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了,原来很多航天人根本不放假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19 09:31:24
2014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实施的15次宇航发射任务以“全胜”告捷,发射次数继俄、美之后排名世界第三。虽然发射次数在近几年中不是最高的,但是“全胜”二字的含金量却非同小可。在命运多舛的2014年国际宇航舞台上,在美、俄、欧均有失利的情况下,发射无一失利的国家屈指可数,中国航天产品的成熟、可靠可见一斑,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中国航天人一如既往地保持着细致、认真、仔细的工作态度。


回顾2014年的中国航天,有几个难忘瞬间不得不提。高分二号卫星让我国民用遥感卫星跨入亚米级时代;首次再入返回飞行试验获圆满成功,“小飞”优异表现赢得各方赞誉;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发射次数突破200次,中国航天运载能力大幅提升……


2014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不仅收获了宇航发射的“满堂红”,更在稳扎稳打的前行路上收获了重要的管理经验和技术创新成果,为航天强国建设积累了重要的正能量。


2014年对于金牌火箭“长四乙”来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2013年12月9日,长四乙火箭在发射资源一号03星时,飞行过程发生故障致使卫星未能进入预定轨道。对把“保成功”视为头等大事的中国航天而言,“失利”对该型号而言无疑是一个重大挫折。


遭遇了发射失利的长四乙火箭团队迅速组织问题归零和举一反三工作。转眼就到了2014年,这一年排在发射计划表上的长四乙火箭有7次发射任务,是该型号发射密度最高的一年。一边抓“归零”,一边忙“出厂”——面对如此紧张的工作节奏,大家都说“拼了”。火箭研制团队上下团结一心,憋着一股劲,迅速锁定问题根源,并不负众望,于2014年交出了一份“七战七胜”的成绩单,以实际行动维护了“金牌火箭”的荣誉。


2014年,世界宇航舞台上还有一个主角叫“小飞”。10月24日2点00分,我国自行研制的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准确进入近地点高度为209公里、远地点高度41.3万公里的地月转移轨道。


11月1日,返回器“小飞”准确降落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为此次往返84万公里的旅程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这是我国首次迎来从遥远月球上空返回的人造航天器,为探月三期的顺利实施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在国际商业发射服务市场中,中国航天这一年的表现也可圈可点。在国际商业环境极为不利
的情形下,中国航天一步一个脚印,以高可靠的产品和优良的服务,赢得了客户的青睐。这一年,中国航天成功发射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4星,让中巴两国的航天合作再次结出新的硕果。此外,还成功搭载了波兰小卫星、卢森堡小卫星,为中国航天“走出去”进行了更广范围、更深领域的探索。


除了发射型号外,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许多重要在研型号目前都已经进入了全面攻关阶段,新一代运载火箭就是其中的代表。目前,长征五号火箭的地面大型试验皆已进入尾声,长征七号火箭在海南文昌卫星发射场首次合练在即,并有望在2016年实现首飞。


有人说2014年是中国航天宇航发射的“小年”,因为这一年发射的型号并没有出现像“载人航天”、“北斗”这样的“巨星”,不如往年的关注度那么高。但就是在这风云多变的一年,中国航天把质量抓得更紧、更实,并牢牢锁住了“成功”二字,为“十二五”的圆满收官、为承担更多更重的任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型号“两总”们的“匆匆记忆”


嫦娥三号探测器系统总设计师孙泽洲的2014年是在忙碌中过去的,虽然这种忙碌强度没有2013年发射嫦娥三号探测器时大,但摆在他案头的活还不少,这其中既有对嫦娥三号的管理、总结,嫦娥四号任务与火星探测任务的论证,还有深空项目的前期规划、论证。


对于孙泽洲而言,2014年的工作内容稍微不一样,2013年是大家齐心将既定的嫦娥三号任务完成好,现在琢磨的是我国未来深空探测的任务,这项关系着我国未来深空探测发展的任务并不轻松,要考虑的宏观问题很多,在他看来,现在工作做踏实一点,后续风险就小一些。“能够有时间做一些思考,更有利于前行。”孙泽州颇有心得地说。


