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史兵卫志所载辽国军力考辨(原创完整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4 11:14:51
辽史兵卫志所载辽国军力考辨

提到辽国军力,不能不提辽史兵卫志(以下皆称兵志)里记载的一系列辽军庞大兵力的数字,但这其中的可信性有多少呢?接下来,本文将分别对兵志里"御帐亲军"、"宫卫骑军"、"五京乡丁"、"兵制"四个条目中记载的兵力数字进行考证。


(一)御帐亲军
「辽太祖宗室盛强,分迭刺部为二,宫卫内虚,经营四方,未遑鸠集。皇后述律氏居守之际,摘蕃汉精锐为属珊军;太宗益选天下精甲,置诸爪牙为皮室军。合骑五十万,国威壮矣。
大帐皮室军。太宗置,凡三十万骑。
属珊军。地皇后置,二十万骑。」

兵志上述内容是编者篡改自北宋大臣宋琪的"平燕蓟十策",平白将原本数字翻了十倍。此处明显的篡改早已被宋史学界指出过了,这里不累述。但为了使上下文一目了然,还是直接把原始史料列出来。以下按历代名臣奏议:

「晋末,契丹主头下兵谓之大帐,有皮室兵约三万,皆精甲也,为其爪牙。国母述律氏头下谓之属珊,有众二万,乃阿保机之牙将,当是时半已老矣」

皮室兵在辽太祖初创时担任宿卫亲军,但以后演变为一般的精锐部队,而非亲卫。而所谓的属珊军在辽太宗时已经"半已老",以后更逐渐式微。
无独有偶,兵志里像这样轻易就能揭破的乌龙事件还有,如:                    
            
「及太祖会李克用于云中,以兵三十万,盛矣」
                        
同是辽史,太祖本纪却记:

「太祖以骑兵七万会克用于云州」

显然,兵志"兵三十万"又是大大夸张了。这一方面确实说明辽史编撰较匆忙,不同卷章竟然口径不统一;而另一方面也证实了,像这样蓄意夸大辽军兵力的行为,在兵志中已非个别现象,只因年代久远,原始史料数据散失,以致某些数字不容易如以上两处那样直接证伪。但是,我们还是多少能从兵志的描述中寻找到破绽,揭示真相。



(二)宫卫骑军
「太祖以迭刺部受禅,分本部为五院、六院,统以皇族,而亲卫缺然。乃立斡鲁朵法,裂州县,割户丁,以强干弱支。诒谋嗣续,世建宫卫。入则居守,出则扈从,葬则因以守陵。有兵事,则五京、二州各提辖司传檄而集,不待调发州县、部族,十万骑军已立具矣。
弘义宫:正丁一万六千,蕃汉转丁一万四千,骑军六千。
长宁宫:正丁一万四千,蕃汉转丁一万二千,骑军五千。
永兴宫:正丁六千,蕃汉转丁一万四千,骑军五千。
积庆宫:正丁一万,蕃汉转丁一万六千,骑军八千。
延昌宫:正丁二千,藩汉转丁六千,骑军二千。
彰愍宫:正丁一万六千,蕃汉转丁二万,骑军一万。
崇德宫:正丁一万二千,蕃汉转丁二万,骑军一万。
兴圣宫:正丁二万,蕃汉转丁四万,骑军五千。
延庆宫:正丁一万四千,蕃汉转丁二万,骑军一万。
太和宫:正丁二万,蕃汉转丁四万,骑军一万五千。
永昌宫:正丁一万四千,蕃汉转丁二万,骑军一万。
敦睦宫:正丁六千,蕃汉转丁一万,骑军五千。
文忠王府:正丁一万,蕃汉转丁一万六千,骑兵一万。
凡诸宫卫,丁四十万八千,出骑军十万一千。」

"宫",契丹语"斡鲁朵",是辽国君主的行宫。辽国君主即位之后就从部族和州县中分离出一定数量的人户,组建斡鲁朵。宫卫骑军从宫户中选出,作为君主的亲卫部队。这是支准常备卫队,他们每日分批轮换宿卫君主的宫帐行营,而其他户丁平日则发展生产供养整个斡鲁朵。
对这支宫卫骑军数量的考证,我们可以用其他史料中记载的部分宫卫兵数与兵志的记载作比较。

1,
辽史耶律曷鲁传记到:「太祖宫行营始置腹心部,选诸部豪健二千馀充之」
辽太祖弘义宫卫为2000人。而兵志则载6000人。

2,
辽圣宗统和时归宋的辽国供奉官李信对宋廷奏报辽国兵力时说到:「内五千六百常卫戎主」
次首辽国有两个健在统治者的斡鲁朵,即萧太后崇德宫和辽圣宗兴圣宫,两宫宫卫总和为5600人。而兵志两者总和为15000人。
(注:文忠王府和敦睦宫的主人--韩德让和耶律隆庆也是圣宗时代的人。不过文忠王府却是天祚帝时追建,营卫志载:「天祚皇帝又以皇子敖鲁斡继之,官给葬具,建庙乾陵侧。拟诸宫例,建文忠王府」。而敦睦宫,营卫志虽未直接记由谁所建。但敦睦宫契丹名为「赤得本斡鲁朵」,「赤得本」意为「孝」,而耶律隆庆是在其死后的开泰六年才被辽圣宗追册为「孝文皇太弟」的,因此敦睦宫建立的年代应当在圣宗开泰六年以后,而不是在统和年间。)

3,
据辽史道宗本纪记载,皇太叔重元在行宫发动叛乱,敦睦宫使耶律良与南院枢密使耶律仁先等:「率宿卫士卒数千人御之」
而辽道宗时使辽的宋人王易对辽主行宫描述为:「大小禁围外有契丹兵甲一万人」
两者提到的辽道宗的宫卫数量分别是数千人和10000人(差异可能是王易的估算值偏高的关系)。而兵志则载15000人。

在以上几例中,兵志所载宫卫的数字均明显高于其他史料。对这种情况的解释无非有两种:第一种,宫卫骑军条延续了兵志编者一贯的作风,单纯的夸大了宫卫骑军的数量。第二种,宫卫骑军条所列的数字反映的是各斡鲁朵在承平已久的辽末人口最高峰时的数字,而作对比的史料描述的则是各自所属时代的宫卫骑军数量,所以造成了以上的数量差距。
第二种解释乍看之下似乎有些道理,毕竟永昌宫和文忠王府这两个斡鲁朵都是辽末的天祚帝建立的,故使人有这样的联想也是很自然的。但是,仔细分析之后,就能发现其中的问题。如果兵志所载数字为辽末的状况,那么就意味着过往的每个辽国统治者死后,他生前的宫卫骑军不但没有被削减,反而持续得到扩编和增强。而日益增长的宫卫骑军日常事务不再是宿卫行宫,仅是守卫陵墓。
那么事实是否真是如此呢?事实上,有迹象表明,宫卫骑军及斡鲁朵所属人户在其主人死后并不是全数去守陵墓的。例如,辽史营卫志有如下记载:

「夺里本斡鲁朵,穆宗置。是为延昌宫。讨平曰“夺里本”。以国阿辇斡鲁朵及阻卜俘户,中京提辖司、南京制置司、咸、信、韩等州户置。
监母斡鲁朵,景宗置。是为彰愍宫。遗留曰“监母”。以章肃皇帝侍卫及武安州户置。
女古斡鲁朵,圣宗置。是为兴圣宫。金曰“女古”。以国阿辇、耶鲁碗、蒲速碗三斡鲁朵户置。」
注:
阿辇斡鲁朵户即辽太宗永兴宫
章肃皇帝即辽穆宗
耶鲁碗斡鲁朵即辽世宗积庆宫
蒲速碗斡鲁朵即应天皇太后长宁宫。

以上几条说明君主即位创建斡鲁朵时,其人户并非如兵志所述,全由部族、州县新分离出来,而是死去君主的斡鲁朵人户会被拆分来组建新君的斡鲁朵。辽兴宗年间出使辽国的宋人余靖在其武溪集-契丹官仪中的记载,也同样证实了这一点:

「从行之兵,取宗室中最亲信者为行宫都部署以主之,其兵皆取于南、北王府,十宫院人充之」

"十宫院人"即辽兴宗之时十个斡鲁朵的宫人,就是说现任君主的宫卫来自过去历代辽主的斡鲁朵。
实际上人户拆分流动的情况还不仅限于斡鲁朵之间,还存在把斡鲁朵人户析出转为部落和州县人户的现象。如:

「伯斯鼻骨德部。本鼻骨德户,初隶诸宫,圣宗以户口蕃息置部」
「自此至河西部,皆俘获诸国之民。初隶诸宫,户口蕃息置部」
「长庆县。统和八年,以诸宫提辖司人户置」

也就是说,斡鲁朵的规模并不是随时间推移无限制膨胀的,宫籍人口增殖后,也会通过拆分为部落和州县加以调节。
以上证据表明,辽国前代君主们的斡鲁朵是存在被拆分削弱现象的。其实,这是情理之中的事,过往君主斡鲁朵的规模自然不可能与现任君主的相提并论。因为其一,守陵没必要维持这么大的规模;其二,众多实力强大的斡鲁朵可能对皇权构成威胁,这是君主的大忌。辽初辽太祖就因迭刺部过于强盛而将其拆分为两部。
除了上述这些证据外,我们还可以从军队征调方面来考察。兵志宫卫骑军条提到:

