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度航空航天前沿展望:军用技术(组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3 22:27:26


2015航空航天展望:亚洲进入隐身战机时代(组图)


2015年01月21日  来源:中国航空报 




日本的ATD-X验证机。
  对于全球航空航天业以及防务业来讲,未来的技术前沿究竟在哪里,是当前各国积极探索的重点问题,并且在一些领域已经露出了端倪。可自动飞行的飞机,速度更快的直升机,航天器快速发射技术,类人脑计算机等等,这些技术不但已经有了成果,并且有的已经完成了原型机的制造。它们无疑是航空航天与防务领域的技术前沿,是2015年值得关注的焦点。
  亚洲进入隐身时代
  战斗机隐身技术在亚洲地区的快速扩散,将是2015年世界军用航空技术的一大特征。中国在2014年公开了其研制的下一代隐身战斗机FC-31,而日本防卫省技术研究与开发研究院(TRDI)将于2015年对本国制造的ATD-X隐身战斗机先进技术验证机进行飞行测试,这种与瑞典萨伯公司“鹰狮”战斗机同级别的验证机领全球之先采用了光纤飞控技术,并装备石川岛播磨重工(IHI)研制的XF5-1涡扇发动机。ATD-X验证机所取得的技术未来将用于日本F-3战斗机研制项目,后者预计2030年服役。除了中国和日本,韩国也将于2015年启动KF-X隐身战斗机研制项目;此外土耳其也开始启动本国隐身战斗机研制项目TF-X,未来主要用于取代F-16以及弥补F-35采购数量的不足。

http://www.chinanews.com/mil/2015/01-21/6989783.shtml

2015航空航天展望:亚洲进入隐身战机时代(组图)


