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采购主管看自主汽车工业现在的差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5 23:58:34


最近在坛子里晃,看到某自主品牌的粉丝在疯狂吹嘘某品牌汽车做到了90%零部件的垂直整合率,自主程度高,什么都能做,因此成本很低。人挡杀人,佛挡杀佛,是未来自主品牌汽车工业的希望。
我不想评价这种牛吹的好不好,突然想写一个帖子来谈一下自主汽车工业中零部件整合方面的问题和差距。不知道有几个坛友能耐心看完。


第一点、行业格局
汽车是人类现代工业文明的一种标志性产品。当代的一辆汽车整车一般由十多万个各种零部件组成,汇集了工业生产的方方面面。目前世界上有规模化汽车工业的国家也只有美、德、法、意、中、日、韩三国共七个国家。不要给我说俄罗斯和印度、英国,他们现在不在汽车行业G7之内。汽车工业规模的形成和发展外部需要整个强大工业体系的配合,内部也逐渐形成了一个单独的产业体系——汽车零部件产业。 汽车零部件产业从汽车整车产业中的逐渐分离和独立是工业化大生产、社会分工的表现,也是汽车工业复杂化、成熟化的要求和标志。一个汽车厂如果什么都自己做,那是还停留在作坊化的阶段。
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存在和发展本质上还是由汽车整车的产业状况决定的,因为汽车零部件和汽车整车本来就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比如,现今世界上汽车零部件产业发达的国家均是汽车整车生产大国,反之亦然。

汽车零部件发达的地区也是汽车工业发达的地区。我这里给出去年世界汽车零部件百强企业公司数和收入在日、美、德等国家或地区的分布。从图中可以看出,日本在公司数和收入上都占有优势,这和日本汽车工业世界第一的地位是匹配的;美、德两国紧随其后,也和他们的地位相配,韩国是后起之秀,一匹黑马。而其他地区则相对弱小。为什么没有中国?因为这个图上的单位是50亿美元,中国没有一家能达到这个基本单位,实在太少不够看。


第二点、产业组织模式
汽车零部件行业是汽车行业的直接上游行业,而整车制造厂是下游行业。零部件行业其产品有超过 70%的部分均直接销售给整车制造商,这就决定了汽车零部件制造商与整车制造商之间较为严密的依存关系。
作为整车制造商的配套厂商,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大致可分为一级配套商、二级配套商 。其中一级配套商为整车商直接提供模块,二级配套商为一级配套商提供相关零部件。比如生产变速器的爱信精机为一级配套商,而为爱信精机提供齿轮的恩梯恩就是二级配套商。这是一种大致的划分,实际上现在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商一般都业务广泛,有着较强的横向和垂直业务整合能力,有时也很难划分其是一级配套商还是二级配套商,比如博世和电装等,他们既出售模块产品,又出售模块中的单个部件,可以说是兼具一级配套商和二级配套商的角色。



汽车零部件产业发达的国家同时也是汽车制造大国,这是产业聚集和互补的自然表现。但由于不同国家的文化传统、汽车产业发展路径等不同因素的影响,汽车零部件产业在整个汽车制造业的大产业中存在模式又有较大的区别。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和整车制造商的关系模式基本可以划分为欧洲模式、美国模式和日韩模式。为什么没有中国模式?这个,因为中国还没有形成一种真正靠谱的模式,更像是汽车工业还没完全成型的大杂烩状态。

1、欧洲模式,骑士思想教父路线
欧洲的汽车整车厂尽量将汽车零部件外包给独立、专业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同时各汽车零部件制造商的客户也比较分散。这使得欧洲发展出了一大批顶尖的汽车零部件公司。
欧洲的很多汽车零部件是由专业的零部件供应商固定生产的,又因为单一的轿车生产商对这些零部件的需要量比较小,从而使得这些零部件供应商市场集中度很高,同时客户又很分散。同时,生产这些部件的供应商往往不仅给不同的轿车制造商供应产品,而且也向载重汽车、农用机械等商用汽车、商用机械、甚至是其他制造工业提供产品,例如博世、大陆等公司的业务。这是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组合效应结果。
欧洲的整车制造商和零部件制造商没有资本关系,它们之间的关系也较为平等,甚至在很多技术知识和制造能力方面零部件制造商要领先于整车制造商。如燃油喷射和电器装置,很多零部件制造商的专门技术要远远超过整车制造商。
欧洲会形成这种模式,和欧洲在汽车工业历史上的地位分不开,也和欧洲企业喜欢专业化发展的文化分不开,基本每一个单项都有最顶尖的企业存在。