“时间紧、压力大”是彭兢对这一年工作节奏的简短总结。作为我国探月三期探测器副总设计师,2014年他参与了我国首次再入返回飞行试验,以不俗的表现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该技术的国家。


其实,“时间紧”是这位“探月老兵”一以贯之的感受。在探月一期开始的时候,他的感受是“时间好紧张”,探月二期的时候,“一看时间表快晕了过去”,而到了探月三期就变成了“一直都在拼命赶时间”。这也正是彭兢他们这些年工作的真实写照,“虽然不能像炫迈一样根本停不下来,但是时间真的很紧、很紧。”彭兢说。在经历了2014年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成功返回的“心潮澎湃”以后,他又迅速投入到了后续紧张的工作之中。


2014年,两发长三甲系列火箭成功发射拉开了该型号后三年高密度发射的序幕。目前,2015年长三甲系列火箭发射任务准备工作正逐步展开,整体层面的策划、保障、布局工作正在稳步推进。


据长三甲系列火箭总指挥岑拯介绍,从2015年开始的3年时间里,长三甲系列火箭将执行近30次宇航任务。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长三甲火箭组成结构研制将实现新的突破,火箭将有较大的技术改进。“现在长三甲火箭团队的研制人员已经满载负荷、枕戈待旦,2015年的宇航任务我们有信心圆满完成。”岑拯说。


据长三甲系列火箭副总设计师汪玲介绍,现在西昌的这支试验队基本上都是“双重身份”,既要保障这次收官任务,又要为2015年的高密度发射做准备,这次任务结束后,一部分试验队员仍将留在西昌,为明年的发射进行一些前期准备工作。


2014年,八院火箭发射实现了9连胜。更重要的是9次任务背后呈现出了诸多亮点。长四乙系列火箭完成了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200次发射,精确地将中巴资源卫星04星送入轨道,一扫2013年中巴资源卫星03星发射失利的阴霾。


2014年12月份,长四乙火箭一月中连发3发,承受住了寒冬中极低温度的考验。2014年,八院火箭新技术研发应用实现了新突破,“在过去的一年里,八院火箭控制系统冗余状态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火箭的可靠性;复合导航系统的应用极大提高了火箭的入轨精度。”八院科研一部部长胡东健介绍说。


近年来,八院科研工作顺利展开,科研队伍朝着年轻化、精英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在八院,业务骨干已经成功转入火箭新型号的研制,火箭成熟型号的研制队伍正在向年轻化发展。胡东健举例,12月27日成功发射遥感卫星二十六号的长四乙火箭队伍共有76人,其中80后占将近70%,而85后占将近一半。在过去的一年,八院新型火箭研制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


2014年,备受关注的北斗导航组网虽然没有发射卫星,但是卫星的研制工作却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之中。当前,北斗导航卫星进入了整星AIT阶段。面对2015年的发射任务,北斗导航卫星研制团队深感压力巨大。在国外实施技术封锁的背景下,北斗二期工程要求卫星关键器部件国产化,着实给研制团队带来了巨大的难度。由于最初卫星技术状态不明确,研制团队在攻关历程中走了不少弯路,也在弯路中不断深挖、反复琢磨、提高认识。研制团队通过技术攻关,用软件对卫星进行统筹管理控制,使卫星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改变了过去各分系统衔接不好的现状。


要在时间不变的情况下完成技术难度更大的工作,必须付出双倍乃至多倍的努力。在过去的一年里,加班加点成为了北斗卫星研制人员的家常便饭。通常情况下,人们以时间为下班标准,而他们则根据每天的工作进度作为下班标准。据北斗导航卫星副总指挥王东介绍,从2014年5月起,他们就没有过周末和节假日,就连中秋节和元旦也不曾放过一天假。如今,2015年的工作排期已经出来了,春节期间他们依然一天也不放假。


