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制的“紫电”(等离子体无人飞行器)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5 08:06:40


http://news.ifeng.com/a/20141016/42216256_0.shtml

据俄罗斯《军工信使》周刊10月15日报道,权威分析公司“预测国际”近日在预测未来无人机市场时指出,中国制造的无人机将在未来十年之内占据世界市场半壁江山,中国军火公司今后十年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无人机制造商。

根据预测国际公布的评估数字,今后十年全球无人航空装备市场将增长一倍多,将从2014年的9.42亿美元增长到2023年的23亿美元。市场增长主要是由无人系统价格不断上升所推动的。至于无人机的生产数量,甚至还会有所下降,预计将会由今年的1000架减少到2017年到2020年间的960余架。按照分析师统计的数据,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今后将引领世界无人机生产市场。预测国际指出,中航工业到2023年将生产价值57.6亿美元的无人航空装备,在金额方面将占同期世界无人机市场的一半以上。几乎所有出厂的无人机都计划卖给中国消费者。位居中航工业之后的世界无人机生产巨头将是美国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预计到2023年将生产25.8亿美元的无人机。

现在中航工业及其子公司正在为国内市场生产几种无人机。根据《航空电子情报》杂志的报道,中航工业生产的MAV微型无人机使用电发动机,几乎和美国诺格公司研制的RQ-4“全球鹰”无人机一样用于侦察和监视,至于“天眼”电动无人直升机,主要用于炮兵和导弹分队的侦察和目标指示,而“天龙”空中靶机则用于模拟巡航导弹。

中国已经多次展示自己不断增长的无人机队成功部署能力,特别是根据中国官方媒体的报道,2013年北京曾经考虑使用无人机在金三角地区实施攻击,消灭中国追捕的缅甸毒枭,但是后来决定活捉这名罪犯。另外,在日本2012年9月庆祝所谓的钓鱼岛国有化闹剧一周年之际,日军曾经派出喷气式飞机升空拦截钓鱼岛附近地区出现的不明无人机。北京后来证实,这架无人机属于中国,当时在执行计划飞行任务。此后几个星期内,日本媒体报道称,东京政府开始研究消灭侵犯日本领空的外国无人机的计划。北京反击称,此举将会被中方视为战争行径。

中国从仿制上世纪60年代被击落的美国“火蜂”无人机开始着手研制国产无人飞行器。1972年出现了“无侦-5”无人侦察机首批试验样品,以及著名的“长虹-1”无人机。中国无人机最初由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研制,几十年来人民解放军一直都是最主要的用户。根据某些渠道的消息,中国在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期间使用了无人航空装备,得到了宝贵的情报信息,成功协助了作战行动的展开。

过去五年,中国无人航空装备制造工业纷纷崭露头角,其能力让许多专家惊讶不已。中国航空工业代表一方面展示自己独一无二的自主研发产品,另一方面仍在继续仿制西方先进产品。

美国乔治亚技术研究所工程师、著名无人机专家罗伯特-米切尔森在《防务新闻》周刊上撰文指出,他曾经在2011年和2013年中国举行的国际无人机创新大赛上担任评委,2011年亲眼看到陕西西安市西北工业大学展示的无人机旋翼在飞行之中能够停转。当时美国无人机领域的主要研制商虽然得到了五角大楼和宇航局的巨额投资,却始终无法实现无人机由悬停状态向高速平飞状态的过渡。与美国方案不同的是,中国参赛作品是实实在在能够使用的无人机成品。 

2013年米切尔森更为震惊,他看到
中国一所大学解决了无人机气动翼型绕流高压作用方面的问题,而这则是此前从未有人尝试过的最为复杂的难题。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将自己研制的该型无人机称为“紫电”(等离子体无人飞行器)。美国专家强调称,这是无人机历史上首次使用高压场来减小阻力,增加升力。


然而,上述所有独一无二的研发成果都没能使中国专家停止仿制西方最好的产品。其中,中国最早的无人机“无侦-5”和ASN-206分别是“火蜂”和“先锋”的仿制品。经常容易被仿制的美国其他无人机是MQ-1“捕食者”和“全球鹰”。中国版“捕食者”的名称是“翼龙-1”,它装配一台100马力的活塞式发动机。中国版“全球鹰”的名称是BZK-005“翔龙”,重7484千克,巡航高度17376米。