2、美国模式,从失败总结成功
美国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大型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因为包括底特律三巨头在内的汽车制造商均更倾向于自制大部分零部件(所谓的垂直整合)。 1995年, 通用汽车集团剥离出绝大部分零部件业务另组建了独立的汽车零部件公司——德尔福公司,标志了美国汽车产业垂直一体化模式的全面解体。
通用集团是通过不断的收购合并建立起来的,从 2 0 世纪 3 0 年代起曾一度占据世界汽车第一的位置。通用曾经采用的是高度纵向一体化的模式,汽车产品的自制率很高(垂直整合率超过90%)。福特在成功地建立了流水化大规模生产方式后,占有了美国绝大多数的汽车市场,并逐渐从整车生产扩展到零部件生产,建立起了纵向一体化的生产体制。克莱斯勒公司创立的时期比通用和福特都晚很多,零部件外包程度相对较高。
1970 年后,日本汽车大规模进入美国,美国三大集团面临越来越大的经营压力。美国的汽车公司为了节约人力及管理成本,开始逐渐分离出部分零部件业务,很多零部件由原来的自给自足变成外包给专业的零部件供应商。这一分离过程也使得一些独立的供应商开始崛起。例如李尔和江森自控,就是通过收购了福特的座椅业务才逐渐发展为当今世界汽车座椅的龙头公司。
为进一步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1995 年,通用剥离汽车零部件业务组建德尔福;1997 年,福特剥离汽车零部件业务组建伟世通。德尔福和伟世通又分别于 1999 年和 2000 年彻底脱离通用和福特,成为独立的公共公司。
通用和福特最大限度的剥离零部件业务标志 着美国的汽车产业模式开始朝欧洲模式靠拢。也标志着汽车行业垂直整合本身就是一个已经被失败证明的错误选择。如今,德尔福和伟世通已成为世界顶尖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商。美国另外也有几家大的独立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如有军工背景、专注汽车安全的天合,专注汽车排放和悬挂系统的天纳克,以及专注乘用车动力传动系统的博格华纳;在商用车零部件方面,动力总成的康明斯、制动传动系统的威伯科、车桥底盘的德纳等也都是行业内的翘楚;还有一些综合业务能力较强汽车零部件公司,这些公司也多设计很多其他行业业务,如生产汽车传动系统的伊顿等。总之,美国汽车零部件公司也在朝着独立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3、日韩模式,财团模式,集体作战
日韩的经济模式有着财阀或家族传统。在这一点上,意大利也是如此,算是欧洲的一个特例。这一经济模式也直接影响到了汽车零部件的产业模式上,导致了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和整车制造商非常紧密的关系,不仅仅是业务上,也包括资本和管理上。
日本现在的六大财团三菱、三井、住友、富士、三和、第一劝银中除了三和没有汽车产业外,其他五大财团都有自己的汽车产业。在韩国,随着大宇、双龙、三星汽车的没落,只有现代财团下的现代起亚能代表韩国的汽车制造业了。菲亚特是意大利垄断性的汽车制造商,资产始终控制在阿涅利家族手中。这几大财团都有自己的整车厂和零部件厂,并且这些整车厂和财团内的零部件厂之间要么有资本关系,要么为同一家族控制,在资本或管理上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
但是,资本上的统一控制,并不意味着什么都自己做,事实上日韩模式是完全遵循了欧洲模式,每一个产业链上的企业都从事自己的专业方向,而且充分面向市场竞争,独立核算。不存在某一个企业完全靠另一个企业养活的例子。例如爱信精机虽然是丰田旗下供应商,但是同样面向全球所有同行供应零部件。
日韩模式是典型的后来竞争者为了集中力量与领先的欧美竞争所采取的连环阵。

丰田、日产、现代起亚、菲亚特等四家公司从关联零部件公司采购的比例比较高。其中 零部件供应体系建立最为庞大和完善的是丰田系。丰田按照供应商所生产部件和对整车的重要程度,将供应商划分为三类:核心零部件供应商、特征零部件供应商、通用零部件供应商,并建立起了两级供应商组织一一协丰会和荣丰会(丰田很像黑涩会组织)。对隶属不同组织的供应商,丰田与其建立了不同的股本关联关系。协丰会成员全部是核心部件供应商, 丰田一般都持有它们超过 30%的股份。 荣丰会成员都是特征部件供应商, 丰田一般拥有它们的 10%左右的股份。对于通用零部件供应商,丰田一般不与其建立资产关联关系。本田、日产、现代、菲亚特的生产规模比丰田要小,不能建立庞大、完善的供应商体系,他们对关联零部件厂商的采购集中度也比丰田要高。马自达和五十铃的采购体系则已经非常开放。
日、韩,以及意大利的汽车工业虽然是财团体制,但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汽车工业竞争的加剧,这种财团体制也变得越来越开放。这种开放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财团内的整车厂的采购源越来越分散化,另一方面财团内的零部件厂商客户源也越来越分散化。这样的趋势说明分散化和专业化,是现代汽车工业发展的趋势。而反观某些自主品牌吹嘘的90%自制,全面自主,事实上是在开历史的倒车。






最近在坛子里晃,看到某自主品牌的粉丝在疯狂吹嘘某品牌汽车做到了90%零部件的垂直整合率,自主程度高,什么都能做,因此成本很低。人挡杀人,佛挡杀佛,是未来自主品牌汽车工业的希望。
我不想评价这种牛吹的好不好,突然想写一个帖子来谈一下自主汽车工业中零部件整合方面的问题和差距。不知道有几个坛友能耐心看完。


第一点、行业格局
汽车是人类现代工业文明的一种标志性产品。当代的一辆汽车整车一般由十多万个各种零部件组成,汇集了工业生产的方方面面。目前世界上有规模化汽车工业的国家也只有美、德、法、意、中、日、韩三国共七个国家。不要给我说俄罗斯和印度、英国,他们现在不在汽车行业G7之内。汽车工业规模的形成和发展外部需要整个强大工业体系的配合,内部也逐渐形成了一个单独的产业体系——汽车零部件产业。 汽车零部件产业从汽车整车产业中的逐渐分离和独立是工业化大生产、社会分工的表现,也是汽车工业复杂化、成熟化的要求和标志。一个汽车厂如果什么都自己做,那是还停留在作坊化的阶段。
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存在和发展本质上还是由汽车整车的产业状况决定的,因为汽车零部件和汽车整车本来就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比如,现今世界上汽车零部件产业发达的国家均是汽车整车生产大国,反之亦然。