「不待调发州县、部族,十万骑军已立具矣」

就是说一旦有警,不待征调部族、州县兵,君主就可在第一时间调集各斡鲁朵的宫卫骑军这支随时待命的准常备部队。但真是如此吗?燕北录却告诉我们:

「或有紧急事,宜用此牌带在项上,走马于南北大王处,抽发兵马」

遇有紧急情况,辽主除了自己斡鲁朵的宫卫骑军外,最先去往南、北院部族调兵,而非其他斡鲁朵现成的宫卫骑军。兵志的兵制条也记到:

「乃诏诸道徵兵。惟南、北、奚王,东京渤海兵马,燕京统军兵马,虽奉诏,未敢发兵,必以闻。上遣大将持金鱼符,合,然後行」

征调的时候,辽国的几支主要武装力量,都要君主的牌符才能调动,可这其中竟然没有那支传说中最强大、最重要的宫卫骑军。如果真有这么一支十万人的常备军存在,这些史料如何会只字不提?所以,这一事实再次提示我们,那些历代过世君主的斡鲁朵所属的宫卫骑军其实早已式微,只保持了日常看护陵寝的很小规模而已,实际并不存在这么一支十万人的骑兵随时待命。
最后,宫户和丁数之间呈两倍整数关系,这也让人对数字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产生疑问。
综上所述,这一系列的矛盾和不合理的现象均表明:前述的第二种解释很难成立。在排除了第二种解释后,更鉴于兵志编者的一贯作风,几乎可以确定,宫卫骑军的兵数也是被蓄意夸大的,所谓"十万骑军已立具矣"即使在辽末也并不存在。真正可供驱使的宫卫骑军,主要就是现任君主的卫队。正如营卫志载:「宫用契丹兵四千人,每日轮番千人祗直」,其未说明具体时代,大体可看作是终辽一朝君主真正能动用的宫卫骑军人数。



(三)五京乡丁
「大约五京民丁可见者,一百一十万七千三百为乡兵」

"五京乡丁",多为过定居生活的汉等民族。这里先不去管这组数字本身的真伪,辽国对汉人主要采用的是和宋朝一样的募兵制:

「给衣粮者唯汉兵」
「城中汉兵凡八营皆黥面给粮如汉制」
「募天德、镇武、东胜等处勇捷者,籍为军」

辽国作为游牧民族建立的政权,一方面要用汉人,另一方面也要防范弹压汉人。所以事实上不可能在汉民身上采用全民皆兵的体制,让汉民全面武装自己。如辽兴宗时「禁关南汉民弓矢」。

而临时征调的乡兵一般仅作非战斗人员的辅兵使用:「又於随军专伐园林,填道路」。当然,和宋朝一样,危急时管不了这么多,临时征调的乡兵也会临时充作战兵。但这种兵员的战斗力极低,如:辽末为抗击崛起的女真,辽天祚帝「降宣札付上京、长春、辽西诸路,计人户家业钱,每三百贯自备一军」,筹集近20万汉军,结果这些汉军「弓弩铁甲百无一二」,一遇女真兵,望风披靡。
所以一般情况下,担负作战任务的汉兵是募兵。而在募兵制之下,服役的兵额直接受制于国家财力,而和国家拥有的总丁口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而辽国的财力远不能和他的邻居宋国相比,当然不能维持太多的募兵。辽圣宗统和年间契丹供奉官李信就提到过当时辽国的汉军兵力:

「国中所管幽州汉兵,谓之神武、控鹤、羽林、骁武等,约万八千余骑」
仅18000余人。

大致上,汉军数量以及所占比例,应随着时间推移、辽国汉化的逐步加深而不断增长。不过由于汉人的生活习俗和所处地位,并不可能真正象游牧部族一样几乎「壮者皆兵」。



(四)兵制
「辽国兵制,凡民年十五以上,五十以下,隶兵籍。每正军一名,马三疋,打草谷、守营铺家丁各一人。人铁甲九事,马鞯辔,马甲皮铁,视其力;弓四,箭四百,长短枪、櫼欁、斧钺、小旗、锤锥、火刀石、马盂、抯一斗、抯袋、搭挷伞各一,縻马绳二百尺,皆自备。

凡举兵,帝率蕃汉文武臣僚,以青牛白马祭告天地、日神,惟不拜月,分命近臣告太祖以下诸陵及木叶山神,乃诏诸道徵兵。惟南、北、奚王,东京渤海兵马,燕京统军兵马,虽奉诏,未敢发兵,必以闻。上遣大将持金鱼符,合,然後行。始闻诏,攒户丁,推户力,核籍齐众以待。自十将以上,次第点集军马、器仗。符至,兵马本司自领,使者不得与。唯再共点军马讫,又以上闻。量兵马多少,再命使充军主,与本司互相监督。又请引五方旗鼓,然後皇帝亲点将校。又选勋戚大臣,充行营兵马都统、副都统、都监各一人。又选诸军兵马尤精锐者三万人为护驾军,又选骁勇三千人为先锋军,又选剽捍百人之上为远探拦子军,以上各有将领。又於诸军每部,量众寡,抽十人或五人,合为一队,别立将领,以备勾取兵马,腾递公事。

皇帝亲征,留亲王一人在幽州,权知军国大事。既入南界,分为三路,广信军、雄州、霸州各一。驾必由中道,兵马都统、护驾等军皆从。各路军马遇县镇,即时攻击。若大州军。必先料其虚实、可攻次第而后进后兵。沿途民居、圆囿、桑柘,必夷伐焚荡。至宋北京,三路兵皆会,以议攻取。乃退亦然。三路军马前后左右有先锋。远探拦子马各十数人,在先锋前后二十余里,全副衣甲,夜中每行十里或五里少驻,下马侧听无有人马之声。有则擒之;力不可敌,飞报先锋,齐力攻击。如有大军,走报主帅。敌军既阵,料其阵势小大,山川形势,往回道路,救援捷径,漕运所出,各有以制之。然後於阵四面,烈骑为队,每队五、七百人,十队为一道,十道当一面,各有主帅。最先一队走马大噪,冲突敌阵。得利,则诸队齐进;若未利,引退,第二队继之。退者,息马饮水抯。诸道皆然,更退迭进。敌阵不动,亦不力战。历二三日,待其困惫,又令打草谷家丁马施双帚,因风疾驰,扬尘敌阵,更互往来。中既饥疲,目不相睹,可以取胜。
若帝不亲征,重臣统兵不下十五万众,三路往还,北京会兵,进以九月,退以十二月,行事次第皆如之。若春以正月,秋以九月,不命都统,止遣骑兵六万,不许深入,不攻城池,不伐林木;但於界外三百里内,耗荡生聚,不令种养而已。
军入南界,步骑车帐不循阡陌。三道将领各一人,率拦子马各万骑,支散游弈百十里外,更迭觇逻。及暮,以吹角为号,众即顿舍,环绕御帐。自近及远,折木稍屈,为弓子铺,不设枪营堑栅之备。每军行,鼓三伐,不问昼夜,大众齐发。未遇大敌,不乘战马;俟近敌师,乘新羁马,蹄有馀力。成列不战,退则乘之。多伏兵断粮道,冒夜举火,上风曳柴。馈饷自赍,散而复聚。善战,能寒。此兵之所以强也」

先来看这兵制条总起的第一段,每一名辽正兵拥有两个家丁的描述。这毫无疑问是不现实的,因为能置办得起全套铁甲、马甲,各种完善装备,有两个家丁仆人和三匹马随行的富裕牧民必定只是少数,甚至可以算是小贵族了。类似于西欧的封建骑士,其数量在整个军队中占的比例是很低的。又观其他游牧民族军队,如:匈奴人、帕提亚人、萨珊波斯人、突厥人,乃至蒙古人,也都只是少数富人拥有完善的武装,而广大贫穷牧民拿起弓箭就成了合格的轻骑兵,至于全套铁甲、马甲、仆人是不可能配备的。这些装备相对简陋的轻装弓骑才是军队的主体。契丹人当然也不会例外,所以宋人对辽军的描述全都是典型的游牧轻骑兵形象:

「轻而不整」、「散而复聚」、「便于弓矢,拙于剑戟」、「每弓骑暴集,偏攻大阵一面」

所以,兵制条开篇这段明显是将少量贵族精英的情况扩大到了整个辽军,完全是言过其实的。有了以上认识,我们再来具体分析兵制条中提到的一系列兵力数字。
皇帝亲征中,辽军骑兵四面列阵为战。「每队五、七百人」,若以中间值每队600骑算,每道就是6000骑,每面6万骑,四面总计24万骑。也就是说,辽国皇帝亲征,在一场战斗中动用的战兵达24万骑。如果辽帝不亲征,重臣统兵至少达15万。沿边劫掠破坏则派遣6万骑兵,不认命都统官。
这一连串庞大数字有多少可信度?首先,一场战斗中以24万骑兵上阵冲击,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不曾有过的,以一般军事常识而言,极其荒谬。其次,观其描写的阵型和战术:布四面阵,每面均等布置6万骑兵。其内容为不晓军事的元代文人杜撰出来的可能性很高。如前所述,辽军是典型的游牧轻骑兵,宋人当年的描述与兵制条中这段辽军死板的摆个四面兵力相等的阵型轮番冲击的景象大相径庭。
为进一步说明这一系列兵力数字的夸大不实程度,还可以用一些战例中记载的兵力来加以佐证。辽史中很少提及己方的具体兵力数字,但我们可以从其对手宋人的一些记载中得窥一斑。
一般来说,古人对敌方兵力的记载,或多或少总有夸大倾向(有些甚至夸大到离谱的程度),究其原因:胜则可借此夸耀武功,败则可推卸责任亦或顾全颜面。基于这个普遍规律,为避免那些水份过大的兵力记载造成干扰,选用的战例将同时符合以下两条:
1,选择的对象为辽帝亲征的战役(因为通常亲征动用的兵力理应最强)。
2,当史料记载的兵力数字大小相矛盾时,取小值。

战例一:
辽景宗乾亨四年亲征
长编记到:「五月,契丹三萬騎分道入寇」
这是3万人。

战例二:
辽圣宗统和四年亲征
长编:「契丹將耶律遜寧號于越者,以數萬騎入寇瀛州」
宋史全文:「十二月,契丹以数万骑入寇瀛州」
长编虽没弄清辽军统帅的身份,但辽军兵力数万是明确的。

战例三:
辽圣宗统和二十二年亲征
宋史石保吉传:「军于北门外。辽骑数万骤至城下」
武经总要后集:「继隆计度州之三面距大河,毁车为营戎马数万来犯」
最后在澶州城下的大战,武经总要和宋史都记辽军为数万。

借以上三例,可以反衬出兵制条中说辽帝一次战斗投入24万骑兵是何等荒谬。重臣统兵15万也同样很离谱,辽景宗亲征才3万人。
又,6万骑兵不认命都统官。真的是如此吗?据辽史职官志载,辽先锋军设先锋军都统所,由先锋都统率领,耶律休哥就曾担任过先锋都统。而兵制条里自己就记了先锋军为3000人,也就是先锋都统一般领兵3000。有人或许要说,这是统领先锋军的都统,而非独立统军的都统。那么再来看:

「以守司空萧嗣先为东北路都统发契丹、奚军三千人,中京禁兵及土豪二千人,别选诸路武勇二千余人引军屯出河店」

总领全军的都统官,统兵也仅7000。现在可看出,这个「不命都统,止遣骑兵六万」和实际的情形差距极大。
对比以上事例,兵制条里记载的多数兵力数字几乎是被夸大了一个数量级。辽国皇帝亲征一般不过几万兵力,甚至可能低于三万(至少是在一个战场能集中的兵力仅数万规模),重臣统兵出征则无疑更少。
最后,还要提一下引文末尾的那三万"栏子马"侦候。其实细心的人会发现,这三万侦候和兵制条总起的那段「凡举兵」中的"远探栏子军"内容重复了,而且互相矛盾。一个是三万,一个则仅为百人以上。
三万栏子马这段直接照搬自宋琪的平燕蓟十策,原文如下:

「契丹入界之時,步騎車帳不從阡陌,東西一概而行。大帳前及東西面,差大首領三人各率萬騎,支散游奕百十里外,交相覘邏,謂之欄子馬。戎主吹角為號,眾即頓合,環繞穹廬。以近及遠,折木稍屈之,為弓子鋪,不設槍營塹柵之備。每軍行,聽鼓三伐,不問昏晝,一匝便行。未逢大敵,不乘戰馬,俟近王師,即競乘之所,以新羈戰馬蹄有餘力也。其用軍之術,成列而不戰,俟退而乘之。多伏兵,斷糧道,冒夜舉火,上風曳柴,饋餉自齎,退敗無恥,散而復聚,寒而益堅。此其所長也」

而那百名之上的远探栏子军的描述估计是来自辽代其他史料,可能因为是不起眼的侦查兵的缘故,所以兵志编者未加在意,因而得以避过了一贯的篡改和夸大。至于两个栏子军哪个更接近真实?辽史职官、国语解中记到:

「远探军。有小校,有拽剌。
「拦子军。居先锋前二十余里,侦候敌人动静」

看样子,这远探军是不可能由"大首领"来率领的,"小校"带领个百多人才比较合理,另外百多名侦察兵也比三万侦察兵更符合实际。
可能更符合"大首领"这个条件的只能是部署在远探拦子军二十余里后的先锋军。兵志里记先锋军的兵数仅三千人,除了更不起眼的远探拦子军,它与兵制中其他庞大兵力数字可谓完全脱节,差距是数量级上的。但讽刺的是,这偏偏和前文所列的战例中的兵数很贴合,这算不算奇妙而又合理的巧合呢?

到此为止,"御帐亲军"、"宫卫骑军"、"五京乡丁"、"兵制"四个条目中记载的兵力数字已经全部考证完了。总体来讲,辽史兵卫志记载的辽国兵力数据大多水份极大,以至完全不能反映辽国的真实军力。


(正文完)



余论:
关于辽国可能拥有的军力(对部族来说即是指役龄男子数),宋朝方面共有四人给出过总的数字。现汇列如下:

1,
宋太祖赵匡胤估计的辽国军力:
「我以二十匹绢购一胡人首,彼精兵不过十万,止费我二百万匹绢,则虏尽矣」(宋史纪事本末卷七)

2,
宋真宗咸平六年,辽国供奉官李信报告的辽国军力:
「國中所管幽州漢兵,謂之神武、控鶴、羽林、驍武等,約萬八千餘騎。其偽命將帥,契丹、九女奚、南北皮室、當直舍利及八部落舍利、山後四鎮諸軍,約十萬八千餘騎,內五千六百餘常衛戎主,九萬三千九百餘即入寇兵也」(宋会要蕃夷)

3,
澶渊之盟后,夏竦的估计:
「夫匈奴之众,胜兵者不过二十万」(历代名臣奏议卷三四二)

4,
南宋李攸的估计:
「方兵旅大约计之,未必满三十万,且自诸京统军司及寨幕契丹兵不过十五万,奚家渤海兵不过六万,汉儿诸指挥不过一万五千,刺字父子军五指挥不过数千,乡兵、义军不过三万,刺手背、拣不中老弱兵不过七千」(宋朝事实卷二十)

这里首先要说明一下对宋太祖所言「精兵」含义的解读。有人觉得精兵自然非总兵数了,比如宋史学家王曾瑜就曾作此解。不过,细看整句前后的意思,这「精兵」即是指总兵数无疑,因为最后提到了:「虏尽矣」,言下之意是并不存在「精兵」之外的兵。游牧狩猎部族男子壮者皆兵,有时甚至会用妇女儿童充当疑兵(史料里多次提到蒙古人这么干),古人常以「精兵」指代他们中堪战的丁壮,即「胜兵者」。例如:

「昊贼据数州之地,精兵不出四五万,余皆老弱妇女,举族而行」
「金吾逮二十部,精兵勇士馀二万众」
「南部连克获纳降,党众最盛,领户三万四千,口二十三万七千三百,胜兵五万一百七十」

可见古人在提到游牧部落的人口兵员概况时,「精兵」绝非是指挑选出来的精锐部队。
现在回到这四人所言的内容上来,以下逐一来分析。
1、3,赵匡胤和夏竦所言「匈奴」、「虏」,似是有意无意忽略了辽国的汉军,不过汉军在宋辽战争时代并非辽军主体,被忽略不足怪。其中赵匡胤多少有些对辽作战的军事经验,这对估计整个辽国的军力可能有一定帮助。而夏竦则纯是文人盲人摸象了,他既无对辽作战的经历,也无亲身深入辽国去了解它的机会。
2、4,则分类别罗列了辽国军力。但其中的李攸仍然是停留在一个局外人的估计上,他和夏辣一样没有相关经历,更重要的是,他还是南宋时期的人,其时辽国已灭,他所估数字的可靠性就大打折扣了。而原辽国供奉官李信的报告无疑是最具说服力的,他所能掌握的信息非其他三人可比。其报告中不仅道出了辽主的宫卫兵数,还列举了部分汉军番号,以及舍利军、四大部族军等辽军组成部分,数字上也有零有整,当是以辽国方面的原始数据为依据的。唯一的缺憾是,他的报告中似未提及渤海人的兵数,不过渤海军所占比例不大,不影响大致的估计。
综上分析,以上所列四组数据中,按置信度由高到低排列,应该是:2>1>3>4。
所以依李信所言,我们大致可以勾勒出辽圣宗统和时辽国的军力。其总兵员也就是十几万人,一般能动员南侵的兵力则不足10万。这组数字也可作为对正文结论的一种印证和补充。辽史兵卫志所载辽国军力考辨

