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仁军教授带领团队填补非致命武器科研空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0 11:23:46
战仁军教授带领团队填补非致命武器科研空白




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王通化 崔继承 张锦星
责任编辑:牛晨斐
2015-01-23





明天的感叹号,诞生于今天的问号——记武警工程大学战仁军教授和他的科技创新团队■本报记者 王通化 特约记者 崔继承 张锦星
战仁军教授和他的创新团队经常在一起科研攻关


    在古都西安的武警工程大学校园内,有一座中国最早运用科技打造的“安全门”——秦朝阿房宫的磁石门。

今天,磁石门的遗址上,一群铸盾尖兵正在打造另一座“安保之门”。

与2200多年前那座维护封建统治者安全的门不同,这是一座打击恐怖主义、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反恐制胜之门。

面对严峻反恐斗争形势,这群铸盾尖兵心忧国家人民,牢记神圣使命,运用科技创新,研发技术先进的高效能反恐装备对打击暴恐活动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的科研成果已有50多项获国家、军队和武警部队科技进步奖。

他们,便是武警工程大学战仁军教授和他的创新团队。

起跑:紧盯国际前沿

“填补非致命武器科研空白是新世纪反恐斗争的紧迫需要,我们必须只争朝夕”

这是不可思议的一幕:

不借助任何光学摄像装备,隔着厚厚的墙壁,一个密闭房间内多个人员的一举一动,竟在室外的一个屏幕上“直播”——他们的外形轮廓、准确位置以及行为特征,被不同颜色的“点阵”实时清晰勾勒。

让业内人士惊讶的是,眼前这个刚刚诞生的三维隔墙雷达理论样机,无论是探测精度还是成像的精细程度,都超过了当下国际同类产品!

三维隔墙雷达,只是战仁军领衔的创新团队取得的众多非致命武器科研成果中的一项。采访这个团队,记者发现,紧盯国际前沿技术是牵引他们非致命武器科研创新的引擎。

上世纪90年代,外军推出了研究联合非致命武器的计划。密切跟踪这一动态的战仁军敏锐地意识到,“非致命武器”这一科研新概念的提出,对于武警部队反恐处突斗争有着重大的借鉴价值。在他的积极建议和推动下,武警工程大学相继成立非致命武器教研室和非致命武器研究所,在国内率先确立起以非致命武器为特色的科研发展战略,一系列重要科研项目也由此迈出攻关步伐。

穿透定位曾是世界反恐处突行动的难点,为准确搜捕打击恐怖分子,美国、以色列等国争相研发和探索隔墙探测技术。2004年,这个团队雷达专业出身的翟晓军一提出开展“隔墙雷达”研制,便立即得到战仁军大力支持。

2009年,战仁军赴法国巴黎参观第十六届国际军警装备展。看到西方发达国家展出的隔墙雷达装备,他心里更有底了。回国后的第一件事,便是找到翟晓军说:“我们不比他们差,有些方面还比他们强。一定要坚持下去,争取更快更大的突破。”在他的精心组织和推动下,这个项目不断突破技术难点,从最初简单的一维单点定位逐步发展到二维多点、三维成像定位。

“填补非致命武器科研空白是新世纪反恐斗争的紧迫需要,我们必须只争朝夕。”强烈的使命意识和顽强拼搏精神,让战仁军和他的创新团队在不长时间里,接连取得突破性进展:制订了非致命武器研究中长期规划,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基于化学、声学、光学、电学等技术的非致命武器作用机理、终点效应以及装备军用标准的研究;创立了非致命武器课程体系,实现了本、硕、博三个层面的人才培养;出版了国内第一部非致命武器专著,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空白;主办了全国首届非致命武器发展学术研讨会,展示了近百种非致命武器研制成果,确立了在国内非致命武器科研领域领先地位。



http://www.81.cn/jwgz/2015-01/23/content_6319197.htm




战仁军教授带领团队填补非致命武器科研空白




来源:解放军报作者:王通化 崔继承 张锦星责任编辑:牛晨斐2015-01-23




明天的感叹号,诞生于今天的问号——记武警工程大学战仁军教授和他的科技创新团队■本报记者 王通化 特约记者 崔继承 张锦星
战仁军教授和他的创新团队经常在一起科研攻关


    在古都西安的武警工程大学校园内,有一座中国最早运用科技打造的“安全门”——秦朝阿房宫的磁石门。

今天,磁石门的遗址上,一群铸盾尖兵正在打造另一座“安保之门”。

与2200多年前那座维护封建统治者安全的门不同,这是一座打击恐怖主义、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反恐制胜之门。

面对严峻反恐斗争形势,这群铸盾尖兵心忧国家人民,牢记神圣使命,运用科技创新,研发技术先进的高效能反恐装备对打击暴恐活动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的科研成果已有50多项获国家、军队和武警部队科技进步奖。

他们,便是武警工程大学战仁军教授和他的创新团队。

起跑:紧盯国际前沿

“填补非致命武器科研空白是新世纪反恐斗争的紧迫需要,我们必须只争朝夕”

这是不可思议的一幕:

不借助任何光学摄像装备,隔着厚厚的墙壁,一个密闭房间内多个人员的一举一动,竟在室外的一个屏幕上“直播”——他们的外形轮廓、准确位置以及行为特征,被不同颜色的“点阵”实时清晰勾勒。

让业内人士惊讶的是,眼前这个刚刚诞生的三维隔墙雷达理论样机,无论是探测精度还是成像的精细程度,都超过了当下国际同类产品!

