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澶洲之盟”加重了北宋王朝的财政负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6 06:08:32
有人说“澶洲之盟”加重了北宋王朝的财政负担,实际上宋朝无论是北宋还是南宋,从来不缺钱,因为宋朝时中国对外贸易很发达,靠对外贸易征税,财政收入很高,而且对辽国“澶洲之盟”给的钱,采用的是羊毛出在羊身上的政策,对辽和西夏边境贸易收重税,再还给辽国和西夏,整个宋朝,打仗不行,搞钱却很行,打仗从来不缺钱。​有人说“澶洲之盟”加重了北宋王朝的财政负担,实际上宋朝无论是北宋还是南宋,从来不缺钱,因为宋朝时中国对外贸易很发达,靠对外贸易征税,财政收入很高,而且对辽国“澶洲之盟”给的钱,采用的是羊毛出在羊身上的政策,对辽和西夏边境贸易收重税,再还给辽国和西夏,整个宋朝,打仗不行,搞钱却很行,打仗从来不缺钱。​
不管加没加重,签的都是城下之盟,都是丢人的东西,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应该要脸!
澶渊之盟,中学历史,,,,
澶洲。。。
澶洲之盟的岁赐才二三十万贯,对北宋财政来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加重了,没说是危害了,这些是相对的
这点钱至少比跟辽国打仗划算多了。
不是钱多钱少的问题,这种协议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就是耻辱!宋的政权不是败在财政上,而是败在没有血性上,苟且偷安啊!
什么是阿Q,这就是阿Q~“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世界真不像样,儿子居然打起老子来了。”于是他也心满意足俨如得胜地回去了。”
檀州之盟最大的问题是走上了一条错路
搞得从此之后大宋的统治阶层都想用经济手段解决政治问题
结果大家都懂的
燕云十六州在宋太祖时代,从来不会希图花钱买
后面的皇帝用钱办事后,就拖成了癌症,最后成了大宋的催命符
magic_athlon 发表于 2014-12-13 22:54
不是钱多钱少的问题,这种协议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就是耻辱!宋的政权不是败在财政上,而是败在没有血性上,苟 ...
文天祥,岳飞,韩世忠这一批人真的没血性吗?
巨浪快递员 发表于 2014-12-13 23:08
文天祥,岳飞,韩世忠这一批人真的没血性吗?
这是将领,你连政权两个字都理解不了?
辽也好不到哪里去!   最后还是被   佛教灭了。。。说来也可笑!
整个朝廷都烂掉了
这种小聪明后来被打脸打得更厉害。
巨浪快递员 发表于 2014-12-13 23:08
文天祥,岳飞,韩世忠这一批人真的没血性吗?
政权是什么,是国家的控制者!文天祥,岳飞,韩世忠这些人有血性有什么用,皇家庙堂没血性,几个大臣有血性有毛用!
这不扯蛋吗,后来百年的商贸,老早就赚回来了。肯定比互相打一百年草谷强
按西方殖民者思路是正确的,打的过就殖民它打不过就做生意吃点小亏也能赚回来。
别老是为了所谓的脸面去否认澶渊之么的积极意义。这份盟约维持了辽宋两国近百年的稳定,保护了北宋的经济稳定。与其打到两方头破血流,北宋被辽国时不时的掠走财务,送那么一点,自己积极发展,将来反击就是了。不过后来联金抗辽,联蒙抗金都是坑。。。
wzmzzmwy 发表于 2014-12-13 22:36
澶渊之盟,中学历史,,,,
  我记得我那时候的历史书说澶渊之盟是屈辱的,但是也带来长久的和平,有利于民族交流。现在想起来,宋朝就是死于这种赔钱屈辱过日子的思维。正因为澶渊之盟能够让宋朝一时苟安,宋朝在金兵围攻汴梁城时,还想着给强盗钱财和女人,让他们速速退走。结果北宋亡国了。到了南宋,还是这种思维,最后南宋也被攻灭了。
摊到北宋人头丄才一个烧饼钱,这笔买卖很划算。不然养兵要钱,打仗要死人,那才不上算。
维基百科资料:

  澶渊之盟,指北宋与契丹(辽朝)之间在澶州(古称澶渊郡,今河南省濮阳市)订立的和约。在澶渊之盟之后,辽国还进一步提高了对宋朝上缴岁币的要求,详见“重熙增币”。

经过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辽萧太后与辽圣宗耶律隆绪以收复瓦桥关(今河北雄县旧南关)为名,亲率大军深入宋境。萧挞凛攻破遂城,生俘宋将王先知,力攻定州,俘虏的宋朝云州观察使王继忠,宋军凭守坚城。由于辽军已直扑黄河沿边的澶州(今河南濮阳),威胁与之甚近的首都汴京,故宋廷朝野震动。宋真宗畏敌,欲迁都南逃,王钦若主张迁都升州(今江苏南京),陈尧叟主张迁都益州(今四川成都)。因同平章事(宰相)寇准、毕士安坚持,无奈亲至澶州督战。
  辽军至定州,两军出现相峙局面,王继忠乘间劝萧太后与宋朝讲和。辽恐腹背受敌,提出和约,初为宋真宗所拒。十一月,辽军在朔州为宋军大败,岢岚军的辽军因粮草不继撤军。辽军主力集中于瀛州(今河北河间)城下,日夜不停攻城,宋军守将季延渥死守城池,激战十多天未下。萧挞凛、萧观音奴二人率军攻克祁州,萧太后等人率军与之会合,合力进攻冀州、贝州(今河北清河),宋廷则“诏督诸路兵及澶州戌卒会天雄军”。辽军攻克德清(今河南清奉),三面包围澶州,宋将李继隆死守澶州城门。
  辽朝南京统军使萧挞凛恃勇,率数十轻骑在澶州城下巡视。宋军大将张环(一说周文质)在澶州前线以伏弩射杀萧挞凛,头部中箭坠马,辽军士气大挫,萧太后等人闻挞凛死,痛哭不已,为之“辍朝五日”。《辽史》载:“将与宋战,(萧)挞凛中弩,我兵(辽兵)失倚,和议始定。或者天厌其乱,使南北之民休息者耶!”此时宋真宗一行抵澶州。寇准力促宋真宗登上澶州北城门楼以示督战,“诸军皆呼万岁,声闻数十里,气势百倍”。帝还行宫,得知寇准竟然与知制诰杨亿在北城城楼上喝酒下棋,泰然自若,十分镇定。帝喜曰:“准如是,吾复何忧!”
  双方于十二月初(1005年1月)达成停战协议,宋廷方面由曹利用与萧太后谈判,协定宋每年输辽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即“岁币”,辽圣宗称宋真宗为兄,宋真宗称辽圣宗为弟,称萧太后为叔母,互约为兄弟之国,“所有两朝城池,并可依旧守存,淘濠完葺,一切如常,即不得创筑城隍开拔河道”,共同声明“质于天地神祇,告于宗庙社稷,子孙共守,传之无穷。有渝此盟,不克享国,昭昭天鉴,当共殛之”。
  盟约缔结后,第二年,宋朝派人去辽国贺萧太后生辰,宋真宗致书时“自称南朝,以契丹为北朝”,宋、辽之间百余年间(120多年)不再有大规模战事,礼尚往来,通使殷勤,双方互使共达三百八十次之多,辽朝边地发生饥荒,宋朝也会派人在边境赈济,宋真宗崩逝消息传来,辽圣宗“集蕃汉大臣举哀,后妃以下皆为沾涕”。因澶州又名澶渊,遂史称“澶渊之盟”。

评价与影响
  蒋复璁曾说及宋辽澶渊之盟“影响了中国思想界及中国整个历史”。
  黄仁宇说:“所以澶渊之盟是一种地缘政治(geopolitics)的产物,表示这两种带竞争性的体制在地域上一度保持到力量的平衡。

优点
  富弼以为岁币的支出不及用兵的费用百分之一、二,“则知澶渊之盟,未为失策。”“生育繁息,牛羊被野,戴白之人(白发长者),不识干戈””; 在宋真宗时,一场中等规模的战争(约十万人左右),即需3000万两白银,就算没有战争只是重兵防备一年的开支,也十分惊人。[1]
  给辽国的岁币,其实最后大都由宋辽的边界贸易(榷场)重归宋朝之手,根本来说等于是商货输辽。
  有利于宋辽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中华民族的经济文化繁荣,民族融合。


缺点
  王安石和富弼认为澶渊之盟之后,宋朝真宗、仁宗、英宗三朝政府“忘战去兵”[2],河北军和京师军“武备皆废”[3],只剩下陕西军可用,马知节、曹玮、王德用等武臣被排挤,文臣掌握了西府的支配权,王钦若和陈尧叟深获宠幸,以至于导致庆历增币[来源请求]宋仁宗时货币供给量大増。


注释
^ 明代华南华北支援九边的军饷为每年八百万石,清代对新疆每年的协饷为每年四百万两。
^ 王安石:《临川集》卷八七《马正惠公知节神道碑》。
^ 富弼:《上仁宗河北守御十三策》,《宋朝诸臣奏议》卷一三五,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参考书目
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26、澶渊之盟
李大龙:《也谈“澶渊之盟”形成的原因》
肖华忠:《关于“澶渊之盟”签订原因的商兑》
刘孔伏:《再论“澶渊之盟”的性质及有关的几个问题》


参见
重熙增币

不是钱多钱少的问题,这种协议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就是耻辱!宋的政权不是败在财政上,而是败在没有血性上,苟 ...
北宋是死于白痴的联金灭辽政策。
荆深特快 发表于 2014-12-14 08:21
摊到北宋人头丄才一个烧饼钱,这笔买卖很划算。不然养兵要钱,打仗要死人,那才不上算。
  而且这一笔钱通过边贸,很快赚回来,还有巨大的顺差。从此北宋和辽国之间将近百年无战事,导致边境和平,经济发展。
  可惜,有了澶渊之盟以后,宋朝集体坚定认为花钱能够买平安,导致对武人更加排斥,在辽国方向不加防范。等金兵一来,无险可守,无兵可守。亡国大祸啊。
百度百科资料

  由于,宋朝因不承认西夏李元昊建国称帝的合法性,与西夏爆发了长达三年的战争。北宋与西夏之间发生了三川口、好水川、定川等三次大规模战役,都以宋军失败而告终。而辽朝趁北宋内外交困之际,打算南下侵宋。在征求张俭的意见后,一面派其弟耶律宗元和萧惠在边境制造欲攻宋的声势,一面派萧特末(汉名萧英)和刘六符于1042年正月去宋朝索要瓦桥关南十县地。