成都飞机工业公司从2006年起研制“翔龙”无人机。从现有照片来看,该机采用双垂尾隐身布局,翼展22.86米,航程6437公里,机头下方装备陀螺稳定光电系统。

2011年伊朗得到了被其击落的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研制的RQ-170“哨兵”无人机的残骸。后来中国网站上出现了这种无人机类似品的照片,从而让人揣测中国展开了仿制“哨兵”无人机的工作。专家指出,美国任何一个无人机大项目迟早都会被中国仿制。目前中国正在研制的新型超音速隐身无人机,使用联翼和尾舱,名为“暗剑”,能让人联想到美国“复仇者”无人机。与之竞争的沈阳大学研制了2款隐身无人机“天弩”和“风刃”,使用稍长一些的带翼尖的机翼悬臂,能在对航母作战时执行监视和目标指示任务。



上世纪80年代,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项目局与美国航天局双双资助西科斯基公司X翼项目,米切尔森说,该项目涉及刚性直升机旋翼,这种旋翼在飞行过程中可以充当机翼。美国在这个项目上投入巨资,但根本没有实现从悬停到前飞并折返的转换,于是X翼项目被撤销。之后接受挑战的是波音鬼怪工程部与国防部高级研究项目局2003年的一个联合项目。

米切尔森说:“波音试图在其鸭式旋翼/机翼型无人机X-50A‘蜻蜓’上演示旋翼停转技术。”经过几年的测试,两架演示飞机都坠毁了。

但是,2011年,米切尔森在中国看到这种不可能变成了可能。西北工业大学的旋翼/机翼转换式飞行器“进行了无懈可击的表演,多次由从悬停转换至高速前飞再折返”。切尔森说:“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项目局为研发可用旋翼停转设计投入了巨额资金,却从未实现这种转换,我认为完全正常运转的……旋翼停转式无人机是中航无人飞行器大奖赛最重要的技术展示之一。”

紫电无人机的机翼上布置了等离子体激励器,通过控制激励器放电产生等离子体,然后改变机翼表面的流动状况,从而实现飞行器的姿态控制。报道称该控制系统产生的等离子体可吸收雷达波,因此无法被雷达侦测。(利用高压等离子技术,可以吸收和反射雷达波,达到隐身飞行的性能。)

http://news.ifeng.com/a/20141016/42216256_0.shtml

据俄罗斯《军工信使》周刊10月15日报道,权威分析公司“预测国际”近日在预测未来无人机市场时指出,中国制造的无人机将在未来十年之内占据世界市场半壁江山,中国军火公司今后十年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无人机制造商。

根据预测国际公布的评估数字,今后十年全球无人航空装备市场将增长一倍多,将从2014年的9.42亿美元增长到2023年的23亿美元。市场增长主要是由无人系统价格不断上升所推动的。至于无人机的生产数量,甚至还会有所下降,预计将会由今年的1000架减少到2017年到2020年间的960余架。按照分析师统计的数据,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今后将引领世界无人机生产市场。预测国际指出,中航工业到2023年将生产价值57.6亿美元的无人航空装备,在金额方面将占同期世界无人机市场的一半以上。几乎所有出厂的无人机都计划卖给中国消费者。位居中航工业之后的世界无人机生产巨头将是美国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预计到2023年将生产25.8亿美元的无人机。

现在中航工业及其子公司正在为国内市场生产几种无人机。根据《航空电子情报》杂志的报道,中航工业生产的MAV微型无人机使用电发动机,几乎和美国诺格公司研制的RQ-4“全球鹰”无人机一样用于侦察和监视,至于“天眼”电动无人直升机,主要用于炮兵和导弹分队的侦察和目标指示,而“天龙”空中靶机则用于模拟巡航导弹。

中国已经多次展示自己不断增长的无人机队成功部署能力,特别是根据中国官方媒体的报道,2013年北京曾经考虑使用无人机在金三角地区实施攻击,消灭中国追捕的缅甸毒枭,但是后来决定活捉这名罪犯。另外,在日本2012年9月庆祝所谓的钓鱼岛国有化闹剧一周年之际,日军曾经派出喷气式飞机升空拦截钓鱼岛附近地区出现的不明无人机。北京后来证实,这架无人机属于中国,当时在执行计划飞行任务。此后几个星期内,日本媒体报道称,东京政府开始研究消灭侵犯日本领空的外国无人机的计划。北京反击称,此举将会被中方视为战争行径。

中国从仿制上世纪60年代被击落的美国“火蜂”无人机开始着手研制国产无人飞行器。1972年出现了“无侦-5”无人侦察机首批试验样品,以及著名的“长虹-1”无人机。中国无人机最初由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研制,几十年来人民解放军一直都是最主要的用户。根据某些渠道的消息,中国在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期间使用了无人航空装备,得到了宝贵的情报信息,成功协助了作战行动的展开。

