哨位。刘海洋、范传明等人都带伤坚持战斗,并鼓励战士们克服困难,坚持到最后胜利。因带上高地的弹药已不多,刘海洋又组织人员利用夜暗爬出洞外,从越军尸体上搜集枪支弹药,顽强抵抗山上越军的偷袭。为了保住阵地,刘海洋通过快没电的861指挥机向营指呼唤:“不论白天黑夜,每半小时对我哨位进行炮袭一次!”

据595团侦察排4班长宗金云回忆,因“5.31”战斗后211高地上的伤员抬不下来,他奉团首长命令于6月1日凌晨带领5名战士前往211高地抢救伤员。宗金云带人到前沿后,天已经亮了。为了及时抢救伤员,他们冒险白天出动,在越军炮火封锁下强行通过“百米生死线”,从211高地上抬了2名重伤员下来。此后宗金云他们没有再上211高地抢救伤员,想必是越军炮火封锁得更加严密,已难以上去了。

为了增援211高地上的坚守人员,595团3营又连续组织小分队向211高地实施了冲击。双方炮兵则持续进行着炮战,都竭力企图压制对方,将大量炮火倾泻在211高地上。只见战前还草木葱绿的山体已变成了一片灰白色,整个高地上再没有一棵完整站立的树木,到处都是碎石和石粉,在炮火硝烟中纷飞飘扬着……。

6月2日凌晨5时许,7连7班长许子义等4人携带部分给养,秘密穿越“百米生死线”摸上了211高地。7班副班长崔胜明在离3号哨位只有十多米处被越军投掷的手榴弹炸倒牺牲,其余人员到达了3号哨位,增强了高地上的坚守力量。

6月3日下午,9连连长杨勇健命令鹿秀斌、唐道军、缪甫荣3名副班长组成突击队,由鹿秀斌任队长,先去211高地探路和侦察地形,准备掩护6班上高地夺回2号哨位。领命后,3名副班长在255高地上反复查看了211高地的地形和哨位所在位置,并做好了相应的战斗准备。晚上21时,杨勇健连长又命令3名副班长引导6班连夜摸上211高地,先接替7连人员坚守3号哨位,尔后待机行动,2号哨位根据情况可拔可不拔。接近午夜时,在团、营炮兵对211高地的炮火袭击掩护下,增援分队开始行动。鹿秀斌、唐道军、缪甫荣3人走在最前面,每人间隔2-3米,沿小路交替向前跃进,6班在其后跟进。趁着越军炮火向中国炮兵实施反压制的间隙,鹿秀斌等人比较顺利地通过了“百米生死线”,进到了211高地。后边的6班人员因对道路地形不熟,在途中走散,夜暗中连续踩上地雷,导致3人负伤,2人牺牲。其余人员辗转摸进,2小时后才摸上211高地,找到了3号哨位。随后在刘海洋、范传明的分配下,9连人员与7连人员协同防守3号哨位,等待上级命令。

同在6月3日深夜,9连副连长黄其贵命令2班长李林海带领1个战斗小组,在6班之后秘密摸上211高地,搞清通往211高地的地形路线,并为3号哨位坚守人员运送食物。6月4日凌晨1时许,李林海带领姜丛先、姜文达、张文贞3名战士,背着压缩干粮、罐头和水,从255高地出发,秘密向211高地摸进。刚进入山间凹地不久,越军的例行封锁炮火又来了,打得凹地上硝烟四起,还不时引爆着地雷。李林海等人只好时而卧倒,时而爬进,在炮火硝烟中东躲西藏。不久,战士张文贞踩上了地雷,左腿被炸断,血流不止。李林海等人给张文贞进行了简单包扎,因条件实在不允许,只好把他先藏在了一道比较安全的山崖下面,准备完成任务后再回来抬他。然而,他们再没有回来,张文贞终于因流血过多而牺牲了。

李林海和姜丛先、姜文达继续向前摸进,因越军炮火轰炸,加上天黑,他们迷路了,转了很长时间也没有找到211高地。后来他们翻过了一道山坡,突然发现前面有许多铁丝网和水泥桥,并有人在叽哩呱啦说越语,知道是遇到了敌人,赶快转身撤退。然而越军已发现了他们,立即大声喊叫起来,并打来了猛烈的火力。3人扔掉身上背的给养拼命狂奔,慌不择路中,姜丛先不慎摔到了十几米深的山沟里,李林海和姜文达为躲避越军射击而钻入了一道石缝中隐藏起来。越军一边射击一边打起了照明弹,开始组织在山上搜索。非常不幸的是,李林海和姜文达在隐藏了一夜后被越军发现,无奈落入了敌手。姜丛先则竭力爬上了山坡,并在全身涂满了稀泥,隐藏在一个弹坑中。越军重点对山洞、山沟进行搜索,没有发现山坡上的姜丛先。在躲藏了一个白天后,姜丛先利用大雨、夜暗隐蔽爬进,绕过了越军阵地,顽强地向来时的路线爬去。他白天隐蔽,晚上爬行,忍受着饥渴折磨,经过三天四夜的艰难转移,终于遇到了友邻部队人员,脱离了险境。

值得一提的是李林海的遭遇。被俘后,可能是经不住越方的威逼折磨,李林海竟然变节,开始为越南人服务,搞起了策反自己战友的勾当。当年在一线阵地的很多67军老兵还记得,李林海通过搜寻自己部队的电台频率,经常在884、861电台中隔空喊话,如“弟兄们,快过来吧,战士过来的像我一样就能提拔为副连长,排长过来的提拔为副营长”“这边好,我不仅当了副连长,还娶了三个老婆”云云。部队本来有纪律,不允许官兵私自在电台上与敌方人员通话。然而很多战士气不过,当双方的电台频率对上时,李林海一喊话,战士们就对他破口大骂。上级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加强了电台纪律,并令各连队组织战士们进行革命气节教育,多宣传英雄事绩。战士们也纷纷表示,誓死不当俘虏,誓死不背叛祖国和人民。总之,李林海的行为对部队军心没产生多少负面影响。然而,67军出了这样一件丢人的事,很多官兵是痛心疾首的。多年以后,还有67军老兵在网上发出“我们对不起全国人民”的感慨,可见李林海事件的分量。

595团3营在几天内先后派出了多支小分队增援211高地,但大部分人员伤亡在了“百米生死线”上或遭越军火力拦阻而被迫退回,最后只上去了20几个人。奉上级命令,6月4日上午,刘海洋带着第一批增援分队7连的几名战士撤下阵地,借着雨雾掩护再次穿越“百米生死线”,撤回了255高地。他们很快去了团后方指挥所,先是大吃了一顿,刘海洋自己就一口气吃了8个馒头和几碗面条,然后又被送到了师医院检查治疗。团首长表扬了刘海洋,给他记了一等功,7连1排被记了集体一等功,从211高地上下来的其他人员也被分别记了功。不久,因9连连长杨勇健在连部遭到越军炮击牺牲,团里很快任命刘海洋担任9连连长。

据越军战史记载,早在5月31日上午8时许,中国军队的炮火就向211高地进行了猛烈射击。8时30分,中国军队先后从两个方向各出动约1个连的兵力,向211高地轮番发起猛攻。越军567团5连依托现有工事和石洞等有利地形进行阻击,在营、连迫击炮和军区、师、团炮火的支援下,一直激战到当晚22时,将中国军队的5次进攻全部击退。6月1日,中国军队再次组织连级兵力进攻211高地,仍被5连击退。1日晚至2日凌晨,567团5营奉命将211高地的防御任务移交给本团7营,尔后撤回后方休整。

在2昼夜的战斗中,567团5连成功夺取了211高地,在高地上发现了25具中国兵尸体,俘虏1人,并发现中国人从北侧集结阵地里抬出了28副担架。同时,567团5连在拔点和防御时阵亡17人,负伤39人。
567团7营7连接替防守211高地后,中国军队再次向该高地发起了进攻。7连在中国军队刚刚开始集结或机动过程中,就使用82、60迫击炮对其进行猛烈袭击,并召唤上级炮火严密封锁其冲击路线,给中国军队以很大杀伤。当其一部穿过火力封锁区冲上211高地时,7连又依托既得阵地,以手榴弹和抵近射击等手段猛烈打击来敌,相继打退了中国军队的多次进攻。通算起来,从5月31日至6月3日的4昼夜内,567团5连、7连先后击退了中国军队的12次进攻,“打得敌人四散奔逃”,并缴获重机枪1挺、轻机枪2挺、40火箭筒3具、冲锋枪4支、电台4部、电话机1部、红外线望远镜1具、阵中日记1本及各种弹药一批,摧毁轻机枪2挺、40火箭筒2具、冲锋枪3支、电台1部及各种弹药一批。

越军二军区河江前指副司令洪新对此次战斗评价称:步兵第5营战斗力强,取得了这次进攻战斗和防御战斗的彻底胜利。特别值得指出的是,这是第一军区所进行的第一次进攻战斗,5连在这次战斗中消灭了坚固防御阵地之敌将近1个连的兵力,并抓到了俘虏,缴获了敌人的一批武器弹药。

仅看越军战史的记载,其前4天战斗的战果就已很辉煌,尽管中方战史中当时并未有相应规模的进攻记录。不过,可以肯定的是,211高地最惨烈的血战还在后面,这就是“6.11战斗”。




在中越边境自卫还击的老山战史上,曾发生过一场著名的失利战斗,这就是1985年5月底至6月中旬的67军那拉地区211高地争夺战,史称老山“5.31战斗”和“6.11战斗”。因为此次战斗造成的重大损失与恶劣影响,多年来坊间一直众说纷纭,争议很多,甚至流言游走。一些当年的参战老兵也撰写了多篇回忆文章发在网上,但多是从局部角度进行叙述,缺乏全局视角的宏观分析,难以看清战斗全貌。有的文章在整体谋篇上相对写得比较不错,然而却又很遗憾地夹杂了些史实错误,一些应该说清楚的事情没有说清楚。因为相关史料的杂乱无章,要对这段历史进行系统性地溯源澄清难度很大。据此,笔者查阅了一些参加过该战斗的老兵回忆和相关战史资料,将诸多历史碎片逐渐组合,重新爬梳整理,勾勒成文,希望尽可能地还原出那场令人刻骨铭心的浴血厮杀。

211高地的正式名称为574号阵地西高地(或574号阵地西山头,为67军阵地编号),越方称其为A6-b高地,原为南京军区第1军轮战期间打下来的阵地。因各军在轮战时缘于保密都要更换一遍阵地编号,所以在战史中一个阵地常存在多个编号,比较混乱。为方便阅读,本文中的阵地编号仍沿用第1军轮战时期为准。211高地位于那拉东南侧,北距中越边境约1.5公里,东接越军占据的227高地,西邻中国军队防守的255高地,东侧距离船头公路和盘龙江不远。这一带地区地势低凹,各高地海拔多在300米以下,被西侧的146号高地、南侧的小青山和东侧的汉扬高地所俯瞰。211高地并不大,是一座岩溶石山,海拔211米,宽约70米,长约130米,面积约9100平方米。山的东、西两面山势陡峭,南、北两面坡度相对较平缓。山上有许多石洞,分别可容纳3-4人或7-8人不等。211高地的西侧距中方的255高地300余米,中间是一片开阔凹地;东侧紧接越方占据的227高地(海拔227米,越方称其为A6-a高地),两个山头之间距离100米左右,相连接的鞍部低凹且坡度较陡,往来不甚方便。211高地所处的位置邻近越军清水口子防御阵地前沿,是双方紧密接触地带,属于高度敏感地域,稍有风吹草动就容易引发大战。

那拉阵地图1.jpg (111.31 KB, 下载次数: 29)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5-2-8 19:49 上传



济南军区67军及配属部队于1985年5月21日起进入老山诸阵地,至31日全部接替了南京军区第1军在老山战区的防务。接防盘龙江以西地区诸阵地的是67军199师,以所属595团、596团、597团分别坚守那拉、老山主峰、662.6高地方向的防御阵地。199师的前身为八路军平西11分区,历史上曾一直转战华北地区,在华北解放战争中立下过很多战功。1949年10月1日的开国大典中,199师作为受阅部队,昂首走过了天安门广场,后来被外媒渲染为中国的“首都师”。在朝鲜战场上,199师先后参加了1951年中部金城地区秋季防御作战和1953年夏季反击作战的大小数百次战斗,共歼敌1.8万余人,打出了外战威风。该师595团前身为红一军团红1师红3团之一部,是红军团,历史上素以战斗作风强悍而闻名,为199师的主力团,也是拳头团。这场血腥残酷的211高地争夺战,就发生在595团防区。

67军开上老山时,越军经过部队轮换,在河江地区保持了2个步兵师,步兵团增加到11个,以及1个炮兵旅、1个高炮旅、1个特工团另1个特工营,还有总部、二军区的侦察营各一部等兵力。其中981团、982团、983团均为从一军区新调入的部队,分别配属给了356师和313师,754团则是从山罗省军事指挥部新调入的。在老山至八里河东山的12公里正面、5公里纵深内,展开了5个步兵团的18个步兵营,其中在清水河以北及汉扬、黄泥坝一线直接与中国军队保持接触的部队就达到12个步兵营,其大战之势明显。