汽车零部件发达的地区也是汽车工业发达的地区。我这里给出去年世界汽车零部件百强企业公司数和收入在日、美、德等国家或地区的分布。从图中可以看出,日本在公司数和收入上都占有优势,这和日本汽车工业世界第一的地位是匹配的;美、德两国紧随其后,也和他们的地位相配,韩国是后起之秀,一匹黑马。而其他地区则相对弱小。为什么没有中国?因为这个图上的单位是50亿美元,中国没有一家能达到这个基本单位,实在太少不够看。

1.png (21.76 KB, 下载次数: 2)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10-23 13:35 上传



第二点、产业组织模式
汽车零部件行业是汽车行业的直接上游行业,而整车制造厂是下游行业。零部件行业其产品有超过 70%的部分均直接销售给整车制造商,这就决定了汽车零部件制造商与整车制造商之间较为严密的依存关系。
作为整车制造商的配套厂商,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大致可分为一级配套商、二级配套商 。其中一级配套商为整车商直接提供模块,二级配套商为一级配套商提供相关零部件。比如生产变速器的爱信精机为一级配套商,而为爱信精机提供齿轮的恩梯恩就是二级配套商。这是一种大致的划分,实际上现在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商一般都业务广泛,有着较强的横向和垂直业务整合能力,有时也很难划分其是一级配套商还是二级配套商,比如博世和电装等,他们既出售模块产品,又出售模块中的单个部件,可以说是兼具一级配套商和二级配套商的角色。

2.jpg (40.09 KB, 下载次数: 2)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4-10-23 13:41 上传



汽车零部件产业发达的国家同时也是汽车制造大国,这是产业聚集和互补的自然表现。但由于不同国家的文化传统、汽车产业发展路径等不同因素的影响,汽车零部件产业在整个汽车制造业的大产业中存在模式又有较大的区别。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和整车制造商的关系模式基本可以划分为欧洲模式、美国模式和日韩模式。为什么没有中国模式?这个,因为中国还没有形成一种真正靠谱的模式,更像是汽车工业还没完全成型的大杂烩状态。

1、欧洲模式,骑士思想教父路线
欧洲的汽车整车厂尽量将汽车零部件外包给独立、专业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同时各汽车零部件制造商的客户也比较分散。这使得欧洲发展出了一大批顶尖的汽车零部件公司。
欧洲的很多汽车零部件是由专业的零部件供应商固定生产的,又因为单一的轿车生产商对这些零部件的需要量比较小,从而使得这些零部件供应商市场集中度很高,同时客户又很分散。同时,生产这些部件的供应商往往不仅给不同的轿车制造商供应产品,而且也向载重汽车、农用机械等商用汽车、商用机械、甚至是其他制造工业提供产品,例如博世、大陆等公司的业务。这是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组合效应结果。
欧洲的整车制造商和零部件制造商没有资本关系,它们之间的关系也较为平等,甚至在很多技术知识和制造能力方面零部件制造商要领先于整车制造商。如燃油喷射和电器装置,很多零部件制造商的专门技术要远远超过整车制造商。
欧洲会形成这种模式,和欧洲在汽车工业历史上的地位分不开,也和欧洲企业喜欢专业化发展的文化分不开,基本每一个单项都有最顶尖的企业存在。