过去五年,中国无人航空装备制造工业纷纷崭露头角,其能力让许多专家惊讶不已。中国航空工业代表一方面展示自己独一无二的自主研发产品,另一方面仍在继续仿制西方先进产品。

美国乔治亚技术研究所工程师、著名无人机专家罗伯特-米切尔森在《防务新闻》周刊上撰文指出,他曾经在2011年和2013年中国举行的国际无人机创新大赛上担任评委,2011年亲眼看到陕西西安市西北工业大学展示的无人机旋翼在飞行之中能够停转。当时美国无人机领域的主要研制商虽然得到了五角大楼和宇航局的巨额投资,却始终无法实现无人机由悬停状态向高速平飞状态的过渡。与美国方案不同的是,中国参赛作品是实实在在能够使用的无人机成品。 

2013年米切尔森更为震惊,他看到
中国一所大学解决了无人机气动翼型绕流高压作用方面的问题,而这则是此前从未有人尝试过的最为复杂的难题。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将自己研制的该型无人机称为“紫电”(等离子体无人飞行器)。美国专家强调称,这是无人机历史上首次使用高压场来减小阻力,增加升力。


然而,上述所有独一无二的研发成果都没能使中国专家停止仿制西方最好的产品。其中,中国最早的无人机“无侦-5”和ASN-206分别是“火蜂”和“先锋”的仿制品。经常容易被仿制的美国其他无人机是MQ-1“捕食者”和“全球鹰”。中国版“捕食者”的名称是“翼龙-1”,它装配一台100马力的活塞式发动机。中国版“全球鹰”的名称是BZK-005“翔龙”,重7484千克,巡航高度17376米。

成都飞机工业公司从2006年起研制“翔龙”无人机。从现有照片来看,该机采用双垂尾隐身布局,翼展22.86米,航程6437公里,机头下方装备陀螺稳定光电系统。

2011年伊朗得到了被其击落的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研制的RQ-170“哨兵”无人机的残骸。后来中国网站上出现了这种无人机类似品的照片,从而让人揣测中国展开了仿制“哨兵”无人机的工作。专家指出,美国任何一个无人机大项目迟早都会被中国仿制。目前中国正在研制的新型超音速隐身无人机,使用联翼和尾舱,名为“暗剑”,能让人联想到美国“复仇者”无人机。与之竞争的沈阳大学研制了2款隐身无人机“天弩”和“风刃”,使用稍长一些的带翼尖的机翼悬臂,能在对航母作战时执行监视和目标指示任务。



上世纪80年代,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项目局与美国航天局双双资助西科斯基公司X翼项目,米切尔森说,该项目涉及刚性直升机旋翼,这种旋翼在飞行过程中可以充当机翼。美国在这个项目上投入巨资,但根本没有实现从悬停到前飞并折返的转换,于是X翼项目被撤销。之后接受挑战的是波音鬼怪工程部与国防部高级研究项目局2003年的一个联合项目。

米切尔森说:“波音试图在其鸭式旋翼/机翼型无人机X-50A‘蜻蜓’上演示旋翼停转技术。”经过几年的测试,两架演示飞机都坠毁了。

但是,2011年,米切尔森在中国看到这种不可能变成了可能。西北工业大学的旋翼/机翼转换式飞行器“进行了无懈可击的表演,多次由从悬停转换至高速前飞再折返”。切尔森说:“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项目局为研发可用旋翼停转设计投入了巨额资金,却从未实现这种转换,我认为完全正常运转的……旋翼停转式无人机是中航无人飞行器大奖赛最重要的技术展示之一。”

紫电无人机的机翼上布置了等离子体激励器,通过控制激励器放电产生等离子体,然后改变机翼表面的流动状况,从而实现飞行器的姿态控制。报道称该控制系统产生的等离子体可吸收雷达波,因此无法被雷达侦测。(利用高压等离子技术,可以吸收和反射雷达波,达到隐身飞行的性能。)
第一眼以为是霓虹的紫电。。。
晕,这模型一个还装等离子发生器?太PKF


“灵龙无人机”  比较适合上两栖攻击舰

西北工业大学“灵龙”新概念可垂直起降高速飞行器
其最大特征就是有一副既可以高速旋转作为旋翼,又可以锁定作为固定翼的主机翼。飞机以旋翼模式飞行时,主机翼高速旋转作为旋翼使得飞机能够像普通直升机一样垂直起降和低速飞行;当主机翼锁定作为固定翼时,飞机以固定翼模式飞行,彻底解除了旋翼旋转引起的气流不对称对直升机飞行速度的限制,从而使飞机能够进行高速飞行。

