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造吴三桂的军费太高才使康熙不得不撤藩谎言是在玩弄历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18 21:24:08

  为了给康熙撤藩而发起战争找理由,有一种说法是“天下财赋, 半耗于三藩”,即全国的财政赋税,大半用于三藩(见《明季稗史汇编.四王合传》),清政府耗不下去了,不得不行此策。
  清政府确曾向云南拨去过大量的军费,据载一年达九百万余两,这是一个不小的数目,不过这是顺治十七年的数据。为什么这年拨向云南的军费如此高,其原由稍后再讲。
  按《清史稿.125》记载,在清初顺治九年时,全国各种赋税中的银钱收入共约二千四百多万两,后来又有增加,支出中兵饷占一千三百余万两,后来兵饷曾增加至二千四百余万两,不管是哪个数字,拨向云南的九百万两都占一个极大的比例,清政府确实无法长期提供。但是这样大的军饷开支,只能是在战争期间,即在清政府集中力量消灭最后一部分南明及农民军残部时,在云南集中相当大的兵力时的特殊情况。
                                      
  顺治十四年,南明军中的孙可望进攻李定国(二人原皆是张献忠部将)兵败。孙可望降清,清廷尽知南明虚实。以吴三桂为平西大将军进攻云贵。吴三桂击败反清主力李定国,把南明永历帝撵往缅甸。顺治十六年正月清军进入昆明。三月清政府命吴三桂镇守云南,给予管理云南的一切权利。
  此后,李定国,白文选等南明将领继续在各地抗击清军,与之作战的当然是吴三桂。所耗军费不会少。
  顺治十八年,吴三桂进军缅甸,逼缅甸交出南明永历帝,次年杀永历帝父子于昆明。南明大将李定国悲愤病死,白文选降。至此对南明战争告终。在此前,拨向云南的军费在清政府总财政支出中占相当大的比例是很正常的,十七年的军费比例当然不会低,那几年中还可能更高的。
                                  
  此后,拨住云南的费用在减少,例证之一如下:
  在康熙六年时曾裁减云南贵州的俸饷,这是由大臣王熙提出的。他在给皇帝的奏折中说,吴三桂一年需三百万两,大部分需要从其它省分调拨,应裁减,结果省出百余万(参见《清朝先正事略.卷4》)。可见和南明未平定时相比,康熙六年的云南军费已经少多了,而且作为边疆地区军费稍高点也正常。更重要的是,清朝中央政府还是可下令让他大幅裁减,如果清政府仍觉太高,可进一步下令削减,如吴三桂硬抗,康熙也师出有名。可惜在文献中并没有这样的记载。
  向三藩所拨的军费占全国之半,和撤藩之间有十多年的时间,在二者之间建立因果逻辑关系是没有道理的。问题在于有些讲康熙帝及吴三桂的书籍上,包括一些现代人写的,对于时间不加说明,似乎在力图给人一种幻象:供养吴三桂等三藩已经成为清政府无法忍受的负担,撤藩也就成为不可避免的了。这就不能不使人想到,这是不是在为“英明大帝”歌功颂德而玩弄历史。
                                   
  有人还会提出,云南贵州等地的少数民族中有相当部分是支持南明的,清政府和他们的战争并未因永历帝被杀而立即结束。这是对的。在击败南明军后,吴三桂还用了短几年时间,就镇压了少数民族的反抗,使云南彻底地平定下来,在康熙五年吴三桂打败土司禄昌贤之后,直到康熙十二年吴三桂起兵之前,云南贵州并没有什么战事。这大约也是康熙六年王熙提出削减云南钱粮的根据之一吧。
                               
  把撤藩前十几年的数据拿来,当作不得不撤藩的理由,是那些明明掌握着大量的史料,但为了把康熙供作圣主,或英明大帝的‘学者’们干的。说他们在玩弄强X历史,也不为过。
  现代人不会再带有色眼镜去看历史,我们不要再受骗了。
  为了给康熙撤藩而发起战争找理由,有一种说法是“天下财赋, 半耗于三藩”,即全国的财政赋税,大半用于三藩(见《明季稗史汇编.四王合传》),清政府耗不下去了,不得不行此策。
  清政府确曾向云南拨去过大量的军费,据载一年达九百万余两,这是一个不小的数目,不过这是顺治十七年的数据。为什么这年拨向云南的军费如此高,其原由稍后再讲。
  按《清史稿.125》记载,在清初顺治九年时,全国各种赋税中的银钱收入共约二千四百多万两,后来又有增加,支出中兵饷占一千三百余万两,后来兵饷曾增加至二千四百余万两,不管是哪个数字,拨向云南的九百万两都占一个极大的比例,清政府确实无法长期提供。但是这样大的军饷开支,只能是在战争期间,即在清政府集中力量消灭最后一部分南明及农民军残部时,在云南集中相当大的兵力时的特殊情况。
                                      