“为了确保卫星能有一个好的出厂状态并且圆满发射,我们将一直把这根弦紧绷下去”,王东说,“回头来看走过的路,团队的付出都是值得肯定的。”


2015年新年的钟声已经敲响,又是新的一年,新的起点。中国航天这艘巨舰将承载着全体航天人的祝福与梦想,一路向前,向着成功的彼岸扬帆远航……(胡逢超 贺喜梅 姚天宇)2014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实施的15次宇航发射任务以“全胜”告捷,发射次数继俄、美之后排名世界第三。虽然发射次数在近几年中不是最高的,但是“全胜”二字的含金量却非同小可。在命运多舛的2014年国际宇航舞台上,在美、俄、欧均有失利的情况下,发射无一失利的国家屈指可数,中国航天产品的成熟、可靠可见一斑,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中国航天人一如既往地保持着细致、认真、仔细的工作态度。


回顾2014年的中国航天,有几个难忘瞬间不得不提。高分二号卫星让我国民用遥感卫星跨入亚米级时代;首次再入返回飞行试验获圆满成功,“小飞”优异表现赢得各方赞誉;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发射次数突破200次,中国航天运载能力大幅提升……


2014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不仅收获了宇航发射的“满堂红”,更在稳扎稳打的前行路上收获了重要的管理经验和技术创新成果,为航天强国建设积累了重要的正能量。


2014年对于金牌火箭“长四乙”来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2013年12月9日,长四乙火箭在发射资源一号03星时,飞行过程发生故障致使卫星未能进入预定轨道。对把“保成功”视为头等大事的中国航天而言,“失利”对该型号而言无疑是一个重大挫折。


遭遇了发射失利的长四乙火箭团队迅速组织问题归零和举一反三工作。转眼就到了2014年,这一年排在发射计划表上的长四乙火箭有7次发射任务,是该型号发射密度最高的一年。一边抓“归零”,一边忙“出厂”——面对如此紧张的工作节奏,大家都说“拼了”。火箭研制团队上下团结一心,憋着一股劲,迅速锁定问题根源,并不负众望,于2014年交出了一份“七战七胜”的成绩单,以实际行动维护了“金牌火箭”的荣誉。


2014年,世界宇航舞台上还有一个主角叫“小飞”。10月24日2点00分,我国自行研制的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准确进入近地点高度为209公里、远地点高度41.3万公里的地月转移轨道。


11月1日,返回器“小飞”准确降落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区域,为此次往返84万公里的旅程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这是我国首次迎来从遥远月球上空返回的人造航天器,为探月三期的顺利实施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在国际商业发射服务市场中,中国航天这一年的表现也可圈可点。在国际商业环境极为不利
的情形下,中国航天一步一个脚印,以高可靠的产品和优良的服务,赢得了客户的青睐。这一年,中国航天成功发射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4星,让中巴两国的航天合作再次结出新的硕果。此外,还成功搭载了波兰小卫星、卢森堡小卫星,为中国航天“走出去”进行了更广范围、更深领域的探索。


除了发射型号外,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许多重要在研型号目前都已经进入了全面攻关阶段,新一代运载火箭就是其中的代表。目前,长征五号火箭的地面大型试验皆已进入尾声,长征七号火箭在海南文昌卫星发射场首次合练在即,并有望在2016年实现首飞。


有人说2014年是中国航天宇航发射的“小年”,因为这一年发射的型号并没有出现像“载人航天”、“北斗”这样的“巨星”,不如往年的关注度那么高。但就是在这风云多变的一年,中国航天把质量抓得更紧、更实,并牢牢锁住了“成功”二字,为“十二五”的圆满收官、为承担更多更重的任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型号“两总”们的“匆匆记忆”