2015年01月21日  来源:中国航空报 




日本的ATD-X验证机。  对于全球航空航天业以及防务业来讲,未来的技术前沿究竟在哪里,是当前各国积极探索的重点问题,并且在一些领域已经露出了端倪。可自动飞行的飞机,速度更快的直升机,航天器快速发射技术,类人脑计算机等等,这些技术不但已经有了成果,并且有的已经完成了原型机的制造。它们无疑是航空航天与防务领域的技术前沿,是2015年值得关注的焦点。  亚洲进入隐身时代  战斗机隐身技术在亚洲地区的快速扩散,将是2015年世界军用航空技术的一大特征。中国在2014年公开了其研制的下一代隐身战斗机FC-31,而日本防卫省技术研究与开发研究院(TRDI)将于2015年对本国制造的ATD-X隐身战斗机先进技术验证机进行飞行测试,这种与瑞典萨伯公司“鹰狮”战斗机同级别的验证机领全球之先采用了光纤飞控技术,并装备石川岛播磨重工(IHI)研制的XF5-1涡扇发动机。ATD-X验证机所取得的技术未来将用于日本F-3战斗机研制项目,后者预计2030年服役。除了中国和日本,韩国也将于2015年启动KF-X隐身战斗机研制项目;此外土耳其也开始启动本国隐身战斗机研制项目TF-X,未来主要用于取代F-16以及弥补F-35采购数量的不足。
http://www.chinanews.com/mil/2015/01-21/6989783.shtml
  空中发射运载火箭将卫星送上天,并不是一项新技术,但是2015年波音将进行一次与以往不同的尝试。基于美国国防预先研究计划局(DARPA)“空射辅助进入太空”项目(Alasa)的支持,波音公司将在2015年使用一架改进的F-15E战斗机将一枚轻型运载火箭送上太空,与传统分级式运载火箭不同,这枚7.2米长的火箭全部的4台发动机都安装在火箭顶部,借以减轻发射重量,简化控制系统。Alasa项目旨在经济快速地将50千克以下的卫星送上太空,并且可以在全球任何地方任何时间进行发射,而发射费用只相当于传统发射方式的三分之一,不超过100万美元。
  如果一种直升机的速度能够达到现役直升机机型的2倍,并且具备后者的全部机动性能,那它必然引发全球直升机市场的革命,这也是西科斯基公司希望看到的。依靠公司自己投资的2亿美元研发资金,西科斯基将于2015年完成2架S-97“侵袭者”直升机原型机的制造和试飞。作为X2技术验证的继承者,S-97原型机的巡航速度可以达到220节,并具备高过载机动性能,以及出色的低速灵活性和盘旋性能。S-97并不是西科斯基高速直升机计划的最终产品,它主要用来为西科斯基/波音联合研制的SB-1“挑衅者”中型通用直升机验证机项目铺平道路,后者预计2017年首飞,是为美国陆军研制的。
  更为重要的是,这种芯片能耗非常低,目前一款标准微处理器每平方厘米的功耗是50瓦到100瓦,而TrueNorth只有不足70毫瓦。用TrueNorth芯片构建一个与人脑工作能力相当的处理器,外形尺寸只有12.5厘米,功率不超过1千瓦。
  用可移除式的机器人充当飞机的副驾驶会是什么样的效果?在作战任务中,需要的飞行员数量将会大大减少,同一任务中一些飞机会像无人机那样完成起飞和降落。DARPA主导的Alias项目,旨在开发一种可插拔式的座舱自动驾驶包,从而达到上面所说的目标。目前,美国海军实验室正联合Aurora飞行科研中心进行攻关,他们开发的座舱自动驾驶包适用于现役所有货运直升机,能够自主选择着陆点,并且可以规避风险和躲避地面威胁,并完成自动着陆。而其下一步目标,则是实现直升机的完全无人驾驶。
  由于具有长航时、大载荷等突出优势,美国“捕食者”级别的无人机已经不再仅仅充当侦察角色,而是转变为战场上的作战利器。但是,将如此大尺寸的非折叠翼无人机部署在军舰(航母除外)的甲板上几乎是不可能的事,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级别无人机的使用灵活性。而DARPA主导的TERN项目,即由诺斯罗普·格鲁门和Aero Vironment公司联合研制的中高空长航时(MALE)无人机,未来将可以解决这一问题,部署在中小型军舰上。在TERN项目中,无人机将采用垂直起飞模式,不过DARPA还向Aurora飞行科研中心提供了资金,支持其对可以安装在甲板上的吊车式侧臂无人机发射/回收系统进行验证,该系统能够发射和回收1000磅级别的多任务无人机。(袁新立)
六项中美国占了五项,亚洲就日本。没有兔子国
2015年世界航天工业发展回顾——装备与技术发展
2016-01-08
国外国防科技文献资料快报二、装备与技术发展
2015年全球航天发射活动与2014年相比有所减少,主要航天国家在航天系统与关键技术方面取得稳步进展。
(1)发射活动
2015年,全球7个国家或组织共进行86次航天发射(未计入亚轨道发射),失败或部分失败5次,成功率约为94.18%。其中,俄罗斯29次、美国20次、中国19次、欧洲8次、印度5次、日本4次和伊朗1次。
(2)航天运输系统