根据67军战史记载,该军部队刚刚开始接防第1军阵地时,越军就趁机对那拉方向实施了持续的炮击,先后达百余次。同时以313师982团一部向595团前沿阵地发起试探性进攻,并出动小股兵力频繁对那拉方向和662.6高地方向进行偷袭和袭扰。从5月27日起,为隐蔽对那拉方向实施大规模进攻的企图,吸引中国军队的注意力,越军356师981团又采取偷袭与强攻相结合的战术,用2个多连的兵力对老山主峰方向诸阵地发动了多次攻击,但均被防守部队击退。越军二军区在蓄势已久后,从5月31日零时起,使用炮火对67军在662.6高地、那拉前沿的8个阵地实施了监视射击。凌晨3时,越军以班组为单位对67军前沿的4个阵地发起攻击,均被守备部队击退。随后,越军又以小炮和机枪对67军前沿阵地实施火力袭扰,同时乘夜暗大雾秘密向各攻击目标前沿屯集兵力。5时40分,越军突然在猛烈炮火掩护下,分多路对67军立足未稳的阵地发动了代号为“M-1”计划的大规模进攻。担任主攻的是越军982团,以4、5营向156、166号、211、140号、142号高地发动了猛攻。同时越军981团1、3营分别向662.6高地和老山主峰方向实施牵制性进攻。在军、师的强大炮火支援下,防守156、166号、142号、140号高地及松毛岭前沿阵地的595团、597团部队顽强顶住了越军的多波次轮番攻击,并适时进行阵前反击,经过一天浴血奋战将越军的攻势全部粉碎。然而,211高地却出问题了。

211高地是595团6连在5月23日从第1军部队手里接防的。5月27日,又由595团5连1班与其换防。211高地上只有3个哨位,防守大小10个屯兵洞。其中2号哨位在高地顶部偏北,有4个洞,由5连1班班长鲍虎民和战士董安民等4人带1挺重机枪防守;1号哨位在2号哨位南侧,有3个洞,朝向越军占据的227高地,距敌最近,由5连1班副班长陆欣和战士王念顺、高昌燕、唐运河等4人防守;3号哨位在山的北侧底部,有3个洞,朝向中方的255高地,由战士查明才、黄玉进等4人防守。从地形上可以看出,211高地紧邻越军阵地,防御态势非常恶劣。特别是山顶及南侧的1、2号哨位,被227高地和小青山之敌所俯瞰,极易遭到火力打击,无险可守,而己方的兵力、火力支援则受到很大限制。211高地作为双方接触地带间的警戒阵地,起着一定的掩护缓冲作用。相对而言,211高地对越军防线的威胁更大。一旦中国军队以211高地为跳板夺取了227高地,将对越军的清水口子防御阵地形成较大威胁。因此,越军有夺取211高地以增加其防御纵深的现实需要。

2.jpg (43.4 KB, 下载次数: 26)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5-2-8 19:49 上传



关于5月31日越军进攻211高地的战术意图,不同资料说法也各有不同。67军战史中记载越军982团是出动了4、5营向那拉地区的156、211、166号、145号、140号、142号高地发起全线反扑;网络上曾经流传很广的一篇文章《老山绞肉机——悲壮的211高地》中说,越军是以982团4营兵分两路对211、156、166、145号高地实施主要攻击,同时982团5营对140号、142号高地实施佯攻;越军战史中则记载步兵322师567团5营奉二军区命令,在3月底以前就做好了攻打211高地的战斗准备,5月31日凌晨5时47分第一波就对其发起了攻击;另外还有越方资料谈到,他们当时对211高地是实行佯攻,对140号、142号高地进攻失败后,有一个兵跑到了211高地1号哨位,说里面没有人。接着,就由佯攻改为主攻,占领了211高地。

总之,围绕211高地的战斗就这样打响了。当时恐怕谁也没有想到,这个小小的高地竟会引发出后来那样血腥惨烈的一场厮杀。

根据67军战史和老兵回忆,5月31日凌晨5时40分左右,越军突然以猛烈的炮火轰击211高地。当时高地最前沿面朝越军阵地的1号哨位首当其冲遭到打击,5连1班副班长陆欣立即指挥哨位上的其他几名战士隐蔽防炮,自己则伏在石洞一角观察越军的动静。一阵炮击过后,陆欣发现,一群越军已借着大雾的掩护越过鞍部雷场爬到了半山腰,他立即命令其他战士准备战斗。当越军接近到距哨位20多米时,陆欣下令开火,并率先投出一枚手榴弹。几名战士分别用轻机枪和冲锋枪向敌猛烈扫射,并连续投出手榴弹,很快打退了从正面攻击的越军,毙伤敌12人。然而越军是以优势兵力分成小群多路发起冲锋,侧翼的一股越军已悄悄摸了上来,突然向1号哨位的几个石洞投来了手雷,并以火箭筒向哨位射击,当即导致2名战士伤亡。越军迅速占领了上方石洞,又向下方石洞发起攻击。在越军的猛烈火力下,陆欣身边的战士都已伤亡,他抄起轻机枪向冲上来的越军猛扫,直到将子弹打光。越军随后分三路向他围了过来,陆欣又用冲锋枪一阵猛扫,再次打光了弹匣中的子弹。此时摸上来的越军距离他已不到10米,危急时刻,陆欣对着报话机大声喊道:“敌人离我只有5米远了,向我开炮,向我开炮!”他来不及换弹匣再打,在连着向敌人投出几枚手榴弹后,又拉着了身上的几枚手榴弹,跃出掩体,扑向已摸到近前的越军,与敌人同归于尽。经过激烈战斗,1号哨位人员除战士王念顺身负重伤被越军俘虏外,其余全部阵亡。王念顺成为了67军参战后的第一名被俘人员,也是整个老山作战发起以来全军的第三名被俘人员。

在围攻1号哨位的同时,另一股越军摸向2号哨位,突然以手雷和火箭筒对守军发起猛烈攻击。1班长鲍虎民带领几名战士顽强抵抗,但在优势越军围攻下哨位各石洞很快失守,3部报话机也被炸坏了2部。鲍虎民用手榴弹与敌人顽强周旋,后来被越军围在山顶上,为了不当俘虏毅然跳下山崖。其余几名战士大部阵亡,幸存的一名人员撤回了3号哨位。鲍虎民跳下山后侥幸未死,在山脚草丛中潜伏7天后摸回了友邻部队阵地。越军继续攻向高地北侧的3号哨位,但遇到了2号哨位下方的一面很高的石壁和地雷拦路,又遭到了3号哨位人员的火力阻击及北侧166号高地、西侧146号高地中国军队的迫击炮射击,攻势一时被遏止。趁此机会,退守3号哨位的人员向2号哨位发起了反击。经过激战,一度夺回了2号哨位。但因兵力过少,无法守住,又被越军赶了下来。越军在经过调整后再次向3号哨位发起攻击,5连1班少数幸存人员顽强与敌战斗,最后全部伤亡失散,3号哨位也失守了。自战斗打响后,211高地上各哨位的电台先后与连部失去联络,上级迟迟得不到高地的准确战报。据战后判断,越军进攻211高地的是2个加强排兵力。

越方战史对此战则另有记载。当时参战的越军部队并不是中方战史中所称的313师982团4营,而是322师567团5营。322师隶属于越军一军区第26军,该师567团奉命增援河宣前线,于1985年4月4日正式接管了313师982团的防区。根据越军二军区的作战计划,由567团的二梯队5营负责攻打211高地,并进行了针对性的作战准备。到5月24日,最后确定由该营5连担负此次战斗任务。这里值得注意的是,越军和中国军队一样,轮换上阵的部队使用先前参战部队的番号以为伪装,因此只凭单方面的材料来确定交战双方部队的番号并不是很准确。

5连当时辖3个步兵排和1个60炮班(2门),因部队缺额及有人开小差的关系,实际参战人员共87名。其连长是阮进代上尉,政治副连长是赵国秋上尉,军事副连长是谢伯谦中尉。该连还配属了1个师属防化小组 (共4人,携带32枚M72型迫击炮燃烧弹)、1个团属侦察分队、1个工兵班和1个无线电小组。受领了战斗任务后,该连干部即于5月24日、25日两个晚上对211高地进行了实地侦察。发现高地上共有中国军队的10个战斗工事,其中高地南侧有1、2、3号战斗工事,东侧和东北侧有4、5、6号战斗工事,北侧和西侧有7、8、10号战斗工事,山顶上为9号战斗工事。各战斗工事都是利用石洞临时改筑成的,能藏人能战斗,工事周围8-10米处布设有定向地雷,阵地前沿还设有绊发雷和定时雷。估计各战斗工事内的中国兵有3-4人和5-6人不等,最多的有7-10人,总兵力约40-55人。晚上中国兵还会在阵地前沿设置3个警戒小组,担负警戒和侦察任务。

根据二军区的指示,5连干部经过研究,最后形成了战斗决心:以211高地东南方向为主要进攻方向,西南和西北两个方向为助攻方向。采用战前秘密接敌的手段,在上级炮火掩护下,突然发起攻击。步兵边排雷边突进,在火箭筒直瞄射击支援下,使用手榴弹、手雷等武器逐次消灭各个战斗工事内的中国兵,打下一洞巩固一洞,并向敌纵深发展进攻。在全部攻占211高地后,部队迅速转入防御,随时准备抗击中国军队的反击,牢牢地守住所占领的阵地。

其战斗部署是:1排从高地东南方向担负主攻;2排从高地西南方向担负第一助攻;3排(欠1个班)从高地西北方担负第二助攻;连预备队由3排的1个班担任;机动火力由B40、B41火箭筒和M72单兵火箭筒共18具组成,战斗开始后逐个击毁1、2、3、4、5、8、10号战斗工事,为步兵开辟通路,并随时以火力支援步兵战斗;军区、师、团、营各级炮兵组织122榴弹炮、105火箭炮、76.2毫米反坦克炮、82迫击炮等各型火炮54门,压制211高地周围各高地上的中国军队火力点,支援5连战斗。

5月31日凌晨4时整,5连各分队按照预定计划分三路向211高地秘密摸进。5时45分,各分队分别占领了211高地南侧和西侧的进攻出发阵地。5时47分,越军炮兵群向211高地及周围中国军队诸阵地进行了8分钟炮火准备,共向29个目标发射炮弹1092发。同时周围各越军阵地的60炮、无坐力炮向211高地和周围中国军队诸阵地实施火力打击,机动火力队的各型火箭筒按分工向211高地上中国军队驻守的石洞实施直瞄射击。5连在火力掩护下迅速在高地前沿的雷场中开辟通路。

5连1排使用定向地雷爆破山脚雷场,但几次点火未响,后改用5根爆破筒爆破从雷场中开辟了一条通路,步兵通过时被地雷炸伤了1人。因为中国兵设在阵地前沿的2个警戒小组均不在位,1排第1战斗小组顺利攻至4号战斗工事外围。工事内的中国兵向外投掷手榴弹,第1战斗小组也以手雷回敬。经过短暂战斗后,第1战斗小组打死了据守在工事外面的3名中国兵,然后冲进工事将其上层占领。随即又向工事下层发起攻击,经战斗打死中国兵2名,俘虏1名,缴获2瓦电台1部、40火箭筒3具、红外夜视器1具。与此同时,第3战斗小组迅速攻占了4号战斗工事北侧的5号战斗工事。2名越军乘势扑向山顶,投掷手雷炸死了几名中国兵,一举攻占了9号战斗工事,并使用缴获的1挺重机枪向逃往6号战斗工事的中国兵射击。此时,北侧166号高地方向的中国军队以60炮向211高地北面射击,阻止了1排后续部队跟进。6、8号战斗工事的中国兵借机发起反击,又夺回了9号战斗工事。1排被迫停止在4、5号战斗工事一线。连长阮进代很快上到4号战斗工事,组织1排坚守已占阵地。

2排使用定向地雷爆破,在山脚雷场中顺利开辟出一条通路。步兵迅速通过雷场发起冲锋,途中无一人伤亡。但负责火力支援该排的火箭筒手在与周围阵地中国军队对射时被打死2名。2排进展较顺利,迅速消灭了阵地前沿警戒哨的中国兵,一举攻占了3号战斗工事。在火箭筒火力支援下,又进占了1、2号战斗工事,发现2个工事内并无中国兵防守。当时因为与连长阮进代的联络中断,政治副连长是赵国秋判断1排可能遇到了困难,遂命令2排除留部分兵力坚守已占阵地外,其余兵力继续向高地纵深发展进攻。由于途中遇到了很高的石壁和地雷,2排无法上去,只好又返回2号工事,并继续前往4号工事增援。

