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团大战五大谜题:百团大战为什么引起众多非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5 18:44:41
http://m.chinanews.com/s/mil/2014/12-15/1843289.htm

1940年8月20日至1941年1月24日(一说1940年12月5日),八路军在华北进行了一次百团大战。百团大战给研究者留下了不少难以解开的谜。

  谜之一:八路军为什么会进行大兵团作战

  百团大战之前,八路军在抗日战场一直以小规模的游击战著称。为什么到1940年八路军会发动大兵团作战的百团大战呢?

  首先,是为了遏制险恶的妥协投降与分裂逆流。

  1940年,日本急于将侵华战争告一阶段,以集结更多的兵力南下,夺取英法在东南亚和南亚的殖民地。为此,日军采取威逼利诱的方式拉拢蒋介石、汪精卫政权。一方面扶植汪精卫伪政权,加紧与蒋介石政权“和谈”;另一方面在桂南、粤北、河套、鄂北、鄂西发动新的攻势,对重庆进行持续半年多的大轰炸,并扬言要攻打重庆、昆明、西安……

  中共极其担忧蒋、汪“统一投降、统一反共(毛泽东1940年7月6日语)”、“中日联合‘剿共’(毛泽东1940年11月9日语)”,希望通过八路军的英勇抗战事迹激励全国军民的抗战热情,减少蒋介石政权投降的可能性。

  其次,是为了打破日军的“囚笼政策”。

  至1940年夏,日军在华北地区建立了3000余个据点、1万多个碉堡、5000余公里铁路、3万余公里公路。这种严密而便捷的军事网络,使兵力有限的日军形成一个强大的整体,把抗日根据地与其他地区、根据地与根据地之间隔离开来。八路军被日军封锁在各个穷乡僻壤,生存和发展极其艰难。因此,刘伯承把日军的上述部署称之为“以铁路为柱,以公路为链,以碉堡为锁”的“囚笼政策”。

  由于日军的据点相互呼应,要打破这种“囚笼政策”,就不能只在部分地区发起攻击,而必须在比较广阔的地区同时发起攻击。

  再次,八路军的队伍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1940年6月7日,八路军总部公开宣布:抗战以来,八路军正规部队已由3年前的4万多人发展到50万人,创造了包括将近1亿人口的解放区和游击区。八路军总部还于1940年7月7日公布:3年来八路军收复县城150座,毙、伤、俘敌伪40万人。抗击的日军达40万,占侵华日军总人数的58%,并抗击了全部伪军。

  八路军的实力还在反击国民党顽固派的进攻中得到了体现。1939年冬季和1940年春,八路军对顽固派的进攻进行了自卫反击,阎锡山的晋军因此而遭受重创,朱怀冰的第九十七军基本被歼灭,石友三的第六十九军大部被歼。彭德怀认为,“在打了反磨擦战役之后,必须打反日的百团大战,表示我们是为了抗日才反磨擦的。这才能争取广大的中间势力。”

  谜之二:为什么没有中央军委的批示

  1940年7月22日,由朱德、彭德怀、左权联名签署的破击正太铁路的《战役预备命令》下发给聂荣臻、贺龙、关向应、刘伯承、邓小平,并报中央军委。

  那么,为什么又未见中央军委的批示呢?

  毛泽东在1938年5月撰写的《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写道:“……干涉到下级的具体事项,例如战役战斗的具体部署等等,同样是有害的。因为这些具体事项,必须按照随时变化随地不同的具体情况去做,而这些具体情况,是离得很远的上级机关无从知道的。这就是战役和战斗的分散指挥原则。”

  具体到百团大战,聂荣臻说:“破袭正太路,或者破袭平汉路,这是游击战争中经常搞的事情。可以说,这是我们的一种日常工作,不涉及什么战略问题。这样的作战计划,军委是不会反对的。”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朱、彭、左7月22日下达的《战役预备命令》已经是“命令”,表明当时并没有必须经过中央军委批准后才能组织这种战役的程序。

  必须指出的还有,百团大战在当时是得到了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正式肯定的。

  中共中央书记处曾于1940年9月10日发布《中央关于击敌和友的军事行动总方针的指示》,要求华北“应扩大百团战役行动”,山东和华中地区“应仿照华北百团大战先例”,“组织一次至几次有计划的大规模的对敌进攻行动”。

  1940年9月18日和9月20日,延安各界连续举行两次大规模的群众集会,隆重庆祝百团大战的胜利。中央军委副主席王稼祥在9月18日的集会上发表了《庆祝百团大战的胜利》的讲话。毛泽东出席了9月20日的集会。