运载火箭方面。1月,“猎鹰”-9火箭首次验证一子级着陆回收,在海上回收平台上“硬着陆”而损毁。4月1,“猎鹰”-9火箭再次验证一子级着陆回收,由于一子级着陆横向速度过高而倾倒,造成部件大面积损伤。6月,“猎鹰”-9火箭第3次验证一子级着陆回收,但火箭在起飞2分19秒后发生爆炸。12月,SpaceX公司使用“猎鹰”-9火箭执行11颗第二代OrbComm卫星发射任务,发射后9分40秒,火箭第一级成功降落在预定地点。
4月,美国蓝源公司的“新谢帕德”亚轨道太空旅游飞行器在德克萨斯州进行了首次飞行试验,该飞行器由助推火箭和太空舱两部分组成,采用垂直起降方式,完全可重复使用,能够搭载3~6名乘客。11月,蓝源公司再次发射“新谢帕德”飞行器。发射后,在距地表100千米的高度,助推火箭与太空舱分离,而后自由飞行并下落,最终降落在预定地点。
7月,美国70吨构型“航天发射系统”重型运载火箭进入全面研制阶段,俄罗斯重型运载火箭改变发展途径。
8月,欧洲航天局向空客赛峰集团授出26 亿美元“阿里安”-6 火箭研制合同,标志着该型火箭研制工作正式启动。“阿里安”-6 计划于2020 年首飞,并逐步替代现役“阿里安”-5大型火箭。
11月,日本使用H-2A火箭成功将加拿大Telstar 12V通信卫星送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这是日本国产H-2A火箭首次执行商业航天发射任务并获得成功,由此将推动日本进军国际卫星发射市场。
太空飞船/太空飞机方面。7月,DARPA向波音公司授出合同,开展“试验型空天飞机”-1(XS-1)项目1B阶段的工作,预计2016年8月前完成XS-1项目方案设计、核心部件关键技术确定等工作,2018年进行首次飞行验证。
8月,NASA与洛•马公司对“猎户座”飞船结构、火药燃烧、发射中止系统、软件、导航与控制等开始进行关键设计评审。目前已完成主要工作,表明飞船设计已足够成熟,可以进行全规模的制造、装配、集成与测试。
9月,NASA分别与波音公司和SpaceX公司签订合约,分别建造新一代载人航天系统“星际航班”和“龙”载人飞船,预计2017年底开始试飞。NASA负责提供专家,并指派4名宇航员员参加飞行测试,对系统能否完成国际空间站运营任务进行验证。
(3)军用航天器
侦察监视卫星方面。10月,美国家侦察局(NRO)的NROL-55任务将一组2颗海洋监视卫星成功发射入轨。这两颗卫星是美军“天基广域监视系统”(SB-WASS)的第七组卫星,主要用于对海面舰船的探测和监视。2月和6月,俄罗斯先后发射新型“雪豹”-M1测绘卫星和“角色”-3光学侦察卫星,以取代旧型“琥珀”系列返回式卫星;6月~9月,俄罗斯继续部署了一颗旧型的“琥珀/钴”-M10胶片返回式侦察卫星,补充现役“角色”卫星在轨故障导致的天基侦察能力缝隙。2月和3月,日本分别成功发射2颗“情报收集卫星”(IGS)系列卫星,包括1颗新型的“光学五号”光学侦察卫星和1颗备用的雷达侦察卫星,其中“光学五号”卫星的分辨率提高至0.3米~0.4米。
导弹预警卫星方面。5月,美国“天基红外系统”(SBIRS)大椭圆轨道载荷-3(HEO -3)载荷通过了美空军的在轨测试,进一步增强了美军对北半球高纬度地区的导弹发射探测能力。11月,俄罗斯发射首颗“统一空间系统”(EKS)新型导弹预警卫星,EKS系统是俄罗斯新一代导弹预警系统,计划在2018年完成10颗卫星的星座组网。
通信卫星方面。1月和9月,美国相继发射“移动用户目标系统”(MUOS)第3颗和第4颗星,完成MUOS初始星座构建;7月,第7颗“宽带全球卫星通信”卫星(WGS-7)顺利发射并传回首批信号;同月,已入轨的3颗“先进极高频”(AEHF)通信卫星开始初始运行,至此,美国宽带、窄带和受保护等新一代军事通信卫星系列全部完成了初始星座构建并逐渐取代上一代系统。4月,法意联合研制的“西克拉尔”(Sicral)-2通信卫星成功发射,达到欧洲军用通信卫星合作的巅峰,未来在军事战略通信倾向保持独立、以及财政纠纷等多种因素作用下,欧洲主要国家依然倾向选择独立研制军事通信卫星的道路。8 月,印度发射第2颗军事通信卫星“地球静止轨道卫星”-6(GSAT-6),将保障地面部队在不同地形或地貌条件下的作战通信连续、安全、高质。
导航卫星方面。欧洲导航卫星发射最多,3月、9月和12月,欧洲利用“联盟”火箭分别通过三次一箭双星发射,将6颗伽利略导航卫星送入预定轨道。美国成功发射3颗GPS-2F卫星。3月,印度发射第4颗 “印度区域导航卫星系统”卫星(IRNSS-D),至此,印度已经具备3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和1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在轨卫星数量达到4颗,可实现系统初始运行能力。俄罗斯和日本均没有进行导航卫星发射活动。
(4)导弹攻防与高超声速武器