3排使用定向地雷爆破雷场时未能炸响,又没有带爆破筒.排长只好令火箭筒向雷场发射5枚火箭弹以开辟通路。副排长带领1个踩雷小组在前面开路,先后被炸伤4人,全排终于通过了雷场。随即3排分成2个战斗小组分别向8、10号战斗工事发起攻击。夺取10号战斗工事比较顺利,但在进攻8号战斗工事时遇到一道很高的石壁,部队上不去,同时又遭到146号高地中国军队60炮袭击和8号战斗工事内中国兵的拦阻射击,攻击受挫。政治副连长赵国秋当即命令3排留下1个小组坚守10号战斗工事,其余人员迅速向4号战斗工事内的1排靠拢,然后从山顶向下攻击8号战斗工事。

在经过调整后,连长阮进代和政治副连长赵国秋各率1个战斗小组,分别向8、9号战斗工事和6号战斗工事发起攻击。在火箭筒火力支援下,经过5分钟激烈战斗将6、9号战斗工事攻占,在6号战斗工事内发现两具中国兵的尸体和诸多血迹,并缴获了3部电台。中国兵很快组织了约3个班兵力,先后向9号战斗工事发起了4次反击,都被越军用手榴弹打退。经观察发现幸存的中国兵已沿交通壕逃离了211高地,连长阮进代指挥部队乘胜发展,于6时35分左右又顺利占领了已空无一人的7号战斗工事。

至此,经过48分钟激烈战斗,5连攻占了211高地,随即按预定计划转入了防御。战斗中共歼灭中国军队20余人,俘虏1人,5连阵亡4人,负伤15人。

上述内容取自于广州军区出版的越方战例资料《第1军区陆军第26军步兵第322师567步兵团5营5连A6-b高地(河宣渭川)进攻战斗》。可以看出,在部队番号、兵力配备、阵地设置、战斗过程等方面,中越双方战史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很多地方难以对上。不过,对双方战史资料进行比较研究,是获取信息和澄清史实的重要途径,不可因史料相悖而加以偏废。从这个意义上说,对越方此次战斗的战例细加解读,无论如何都是澄清211高地战斗史实的重要一环,在细微末节中也能有所收获。

因为在211高地上抓到了中方战俘,越方很快在河内召开了记者招待会,将王念顺押去展览,大肆宣扬其辉煌“战果”。后来又在老山前线播放王念顺被俘后的录音,并散发印有其照片的传单,企图涣散中国军队的军心。

根据67军战史和老兵回忆,5月31日凌晨越军发起全线攻击后,因211高地方向打得激烈,情况不明,595团指挥所就已命令预备队前出对其增援。当时在团指驻地的208高地山洞里,595团副参谋长朱宪宽向7连1排长刘海洋交代了任务,命其率1排1班、3班和连卫生员1名、团通信连报话员1名,在6连6班6名战士的带领下,务必于31日17时30分之前到达255高地,接受3营营长谭德生的指令,向211高地机动增援。

刘海洋回去后立即进行了组织,将增援分队编成5个战斗小组,共计26人,并做了相应的战斗准备,然后从208高地沿交通壕向255高地运动。途中要穿过一片宽约200余米的开阔地,处在越军阵地火力的直接控制之下,路两侧还埋有地雷,非常危险。刘海洋命令全队以3人为1组,每5分钟一拨交替向前跃进。刘海洋带领1组首先冲入开阔地,其余人员随后依次向前跃进。越军的炮弹不时落在开阔地周围,路上时能见到友邻部队的阵亡人员和散落的装具,增援分队不顾危险,奋力向前冲刺。当大部分人员通过开阔地后,刘海洋发现还有4名人员没有跟上来。他毅然只身返回了开阔地,将被隔在后面的人员带出了危险地域。经过一个多小时冲击,增援分队全部通过了开阔地,只有一人受了轻伤。增援分队在越军炮火下穿林绕路,终于在17时10分左右全部安全到达了255高地。

因为开战不久便与211高地的守军失去了联系,在大半天的战斗中团指挥所都不掌握211高地的情况。直到下午15时,派人前出侦察,才发现211高地上都是越军,3个哨位已全部失守。团指大惊,命令前沿部队组织力量坚决夺回211高地。据此,当增援分队到达255高地后,3营营长谭德生立即向刘海洋布置了任务,命其带领增援分队于18时05分发起进攻,在团、营炮火支援下不惜一切代价拿下211高地。刘海洋领命后即对增援分队各战斗小组区分了任务,要求全部轻装,并简单做了战斗动员,随后全体人员迅速进行了战斗准备。

从255高地到211高地之间,是一片宽约270余米的山间凹地,被227高地、小青山、汉扬等越军阵地居高临下以火力严密封锁。凹地间的草丛中布满了地雷,中国工兵从中间开辟出了一条只有5、60厘米宽的通路,作为连接两个高地的运输交通线。每当人员和物资从这条狭窄小路通过时,都要遭到周围各阵地越军交叉火力的猛烈打击,伤亡时有发生。因而,这条路又被称为“百米生死线”。

1.jpg (106.5 KB, 下载次数: 29)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5-2-8 19:48 上传



5月31日黄昏18时,战区正下着小雨,595团炮兵群突然向211高地实施了炮火急袭。5分钟后,炮火向前延伸。刘海洋这时命令1组在先头开路,后续各组拉开距离,迅速沿小路向211高地发起冲击。

越军对中国军队的炮火准备、炮火延伸、步兵冲击的打法早已熟悉,知道中国军队是要增援211高地了。当595团的炮火一向前延伸,就立即集中各种火力按战前标定的诸元向两山间的凹地猛烈倾泻。增援分队1组刚冲出几十米远,就遭到越军炮火覆盖,全部伤亡。2组随后冲上来,又被越军炮火拦阻,2人负伤倒下。1班长范传明带领轻机枪组冲入凹地15米就遭到越军炮火打击,范传明左腿负伤滚倒在小路上的一个弹坑里。6连6班长江玉平带人连滚带爬地冲入小路,当他卧倒在地上辨认方向时,一发炮弹落在他的身后,将他的左腿削断,几乎把江玉平痛晕过去。这时刘海洋带领3组也冲了上来,他利用双方炮火互相压制的瞬间机敏地交替向前跃进,1班长范传明不顾腿伤紧随在他身后,3班长任金平、通信员谢玉南等人也在其后跟进。趴在地上的江玉平强忍剧痛,拖着一条断腿顽强向前爬去。6班一名战士冲上来想进行抢救,江玉平将他推开,大声喊道:“不要管我,快往前冲!” 他一边艰难地向前爬着,一边抬起因疼痛而颤抖的手为后边的人员指示道路前进。刘海洋在冲击途中被尸体绊倒,触响地雷,手臂负伤。他忍痛向前滚了几米,再次跃起冲击,一会卧倒,一会跃进,一口气接近了211高地山脚。后边的几名人员也跟着冲了过来,刘海洋大喊一声“冲过去”,随即顺着一条坡道连续向前滚进了几十米,越过了越军的火力封锁地段,一直滚到了3号哨位下方30余米处的一块大石头前。后边的范传明、任金平和几名战士也学着刘海洋的样子,能冲就冲,不能冲就滚,也先后连滚带爬地冲上了211高地。刘海洋指挥冲过来的6名人员展开战斗队形,在6班战士徐志江带领下,迅速摸上3号哨位,经过一阵短兵近战消灭了几个石洞内的越军,夺回了3号哨位。此时冲上211高地的6名人员中已有4人受伤。

夺回了3号哨位后,刘海洋通过带上来的861指挥机向营长谭德生报告了情况。随后将哨位上的人员重新进行了战斗编组,命令大家立即巩固阵地,抓紧时间加修工事,防敌反扑,并准备伺机夺回2号哨位。3号哨位有3个石洞,每个洞都不大,一般可容纳2-3人,挤一挤能装下8-9人,由一条5米来长的小堑壕成直角连接各洞,形成互相拱卫。为了封锁中国军队的增援路线,越军不停以炮火轰击两山间的凹地,并向211高地3号哨位周围猛烈射击,占据山顶2号哨位的越军也不时向下丢手榴弹。从5月31日深夜到6月1日凌晨,越军依托山顶的1、2号哨位,在炮火暂停时间多次出动小股兵力偷袭3号哨位。刘海洋早有准备,指挥战士们分组抗击,以手榴弹、冲锋枪近战歼敌,将越军的偷袭全部打退。

在通过“百米生死线”的路上,增援分队人员大部伤亡,还有部分人员被越军炮火所阻没能跟上来。6月1日凌晨,身负重伤的江玉平也爬上了211高地。他在冲击途中负伤后,本来距离出发的255高地只有约70米,完全可以原地等待救护人员前来抢救。但江玉平觉得自己熟悉211高地,那里的战斗需要他,因而以顽强的毅力拖着断腿咬牙向前爬进。由于疼痛和失血过多,他不知昏迷了多少次,但每次醒过后来又继续向前爬。足足爬了近8个小时,拖出了一条200多米长的血路,终于爬上了211高地。当刘海洋等人把江玉平救到石洞中后,江玉平断断续续地交待了高地上的一些情况,又命令6连6班唯一冲过来的战士徐志江接受7连同志的指挥,然后就光荣牺牲了。后来刘海洋完成增援任务返回指挥部时,第一时间没有为7连人员请功,而是坚决要求为江玉平记功。战后,江玉平烈士被上级追记了一等功。
67军战史记载,6月1日22时,越军出动了1个多营兵力,利用夜暗分别以连、排规模向那拉方向的166号、142号高地及211高地3号哨位、老山主峰前沿阵地实施进攻和偷袭。199师炮兵以猛烈炮火支援步兵战斗,激战至6月2日拂晓7时,将越军的进攻全部击退。至此,199师在刚上阵地立足未稳的情况下,经2昼夜战斗彻底粉碎了越军蓄谋已久的“M-1”进攻计划,以伤亡不到百人的代价重创越军982团,杀伤越军981团一部,共毙敌649人,伤敌89人,击毁敌各类装备40多件,首战告捷。

6月1日午夜,7连1排第5战斗小组韩振坤等4人也穿过越军火力封锁到达了3号哨位。至此,增援分队先后有11名人员冲上了211高地。因211高地3号哨位各洞的条件极差,战区又下着雨,洞里积了很多水,哨位上的人员都半泡在水里,无法洗漱、人人满脸污垢,1、2天后就腰部酸麻,全身关节疼痛。加上越军炮火封锁严密,后方的给养运不上来,坚守人员随身携带的食物已经吃光,每天只能靠雨水润喉,被饥饿干渴折磨着,多名人员昏倒,伤员也无药医治,战斗力大减。越军不但每天以炮火打击3号哨位,还利用天黑下来骚扰,经常居高临下向洞口投弹,造成哨位上的负伤人员不断增加。在这种情况下,3号哨位人员已无力冲上山顶夺回1、2号哨位。刘海洋、范传明等人都带伤坚持战斗,并鼓励战士们克服困难,坚持到最后胜利。因带上高地的弹药已不多,刘海洋又组织人员利用夜暗爬出洞外,从越军尸体上搜集枪支弹药,顽强抵抗山上越军的偷袭。为了保住阵地,刘海洋通过快没电的861指挥机向营指呼唤:“不论白天黑夜,每半小时对我哨位进行炮袭一次!”

据595团侦察排4班长宗金云回忆,因“5.31”战斗后211高地上的伤员抬不下来,他奉团首长命令于6月1日凌晨带领5名战士前往211高地抢救伤员。宗金云带人到前沿后,天已经亮了。为了及时抢救伤员,他们冒险白天出动,在越军炮火封锁下强行通过“百米生死线”,从211高地上抬了2名重伤员下来。此后宗金云他们没有再上211高地抢救伤员,想必是越军炮火封锁得更加严密,已难以上去了。

为了增援211高地上的坚守人员,595团3营又连续组织小分队向211高地实施了冲击。双方炮兵则持续进行着炮战,都竭力企图压制对方,将大量炮火倾泻在211高地上。只见战前还草木葱绿的山体已变成了一片灰白色,整个高地上再没有一棵完整站立的树木,到处都是碎石和石粉,在炮火硝烟中纷飞飘扬着……。

6月2日凌晨5时许,7连7班长许子义等4人携带部分给养,秘密穿越“百米生死线”摸上了211高地。7班副班长崔胜明在离3号哨位只有十多米处被越军投掷的手榴弹炸倒牺牲,其余人员到达了3号哨位,增强了高地上的坚守力量。

6月3日下午,9连连长杨勇健命令鹿秀斌、唐道军、缪甫荣3名副班长组成突击队,由鹿秀斌任队长,先去211高地探路和侦察地形,准备掩护6班上高地夺回2号哨位。领命后,3名副班长在255高地上反复查看了211高地的地形和哨位所在位置,并做好了相应的战斗准备。晚上21时,杨勇健连长又命令3名副班长引导6班连夜摸上211高地,先接替7连人员坚守3号哨位,尔后待机行动,2号哨位根据情况可拔可不拔。接近午夜时,在团、营炮兵对211高地的炮火袭击掩护下,增援分队开始行动。鹿秀斌、唐道军、缪甫荣3人走在最前面,每人间隔2-3米,沿小路交替向前跃进,6班在其后跟进。趁着越军炮火向中国炮兵实施反压制的间隙,鹿秀斌等人比较顺利地通过了“百米生死线”,进到了211高地。后边的6班人员因对道路地形不熟,在途中走散,夜暗中连续踩上地雷,导致3人负伤,2人牺牲。其余人员辗转摸进,2小时后才摸上211高地,找到了3号哨位。随后在刘海洋、范传明的分配下,9连人员与7连人员协同防守3号哨位,等待上级命令。