提到辽国军力,不能不提辽史兵卫志(以下皆称兵志)里记载的一系列辽军庞大兵力的数字,但这其中的可信性有多少呢?接下来,本文将分别对兵志里"御帐亲军"、"宫卫骑军"、"五京乡丁"、"兵制"四个条目中记载的兵力数字进行考证。


(一)御帐亲军
「辽太祖宗室盛强,分迭刺部为二,宫卫内虚,经营四方,未遑鸠集。皇后述律氏居守之际,摘蕃汉精锐为属珊军;太宗益选天下精甲,置诸爪牙为皮室军。合骑五十万,国威壮矣。
大帐皮室军。太宗置,凡三十万骑。
属珊军。地皇后置,二十万骑。」

兵志上述内容是编者篡改自北宋大臣宋琪的"平燕蓟十策",平白将原本数字翻了十倍。此处明显的篡改早已被宋史学界指出过了,这里不累述。但为了使上下文一目了然,还是直接把原始史料列出来。以下按历代名臣奏议:

「晋末,契丹主头下兵谓之大帐,有皮室兵约三万,皆精甲也,为其爪牙。国母述律氏头下谓之属珊,有众二万,乃阿保机之牙将,当是时半已老矣」

皮室兵在辽太祖初创时担任宿卫亲军,但以后演变为一般的精锐部队,而非亲卫。而所谓的属珊军在辽太宗时已经"半已老",以后更逐渐式微。
无独有偶,兵志里像这样轻易就能揭破的乌龙事件还有,如:                    
            
「及太祖会李克用于云中,以兵三十万,盛矣」
                        
同是辽史,太祖本纪却记:

「太祖以骑兵七万会克用于云州」

显然,兵志"兵三十万"又是大大夸张了。这一方面确实说明辽史编撰较匆忙,不同卷章竟然口径不统一;而另一方面也证实了,像这样蓄意夸大辽军兵力的行为,在兵志中已非个别现象,只因年代久远,原始史料数据散失,以致某些数字不容易如以上两处那样直接证伪。但是,我们还是多少能从兵志的描述中寻找到破绽,揭示真相。



(二)宫卫骑军
「太祖以迭刺部受禅,分本部为五院、六院,统以皇族,而亲卫缺然。乃立斡鲁朵法,裂州县,割户丁,以强干弱支。诒谋嗣续,世建宫卫。入则居守,出则扈从,葬则因以守陵。有兵事,则五京、二州各提辖司传檄而集,不待调发州县、部族,十万骑军已立具矣。
弘义宫:正丁一万六千,蕃汉转丁一万四千,骑军六千。
长宁宫:正丁一万四千,蕃汉转丁一万二千,骑军五千。
永兴宫:正丁六千,蕃汉转丁一万四千,骑军五千。
积庆宫:正丁一万,蕃汉转丁一万六千,骑军八千。
延昌宫:正丁二千,藩汉转丁六千,骑军二千。
彰愍宫:正丁一万六千,蕃汉转丁二万,骑军一万。
崇德宫:正丁一万二千,蕃汉转丁二万,骑军一万。
兴圣宫:正丁二万,蕃汉转丁四万,骑军五千。
延庆宫:正丁一万四千,蕃汉转丁二万,骑军一万。
太和宫:正丁二万,蕃汉转丁四万,骑军一万五千。
永昌宫:正丁一万四千,蕃汉转丁二万,骑军一万。
敦睦宫:正丁六千,蕃汉转丁一万,骑军五千。
文忠王府:正丁一万,蕃汉转丁一万六千,骑兵一万。
凡诸宫卫,丁四十万八千,出骑军十万一千。」

"宫",契丹语"斡鲁朵",是辽国君主的行宫。辽国君主即位之后就从部族和州县中分离出一定数量的人户,组建斡鲁朵。宫卫骑军从宫户中选出,作为君主的亲卫部队。这是支准常备卫队,他们每日分批轮换宿卫君主的宫帐行营,而其他户丁平日则发展生产供养整个斡鲁朵。
对这支宫卫骑军数量的考证,我们可以用其他史料中记载的部分宫卫兵数与兵志的记载作比较。

1,
辽史耶律曷鲁传记到:「太祖宫行营始置腹心部,选诸部豪健二千馀充之」
辽太祖弘义宫卫为2000人。而兵志则载6000人。

2,
辽圣宗统和时归宋的辽国供奉官李信对宋廷奏报辽国兵力时说到:「内五千六百常卫戎主」
次首辽国有两个健在统治者的斡鲁朵,即萧太后崇德宫和辽圣宗兴圣宫,两宫宫卫总和为5600人。而兵志两者总和为15000人。
(注:文忠王府和敦睦宫的主人--韩德让和耶律隆庆也是圣宗时代的人。不过文忠王府却是天祚帝时追建,营卫志载:「天祚皇帝又以皇子敖鲁斡继之,官给葬具,建庙乾陵侧。拟诸宫例,建文忠王府」。而敦睦宫,营卫志虽未直接记由谁所建。但敦睦宫契丹名为「赤得本斡鲁朵」,「赤得本」意为「孝」,而耶律隆庆是在其死后的开泰六年才被辽圣宗追册为「孝文皇太弟」的,因此敦睦宫建立的年代应当在圣宗开泰六年以后,而不是在统和年间。)

3,
据辽史道宗本纪记载,皇太叔重元在行宫发动叛乱,敦睦宫使耶律良与南院枢密使耶律仁先等:「率宿卫士卒数千人御之」
而辽道宗时使辽的宋人王易对辽主行宫描述为:「大小禁围外有契丹兵甲一万人」
两者提到的辽道宗的宫卫数量分别是数千人和10000人(差异可能是王易的估算值偏高的关系)。而兵志则载15000人。

在以上几例中,兵志所载宫卫的数字均明显高于其他史料。对这种情况的解释无非有两种:第一种,宫卫骑军条延续了兵志编者一贯的作风,单纯的夸大了宫卫骑军的数量。第二种,宫卫骑军条所列的数字反映的是各斡鲁朵在承平已久的辽末人口最高峰时的数字,而作对比的史料描述的则是各自所属时代的宫卫骑军数量,所以造成了以上的数量差距。
第二种解释乍看之下似乎有些道理,毕竟永昌宫和文忠王府这两个斡鲁朵都是辽末的天祚帝建立的,故使人有这样的联想也是很自然的。但是,仔细分析之后,就能发现其中的问题。如果兵志所载数字为辽末的状况,那么就意味着过往的每个辽国统治者死后,他生前的宫卫骑军不但没有被削减,反而持续得到扩编和增强。而日益增长的宫卫骑军日常事务不再是宿卫行宫,仅是守卫陵墓。
那么事实是否真是如此呢?事实上,有迹象表明,宫卫骑军及斡鲁朵所属人户在其主人死后并不是全数去守陵墓的。例如,辽史营卫志有如下记载:

「夺里本斡鲁朵,穆宗置。是为延昌宫。讨平曰“夺里本”。以国阿辇斡鲁朵及阻卜俘户,中京提辖司、南京制置司、咸、信、韩等州户置。
监母斡鲁朵,景宗置。是为彰愍宫。遗留曰“监母”。以章肃皇帝侍卫及武安州户置。
女古斡鲁朵,圣宗置。是为兴圣宫。金曰“女古”。以国阿辇、耶鲁碗、蒲速碗三斡鲁朵户置。」
注:
阿辇斡鲁朵户即辽太宗永兴宫
章肃皇帝即辽穆宗
耶鲁碗斡鲁朵即辽世宗积庆宫
蒲速碗斡鲁朵即应天皇太后长宁宫。

以上几条说明君主即位创建斡鲁朵时,其人户并非如兵志所述,全由部族、州县新分离出来,而是死去君主的斡鲁朵人户会被拆分来组建新君的斡鲁朵。辽兴宗年间出使辽国的宋人余靖在其武溪集-契丹官仪中的记载,也同样证实了这一点:

「从行之兵,取宗室中最亲信者为行宫都部署以主之,其兵皆取于南、北王府,十宫院人充之」

"十宫院人"即辽兴宗之时十个斡鲁朵的宫人,就是说现任君主的宫卫来自过去历代辽主的斡鲁朵。
实际上人户拆分流动的情况还不仅限于斡鲁朵之间,还存在把斡鲁朵人户析出转为部落和州县人户的现象。如:

「伯斯鼻骨德部。本鼻骨德户,初隶诸宫,圣宗以户口蕃息置部」
「自此至河西部,皆俘获诸国之民。初隶诸宫,户口蕃息置部」
「长庆县。统和八年,以诸宫提辖司人户置」

也就是说,斡鲁朵的规模并不是随时间推移无限制膨胀的,宫籍人口增殖后,也会通过拆分为部落和州县加以调节。
以上证据表明,辽国前代君主们的斡鲁朵是存在被拆分削弱现象的。其实,这是情理之中的事,过往君主斡鲁朵的规模自然不可能与现任君主的相提并论。因为其一,守陵没必要维持这么大的规模;其二,众多实力强大的斡鲁朵可能对皇权构成威胁,这是君主的大忌。辽初辽太祖就因迭刺部过于强盛而将其拆分为两部。
除了上述这些证据外,我们还可以从军队征调方面来考察。兵志宫卫骑军条提到:

「不待调发州县、部族,十万骑军已立具矣」

就是说一旦有警,不待征调部族、州县兵,君主就可在第一时间调集各斡鲁朵的宫卫骑军这支随时待命的准常备部队。但真是如此吗?燕北录却告诉我们:

「或有紧急事,宜用此牌带在项上,走马于南北大王处,抽发兵马」

遇有紧急情况,辽主除了自己斡鲁朵的宫卫骑军外,最先去往南、北院部族调兵,而非其他斡鲁朵现成的宫卫骑军。兵志的兵制条也记到:

「乃诏诸道徵兵。惟南、北、奚王,东京渤海兵马,燕京统军兵马,虽奉诏,未敢发兵,必以闻。上遣大将持金鱼符,合,然後行」

征调的时候,辽国的几支主要武装力量,都要君主的牌符才能调动,可这其中竟然没有那支传说中最强大、最重要的宫卫骑军。如果真有这么一支十万人的常备军存在,这些史料如何会只字不提?所以,这一事实再次提示我们,那些历代过世君主的斡鲁朵所属的宫卫骑军其实早已式微,只保持了日常看护陵寝的很小规模而已,实际并不存在这么一支十万人的骑兵随时待命。
最后,宫户和丁数之间呈两倍整数关系,这也让人对数字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产生疑问。
综上所述,这一系列的矛盾和不合理的现象均表明:前述的第二种解释很难成立。在排除了第二种解释后,更鉴于兵志编者的一贯作风,几乎可以确定,宫卫骑军的兵数也是被蓄意夸大的,所谓"十万骑军已立具矣"即使在辽末也并不存在。真正可供驱使的宫卫骑军,主要就是现任君主的卫队。正如营卫志载:「宫用契丹兵四千人,每日轮番千人祗直」,其未说明具体时代,大体可看作是终辽一朝君主真正能动用的宫卫骑军人数。



(三)五京乡丁
「大约五京民丁可见者,一百一十万七千三百为乡兵」

"五京乡丁",多为过定居生活的汉等民族。这里先不去管这组数字本身的真伪,辽国对汉人主要采用的是和宋朝一样的募兵制:

「给衣粮者唯汉兵」
「城中汉兵凡八营皆黥面给粮如汉制」
「募天德、镇武、东胜等处勇捷者,籍为军」

辽国作为游牧民族建立的政权,一方面要用汉人,另一方面也要防范弹压汉人。所以事实上不可能在汉民身上采用全民皆兵的体制,让汉民全面武装自己。如辽兴宗时「禁关南汉民弓矢」。

而临时征调的乡兵一般仅作非战斗人员的辅兵使用:「又於随军专伐园林,填道路」。当然,和宋朝一样,危急时管不了这么多,临时征调的乡兵也会临时充作战兵。但这种兵员的战斗力极低,如:辽末为抗击崛起的女真,辽天祚帝「降宣札付上京、长春、辽西诸路,计人户家业钱,每三百贯自备一军」,筹集近20万汉军,结果这些汉军「弓弩铁甲百无一二」,一遇女真兵,望风披靡。
所以一般情况下,担负作战任务的汉兵是募兵。而在募兵制之下,服役的兵额直接受制于国家财力,而和国家拥有的总丁口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而辽国的财力远不能和他的邻居宋国相比,当然不能维持太多的募兵。辽圣宗统和年间契丹供奉官李信就提到过当时辽国的汉军兵力:

「国中所管幽州汉兵,谓之神武、控鹤、羽林、骁武等,约万八千余骑」
仅18000余人。

大致上,汉军数量以及所占比例,应随着时间推移、辽国汉化的逐步加深而不断增长。不过由于汉人的生活习俗和所处地位,并不可能真正象游牧部族一样几乎「壮者皆兵」。



(四)兵制
「辽国兵制,凡民年十五以上,五十以下,隶兵籍。每正军一名,马三疋,打草谷、守营铺家丁各一人。人铁甲九事,马鞯辔,马甲皮铁,视其力;弓四,箭四百,长短枪、櫼欁、斧钺、小旗、锤锥、火刀石、马盂、抯一斗、抯袋、搭挷伞各一,縻马绳二百尺,皆自备。

凡举兵,帝率蕃汉文武臣僚,以青牛白马祭告天地、日神,惟不拜月,分命近臣告太祖以下诸陵及木叶山神,乃诏诸道徵兵。惟南、北、奚王,东京渤海兵马,燕京统军兵马,虽奉诏,未敢发兵,必以闻。上遣大将持金鱼符,合,然後行。始闻诏,攒户丁,推户力,核籍齐众以待。自十将以上,次第点集军马、器仗。符至,兵马本司自领,使者不得与。唯再共点军马讫,又以上闻。量兵马多少,再命使充军主,与本司互相监督。又请引五方旗鼓,然後皇帝亲点将校。又选勋戚大臣,充行营兵马都统、副都统、都监各一人。又选诸军兵马尤精锐者三万人为护驾军,又选骁勇三千人为先锋军,又选剽捍百人之上为远探拦子军,以上各有将领。又於诸军每部,量众寡,抽十人或五人,合为一队,别立将领,以备勾取兵马,腾递公事。

皇帝亲征,留亲王一人在幽州,权知军国大事。既入南界,分为三路,广信军、雄州、霸州各一。驾必由中道,兵马都统、护驾等军皆从。各路军马遇县镇,即时攻击。若大州军。必先料其虚实、可攻次第而后进后兵。沿途民居、圆囿、桑柘,必夷伐焚荡。至宋北京,三路兵皆会,以议攻取。乃退亦然。三路军马前后左右有先锋。远探拦子马各十数人,在先锋前后二十余里,全副衣甲,夜中每行十里或五里少驻,下马侧听无有人马之声。有则擒之;力不可敌,飞报先锋,齐力攻击。如有大军,走报主帅。敌军既阵,料其阵势小大,山川形势,往回道路,救援捷径,漕运所出,各有以制之。然後於阵四面,烈骑为队,每队五、七百人,十队为一道,十道当一面,各有主帅。最先一队走马大噪,冲突敌阵。得利,则诸队齐进;若未利,引退,第二队继之。退者,息马饮水抯。诸道皆然,更退迭进。敌阵不动,亦不力战。历二三日,待其困惫,又令打草谷家丁马施双帚,因风疾驰,扬尘敌阵,更互往来。中既饥疲,目不相睹,可以取胜。
若帝不亲征,重臣统兵不下十五万众,三路往还,北京会兵,进以九月,退以十二月,行事次第皆如之。若春以正月,秋以九月,不命都统,止遣骑兵六万,不许深入,不攻城池,不伐林木;但於界外三百里内,耗荡生聚,不令种养而已。
军入南界,步骑车帐不循阡陌。三道将领各一人,率拦子马各万骑,支散游弈百十里外,更迭觇逻。及暮,以吹角为号,众即顿舍,环绕御帐。自近及远,折木稍屈,为弓子铺,不设枪营堑栅之备。每军行,鼓三伐,不问昼夜,大众齐发。未遇大敌,不乘战马;俟近敌师,乘新羁马,蹄有馀力。成列不战,退则乘之。多伏兵断粮道,冒夜举火,上风曳柴。馈饷自赍,散而复聚。善战,能寒。此兵之所以强也」

先来看这兵制条总起的第一段,每一名辽正兵拥有两个家丁的描述。这毫无疑问是不现实的,因为能置办得起全套铁甲、马甲,各种完善装备,有两个家丁仆人和三匹马随行的富裕牧民必定只是少数,甚至可以算是小贵族了。类似于西欧的封建骑士,其数量在整个军队中占的比例是很低的。又观其他游牧民族军队,如:匈奴人、帕提亚人、萨珊波斯人、突厥人,乃至蒙古人,也都只是少数富人拥有完善的武装,而广大贫穷牧民拿起弓箭就成了合格的轻骑兵,至于全套铁甲、马甲、仆人是不可能配备的。这些装备相对简陋的轻装弓骑才是军队的主体。契丹人当然也不会例外,所以宋人对辽军的描述全都是典型的游牧轻骑兵形象:

「轻而不整」、「散而复聚」、「便于弓矢,拙于剑戟」、「每弓骑暴集,偏攻大阵一面」

所以,兵制条开篇这段明显是将少量贵族精英的情况扩大到了整个辽军,完全是言过其实的。有了以上认识,我们再来具体分析兵制条中提到的一系列兵力数字。
皇帝亲征中,辽军骑兵四面列阵为战。「每队五、七百人」,若以中间值每队600骑算,每道就是6000骑,每面6万骑,四面总计24万骑。也就是说,辽国皇帝亲征,在一场战斗中动用的战兵达24万骑。如果辽帝不亲征,重臣统兵至少达15万。沿边劫掠破坏则派遣6万骑兵,不认命都统官。
这一连串庞大数字有多少可信度?首先,一场战斗中以24万骑兵上阵冲击,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不曾有过的,以一般军事常识而言,极其荒谬。其次,观其描写的阵型和战术:布四面阵,每面均等布置6万骑兵。其内容为不晓军事的元代文人杜撰出来的可能性很高。如前所述,辽军是典型的游牧轻骑兵,宋人当年的描述与兵制条中这段辽军死板的摆个四面兵力相等的阵型轮番冲击的景象大相径庭。
为进一步说明这一系列兵力数字的夸大不实程度,还可以用一些战例中记载的兵力来加以佐证。辽史中很少提及己方的具体兵力数字,但我们可以从其对手宋人的一些记载中得窥一斑。
一般来说,古人对敌方兵力的记载,或多或少总有夸大倾向(有些甚至夸大到离谱的程度),究其原因:胜则可借此夸耀武功,败则可推卸责任亦或顾全颜面。基于这个普遍规律,为避免那些水份过大的兵力记载造成干扰,选用的战例将同时符合以下两条:
1,选择的对象为辽帝亲征的战役(因为通常亲征动用的兵力理应最强)。
2,当史料记载的兵力数字大小相矛盾时,取小值。

战例一:
辽景宗乾亨四年亲征
长编记到:「五月,契丹三萬騎分道入寇」
这是3万人。

战例二:
辽圣宗统和四年亲征
长编:「契丹將耶律遜寧號于越者,以數萬騎入寇瀛州」
宋史全文:「十二月,契丹以数万骑入寇瀛州」
长编虽没弄清辽军统帅的身份,但辽军兵力数万是明确的。

战例三:
辽圣宗统和二十二年亲征
宋史石保吉传:「军于北门外。辽骑数万骤至城下」
武经总要后集:「继隆计度州之三面距大河,毁车为营戎马数万来犯」
最后在澶州城下的大战,武经总要和宋史都记辽军为数万。

借以上三例,可以反衬出兵制条中说辽帝一次战斗投入24万骑兵是何等荒谬。重臣统兵15万也同样很离谱,辽景宗亲征才3万人。
又,6万骑兵不认命都统官。真的是如此吗?据辽史职官志载,辽先锋军设先锋军都统所,由先锋都统率领,耶律休哥就曾担任过先锋都统。而兵制条里自己就记了先锋军为3000人,也就是先锋都统一般领兵3000。有人或许要说,这是统领先锋军的都统,而非独立统军的都统。那么再来看:

「以守司空萧嗣先为东北路都统发契丹、奚军三千人,中京禁兵及土豪二千人,别选诸路武勇二千余人引军屯出河店」

总领全军的都统官,统兵也仅7000。现在可看出,这个「不命都统,止遣骑兵六万」和实际的情形差距极大。
对比以上事例,兵制条里记载的多数兵力数字几乎是被夸大了一个数量级。辽国皇帝亲征一般不过几万兵力,甚至可能低于三万(至少是在一个战场能集中的兵力仅数万规模),重臣统兵出征则无疑更少。
最后,还要提一下引文末尾的那三万"栏子马"侦候。其实细心的人会发现,这三万侦候和兵制条总起的那段「凡举兵」中的"远探栏子军"内容重复了,而且互相矛盾。一个是三万,一个则仅为百人以上。
三万栏子马这段直接照搬自宋琪的平燕蓟十策,原文如下:

「契丹入界之時,步騎車帳不從阡陌,東西一概而行。大帳前及東西面,差大首領三人各率萬騎,支散游奕百十里外,交相覘邏,謂之欄子馬。戎主吹角為號,眾即頓合,環繞穹廬。以近及遠,折木稍屈之,為弓子鋪,不設槍營塹柵之備。每軍行,聽鼓三伐,不問昏晝,一匝便行。未逢大敵,不乘戰馬,俟近王師,即競乘之所,以新羈戰馬蹄有餘力也。其用軍之術,成列而不戰,俟退而乘之。多伏兵,斷糧道,冒夜舉火,上風曳柴,饋餉自齎,退敗無恥,散而復聚,寒而益堅。此其所長也」

而那百名之上的远探栏子军的描述估计是来自辽代其他史料,可能因为是不起眼的侦查兵的缘故,所以兵志编者未加在意,因而得以避过了一贯的篡改和夸大。至于两个栏子军哪个更接近真实?辽史职官、国语解中记到:

「远探军。有小校,有拽剌。
「拦子军。居先锋前二十余里,侦候敌人动静」

看样子,这远探军是不可能由"大首领"来率领的,"小校"带领个百多人才比较合理,另外百多名侦察兵也比三万侦察兵更符合实际。
可能更符合"大首领"这个条件的只能是部署在远探拦子军二十余里后的先锋军。兵志里记先锋军的兵数仅三千人,除了更不起眼的远探拦子军,它与兵制中其他庞大兵力数字可谓完全脱节,差距是数量级上的。但讽刺的是,这偏偏和前文所列的战例中的兵数很贴合,这算不算奇妙而又合理的巧合呢?

到此为止,"御帐亲军"、"宫卫骑军"、"五京乡丁"、"兵制"四个条目中记载的兵力数字已经全部考证完了。总体来讲,辽史兵卫志记载的辽国兵力数据大多水份极大,以至完全不能反映辽国的真实军力。


(正文完)



余论:
关于辽国可能拥有的军力(对部族来说即是指役龄男子数),宋朝方面共有四人给出过总的数字。现汇列如下:

1,
宋太祖赵匡胤估计的辽国军力:
「我以二十匹绢购一胡人首,彼精兵不过十万,止费我二百万匹绢,则虏尽矣」(宋史纪事本末卷七)

2,
宋真宗咸平六年,辽国供奉官李信报告的辽国军力:
「國中所管幽州漢兵,謂之神武、控鶴、羽林、驍武等,約萬八千餘騎。其偽命將帥,契丹、九女奚、南北皮室、當直舍利及八部落舍利、山後四鎮諸軍,約十萬八千餘騎,內五千六百餘常衛戎主,九萬三千九百餘即入寇兵也」(宋会要蕃夷)

3,
澶渊之盟后,夏竦的估计:
「夫匈奴之众,胜兵者不过二十万」(历代名臣奏议卷三四二)

4,
南宋李攸的估计:
「方兵旅大约计之,未必满三十万,且自诸京统军司及寨幕契丹兵不过十五万,奚家渤海兵不过六万,汉儿诸指挥不过一万五千,刺字父子军五指挥不过数千,乡兵、义军不过三万,刺手背、拣不中老弱兵不过七千」(宋朝事实卷二十)

这里首先要说明一下对宋太祖所言「精兵」含义的解读。有人觉得精兵自然非总兵数了,比如宋史学家王曾瑜就曾作此解。不过,细看整句前后的意思,这「精兵」即是指总兵数无疑,因为最后提到了:「虏尽矣」,言下之意是并不存在「精兵」之外的兵。游牧狩猎部族男子壮者皆兵,有时甚至会用妇女儿童充当疑兵(史料里多次提到蒙古人这么干),古人常以「精兵」指代他们中堪战的丁壮,即「胜兵者」。例如:

「昊贼据数州之地,精兵不出四五万,余皆老弱妇女,举族而行」
「金吾逮二十部,精兵勇士馀二万众」
「南部连克获纳降,党众最盛,领户三万四千,口二十三万七千三百,胜兵五万一百七十」