目录
1简介
2历史过程
3详细过程
▪ 开端
▪ 交涉过程
▪ 结果
4澶渊之盟
1简介
编辑

  重熙增币又叫庆历增币,是辽兴宗重熙年间(宋仁宗庆历年间),辽借北宋内外交困,迫宋增加对辽岁输的金帛的历史事件。
  澶渊之盟以後,宋辽之间实现了稳固、持久的和平,一直维持到辽兴宗亲政。兴宗亲政以後,一方面是自己地位的不稳固,主要由於辽朝内部发生激烈的权力纷争,直至迎回法天太后,兴宗的地位仍不时受到威吓;另一方面是外部环境的变化,宋朝方面,宋仁宗庆历年间(1041年─1048年),内部财用匮乏,盗贼蠭起。外部方面,自李元昊称帝,宋与西夏爆发长达数年的战争,屡战屡败,辽又迫宋增加对辽岁输的金帛。[1]

2历史过程

  宋朝方面早已知情,故朝野有备,有警无忧。宋方派富弼与辽方使节谈判,于九月达成协议,在澶渊之盟规定赠辽岁币基础中,再增加增岁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以了结这次索地之争。兴宗还派耶律仁先和刘六符再次使宋争得一个“纳”字,即岁币是宋方纳给辽方的,不是赠送的。宋仁宗也委曲求全予以应允,而条件是辽朝须约束西夏与宋和谈。因此,在辽、宋和好之后,辽、夏关系恶化,辽、夏之间爆发了战争,兴宗两次亲征西夏,均遭失败。而西夏也愿息兵,仍旧向辽朝称臣进贡.

3详细过程

开端

  澶渊之盟以后,宋辽之间实现了稳固、持久的和平,一直维持到辽兴宗亲政。兴宗亲政以后,一方面是自己地位的不稳固,主要由于辽朝内部发生激烈的权力纷争,直至迎回法天太后,兴宗的地位仍不时受到威吓;另一方面是外部环境的变化,宋朝方面,宋仁宗庆历年间(1041年─1048年),内部财用匮乏,盗贼蜂起。外部方面,自李元昊称帝,宋与西夏爆发长达数年的战争,屡战屡败,辽又迫宋增加对辽岁输的金帛,造成了北宋中期的危机。

交涉过程

  兴宗决定图谋关南十县地,后听从张俭的建议,于辽重熙十一年(1042年)正月,辽一面在边界重兵压境,一面派遗南院宣徽使萧英和翰林学士刘六符与北宋交涉,他们带去了辽兴宗致宋仁宗的一封信,就以下四个问题对宋朝进行指责。
  一,周世宗不该夺取瓦桥关以南十县地;二,宋太宗进攻燕蓟,师出无名;三,李元昊与辽有甥舅之亲,且早已向辽称臣,宋兴师伐夏,不应不事先告知;四,宋朝不应在边界上增筑工事,添置边军。
  在提出各项指责后,还提出府将原辽的藩属北汉的领土及关南十县地归还,只有如此,才能“益深兄弟之怀,长守子孙之计”。
  辽本想对宋发动一场突如其来的外交攻势,但在辽使到来前一个月,北宋却己购得辽兴宗致书提出各项要求的底本,同时对辽聚兵幽蓟、准备入侵也早有洞察,使宋有较充商的时间商量对策,但宋仍然处于被动。辽使刘六符在开封期间对宋朝官员口出狂言,声称宋经营塘泺毫无用途,“一苇可航,投棰可平,不然决其堤十万土囊遂可逾矣”。王洪辰向宋仁宗指出:“这都是刘六符故意夸大其词,进行恫吓。兵不厌诈,他们如果真有这类计谋,岂肯向敌方透露!塘泺决非无用,设险守国应按照计划进行,不应受辽方干扰。”宋仁宗听了王洪辰的话,即命他起草复信,对辽方提出的指责一一予以驳斥:
  一,指出景德元年(1004年)双方订立好,己确认前此诸细故“咸不置怀”。二,宋太宗进攻燕蓟是因辽援北汉、阻挠宋朝统一所致,曲不在宋。三,瓦桥关南十县地,己是异代之事,故不应重提。四,西夏问题,宋方认为元昊先人早已“赐姓称藩,禀朔受禄”,现在僭号扰边,理应讨除,且事先己闻达于辽。五,关于辽朝指责宋“备塞隘路,阅集兵夫”,认为这是“边臣谨职之常”。六,最后提出,双方应令“缘边各守疆界,折书之外一无所求”。
  六月,富弼与副使张茂实至辽朝,由于更换了国书,因此他们的使命不是回绝辽朝的各项指责,而变成对辽表示妥协和退让。他们提出宋可与辽联姻,也可增加岁币,二者听凭辽朝选择其一。辽方坚持割地,富弼不与。富弼劝辽兴宗与宋保持和好,说“宋辽通好则岁币尽归人主,如对中原用兵,虏获的金币则尽归臣下,而损失则尽归人主,何况用兵并不能保证必胜。”他的话打动了辽兴宗,于是他又提出“议婚即不增岁币,不如增币对辽更有利。辽如能令夏国对宋臣服,则岁币增金帛二十万,不然则只增十万。”
  八月,富弼等人再次使辽,兴宗要求宋朝对辽输送岁币应称“献”,富弼认为此乃下奉上之词,不可用于两个对等的朝廷之间,且宋为兄,辽为弟,岂有兄献于弟之理。辽退而求“纳”,富弼亦坚决不从。兴宗见他不肯让步,遗耶律仁先及刘六符使宋。富弼上奏不可答应辽方。但宋仁宗讲和心切,听从晏殊的主张,许称“纳”。
  由于宋仁宗缺乏坚定、明确的立场,他选定右正言知诰富弼为回谢辽方信使,除了复信外,又带去了妥协退让的口信。后富弼赴辽途中他怀疑国书与口信不一致,发书视察内容,果然不同。又驰还见仁宗。仁同同意惠换国书。