2、美国模式,从失败总结成功
美国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大型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因为包括底特律三巨头在内的汽车制造商均更倾向于自制大部分零部件(所谓的垂直整合)。 1995年, 通用汽车集团剥离出绝大部分零部件业务另组建了独立的汽车零部件公司——德尔福公司,标志了美国汽车产业垂直一体化模式的全面解体。
通用集团是通过不断的收购合并建立起来的,从 2 0 世纪 3 0 年代起曾一度占据世界汽车第一的位置。通用曾经采用的是高度纵向一体化的模式,汽车产品的自制率很高(垂直整合率超过90%)。福特在成功地建立了流水化大规模生产方式后,占有了美国绝大多数的汽车市场,并逐渐从整车生产扩展到零部件生产,建立起了纵向一体化的生产体制。克莱斯勒公司创立的时期比通用和福特都晚很多,零部件外包程度相对较高。
1970 年后,日本汽车大规模进入美国,美国三大集团面临越来越大的经营压力。美国的汽车公司为了节约人力及管理成本,开始逐渐分离出部分零部件业务,很多零部件由原来的自给自足变成外包给专业的零部件供应商。这一分离过程也使得一些独立的供应商开始崛起。例如李尔和江森自控,就是通过收购了福特的座椅业务才逐渐发展为当今世界汽车座椅的龙头公司。
为进一步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1995 年,通用剥离汽车零部件业务组建德尔福;1997 年,福特剥离汽车零部件业务组建伟世通。德尔福和伟世通又分别于 1999 年和 2000 年彻底脱离通用和福特,成为独立的公共公司。
通用和福特最大限度的剥离零部件业务标志 着美国的汽车产业模式开始朝欧洲模式靠拢。也标志着汽车行业垂直整合本身就是一个已经被失败证明的错误选择。如今,德尔福和伟世通已成为世界顶尖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商。美国另外也有几家大的独立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如有军工背景、专注汽车安全的天合,专注汽车排放和悬挂系统的天纳克,以及专注乘用车动力传动系统的博格华纳;在商用车零部件方面,动力总成的康明斯、制动传动系统的威伯科、车桥底盘的德纳等也都是行业内的翘楚;还有一些综合业务能力较强汽车零部件公司,这些公司也多设计很多其他行业业务,如生产汽车传动系统的伊顿等。总之,美国汽车零部件公司也在朝着独立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3、日韩模式,财团模式,集体作战
日韩的经济模式有着财阀或家族传统。在这一点上,意大利也是如此,算是欧洲的一个特例。这一经济模式也直接影响到了汽车零部件的产业模式上,导致了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和整车制造商非常紧密的关系,不仅仅是业务上,也包括资本和管理上。
日本现在的六大财团三菱、三井、住友、富士、三和、第一劝银中除了三和没有汽车产业外,其他五大财团都有自己的汽车产业。在韩国,随着大宇、双龙、三星汽车的没落,只有现代财团下的现代起亚能代表韩国的汽车制造业了。菲亚特是意大利垄断性的汽车制造商,资产始终控制在阿涅利家族手中。这几大财团都有自己的整车厂和零部件厂,并且这些整车厂和财团内的零部件厂之间要么有资本关系,要么为同一家族控制,在资本或管理上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
但是,资本上的统一控制,并不意味着什么都自己做,事实上日韩模式是完全遵循了欧洲模式,每一个产业链上的企业都从事自己的专业方向,而且充分面向市场竞争,独立核算。不存在某一个企业完全靠另一个企业养活的例子。例如爱信精机虽然是丰田旗下供应商,但是同样面向全球所有同行供应零部件。
日韩模式是典型的后来竞争者为了集中力量与领先的欧美竞争所采取的连环阵。

丰田、日产、现代起亚、菲亚特等四家公司从关联零部件公司采购的比例比较高。其中 零部件供应体系建立最为庞大和完善的是丰田系。丰田按照供应商所生产部件和对整车的重要程度,将供应商划分为三类:核心零部件供应商、特征零部件供应商、通用零部件供应商,并建立起了两级供应商组织一一协丰会和荣丰会(丰田很像黑涩会组织)。对隶属不同组织的供应商,丰田与其建立了不同的股本关联关系。协丰会成员全部是核心部件供应商, 丰田一般都持有它们超过 30%的股份。 荣丰会成员都是特征部件供应商, 丰田一般拥有它们的 10%左右的股份。对于通用零部件供应商,丰田一般不与其建立资产关联关系。本田、日产、现代、菲亚特的生产规模比丰田要小,不能建立庞大、完善的供应商体系,他们对关联零部件厂商的采购集中度也比丰田要高。马自达和五十铃的采购体系则已经非常开放。
日、韩,以及意大利的汽车工业虽然是财团体制,但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汽车工业竞争的加剧,这种财团体制也变得越来越开放。这种开放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财团内的整车厂的采购源越来越分散化,另一方面财团内的零部件厂商客户源也越来越分散化。这样的趋势说明分散化和专业化,是现代汽车工业发展的趋势。而反观某些自主品牌吹嘘的90%自制,全面自主,事实上是在开历史的倒车。




2014-10-23 14:19 上传



以上是全球一线的汽车零部件企业,任何一台在全球广受欢迎的车,拆开成几万个零件看,除了主机厂自己做的白车身,外壳,部分金属件以外,大部分都来自这个表中存在的零部件供应商。
无论是牛逼到奔驰宝马,还是丰田大众。又或是昂贵到玛莎拉蒂,捷豹路虎,最终还是要看这些上游企业的脸色。
而且越是价格高昂,质量可靠,品质俱佳的车型,使用这些名牌供应商配件的比例就越大。相反,一台便宜得吓人的山寨车,可能没有几个零件的供应商是这个表中能找到的。
如果一台车90%数量的零部件都没有来自这个表,那这台车我可不建议你买。


为什么说“自主率高,所以成本低”是伪命题?

这个道理很简单,一个独立的整车厂家,一年能卖出多少台汽车?以中国一线自主品牌为例,长安汽车今年最牛,上半年卖出了28万台车。
我们假设每台车需要一个方向盘,如果长安汽车这个方向盘自己做,那就需要建立一个方向盘工厂,最差也是一个方向盘生产线,把铸铁,铸铝,压模,注塑,组装等等一系列工艺都做完。一年生产多少呢?28万个方向盘,放到每个车型号,可能只有几万个。
对于现代的大工业生产来说,28万个方向盘可能只需要一条生产线一周的产能就够了。由于缺乏规模效应,很多资源被浪费掉,所以长安自己去做这28万个方向盘,可能每个的成本就要100元。
如果把这28万个方向盘交给一家专门做方向盘的公司做,这家公司一年的产能是两千万个,其中28万个卖给长安,其他再卖给其他公司。因为规模化效应,每个方向盘的成本可能只要50元,加上利润,长安可能只要75元就能买回来,而且品质比自己做的好很多。
这就是专业分工的优势。这也是为什么“全面自主所以成本低”是一个伪命题的根本原因。一般来讲主机厂只要做好整车设计,底盘,白车身,发动机,变速箱几大总成和总成的组合就可以了,如果一个主机厂真的做到各种基础的零部件都高度自主,而且还能做到零部件成本比专业公司还低,那牺牲的是什么,就可想而知了。

为说什么国际零部件厂商联手封杀,绞杀自主品牌是伪命题?