同在6月3日深夜,9连副连长黄其贵命令2班长李林海带领1个战斗小组,在6班之后秘密摸上211高地,搞清通往211高地的地形路线,并为3号哨位坚守人员运送食物。6月4日凌晨1时许,李林海带领姜丛先、姜文达、张文贞3名战士,背着压缩干粮、罐头和水,从255高地出发,秘密向211高地摸进。刚进入山间凹地不久,越军的例行封锁炮火又来了,打得凹地上硝烟四起,还不时引爆着地雷。李林海等人只好时而卧倒,时而爬进,在炮火硝烟中东躲西藏。不久,战士张文贞踩上了地雷,左腿被炸断,血流不止。李林海等人给张文贞进行了简单包扎,因条件实在不允许,只好把他先藏在了一道比较安全的山崖下面,准备完成任务后再回来抬他。然而,他们再没有回来,张文贞终于因流血过多而牺牲了。

李林海和姜丛先、姜文达继续向前摸进,因越军炮火轰炸,加上天黑,他们迷路了,转了很长时间也没有找到211高地。后来他们翻过了一道山坡,突然发现前面有许多铁丝网和水泥桥,并有人在叽哩呱啦说越语,知道是遇到了敌人,赶快转身撤退。然而越军已发现了他们,立即大声喊叫起来,并打来了猛烈的火力。3人扔掉身上背的给养拼命狂奔,慌不择路中,姜丛先不慎摔到了十几米深的山沟里,李林海和姜文达为躲避越军射击而钻入了一道石缝中隐藏起来。越军一边射击一边打起了照明弹,开始组织在山上搜索。非常不幸的是,李林海和姜文达在隐藏了一夜后被越军发现,无奈落入了敌手。姜丛先则竭力爬上了山坡,并在全身涂满了稀泥,隐藏在一个弹坑中。越军重点对山洞、山沟进行搜索,没有发现山坡上的姜丛先。在躲藏了一个白天后,姜丛先利用大雨、夜暗隐蔽爬进,绕过了越军阵地,顽强地向来时的路线爬去。他白天隐蔽,晚上爬行,忍受着饥渴折磨,经过三天四夜的艰难转移,终于遇到了友邻部队人员,脱离了险境。

值得一提的是李林海的遭遇。被俘后,可能是经不住越方的威逼折磨,李林海竟然变节,开始为越南人服务,搞起了策反自己战友的勾当。当年在一线阵地的很多67军老兵还记得,李林海通过搜寻自己部队的电台频率,经常在884、861电台中隔空喊话,如“弟兄们,快过来吧,战士过来的像我一样就能提拔为副连长,排长过来的提拔为副营长”“这边好,我不仅当了副连长,还娶了三个老婆”云云。部队本来有纪律,不允许官兵私自在电台上与敌方人员通话。然而很多战士气不过,当双方的电台频率对上时,李林海一喊话,战士们就对他破口大骂。上级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加强了电台纪律,并令各连队组织战士们进行革命气节教育,多宣传英雄事绩。战士们也纷纷表示,誓死不当俘虏,誓死不背叛祖国和人民。总之,李林海的行为对部队军心没产生多少负面影响。然而,67军出了这样一件丢人的事,很多官兵是痛心疾首的。多年以后,还有67军老兵在网上发出“我们对不起全国人民”的感慨,可见李林海事件的分量。

595团3营在几天内先后派出了多支小分队增援211高地,但大部分人员伤亡在了“百米生死线”上或遭越军火力拦阻而被迫退回,最后只上去了20几个人。奉上级命令,6月4日上午,刘海洋带着第一批增援分队7连的几名战士撤下阵地,借着雨雾掩护再次穿越“百米生死线”,撤回了255高地。他们很快去了团后方指挥所,先是大吃了一顿,刘海洋自己就一口气吃了8个馒头和几碗面条,然后又被送到了师医院检查治疗。团首长表扬了刘海洋,给他记了一等功,7连1排被记了集体一等功,从211高地上下来的其他人员也被分别记了功。不久,因9连连长杨勇健在连部遭到越军炮击牺牲,团里很快任命刘海洋担任9连连长。

据越军战史记载,早在5月31日上午8时许,中国军队的炮火就向211高地进行了猛烈射击。8时30分,中国军队先后从两个方向各出动约1个连的兵力,向211高地轮番发起猛攻。越军567团5连依托现有工事和石洞等有利地形进行阻击,在营、连迫击炮和军区、师、团炮火的支援下,一直激战到当晚22时,将中国军队的5次进攻全部击退。6月1日,中国军队再次组织连级兵力进攻211高地,仍被5连击退。1日晚至2日凌晨,567团5营奉命将211高地的防御任务移交给本团7营,尔后撤回后方休整。

在2昼夜的战斗中,567团5连成功夺取了211高地,在高地上发现了25具中国兵尸体,俘虏1人,并发现中国人从北侧集结阵地里抬出了28副担架。同时,567团5连在拔点和防御时阵亡17人,负伤39人。
567团7营7连接替防守211高地后,中国军队再次向该高地发起了进攻。7连在中国军队刚刚开始集结或机动过程中,就使用82、60迫击炮对其进行猛烈袭击,并召唤上级炮火严密封锁其冲击路线,给中国军队以很大杀伤。当其一部穿过火力封锁区冲上211高地时,7连又依托既得阵地,以手榴弹和抵近射击等手段猛烈打击来敌,相继打退了中国军队的多次进攻。通算起来,从5月31日至6月3日的4昼夜内,567团5连、7连先后击退了中国军队的12次进攻,“打得敌人四散奔逃”,并缴获重机枪1挺、轻机枪2挺、40火箭筒3具、冲锋枪4支、电台4部、电话机1部、红外线望远镜1具、阵中日记1本及各种弹药一批,摧毁轻机枪2挺、40火箭筒2具、冲锋枪3支、电台1部及各种弹药一批。

越军二军区河江前指副司令洪新对此次战斗评价称:步兵第5营战斗力强,取得了这次进攻战斗和防御战斗的彻底胜利。特别值得指出的是,这是第一军区所进行的第一次进攻战斗,5连在这次战斗中消灭了坚固防御阵地之敌将近1个连的兵力,并抓到了俘虏,缴获了敌人的一批武器弹药。

仅看越军战史的记载,其前4天战斗的战果就已很辉煌,尽管中方战史中当时并未有相应规模的进攻记录。不过,可以肯定的是,211高地最惨烈的血战还在后面,这就是“6.11战斗”。

211卫星地形图.jpg (122.89 KB, 下载次数: 26)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5-2-8 19:50 上传






在6月4日以后,595团3营又组织力量乘夜暗增援211高地。经过顽强冲击,3营副营长宋春雷带领部分人员上到了211高地,加强了3号哨位的力量。原定在6日深夜组成4个突击小组反击夺回2号哨位,后因战情变化而取消。团指命令3号哨位出动人员秘密对2号哨位进行侦查,进一步了解高地上的地形和敌情,等待上级命令行动。

211高地丢失了2个哨位,67军开始是想伺机收复,内部解决。不料此事很快惊动了总部,多次打电话到昆明军区查问。昆明军区又催问67军,这才知道事情原委,感到压力很大。为了尽快挽回影响,军区前指命令67军组织反击务必夺回2个哨位。67军承受的压力更大,不但丢了第1军交过来的阵地,还被俘虏去了人,加上上级一再督促,根本就撑不住了。从6月4日至6日,军前指多次催促199师尽快夺回211高地。6月7日,在准备不足的情况下,67军军长张志坚严令199师,不惜一切代价夺回211高地的1、2号哨位,并由军参谋长粟戎生下到199师加强指挥。

《老山绞肉机——悲壮的211高地》中则如此写道:“当时的199师师长郑广臣反对冒险出击,认为部队刚接手阵地,对战场情况、地形、敌情都不太熟悉,应该让部队有一个熟悉的过程。郑广臣说,首战非常重要,不打则已,打则应该必胜,应该在有把握的基础上进行首战。郑广臣的意见非但没有被采纳,反而还被67军参谋长粟戎生指责为“畏战”、“动摇”。粟戎生到军长面前告了师长的状。军长一气之下,解除了郑广臣的指挥权,让粟戎生越过199师师机关,直接带军部机关组织199师595团进行反击。”

当时军、师的决策过程是否如上文所述,因为相关史料的缺乏还不好评说。单就前8天战斗的情况来看,211高地的地形对中方非常不利,战斗中变数极多。首先,211高地地势较低,处于227高地、小青山、汉扬等越军阵地火力瞰制之下,高地周围雷区密布,只有一条道路,部队的集结和行动都受到很大限制;其次,199师刚接防阵地不久,对阵地情况、道路情况、雷区情况都还不熟悉,打起来后难以把握战场局面;第三,反击部队要上211高地,必须先通过“百米生死线”,往往在途中就遭到越军炮火密集拦阻射击,兵力常折损过半,即使到达高地后也一时无力发起反击;第四,199师初上阵地,对周围越军阵地的炮兵和火力点位置还来不及侦测清楚,打起来后难以有效压制越军炮火,也就谈不上有力支援步兵进攻。在持续多日的炮战中,199师炮兵群根本压制不住越军炮火,甚至对211、227高地上的越军工事也破坏甚微,此时发起进攻根本就没有把握;第五,211高地地幅狭窄,展不开战斗队形,只能以小股兵力添油式进攻。要夺回1、2号哨位,又要向上仰攻,处在越军多面火力打击之下,艰难程度可想而知。即便一度夺回1、2号哨位,兵力也折损很大,在抗击越军反扑时力量不足。而后续部队向前增援时要遭到越军炮火节节拦阻,往往难以及时巩固阵地,站不住脚,很容易遭到越军反击而前功尽弃;最后,在既不知己又不知彼的情况下仓促发起反击,对许多不利条件未能充分有所估计,准备不足,指挥层存在急躁情绪,单靠一个“不惜一切代价”的决心并不能代替严酷的战争现实,又如何谈到胜算在手!一旦打成烂仗,面子上又挂不住,就很可能变成赌博式的蛮干,实为兵家大忌。

后来的实战中证明,上述不利因素全部显现,终于以付出大量士兵的生命为代价铸成了一个败仗。至于郑广臣师长是否被解除了此战的指挥权,目前还不得而知。能够知道的是,在6.11这一仗中,595团的前指是在147号高地,由团参谋长薛朝应和副团长黄金生指挥;而基指则设在了208高地,由副师长李凤龙和团长王兴辉坐镇。当后来屡攻不克,战斗打成胶着时,军参谋长粟戎生从师部赶到团基指亲自实施指挥。由此可见,粟戎生直接下到主攻团靠前督战,确实也是此次战斗的重要组织指挥者。

6月7日,军参谋长粟戎生、199师政委杜铁环、副师长李凤龙和军炮兵处长等军师领导纷纷下到595团指挥所,研究反击211高地的方案。经过多次研究,决心组织营级规模的突击梯队,在炮兵支援下强攻211高地。原定7日晚发起攻击,因步炮协同没有组织好,军前指命令当晚改为炮击,暂不进攻。又决定于9日晚攻击,但突击队在从147号高地分两路向211高地方向运动时遭到了越军的炮火封锁和火力伏击,伤亡较大,耽误了时间,军前指又令将攻击时间推迟到了10日晚。

这次反击211高地595团以1营为主攻营,第一梯队是1连,第二梯队是3连,预备队由紧急从松毛岭阵地调过来的597团3连担任,并以熟悉高地地形的9连部分人员协助作战。因进攻地域狭窄,各梯队按照班长、党员、共青团员的顺序,分别编成战斗小组,组成多支突击队,在师、团炮兵火力支援下依次出击,前边打光了后边上,誓死夺回211高地。高地上的3号哨位坚守人员也接到了命令,组成战斗小组,准备协同增援部队向1、2号哨位实施反击。1营副营长王朝栋在255高地负责一线指挥,团副参谋长朱宪宽在168号高地组织突击队向前机动,后又带警卫排进至255高地督战。

6月10日入夜后,战区下着大雨,天地一片黑暗。595团反击部队秘密向255高地的进攻出发阵地集结。20时左右,1营代理副营长宋可合带领9连3名先遣人员及电台兵1名,率先向211高地秘密摸进。20时25分,他们顺利到达211高地3号哨位,与坚守人员会合,并传达了上级命令。20时30分,第一突击梯队开始行动。