  1940年12月22日,毛泽东、朱德、王稼祥从延安致电彭德怀:“百团大战对外不要宣告结束,蒋介石正发动反共高潮,我们尚须利用百团大战的声势去反对他。”

  谜之三:为什么正太战役会扩大成为百团大战

  从7月22日发布预备命令到最后下达行动命令,八路军总部部署的都是20来个团参加的正太战役。直到8月22日八路军总部作战科首次对战情进行综合整理时,彭德怀、左权才意外地发现共有105个团参加了这次战役。于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上出现了一个光辉的名词——“百团大战”。

  为什么正太战役会扩大成为百团大战?

  首先,是因为根据地军民的抗日热情。

  根据“战役和战斗的分散指挥原则”,不但八路军总部只部署了20来个团参战,各集团同样也只具体部署了部分部队参战。因此,“百团大战”实际上不是由任何人和任何一级机构发动的,而是华北八路军全体将士积极主动参战的结果。

  百团大战还有人数与八路军正规部队相当或更多的游击队和民兵参加,并有至少20万民众参加,这更是根据地军民积极参战的结果。山西阳泉的老民兵王德顺说:“我们实在是受够了汉奸和小日本的气了!听说正规部队要打日本人,能拿起武器的人全跟着部队跑。”

  这样的百团大战,实际上较之八路军总部或其他统帅部正式部署的百团大战更为宝贵,更为伟大,是最值得中华民族弘扬的民族精神。

  其次,是由破袭正太铁路的目标所决定的。

  正太铁路,以河北石家庄为起点,山西太原为终点,连接平汉、同蒲二路,全长243公里,其中在山西境内170.7公里。百团大战爆发时,沿线驻有以独立混成第四旅团(司令部驻阳泉)为主的日军共3600余人。但在百团大战爆发当晚,正好有1200名退伍日军在回国途中到达正太路,其中,400人进入阳泉,800人进入娘子关。

  显而易见,要对正太路进行比较大的破坏,就必须割断正太路日军与其他地区日军的联系。因此,105个团参战虽出乎意料,但参战部队数倍于主战场上的20来个团是可以肯定的。

  再次,大破袭带来大战机,促进了更多的部队参战。

  8月20日22时,八路军在以正太路为中心的广大地区同时发起攻击,战区内日军一片混乱,很多日军长期高枕无忧的目标成为八路军的攻击对象。

  号称“天下第九关”的三晋门户娘子关,战略地位极其重要,曾经为日军师团司令部驻地。由于长期未受攻击,1940年,这里只驻有一个中队级的守备队。在百团大战中,娘子关成为八路军首轮攻击的主要目标。8月21日中午,八路军将士骄傲地把中国国旗插到了娘子关上。这一图片与消息在各报刊出,全国军民大受鼓舞。

  正太路日军指挥中心阳泉也受到干扰性的袭击,八路军袭击部队占据距日军旅团司令部仅300米远的庙高地,而且据守达四日之久。遗憾的是,装备太差的八路军只能用步枪向阳泉城射击,对城内日军形不成真正的威胁。

  在正太路外围,由于平汉路、同蒲路及铁路沿线主要公路也同时受到攻击,在8月28日前,日军一直没能派出部队前来增援正太路。

  在这种背景下,战区内那些小据点、铁路、公路、桥梁、电线杆,绝大多数成为八路军、游击队和群众进行破袭的对象,参战部队因此也就越来越多。

  谜团四:百团大战的时间为什么一再延长

  八路军总部对于百团大战最初并没有规定战期,只是在预备命令中要求从部队出动之日起准备一个月的粮食,这大体可理解为作战一周左右。因此,一二九师8月17日下达的作战指示要求:“必须保证从廿日廿二时开始连续破击至少五天或七天,并争取更长时间才能达到摧毁任务。”

  那么,百团大战为什么又打了这么久呢?