嫦娥三号探测器系统总设计师孙泽洲的2014年是在忙碌中过去的,虽然这种忙碌强度没有2013年发射嫦娥三号探测器时大,但摆在他案头的活还不少,这其中既有对嫦娥三号的管理、总结,嫦娥四号任务与火星探测任务的论证,还有深空项目的前期规划、论证。


对于孙泽洲而言,2014年的工作内容稍微不一样,2013年是大家齐心将既定的嫦娥三号任务完成好,现在琢磨的是我国未来深空探测的任务,这项关系着我国未来深空探测发展的任务并不轻松,要考虑的宏观问题很多,在他看来,现在工作做踏实一点,后续风险就小一些。“能够有时间做一些思考,更有利于前行。”孙泽州颇有心得地说。


“时间紧、压力大”是彭兢对这一年工作节奏的简短总结。作为我国探月三期探测器副总设计师,2014年他参与了我国首次再入返回飞行试验,以不俗的表现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该技术的国家。


其实,“时间紧”是这位“探月老兵”一以贯之的感受。在探月一期开始的时候,他的感受是“时间好紧张”,探月二期的时候,“一看时间表快晕了过去”,而到了探月三期就变成了“一直都在拼命赶时间”。这也正是彭兢他们这些年工作的真实写照,“虽然不能像炫迈一样根本停不下来,但是时间真的很紧、很紧。”彭兢说。在经历了2014年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成功返回的“心潮澎湃”以后,他又迅速投入到了后续紧张的工作之中。


2014年,两发长三甲系列火箭成功发射拉开了该型号后三年高密度发射的序幕。目前,2015年长三甲系列火箭发射任务准备工作正逐步展开,整体层面的策划、保障、布局工作正在稳步推进。


据长三甲系列火箭总指挥岑拯介绍,从2015年开始的3年时间里,长三甲系列火箭将执行近30次宇航任务。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长三甲火箭组成结构研制将实现新的突破,火箭将有较大的技术改进。“现在长三甲火箭团队的研制人员已经满载负荷、枕戈待旦,2015年的宇航任务我们有信心圆满完成。”岑拯说。


据长三甲系列火箭副总设计师汪玲介绍,现在西昌的这支试验队基本上都是“双重身份”,既要保障这次收官任务,又要为2015年的高密度发射做准备,这次任务结束后,一部分试验队员仍将留在西昌,为明年的发射进行一些前期准备工作。


2014年,八院火箭发射实现了9连胜。更重要的是9次任务背后呈现出了诸多亮点。长四乙系列火箭完成了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200次发射,精确地将中巴资源卫星04星送入轨道,一扫2013年中巴资源卫星03星发射失利的阴霾。


2014年12月份,长四乙火箭一月中连发3发,承受住了寒冬中极低温度的考验。2014年,八院火箭新技术研发应用实现了新突破,“在过去的一年里,八院火箭控制系统冗余状态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火箭的可靠性;复合导航系统的应用极大提高了火箭的入轨精度。”八院科研一部部长胡东健介绍说。


近年来,八院科研工作顺利展开,科研队伍朝着年轻化、精英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在八院,业务骨干已经成功转入火箭新型号的研制,火箭成熟型号的研制队伍正在向年轻化发展。胡东健举例,12月27日成功发射遥感卫星二十六号的长四乙火箭队伍共有76人,其中80后占将近70%,而85后占将近一半。在过去的一年,八院新型火箭研制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


2014年,备受关注的北斗导航组网虽然没有发射卫星,但是卫星的研制工作却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之中。当前,北斗导航卫星进入了整星AIT阶段。面对2015年的发射任务,北斗导航卫星研制团队深感压力巨大。在国外实施技术封锁的背景下,北斗二期工程要求卫星关键器部件国产化,着实给研制团队带来了巨大的难度。由于最初卫星技术状态不明确,研制团队在攻关历程中走了不少弯路,也在弯路中不断深挖、反复琢磨、提高认识。研制团队通过技术攻关,用软件对卫星进行统筹管理控制,使卫星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改变了过去各分系统衔接不好的现状。