可见古人在提到游牧部落的人口兵员概况时,「精兵」绝非是指挑选出来的精锐部队。
现在回到这四人所言的内容上来,以下逐一来分析。
1、3,赵匡胤和夏竦所言「匈奴」、「虏」,似是有意无意忽略了辽国的汉军,不过汉军在宋辽战争时代并非辽军主体,被忽略不足怪。其中赵匡胤多少有些对辽作战的军事经验,这对估计整个辽国的军力可能有一定帮助。而夏竦则纯是文人盲人摸象了,他既无对辽作战的经历,也无亲身深入辽国去了解它的机会。
2、4,则分类别罗列了辽国军力。但其中的李攸仍然是停留在一个局外人的估计上,他和夏辣一样没有相关经历,更重要的是,他还是南宋时期的人,其时辽国已灭,他所估数字的可靠性就大打折扣了。而原辽国供奉官李信的报告无疑是最具说服力的,他所能掌握的信息非其他三人可比。其报告中不仅道出了辽主的宫卫兵数,还列举了部分汉军番号,以及舍利军、四大部族军等辽军组成部分,数字上也有零有整,当是以辽国方面的原始数据为依据的。唯一的缺憾是,他的报告中似未提及渤海人的兵数,不过渤海军所占比例不大,不影响大致的估计。
综上分析,以上所列四组数据中,按置信度由高到低排列,应该是:2>1>3>4。
所以依李信所言,我们大致可以勾勒出辽圣宗统和时辽国的军力。其总兵员也就是十几万人,一般能动员南侵的兵力则不足10万。这组数字也可作为对正文结论的一种印证和补充。
支持 敬佩 有点长 空时慢慢看
这儿不会不讨论古代军事吧?我看历史版人很少,所以发这里
猛犸战象 发表于 2014-12-26 10:53
这儿不会不讨论古代军事吧?我看历史版人很少,所以发这里
非常棒的考证,既然是原创建议发到史版让版主加个精,虽然史版人少,但是帖子沉得慢啊。
另外这里讨论古代军事的人少,但是遇上古代军事帖时,习惯性刷上几句XXX几十万骑兵,XXX百万大军,XXX村战的人很多。
十万绝对是不止的,整个宋辽战争,基本就没看到过一次战斗宋军人数能占优势过
5楼 zjhzyhqq @@@宋军那牛皮漫天飞的战绩?.....真实或虚幻 -- 由宋辽战争中部分战役看宋军战绩的真伪(完整版)http://tieba.baidu.com/p/3428605796
感觉天朝历代太重视史学了,搞得周边小鳖们想神话一下自己祖宗十八代都不行,太坏了。
真不错,学习了。呵呵了
感觉天朝历代太重视史学了,搞得周边小鳖们想神话一下自己祖宗十八代都不行,太坏了。
哈哈  不是还有棒子么@(一-一)@
这应该发到历史版吧?

@新侨联委员
srjz 发表于 2014-12-26 14:46
这应该发到历史版吧?

@新侨联委员
  也是军事内容。建议留着培养军事历史讨论气氛。
5楼 zjhzyhqq @@@宋军那牛皮漫天飞的战绩?.....真实或虚幻 -- 由宋辽战争中部分战役看宋军战绩的真伪(完 ...
说吹牛辽史排第二谁敢排第一,辽史的讳败可以说已经到了丧心病狂的境界了,按辽史的记载,三十万兵力的北宋不知道要被灭几次了
12楼 zjhzyhqq 2014-12-27 08:49 @@@ 真眼说瞎话么?辽史怎么就丧心病狂了?辽史连皇帝战败都记了。宋朝正史对高粱河这种败仗都极力遮掩,更不用说其他

猛犸战象 发表于 2014-12-28 16:42
12楼 zjhzyhqq 2014-12-27 08:49 @@@ 真眼说瞎话么?辽史怎么就丧心病狂了?辽史连皇帝战败都记了。宋朝正 ...

            
关于辽史的讳败问题,网上资料多的是,大家有兴趣的可以自己去查查,史学家认为《辽史》是二十四史中最单薄、质量最差的一部,单说《辽史 兵志》本身,就错误百出,这些话并不是空穴来风,都是有道理的,我这里就不多说了,讳败这种事情,任何史书都免不了,但是拿了辽史来说宋朝的战绩吹牛,感觉就像希特勒说某某某是种族主义杀人狂一样,顺便说一下,要分析辽国的兵力,还可以借鉴一下高丽的史书,按照楼主的观点,不用说,肯定高丽的史书也是吹牛,那么到底是谁在吹?是高丽和宋朝,还是史书被专家们贬得史书最差的辽国?相信大家还是能做出正确的判断的。
猛犸战象 发表于 2014-12-28 16:42
12楼 zjhzyhqq 2014-12-27 08:49 @@@ 真眼说瞎话么?辽史怎么就丧心病狂了?辽史连皇帝战败都记了。宋朝正 ...

            
关于辽史的讳败问题,网上资料多的是,大家有兴趣的可以自己去查查,史学家认为《辽史》是二十四史中最单薄、质量最差的一部,单说《辽史 兵志》本身,就错误百出,这些话并不是空穴来风,都是有道理的,我这里就不多说了,讳败这种事情,任何史书都免不了,但是拿了辽史来说宋朝的战绩吹牛,感觉就像希特勒说某某某是种族主义杀人狂一样,顺便说一下,要分析辽国的兵力,还可以借鉴一下高丽的史书,按照楼主的观点,不用说,肯定高丽的史书也是吹牛,那么到底是谁在吹?是高丽和宋朝,还是史书被专家们贬得史书最差的辽国?相信大家还是能做出正确的判断的。
14楼 zjhzyhqq 2014-12-28 18:11 @@@ 你不要混淆概念。辽史是粗糙简略,但不表示史料价值低。尤其是在战史方面,正因为粗糙,根本没那闲功夫去编瞎话遮掩事实,即使有破绽往往很明显。反观宋方史料,胡编滥造的水平要高得多,也细致得多,很有点写剧本的节奏。证伪起来也麻烦得多。
14楼 zjhzyhqq 2014-12-28 18:11 @@@@另外,你似乎没看我的文章嘛!我是仅仅用辽史记载去否定宋史料吗???明明是很多宋朝史料支持了辽史的记载,这种情形下要如何取舍宋朝史料是显而易见的。高丽?你是指高丽自己吹自己30兵大战40万辽兵那段子~?
上楼是30万兵
哦对了,上面那篇文章超大历史版有完整版了,觉得有问题欢迎具体指出:http://lt.cjdby.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934353&mobile=2

猛犸战象 发表于 2014-12-28 20:13
14楼 zjhzyhqq 2014-12-28 18:11 @@@@另外,你似乎没看我的文章嘛!我是仅仅用辽史记载去否定宋史料吗?? ...


40万是第二次,第一次是80万,就算高丽记载有所夸大,也不可能记载一个总兵力十几万的国家出动80万人吧?
第三次10万人几乎全挂了,如果辽国只有十几万军队,难道辽国打完这仗就剩几万兵了?你自己信不信??
猛犸战象 发表于 2014-12-28 20:13
14楼 zjhzyhqq 2014-12-28 18:11 @@@@另外,你似乎没看我的文章嘛!我是仅仅用辽史记载去否定宋史料吗?? ...


40万是第二次,第一次是80万,就算高丽记载有所夸大,也不可能记载一个总兵力十几万的国家出动80万人吧?
第三次10万人几乎全挂了,如果辽国只有十几万军队,难道辽国打完这仗就剩几万兵了?你自己信不信??

猛犸战象 发表于 2014-12-28 20:13
14楼 zjhzyhqq 2014-12-28 18:11 @@@@另外,你似乎没看我的文章嘛!我是仅仅用辽史记载去否定宋史料吗?? ...


任何朝代的史书记载都会有前后矛盾的地方,这点不只宋史,汉、唐、明、清都少不了,
单单拿你提出的几个人的几句记载(而且你给出的论据很令人怀疑,你说宋史记载的瀛州之战辽兵是数万,我看到的宋史记载瀛州被杀伤的辽兵有十几万,),就否定宋史、高丽史诸多战役的记载,认定辽圣宗时期军力就是十几万人
实在难以令人信服。
猛犸战象 发表于 2014-12-28 20:13
14楼 zjhzyhqq 2014-12-28 18:11 @@@@另外,你似乎没看我的文章嘛!我是仅仅用辽史记载去否定宋史料吗?? ...


任何朝代的史书记载都会有前后矛盾的地方,这点不只宋史,汉、唐、明、清都少不了,
单单拿你提出的几个人的几句记载(而且你给出的论据很令人怀疑,你说宋史记载的瀛州之战辽兵是数万,我看到的宋史记载瀛州被杀伤的辽兵有十几万,),就否定宋史、高丽史诸多战役的记载,认定辽圣宗时期军力就是十几万人
实在难以令人信服。
19楼 zjhzyhqq2014-12-28 21:08@@@恩~你牛的,80万那个我都不好意思提,你居然敢提出来了~先不说是80万是辽将自己当着高丽使者的面吹牛的,我会告诉你辽太祖还吹过100万来着吗?~~~我正文为什么这么说:「古人对敌方兵力的记载,或多或少总有夸大倾向\基于这个普遍规律,为避免那些水份过大的兵力记载造成干扰\当史料记载的兵力数字大小相矛盾时,取小值」~~~如果你执着于以这种乌龙数据去否定那些数万的记载,那我只能摊手~~不用多说了
就算高丽记载有所夸大,也不可能记载一个总兵力十几万的国家出动80万人吧@@@@ 金史:「辽都统萧糺里、副都统挞不野将步骑十万会于鸭子河北」。辽史:「萧嗣先为东北路都统,静江军节度使萧挞不也为副,发契丹、奚军三千人,中京禁兵及土豪二千人,别选诸路武勇二千余人引军屯出河店」。金人能把7000辽军夸大成10万,你是不是觉得高丽人节操比金人强?!?
20楼 zjhzyhqq 2014-12-28 @@@瀛州之战的问题在" 由宋辽战争中部分战役看宋军战绩的真伪"里zao论证过了,
zjhzyhqq 发表于 2014-12-28 18:11
关于辽史的讳败问题,网上资料多的是,大家有兴趣的可以自己去查查,史学家认为《辽史》是 ...
辽史宋史是一套班子编写的,质量差主要原因是材料少。
其实说要取信那些几十万兵力的数字,还是取信那些几万的数字(其实是军事常识)。就从正常逻辑上来说,打个比方吧,你被同一个人揍了几回。你向别人描述这个揍你的人时,有一回你说这人身高2米体重300磅,另一回则说这人身高1.7米150磅。正常来说别人都会认为前者是你碍于颜面在吹牛,后者才是实话(而且估计或多或少也夸大了对手)。

猛犸战象 发表于 2014-12-28 22:11
就算高丽记载有所夸大,也不可能记载一个总兵力十几万的国家出动80万人吧@@@@ 金史:「辽都统萧糺里、副都 ...