  顺治十四年,南明军中的孙可望进攻李定国(二人原皆是张献忠部将)兵败。孙可望降清,清廷尽知南明虚实。以吴三桂为平西大将军进攻云贵。吴三桂击败反清主力李定国,把南明永历帝撵往缅甸。顺治十六年正月清军进入昆明。三月清政府命吴三桂镇守云南,给予管理云南的一切权利。
  此后,李定国,白文选等南明将领继续在各地抗击清军,与之作战的当然是吴三桂。所耗军费不会少。
  顺治十八年,吴三桂进军缅甸,逼缅甸交出南明永历帝,次年杀永历帝父子于昆明。南明大将李定国悲愤病死,白文选降。至此对南明战争告终。在此前,拨向云南的军费在清政府总财政支出中占相当大的比例是很正常的,十七年的军费比例当然不会低,那几年中还可能更高的。
                                  
  此后,拨住云南的费用在减少,例证之一如下:
  在康熙六年时曾裁减云南贵州的俸饷,这是由大臣王熙提出的。他在给皇帝的奏折中说,吴三桂一年需三百万两,大部分需要从其它省分调拨,应裁减,结果省出百余万(参见《清朝先正事略.卷4》)。可见和南明未平定时相比,康熙六年的云南军费已经少多了,而且作为边疆地区军费稍高点也正常。更重要的是,清朝中央政府还是可下令让他大幅裁减,如果清政府仍觉太高,可进一步下令削减,如吴三桂硬抗,康熙也师出有名。可惜在文献中并没有这样的记载。
  向三藩所拨的军费占全国之半,和撤藩之间有十多年的时间,在二者之间建立因果逻辑关系是没有道理的。问题在于有些讲康熙帝及吴三桂的书籍上,包括一些现代人写的,对于时间不加说明,似乎在力图给人一种幻象:供养吴三桂等三藩已经成为清政府无法忍受的负担,撤藩也就成为不可避免的了。这就不能不使人想到,这是不是在为“英明大帝”歌功颂德而玩弄历史。
                                   
  有人还会提出,云南贵州等地的少数民族中有相当部分是支持南明的,清政府和他们的战争并未因永历帝被杀而立即结束。这是对的。在击败南明军后,吴三桂还用了短几年时间,就镇压了少数民族的反抗,使云南彻底地平定下来,在康熙五年吴三桂打败土司禄昌贤之后,直到康熙十二年吴三桂起兵之前,云南贵州并没有什么战事。这大约也是康熙六年王熙提出削减云南钱粮的根据之一吧。
                               