结果

  辽在此次,经济与政治方面皆有巨大的收获。后辽兴宗为了实现答应宋朝增币以约束西夏的条件,于明年正月派遗同知析津府事耶律敌烈、枢密院都承旨王惟吉谕令西夏与宋讲和。李元昊不满辽方借宋夏战争谋利,开始侵扰辽朝边境,招诱部落,向宋称臣求和以必免两面受敌。而辽朝于1044年、1045年、1049年对西夏发动三次战争,皆败。增币之后,宋辽关系趋向缓和,而辽夏却不时出现紧张。

4澶渊之盟

  北宋立国之初即立志要收复辽据有的幽蓟地区,于979年、986年两度北伐,皆为辽军所击败。为了解决辽、宋之间的长期对抗,以避免契丹世袭贵族地位的加强,进而威胁皇权。统和二十二年(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萧太后与圣宗亲率大军深入宋境。宋真宗畏敌,欲迁都南逃,因宰相寇准坚持,无奈亲至澶州(今河南濮阳)督战。宋军士气大振,击败辽军前峰,辽将萧挞凛战死。辽恐腹背受敌,提出和约。主和的真宗于次年初与辽订立和约,协定宋每年贡辽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双方各守疆界,互不骚扰,成为兄弟之邦。并互遗使贺正旦及生辰。

qiaoxuan22 发表于 2014-12-14 08:25
北宋是死于白痴的联金灭辽政策。
  可是如果不联合金国灭辽国,当时宋国能阻止辽国覆灭吗?或者当时就联合辽国灭金?似乎辽国也不肯让宋军北上。
  辽国太平已久,染上了宋朝相类似的太平病,求神拜佛者众,面对金兵不堪一击啊。
  而且这一笔钱通过边贸,很快赚回来,还有巨大的顺差。从此北宋和辽国之间将近百年无战事,导致边境和 ...
对比班固,司马光对汉武帝的评价就知道当时宋朝精英阶层的人生观,世界关跟汉朝知识分子差别有多大。。。。嘿嘿。。。
湖南汉人 发表于 2014-12-14 08:38
对比班固,司马光对汉武帝的评价就知道当时宋朝精英阶层的人生观,世界关跟汉朝知识分子差别有多大。。。 ...
  请具体说说,我好学习。
  可是如果不联合金国灭辽国,当时宋国能阻止辽国覆灭吗?或者当时就联合辽国灭金?似乎辽国也不肯让宋 ...
至少可以推迟辽国和自己灭亡的时间。
看清楚,看完整 发表于 2014-12-13 23:40
辽也好不到哪里去!   最后还是被   佛教灭了。。。说来也可笑!
  经你这一说,我查阅了网络资料,发现辽国佛教昌盛,导致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流向寺庙,严重破坏了生产,更导致官民不务正业,特别是废弃之前骑射凶悍之气。佛教灭辽啊!





感谢百度百科提供资料:


辽代佛教

  辽代佛教是公元916—1125年间契丹族统治着中国北部地区建立耶律王朝时代的佛教(耶律王朝初号契丹,于公元947年改号辽,后曾一度复号契丹)。

目录
1简介
▪ 信奉佛教
▪ 经济发展
▪ 培养制度
▪ 佛教经典
▪ 经典编刻
▪ 残存建筑
2历史背景
3特点
▪ 辽代佛学的教学中心
▪ 与现实政治密切相关
▪ 平民化而不世俗化


1简介


信奉佛教

  契丹族原无佛教信仰,唐末,契丹族中一个部落主耶律阿保机统一邻部,扩大经略,即有意吸收内地文化,以收揽汉人。据说唐天复二年(902),辽太祖始置龙化州(西拉木伦河上流今内蒙自治区翁牛特旗以西地方)即已有开教寺的创建。到了太祖天显二年(927),攻陷信奉佛教的女真族渤海部,迁徙当地的僧人崇文等五十人到当时都城西楼(后称上京临潢府,今内蒙自治区林东),特建天雄寺安置他们,宣传佛教。帝室常前往佛寺礼拜,并举行祈愿、追荐、饭僧等佛事,这样,佛教的信仰就逐渐流行于宫廷贵族之间。到了太宗会同元年(937),取得了燕云十六州(今河北、山西北部),这一带地方原来佛教盛行,更促进了辽代佛教的发展,而王朝利用佛教的政策亦益见显著。其后诸帝,都对佛教特加保护,在圣宗、兴宗、道宗三朝(983—1100)中间,辽代佛教遂臻于极盛。圣宗除增建佛寺,施给寺院以土地和民户以外,还注意加强统制,禁止私度僧尼以及当时盛行的燃指供佛的习俗,这就使辽地佛教更有发展。他又拨款支持房山云居寺续刻石经的事业,并派僧监督。兴宗继位,归依受戒,铸造银佛像,编刻大藏经,并常召名僧到宫廷说法,优遇他们,位以高官。当时僧人中正拜三公三司兼政事的达二十人,大大提高了佛教在社会上的地位。道宗则通梵文,对佛教华严学有造诣,尤精《释摩诃衍论》,并好建筑佛塔。辽塔在建筑艺术上创造了独特的风格。又曾于咸雍七年(1071)置佛牙舍利于燕都西山的画像千佛塔中。他还重视戒律,于内廷设坛授戒,开讲习律学之风。又以国家的力量搜集、整理佛典,督励学僧加以注解,刻行流通。他完成了契丹藏及房山石经的《涅盘》、《华严》、《般若》、《宝积》四大部及其他重要经典的刻事,对于佛典的校订作出了贡献。

