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欣:《甲午史鉴》是这样叙述历史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6 05:37:01
纪欣:《甲午史鉴》是这样叙述历史的
http://www.CRNTT.com   2015-01-20


纪欣
  中评社香港1月20日电/《甲午史鉴》是中华文化发展促进会和中国华艺广播公司2014年摄制推出的纪录片。“史鉴”即“镜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长期关注两岸关系的我,在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1895年《马关条约》签署届满两甲子之际看到该片,感触良多,特写下以下感言。

  此前,关于甲午海战的历史,两岸已有诸多媒体回顾了甲午战争从发动到结束的过程。比如台湾的电视台就做了关于翁同龢、刘永福、刘铭传、张之洞、林则徐、左宗棠等人的专题。制作人挑选了这些历史人物较为人知的典故,搭配不同的主题,将历史场景串联起来。专题中也采访了多位知名的专家学者对历史做解读。但是,就台湾人民对于割台的反应和他们之后所进行的抵抗运动,特别是乙未年间割台后全岛群情激奋、抵抗日军侵略,以及两广总督张之洞和大陆民众对台湾的支持等史实,却一直未能有一个系统性的梳理,而这恰是《甲午史鉴》在汗牛充栋的纪录片中,特别关注、着力的重点。

  《甲午史鉴》突出了乙未年割台后,台湾军民殊死抵抗日军侵略、清朝地方督抚和百姓支援台湾抗日的历史,并且有针对性地采访了台湾中央研究院研究员、台南成功大学林德政教授,海战将领丁汝昌后人及台湾退役将领,记录了他们根据史料的研究,又透过历史照片、影片、绘图,把那段惨烈的历史,以及中国、日本这两个国家的畸变,淋漓尽致地呈现在观众眼前。

  在卷帙浩繁的历史背景下,我们必须“以小见大”,通过一个事件,看到该事件的前因后果,甚至一个国家民族数百年的兴衰。从这个意义来看,“甲午”绝不仅是一场记忆中的战争和一次简单的纪年,它是两岸人民一起走过的历史,也是两岸中国人共荣共辱,命运与共的最佳证明。




http://www.crntt.com/doc/1035/7/9/0/103579086.html?coluid=136&kindid=4730&docid=103579086&mdate=0120003520纪欣:《甲午史鉴》是这样叙述历史的http://www.CRNTT.com   2015-01-20

纪欣  中评社香港1月20日电/《甲午史鉴》是中华文化发展促进会和中国华艺广播公司2014年摄制推出的纪录片。“史鉴”即“镜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长期关注两岸关系的我,在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1895年《马关条约》签署届满两甲子之际看到该片,感触良多,特写下以下感言。

  此前,关于甲午海战的历史,两岸已有诸多媒体回顾了甲午战争从发动到结束的过程。比如台湾的电视台就做了关于翁同龢、刘永福、刘铭传、张之洞、林则徐、左宗棠等人的专题。制作人挑选了这些历史人物较为人知的典故,搭配不同的主题,将历史场景串联起来。专题中也采访了多位知名的专家学者对历史做解读。但是,就台湾人民对于割台的反应和他们之后所进行的抵抗运动,特别是乙未年间割台后全岛群情激奋、抵抗日军侵略,以及两广总督张之洞和大陆民众对台湾的支持等史实,却一直未能有一个系统性的梳理,而这恰是《甲午史鉴》在汗牛充栋的纪录片中,特别关注、着力的重点。

  《甲午史鉴》突出了乙未年割台后,台湾军民殊死抵抗日军侵略、清朝地方督抚和百姓支援台湾抗日的历史,并且有针对性地采访了台湾中央研究院研究员、台南成功大学林德政教授,海战将领丁汝昌后人及台湾退役将领,记录了他们根据史料的研究,又透过历史照片、影片、绘图,把那段惨烈的历史,以及中国、日本这两个国家的畸变,淋漓尽致地呈现在观众眼前。