现在有人说国际零部件巨头封杀国内厂家,不卖高技术,不买零部件给自主,联合绞杀自主品牌汽车。这也是个伪命题

你妹的这里是军坛,大家都明白欧洲人这二十年买了多少军用技术给中国,这TM还是在制裁法案下干的。美国不卖法国卖,法国不卖还有德国卖呢,资本都是趋利的,民用产品不受制裁,谁来联手封杀你啊,冷战思维作祟。我这两年就是搞汽车零部件采购的,说实话没有买不到的零配件,只有主机厂愿不愿意给价钱。日韩厂商有封闭保守的一面,但是欧美零部件商都是很开放的,基本上都是给钱就卖。

根本的原因是一自主品牌汽车,售价只有合资品牌的三分之二或者二分之一,售后维修成本反而更高。零部件不用便宜货,不用乡镇企业货怎么做的出来?

大众一年采购100万套车灯,江淮只要10万套。大众战略合作,货款两清,江淮拖一年才给,你要是法雷奥的市场总监,这两家的单个车灯价能一样?和什么联合封杀,故意卖高价屁关系没有好不好。

楼主发此贴的目的,不是为了鄙视或者挤兑某些自主品牌,事实上无论哪个自主品牌汽车,十几年来从无到有,各自探索自己的发展模式,硬是在合资的天下抢出来一份蛋糕,而且还蒸蒸日上。这都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从业者骄傲的事情。需要鄙视的是某些自以为是的粉丝,还有某些拿钱的媒体,某些企业里面无下限的宣传部门,自以为天下无敌,牛逼吹的太响,真的不是好事。

为什么说“自主率高,所以成本低”是伪命题?

这个道理很简单,一个独立的整车厂家,一年能卖出多少台汽车?以中国一线自主品牌为例,长安汽车今年最牛,上半年卖出了28万台车。
我们假设每台车需要一个方向盘,如果长安汽车这个方向盘自己做,那就需要建立一个方向盘工厂,最差也是一个方向盘生产线,把铸铁,铸铝,压模,注塑,组装等等一系列工艺都做完。一年生产多少呢?28万个方向盘,放到每个车型号,可能只有几万个。
对于现代的大工业生产来说,28万个方向盘可能只需要一条生产线一周的产能就够了。由于缺乏规模效应,很多资源被浪费掉,所以长安自己去做这28万个方向盘,可能每个的成本就要100元。
如果把这28万个方向盘交给一家专门做方向盘的公司做,这家公司一年的产能是两千万个,其中28万个卖给长安,其他再卖给其他公司。因为规模化效应,每个方向盘的成本可能只要50元,加上利润,长安可能只要75元就能买回来,而且品质比自己做的好很多。
这就是专业分工的优势。这也是为什么“全面自主所以成本低”是一个伪命题的根本原因。一般来讲主机厂只要做好整车设计,底盘,白车身,发动机,变速箱几大总成和总成的组合就可以了,如果一个主机厂真的做到各种基础的零部件都高度自主,而且还能做到零部件成本比专业公司还低,那牺牲的是什么,就可想而知了。

为说什么国际零部件厂商联手封杀,绞杀自主品牌是伪命题?

现在有人说国际零部件巨头封杀国内厂家,不卖高技术,不买零部件给自主,联合绞杀自主品牌汽车。这也是个伪命题

你妹的这里是军坛,大家都明白欧洲人这二十年买了多少军用技术给中国,这TM还是在制裁法案下干的。美国不卖法国卖,法国不卖还有德国卖呢,资本都是趋利的,民用产品不受制裁,谁来联手封杀你啊,冷战思维作祟。我这两年就是搞汽车零部件采购的,说实话没有买不到的零配件,只有主机厂愿不愿意给价钱。日韩厂商有封闭保守的一面,但是欧美零部件商都是很开放的,基本上都是给钱就卖。

根本的原因是一自主品牌汽车,售价只有合资品牌的三分之二或者二分之一,售后维修成本反而更高。零部件不用便宜货,不用乡镇企业货怎么做的出来?