  首先,是大好战机延长了作战时间。

  战斗打响后的几天内,战区内日军完全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八路军完全控制了战场上的局势。为了争取更大的战果,8月24日,“集总令正太破击必须坚持至少半个月(15天)之久”。

  8月26日,八路军放弃苦守了七天七夜的狮脑山。阳泉日军开始出击。

  8月28日,八路军放弃了对娘子关的争夺。河北日军开始进入山西。

  8月30日,日军开始实施“晋中作战”,来自晋南的6000多名日军以500人左右为一路,阻击从正太路返回太行山根据地的军民,一度威胁到转移至卷峪沟的中共北方局、八路军野战政治部和一二九师师部,局势开始紧张起来。

  根据敌情变化,八路军总部于9月2日下令自次日起全线转移,各种战斗于9月10日全部结束。

  其二,为了进一步扩大战果,发动了第二阶段的战斗。

  百团大战前期的胜利,使彭德怀产生了开展第二阶段战斗的想法。他于8月31日向贺龙、关向应、聂荣臻、刘伯承、邓小平征求意见,并报毛泽东、朱德、王稼祥。询问是否可以彻底摧毁正太路和同蒲路部分路段,使晋西北、晋察冀、太行山三大根据地联成一片。

  这一估计过于乐观,但扩大战果是完全可能的。1940年9月16日,朱、彭、左联名下达了百团大战第二阶段的作战命令。这一命令要求:一、继续破坏敌寇交通;二、克复深入我基本根据地内之某些据点。

  9月20日夜,百团大战第二阶段的战斗打响。

  其三,反“扫荡”和扩大政治影响使百团大战延长至1941年1月下旬才最后结束。

  为了对百团大战实施报复,日军于1940年9月底部署了一场“毁灭战”。编入战斗序列的部队多达5个师团、10个独立混成旅团和1个骑兵旅团,实际出动兵力约15万。

  http://m.chinanews.com/s/mil/2014/12-15/1843289.htm

1940年8月20日至1941年1月24日(一说1940年12月5日),八路军在华北进行了一次百团大战。百团大战给研究者留下了不少难以解开的谜。

  谜之一:八路军为什么会进行大兵团作战

  百团大战之前,八路军在抗日战场一直以小规模的游击战著称。为什么到1940年八路军会发动大兵团作战的百团大战呢?

  首先,是为了遏制险恶的妥协投降与分裂逆流。

  1940年,日本急于将侵华战争告一阶段,以集结更多的兵力南下,夺取英法在东南亚和南亚的殖民地。为此,日军采取威逼利诱的方式拉拢蒋介石、汪精卫政权。一方面扶植汪精卫伪政权,加紧与蒋介石政权“和谈”;另一方面在桂南、粤北、河套、鄂北、鄂西发动新的攻势,对重庆进行持续半年多的大轰炸,并扬言要攻打重庆、昆明、西安……

  中共极其担忧蒋、汪“统一投降、统一反共(毛泽东1940年7月6日语)”、“中日联合‘剿共’(毛泽东1940年11月9日语)”,希望通过八路军的英勇抗战事迹激励全国军民的抗战热情,减少蒋介石政权投降的可能性。

  其次,是为了打破日军的“囚笼政策”。

  至1940年夏,日军在华北地区建立了3000余个据点、1万多个碉堡、5000余公里铁路、3万余公里公路。这种严密而便捷的军事网络,使兵力有限的日军形成一个强大的整体,把抗日根据地与其他地区、根据地与根据地之间隔离开来。八路军被日军封锁在各个穷乡僻壤,生存和发展极其艰难。因此,刘伯承把日军的上述部署称之为“以铁路为柱,以公路为链,以碉堡为锁”的“囚笼政策”。

  由于日军的据点相互呼应,要打破这种“囚笼政策”,就不能只在部分地区发起攻击,而必须在比较广阔的地区同时发起攻击。

  再次,八路军的队伍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1940年6月7日,八路军总部公开宣布:抗战以来,八路军正规部队已由3年前的4万多人发展到50万人,创造了包括将近1亿人口的解放区和游击区。八路军总部还于1940年7月7日公布:3年来八路军收复县城150座,毙、伤、俘敌伪40万人。抗击的日军达40万,占侵华日军总人数的58%,并抗击了全部伪军。

  八路军的实力还在反击国民党顽固派的进攻中得到了体现。1939年冬季和1940年春,八路军对顽固派的进攻进行了自卫反击,阎锡山的晋军因此而遭受重创,朱怀冰的第九十七军基本被歼灭,石友三的第六十九军大部被歼。彭德怀认为,“在打了反磨擦战役之后,必须打反日的百团大战,表示我们是为了抗日才反磨擦的。这才能争取广大的中间势力。”

  谜之二:为什么没有中央军委的批示

  1940年7月22日,由朱德、彭德怀、左权联名签署的破击正太铁路的《战役预备命令》下发给聂荣臻、贺龙、关向应、刘伯承、邓小平,并报中央军委。

  那么,为什么又未见中央军委的批示呢?