利用大雨夜暗为掩护,1连第一突击队15人在代理副连长贾柯率领下,从255高地沿小路向211高地摸进。1连第二突击队16人在代理副连长王忠远带领下,从168号高地向211高地运动。在进至“百米生死线”中间地域时,高地上的越军发现了突击队的行动,立即居高临下以密集火力向两山间的凹地实施拦阻射击。小青山和汉扬方向的越军重炮、直瞄火炮和高射机枪很快也猛烈开火,在147号高地至255高地、211高地至255高地、211高地2号至3号哨位间等地域打出了一道道火墙。199师和595团的炮兵群马上反应,同样以猛烈的炮火压制211、227高地之敌及周围各阵地越军炮兵。只见夜空中火球飞舞,弹道如麻,炮弹爆炸的气浪横扫着草木和人体,211高地地域完全陷入了地动山摇的风暴海洋之中。

当遭到越军火力打击后,1连突击队立即发力向前冲击,在纷飞的弹雨中时而卧倒,时而跃起,在血雨泥泞中不顾一切地滚进着。副连长贾柯身先士卒,带领几名突击队员率先冲过“百米生死线”进到了211高地山脚。越军居高临下从高地上甩下来雨点般的手榴弹和手雷,不少刚刚冲过“百米生死线”的突击队员又在山脚被四溅的弹片击中。在山脚前有一块5米多高的大石头拦住道路,向上是一个大斜坡,已筋疲力尽的突击队员在越过这块大石头时接连中弹倒下了十余人。此时贾柯的右腿也被弹片打了两个窟窿,他忍痛大喊一声“党员、骨干跟我上!”接着就扑上了高地。班长邵柒明、刘福禄也紧紧跟随副连长冲上了高地。另一路的1连第二突击队在经166号高地向211高地接近时,遭到左侧汉扬和无名1、2、3号高地越军的直瞄火炮、高射机枪火力射击,伤亡很大,失去了进攻能力。第一、第二突击队在运动途中遭到越军火力拦截后,相继与团前指失去了联系。为增强连续突击能力,团前指命令1连第三突击队和3连向255高地方向急进。

贾柯率第一突击队几名人员到达3号哨位后,宋可合副营长立即将高地上的人员组织起来,重新调整编组,并呼唤指挥部对211高地停止炮击,炮兵火力继续压制周围各越军炮兵阵地,然后由坚守3号哨位的9连人员带路,向2号哨位发起冲击。上山的道路非常狭窄,加上大雨倾盆,天色黑暗,满山都是碎石泥泞,突击队各组只能拉开距离,向各自的目标摸进。越军见中国炮兵对211高地停止了炮击,知道是步兵要进攻了,也立即做好了战斗准备。双方在黑暗中迎头相撞,展开了激烈的厮杀。在这样敌情不明的暗夜中作战,开枪射击会发出火光极易暴露目标,因而双方士兵主要以手榴弹、手雷进行战斗。只见高地上不断发出手榴弹、手雷的炸响和火光,被弹片击中的人则发出痛苦的喊叫。在9连人员的引导下,突击队员顶着越军雨点般扔下来的手雷向山顶冲击,不顾伤亡,连续跃进,终于冲上了2号哨位。贾柯和班长刘福禄一马当先,迅速围住一个越军据守的石洞,将手榴弹2枚1组地连续甩进去,随后用冲锋枪向洞内猛烈射击,将里面的越军全歼。其余突击队员也如法炮制,逐洞歼敌,迅速推向3号哨位。越军为防御方便,往往在洞口摆了很多的手榴弹和手雷,不料却便宜了中国士兵,顺势也都甩进洞内,物归原主。经过一阵短兵相接地激战,突击队夺回了1、2号哨位。

还在喘息未定之时,越军就向1、2号哨位发起了反扑。显然,越军早有预案,提前准备好了反击预备队。突击队员们都来不及巩固工事,就投入了阻击战斗中。因为突击队在反击路上已伤亡大半,攻上山顶的突击队员所剩不多,火力也不足,压制不住向上猛扑的越军,很快就被优势兵力的越军包围,只得形成各自为战。贾柯和刘福禄被越军围在2号哨位的一个石洞中,他们用冲锋枪、手榴弹奋力阻击敌人,直到将子弹打光。越军趁机将一连串手榴弹甩到洞口,贾柯的腹部被炸成重伤。刘福禄在给他包扎时,越军又用60炮向石洞射击,一发炮弹在洞口爆炸,刘福禄被弹片击中牺牲。这时几名越军围了上来,贾柯拼尽力气摸出最后3枚手榴弹拉响投向敌人,自己也壮烈牺牲。因双方力量悬殊,冲上山顶的突击队员大部牺牲,还有人不屈地跳下了山崖,1、2号哨位再次失守。宋可合副营长带领3号哨位的剩余人员想增援山顶的突击队,但被越军火力压在山腰,伤亡严重,攻不上去,这次反击终于失利。此时3号哨位已只剩8人,还有5名是重伤员,已无力继续反击。无奈之下,宋可合副营长只好呼唤师、团炮兵重新以炮火覆盖211高地,遮断越军进攻3号哨位的路线。双方继续进行着猛烈的炮战,从227、211高地到255高地一线打成了一团。

在山顶的战斗中,9连副班长缪甫荣引导突击队登顶,并攻占了越军一个石洞。在随后抗敌反击时,缪甫荣与战友们被打散,他的臀部和腿部被越军手榴弹炸伤,无法行动,只好隐蔽在一块大石头下边等待后续部队上来救援。然而尽管山上山下战斗不断,后续部队却迟迟没有上来。缪甫荣用冲锋枪和手榴弹奋力打击企图靠近的越军,直到打光了携带的所有弹药,身上又多处负伤。6月11日天亮后,越军在高地上展开搜索,身负重伤的缪甫荣最后落入了敌手,成为了67军在老山轮战中的第四名被俘人员,也是最后一名被俘人员。

1连的两支突击队先后反击211高地受挫,代理连长周银祥奉命率1连第三突击队向255高地机动,并指挥第二突击队剩余人员组织战斗。10日23时30分,周银祥率第三突击队从255高地向211高地继续增援,第二突击队剩余人员也投入了战斗。然而越军的炮火封锁非常严密,两支突击队大部伤亡在了“百米生死线”上,最后只有周银祥、王忠远等少数人员冲上了211高地。其后,周银祥、王忠远组织3号哨位人员再次向1、2号哨位发起反击,顶着越军的猛烈火力奋力与敌争夺。因为地形不熟,火力不足,兵力薄弱,很快就打成乱仗。突击队员虽几次冲上了1、2号哨位,却立不住脚,很快又被越军反击下来。3号哨位洞口也被越军直瞄火炮打坏,坚守人员伤亡很大。1连的三支突击队前仆后继发起攻击,一直血战到天亮,终于全部打残,已无力继续战斗。因为增援部队上不去,高地上的负伤人员也运不下来,3号哨位上的5名重伤员在坚持了几天后相继牺牲。高地上下随眼可见595团的牺牲和负伤人员,情景非常悲壮。

越军利用有利地形和火力优势多次打退了中国军队的反击,气焰很是嚣张。6月11日天亮后,越军在1号哨位前的一块大石头上吊起了一具中方阵亡人员的尸体,骄狂示威。后来查明,被吊起的阵亡人员就是贾柯烈士。中国军队官兵凡目睹此景者无不悲愤填膺,更加发狠地投入了战斗。

第一梯队攻击失利后,指挥部立即将第二梯队投了进去。6月11日凌晨1时10分,595团3连以建制排为单位组成三支突击队进入战斗。第一突击队就在刘海洋带领下向211高地发起冲击。因对地形和越军炮火规律熟悉,刘海洋带领突击队很快上到了211高地3号哨位,随即分3组向1、2号哨位进行偷袭反击。当时整个战斗已经打乱了,211高地上的部队与指挥部的联系时断时续,后方对高地上的战况无法清楚掌握,而双方炮兵为压制对方都拼命用炮火覆盖211高地,结果两军步兵就在不分敌我的炮火下展开了里出外进的殊死攻防战。刘海洋带着突击队员寻找有利地形向山顶冲击,途中被炮弹崩起的石块砸成重伤,昏迷过去。战友们将刘海洋背回了3号哨位,然后继续投入攻击。第一突击队在付出重大牺牲后一度攻上了2号哨位,很快又在双方炮火轰炸和越军反击下全部伤亡。这时3连的第二、第三突击队也进入了“百米生死线”向211高地增援。临行时团副参谋长朱宪宽已发下了严令:“前进一步可以,后退半步小心脑袋……!”

此时已是天亮,第二、第三突击队人员无法隐藏行踪,只能在漫天的炮火和遍地的地雷中奋力穿行,周围各高地的越军火力向他们猛烈射击,在255高地至211高地之间构筑了一道真实的“死亡地带”。面对如此的生死抉择,595团官兵的作风毫不稀拉,无一人退缩,皆勇猛向前。最后到达211高地3号哨位时,两支突击队的54名队员只剩下了第二突击队队长许金土、第三突击队长张卫良率领的9名人员,其中还有4名伤员。这种情况下,突击队人员轻伤不下火线,立即调整组织向山顶发起了反击。因为双方炮火打得太猛,不少突击队员在冲击路上遭到了己方炮火杀伤。经过激烈拼杀,突击队又夺回了1、2号哨位。由于天黑看不清道路,不少突击队员甚至打到了越军占据的227高地上,马上又与反扑越军展开了血战。指挥部从861 电台中多次听到突击队员呼喊已占领了1、2号哨位,但很快又没有了消息,焦急异常。当1、3连相继填进去后,211高地上仍持续血战胶着。当时昆明军区副司令员胡伯华指示67军“不惜一切代价,强行夺占211(含227),起码恢复1、2号哨位的防御态势。”在军区和军指的高压之下,军参谋长粟戎生又命令将预备队597团3连也投入战斗,一定要夺回211高地1、2号哨位。

597团3连连长田传贝率3排从255高地向211高地增援,出发不久就中弹牺牲了。3连3排冒着越军炮火奋力冲击,在11日中午时分冲上了211高地。其后3排分成数路向2号哨位反击,在越军交叉火力攻击下,除4人冲上2号哨位将其夺占外,其余人员均在冲击途中伤亡。在255高地指挥的1营副营长王朝栋急了,亲自带领一支突击队向211高地冲击。最后他和3名战士冲上了211高地,在继续冲到2号哨位附近时,遭到越军火力猛烈拦阻,无法前进,只好又退回了3号哨位。

打到11日下午15时许,211高地仍在恶战胶着。团前指收拢了被越军炮火打散的人员,又分别组成两支突击队继续向211高地增援。在3号哨位的1营副营长王朝栋、代理副营长宋可合、3营副营长陈光辉收拢了高地上的8名人员,依托已夺回的2号哨位继续反击,激战到15时30分,再次夺占了1号哨位及附近石洞。《老山绞肉机——悲壮的211高地》中这样写道:“直到最后时刻,前来增援的部队中595团三位副营长在67军参谋长‘不惜一切代价收复211高地,三位副总理在中南海等待我们胜利的消息’的命令下,带着最后的通讯员冲上山顶……。”

为了夺回211高地2个哨位,595团在指挥部严令下将部队连续添油投入,共发起9个波次突击队的轮番进攻,死打硬拼,伤亡惨重。打到后来团参谋长薛朝应已红了眼睛,拎着冲锋枪要亲自冲上211高地去拼命,被作战股长张建华喊战士拿绳子捆在了桌腿上;团长王兴辉已经准备承担战斗失利的责任,任凭上级撤职查办;副团长黄金生更是以为要上军事法庭,都给人拜托要照顾孩子了。反复血战到6月11日17时许,在597团3连后续部队增援下,经过多次拉锯,突击队报告已全部占领了211高地。通过从166号、168号、111号高地观察到的情况判断,3营营长谭德生和团副参谋长朱宪宽向军、师报告,已经占领了211高地。然而,与高地坚守人员的联系不久又中断了。越军集中火力封锁255高地至211高地、3号哨位和1、2号哨位间的接近路线,双方炮火反复在高地上覆盖,597团3连后续增援部队难以接近1、2号哨位的洞口,夺回的阵地迟迟不能巩固。此后,除了13日597团3连突击组一度打到2号哨位洞口,又被越军炮火阻挡外,再未能接近1、2号哨位。这2个哨位上的坚守人员孤军作战, 顽强抵抗越军的炮火轰击和进攻袭扰,还要忍受饥渴伤痛的折磨,情况非常困苦。211高地上的争夺一直持续到了6月14日21时,坚守1、2号哨位的突击队员又一次全部伤亡,阵地再度被越军控制,高地上的剩余人员只好退守3号哨位。无奈之下,67军命令199师停止了进攻。