要在时间不变的情况下完成技术难度更大的工作,必须付出双倍乃至多倍的努力。在过去的一年里,加班加点成为了北斗卫星研制人员的家常便饭。通常情况下,人们以时间为下班标准,而他们则根据每天的工作进度作为下班标准。据北斗导航卫星副总指挥王东介绍,从2014年5月起,他们就没有过周末和节假日,就连中秋节和元旦也不曾放过一天假。如今,2015年的工作排期已经出来了,春节期间他们依然一天也不放假。


“为了确保卫星能有一个好的出厂状态并且圆满发射,我们将一直把这根弦紧绷下去”,王东说,“回头来看走过的路,团队的付出都是值得肯定的。”


2015年新年的钟声已经敲响,又是新的一年,新的起点。中国航天这艘巨舰将承载着全体航天人的祝福与梦想,一路向前,向着成功的彼岸扬帆远航……(胡逢超 贺喜梅 姚天宇)
你这个震惊的点太低啦
所以干这行的除了要有真才实学,还得有献身精神,有理想信念,才能真的做好。
震惊啥,累死好几个了。
难得突击下还行,全年无休会恐怕会把很多原来想干这一行的人吓走吧。
中国不差多那一两发火箭,中'国少发几个火箭也并不是要死的,非射不可的,居然春节也不休息,如果是全体的话,估计是高层为了升官发财,搞形式,神经嘻嘻的。装神圣是吗


看来开放才是方向,能外包的完全可以外包,工作效率,工作好坏可不是全年不休息可以体现的,其实就那么几天来说,根本就没关系。所谓全年全体不休息那是绝对的笑话,就差喊不睡觉了,就一形式主义,就技术含量来,航天产业并不一定比研发制造高质量汽车高,只能说是各有所長,不用装那么神圣

看来开放才是方向,能外包的完全可以外包,工作效率,工作好坏可不是全年不休息可以体现的,其实就那么几天来说,根本就没关系。所谓全年全体不休息那是绝对的笑话,就差喊不睡觉了,就一形式主义,就技术含量来,航天产业并不一定比研发制造高质量汽车高,只能说是各有所長,不用装那么神圣
震惊啥,这种异地工作的没有周末节假日很正常。
一般是一个月或一个季度或半年集中一起休,一年休假总时间也不低,要是真因为忙休不够,加班补助也是很高的。
我虽不是航天人,工作性质也差不多,这种所谓没有周末、节假日、元旦甚至春节也要值班的日子太多了。
咱们肯定航天员的辛苦是不错,但也没必要瞎吹捧,理论上所有政府部门春节每天都有人值班,至少也排了值班表,是不是也能吹捧成春节期间他们依然一天也不放假?
我不是航天人,若说我乱说那么告诉我每年大年初一航天人在岗上班一天的有几个?
只是看到这个标题有感,并不是冲着航天人来的。。。
八股文的春秋手法有夸张成分在,不是所有人都这样。但是航天业工作强度大也算是通病了,风头正劲的SpaceX也这样,15个人的活不满编、8个人干,全靠所谓创业精神在支撑,也有很多挺不住离职的。不过ElonMusk自己每天也工作12小时以上,所以不用大惊小怪。如果美国人也写八股。。。。
不赞成这么搞,人的身体是有极限的,不过我发现天朝的灵道就喜欢这么来,有时候明明是领导路线错误,偏要你加班补
其实哪个国家搞这个的都差不多,加班都是常事,至少火箭发射窗口有时候可不管你是不是节假日。当然造火箭、造卫星的要好多了
有理想的人和空闲的人不一样,成功过得人我相信其深有体会,这种精神要是丢了中国航天也就不是中国航天。
哪个干事业的不是这样
震惊啥,这种异地工作的没有周末节假日很正常。
一般是一个月或一个季度或半年集中一起休,一年休假总时间 ...
说得对,医院派出所啥的也是全年无休,但人家排班之后照样有假期
有的人只是为喷而喷,也不会动动脑子
最辛苦的也许就是这些默默无闻的人!
黄金三镖客 发表于 2015-1-6 15:49
哪个干事业的不是这样
哪个干事业的春节都没了?都这样哪里还有春运问题啊。
哪个干事业的是这样的:“据北斗导航卫星副总指挥王东介绍,从2014年5月起,他们就没有过周末和节假日,就连中秋节和元旦也不曾放过一天假。如今,2015年的工作排期已经出来了,春节期间他们依然一天也不放假。