  毛泽东在1938年5月撰写的《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写道:“……干涉到下级的具体事项,例如战役战斗的具体部署等等,同样是有害的。因为这些具体事项,必须按照随时变化随地不同的具体情况去做,而这些具体情况,是离得很远的上级机关无从知道的。这就是战役和战斗的分散指挥原则。”

  具体到百团大战,聂荣臻说:“破袭正太路,或者破袭平汉路,这是游击战争中经常搞的事情。可以说,这是我们的一种日常工作,不涉及什么战略问题。这样的作战计划,军委是不会反对的。”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朱、彭、左7月22日下达的《战役预备命令》已经是“命令”,表明当时并没有必须经过中央军委批准后才能组织这种战役的程序。

  必须指出的还有,百团大战在当时是得到了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正式肯定的。

  中共中央书记处曾于1940年9月10日发布《中央关于击敌和友的军事行动总方针的指示》,要求华北“应扩大百团战役行动”,山东和华中地区“应仿照华北百团大战先例”,“组织一次至几次有计划的大规模的对敌进攻行动”。

  1940年9月18日和9月20日,延安各界连续举行两次大规模的群众集会,隆重庆祝百团大战的胜利。中央军委副主席王稼祥在9月18日的集会上发表了《庆祝百团大战的胜利》的讲话。毛泽东出席了9月20日的集会。

  1940年12月22日,毛泽东、朱德、王稼祥从延安致电彭德怀:“百团大战对外不要宣告结束,蒋介石正发动反共高潮,我们尚须利用百团大战的声势去反对他。”

  谜之三:为什么正太战役会扩大成为百团大战

  从7月22日发布预备命令到最后下达行动命令,八路军总部部署的都是20来个团参加的正太战役。直到8月22日八路军总部作战科首次对战情进行综合整理时,彭德怀、左权才意外地发现共有105个团参加了这次战役。于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上出现了一个光辉的名词——“百团大战”。

  为什么正太战役会扩大成为百团大战?

  首先,是因为根据地军民的抗日热情。

  根据“战役和战斗的分散指挥原则”,不但八路军总部只部署了20来个团参战,各集团同样也只具体部署了部分部队参战。因此,“百团大战”实际上不是由任何人和任何一级机构发动的,而是华北八路军全体将士积极主动参战的结果。

  百团大战还有人数与八路军正规部队相当或更多的游击队和民兵参加,并有至少20万民众参加,这更是根据地军民积极参战的结果。山西阳泉的老民兵王德顺说:“我们实在是受够了汉奸和小日本的气了!听说正规部队要打日本人,能拿起武器的人全跟着部队跑。”

  这样的百团大战,实际上较之八路军总部或其他统帅部正式部署的百团大战更为宝贵,更为伟大,是最值得中华民族弘扬的民族精神。

  其次,是由破袭正太铁路的目标所决定的。

  正太铁路,以河北石家庄为起点,山西太原为终点,连接平汉、同蒲二路,全长243公里,其中在山西境内170.7公里。百团大战爆发时,沿线驻有以独立混成第四旅团(司令部驻阳泉)为主的日军共3600余人。但在百团大战爆发当晚,正好有1200名退伍日军在回国途中到达正太路,其中,400人进入阳泉,800人进入娘子关。

  显而易见,要对正太路进行比较大的破坏,就必须割断正太路日军与其他地区日军的联系。因此,105个团参战虽出乎意料,但参战部队数倍于主战场上的20来个团是可以肯定的。

  再次,大破袭带来大战机,促进了更多的部队参战。

  8月20日22时,八路军在以正太路为中心的广大地区同时发起攻击,战区内日军一片混乱,很多日军长期高枕无忧的目标成为八路军的攻击对象。

  号称“天下第九关”的三晋门户娘子关,战略地位极其重要,曾经为日军师团司令部驻地。由于长期未受攻击,1940年,这里只驻有一个中队级的守备队。在百团大战中,娘子关成为八路军首轮攻击的主要目标。8月21日中午,八路军将士骄傲地把中国国旗插到了娘子关上。这一图片与消息在各报刊出,全国军民大受鼓舞。

  正太路日军指挥中心阳泉也受到干扰性的袭击,八路军袭击部队占据距日军旅团司令部仅300米远的庙高地,而且据守达四日之久。遗憾的是,装备太差的八路军只能用步枪向阳泉城射击,对城内日军形不成真正的威胁。