  把撤藩前十几年的数据拿来,当作不得不撤藩的理由,是那些明明掌握着大量的史料,但为了把康熙供作圣主,或英明大帝的‘学者’们干的。说他们在玩弄强X历史,也不为过。
  现代人不会再带有色眼镜去看历史,我们不要再受骗了。
历史就是小姑娘。
昨天在家看电视正好看到康熙王朝里皇帝着急裁撤三番 孝庄说 为了省这么点小钱何必着急等吴老死就一了百了了嘛
到底是多少 列个图表啊  
报纸上还一本正经称于成龙砍了康麻子的外甥喀礼,康麻子还称赞他给他升官,骗鬼啊,家奴那有权有胆杀野猪皮皇亲?
看来理清这个问题,需要查阅大量的清朝财政资料
lijie8257 发表于 2015-2-3 10:43
历史就是小姑娘。
不过有些事还是没法胡乱化妆的,只能虎一时,长远上看是越描越黑。
qqweee 发表于 2015-2-3 10:49
昨天在家看电视正好看到康熙王朝里皇帝着急裁撤三番 孝庄说 为了省这么点小钱何必着急等吴老死就一了百了了 ...
撤藩和财政问题根本就没有关系,那是一个牵扯到意识形态和民族的问题。
楼主的战斗力要报表了,又学习了。佩服
吴三桂在造反前,一直在服从小玄子的命令,不断得再裁军,玄烨太愣头青,硬是逼反了三藩
静观 发表于 2015-2-3 19:08
楼主的战斗力要报表了,又学习了。佩服
我对于人们对康熙的盲目崇拜,无法忍受。
从理性的角度看,康熙是中华民族中止发 展的千古罪人。
长乐居士 发表于 2015-2-4 08:19
我对于人们对康熙的盲目崇拜,无法忍受。
从理性的角度看,康熙是中华民族中止发 展的千古罪人。
桑结大喇嘛刚藏了六世达赖的转世灵童,康熙就下严旨:限时交出转世灵童,否则“发川陕之兵问罪城下”。康熙看出如果西藏教廷的最高领袖是亲准格尔的,那清朝在新疆就没戏了,这种战略眼光比起明朝眼睁睁看着吐鲁番政权换人,眼睁睁看着哈密卫被打下而仅仅是索要官印不知道要高到哪里去了,无论怎么看,康熙的战略眼光要远远高于明清两朝大多数皇帝
长乐居士 发表于 2015-2-4 08:19
我对于人们对康熙的盲目崇拜,无法忍受。
从理性的角度看,康熙是中华民族中止发 展的千古罪人。
可以说,没有康熙,也就没有新疆,更没有西藏了,当然对于某些解体论爱好者来说,也就没有新疆问题和西藏问题了
长乐居士 发表于 2015-2-4 08:19
我对于人们对康熙的盲目崇拜,无法忍受。
从理性的角度看,康熙是中华民族中止发 展的千古罪人。
不至于吧 他之前依然拉开了那么大的差距.... 有没有他已经无所谓了......
hxy111 发表于 2015-2-4 15:13
不至于吧 他之前依然拉开了那么大的差距.... 有没有他已经无所谓了......
这是一个很长的话题,需要从多方面说明。
有清一代的总体路线是由康熙定下来的,明末的思想活跃,经济自由等都是在清初彻底压灭。
火器的发展也是在他手中停止的。
康熙是第一个了解西方将来必为中国祸害的皇帝
…………
说起来话太长。
长乐居士 发表于 2015-2-4 19:37
这是一个很长的话题,需要从多方面说明。
有清一代的总体路线是由康熙定下来的,明末的思想活跃,经济自 ...
你这是在评价一个封建帝王还是在评价一个圣人?就连革命导师不能指导身后几十年的路线方针,你要让一个封建帝王为身后200年的事情负责?这也太强人所难了吧。
landlordcd 发表于 2015-2-4 19:59
你这是在评价一个封建帝王还是在评价一个圣人?就连革命导师不能指导身后几十年的路线方针,你要让一个封 ...
一个历史人物如果有影响到几百年后的事,当然要加以评说,不论他是不是圣人。
康熙和牛顿几乎同时。
如果他无所作为,也就不说什么了。但他所作的重大决策,如海禁、中止火器发展、极度推崇理学等无一不是背着历史发展的方向的,这就不能不说了。当然需要一件件的分析。
长乐居士 发表于 2015-2-5 08:44
一个历史人物如果有影响到几百年后的事,当然要加以评说,不论他是不是圣人。
康熙和牛顿几乎同时。
如 ...
我感觉你看问题看得很浮。或则说的八股点,你看问题还是“一人兴邦一人丧邦”的那一套,没能从生产力生产关系的角度看问题。

你提到了牛顿,那就好好说道说道牛顿——你对科学史完全没有认识。说到牛顿定律,必须要提开普勒(1571-1630);提开普勒,就要提第谷(1546-1601);提到第谷,就要提星历表(1554);提到星历表,就要提葡萄牙的亨利王子(1394-1460)。牛顿定律可不是牛顿老兄被苹果一砸想出来的,那可有欧洲二百多年的积累的,中国有这积累吗?

退一步,假设中国出了个牛人马顿提出了马顿定律,然后呢?牛顿定律提出后,有麦克洛林(1719),有月距表(1767),有哈雷金星凌日测日地距离,这一切最终的结果是天文航海历——远洋航行必备的东西——资本家们开拓市场开拓原料产地都需要他。马顿定律对中国的地主们有什么意义呢?不过是奇技淫巧而已,能帮助地主们多收几担租子吗?“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求,那这种需求就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中国真的要是对科学有迫切需求,那这种需求是康熙能阻止得了的?神仙都办不到!

终止火器也是一样,大清又没有当前威胁,又没有发展殖民地的需要,发展火器做什么?火绳枪更换次军队装备,燧发枪再次更新次军队装备,滑膛枪换一次,线膛枪再换一次。又不打仗,频频得换部队装备干什么,钱多烧的?