水王星星 发表于 2015-1-6 14:43
看来开放才是方向,能外包的完全可以外包,工作效率,工作好坏可不是全年不休息可以体现的,其实就那么几天 ...
开放了只会更差,SpaceX的工作人员比这还拼呢
哪个干事业的春节都没了?都这样哪里还有春运问题啊。
挤春运的显然大部分不是干事业的
打份工而已
顶航天人!认识几个做军工的哥们儿,真的不是一般的累,当然收入也还不错,呵呵
开放了只会更差,SpaceX的工作人员比这还拼呢
放开的话,生产商内部拼不拼只能属于表面功夫,跟采购者无关,采购商关心的是质量和价格
来自:关于超级大本营
八股文的春秋手法有夸张成分在,不是所有人都这样。但是航天业工作强度大也算是通病了,风头正劲的SpaceX也 ...
搞工程的放假少!
震惊啥,这种异地工作的没有周末节假日很正常。
一般是一个月或一个季度或半年集中一起休,一年休假总时间 ...
航天口北京这边多数是每周工作六天,每天工作9-10小时,有按法律规定的年假,很少有不忙不用加班的时候
betterglobe 发表于 2015-1-6 18:57
航天口北京这边多数是每周工作六天,每天工作9-10小时,有按法律规定的年假,很少有不忙不用加班的时候
我是修高速的,每周工作7天,没有周末。至于每天时间,你应该也知道晚上甚至凌晨都要干活,时间自己去想吧,每天比8小时多干1-2小时也叫长?
由于常年异地干活,除了春节没有任何节假日。我由于还算离的近,每月休假6天,我们离的远的同事,每季度休假15天。
虽说有休假,但忙起来你想请假?门都没有,连续3月休不了那是常态,加班费有不低,但真心谁愿意?
由于离家比较近,连续5年,大年30到初7值班。
我不是想说啥,我只是说这种情况全国不少,辛苦的工作多了,比如警察,医生等。我母亲就是医生,小时候很多年春节见不到人,别说谁苦,谁累,多了。
还是那句话,你告诉我,航天人大年初一上班一天的有几个?至于吹的这么肉麻不?
我是修高速的,每周工作7天,没有周末。至于每天时间,你应该也知道晚上甚至凌晨都要干活,时间自己去想 ...
说句不中听的,这帮人离开研究所随便找个民企当工程狮或者当程序猿,日子滋润着呢,你能吗?这才是奉献。我一同学比你还苦,修水库的,天天山里蹲着,从来不觉得自己奉献,就是把全部能力拿出来挣最多的钱糊口。
我是个在航天门口看了一眼没去的人,我由衷敬佩他们。
betterglobe 发表于 2015-1-6 19:34
说句不中听的,这帮人离开研究所随便找个民企当工程狮或者当程序猿,日子滋润着呢,你能吗?这才是奉献。 ...
我在前面说过了,我不黑航天人。我看不惯的是这个标题,不是冲航天人来的,你明白了没?

betterglobe 发表于 2015-1-6 19:34
说句不中听的,这帮人离开研究所随便找个民企当工程狮或者当程序猿,日子滋润着呢,你能吗?这才是奉献。 ...