  在正太路外围,由于平汉路、同蒲路及铁路沿线主要公路也同时受到攻击,在8月28日前,日军一直没能派出部队前来增援正太路。

  在这种背景下,战区内那些小据点、铁路、公路、桥梁、电线杆,绝大多数成为八路军、游击队和群众进行破袭的对象,参战部队因此也就越来越多。

  谜团四:百团大战的时间为什么一再延长

  八路军总部对于百团大战最初并没有规定战期,只是在预备命令中要求从部队出动之日起准备一个月的粮食,这大体可理解为作战一周左右。因此,一二九师8月17日下达的作战指示要求:“必须保证从廿日廿二时开始连续破击至少五天或七天,并争取更长时间才能达到摧毁任务。”

  那么,百团大战为什么又打了这么久呢?

  首先,是大好战机延长了作战时间。

  战斗打响后的几天内,战区内日军完全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八路军完全控制了战场上的局势。为了争取更大的战果,8月24日,“集总令正太破击必须坚持至少半个月(15天)之久”。

  8月26日,八路军放弃苦守了七天七夜的狮脑山。阳泉日军开始出击。

  8月28日,八路军放弃了对娘子关的争夺。河北日军开始进入山西。

  8月30日,日军开始实施“晋中作战”,来自晋南的6000多名日军以500人左右为一路,阻击从正太路返回太行山根据地的军民,一度威胁到转移至卷峪沟的中共北方局、八路军野战政治部和一二九师师部,局势开始紧张起来。

  根据敌情变化,八路军总部于9月2日下令自次日起全线转移,各种战斗于9月10日全部结束。

  其二,为了进一步扩大战果,发动了第二阶段的战斗。

  百团大战前期的胜利,使彭德怀产生了开展第二阶段战斗的想法。他于8月31日向贺龙、关向应、聂荣臻、刘伯承、邓小平征求意见,并报毛泽东、朱德、王稼祥。询问是否可以彻底摧毁正太路和同蒲路部分路段,使晋西北、晋察冀、太行山三大根据地联成一片。

  这一估计过于乐观,但扩大战果是完全可能的。1940年9月16日,朱、彭、左联名下达了百团大战第二阶段的作战命令。这一命令要求:一、继续破坏敌寇交通;二、克复深入我基本根据地内之某些据点。

  9月20日夜,百团大战第二阶段的战斗打响。

  其三,反“扫荡”和扩大政治影响使百团大战延长至1941年1月下旬才最后结束。

  为了对百团大战实施报复,日军于1940年9月底部署了一场“毁灭战”。编入战斗序列的部队多达5个师团、10个独立混成旅团和1个骑兵旅团,实际出动兵力约15万。



  在这种背景下,百团大战转入反“扫荡”阶段。10月28日,日第三十六师团冈崎大队在一度窜入关家垴,这个地方距八路军总部所在地武乡砖壁村仅十多里山路。此时,陈赓所率的七十二、一十六、三十八、二十五共4个团正在八路军总部附近地区休整。冈崎大队一到关家垴,便被八路军包围起来了。  
  关家垴战斗于10月30日凌晨4时打响,时在前线的三八六旅参谋长周希汉说:“经两昼夜的激战,发动了十七八次猛烈攻击,多次进行白刃格斗,终于将敌占山头周围有工事的高地完全占领。冈崎大队六百余人几乎全部被歼灭,仅在关家垴的山上,敌人留下的尸体就有二百八十余具,还有尸灰三大堆。可见敌人败得多么惨重。”   八路军的伤亡情况也很严重,连同阻击部队在内,共伤亡六百余人,关家垴战斗因此而成为百团大战受到批评最多的一次战斗。  