  在卷帙浩繁的历史背景下,我们必须“以小见大”,通过一个事件,看到该事件的前因后果,甚至一个国家民族数百年的兴衰。从这个意义来看,“甲午”绝不仅是一场记忆中的战争和一次简单的纪年,它是两岸人民一起走过的历史,也是两岸中国人共荣共辱,命运与共的最佳证明。




http://www.crntt.com/doc/1035/7/9/0/103579086.html?coluid=136&kindid=4730&docid=103579086&mdate=0120003520
 去年9月26日,中共总书记习近平在北京会见台湾和平统一团体联合参访团时说了一句话:“去其国,先去其史”,我心有戚戚焉。该话出自龚自珍的《古史钩沉》,完整的句子是“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隳人之枋,败人之纲纪,必先去其史;绝人之才,湮塞人之教,必先去其史。”过去多年来,在我与台湾历史学者向马英九政府建言,应该针对李登辉、陈水扁的“去中国化”、“文化台独”教育文化政策进行全面拨乱反正时,也经常引用该话。可惜,六年多过去了,台湾的历史教科书对中国近代史,特别是日据时期、台湾光复的叙述仍有不少偏颇、脱离史实之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台湾年轻人可轻易获取空前大量的资讯,却因所受教育的影响,又因众声喧哗、人云亦云,导致思想混乱,近来又因坚持台湾要有所谓的“主权、民主、国际空间”,而逐渐失去正确的史观及国家民族意识。要扭转、矫正这些错误的认知,除应加强两岸政治、经济、社会的融合外,最根本、彻底的方式应是还原历史真相,让台湾与大陆被人为切断的历史关连再度连结起来,以化解认同上的歧异。《甲午史鉴》纪录片的摄制,显然带有正本清源的强烈企图心。

  这部纪录片没有刻意隐藏或肆意渲染制片人的立场、观点,而是用一种散文式的语言,平稳、循序渐进地陈述事实。在第二部分的“国殇”中,它讲到“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的时候,当时台湾人民就明确指出割让台湾将失散天下人心,他们也立即展开了自主保台的行动,丘逢甲等台籍士绅纷纷成立了临时的抗日机构,例如唐景崧在北部地方,刘永福在中、南部地区,就组织民众进行抗争。”

  它也提到台湾“很多的诗词里都讲到‘孤臣无力可回天’,台湾落入日本之手,开始五十年的殖民统治,对台湾人来说,是一个非常沉痛的历史。对于日本的统治,台湾的反感是非常强的,这绝对是异族统治,至少在日本统治之下台湾人有差别待遇,这种差别待遇造成后来不断的抗日事件。孤儿心态下的一个自保,希望在自保之后,能够重新回到中国的怀抱。”

  还有“(日本)在战略规划的时候,明确写了要占领中国的大陆,首先要在南面占领台湾,守住南洋的大门,那是一个屏风。北边要占领中国的东北。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日本对台湾的问题,它是几十年,甚至是几百年的想法。”
 这些以历史事实为根据、不避讳问题的直率陈述,可望让观众不仅挖掘到很长的历史脉络,且更加清晰地认识日本这个远东邻国拼命脱亚入欧的目的所在,也应对日本至今为何仍在历史问题上聒噪不休略窥一二。

  《甲午史鉴》作为一个历史陈述者,厘清并还原了诸多历史现场,唤起我们共同的记忆及省思。当然,要完整详细地记录及诠释甲午战争的起因、始末及影响,是一个巨大的工作,远非一部纪录片所能承载和完成,两岸中国人应该在已有的基础上继续共同努力,发掘更多的史料,加强研究,以真实历史认清日本殖民统治台湾的真相、台湾人抗日的历史,以及台湾光复对中华民族从衰弱走向复兴的历史意义。

  影片最后指出:“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再次回眸那场战争,120年的苦难辉煌,让我们对待那段屈辱的民族记忆无比坦荡,因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让我们走出了甲午;而中国统一大业尚未完成,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还未走出甲午。”

  甲午战争那一场海战我们败了,但在全体国人坚毅不拔的努力奋斗下,70年前我们赢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光复了台湾,洗刷了屈辱衰败的国耻,并在21世纪成为坐二望一的世界大国,两岸关系也走上和平发展的道路。不过,台湾被日本殖民统治50年的历史创伤,经台湾岛内外有心人士的利用、误导,让不少台湾民众至今存有特定的心态,也成为我们推展两岸关系时必须面对、化解的心结。尤其,日本在二战战败后却利用西方势力压制中国崛起的意图,继续不断对中国挑衅、围堵,更采取“以台制中”策略,使两岸关系频频受到外力干扰,这些都让我们不得不提高警觉,也更深刻体会两岸中国人必须团结一致,才能共谋民族复兴。

  甲午战争对所有中国人都是一个刻苦铭心的教训。历史不能选择,但现在可以把握,未来可以开创。愿今年两岸当局及人民能共同庆祝抗战胜利、台湾光复70周年,以凸显两岸本是命运共同体。

   (本文作者纪欣是台湾《观察》杂志社社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