经济发展

  辽代佛教由于帝室权贵的支持、施舍,寺院经济特别发展。如圣宗次女秦越大长公主舍南京(析京府,亦称燕京,今北京市)私宅,建大昊天寺,同时施田百顷,民户百家。其女懿德皇后后来又施钱十三万贯。兰陵郡夫人萧氏施中京(大定府,今内蒙大名城)静安寺土地三千顷,谷一万石,钱二千贯,民户五十家,牛五十头,马四十匹。权贵、功臣、富豪亦多以庄田、民户施给寺院,遂使寺院多领有广大的土地和民户。这些民户原来都以向国家交税数额的一半缴于领主,施给寺院以后,即将这半数税金改交寺院,因此有寺院二税户的特殊制度,更增加了寺院的收入(史载道宗大安三年即公元1087年,海云寺一寺所捐献的济民钱即达十万,可以想见大寺经济的富裕)。民间对于寺院佛事,也时常发起团体性的支持,盛行着所谓“千人邑社”的组织。这是地方信徒为协助寺院举办各种佛事而结成的宗教社团,隶属于寺院,由寺内有德望的长老领导,下设都维那、维那以及邑长、邑证、邑录等职。社员就是当地居民,分别量力储资于寺库,以供寺用;并依兴办的佛事而有种种名称,如燕京仙露寺的舍利邑,专为安置佛舍利而组织;房山云居寺的经寺邑,则为镌刻石经和修葺寺院而组织等。此外,更有永久性的供塔邓邑、弥陀邑、兜率邑,以及每年一度纪念佛诞的太子诞邑等组织。寺院印置大藏经,也多组织邑社来举办。这样,寺院由于得到更多的资助而佛事愈盛,并且通过邑社的群众支持使佛教信仰更为普遍。当时民间最流行的信仰为期愿往生弥陀或弥勒净土,其次为炽盛光如来信仰(辽东宝严寺阁上有炽圣佛坛),药师如来信仰(燕国长公主舍宅建药师院,民间通称她为药师公主),以及白衣观音信仰(相传太宗移幽州大悲阁观音像于契丹族发祥地木叶山,建庙供奉,尊为民族的守护神)等。他如舍利和佛牙的信仰亦盛,且于释迦佛舍利外,更有定光佛舍利的流传。至于由佛教影响而成的习俗,突出的为妇人喜以黄粉涂面,称为佛装;人名以三宝奴、观音奴、文殊奴、药师奴等为小字等。

培养制度

  辽代帝室优遇僧人,同时又通常以经律论三门考选僧材,其学业优秀的授以法师称号。更于各州府选有德望的沙门为纲首,指导后进,就讲(讲解)、业(修持)、涌(讽诵)三方面选习专攻,一代名僧即多出于其中。由于有这些培养考选制度,就促进了佛教教学研究的发展。辽代最发达的教学是华严,其次是密教,再次为净土以及律学、唯识学、俱舍学等。辽西京大同府所辖的五台山,原为华严教学的中心,这对辽境各地佛学有很大的影响。如上京开龙寺圆通悟理大师鲜演,即以专攻《华严》著名,撰《华严悬谈抉择》六卷以阐扬澄观之说。

佛教经典

  辽帝道宗对华严学也有理解,撰《华严经随品赞》十卷等。辽代密教学的代表人物有燕京圆福寺总秘大师觉苑和五台山金河寺沙门道硕。觉苑曾师事印度摩尼三藏,究瑜伽奥旨,有盛名,撰《大日经义释科文》五卷(已佚)、《演秘钞》十卷,发挥一行学说。道硕通内外学,兼究禅、律,后专弘密教,撰《显密圆通成佛心要集》二卷。两人都据《华严》的圆教思想以融会密义,他们虽祖述善无畏、一行所传的胎藏系,而按其内容,由于会通于《华严》,反而和不空所传的金刚系密教为近。另外,有沙门行琳辑《释教最上乘秘密陀罗陀尼集》三十卷。又关于密典的传译,有中印摩竭陀国慈贤三藏所译《大佛顶陀罗尼经》一卷,《大随求陀罗尼经》一卷,《大摧碎陀罗尼经》一卷,《妙吉祥平等观门大教王经》五卷,《妙吉祥平等观门大教王经略出护摩仪》一卷,《妙吉祥平等瑜伽秘密观身成佛仪轨》一卷,《如意轮莲华心观门仪》一卷。其时民间风行的密法还有《准提咒》、《六字大明咒》、《八大菩萨曼陀罗经》等(大宁故城白塔第二层各楞即雕有八大菩萨像)。和《华严》思想及密教义学有关的,为中京报恩传教寺论圆通法大师法悟撰《释摩诃衍论赞玄疏》五卷,又《科》三卷,《大科》一卷;燕京归义寺纯慧大师守臻撰《通赞疏》十卷,又《科》三卷,《大科》一卷(已佚)。医巫闾山通圆慈行大师志福撰《通玄钞》四卷,又《科》三卷,《大科》一卷,形成《释摩诃衍论》传习的热潮。辽代弘扬净土的名僧有上京管内都僧录纯慧大师非浊(?—1063),撰《随愿往生集》二十卷(已佚,他还著有《三宝感应要略录》),他的活动历兴宗、道宗两朝,影响极大。又某师著《汉家类聚往生传》二卷。沙门诠晓撰有《上生经疏会古通今新钞》、《随新钞科文》(现存残卷)。诠晓通唯识学,撰《成唯识论详镜幽微新钞》十七卷,《科文》四卷,《大科》一卷及其他著作六种(都已佚)。辽代治俱舍学的有燕京左街僧录演法大师琼煦,他校了赵州开州开元寺常真所撰《俱舍论颂疏钞》八卷。治律学的有守道,曾应道宗召于内廷建置戒坛。又有志远,应召主持内廷戒坛。非觉(1006—1077)住蓟州盘山普济寺,以律行闻,任右街僧录判官。其弟子等伟(1051—1107)于寿昌三年(1096)在慧济寺讲律,为三学殿主,名重一时。又有法均,清宁年间(1055—1056)校定诸家章钞。其他律学撰述,有燕京奉福寺国师圆融大师澄渊,撰《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详集记》十四卷;思孝撰《近住五戒仪》、《近住八戒仪》、《自誓受戒仪》各一卷,《发菩提心戒本》三卷,《大乘忏悔仪》四卷(都已佚)。思孝博通诸经,据高丽《义天录》所载,他对《华严》、《涅盘》、《法华》、《宝积》、《般若理趣分》、《报恩奉盆》、《八大菩萨曼陀罗》诸经都有注疏和科文,并辑有《一切佛菩萨名集》二十五卷;近世还发现有《法华经普门品三玄圆赞緼E》一卷。此外,在燕京一带,原来有唐慧琳《一切经音义》和五代石晋可洪《新集藏经音义随函录》等总结性的巨著在流行,影响辽代学僧也欢喜从事于音释的工作。著名的作品有崇仁寺沙门希麟所撰《续一切经音义》十卷,幽州沙门行均于五台山金河寺所撰《龙龛手镜》(鉴)四卷,都对于辽地经典的写刻校订提供了很好的参考资料。