  不容忽视的是,日军更加承受不了一次战斗死亡数百人的损失,关家垴战斗结束后的第二天,也就是11月2日,华北方面军匆匆宣布结束全面“扫荡”,关家垴战斗因此而成为百团大战主要战斗结束的标志。12月10日,八路军总部野战政治部发布了《百团大战总结战绩》,事实上宣告了百团大战的结束。由于战绩统计截止日期为12月5日,因此,史学界不少人以12月5日为百团大战结束的标志。   
 此后,一方面,各根据地的反“扫荡”战斗仍在继续;另一方面,由于此时的国共关系特别紧张,毛泽东和中央军委也要求“百团大战对外不要宣告结束”。于是,八路军各部一方面继续反“扫荡”,另一方面抓住机会继续打破袭战和伏击战,直至1941年1月24日晋西北根据地粉碎日军的反“扫荡”,百团大战才最后结束。  
  谜之五:百团大战在历史上为什么引起了那么多的批评和非议    
       百团大战在进行期间,获得了全国抗日战线的一致高度评价,“后方的同胞们为此感奋到流泪”(1940年9月19日《新华日报》社论援引重庆某晚报语),也获得了国际反法西斯战线的好评。但让人们感到十分困惑的是,这一伟大的爱国壮举,在历史上却饱蒙冤屈。  
  首先应当指出,像任何一场战役一样,百团大战也存在着不少主观设想与客观实际不相符合的失误,存在各种各样的错误。对这些失误和错误,从总结经验教训的角度加以指出,是很有必要的。在百团大战进行过程中,八路军总部和各作战部队就不断地做这种批评和自我批评,并且在实际战斗中不断地调整不恰当的计划与要求。  
  其次,由于日军的疯狂报复,百团大战的确加剧了华北根据地和八路军的困难,这种困难的程度,今人很难想象。如1943年3月,彭德怀在左权县一个村庄召集一个地方干部会议,与会者饿得连坐都坐不稳,彭德怀只好请大家躺在炕上开会。在这种背景下,对百团大战出现一些情绪化的批评意见,也可以理解。
    最为根本的是,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不时出现将某个观点绝对化的错误思想倾向。在这种错误思想倾向的影响下,抗日战争的正确方式似乎只有一种,就是那种“扑一下就跑”的游击战,百团大战因而成为一个严重“错误”。再加上1959年以来对彭德怀的错误批判和“文革”期间对老帅、老将的错误批判,百团大战这一抗日壮举更加被扭曲得不堪回首。  
  历史不可能永远被扭曲,今天的中国人又像百团大战期间的中国人那样,对百团大战及其领导者、指挥者、参战者和支持者充满敬意。百团大战所产生的良好政治影响,无可替代,弥久愈珍。

百团大战内幕:85个团参战"没打招呼"
http://m.chinanews.com/s/mil/2014/12-15/1843324.htm
杨尚昆:不能因暴露力量而否定"百团大战"
http://m.chinanews.com/s/mil/2014/12-15/1843234.htm
战争史上的奇观:百团大战亲历者的回忆
http://m.chinanews.com/s/mil/2014/12-15/1843241.htm

  在这种背景下,百团大战转入反“扫荡”阶段。10月28日,日第三十六师团冈崎大队在一度窜入关家垴,这个地方距八路军总部所在地武乡砖壁村仅十多里山路。此时,陈赓所率的七十二、一十六、三十八、二十五共4个团正在八路军总部附近地区休整。冈崎大队一到关家垴,便被八路军包围起来了。  
  关家垴战斗于10月30日凌晨4时打响,时在前线的三八六旅参谋长周希汉说:“经两昼夜的激战,发动了十七八次猛烈攻击,多次进行白刃格斗,终于将敌占山头周围有工事的高地完全占领。冈崎大队六百余人几乎全部被歼灭,仅在关家垴的山上,敌人留下的尸体就有二百八十余具,还有尸灰三大堆。可见敌人败得多么惨重。”   八路军的伤亡情况也很严重,连同阻击部队在内,共伤亡六百余人,关家垴战斗因此而成为百团大战受到批评最多的一次战斗。  