先不说金灭辽,到底歼灭了多少辽军,单是拿完全扯不上关系的金史的一场战斗记载来否定来200年前的高丽的一场战斗记载,理由是认为金人比高丽人有节操,好吧,虽然我对棒子也没啥好感,但你的思维实在是太奇葩了,我实在无法理解。
猛犸战象 发表于 2014-12-28 22:11
就算高丽记载有所夸大,也不可能记载一个总兵力十几万的国家出动80万人吧@@@@ 金史:「辽都统萧糺里、副都 ...


先不说金灭辽,到底歼灭了多少辽军,单是拿完全扯不上关系的金史的一场战斗记载来否定来200年前的高丽的一场战斗记载,理由是认为金人比高丽人有节操,好吧,虽然我对棒子也没啥好感,但你的思维实在是太奇葩了,我实在无法理解。

猛犸战象 发表于 2014-12-28 22:18
20楼 zjhzyhqq 2014-12-28 @@@瀛州之战的问题在" 由宋辽战争中部分战役看宋军战绩的真伪"里zao论证过了,


论证过不代表有结论,你喜欢蒙古,你可以说明朝在土木堡被砍了50 万,你喜欢明朝,可以说只被砍了7万,两派都有足够的论据,但要得出定性的结论,怕是永远也做不到了,就宋辽双方战绩的史料记载,我就一句话,不管你楼主有多信辽史,反正我是不信。
而且你应该先证明,宋史哪一章写了瀛州之战辽军是几万人?
猛犸战象 发表于 2014-12-28 22:18
20楼 zjhzyhqq 2014-12-28 @@@瀛州之战的问题在" 由宋辽战争中部分战役看宋军战绩的真伪"里zao论证过了,


论证过不代表有结论,你喜欢蒙古,你可以说明朝在土木堡被砍了50 万,你喜欢明朝,可以说只被砍了7万,两派都有足够的论据,但要得出定性的结论,怕是永远也做不到了,就宋辽双方战绩的史料记载,我就一句话,不管你楼主有多信辽史,反正我是不信。
而且你应该先证明,宋史哪一章写了瀛州之战辽军是几万人?
拿金史来否定高丽史?你的思维确实很独特@@@既然是一个思维正常人,怎么就能得出就高丽人节操满满不比金人!?莫非金人不是人?=_=
27楼 zjhzyhqq 2014-12-28 23:02 @@@@得了~又爆出个土墓堡50万来,算了,对牛弹琴......歇了
27楼 zjhzyhqq 2014-12-28 23:02 @@@@得了~又爆出个土墓堡50万来,算了,对牛弹琴......歇了
我拿土木堡做个对比不过份吧,至少比起你的金人比高丽人有节操,拿金史否定高丽史,总要靠谱些,你说是不是?
拿金史来否定高丽史?你的思维确实很独特@@@既然是一个思维正常人,怎么就能得出就高丽人节操满满不比金人 ...
就金人对宋人,包括蒙古人,辽人的所做所为来看,思维正常的人都会认为高丽人比金人有节操,你问问大家是不是如此?
就好比宋军打赢的仗都有斩首数做证据,当然,辽军可能也有,这里就有一个杀良冒功的可能,那么是本土作战的宋军杀良冒功的可能性大还是作为进攻方的不发军饷,靠打劫和战功领赏的辽军杀良冒功的可能性大?哪方的战绩更有可能注水,动动脑子,只要思维出发点没有偏离正常都应该得出正确的结论。
话说宋史那辽军几万人的记载到底在哪?问你几次你都不回答,你该不会真是胡编乱造的吧?
http://wenku.baidu.com/link?url= ... WSafRrvB35KNstC4ncy

这篇文章估计辽国鼎盛时人口750万
31楼 zjhzyhqq2014-12-28 23:39@@@你完全不看别人的文章一个劲自说自话?这些我给的链接里都详细讨论了。辽军打个瀛州城死伤10万还剩下20万,完全是宋朝前方官员忽悠后方朝廷的,宋军的所谓斩首大体也是同类性质。不久之后的澶州城下的决战辽帝与统帅都在,而且统帅还挂了,达成了和议。这时才几万人,瀛州30万那是幽灵士兵?
30楼 zjhzyhqq 2014-12-28 23:25 @@@@扯啥淡,现在是你在胡吹高丽史节操报表,决不会将几万敌军吹成几十万~~~是不是?那请问你,说高丽人具有特别高节操的依据是什么!?
32楼 品天里炎 2014-12-29 00:52 @@@@链接无效。不过我大体可以推断它是怎么考证的,就是用屏卫zhi
用兵卫志和地理志丁口数来推算,是算的辽末人口最高峰时的数字。更重要的是人口中大多数是汉人,并非构成辽军的主体,尤其是在早期。
我们就来掰扯掰扯高丽史里兵数,按高丽史卷四:「崔士威为统军使率兵三十万军于通州,以备契丹。十一月辛卯,契丹主自将步骑四十万渡鸭绿江」
以上是辽圣宗对高丽仅有的一次亲征。我们先不看高丽史的绝对数字,先观察记载中两军的兵力对比,大体上高丽人是认为辽军比他们略多。而按宋史大中祥符八年,高丽使臣郭元言及本国的人口:「府曰开城,管六县,民不下三五千。有州军百余,置十路转运司统之。每州管县五六,小者亦三四,每县户三四百」~~如果按150州、每州5县、每县户400计,则高丽总共约30万户。高丽何来30万大军?这让我大宋情何以堪啊?把自己的兵力都夸大成这样,这敌人的兵力能水倒啥程度还用说嘛?
就金人对宋人,包括蒙古人,辽人的所做所为来看,思维正常的人都会认为高丽人比金人有节操,你问问大家是 ...
http://lt.cjdby.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934353&mobile=2

(五)瀛洲围城战
宋真宗景德元年九月,辽军开始了宋辽战争中最后一次大规模入侵。十月丙戌,辽军围攻瀛州城不下。宋会要辑稿和长编记到:

「北面上言:虏众急攻瀛州虏为城兵所杀者三万余人,伤者倍之,围遂解」
「北面部署奏:契丹自瀛州遁去,其眾猶二十萬」

这次也不例外,宋方史料又一次直接引用了前方官员的一面之词,这通说辞中宣称辽军在瀛洲城下达30万之众,而且在攻城战中死伤达三分之一强!
且不说总数30万这个骇人听闻的数字,攻城伤亡达到三分之一已经很不可思议了,瀛州并非什么必占之地,辽军也向来不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从来都是:

「所過郡邑,攻不能下者,則俘取村墅子女,縱火大掠,輦金帛而去」

集中兵力野战歼灭宋军有生力量才是辽军一贯的打法。更不用说辽军攻城一贯驱赶敌国平民为肉盾先行:

「驱掠老幼,运土木填壕堑;攻城之际,必使先登,矢石檑木并下,止伤老幼」                                    
     
所以辽军根本不可能为攻击一个固定据点付出三分之一伤亡的代价。                     
而观后续辽军的攻势,兵锋依旧犀利,一路败天雄、破德清,主力直驱澶州城下,毫无大败之后的疲弱之象。反观宋军却龟缩不出,哪里有重创敌人的迹象?

「当时守城不敢出,敌兵堂堂直抵澶渊,几至渡河,为京师患」
「伏起断其后,天雄兵不能进退天雄兵复得还,存者什三四。敌遂陷德清。知军、尚食使张旦及其子三班借职利涉、虎翼都虞候胡福等十四人并死之。契丹既陷德清,是日,率觽抵澶州北,直犯大陣,圍合三面」
「庚午,攻破德清军。壬申,(辽圣宗)次澶渊」

稍后在澶州北城下的最后决战中,据宋史和武经总要都称辽军主力不过是数万之数:

「李继隆分为驾前东西面都排阵使,军于北门外。辽骑数万骤至城下」
「李继隆为驾前排阵使,赴澶州,陈兵城北戎马数万来犯」

这和宋军北面部署报称的数字差距甚远。由此可见,先前北面部署奏报的辽军达30万众,死伤达三分之一强,完全是前方将官夸大其词谎报军功。
古代史关于军队兵力,多浮夸不堪。楼主论证颇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