从5月31日至6月14日的战斗中,仅先期投入的595团7、9连就伤亡了84人,而后期主攻的1连各突击队打到剩下4人,3连的三支突击队最后从高地上只下来了2人,配属的兄弟部队597团3连也伤亡近半。这场战斗打得太惨了,根据诸多资料综合分析,595团和597团3连先后投入的攻击部队牺牲了70余人,被俘4人,负伤200余人。595团的1、3、7、9连都遭到重创,2个步兵营失去了战斗力。因为越军炮火封锁严密,军工队上不去,211高地上的伤员、烈士也运不下来。除了被坚守部队收拢的伤员外,很多伤员在战斗中被打散,只能隐蔽在遍布高地的石洞、石缝中等待救援,不少人是在顽强坚持了数日后才牺牲的。身负重伤的刘海洋则是3天后在团领导指名下被军工拼死冲上高地上抢运回后方的。从255高地通往211高地的“百米生死线”上,伤员和烈士横陈遍野,情景惨烈异常。在十多天的殊死争夺中,部队建制早已被打乱,许多人在战斗中被打散、走散,甚至牺牲得无声无息,也有幸运者历经多日磨难终于归队。据老兵回忆,这次战斗后能自己撤回出发阵地的突击队员还不到十分之一。而双方炮兵进行了持续多日的反复炮战,将十多万发炮弹倾泻在211高地地域,战后的211高地竟被炮火削去了4米,整个山头到处都是石粉碎屑和零乱光秃的树枝,已经变成了白花花一片……。

67军战史记载:“根据军指示,199师于85年6月10日21时,组织595团1、3、9连部分兵力和597团3连发起反击574号阵地西山头两个哨位的战斗。经10个小时艰苦激战,于11日7时20分攻占表面阵地,于15时30分攻占了1、2号哨位及附近洞穴。这次反击虽然攻击分队英勇顽强,不怕流血牺牲,一度夺占了目标,歼敌110余名,但由于攻击分队协同不周,夺占的哨位未最终坚守,反击战斗未能完全奏效。”

67军在211高地战斗的失利,当时引起了全军一片哗然。总部很快派出调查组下来进行调查,收集到了大批干部战士告状的证言和信件,最后确定准备不足、地形不熟、配合失当以及军、师支援炮火未能压制越军炮火,是造成战斗失利的主要原因。而67军指挥层在此次战斗前后有处置不当、指挥失误之责,也遭到了总部的严厉批评。1985年6月30日,还发生了一名枣庄籍战士在晚饭时进入67军军部食堂开枪乱打人造成伤亡的严重事件,再次震惊了总部。坊间多传此事件与211高地战斗失利有关系,是幸存的战士下来报复军领导。不过根据现有资料看,肇事者是因厌战怕死而行凶,与211高地战斗并无直接关系。

595团虽然在6.11战斗中损失惨重,但其后还是打出了好仗。7月19日,越军又发起了“M-2”攻势,出动了754团和982团的2个营兵力,向那拉地区111高地、142号高地发起了多波次的连续轮番攻击,并以部分兵力沿142号高地右翼向146号高地翼侧穿插,企图割裂并攻占595团前沿阵地。分别坚守111高地的595团6连和142号高地的1连,克服连续战斗造成的体力衰弱,机智灵活实施近战歼敌,在师、团炮兵火力支援和友邻597团坚守分队的密切协同下,激战到26日,先后抗击了越军12次营、连规模进攻和20多次小股兵力偷袭,共歼敌350余人,其中毙敌营长1名、连长1名,伤敌副营长1名、副连长2名,击毁敌火炮17门、机枪4挺,缴获轻武器、弹药一批,粉碎了其“M-2”进攻计划。战后,595团1连、6连被济南军区通令嘉奖,6连荣记集体一等功,并被中央军委授予了“老山坚守英雄连”荣誉称号。

因为595团打得比较苦,伤亡较大,从8月9日开始到9月14日,该团被分批调离前线撤到后方休整。199团令597团临时防守松毛岭和那拉两个方向的防御正面。10月至11月,595团经过整补后又重新进入那拉地区接替了597团坚守阵地。因为中央军委命令67军轮战时间延长到一年,为保证一线部队休整并掌握适当的预备队,同时利用轮战机会考验乙种步兵团扩编投入战斗的水准,济南军区又将67军200师的“战斗模范团”598团扩编为甲种步兵团,于10月10日拉上老山接防了597团的松毛岭一线阵地。

在这次老山轮战后,595团全团荣立集体大功一次,加上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荣立的集体大功一次,从此有了“双大功团”之誉。然而,211高地战斗的失利,却成为了该团团史上刻骨铭心的痛。

最后说一下围绕211高地战斗的尾声。“6.11战斗”失利之后,从军区、67军到199师都踏实下来,重新开始熟悉战场,细致研究当面越军的战斗特点。为了收复211高地,当时67军制定了三个预案:一是大打出手,夺回211高地的同时拔掉越军的227高地等阵地,并攻击小青山,稳定整个那拉方向的防御态势;二是不打小青山,夺回211高地,攻占227高地后炸掉阵地上的所有越军屯兵洞、工事后撤回;三是仅限于夺回211高地的1、2号哨位。经过军区和67军的慎重考虑,最后确定采用第三方案。在郑广臣师长的指挥下,199师先后组织力量多次前出潜伏侦察,熟悉了211高地的地形,摸清了越军的活动规律,选好了接敌和攻击路线,并提前秘密排除了攻击道路上的360多枚地雷和400多颗铁钉。

经过充分准备后,1985年9月1日,由郑广臣师长亲自组织指挥,师侦察连副连长原明、副指导员贺光明带领17人组成的突击队,秘密摸上211高地3号哨位潜伏,等待时机,并继续熟悉高地上的敌情。在经过电台通讯欺骗等手段诱敌后,9月8日,突击队利用雨雾的掩护,出敌不意地于白天出击。当日10时30分,突击队沿3号哨位左上方一段30米长的峭壁隐蔽接敌,爬上了越军占领的2号哨位下方的一块大石壁后面。10时44分,原明通过报话机呼叫炮兵火力支援,瞬间227高地及其与211高地相连的鞍部就被中国军队炮火覆盖。原明、贺光明各带突击小组分别扑向1、2号哨位,在防守越军还没反应过来之前就以火力将其封在石洞中,随后迅速搜剿打洞,仅用12分钟就将2个哨位上的越军全歼。战斗中击毙了1、2号哨位上的7名越军,并杀伤了对面227高地上的14名越军,缴获重机枪1挺、冲锋枪5支、报话机1部、手雷260余枚和手榴弹3箱。突击队只轻伤2人,一举夺回了1、2号哨位,打了一个漂亮仗。

227高地的越军很快又向211高地发起了反扑,因为这次199师精心组织了步炮协同,突击队在炮兵火力支援下顽强阻击,在半天时间内先后打退了越军班、排规模的4次反扑,歼敌数十名,终于巩固住了1、2号哨位。战斗中,越军的一发炮弹在原明身边爆炸,导致他的右眼负伤失明,右手的几个手指也受了伤。战后,参加奇袭211高地的17名突击队员个个立功,其中荣立一等功的有7名,二等功的有5名,三等功的有5名。原明荣立一等功,并被中央军委授予了“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巩固了211高地的阵地后,师侦察连突击队奉命撤出,由与211高地有不解之缘的595团7连接替防御任务。越军后来又继续对211高地实施了反扑,595团7连在炮兵支援下机智灵活地打击敌人,相继抗击了越军的30余次反扑和偷袭骚扰,歼敌百余名,牢牢守住了阵地。9月13日中午,595团7连将阵地交给增援部队597团7连,尔后撤出了战斗。597团7连继续坚守211高地,反复与越军斗智斗勇,终于彻底将敌人的反扑气焰打了下去。在44天内,越军先后向211高地实施了 98次进攻和120次偷袭。但在199师坚守部队及炮兵的有力打击下,寸土未得,被击毙300多人,轻重伤员不计其数,最后只得放弃了夺取211高地的企图。

211高地战斗,因其血腥惨烈而在老山战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老山绞肉机之名,非是虚传。在事过多年后,能尽量还原出这场战斗的史实,让后人能记住那些血洒疆场的将士,不忘战争教训,也是我辈不得不做的事。

原明在上战场之前曾留下遗书,写了16个字:“战死沙场,军人本分。妻母节哀,含笑九泉。” 而67军全体官兵在老山战场共同的口号是:“祖国在我心中!”这就是那一代军人振聋发聩的声音。

最后提一下,1990年1月,中越双方交换战俘,211高地战斗中被俘的李林海、姜文达、缪甫荣经交换回归。王念顺当时未在交换名单中,但后来也回到了国内,具体途径不清。李林海同志,据说在越南娶了两个媳妇,一个也没带回来,自己只能先上军事法庭了。不过听说后来他刑满出来后,在中越间跑买卖搞得很红火,已成一款,比很多战友混得都强。

在6月4日以后,595团3营又组织力量乘夜暗增援211高地。经过顽强冲击,3营副营长宋春雷带领部分人员上到了211高地,加强了3号哨位的力量。原定在6日深夜组成4个突击小组反击夺回2号哨位,后因战情变化而取消。团指命令3号哨位出动人员秘密对2号哨位进行侦查,进一步了解高地上的地形和敌情,等待上级命令行动。

211高地丢失了2个哨位,67军开始是想伺机收复,内部解决。不料此事很快惊动了总部,多次打电话到昆明军区查问。昆明军区又催问67军,这才知道事情原委,感到压力很大。为了尽快挽回影响,军区前指命令67军组织反击务必夺回2个哨位。67军承受的压力更大,不但丢了第1军交过来的阵地,还被俘虏去了人,加上上级一再督促,根本就撑不住了。从6月4日至6日,军前指多次催促199师尽快夺回211高地。6月7日,在准备不足的情况下,67军军长张志坚严令199师,不惜一切代价夺回211高地的1、2号哨位,并由军参谋长粟戎生下到199师加强指挥。

《老山绞肉机——悲壮的211高地》中则如此写道:“当时的199师师长郑广臣反对冒险出击,认为部队刚接手阵地,对战场情况、地形、敌情都不太熟悉,应该让部队有一个熟悉的过程。郑广臣说,首战非常重要,不打则已,打则应该必胜,应该在有把握的基础上进行首战。郑广臣的意见非但没有被采纳,反而还被67军参谋长粟戎生指责为“畏战”、“动摇”。粟戎生到军长面前告了师长的状。军长一气之下,解除了郑广臣的指挥权,让粟戎生越过199师师机关,直接带军部机关组织199师595团进行反击。”

当时军、师的决策过程是否如上文所述,因为相关史料的缺乏还不好评说。单就前8天战斗的情况来看,211高地的地形对中方非常不利,战斗中变数极多。首先,211高地地势较低,处于227高地、小青山、汉扬等越军阵地火力瞰制之下,高地周围雷区密布,只有一条道路,部队的集结和行动都受到很大限制;其次,199师刚接防阵地不久,对阵地情况、道路情况、雷区情况都还不熟悉,打起来后难以把握战场局面;第三,反击部队要上211高地,必须先通过“百米生死线”,往往在途中就遭到越军炮火密集拦阻射击,兵力常折损过半,即使到达高地后也一时无力发起反击;第四,199师初上阵地,对周围越军阵地的炮兵和火力点位置还来不及侦测清楚,打起来后难以有效压制越军炮火,也就谈不上有力支援步兵进攻。在持续多日的炮战中,199师炮兵群根本压制不住越军炮火,甚至对211、227高地上的越军工事也破坏甚微,此时发起进攻根本就没有把握;第五,211高地地幅狭窄,展不开战斗队形,只能以小股兵力添油式进攻。要夺回1、2号哨位,又要向上仰攻,处在越军多面火力打击之下,艰难程度可想而知。即便一度夺回1、2号哨位,兵力也折损很大,在抗击越军反扑时力量不足。而后续部队向前增援时要遭到越军炮火节节拦阻,往往难以及时巩固阵地,站不住脚,很容易遭到越军反击而前功尽弃;最后,在既不知己又不知彼的情况下仓促发起反击,对许多不利条件未能充分有所估计,准备不足,指挥层存在急躁情绪,单靠一个“不惜一切代价”的决心并不能代替严酷的战争现实,又如何谈到胜算在手!一旦打成烂仗,面子上又挂不住,就很可能变成赌博式的蛮干,实为兵家大忌。

后来的实战中证明,上述不利因素全部显现,终于以付出大量士兵的生命为代价铸成了一个败仗。至于郑广臣师长是否被解除了此战的指挥权,目前还不得而知。能够知道的是,在6.11这一仗中,595团的前指是在147号高地,由团参谋长薛朝应和副团长黄金生指挥;而基指则设在了208高地,由副师长李凤龙和团长王兴辉坐镇。当后来屡攻不克,战斗打成胶着时,军参谋长粟戎生从师部赶到团基指亲自实施指挥。由此可见,粟戎生直接下到主攻团靠前督战,确实也是此次战斗的重要组织指挥者。

6月7日,军参谋长粟戎生、199师政委杜铁环、副师长李凤龙和军炮兵处长等军师领导纷纷下到595团指挥所,研究反击211高地的方案。经过多次研究,决心组织营级规模的突击梯队,在炮兵支援下强攻211高地。原定7日晚发起攻击,因步炮协同没有组织好,军前指命令当晚改为炮击,暂不进攻。又决定于9日晚攻击,但突击队在从147号高地分两路向211高地方向运动时遭到了越军的炮火封锁和火力伏击,伤亡较大,耽误了时间,军前指又令将攻击时间推迟到了10日晚。