“他所作的重大决策,如海禁、中止火器发展、极度推崇理学等无一不是背着历史发展的方向的,这就不能不说了”
什么叫历史的发展方向,历史是螺旋式上升的,哪个方向才叫历史的方向?这些行为本质上不是阻碍了历史的发展,是阻碍了生产力的进步。是康熙一个人阻碍的吗?不是,是地主阶级,是地主雇农生产方式——楼主你看问题没看到这种层次上,你看问题就不深刻。
landlordcd 发表于 2015-2-5 12:27
我感觉你看问题看得很浮。或则说的八股点,你看问题还是“一人兴邦一人丧邦”的那一套,没能从生产力生产 ...
明末始,世界处在一个大转变时期,一个可能对于国家有重大影响的人物,应该放在这个环境中去评价。
康熙和俄国彼得一世大体同时,都是和牛顿几乎同时代的。俄国和中国一样,也没有什么积累可继承,但两国后来的历史差别极大。俄罗斯没有百年痛苦的半殖民地史。
康熙太精明,他为那极少数一撮人的利益,放弃了国家的发展和利益。
长乐居士 发表于 2015-2-5 16:16
明末始,世界处在一个大转变时期,一个可能对于国家有重大影响的人物,应该放在这个环境中去评价。
康熙 ...
“明末始,世界处在一个大转变时期,一个可能对于国家有重大影响的人物,应该放在这个环境中去评价。”
这是一句正确无比的废话,谈论重要人物的积极作用或者消极作用这没问题,但是在谈论人物的作用前是不是要先把客观环境分析下?打个比方,改开之后广东是相对先进省份,广西是相对落后省份,所以广东省长们是强人,广西省长们是废物?一点也不考虑人的因素,环境的因素,政策的因素,交通的因素?事实上,加入你把历任广东广西省长交换,广东也不会差到哪去,广西也不会强到哪去。统治者的因素,在天下大势面前,其实真的很微不足道。

再说点天下大势或者是客观因素的东西。你说“康熙太精明,他为那极少数一撮人的利益,放弃了国家的发展和利益”,按照你前面的意思,所谓放弃了国家利益就是指“没有发展科学火器之类的”吧,我在19楼里问了两次“这个东西有什么用?这个东西有助于地主收租子吗?”,我在这里换一种问法“在康熙时代,中国哪个阶级,或者阶层,至少是利益集团,迫切的希望康熙发展科技火器”?我在追加一个问题“在当时的西欧,有人迫切希望政府发展科技火器吗?”

问题的答案很明显,在中国没有人对科技火器等有迫切的需求,因为这些东西无助于地主收租子;在西欧,工厂主商人们迫切的追求科技进步,因为这些东西有助于他们扩大再生产。生产关系,这才是问题的根本,也是我前面强调你前面忽略的东西。

中国清朝之后的落后,本质上是生产关系的落后,这不是康熙一个人的责任,也不是满清贵族一小撮人的责任,这是所有中国地主阶级的责任。你责备错人了。
landlordcd 发表于 2015-2-7 23:10
“明末始,世界处在一个大转变时期,一个可能对于国家有重大影响的人物,应该放在这个环境中去评价。”
...
我在前边的贴子中说康熙‘中止火器发展’,不够准确,是停止火器的仿制。
明朝有些‘昏庸’的皇帝在位期间,仍大量仿制欧洲较先进的火器,如万历。虽然当时在表面上看不出来要打大仗。
当康熙明知欧洲的火器已经较中国先进不少,而且在他在位前三十年中多次战争中有优异表现,他还知道千百年后西洋人必为中国之大患。在这种情况下中止火器的仿制(且不说发展),实在找不到理由来为他开脱。
当然要在一定环境中去看历史人物,绝不是废话。
仿制武器有什么用?呵呵,巩固国防有什么用?真懒得说了。
“明末始,世界处在一个大转变时期,一个可能对于国家有重大影响的人物,应该放在这个环境中去评价。”
...
其实就是个历史观的问题,太注重一小部分人在历史上的作用那就过于唯心
太注重大多数人或者说人民群众对历史的作用,而忽略了小部分人对历史的重要作用就是机械唯物了
放在一个朝代,当然要考察这个朝代的当权者功过如何了,这也符合国内的传统史观的
YY如果明朝不死、中国现在就多么多么牛逼,跟YY常校长还在、 我们就能吃上一手狗粮是一回事。