经典编刻

  辽代对于佛教经典的编刻,亦有其独到的成就,这就是契丹藏的雕印和房山石经的续刻。契丹藏的倡刻,乃由于圣宗太平元年(相当宋代乾兴元年,即公元1022年)得着宋刻蜀版大藏经的印本所引起,实含有和宋版竞胜的政治意义。他和宋版不同的特点,在内容上尽量补充宋版所缺少的写本,特别是《贞元录》入藏诸经,又在形式上行格加密,并改变卷子式为折本。全藏在燕京刻印,共五百七十九帙。因为它刻版始于兴宗重熙年间(1032—1054),完成于道宗清宁八年(1062),这一时期辽代已恢复了契丹国号,因而通称此藏为契丹藏。它的印本未传入南地,但曾送到高丽,给丽藏再雕本的校补订正以很大影响。另外,涿州房山云居寺附近的石经刻造,始于隋代,以后相继增刻,到了唐末中绝。辽圣宗太平七?年(1027),州官韩绍芳奏请续刻,圣宗即拨款支持,并派沙门可玄主持其事。到兴宗时,更施给多额内币,进行大规模的续刻。道宗复于完成《涅盘》、《华严》、《般若》、《宝积》四大部之后,续刻其他经典四十七帙,其底本都和刻本藏经有关,后来大安九、十年间(1093—1094),又有沙门通则和他的弟子善定等,于云居寺发起授戒大法会,募集民间资财,续刻石经四十四帙,约五千片。契丹藏印本现已全部散佚无存,但由于大量续刻石经的遗留,使后代借以考见契丹藏编刻的大概,它的工程和价值,同样值得重视。

残存建筑

  辽代的佛教艺术,残存建筑较多。现辽宁、河北、山西诸省都保蹲有一些遗构。比较著名的寺院,有河北蓟县独乐寺的观音阁,系圣宗统和二年(984)再建,建筑样式唐风颇浓。宝坻广济寺的三大殿,圣宗太平五年(1024,一说太平九年即1028)建。大同的下华严寺,道宗清宁二年(1056)建,寺中薄伽教藏殿系重熙七年(1038)建;上华严寺,清宁八年(1062)建;都系辽代的巨型佛教建筑。其他如辽宁义县奉国寺,圣宗开泰九年(1020)建;也都是有代表性的建筑。至于佛塔,则有木造和砖造的两类,如山西应县佛宫寺的木塔,传系道宗清宁二年(1056)建,八角六层,高达67米,为中国现存唯一古代大木塔。砖塔有内部可以升登和内部闭塞的两型。可登的有内蒙自治区林西白塔子的砖塔(八角七层),北京房山的云居寺塔等。内部团塞的塔基坛大都有佛龛天盖等浮雕,为全塔精华之所在。二层以上,则有作多檐斗拱式的,如房山云居寺南塔。有不用斗拱的,如北京天宁寺塔。更有一种变形的砖塔,如房山云居寺的北塔。此外,辽代亦曾开凿石窟,现可考的有内蒙赤峰灵峰院千佛洞,辽宁朝阳千佛洞和后昭庙石窟。
  云岗方面也发现有辽代的石窟。辽代经幢,北方亦有残存,以八角形石柱居多,幢身多刻《尊胜陀罗尼》,或佛传故事,或刻多数小佛像(名千佛经幢)。幢下部是有雕刻的八角或四角的石台,上部冠以八角屋檐形天盖。这些辽代佛教建筑,给继起的金代以决定性的影响,所以通常都将辽、金两代的佛教建筑视为一系。

