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大原创』一种5.8mm PDW设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18 12:44:01
本文原来贴在QBQ上,现在贴在这儿,供大家参考。
新的5.8mm PDW设计有以下特点:
1、采用弹匣平行安装在枪管下面布局(子弹成垂直方向,通过拨弹杆和转向机构,实现供弹。该布局方式与P90的成水平方向不同),枪总体高度低,火线低,便于匍匐隐蔽射击;长×宽×高总体积小,便于携带;弹匣为双排供弹,容量50发;弹匣由工程塑料制成,但在弹匣口用金属加强,提供空仓挂机功能;弹匣透明,可以了解弹匣剩弹数量;弹匣底部设置有突起,方便向前卸弹匣。
2、采用鄙人的类似刀具中背锁的半自由枪机,结构简单,可减轻枪机重量;闭膛待击,提高射击精度。
3、拉机柄采用鄙人的利用复进簧导杆拉机柄设计,可节省空间,减少零件数量,减轻重量;拉机柄在后面,类似于MP7的位置,方便左右手操作;没有突出零件,方便携带; 机匣不用在侧面或顶上开槽,增加机匣强度;可在机匣上面、侧面安装附件导轨(皮卡汀尼导轨),可附加多种附件。
4、扳机机构具有连发延迟击发机构,降低连发理论射频。
5、设计类似MP7的枪机解脱按钮,当子弹快射击完毕时,托弹底板推动空仓挂机卡笋,卡住拨弹杆,使其不能向上转动,拨弹杆卡住枪机,使其不能向前运动,从而实现空仓挂机。当新的弹匣安装好后,按动枪机解脱按钮,按钮推动空仓挂机卡笋复位,放卡拨弹杆,拨弹杆在枪机推动力的作用下,推动子弹向上并转向,枪机则继续向前运动,推子弹上膛,闭膛待击。
6、其他:向右抛壳、伸缩枪托设计,非关键受力部件采用工程塑料。
参数:
口径:5.8mm
长度(缩/伸):400/580mm
枪管长度:240mm
自动方式:类似折刀背锁的半自由枪机式
射击方式:单、连发。
弹匣容量:50发
重量:1.8KG
   该构型还可用于9mm枪械,如果保持弹匣长度不变,则弹匣容量为40发。
   关于图上,由于时间问题,有些东西没有继续画出,在此用文字告诉大家:
   护木可以设计成三角形,比圆弧形便于握持。
   在枪上安装弹匣口部的位置,开有弹药查看孔。通过该孔,可以看到子弹是否快打完。还可以将弹匣托弹底板漆成红色,当通过该孔看到红色,即知道子弹快打完或者打完。
   枪的上面后半部分安装了皮卡汀尼导轨,前半部分的导轨安装不在枪的顶部,而是安装在左右两个侧面。考虑到垂直安装导轨不便于其他操作,设想导轨成45°左右的形式安装在枪上,这样,可以在前面加装战术手电筒等附件。


本文原来贴在QBQ上,现在贴在这儿,供大家参考。
新的5.8mm PDW设计有以下特点:
1、采用弹匣平行安装在枪管下面布局(子弹成垂直方向,通过拨弹杆和转向机构,实现供弹。该布局方式与P90的成水平方向不同),枪总体高度低,火线低,便于匍匐隐蔽射击;长×宽×高总体积小,便于携带;弹匣为双排供弹,容量50发;弹匣由工程塑料制成,但在弹匣口用金属加强,提供空仓挂机功能;弹匣透明,可以了解弹匣剩弹数量;弹匣底部设置有突起,方便向前卸弹匣。
2、采用鄙人的类似刀具中背锁的半自由枪机,结构简单,可减轻枪机重量;闭膛待击,提高射击精度。
3、拉机柄采用鄙人的利用复进簧导杆拉机柄设计,可节省空间,减少零件数量,减轻重量;拉机柄在后面,类似于MP7的位置,方便左右手操作;没有突出零件,方便携带; 机匣不用在侧面或顶上开槽,增加机匣强度;可在机匣上面、侧面安装附件导轨(皮卡汀尼导轨),可附加多种附件。