清朝的出现,并没有改变中国社会的整体风气,科技的闪光,依旧会瞬间消失,而不会向西方那样不断发展。
landlordcd 发表于 2015-2-7 23:10
“明末始,世界处在一个大转变时期,一个可能对于国家有重大影响的人物,应该放在这个环境中去评价。”
...
你的这些纯属浅薄之见,其实就是满清酋长造成的落后挨打,如果换了明朝,肯定会把火器发扬光大。
古代中国长期以来是底层工匠掌握很牛逼的技术和经验,但是缺乏更高层次的人把技术和经验上升为理论,学校里没人教也没人学科技方面的东西。这种社会环境下想抗衡西方近代的科技体系,没有赢的可能。

利马窦那个年代,已经可以看出中国相比于西方的劣势,当时西方虽然弱小,但是科技方面已经起飞,大明王朝的主流还在之乎者也。

搞中医中药几千年,如此丰富的实践经验,却没见国人在动植物分类上面有啥贡献。

这个影响一直到今天,比如红木市场上,国人会起出各种古怪新奇的名字来忽悠国人自己,对外却不敢,人家一个拉丁学名就限死你所有忽悠的本事。

所以,把近代中国的落后归因于清朝,没有意义,对今天追赶西方也没有什么用,蒙蔽自己而已。
清朝的失误反倒可以总结为:作为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过多的参照了前政权的弊端,缺乏新意。

对外交流方面还不如元朝。
ss4ss7 发表于 2015-2-8 13:59
古代中国长期以来是底层工匠掌握很牛逼的技术和经验,但是缺乏更高层次的人把技术和经验上升为理论,学校里 ...
把中国近代落后单独归之于清统治者是不全面的。
朱元璋就尽力在中国建成一个封闭的、保守的制度,尽力扼杀一切可能主生的新生事物。
明后期的无能的统治,实际上已经使这个制度成虚设。如果明朝的统治继续下去,中国会走向何方,应该是个未知数。不能忽略朱元璋的罪责,但他的决策的恶果,在后来被他继承人的昏庸冲淡了。
清朝,主要是康熙帝又重新把这个封闭的、保守的制度恢复起来,而且似更顽强一些。在这样的统治下,中国必定走向衰败,没有第二条路。
在这种意义下,清统治者,特别是康熙的罪责更大一些。
pengdongqing 发表于 2015-2-8 12:30
其实就是个历史观的问题,太注重一小部分人在历史上的作用那就过于唯心
太注重大多数人或者说人民群众对 ...
说的对。
在明朝初年和清朝大多数时间,中央集权,尤其是皇帝个人把持一切权力,已达极致。
不考究最高统治者的功罪是不恰当的。
pengdongqing 发表于 2015-2-8 12:30
其实就是个历史观的问题,太注重一小部分人在历史上的作用那就过于唯心
太注重大多数人或者说人民群众对 ...
说的对。
在明朝初年和清朝大多数时间,中央集权,尤其是皇帝个人把持一切权力,已达极致。
不考究最高统治者的功罪是不恰当的。
长乐居士 发表于 2015-2-8 07:19
我在前边的贴子中说康熙‘中止火器发展’,不够准确,是停止火器的仿制。
明朝有些‘昏庸’的皇帝在位期 ...
“巩固国防有什么用?真懒得说了。”
别懒得说啊,你要真么说,就先要把286骂一顿,因为他搞了个百万大裁军,他为什么不巩固国防呢?然后你又把男克也骂了一顿,因为他总统任期内裁撤了一大批军工计划,他为什么也不巩固国防呢?
“他还知道千百年后西洋人必为中国之大患”,几十亿年后地球还毁灭呢,也没看人类现在为了阻止地球毁灭做点什么。话又说回来了,“中华文明还是欧美人的心腹大患呢”,从拿破仑的“睡狮”到之后的“黄祸”,这二百年间也没看他们为了阻止中华文明特地做了点什么。

从历史的角度看中国军工,宋朝时期是大发展,明和清前叶是停滞,清晚期又是个大发展,等到了新中国,五十到七十年代又是大发展,然后八十九十年代停滞,然后新世界继续大发展。世界上也是这样,军工发展最快的时候是冷战,冷战后各国全慢下来了。军工发展是与安全形势息息相关的,要打仗了就大发展,不打仗就刀枪入库,世界上都一样。你与其责备康熙停止火器,还不如问问为什么康熙时中国不像欧洲那样扩张。