因为其特殊的垂直起降能力,“灵龙”飞机可以在舰船甲板和山区狭窄地域起飞,为用户提供了极大的使用弹性,可广泛应用于地质勘探,水电建设,渔汛侦察,交通管理,抢险救灾,灾情监控、新闻采集,影视制作,环境监测等。
灵龙飞行器01.jpg
灵龙飞行器.jpg
西北工业大学“灵龙”新概念可垂直起降高速飞行器.jpg

波音公司提出的CRW(Canard Rotor/Wing)——鸭翼-旋翼/机翼转换技术。而这一概念目前实现的原理试验机X-50“蜻蜓”。

  在上世纪90年代,美国空军、海军和海军陆战队开始共同寻求一种成本低廉且生存能力强的垂直起降飞行器,以支援在分散在沿海或城市中的地面部队。为了满足要求,麦道公司开始了一项名为CRW的概念研究。新的CRW不需要任何地面支援设备就能够完成任一地点的垂直起降,同时具备以375节速度巡航飞行的能力。

  不久后,麦道公司被波音购并,CRW概念的研究工作自然也转到了波音门下。1998年6月,美国国防部先进研究计划局(DARPA)和波音公司签订了一项2400万美元的协议,制造CRW概念飞机。波音的鬼怪工厂(Phantom Works)通过37个月的努力,制造了这种新技术的概念验证机——X-50A“蜻蜓”。

  2003年12月4日上午8时10分,波音公司的X-50A概念验证机在亚利桑那州的美国陆军尤马(Yuma)试验场成功完成了首次悬停试飞,悬停时间为80秒,高度12英尺。完成悬停后,X-50A开始盘旋并降落,成功结束了试飞。不幸的是在2004年3月23日,第一架——也是唯一的一架X-50A因控制交叉耦合而坠毁。

  2005年11月4日,第二架X-50A飞机制造完成并开始投入试飞,并在12月完成了两次成功的试验。这些试验成功地验证了硬件和飞控系统。2006年第一季度,第二架X-50A原型机完成了11次试验,研制工作也在不断地向前推进。然而在2006年4月12日,第2架原型机也同样坠毁了。随后的调查显示飞机的机身受到了严重的气流扰动,在两个方向的空速发生叠加而且机翼仍处于旋翼的旋转工作状态时,飞机会产生一个难以恢复的抬头力矩,直接导致了飞机失控坠毁。这也使得DARPA于2006年9月决定终止这项计划。
X-50A“蜻蜓”01.jpg
X-50A“蜻蜓”03.jpg
美国X-50A无人验证机接连以坠毁告终.jpg

波音公司的CRW技术验证平台X-50A“蜻蜓”无人机.jpg
X-50A“蜻蜓”02.jpg
采用两叶螺旋桨切换为平直翼的双叶方案CRW作战飞机方案.jpg



“灵龙无人机”  比较适合上两栖攻击舰

西北工业大学“灵龙”新概念可垂直起降高速飞行器
其最大特征就是有一副既可以高速旋转作为旋翼,又可以锁定作为固定翼的主机翼。飞机以旋翼模式飞行时,主机翼高速旋转作为旋翼使得飞机能够像普通直升机一样垂直起降和低速飞行;当主机翼锁定作为固定翼时,飞机以固定翼模式飞行,彻底解除了旋翼旋转引起的气流不对称对直升机飞行速度的限制,从而使飞机能够进行高速飞行。

因为其特殊的垂直起降能力,“灵龙”飞机可以在舰船甲板和山区狭窄地域起飞,为用户提供了极大的使用弹性,可广泛应用于地质勘探,水电建设,渔汛侦察,交通管理,抢险救灾,灾情监控、新闻采集,影视制作,环境监测等。
灵龙飞行器01.jpg
灵龙飞行器.jpg
西北工业大学“灵龙”新概念可垂直起降高速飞行器.jpg

波音公司提出的CRW(Canard Rotor/Wing)——鸭翼-旋翼/机翼转换技术。而这一概念目前实现的原理试验机X-50“蜻蜓”。

  在上世纪90年代,美国空军、海军和海军陆战队开始共同寻求一种成本低廉且生存能力强的垂直起降飞行器,以支援在分散在沿海或城市中的地面部队。为了满足要求,麦道公司开始了一项名为CRW的概念研究。新的CRW不需要任何地面支援设备就能够完成任一地点的垂直起降,同时具备以375节速度巡航飞行的能力。