大众一年采购100万套车灯,江淮只要10万套。大众战略合作,货款两清,江淮拖一年才给,你要是法雷奥的市场总监,这两家的单个车灯价能一样?和什么联合封杀,故意卖高价屁关系没有好不好。

楼主发此贴的目的,不是为了鄙视或者挤兑某些自主品牌,事实上无论哪个自主品牌汽车,十几年来从无到有,各自探索自己的发展模式,硬是在合资的天下抢出来一份蛋糕,而且还蒸蒸日上。这都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从业者骄傲的事情。需要鄙视的是某些自以为是的粉丝,还有某些拿钱的媒体,某些企业里面无下限的宣传部门,自以为天下无敌,牛逼吹的太响,真的不是好事。


看了大概  不过某迪一万左右的dct 的确是白菜了

其他不管合资的 或者上汽等买进口关键总成的,基本dct都是比某迪贵5-6千

某迪要么就是能自己产关键部件  要不就是有议价资本

其实关键也就那么几个东西价格很大

比如

2个理合控制阀   4个换档控制阀  就算批量买国外 几百一个估计是必须的 ,但这东西真正说成本,国内要会做了,2指头大,其实几十块的事情吧

看了大概  不过某迪一万左右的dct 的确是白菜了

其他不管合资的 或者上汽等买进口关键总成的,基本dct都是比某迪贵5-6千

某迪要么就是能自己产关键部件  要不就是有议价资本

其实关键也就那么几个东西价格很大

比如

2个理合控制阀   4个换档控制阀  就算批量买国外 几百一个估计是必须的 ,但这东西真正说成本,国内要会做了,2指头大,其实几十块的事情吧
以前倒是查专利的时候发现B社有一个精机公司……在上海……
里面具体的是一些就是各种精密的加工技术的一些专利……而且很杂。
这样唯一的解释是,会不会是B社的那个精机给别人代工一些DCT的核心件,这样既保证不亏本还能保证B社的产品供应呢?
博格社什么的清楚的很,B社已经能控制dct产业链了

但不能自己种树  让B社去摘国,,果断对国内其他几家供应双离和总成,换挡控制总成,把市场 赶紧先占了,所以现在上汽,江淮也就能出dct了  ,但是成本比b社高很多

谢谢科普,汽车这意思和电脑配件很像,看着配置差不多的电脑,因为配件厂商的水平不同,质量会有很大差别。

作为汽车厂,全部自产配件确实不靠谱,既不经济也不是专业。

但现在我国的问题在于如何培养自己的配套厂,彻底摆脱表面上中国制造,内里高利润的核心部件仍然需要资敌的死循环。
这方面楼主有什么建议么?
从设计开始,完成了一个车子的顶层设计,诸如尺寸,还有各种性能指标,然后就是一个个部件的相应的技术指标,最后是分解,各个零件厂商开始结合这些指标要求,对相应的产品进行改动或者调整,再不然是重新设计。
美国失败了,不代表中国会失败。

中国很大,方向盘可以卖给别人家,中国人工成本低,到底如何还难说呢。组建方向盘厂也是无奈之举,依靠外国零部件厂,确实被卡脖子,人家看你没实力,等打了对方的脸,比如:我们现在也可以造,你不吊我,我也可以不屌你。大家经过一番博弈后可能会得出对我们更有利的结果。
现实派 发表于 2014-10-23 15:13
美国失败了,不代表中国会失败。

中国很大,方向盘可以卖给别人家,中国人工成本低,到底如何还难说呢。 ...
呵呵  谈判是建立在实力基础之上
yingtongl 发表于 2014-10-23 14:59
博格社什么的清楚的很,B社已经能控制dct产业链了

但不能自己种树  让B社去摘国,,果断对国内其他几家 ...
博格华纳自己想要中国这么大的市场
好多年前就达成的协议了,那时比亚迪DCT还没有出来呢
就如江淮,现在旗下所有涡轮均为博格华纳产品,都是利益驱使
博士一家在中国赚的盆满钵满,这么大的市场,别人不傻
谢谢科普,汽车这意思和电脑配件很像,看着配置差不多的电脑,因为配件厂商的水平不同,质量会有很大差别。 ...
这是顶层设计的问题。某些买办已成变成了因为太大了所以不能倒的地步。
贸易出和入的平衡,中国国内市场的分配,这里的水太深,有的并不是单纯产业市场的问题。


皆因比亚迪是一个特别的,庞大的制造企业集团






这里还漏了一个中央研究院,进行统筹各事业部、基础研究的


皆因比亚迪是一个特别的,庞大的制造企业集团






这里还漏了一个中央研究院,进行统筹各事业部、基础研究的

chchc 发表于 2014-10-23 15:18
博格华纳自己想要中国这么大的市场
好多年前就达成的协议了,那时比亚迪DCT还没有出来呢
就如江淮,现 ...


各中具体不清楚  

中发联不欢而散基本就是博格华纳要价太高  ,byd掌握dct产业连, 对博格华纳核心总成售价有一定压制   Y不能漫天要价
chchc 发表于 2014-10-23 15:18
博格华纳自己想要中国这么大的市场
好多年前就达成的协议了,那时比亚迪DCT还没有出来呢
就如江淮,现 ...


各中具体不清楚  

中发联不欢而散基本就是博格华纳要价太高  ,byd掌握dct产业连, 对博格华纳核心总成售价有一定压制   Y不能漫天要价
呵呵  谈判是建立在实力基础之上
是啊,证明你自己有实力后,对方才有可能把你当做是平等的商业伙伴。
白金之星 发表于 2014-10-23 15:03
谢谢科普,汽车这意思和电脑配件很像,看着配置差不多的电脑,因为配件厂商的水平不同,质量会有很大差别。 ...
充分发挥山寨精神和强大的产业链整合能力,第一阶段先让国际知名企业在华建厂,培养大量成熟工人、技师和设计师,第二阶段广泛为大厂代工,第三阶段创建自己的品牌。
上汽当年曾经有过一个很好的机会,就是充分发挥大众共同体内大量军工企业的管理、技术、成本优势,把这些企业培养成铁杆的零部件供应商,而是培养了一批目前死亡率很高的乡镇小厂,最后导致国内零部件大户与散户分立严重。
白金之星 发表于 2014-10-23 15:03
谢谢科普,汽车这意思和电脑配件很像,看着配置差不多的电脑,因为配件厂商的水平不同,质量会有很大差别。 ...
参考韩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参考高铁。