  不容忽视的是,日军更加承受不了一次战斗死亡数百人的损失,关家垴战斗结束后的第二天,也就是11月2日,华北方面军匆匆宣布结束全面“扫荡”,关家垴战斗因此而成为百团大战主要战斗结束的标志。12月10日,八路军总部野战政治部发布了《百团大战总结战绩》,事实上宣告了百团大战的结束。由于战绩统计截止日期为12月5日,因此,史学界不少人以12月5日为百团大战结束的标志。   
 此后,一方面,各根据地的反“扫荡”战斗仍在继续;另一方面,由于此时的国共关系特别紧张,毛泽东和中央军委也要求“百团大战对外不要宣告结束”。于是,八路军各部一方面继续反“扫荡”,另一方面抓住机会继续打破袭战和伏击战,直至1941年1月24日晋西北根据地粉碎日军的反“扫荡”,百团大战才最后结束。  
  谜之五:百团大战在历史上为什么引起了那么多的批评和非议    
       百团大战在进行期间,获得了全国抗日战线的一致高度评价,“后方的同胞们为此感奋到流泪”(1940年9月19日《新华日报》社论援引重庆某晚报语),也获得了国际反法西斯战线的好评。但让人们感到十分困惑的是,这一伟大的爱国壮举,在历史上却饱蒙冤屈。  
  首先应当指出,像任何一场战役一样,百团大战也存在着不少主观设想与客观实际不相符合的失误,存在各种各样的错误。对这些失误和错误,从总结经验教训的角度加以指出,是很有必要的。在百团大战进行过程中,八路军总部和各作战部队就不断地做这种批评和自我批评,并且在实际战斗中不断地调整不恰当的计划与要求。  
  其次,由于日军的疯狂报复,百团大战的确加剧了华北根据地和八路军的困难,这种困难的程度,今人很难想象。如1943年3月,彭德怀在左权县一个村庄召集一个地方干部会议,与会者饿得连坐都坐不稳,彭德怀只好请大家躺在炕上开会。在这种背景下,对百团大战出现一些情绪化的批评意见,也可以理解。
    最为根本的是,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不时出现将某个观点绝对化的错误思想倾向。在这种错误思想倾向的影响下,抗日战争的正确方式似乎只有一种,就是那种“扑一下就跑”的游击战,百团大战因而成为一个严重“错误”。再加上1959年以来对彭德怀的错误批判和“文革”期间对老帅、老将的错误批判,百团大战这一抗日壮举更加被扭曲得不堪回首。  
  历史不可能永远被扭曲,今天的中国人又像百团大战期间的中国人那样,对百团大战及其领导者、指挥者、参战者和支持者充满敬意。百团大战所产生的良好政治影响,无可替代,弥久愈珍。

百团大战内幕:85个团参战"没打招呼"
http://m.chinanews.com/s/mil/2014/12-15/1843324.htm
杨尚昆:不能因暴露力量而否定"百团大战"
http://m.chinanews.com/s/mil/2014/12-15/1843234.htm
战争史上的奇观:百团大战亲历者的回忆
http://m.chinanews.com/s/mil/2014/12-15/1843241.htm
彭德怀好样的。
百团大战后,八路军由40万下降到十几万,80%的华北根据地丢失,统治人口由1亿下降到几千万----,这也是彭德怀挨骂的原因
老彭跑到重庆去见了老蒋一面,回来就打了
应当把“百团大战”后根据地的困难算在倭寇身上,而不是算在彭德怀身上。
没有这点眼光,在这个世上算是白活。
缅怀彭德怀元帅,向彭大将军致敬!!
彭德怀元帅说是莽张飞的形象
GZJY想要这个有争议,这个就有争议!
wanlinlfeng 发表于 2014-12-16 11:28
百团大战后,八路军由40万下降到十几万,80%的华北根据地丢失,统治人口由1亿下降到几千万----,这也是彭德 ...
   数据出处在哪里?
应当把“百团大战”后根据地的困难算在倭寇身上,而不是算在彭德怀身上。
没有这点眼光,在这个世上算是白 ...
要按那些人所想的去做,那全国老百姓真以为只有国军在跟日本人打了,那TG在抗日上失分更大!
数据出处在哪里?
除了八路军数字外,其他的都是官方数字。八路军是减少到30万人。
损失非常大,但43年就全恢复过来了。44年底就拔掉了所有据点和炮楼。
21271173 发表于 2014-12-16 14:43
除了八路军数字外,其他的都是官方数字。八路军是减少到30万人。
损失非常大,但43年就全恢复过来了。44 ...
恩,我觉得百团该打(不过彭大元帅莽了点,有些伤亡可以减少),就是沦陷区的百姓看中了八路打鬼子,能给老百姓报国仇家恨,他们才会去投八路,八路的力量才能恢复的这么快。
本来就是党内权利、威望分配的问题,事前准备打个战役角度的军事仗,事后打成了振奋全国的政治账;军事仗并不越权,可是这么大政治影响的仗就越权了;
不管军事上如何,这种政治影响还是要清理一下的
拍老一辈革命家电视剧是应该的,但要尊重史实,最近看过几个电视剧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违背事实的问题,产生反效果。
techorb 发表于 2014-12-16 12:51
数据出处在哪里?
80年代的初中历史书
leonardo87 发表于 2014-12-16 14:49
恩,我觉得百团该打(不过彭大元帅莽了点,有些伤亡可以减少),就是沦陷区的百姓看中了八路打鬼子,能给 ...
百团大战后,华北的八路军大部分都退到山西山区,一直到45年初,华北的根据地才恢复百团大战前的规模,所以在党的7大上,刘伯承等人都指责彭德怀
leonardo87 发表于 2014-12-16 14:49
恩,我觉得百团该打(不过彭大元帅莽了点,有些伤亡可以减少),就是沦陷区的百姓看中了八路打鬼子,能给 ...
百团大战应该晚1年打比较好
21271173 发表于 2014-12-16 14:43
除了八路军数字外,其他的都是官方数字。八路军是减少到30万人。
损失非常大,但43年就全恢复过来了。44 ...
到45年初华北根据地和八路军才恢复到百团大战前规模
1959年的庐山会议上,擅自发动百团大战成了彭德怀的罪名之一。
到45年初华北根据地和八路军才恢复到百团大战前规模