4、扳机机构具有连发延迟击发机构,降低连发理论射频。
5、设计类似MP7的枪机解脱按钮,当子弹快射击完毕时,托弹底板推动空仓挂机卡笋,卡住拨弹杆,使其不能向上转动,拨弹杆卡住枪机,使其不能向前运动,从而实现空仓挂机。当新的弹匣安装好后,按动枪机解脱按钮,按钮推动空仓挂机卡笋复位,放卡拨弹杆,拨弹杆在枪机推动力的作用下,推动子弹向上并转向,枪机则继续向前运动,推子弹上膛,闭膛待击。
6、其他:向右抛壳、伸缩枪托设计,非关键受力部件采用工程塑料。
参数:
口径:5.8mm
长度(缩/伸):400/580mm
枪管长度:240mm
自动方式:类似折刀背锁的半自由枪机式
射击方式:单、连发。
弹匣容量:50发
重量:1.8KG
   该构型还可用于9mm枪械,如果保持弹匣长度不变,则弹匣容量为40发。
   关于图上,由于时间问题,有些东西没有继续画出,在此用文字告诉大家:
   护木可以设计成三角形,比圆弧形便于握持。
   在枪上安装弹匣口部的位置,开有弹药查看孔。通过该孔,可以看到子弹是否快打完。还可以将弹匣托弹底板漆成红色,当通过该孔看到红色,即知道子弹快打完或者打完。
   枪的上面后半部分安装了皮卡汀尼导轨,前半部分的导轨安装不在枪的顶部,而是安装在左右两个侧面。考虑到垂直安装导轨不便于其他操作,设想导轨成45°左右的形式安装在枪上,这样,可以在前面加装战术手电筒等附件。



这供弹机构的设计类似G11。五十发的双排弹匣恐怕没怎么短把。
5.8mm手枪弹的弹壳底部直径是8mm,50发子弹双排长度是25×8=200mm。考虑到托弹底板和弹簧尺寸,弹匣长度应该是250mm。9mm枪弹的弹壳底部直径是10mm,40发双排长度是20mm,弹匣总长度也在250mm左右。
至于供弹方式,G11是旋转枪机,在某种程度上与其相似,但旋转的不是枪机,而是专门的旋转机构。该机构结构可以很简单。
有人对本设计的供弹方式觉得复杂,下面讲讲这个构型的来由。
这样的供弹方式,主要是考虑PDW(个人自卫武器)的体积和弹匣容量的要求。
PDW给非以突击步枪为战斗武器的非战斗人员使用,非战斗人员使用的话,需要枪的体积小,不影响日常操作,同时弹匣容量要大一些,基本一个弹匣就能够完成自我防卫。P90的50发弹匣和MP7的40发弹匣都是考虑了这些因素。
我们的PDW应该也有50发弹匣的容量。目前,对于50发弹匣来讲,可以是四排弹匣、双排长弹匣、或者螺旋式弹筒。
对于四排弹匣,其可靠性一直是个问题,我们的05式5.8mm和208所的5.8mm微冲都使用了四排弹匣,或许可靠性已经解决,但理论上来讲,在双变单的过程中,子弹很容易被卡住,从而影响供弹。
螺旋式弹筒冲锋枪目前有美国卡利科、俄罗斯野牛和中国长风5.8mm冲锋枪,布局分别是在握把上方、前护木下方和护木上方。对于弹筒在上布局,影响光学瞄具的安装,总是不大方便,同时弹匣的安装和卸下也不方便。对于弹筒在下布局,弹筒和扳机、握把顺序排列,会增加了枪的总长度,握把远离全枪重心,不便于单手握持射击。
对于双排长弹匣,象MP7那样,这样会增加枪的总体高度,使得枪不便于携带和容易钩挂其他东西,所以MP7的长弹匣容量是40发而不是50发,另外,考虑到携带性,又有一个20发弹匣。P90将弹匣布置在枪的上方,所以弹匣容量可以增加到50发,但无托结构使得枪无法折叠,长度达500mm,影响携带性。另外,从构型上来讲,多数人更青睐MP7,而不是P90。MP7现在相当多国家有销售,而P90不容乐观。