政府牵头,整合资源,逼外资吐血,打造竞争力,最后利用规模优势吃死他们。

现在一盘散沙,怎么搞人家百年积累。
写的不错,顶一个,国内的汽车厂家以后零部件也会往成立独立公司,汽车本厂占一定股份方向发展,类似走的日韩线路哈,至少我知道奇瑞的那个生产CVT的公司以后要往这方向发展,壮大以后就独立与奇瑞本厂了,奇瑞在里面占股份。,以后就看比亚迪那么多事业部是不是要整合成几个独立的零部件公司,比亚迪占股份,估测机会还是蛮大的。
chaohua021 发表于 2014-10-23 15:19
皆因比亚迪是一个特别的,庞大的制造企业集团
全加起来,有多少资产,多少产值,有多“庞大”,每一样多少产能?

能不能达到值得行业统计的最小单位“50亿美元”?

没有规模,没有产能,啥都能做就只是个作坊。
参考韩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参考高铁。

政府牵头,整合资源,逼外资吐血,打造竞争力,最后利用规模优势 ...
看看国内汽车领配件供应链,其实大都是合资的,比如上汽手中的华域汽车,现在纵使外资赶跑了国内一样造的出,爱信,博士,大陆电子这些核心的除外,别的零配件厂商进不了圈子
轩冕 发表于 2014-10-23 15:21
充分发挥山寨精神和强大的产业链整合能力,第一阶段先让国际知名企业在华建厂,培养大量成熟工人、技师和 ...
现在是不是一阶段已经完事二阶段到0.5的程度了?
冲动的小李 发表于 2014-10-23 15:29
全加起来,有多少资产,多少产值,有多“庞大”,每一样多少产能?

能不能达到值得行业统计的最小单位 ...
留些时间给比亚迪,事物有个发展过程,你现在处处拿世界级标准来衡量,自然入不了你的法眼
比如车灯,上汽手上有小系,你黄岩厂也好丹阳厂也好,人家根本不需要,自主品牌目前也是抓品质,供应商也是抓的严,这些配套厂商怎么做起来?说到底还是要自主品牌雄起,否则谈零配件产业链你根本没有话语权


TG汽车产业是TG改开的牺牲品,为了钓外资的那鱼钩上的肉

现在这肉要吧 已经烂糊了    不要吧,怪可惜

好在野生的自主小怪居然自己长出来不少 ,有几个也颇有希望, 出乎当局高层的意外

TG汽车产业是TG改开的牺牲品,为了钓外资的那鱼钩上的肉

现在这肉要吧 已经烂糊了    不要吧,怪可惜

好在野生的自主小怪居然自己长出来不少 ,有几个也颇有希望, 出乎当局高层的意外
冲动的小李 发表于 2014-10-23 15:25
参考韩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参考高铁。

政府牵头,整合资源,逼外资吐血,打造竞争力,最后利用规模优势 ...
要说政府牵头么,先反腐吧。

之前我记得有个帖子哪位里提到,一汽当年要拿a6平台搞红旗,让大众养的香蕉狗到上面闹给搅黄了,可见前三排和洋鬼子的互惠到什么程度了。

现在若想大刀阔斧的改革,打造我国汽车工业供应体系,先得以反革命罪把那几个香蕉给办了再说。
这个拿商用车来跟乘用车一对比就明显看出来了,商用车零部件除了博士的,现在哪个不是自主品牌,从发动机,车桥,变速箱,车灯,座椅,气囊桥,缓速器,等等,为啥因为商用车自主占据绝对市场,这个市场生态由自主品牌决定,纵使是合资也是向自主靠拢,而乘用车呢则正好相反,难道说车灯,座椅,后视镜这些又有多大的技术含量
白金之星 发表于 2014-10-23 15:43
要说政府牵头么,先反腐吧。

之前我记得有个帖子哪位里提到,一汽当年要拿a6平台搞红旗,让大众养的香 ...
反正扯到最后,又是政治,买办,体制等一系列问题了。 不是P民可以忧虑的了。

BYD也好,CA也好,自己培育自己的供应链是好事。我从来没有看不起BYD或者奇瑞这些自主企业。实际上我非常尊重这些企业,因为我也是这样的企业出来的。

我看不起的是那些在网上吹牛B的人,键盘专家,垃圾媒体,还有厂家内部某些宣传部门,捧杀懂不懂。有些事情吹的太凶,适得其反。
学习了  LZ加油  

chchc 发表于 2014-10-23 15:46
这个拿商用车来跟乘用车一对比就明显看出来了,商用车零部件除了博士的,现在哪个不是自主品牌,从发动机, ...