呵呵呵呵,44年底70万八路军,不解释。
wanlinlfeng 发表于 2014-12-16 15:23
80年代的初中历史书
   ....
   我希望出处是第一手,不是教科书这类二手三手的来源。
百团大战后,八路军由40万下降到十几万,80%的华北根据地丢失,统治人口由1亿下降到几千万----,这也是彭德 ...
有下降这么严重啊?来自: Android客户端
百团大战后,八路军由40万下降到十几万,80%的华北根据地丢失,统治人口由1亿下降到几千万----,这也是彭德 ...
没那么严重,40万调到30万,根据地没三分之一,主要还是暴露实力,之后就是国民党反共开始,tg面对两个敌人
谁敢横刀立马 唯我彭大将军
慕容白 发表于 2014-12-16 18:49
没那么严重,40万调到30万,根据地没三分之一,主要还是暴露实力,之后就是国民党反共开始,tg面对两个敌 ...
当时华北根据地富庶的地方几乎都丢了,原来的军队就靠这些地方的财政支持
13261105631 发表于 2014-12-16 18:38
有下降这么严重啊?
有啊,最主要的是富庶的根据地几乎都丢了,大部分部队逃往山西山区,部队的供应成了问题,原来在华北根据地都是吃白面的,现在要吃杂粮了
慕容白 发表于 2014-12-16 18:49
没那么严重,40万调到30万,根据地没三分之一,主要还是暴露实力,之后就是国民党反共开始,tg面对两个敌 ...
有啊,最主要的是富庶的根据地几乎都丢了,大部分部队逃往山西山区,部队的供应成了问题,原来在华北根据地都是吃白面的,现在要吃杂粮了,而且兵源无法保证,38年后八路军挺进平原地区,钱和人搞了许多,山区发展很难,没钱也没有人
百团大战,只有山东根据地没有参加,因为山东的罗荣桓和黄克诚认为会过早地暴露我军的实力
techorb 发表于 2014-12-16 12:51
数据出处在哪里?
印象中,这一组数据是有根据的。不过,放在一起还是有些问题。
首先“百团大战后”这个说法就不明确,准确的应该是百团大战以后,经过1941~1942的最艰苦阶段

第二,八路军人数下降。具体下降多少需要查相关资料,不过人数下降是确定的,而且需要注意的是,人数下降有多个原因,一是战斗伤亡的损失,二是主动的精兵简政(从正规部队抽调人员、甚至组成武工队进行根据地建设和游击战),三是新兵动员困难(看邓选第一篇)及武器装备、各种物资不足。

第三,华北根据地减小。实际上指的是冀中根据地以及五一大扫荡。有“一枪打穿根据地”的说法。小说《烈火金钢》就是以五一反扫荡为背影写的。
前有中共执政的正当性受非议
后有中共各种功绩受非议
因果关系搞清楚
不要本末倒置,在小细节上被别人牵着走,你今天把这个谣辩清楚了,明天它又造另一个谣
前有中共执政的正当性受非议
后有中共各种功绩受非议
因果关系搞清楚

正是“造谣动动嘴,辟谣跑断腿!”
百团大战该打,就是不该叫百团大战,叫正太战役就行。
也许在军事上,百团大战晚一年打可能更好。但是从政治上来说,很可能已经到了不能再拖的地步了。无论如何,百团大战打得好!
虽然有不利影响,但是胜利者不受裁判。
毛批错了
百团大战是老彭的私自行动吧
装甲教导 发表于 2014-12-17 19:38
百团大战是老彭的私自行动吧

当时并没有反对这个军事行为,只不过到了WG,是为了打倒彭四处找理由而已,除了那个年代,毛对百团大战仍然是肯定远多于否定的!
保家卫国,这仗该打。
但一下子整这么大动静,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若按毛的想法,应该是零敲碎打。
八路军主力一动,各地方武装都自动参战,原准备拔点结果打成了一条线,结果纯属意外,但也说明了TG各级的大局观
打鬼子没什么可争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