参考上面各种能够用于PDW的方案,觉得应该还是用长弹匣好些,但长弹匣不要象MP7那样安装,否则会不便于携带,但也不能象P90那样太特别,让大多数人不是很容易接受。同时考虑到弹匣的容易安装和卸下,枪上光学瞄具的安装,最后选择了弹匣位于枪管下方的布局。由于弹匣比较窄,高度也低于弹筒高度,所以弹匣可以伸到扳机和握把的部位,这样握把就可以位于枪的重心附近。另外,考虑了闭膛待击的发射方式,所以弹匣安装对枪高度增加部分,正好可以部署闭膛待机击发组件,所以,枪的总高度应该与MP5无弹匣时差不多,比长弹匣传统安装要短。另外,枪的上方不安装弹匣或者弹筒,可以部署皮卡汀尼导轨,便于光学瞄具的安装。
当决定将弹匣安装位置放在枪的下方时,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就是枪如何转向。后来设计一个拨弹杆,在枪机前进时可以推动拨弹杆拨动自动向上,拨弹杆将子弹拨到一个简单的转向零件里,当枪机运动到适当位置时,推动转向零件转向,同时推动子弹入膛。由于在这个过程中,运动始终由外部运动部件(枪机)带动,弹匣上并不需要特别的转向机构,直接使用传统的长弹匣即可,所以弹匣的可靠性不是问题。转向机构本身转向的可靠性由于枪机运动的保证,可靠性应该可以接受。这就使得上述构型成为了可能。
总之,在构想上述设计时,尽可能考虑了各个环节。期望达到的目的是:设计出具有以下特征的PDW:结构紧凑、便于携带、容弹量大(50发)、弹匣安装卸下容易、便于增加光学瞄具和各种附件。
对于中国来说成本太高,不过很不错了!
图中比例不对,国产4排供弹的5.8微冲才跟这个弹夹差不多长。
5.8mm子弹弹壳最大直径是8mm,所以弹匣长度是25×8=200,加上托弹底扳和弹簧,总长度是250mm。下面将其他一些尺寸告诉大家。
弹匣宽度尺寸是长×宽×厚=250×38×20mm(不包含弹匣突起部分和安装、卸下握持部分),弹匣在护木前露出部分(用来安装和卸下弹匣)是50mm,下面露出部分(用来查看弹匣剩余子弹容量)是8mm。
   枪上部宽度:25mm;枪下部宽度:30mm;枪护木处宽度:35mm(整个尺寸显得有点窄,原来尺寸是按30;35;40设计,但不美观,所以改了尺寸,可能不合适,但增加宽度尺寸应该不影响总体结构表示)
   枪前部高度(弹匣处到枪护木上方)65mm;枪后部高度(从握把底部到皮卡汀尼导轨)75mm。
  枪托宽度:26mm,高度:100mm,枪托伸出的撑杆宽度:20mm(再宽会影响快慢机的安装),厚度:2mm(再厚一些应该也可以,但会影响枪的总宽度)。
把宽度按40mm画的,厚度按25mm画,握把后部高度按95mm来画。
与MP7不同:
1、自动方式不同:MP7是导气式的加枪机回转,这个是半自由枪机式。
2、供弹方式不同:一个是直插的,一个是水平放置在下方的,容弹量大。
3、拉机柄MP7是单独的,这个用的利用了复进簧导杆。
4、握把MP7是90°,这个是105°,更适合人手使用。
如果非要说与MP7象,或许拉机柄的位置、枪托的布置和上面皮卡汀尼导轨比较象,这只是外在的东西,与枪本身原理设计无关,是根据原理合理化外观的结果。
希望TSQ兄能给一张内部结构草图,特别是上弹部分,最好有比例尺,否则有些东西实在难以讨论。
弹匣的供弹是什么原理看不出来.新技术有新风险吧.