说句不中听的,搞箭体搞引擎的,离了这行,日子还真不见得有现在好过。一份工作,选择了,就做到最好,这是本分。靠谈觉悟来支撑,太虚。干工科,除非混日子,抑或是天才,休谈滋润二字。顺便说下,修水库的这位老兄是不会跟你谈水库里的油水有多少的,做两个项目基本就能盘算着改行了。
betterglobe 发表于 2015-1-6 19:34
说句不中听的,这帮人离开研究所随便找个民企当工程狮或者当程序猿,日子滋润着呢,你能吗?这才是奉献。 ...


说句不中听的,搞箭体搞引擎的,离了这行,日子还真不见得有现在好过。一份工作,选择了,就做到最好,这是本分。靠谈觉悟来支撑,太虚。干工科,除非混日子,抑或是天才,休谈滋润二字。顺便说下,修水库的这位老兄是不会跟你谈水库里的油水有多少的,做两个项目基本就能盘算着改行了。
2014年,因为一直加班,和女朋友分手了。。。。
加班加点忙工作的人大把大把的,不过央企毕竟是财大气粗,年终奖少不了的。
这是不对的,把人都累死累烦了谁替你干活?
加班小钱钱少不了
天天加班,家庭怎么照顾,老人怎么照顾。

不还是得请假去处理家庭问题。
加班小钱钱少不了
不懂了吧。国企薪资都是要总量控制的。哪有想发钱就发钱的
chzwk1989 发表于 2015-1-6 21:18
2014年,因为一直加班,和女朋友分手了。。。。
  同病相怜——“忙,忙,忙,你就知道忙!你比总理还忙,连见我的时间都没有。”

  ——分手那天,她对我说的话的其中一句。

betterglobe 发表于 2015-1-6 19:34
说句不中听的,这帮人离开研究所随便找个民企当工程狮或者当程序猿,日子滋润着呢,你能吗?这才是奉献。 ...


你说你搞火箭推进的,搞轨道设计的,搞航天测控的,搞天文导航的,都是些超级大冷门专业,去求职网站上看看,用关键词搜搜,能找到什么工作?离开原来的岗位,还不是统统失业?
betterglobe 发表于 2015-1-6 19:34
说句不中听的,这帮人离开研究所随便找个民企当工程狮或者当程序猿,日子滋润着呢,你能吗?这才是奉献。 ...


你说你搞火箭推进的,搞轨道设计的,搞航天测控的,搞天文导航的,都是些超级大冷门专业,去求职网站上看看,用关键词搜搜,能找到什么工作?离开原来的岗位,还不是统统失业?
小花楹 发表于 2015-1-6 23:22
  同病相怜——“忙,忙,忙,你就知道忙!你比总理还忙,连见我的时间都没有。”

  ——分手那天 ...

哈哈,有我惨?
我前些年刚创业的时候,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家里和朋友就给介绍了2位数的对象,结果都是做了一段”朋友“之后就没有然后了——穿着就像个民工、每天工作十多小时、一年到头也没有几天闲着、资产负债率百分之几千,人家看到就算不吓着也要离远一点吧。
失落的天堂 发表于 2015-1-7 00:13
哈哈,有我惨?
我前些年刚创业的时候,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家里和朋友就给介绍了2位数的对象,结 ...
  现在应该好多了吧?
哈哈,有我惨?
我前些年刚创业的时候,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家里和朋友就给介绍了2位数的对象,结 ...
现在你需要的是一批以加班为乐的员工
人类至今为止,  最有效的组织形式, 就是 军队 和公司。
分别适用于不同的任务。

不放假, 党八股写披星戴月的干。。。。。

从项目管理的角度, 我觉得是瞎鸡巴整。

正常态, 才能健康的持续发展。
lsquirrel 发表于 2015-1-6 17:06
开放了只会更差,SpaceX的工作人员比这还拼呢
话说我有一个朋友去spaceX面试,面试官说他们的员工最少每个星期工作60个小时,很多时候是80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