2历史背景

  东亚佛教文化中心在辽而不在宋
  在精神文化领域,辽代契丹王朝最繁荣的是佛学。
  辽代密教学的代表人物有燕京圆福寺总秘大师觉苑和五台山金河寺沙门道大师。觉苑曾师事印度摩尼三藏,究瑜伽奥旨,有盛名,撰《大日经义释科文》五卷(已佚)丶《演秘钞》十卷,发挥一行学说。道 大师通内外学,兼究禅丶律,后专弘密教,撰《显密圆通成佛心要集》四卷。两人都据《华严》的圆教思想以融会密义,他们虽祖述善无畏丶一行所传的胎藏系 ,而按其内容,由于会通于《华严》,反而和不空所传的金刚系密教为近。其时民间风行的密法还有《准提咒》丶《六字大明咒》丶《八大菩萨曼陀罗经》等( 大宁故城白塔第二层各楞即雕有八大菩萨像)。
唐代高层次的经院佛学在10—12世纪的中原地区呈现出明显的断裂性,在北部草原及燕云地区却表现出较强的延续性。辽代的佛学继承唐代传统,呈现出中世的特征:教义繁琐的华严宗丶法相宗占主流,精于思辨,高僧学识渊博,佛学著作理论色彩浓厚,具有国际性影响 。这些均超越了同时代的宋丶高丽和日本。辽在东亚佛教文化圈中居于中心地位是毫无疑问的。

3特点

  将佛教在辽代社会发展演变的历史进程归纳为三个特点
  
  辽代佛学的教学中心

  从佛学思想的角度来讲,辽朝继承了唐代的佛学传统,贵族化的义学宗派兴盛,法相宗丶华严宗成为辽代佛学的教学中心。辽国佛学发达,名僧辈出,佛 学着译学术化特征浓厚,在东亚佛教文化圈居于中心地位,并向周边国家辐射,对金丶元丶明丶清的佛学也有很大影响。与此同时,宋代经院佛学衰微,平民化 的禅宗丶净土宗盛行。佛学着译虽多,但不被佛学界所重视。10—12世纪,唐代佛学传统在中原地区出现断裂,在北疆地区却得到延续。当时东亚佛教文化中心 在辽而不在宋。草原及燕云地区的佛学直到金代才发生变化,渐渐与宋趋同。

  与现实政治密切相关

  从佛教政策来看,它与现实政治密切相关。综观整个辽代,统治者几乎都从信仰出发,其佛教政策具有明显的非功利化取向。统治者对佛教僧侣及教团势 力采取优容政策。他们为了维护佛教的神圣地位,坚持不卖度牒及紫衣师号,即使在国家财政非常困难的情况下。他们还不计得失地支持佛教事业。可见,辽朝 在佛教政策上更多地延续中古社会的做法,呈现出明显的中世特征。金朝佛教政策与宋类似,国家完全从统治集团的利益出发,充分利用佛教的教化之功,并严 密控制佛教教团,佛教依附于世俗政权,带有明显的近世特征。

  平民化而不世俗化

  从佛教信仰上看,辽代社会上至皇帝丶贵族丶官僚,下至平民百姓几乎无不认同和支持佛教,而且他们的信仰非常虔诚,无功利目的,具有平民化而不世 俗化的特点。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各阶层对佛学教育有强烈的需求。从宗教社会史角度来说,辽代佛教延续了中古社会的特征,但在胡汉交融的社会背景下又 显示出自己的特色。金代社会的佛教信仰与宋一样,世俗化色彩浓厚。以上诸种表现均不能脱离“唐宋变革”这一宏观的历史背景。自20世纪初,内藤湖南提出“唐宋变革论”以来,围绕这个问题产生了大量学术成果。尽管这一问题在 探讨过程中学者们基于自己的学术背景和研究方法有不同的理解,但在唐宋时代所发生的社会变革的具体表现上还是能够取得一定的共识。美国学者柯斯莫又提 示学界在讨论 “唐宋社会变迁” 时应考虑北方民族与中原的互动关系。 辽朝所处的10—12世纪在唐宋变革的历史时期之内,辽代佛教在唐宋变革的转折时期的动向是应当被关注的问题。
  10—12世纪,尽管中国社会经历了大致相似的发展轨迹,但不同的地域变迁的节奏相异。在这一历史时期内,佛教在宋丶辽两个不同的文化地理区域经历了不同 的发展路径。唐代佛教在10—12世纪的中原地区表现出明显的断裂性,在北疆地区又显示出较强的延续性。宋辽两国在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方面的巨大差异是造 成佛教在各自国家发展轨迹相异的基本前提。辽朝无论从佛学丶佛教政策还是整个社会对佛教的信仰,都表现出传统的价值取向。虽然契丹人的佛教信仰普遍丶 强烈,佛教浸润到社会各阶层,但它和唐代佛教一样,义学宗派盛行,学术化色彩浓厚,世俗化特征不强;而同一时代的北宋佛教却呈现出明显的平民化和世俗 化特点。契丹政权对佛教的优容远胜于同一时期的北宋,类似于中古社会;宋朝世俗政权凌驾于佛教势力之上,佛教僧侣和教团完全依附于国家政权,佛教政策 呈现出近世特征。辽人的佛教信仰相当普及,而且非常虔诚;宋人的佛教信仰则带有很强的功利主义色彩。