战略导弹方面。2015年,国外共进行28次战略弹道导弹试射,26次成功,1次失败,1次结果不明。美国战略导弹即将开始新型陆基洲际导弹的方案选择,2015年进行了8次战略弹道导弹飞行试验,均获成功,3次为“三叉戟”-2潜射导弹,5次为“民兵”-3导弹;俄罗斯推进多型战略核导弹的研发部署以应对西方压力成功,进行了7次战略弹道导弹飞行试验,其中包括“边界”、“亚尔斯”、“白杨”陆基洲际弹道导弹以及“布拉瓦”、“轻舟”潜射弹道导弹;印度战略导弹取得显著进步,三位一体核力量建设初现端倪,2015年进行7次试射,其中包括“烈火”-1、“烈火”-3、“烈火”-4和“烈火”-5陆基导弹及K-15潜射弹道导弹;法国成功试射了1枚M51潜射弹道导弹,适度推进战略核威慑力量建设,保证有效可靠的核威慑;此外,朝鲜进行2次潜射弹道导弹试射,一次失败另一次情况不明,巴基斯坦2次试射“沙欣”-3中程弹道导弹,伊朗试射1枚“伊玛德”中程弹道导弹。
战术导弹方面。2015年,国外共进行39次战术导弹试射,其中37次成功,2次失败。2月,美国成功进行了远程反舰导弹(LRASM)第三次样机自由飞行试验,验证了LRASM的空气动力学特性,以及识别、规避空中诱饵的能力。5月,美陆军在白沙靶场首次利用陆军一体化防空反导(AIAMD)指挥控制系统(IBCS)引导“爱国者”-2(PAC-2)导弹成功完成了拦截弹道导弹目标的试验, 11月,AIAMD系统进行了首次巡航导弹目标拦截试验,导弹成功命中目标。4月,美空军和海军各自独立成功进行了AIM-120D先进中距空空导弹(AMRAAM)飞行试验,空军为AIM-120D设计了若干真实作战场景,验证了导弹出众目标攻击能力,海军完成了该导弹在F/A-18系列战斗机上的集成和试验。10月,俄罗斯利用新型“口径”-NK(北约代号SS-N-30A)巡航导弹袭击了在叙利亚的11个IS目标。10月,印度试射“无畏”(Nirbhay)巡航导弹失败,在助推器点火、分离,弹翼和发动机均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导弹爬升至预定高度却偏离航迹而急速下降,导弹于半空自毁,失败原因仍在进一步分析中。
高超声速武器方面。5月,美空军开展第四次X-37B飞行器的飞行演示验证,X-37B飞行器在2010年、2011年和2012年分别进行了为期224天、469天和674天的三次飞行演示。8月,美国“先进高超声速武器”(AHW)第二次飞行试验因助推器故障而失败。2月,俄罗斯对Yu-71高超声速助推滑翔飞行器进行了第四次飞行试验,但未获成功。
(5)太空对抗
美国空间态势感知能力大幅提升,继续强化数据的集成与利用。9月,美国两颗“地球同步轨道空间态势感知计划”(GSSAP)卫星获得初始运行能力,标志着美军高轨目标巡视侦察能力得到极大提升,并已具备反高轨目标的实战能力。GSSAP卫星具有高精确轨道机动能力,通过与地球同步轨道目标的相对漂移实现全轨道巡视探测,最短重访周期约30天,可支撑美军高轨态势感知能力向支持空间作战的目标技术侦察、行动意图判断等领域拓展。由此,美军高轨目标巡视侦察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欧盟五国签署协议将共同利用现有空间监视资产,打造一体化空间目标监视与跟踪网。根据“空间监视与跟踪服务”项目,6月,由欧盟资助,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英国签署协议,组成的五国联盟,将在五年内协调使用现有光学与雷达跟踪望远镜,建造空间监视与跟踪网,监测和保护欧盟的“伽利略”导航星座和“哥白尼”环境监测卫星。2015-2020财年,空间监视将获拨款7千万欧元,发展军民两用项目,以降低对美国太空监视网的依赖。
俄利用小卫星密集验证反卫使能技术。3月,俄罗斯秘密发射小卫星“宇宙”-2504进入近地轨道,入轨后该星多次在轨机动并至少与两个空间目标交会。这是俄近两年内第三次验证此类技术。4月~7月,“宇宙”-2504与发射其入轨的火箭上面级开展在轨交会,其间还曾靠近一不明轨道碎片。2014~2015年,俄罗斯连续利用小卫星在近地轨道密集验证轨道机动技术,尽管卫星尺寸相对较小,机动能力有限,但其技术可为发展更强的空间机动平台提供技术储备。防御性空间对抗领域采取广泛措施保护空间系统安全。
10月,美军开始测试运行新型空间系统指控中心——“机构联盟的联合空间作战中心”(JICSpOC),目的是整合来自美国国防部和情报机构、商业部门,乃至国际盟友的空间力量,进一步提高空间系统的指控能力。3月,美军联合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完成第8次“施里弗”系列空间战模拟演习——“施里弗2014军演”,探索并评估未来空间体系结构在拥挤、降效,以及运行受限环境下的弹性;确定未来空间体系结构的程序、运行方案,以及战术、技术及程序开发可行性,以便改进对国家安全空间所有要素的防护与相互支持。12月,美军在施里弗空军基地举行“施里弗-2015”军演,目标是:增强空间系统弹性;为作战人员提供优化效应以支持其联合行动;对未来能力加以应用,保护多作战域冲突下的空间实体。(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