这次反击211高地595团以1营为主攻营,第一梯队是1连,第二梯队是3连,预备队由紧急从松毛岭阵地调过来的597团3连担任,并以熟悉高地地形的9连部分人员协助作战。因进攻地域狭窄,各梯队按照班长、党员、共青团员的顺序,分别编成战斗小组,组成多支突击队,在师、团炮兵火力支援下依次出击,前边打光了后边上,誓死夺回211高地。高地上的3号哨位坚守人员也接到了命令,组成战斗小组,准备协同增援部队向1、2号哨位实施反击。1营副营长王朝栋在255高地负责一线指挥,团副参谋长朱宪宽在168号高地组织突击队向前机动,后又带警卫排进至255高地督战。

6月10日入夜后,战区下着大雨,天地一片黑暗。595团反击部队秘密向255高地的进攻出发阵地集结。20时左右,1营代理副营长宋可合带领9连3名先遣人员及电台兵1名,率先向211高地秘密摸进。20时25分,他们顺利到达211高地3号哨位,与坚守人员会合,并传达了上级命令。20时30分,第一突击梯队开始行动。

利用大雨夜暗为掩护,1连第一突击队15人在代理副连长贾柯率领下,从255高地沿小路向211高地摸进。1连第二突击队16人在代理副连长王忠远带领下,从168号高地向211高地运动。在进至“百米生死线”中间地域时,高地上的越军发现了突击队的行动,立即居高临下以密集火力向两山间的凹地实施拦阻射击。小青山和汉扬方向的越军重炮、直瞄火炮和高射机枪很快也猛烈开火,在147号高地至255高地、211高地至255高地、211高地2号至3号哨位间等地域打出了一道道火墙。199师和595团的炮兵群马上反应,同样以猛烈的炮火压制211、227高地之敌及周围各阵地越军炮兵。只见夜空中火球飞舞,弹道如麻,炮弹爆炸的气浪横扫着草木和人体,211高地地域完全陷入了地动山摇的风暴海洋之中。

当遭到越军火力打击后,1连突击队立即发力向前冲击,在纷飞的弹雨中时而卧倒,时而跃起,在血雨泥泞中不顾一切地滚进着。副连长贾柯身先士卒,带领几名突击队员率先冲过“百米生死线”进到了211高地山脚。越军居高临下从高地上甩下来雨点般的手榴弹和手雷,不少刚刚冲过“百米生死线”的突击队员又在山脚被四溅的弹片击中。在山脚前有一块5米多高的大石头拦住道路,向上是一个大斜坡,已筋疲力尽的突击队员在越过这块大石头时接连中弹倒下了十余人。此时贾柯的右腿也被弹片打了两个窟窿,他忍痛大喊一声“党员、骨干跟我上!”接着就扑上了高地。班长邵柒明、刘福禄也紧紧跟随副连长冲上了高地。另一路的1连第二突击队在经166号高地向211高地接近时,遭到左侧汉扬和无名1、2、3号高地越军的直瞄火炮、高射机枪火力射击,伤亡很大,失去了进攻能力。第一、第二突击队在运动途中遭到越军火力拦截后,相继与团前指失去了联系。为增强连续突击能力,团前指命令1连第三突击队和3连向255高地方向急进。

贾柯率第一突击队几名人员到达3号哨位后,宋可合副营长立即将高地上的人员组织起来,重新调整编组,并呼唤指挥部对211高地停止炮击,炮兵火力继续压制周围各越军炮兵阵地,然后由坚守3号哨位的9连人员带路,向2号哨位发起冲击。上山的道路非常狭窄,加上大雨倾盆,天色黑暗,满山都是碎石泥泞,突击队各组只能拉开距离,向各自的目标摸进。越军见中国炮兵对211高地停止了炮击,知道是步兵要进攻了,也立即做好了战斗准备。双方在黑暗中迎头相撞,展开了激烈的厮杀。在这样敌情不明的暗夜中作战,开枪射击会发出火光极易暴露目标,因而双方士兵主要以手榴弹、手雷进行战斗。只见高地上不断发出手榴弹、手雷的炸响和火光,被弹片击中的人则发出痛苦的喊叫。在9连人员的引导下,突击队员顶着越军雨点般扔下来的手雷向山顶冲击,不顾伤亡,连续跃进,终于冲上了2号哨位。贾柯和班长刘福禄一马当先,迅速围住一个越军据守的石洞,将手榴弹2枚1组地连续甩进去,随后用冲锋枪向洞内猛烈射击,将里面的越军全歼。其余突击队员也如法炮制,逐洞歼敌,迅速推向3号哨位。越军为防御方便,往往在洞口摆了很多的手榴弹和手雷,不料却便宜了中国士兵,顺势也都甩进洞内,物归原主。经过一阵短兵相接地激战,突击队夺回了1、2号哨位。

还在喘息未定之时,越军就向1、2号哨位发起了反扑。显然,越军早有预案,提前准备好了反击预备队。突击队员们都来不及巩固工事,就投入了阻击战斗中。因为突击队在反击路上已伤亡大半,攻上山顶的突击队员所剩不多,火力也不足,压制不住向上猛扑的越军,很快就被优势兵力的越军包围,只得形成各自为战。贾柯和刘福禄被越军围在2号哨位的一个石洞中,他们用冲锋枪、手榴弹奋力阻击敌人,直到将子弹打光。越军趁机将一连串手榴弹甩到洞口,贾柯的腹部被炸成重伤。刘福禄在给他包扎时,越军又用60炮向石洞射击,一发炮弹在洞口爆炸,刘福禄被弹片击中牺牲。这时几名越军围了上来,贾柯拼尽力气摸出最后3枚手榴弹拉响投向敌人,自己也壮烈牺牲。因双方力量悬殊,冲上山顶的突击队员大部牺牲,还有人不屈地跳下了山崖,1、2号哨位再次失守。宋可合副营长带领3号哨位的剩余人员想增援山顶的突击队,但被越军火力压在山腰,伤亡严重,攻不上去,这次反击终于失利。此时3号哨位已只剩8人,还有5名是重伤员,已无力继续反击。无奈之下,宋可合副营长只好呼唤师、团炮兵重新以炮火覆盖211高地,遮断越军进攻3号哨位的路线。双方继续进行着猛烈的炮战,从227、211高地到255高地一线打成了一团。

在山顶的战斗中,9连副班长缪甫荣引导突击队登顶,并攻占了越军一个石洞。在随后抗敌反击时,缪甫荣与战友们被打散,他的臀部和腿部被越军手榴弹炸伤,无法行动,只好隐蔽在一块大石头下边等待后续部队上来救援。然而尽管山上山下战斗不断,后续部队却迟迟没有上来。缪甫荣用冲锋枪和手榴弹奋力打击企图靠近的越军,直到打光了携带的所有弹药,身上又多处负伤。6月11日天亮后,越军在高地上展开搜索,身负重伤的缪甫荣最后落入了敌手,成为了67军在老山轮战中的第四名被俘人员,也是最后一名被俘人员。

1连的两支突击队先后反击211高地受挫,代理连长周银祥奉命率1连第三突击队向255高地机动,并指挥第二突击队剩余人员组织战斗。10日23时30分,周银祥率第三突击队从255高地向211高地继续增援,第二突击队剩余人员也投入了战斗。然而越军的炮火封锁非常严密,两支突击队大部伤亡在了“百米生死线”上,最后只有周银祥、王忠远等少数人员冲上了211高地。其后,周银祥、王忠远组织3号哨位人员再次向1、2号哨位发起反击,顶着越军的猛烈火力奋力与敌争夺。因为地形不熟,火力不足,兵力薄弱,很快就打成乱仗。突击队员虽几次冲上了1、2号哨位,却立不住脚,很快又被越军反击下来。3号哨位洞口也被越军直瞄火炮打坏,坚守人员伤亡很大。1连的三支突击队前仆后继发起攻击,一直血战到天亮,终于全部打残,已无力继续战斗。因为增援部队上不去,高地上的负伤人员也运不下来,3号哨位上的5名重伤员在坚持了几天后相继牺牲。高地上下随眼可见595团的牺牲和负伤人员,情景非常悲壮。

越军利用有利地形和火力优势多次打退了中国军队的反击,气焰很是嚣张。6月11日天亮后,越军在1号哨位前的一块大石头上吊起了一具中方阵亡人员的尸体,骄狂示威。后来查明,被吊起的阵亡人员就是贾柯烈士。中国军队官兵凡目睹此景者无不悲愤填膺,更加发狠地投入了战斗。

第一梯队攻击失利后,指挥部立即将第二梯队投了进去。6月11日凌晨1时10分,595团3连以建制排为单位组成三支突击队进入战斗。第一突击队就在刘海洋带领下向211高地发起冲击。因对地形和越军炮火规律熟悉,刘海洋带领突击队很快上到了211高地3号哨位,随即分3组向1、2号哨位进行偷袭反击。当时整个战斗已经打乱了,211高地上的部队与指挥部的联系时断时续,后方对高地上的战况无法清楚掌握,而双方炮兵为压制对方都拼命用炮火覆盖211高地,结果两军步兵就在不分敌我的炮火下展开了里出外进的殊死攻防战。刘海洋带着突击队员寻找有利地形向山顶冲击,途中被炮弹崩起的石块砸成重伤,昏迷过去。战友们将刘海洋背回了3号哨位,然后继续投入攻击。第一突击队在付出重大牺牲后一度攻上了2号哨位,很快又在双方炮火轰炸和越军反击下全部伤亡。这时3连的第二、第三突击队也进入了“百米生死线”向211高地增援。临行时团副参谋长朱宪宽已发下了严令:“前进一步可以,后退半步小心脑袋……!”

此时已是天亮,第二、第三突击队人员无法隐藏行踪,只能在漫天的炮火和遍地的地雷中奋力穿行,周围各高地的越军火力向他们猛烈射击,在255高地至211高地之间构筑了一道真实的“死亡地带”。面对如此的生死抉择,595团官兵的作风毫不稀拉,无一人退缩,皆勇猛向前。最后到达211高地3号哨位时,两支突击队的54名队员只剩下了第二突击队队长许金土、第三突击队长张卫良率领的9名人员,其中还有4名伤员。这种情况下,突击队人员轻伤不下火线,立即调整组织向山顶发起了反击。因为双方炮火打得太猛,不少突击队员在冲击路上遭到了己方炮火杀伤。经过激烈拼杀,突击队又夺回了1、2号哨位。由于天黑看不清道路,不少突击队员甚至打到了越军占据的227高地上,马上又与反扑越军展开了血战。指挥部从861 电台中多次听到突击队员呼喊已占领了1、2号哨位,但很快又没有了消息,焦急异常。当1、3连相继填进去后,211高地上仍持续血战胶着。当时昆明军区副司令员胡伯华指示67军“不惜一切代价,强行夺占211(含227),起码恢复1、2号哨位的防御态势。”在军区和军指的高压之下,军参谋长粟戎生又命令将预备队597团3连也投入战斗,一定要夺回211高地1、2号哨位。

597团3连连长田传贝率3排从255高地向211高地增援,出发不久就中弹牺牲了。3连3排冒着越军炮火奋力冲击,在11日中午时分冲上了211高地。其后3排分成数路向2号哨位反击,在越军交叉火力攻击下,除4人冲上2号哨位将其夺占外,其余人员均在冲击途中伤亡。在255高地指挥的1营副营长王朝栋急了,亲自带领一支突击队向211高地冲击。最后他和3名战士冲上了211高地,在继续冲到2号哨位附近时,遭到越军火力猛烈拦阻,无法前进,只好又退回了3号哨位。

打到11日下午15时许,211高地仍在恶战胶着。团前指收拢了被越军炮火打散的人员,又分别组成两支突击队继续向211高地增援。在3号哨位的1营副营长王朝栋、代理副营长宋可合、3营副营长陈光辉收拢了高地上的8名人员,依托已夺回的2号哨位继续反击,激战到15时30分,再次夺占了1号哨位及附近石洞。《老山绞肉机——悲壮的211高地》中这样写道:“直到最后时刻,前来增援的部队中595团三位副营长在67军参谋长‘不惜一切代价收复211高地,三位副总理在中南海等待我们胜利的消息’的命令下,带着最后的通讯员冲上山顶……。”

为了夺回211高地2个哨位,595团在指挥部严令下将部队连续添油投入,共发起9个波次突击队的轮番进攻,死打硬拼,伤亡惨重。打到后来团参谋长薛朝应已红了眼睛,拎着冲锋枪要亲自冲上211高地去拼命,被作战股长张建华喊战士拿绳子捆在了桌腿上;团长王兴辉已经准备承担战斗失利的责任,任凭上级撤职查办;副团长黄金生更是以为要上军事法庭,都给人拜托要照顾孩子了。反复血战到6月11日17时许,在597团3连后续部队增援下,经过多次拉锯,突击队报告已全部占领了211高地。通过从166号、168号、111号高地观察到的情况判断,3营营长谭德生和团副参谋长朱宪宽向军、师报告,已经占领了211高地。然而,与高地坚守人员的联系不久又中断了。越军集中火力封锁255高地至211高地、3号哨位和1、2号哨位间的接近路线,双方炮火反复在高地上覆盖,597团3连后续增援部队难以接近1、2号哨位的洞口,夺回的阵地迟迟不能巩固。此后,除了13日597团3连突击组一度打到2号哨位洞口,又被越军炮火阻挡外,再未能接近1、2号哨位。这2个哨位上的坚守人员孤军作战, 顽强抵抗越军的炮火轰击和进攻袭扰,还要忍受饥渴伤痛的折磨,情况非常困苦。211高地上的争夺一直持续到了6月14日21时,坚守1、2号哨位的突击队员又一次全部伤亡,阵地再度被越军控制,高地上的剩余人员只好退守3号哨位。无奈之下,67军命令199师停止了进攻。