   不过所处的位置是左手持握的用力部位,左手用力的话会不会对弹匣供弹可靠性有影响呢>?
2004年在www.qbq.cn网站上给过一个草图,说明原理,但后来QBQ网站更新,将图给删除了,我自己也没有保留。抽时间画一个。
转向机构有点复杂,只在G11上见过。
弹匣装在前面,会不会全枪重心不稳?感觉这样不利于单手操作。MP7这样的手枪式握把弹匣,简单紧凑,单手指向性好,但不利于使用大容量弹匣,不然伸出来太长了
这两天费了点功夫,将示意图画好,并发上来。主要花费的时间在计算拨弹杆的尺寸上。由于我用的是CAD软件,如果尺寸不对,会装配不到一起。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我是按照初步的东西进行了尺寸计算,也基本能够保证能够实现需要的功能,但毕竟只是示意图,并没有考虑如何加工、如何装配等问题。另外,由于鄙人非专业人士,也没有相关经验,有些部件的尺寸可能还可以再调整的合理些。有些东西由于画起来太麻烦,所以没有按照理想情况画,如:子弹转向器的出口应该小一些,成一定锥型,但锥型稍微难画一些,就用直通的孔来代替。
   所以,上面的东西,并不是真正实现时详细设计的情况,是还可以改进调整的。希望大家是基于原理而不是基于具体的图上表示的东西来看。
    另外,关于比例尺的问题,大家在图上可以看到弹膛,那个尺寸是8mm。其他尺寸如下:
    拨弹杆总长:100mm;枪机长度:60mm;枪机运动长度:70mm;子弹转向器长度:30mm

继续上传关于进弹的过程。


确实很巧妙,原理也没有问题.
我觉得有一个问题是枪机能否将拨弹杆压下和抬起拨弹杆从弹匣中拨出子弹。拨弹杆抬起拨出子弹的力需要维持大约20N(开始时更要大的多),而拨弹杆下降需要的力量还要大一些。希望TSQ兄考虑这一点。
由于我这里没有自由枪机复进簧方面的资料,并且物理学的也很一般,所以难以帮助计算。
供弹机构过于复杂精密,成本和可靠性有问题
元光:
   其实拨弹方式有很多种(如:类似跷跷板的杠杆式,斜面拨动式等),由于急着把图画出来,所以也没有作太多考虑,没有进行详细的计算。但觉得经过调整结构尺寸,应该还是可以满足受力要求的。
另,QBQ上“击锤簧”提出了握吧后移和拨弹杆形状问题,在这也一并发上来。
   “两点意见,一、握把扳机位置要后移,避开弹匣。二、拨弹杆形状不对,你那个形状是无法完成自动循环的。”
   1、关于握把和扳机位置,注意到没有,我图上画的是类似手枪式扳机。当时考虑到由于拨弹杆位置需要伸出弹匣下面,会增加枪的高度,同时,扳机本身如果是传统转动式,也会增加枪的高度,所以,将弹匣伸到握把位置,拨弹杆可以占据握把空间,但这会影响扳机的布置,所以,扳机采用前后移动式,类似于AUG那样,这样,握把和扳机位置就可以保留在现有位置上了。
   2、关于拨弹杆形状,由于时间问题,考虑不太周密。其实,上述结构是可以调整的,如拨弹杆转轴位置调高一点,再靠后一点,枪机上的销子位置再低一点,位置再靠前一点,都可以保证枪机向前运动时,拨弹杆朝上运动,在枪机向后运动时,拨弹杆超下运动。具体的受力分析和应该保证的东西,可以看下面受力分析图。

我觉得楼主的设计确实很巧妙,但是在这里我也同意17楼的说法。严格说来这结构还不算复杂,德国类似的G11,别看省了抛壳系统,还是复杂得多,象钟表结构一样。
这结构可行与否,关键在于受力状况,直接牵涉到零件寿命,震动,可靠性等,甚至还影响射击精度,实际上是个实践性很强的问题。
楼主的目的是减小尺寸,不过这样的结构怎么说也比常规方式复杂得多,虽然PDW对尺寸有要求,可是重量往往也是设计重点。其实,采用常规弹匣在下方直插的方式,也不会过多增加尺寸,可以在降低复杂程度的基础上有一定程度的对尺寸的妥协,比如平时只安装执勤弹匣,只装20发至25发左右的子弹。这样的弹匣基本上就只有和握把差不多的长度,不会明显增加尺寸和携枪的难度。
俗话说的好,“书到用时方恨少”。对于弹匣容量,真正打起仗来,也希望是多多益善,君不见,有弹匣并联,甚至用胶布缠在一起。所以,如果复杂性增加不大,但能够获得大的容量,在这方面的付出,应该还是值得的。
确实需要试验来确定。
请教一下TSQ兄这是用什么软件做的,谢谢。
用PROE画。
这种供弹的连发射速铁定很低. 摩擦发热会很显著,不看好.