三维隔墙雷达,只是战仁军领衔的创新团队取得的众多非致命武器科研成果中的一项。采访这个团队,记者发现,紧盯国际前沿技术是牵引他们非致命武器科研创新的引擎。

上世纪90年代,外军推出了研究联合非致命武器的计划。密切跟踪这一动态的战仁军敏锐地意识到,“非致命武器”这一科研新概念的提出,对于武警部队反恐处突斗争有着重大的借鉴价值。在他的积极建议和推动下,武警工程大学相继成立非致命武器教研室和非致命武器研究所,在国内率先确立起以非致命武器为特色的科研发展战略,一系列重要科研项目也由此迈出攻关步伐。

穿透定位曾是世界反恐处突行动的难点,为准确搜捕打击恐怖分子,美国、以色列等国争相研发和探索隔墙探测技术。2004年,这个团队雷达专业出身的翟晓军一提出开展“隔墙雷达”研制,便立即得到战仁军大力支持。

2009年,战仁军赴法国巴黎参观第十六届国际军警装备展。看到西方发达国家展出的隔墙雷达装备,他心里更有底了。回国后的第一件事,便是找到翟晓军说:“我们不比他们差,有些方面还比他们强。一定要坚持下去,争取更快更大的突破。”在他的精心组织和推动下,这个项目不断突破技术难点,从最初简单的一维单点定位逐步发展到二维多点、三维成像定位。

“填补非致命武器科研空白是新世纪反恐斗争的紧迫需要,我们必须只争朝夕。”强烈的使命意识和顽强拼搏精神,让战仁军和他的创新团队在不长时间里,接连取得突破性进展:制订了非致命武器研究中长期规划,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基于化学、声学、光学、电学等技术的非致命武器作用机理、终点效应以及装备军用标准的研究;创立了非致命武器课程体系,实现了本、硕、博三个层面的人才培养;出版了国内第一部非致命武器专著,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空白;主办了全国首届非致命武器发展学术研讨会,展示了近百种非致命武器研制成果,确立了在国内非致命武器科研领域领先地位。



http://www.81.cn/jwgz/2015-01/23/content_6319197.htm




发力:瞄准实战攻关

“把反恐斗争需要作为团队最优先的选题,把提高战斗力作为检验科研的唯一标准”

这些年,这个创新团队推出的许多科研成果,都给那些关注中国反恐部队非致命武器发展进程的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2007年,“车载脉冲防暴水炮”问世。这款水炮的独门绝技在于,可以借助先进的脉冲技术瞬间连续发射10次,形成强大的威慑和驱离能力,技术性能达到国际警用装备先进水平。

2009年,首都国庆60周年大阅兵,一辆出现在武警机械化方队里的防暴驱散车,引起很多人好奇。专家称,该车对于在野外等复杂地形发动暴乱行动的恐怖分子具有很大威慑和打击力。

2010年,武警装备展上,一款无人机在遥控指令下跃向天空,瞬间实时侦察画面传回。更令现场人们惊讶的是,这款无人机还不时灵活地做出各种战术动作……

了解内情的人知道,这些明星装备的背后是另一群“明星”。多少年来,正是因为战仁军带领团队锁定武警部队执勤、处突、反恐急需,夙兴夜寐攻关突击,才有了一系列适应一线反恐斗争需要的装备和器材的问世。数据显示,近5年来,这个创新团队对部队急需的侦察弹、某型环保防暴臭弹、防暴攻击盾牌等数十个项目立项,研发的18款装备列装部队,涉及侦察、驱散、打击、防护等领域,在维稳反恐一线发挥了重要作用。

“要把反恐斗争需要作为团队最优先的选题,把提高战斗力作为检验科研的唯一标准。”这是战仁军和他的科研创新团队始终坚持的信条。

使命感有多强,创新脚步就有多急。为了更好服务部队战斗力建设,他和战友们不辞辛苦深入一线调研,分析暴恐活动发生的新形势、新特点,了解官兵反恐装备实际使用情况,掌握装备性能优劣,研究改进措施,选择确定新的课题——

新疆乌鲁木齐“7·5”事件之后,战仁军第一时间去那里调研。回来之后,他组织团队,全力以赴展开“处置大规模恐怖暴力事件非致命武器关键技术和新型装备研发项目”的科研攻关。