商用车自主的积累接近高铁  不算强,但是有底子

轿车就只能说相当长时间停留在战后水平

不过现在这些轿车非核心类的配件,把市场让给出来,的确也是大把都做的好的

只是很多厂没有这个主流市场高档饭店吃, 只能去路边店,的确不可能高大上起来 靠低价弄点小定单,也是艰难活着
chchc 发表于 2014-10-23 15:46
这个拿商用车来跟乘用车一对比就明显看出来了,商用车零部件除了博士的,现在哪个不是自主品牌,从发动机, ...


商用车自主的积累接近高铁  不算强,但是有底子

轿车就只能说相当长时间停留在战后水平

不过现在这些轿车非核心类的配件,把市场让给出来,的确也是大把都做的好的

只是很多厂没有这个主流市场高档饭店吃, 只能去路边店,的确不可能高大上起来 靠低价弄点小定单,也是艰难活着
这就是扒皮
现在博世 爱信 ZF这些都在中国建立了合资厂
如果不向上游挺进
中国汽车无非是和家电一个结果
冲动的小李 发表于 2014-10-23 15:49
反正扯到最后,又是政治,买办,体制等一系列问题了。 不是P民可以忧虑的了。

BYD也好,CA也好,自己 ...
是啊,所谓一粉顶十黑形容这些人是一点不为过。

我觉得这也和国内当前急功近利的社会风气有很大关系,活干得好不如牛逼吹得好。
在BYD干了5年,出来两年了。外资给的钱是BYD的两倍三倍,人才都跑了(我不算),自主品牌崛起难啊

callmeK 发表于 2014-10-23 15:50
这就是扒皮
现在博世 爱信 ZF这些都在中国建立了合资厂
如果不向上游挺进


有家电效果 我等也基本满足了  

其实能低价优质买到自己想要的产品,有大把的优质目标给你选已经就行了

现在汽车是想买好的,不光钱包出血,还求爷爷告奶奶的把上帝做成了孙子,还未必能买的“好的”

我擦 ,怎么一个悲吹了的
callmeK 发表于 2014-10-23 15:50
这就是扒皮
现在博世 爱信 ZF这些都在中国建立了合资厂
如果不向上游挺进


有家电效果 我等也基本满足了  

其实能低价优质买到自己想要的产品,有大把的优质目标给你选已经就行了

现在汽车是想买好的,不光钱包出血,还求爷爷告奶奶的把上帝做成了孙子,还未必能买的“好的”

我擦 ,怎么一个悲吹了的
有家电效果 我等也基本满足了  

其实能低价优质买到自己想要的产品,有大把的优质目标给你选已经就行 ...
我可不这么认为
我认为花2000块本应买到三菱压缩机的质量
实际买到的是两年就嗡嗡响的破玩意

callmeK 发表于 2014-10-23 16:02
我可不这么认为
我认为花2000块本应买到三菱压缩机的质量
实际买到的是两年就嗡嗡响的破玩意


我妈家冰箱还行 新飞17年了 一点故障也没

声音也不算大,认为对的起价格

自己新买的,才没几年  声音还小点  hair   

感觉还可以吧
callmeK 发表于 2014-10-23 16:02
我可不这么认为
我认为花2000块本应买到三菱压缩机的质量
实际买到的是两年就嗡嗡响的破玩意


我妈家冰箱还行 新飞17年了 一点故障也没

声音也不算大,认为对的起价格

自己新买的,才没几年  声音还小点  hair   

感觉还可以吧
我家冰箱还行 新飞18年了 一点故障也没

声音也不算大,认为对的起价格
对得起价格?
18年前你多少钱买的?
实际上中国人有必要付出那么多钱去买这样质量的冰箱吗?
看看S7跟H8
资本无国界,资本家是有国籍的
国际厂商联手封杀中国车企的行为是客观存在的,高价卖些过时的技术和零件
看看汽车几大强国,基本在本国本地区有着完整的一流零部件供应商,说明要想有一流的整车企业,那么本国本地区就要有一流的零部件企业。
如楼主所说,国内排名前百的企业一个没有,比亚迪之所以来做一级甚至二级供应商的工作是迫不得已,他们也希望能以合理的价格获得零部件,自己负责组装,但是国内没有这样的供应商,进口的或合资的零部件商只提供高价的落后国际市场几年的零部件,以控制国内整车企业。
要么像一汽,上汽,东风那样的买办,一直当寄生虫
要么像长城那样的代工厂,主要部件都靠外购,做国外资本家的打手打压国内车企(长城稍有想法就出漏子了)
要么就像几大自主车企那样慢慢熬

callmeK 发表于 2014-10-23 16:05
对得起价格?
18年前你多少钱买的?
实际上中国人有必要付出那么多钱去买这样质量的冰箱吗?


那时候,才初中,的确不记得了

呵呵  

只是看博士  西门子各种贵  国产的也没见差别
callmeK 发表于 2014-10-23 16:05
对得起价格?
18年前你多少钱买的?
实际上中国人有必要付出那么多钱去买这样质量的冰箱吗?


那时候,才初中,的确不记得了

呵呵  

只是看博士  西门子各种贵  国产的也没见差别
就目前中国来说,比亚迪自己做的产品质量价格优于
买办的产品,也优于长城的产品
这就说明比亚迪这样的行为有存在的空间和价值
等国内发展好了,将来也会走欧美日的道路
白金之星 发表于 2014-10-23 15:39
现在是不是一阶段已经完事二阶段到0.5的程度了?
差不多,咱们国家零部件产业真正迈入世界一流国家,大概是50-80年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