对于微冲锋枪,基本上最担心的就是射击速度高,如MP7为800-900发/分,许多还用了减速机构到600发。对于本设计,我原来也担心射速,所以也有减速的考虑。
    对于摩擦生热的问题,按照每分钟战斗射速通常为100发来计算,应该也不会有太大问题吧,大量的热还是产生在枪管上,与供弹机构无关。
弹匣横置确实优点很多,方便携行,射击限制小,还有利于增加弹匣长度和容量,甚至还有利于连发精度,可是关键的还在于制造的复杂度,结构的可靠性,不利性等等,又是大量装备的对象,所以估计楼主的方案很多厂家都研究过,不一定值得。当然,选择常规供弹,配短弹匣携带,确实会影响第一轮的火力持续性,这就看各家自己的想法了。如果进入第二轮射击,立刻使用40发弹匣,问题就不大了。按现在的小口径冲锋枪弹的粗细来看,40发弹匣估计也不会很长,可能和突击步枪的30发弹匣差不多,即使是卧姿射击影响也不大。
我也觉得供弹机构产生不会多大热量,闭膛待击,包络式枪机等因素才是关键,直接影响散热。
我觉得可以采用P90的供弹方式,强的整体布局没有变,结构又成熟可靠的多。
P90在弹匣里实现转向,所以弹匣出口部分是圆形,造成弹匣只能上下安装,所以选择了将弹匣放置在顶部的布局方案。
5.8手枪弹长度小于SS190,弹匣横置问题不大.
我原来有一个横置弹匣的布局,考虑到子弹转向问题,也有一个拨弹杆和转向器。与前面方案不同的是,弹匣需要特别设计。P90的弹匣可以说只能从上往下安装,布局只能在上。最后的结果也只能是类似P90那样的机构。如果要放在枪管下边,弹匣必须改变。我的办法是弹匣出口侧面开口,可以通过拨弹杆将子弹拨到转向器你。这个方案贴到了QBQ上,后来被战鹰不小心给删掉了,也没有再往上贴。
重心是否太靠前了?要知道50发的弹筒重量可不轻啊?
5.8mm手枪弹全弹长33.5mm,全弹重6g。50发子弹的重量也就是300g。弹匣重量大约在200g以下,即总重量在500g。
重心可能会靠前一些,但不会太靠前,因为子弹本身更靠近弹匣口,加上握把本身比较靠前,重心和握把之间的距离不会太大。
楼主,设计上能不能把握把再向前移动些?这样就能更好的照顾重心位置了
再往前移动距离有限,因为要利用握把空间来让拨弹杆前端可以转动到其内部便于拨弹。如果再前移,那高度上可能就需要增加一些。
这样的弧线往复供弹的方式,会使得连发状态下枪械发生上下震动。
可能会影响射击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