西藏拉萨“3·14”事件之后,马永忠教授一头扎进驻藏部队,撰写出了针对性极强的《非致命武器在维稳处突中的战术运用》案例库。

去年4月底,郭三学教授再次去新疆部队调研。严峻的反恐形势让他彻夜难眠。那段日子,他夜以继日,根据一线官兵的建议,对有关装备器材进行升级改造。

新年伊始,夜晚的黄河滩寒风料峭。滩边,一处工厂车间灯火通明。刘禄胜教授穿着防弹衣和防护头盔,正带着一群人全神贯注地对一款防暴弹进行最后的改造试验。“非致命武器的改造升级,是我们的进行时态。部队官兵的反馈建议,我们要第一时间落实到装备上。”刘禄胜说。

加速:打造跨越“引擎”

“小作坊式科研搞不出反恐利器,必须用现代化科研平台支撑团队创新”

武警工程大学一处不起眼的二层建筑,迄今为止已迎接了46批国内外部队高级军官以及专家的参观访问。

一座普通建筑,何以成为一所大学的地标和名片?

走进来,人们才会发现,这里大有乾坤:绿光激光器、空间光调制器、精密脉冲声级计、天幕靶、光幕靶、冲击波测试系统……各种装备仪器,构成了国内先进的非致命武器性能测试实验平台。

谁能想到,这个现代化的非致命武器实验室,前身竟然是一座食堂?带领团队打造了这座现代化科研平台的战仁军清楚地记得,团队形成之初所经历的种种困难情景:没有专门的检测仪器,当初刚研制某型防暴弹时,检验成效都是自己趴上去一次次地闻;没有专门场所,有的科研项目只好在一个旧车库里手工操作;而团队多产的攻关专家翟晓军的许多科研成果,干脆就是在他自己那30平米的小房子里完成的……

随着更多重大科研项目上马和展开,战仁军愈来愈感到:这种小作坊的科研模式已成为创新攻关的“瓶颈”,要更好地承担起非致命武器研发的战略任务,就必须尽快打造现代化的科研实验平台。

尽管战仁军的这一想法和建议得到了学校党委的大力支持,但实现起来并非易事。战仁军面临的第一道拦路虎是没有经费和地方——凑上家底,只有200万,学校只能勉强腾出一个食堂。

把食堂改为实验室,当时很多人认为简直是天方夜谭。但战仁军的特点是认准的事不回头。他带着李其祥、汪勇清等骨干先当“设计师”,自己设计图纸,然后当“泥瓦匠”,带着工人改造施工。

等空间布局修缮一新之后,第二道拦路虎接踵而至:非致命武器实验装备没有现成的东西可以“克隆”。激光烟幕测试系统、声光威力测试系统、动能测试系统……许多非致命武器的实验设备本身就是一场研发过程。

对于中国非致命武器研究领域来说,这是一个重要日子——2006年3月7日,武警工程大学建成全国首家以防暴弹为品牌的非致命武器实验中心。此后,历经8年持续建设,这里不仅建成武警部队重点实验室,而且成为国内非致命武器研发、测试重要基地。我国著名武器装备专家周克栋教授参观后评价:“理念先进,设施一流,作用显著。”

一流的平台带来的是创新成果的跃升。截至目前,该实验室研发生产的防暴驱散车、隔墙探测雷达、爆炸式催泪弹等3大类45项非致命武器已装备部队。

尾声:铸盾仍在路上

夜深人静的时候,战仁军经常到两个地方散步。

一处是磁石门遗址上的花园。每当走过这座重修的特殊建筑,他总会想到,今天在维护国家社会安全、打击恐怖主义面临的新挑战……

另一处是大学中心广场。那尊刻有鲜红“铸盾”二字的高大景观石,更是时时提醒和激励他和同事们勿忘使命,加倍努力!

这是一个清醒的团队。习主席在视察武警部队时深刻指出,推动信息化建设加速发展,完善具有武警特色的装备体系,不断增强基于信息系统的执勤处突体系能力。对照这句话,战仁军感到紧迫感扑面而来:“创新只有逗号,没有句号;明天的感叹号,也许就诞生在我们今天看到的问号里。”

这是一个有梦想的团队。检索这个团队诸多在研预研目录,诸多项目仅看名字便足以让人振奋:集攻击、侦查、监视、救援、弹药输送于一体的警用无人战车,全域高机动装甲车,基于直升机平台的防暴武器系统,爆炸物干扰设备,电磁催泪风暴武器系统,可侦听微型旋翼飞行器……

古老的磁石门,即将见证新的“梦想地标”——距实验室那座普通二层小楼不远处,一座新的建筑正在筹划建设中。在学校党委支持下,战仁军和他的团队正在谋划对已建成的现代化科研平台进行升级拓展。

创新没有完成时,铸盾始终在路上。可以预见,作为未来国内一流的非致命武器实验中心,这里必将开始新一轮的冲锋,迎来科研成果的井喷局面。

(《解放军报》2015年1月23日 0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