从5月31日至6月14日的战斗中,仅先期投入的595团7、9连就伤亡了84人,而后期主攻的1连各突击队打到剩下4人,3连的三支突击队最后从高地上只下来了2人,配属的兄弟部队597团3连也伤亡近半。这场战斗打得太惨了,根据诸多资料综合分析,595团和597团3连先后投入的攻击部队牺牲了70余人,被俘4人,负伤200余人。595团的1、3、7、9连都遭到重创,2个步兵营失去了战斗力。因为越军炮火封锁严密,军工队上不去,211高地上的伤员、烈士也运不下来。除了被坚守部队收拢的伤员外,很多伤员在战斗中被打散,只能隐蔽在遍布高地的石洞、石缝中等待救援,不少人是在顽强坚持了数日后才牺牲的。身负重伤的刘海洋则是3天后在团领导指名下被军工拼死冲上高地上抢运回后方的。从255高地通往211高地的“百米生死线”上,伤员和烈士横陈遍野,情景惨烈异常。在十多天的殊死争夺中,部队建制早已被打乱,许多人在战斗中被打散、走散,甚至牺牲得无声无息,也有幸运者历经多日磨难终于归队。据老兵回忆,这次战斗后能自己撤回出发阵地的突击队员还不到十分之一。而双方炮兵进行了持续多日的反复炮战,将十多万发炮弹倾泻在211高地地域,战后的211高地竟被炮火削去了4米,整个山头到处都是石粉碎屑和零乱光秃的树枝,已经变成了白花花一片……。

67军战史记载:“根据军指示,199师于85年6月10日21时,组织595团1、3、9连部分兵力和597团3连发起反击574号阵地西山头两个哨位的战斗。经10个小时艰苦激战,于11日7时20分攻占表面阵地,于15时30分攻占了1、2号哨位及附近洞穴。这次反击虽然攻击分队英勇顽强,不怕流血牺牲,一度夺占了目标,歼敌110余名,但由于攻击分队协同不周,夺占的哨位未最终坚守,反击战斗未能完全奏效。”

67军在211高地战斗的失利,当时引起了全军一片哗然。总部很快派出调查组下来进行调查,收集到了大批干部战士告状的证言和信件,最后确定准备不足、地形不熟、配合失当以及军、师支援炮火未能压制越军炮火,是造成战斗失利的主要原因。而67军指挥层在此次战斗前后有处置不当、指挥失误之责,也遭到了总部的严厉批评。1985年6月30日,还发生了一名枣庄籍战士在晚饭时进入67军军部食堂开枪乱打人造成伤亡的严重事件,再次震惊了总部。坊间多传此事件与211高地战斗失利有关系,是幸存的战士下来报复军领导。不过根据现有资料看,肇事者是因厌战怕死而行凶,与211高地战斗并无直接关系。

595团虽然在6.11战斗中损失惨重,但其后还是打出了好仗。7月19日,越军又发起了“M-2”攻势,出动了754团和982团的2个营兵力,向那拉地区111高地、142号高地发起了多波次的连续轮番攻击,并以部分兵力沿142号高地右翼向146号高地翼侧穿插,企图割裂并攻占595团前沿阵地。分别坚守111高地的595团6连和142号高地的1连,克服连续战斗造成的体力衰弱,机智灵活实施近战歼敌,在师、团炮兵火力支援和友邻597团坚守分队的密切协同下,激战到26日,先后抗击了越军12次营、连规模进攻和20多次小股兵力偷袭,共歼敌350余人,其中毙敌营长1名、连长1名,伤敌副营长1名、副连长2名,击毁敌火炮17门、机枪4挺,缴获轻武器、弹药一批,粉碎了其“M-2”进攻计划。战后,595团1连、6连被济南军区通令嘉奖,6连荣记集体一等功,并被中央军委授予了“老山坚守英雄连”荣誉称号。

因为595团打得比较苦,伤亡较大,从8月9日开始到9月14日,该团被分批调离前线撤到后方休整。199团令597团临时防守松毛岭和那拉两个方向的防御正面。10月至11月,595团经过整补后又重新进入那拉地区接替了597团坚守阵地。因为中央军委命令67军轮战时间延长到一年,为保证一线部队休整并掌握适当的预备队,同时利用轮战机会考验乙种步兵团扩编投入战斗的水准,济南军区又将67军200师的“战斗模范团”598团扩编为甲种步兵团,于10月10日拉上老山接防了597团的松毛岭一线阵地。

在这次老山轮战后,595团全团荣立集体大功一次,加上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荣立的集体大功一次,从此有了“双大功团”之誉。然而,211高地战斗的失利,却成为了该团团史上刻骨铭心的痛。

最后说一下围绕211高地战斗的尾声。“6.11战斗”失利之后,从军区、67军到199师都踏实下来,重新开始熟悉战场,细致研究当面越军的战斗特点。为了收复211高地,当时67军制定了三个预案:一是大打出手,夺回211高地的同时拔掉越军的227高地等阵地,并攻击小青山,稳定整个那拉方向的防御态势;二是不打小青山,夺回211高地,攻占227高地后炸掉阵地上的所有越军屯兵洞、工事后撤回;三是仅限于夺回211高地的1、2号哨位。经过军区和67军的慎重考虑,最后确定采用第三方案。在郑广臣师长的指挥下,199师先后组织力量多次前出潜伏侦察,熟悉了211高地的地形,摸清了越军的活动规律,选好了接敌和攻击路线,并提前秘密排除了攻击道路上的360多枚地雷和400多颗铁钉。

经过充分准备后,1985年9月1日,由郑广臣师长亲自组织指挥,师侦察连副连长原明、副指导员贺光明带领17人组成的突击队,秘密摸上211高地3号哨位潜伏,等待时机,并继续熟悉高地上的敌情。在经过电台通讯欺骗等手段诱敌后,9月8日,突击队利用雨雾的掩护,出敌不意地于白天出击。当日10时30分,突击队沿3号哨位左上方一段30米长的峭壁隐蔽接敌,爬上了越军占领的2号哨位下方的一块大石壁后面。10时44分,原明通过报话机呼叫炮兵火力支援,瞬间227高地及其与211高地相连的鞍部就被中国军队炮火覆盖。原明、贺光明各带突击小组分别扑向1、2号哨位,在防守越军还没反应过来之前就以火力将其封在石洞中,随后迅速搜剿打洞,仅用12分钟就将2个哨位上的越军全歼。战斗中击毙了1、2号哨位上的7名越军,并杀伤了对面227高地上的14名越军,缴获重机枪1挺、冲锋枪5支、报话机1部、手雷260余枚和手榴弹3箱。突击队只轻伤2人,一举夺回了1、2号哨位,打了一个漂亮仗。

227高地的越军很快又向211高地发起了反扑,因为这次199师精心组织了步炮协同,突击队在炮兵火力支援下顽强阻击,在半天时间内先后打退了越军班、排规模的4次反扑,歼敌数十名,终于巩固住了1、2号哨位。战斗中,越军的一发炮弹在原明身边爆炸,导致他的右眼负伤失明,右手的几个手指也受了伤。战后,参加奇袭211高地的17名突击队员个个立功,其中荣立一等功的有7名,二等功的有5名,三等功的有5名。原明荣立一等功,并被中央军委授予了“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巩固了211高地的阵地后,师侦察连突击队奉命撤出,由与211高地有不解之缘的595团7连接替防御任务。越军后来又继续对211高地实施了反扑,595团7连在炮兵支援下机智灵活地打击敌人,相继抗击了越军的30余次反扑和偷袭骚扰,歼敌百余名,牢牢守住了阵地。9月13日中午,595团7连将阵地交给增援部队597团7连,尔后撤出了战斗。597团7连继续坚守211高地,反复与越军斗智斗勇,终于彻底将敌人的反扑气焰打了下去。在44天内,越军先后向211高地实施了 98次进攻和120次偷袭。但在199师坚守部队及炮兵的有力打击下,寸土未得,被击毙300多人,轻重伤员不计其数,最后只得放弃了夺取211高地的企图。

211高地战斗,因其血腥惨烈而在老山战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老山绞肉机之名,非是虚传。在事过多年后,能尽量还原出这场战斗的史实,让后人能记住那些血洒疆场的将士,不忘战争教训,也是我辈不得不做的事。

原明在上战场之前曾留下遗书,写了16个字:“战死沙场,军人本分。妻母节哀,含笑九泉。” 而67军全体官兵在老山战场共同的口号是:“祖国在我心中!”这就是那一代军人振聋发聩的声音。

最后提一下,1990年1月,中越双方交换战俘,211高地战斗中被俘的李林海、姜文达、缪甫荣经交换回归。王念顺当时未在交换名单中,但后来也回到了国内,具体途径不清。李林海同志,据说在越南娶了两个媳妇,一个也没带回来,自己只能先上军事法庭了。不过听说后来他刑满出来后,在中越间跑买卖搞得很红火,已成一款,比很多战友混得都强。
一个哨位也就几个人,一个山头也没几个人,火炮的封锁远没有越军有效,杀几轮越军估计也就死了几十个,那几百的战果估计有点平衡的味道了吧。
bf109k6 发表于 2015-2-8 20:32
一个哨位也就几个人,一个山头也没几个人,火炮的封锁远没有越军有效,杀几轮越军估计也就死了几十个,那几 ...
都没看仔细就信口开河,人家明明写到44天内打退98次进攻120次偷袭,300多战果很多吗?我方为争夺211付出了极大代价,猴子来争付的代价就会小?
想起了----凯旋在子夜
211争夺战确实很激烈,尽管受到挫折,但上去的战士都是好样的。
俘虏确实不能当啊!
211高地这事情,军委先后两次派调查组,第一次是作战部的,被混过去了。下面群情激烈,第二次派军训部的,到底军训部天天和部队摸爬滚打,最后出的调查报告引经据典,有调查有分析,简直可以做学术论文。

基本观点就是直接指挥员情况不明,决心大,缺乏基本的军事素质和指挥才能。把战士生命不当回事情。199师大功团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好文收藏。


在超大第二次看到这场战斗的文章。真想骂死哪三个坐在中南海的副—总理,特么管经济的领导插手军事,结果就是害怕我们可爱的战士。一个十亿人口的国家有多少大事要副总理关心啊,你特么干嘛跑来关心一个小小哨位得失

在超大第二次看到这场战斗的文章。真想骂死哪三个坐在中南海的副—总理,特么管经济的领导插手军事,结果就是害怕我们可爱的战士。一个十亿人口的国家有多少大事要副总理关心啊,你特么干嘛跑来关心一个小小哨位得失
沈大,你现在的主题数目是250,希望加油哦。
那个高地根本不值得守,把山洞炸毁了事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反面教材啊,几乎把能犯的错都犯了
指挥员2B的原因,不知道怎么混上去的。当个连长都不配,渣脑袋还指挥打仗。。。为了揽功,把战士的生死不当回事。
李林海为什么不枪决?!
沈大出品,必属精品。
什么时候能够到中越边境旅游,去实地看看就好了。话说,船头,松毛岭这些地方,对民间开放吗?
南沙守夜人 发表于 2015-2-9 21:18
沈大出品,必属精品。
什么时候能够到中越边境旅游,去实地看看就好了。话说,船头,松毛岭这些地方,对民 ...
船头是边境口岸,松毛岭属于老山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都对民间开放。
沈听雪 发表于 2015-2-8 19:55
在6月4日以后,595团3营又组织力量乘夜暗增援211高地。经过顽强冲击,3营副营长宋春雷带领部分人员上到了21 ...
请问沈大,为什么一个连队会有两名代理副连长?
斯普鲁恩斯基 发表于 2015-2-9 21:38
请问沈大,为什么一个连队会有两名代理副连长?
通常配给突击队,排长也是,第一、第二,保障持续指挥。
沈听雪 发表于 2015-2-9 21:44
通常配给突击队,排长也是,第一、第二,保障持续指挥。
原来是这个道理啊,谢谢。
根本的问题,还在指挥员啊
沈听雪 发表于 2015-2-9 21:44
通常配给突击队,排长也是,第一、第二,保障持续指挥。
好快的回复,谢谢啦!
今后要去的时候,一定要把这篇文章打印带上,面对真实地形,领略当年战士的伟大牺牲。
写的精彩!
绝好的文章
幸好67军损失最大战果也最大,要不然可真丢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