而且我前面可是问了两个问题,你只说了火器,科技呢?你为什么只字不提呢?火器对清朝还算有一点点用处,科技有什么用?——特别的,对地主收租子有什么用?再想一想我另外的一个问题,科技对工厂主生产商品有什么用?
你把这两个问题好好想想,你就明白我说的“清朝落后的本质是是生产关系的落后,是地主阶级的落后”的原因了。
landlordcd 发表于 2015-2-9 16:11
“巩固国防有什么用?真懒得说了。”
别懒得说啊,你要真么说,就先要把286骂一顿,因为他搞了个百万大 ...
把现代科学技术等同于火器是清末洋务派水平的思维……
walross 发表于 2015-2-9 17:24
把现代科学技术等同于火器是清末洋务派水平的思维……
认定科技等同于火器制造是一大误区,但是在科技发展史上,火器及航海曾经是其重要激励诱因。

不要以为和科学技术发展史上,是科学家和发明家闲得没事了,突然有了新奇想法,科技就发展起来了。

只有小孩子才会相信苹果砸在头上就有了万有引力定律,瓦特看见老奶奶水壹冒气就发明了蒸汽机。
长乐居士 发表于 2015-2-9 17:52
认定科技等同于火器制造是一大误区,但是在科技发展史上,火器及航海曾经是其重要激励诱因。

不要以为 ...
作为一个基本常识,牛顿的力学属于基础理论,和直接的武器等军火生产制造并没有直接关系。

当然牛顿的成果也是在一定的支持下诞生的,关于这个方面各种科学史和科学社会学著作早已汗牛充栋。这里不需要赘述,只需要指出一点,导致牛顿力学诞生的,作为基本常识,绝对不是哪个“多数民族”的君主的支持,而是整体的社会变迁和运动。

瓦特的蒸汽机也是一样。离开了整体社会的变迁和运动谈及这些,呵呵……
“为了给康熙撤藩而发起战争找理由。。”  真是可笑,三藩之战乱是谁发起的?是吴蕃起兵叛乱而不是清廷主动进攻云南。这场叛乱,吴三桂是发动者。你第一句话就不顾基本事实,还码这么多字,真难为你了。
walross 发表于 2015-2-9 18:31
作为一个基本常识,牛顿的力学属于基础理论,和直接的武器等军火生产制造并没有直接关系。

当然牛顿的 ...
牛顿力学的产生,和当时英国航海极盛有关,想否定这个是不可能的。优质火器的需求促进了冶金、机械制造乃至于化工的发展,这也是科技史中的常识。

不只是科技的发展,许多重要的大事件都当然和社会制度及其发展变迁有密切关系,但是,否定掌权的人(其数量不是很多)也对这样的大事件,乃至于社会制度的变迁有极大影响,那就机械了。
野马三 发表于 2015-2-10 00:39
“为了给康熙撤藩而发起战争找理由。。”  真是可笑,三藩之战乱是谁发起的?是吴蕃起兵叛乱而不是清廷主动 ...
撤藩是吴三桂的起兵的直接原因,这有错吗?所以,撤藩就是发起战争。
长乐居士 发表于 2015-2-10 07:30
牛顿力学的产生,和当时英国航海极盛有关,想否定这个是不可能的。优质火器的需求促进了冶金、机械制造乃 ...
作为基本的常识,当时的英国航海,不是哪一个人或者哪几个人的一时心血来潮,而最少是一个阶级的,进行了几个世纪之久的事业。

至于火器的问题,还是那句话,清末洋务派已经证明了此路不通,无论你重复多少遍都是这样。

至于你的最后一句话,我们现在讨论的不是哪个“重大事件”,而是科学、技术、整个社会的产业的发展(火器的制造也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有问题么?
长乐居士 发表于 2015-2-3 15:31
撤藩和财政问题根本就没有关系,那是一个牵扯到意识形态和民族的问题。
我倒觉得意识形态和民族问题归根到底也是经济问题
长乐居士 发表于 2015-2-4 08:19
我对于人们对康熙的盲目崇拜,无法忍受。
从理性的角度看,康熙是中华民族中止发 展的千古罪人。
么有康熙改变不了什么,汉族文人难道会工业革命吗?会发展科技嘛?
长乐居士 发表于 2015-2-5 08:44
一个历史人物如果有影响到几百年后的事,当然要加以评说,不论他是不是圣人。
康熙和牛顿几乎同时。
如 ...
多新鲜,就算中国有牛顿,还是明朝,他也会去读四书五经而不是搞科学。汉族自己的缺陷不去反省,偏要怪到自己学生头上,这种鸵鸟心态才是落后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