  请具体说说,我好学习。

班固对汉武帝的评价概括起来就6个字好得不能再好,司马光对汉武帝的评价相当低,当然大也耳熟能详穷兵黩武巴拉巴拉。。。。。。在看看老班家两弟兄的作为一个跟窦宪勒功燕然,一个带着30多人纵横西域,在他们眼里汉武帝才是值得跟的老板,司马光是澶渊之盟后成长起来,鄙视汉武帝,有点为宋朝维护脸面的意思。。。。个人的一点看法,别拍我。。。哈哈。。。
打仗那个才是大钱,岁币是小钱
      北宋的最大弊端:冗兵、冗费、冗员。虽然北宋的财政制度是建立在工商业和农业并举的基础上的,但也无法承受。
      澶洲之盟后,北宋并不能将庞大的西北边军裁撤,还负担了沉重的岁币。直至将政权拖到灭亡,与其如此,不如奋力一战。
      每次看五代历史,都有一点想不通,同样是积贫积弱的政权,西汉靠和亲(也是给钱),赢得了修养生息的时间,最终击败匈奴,赢得了最终的胜利。北宋的开局要比西汉还好很多(长期战乱,刘邦称帝后居然找不到6匹一样毛色的骏马,郡县执掌都只能座牛车),怎么能形成200年被人压着打的局面。

xiaolimaple 发表于 2014-12-14 02:00
别老是为了所谓的脸面去否认澶渊之么的积极意义。这份盟约维持了辽宋两国近百年的稳定,保护了北宋的经济稳 ...


联金抗辽是坑,联蒙灭金可不是坑,而是大势之下的必然选择。

北宋攻辽时,残辽还尚有一定实力,在战略上,如果给予帮助,是可以作为阻挡金的防线存在的。(当然这是事后诸葛亮)

但联蒙灭金则完全不同,南宋政权早就认定了蒙古是凶恶的敌人,联蒙的战略,一直没有在朝廷上占上风。但问题是,金章宗迁都,蒙古西征,金蒙战争暂时告一段落之后,居然打着“吾国兵较北诚不如,较南则制之有余力”的想法主动出兵南征指望掠夺淮南,一打就是七年。即便如此,在南宋取得防御战胜利后,仍然给予金援助,希望其能成为北方屏障。但是到三峰山之战后,金国主力覆灭,即便到这时候,金国还死心不改,居然集中武仙部十万人的最后野战兵团,出兵南下攻宋,指望夺取四川作为根据地。

这时候南宋还能有其他任何战略选择的余地吗?消灭武仙部后,当然只能联蒙灭金,向蒙古显示实力,拖延宋蒙战争的到来,是唯一的选择了

xiaolimaple 发表于 2014-12-14 02:00
别老是为了所谓的脸面去否认澶渊之么的积极意义。这份盟约维持了辽宋两国近百年的稳定,保护了北宋的经济稳 ...


联金抗辽是坑,联蒙灭金可不是坑,而是大势之下的必然选择。

北宋攻辽时,残辽还尚有一定实力,在战略上,如果给予帮助,是可以作为阻挡金的防线存在的。(当然这是事后诸葛亮)

但联蒙灭金则完全不同,南宋政权早就认定了蒙古是凶恶的敌人,联蒙的战略,一直没有在朝廷上占上风。但问题是,金章宗迁都,蒙古西征,金蒙战争暂时告一段落之后,居然打着“吾国兵较北诚不如,较南则制之有余力”的想法主动出兵南征指望掠夺淮南,一打就是七年。即便如此,在南宋取得防御战胜利后,仍然给予金援助,希望其能成为北方屏障。但是到三峰山之战后,金国主力覆灭,即便到这时候,金国还死心不改,居然集中武仙部十万人的最后野战兵团,出兵南下攻宋,指望夺取四川作为根据地。

这时候南宋还能有其他任何战略选择的余地吗?消灭武仙部后,当然只能联蒙灭金,向蒙古显示实力,拖延宋蒙战争的到来,是唯一的选择了
qiaoxuan22 发表于 2014-12-14 08:39
至少可以推迟辽国和自己灭亡的时间。
  明白你的意思:如果宋朝按照兄弟之盟的法理原则,对辽国进行援助,可以大大推迟辽国灭亡时间。辽国的主力兵马可以转向对抗女真,同时集中全国财力去对付金国。辽国灭亡是内因使然,必死无疑。但是可以推迟一些。
湖南汉人 发表于 2014-12-14 08:52
班固对汉武帝的评价概括起来就6个字好得不能再好,司马光对汉武帝的评价相当低,当然大也耳熟能详穷兵 ...
  委员奉行“热情参与,文明讨论,友好交流,共同进步”原则,多向网友学习,积累资料。
岁币这点钱对于北宋政府而言倒也算不得多少,北宋财政收入也的却不少。但要说其收入主要是靠对外贸易来的就错了。北宋政府搞钱很在行,一方面是经济发展的原因,另一方面却是与民争利给民剥削的结果。最为戏剧性的是北宋政府用巨大的财政收入养廉却止不了官贪官靡,养兵却保不了家卫不了国。民财聚于国家,民贫,国以财耗官养兵,库虚,而巨资供养之百万军不能战,国弱。由是,民贫,朝困,国弱。
澶渊之盟,中学历史,,,,
你也错了,是檀渊。。。木边
新侨联委员 发表于 2014-12-14 08:14
  我记得我那时候的历史书说澶渊之盟是屈辱的,但是也带来长久的和平,有利于民族交流。现在想起来,宋 ...
北宋亡国,又不是打仗打败的结果,当时宋徽宗跑到外地,是宋钦宗非要他回来,而且宋钦宗是自己主动跑到金兵军营里投降的,不是金兵直接攻城俘虏的
楼主很喜欢交保护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