  不久后,麦道公司被波音购并,CRW概念的研究工作自然也转到了波音门下。1998年6月,美国国防部先进研究计划局(DARPA)和波音公司签订了一项2400万美元的协议,制造CRW概念飞机。波音的鬼怪工厂(Phantom Works)通过37个月的努力,制造了这种新技术的概念验证机——X-50A“蜻蜓”。

  2003年12月4日上午8时10分,波音公司的X-50A概念验证机在亚利桑那州的美国陆军尤马(Yuma)试验场成功完成了首次悬停试飞,悬停时间为80秒,高度12英尺。完成悬停后,X-50A开始盘旋并降落,成功结束了试飞。不幸的是在2004年3月23日,第一架——也是唯一的一架X-50A因控制交叉耦合而坠毁。

  2005年11月4日,第二架X-50A飞机制造完成并开始投入试飞,并在12月完成了两次成功的试验。这些试验成功地验证了硬件和飞控系统。2006年第一季度,第二架X-50A原型机完成了11次试验,研制工作也在不断地向前推进。然而在2006年4月12日,第2架原型机也同样坠毁了。随后的调查显示飞机的机身受到了严重的气流扰动,在两个方向的空速发生叠加而且机翼仍处于旋翼的旋转工作状态时,飞机会产生一个难以恢复的抬头力矩,直接导致了飞机失控坠毁。这也使得DARPA于2006年9月决定终止这项计划。
X-50A“蜻蜓”01.jpg
X-50A“蜻蜓”03.jpg
美国X-50A无人验证机接连以坠毁告终.jpg

波音公司的CRW技术验证平台X-50A“蜻蜓”无人机.jpg
X-50A“蜻蜓”02.jpg
采用两叶螺旋桨切换为平直翼的双叶方案CRW作战飞机方案.jpg

我能吐槽这个名字么,紫电
我想知道在加入等离子后,产生的场会对本机的雷达探测功能造成消极影响么?
狙击手的阔剑 发表于 2014-10-16 09:59
我能吐槽这个名字么,紫电
"紫电"是中国古代名剑之名.
紫电改游戏里可是吊打一切盟军螺旋桨的存在
看照片让我想到了二战前德国的飞行俱乐部。来自: Android客户端
有关于“紫电”详细一点的材料吗
支持!,这些都是未来!{:soso_e142:}
狙击手的阔剑 发表于 2014-10-16 09:59
我能吐槽这个名字么,紫电
承影、纯钧、鱼肠、干将、莫邪、七星龙渊、泰阿、赤霄、湛卢、辕夏禹剑.....都是名剑

游龙、紫电等
“蛟龙600” 两栖飞机 改名为 “游龙600” 更好
支持这些年青学子的大胆探索,有了他们土鳖的航空事业就会兴旺发达
我们学校的无人机小组一直都很厉害的,不过这个等离子略科幻啊


等离子体操控,怎么感觉向米诺夫斯基粒子迈进呢。不知道能不能隐形

等离子体操控,怎么感觉向米诺夫斯基粒子迈进呢。不知道能不能隐形
紫电无人机的机翼上布置了等离子体激励器,通过控制激励器放电产生等离子体,然后改变机翼表面的流动状况,从而实现飞行器的姿态控制。
这是要取代操纵面啊!


找到南航的资料了。
我院团队获得中航工业国际无人机大赛创新赛大奖
http://aero.nuaa.edu.cn/News_View.asp?NewsID=2682

这个新闻里有视频和一些细节照片。
会放电的飞行器 南航研制出最新“隐身”无人机_头条_龙虎网
http://edu.longhoo.net/2013-10/20/content_10962969.htm

找到南航的资料了。
我院团队获得中航工业国际无人机大赛创新赛大奖
http://aero.nuaa.edu.cn/News_View.asp?NewsID=2682

这个新闻里有视频和一些细节照片。
会放电的飞行器 南航研制出最新“隐身”无人机_头条_龙虎网
http://edu.longhoo.net/2013-10/20/content_10962969.htm


电影《第六日》(2000)中的Whispercraft直升/固定翼机

西工大这个的创意早在2000年的施瓦辛格电影《第六日》里就有,当时看了这个飞机就印象深刻。超友可以回顾一下



这一概念,就是波音公司提出的CRW(Canard Rotor/Wing)——鸭翼-旋翼/机翼转换技术。而这一概念目前实现的原理试验机X-50“蜻蜓”。在上世纪90年代,美国空军、海军和海军陆战队开始共同寻求一种成本低廉且生存能力强的垂直起降飞行器,以支援在分散在沿海或城市中的地面部队。为了满足要求,麦道公司开始了一项名为CRW的概念研究。新的CRW不需要任何地面支援设备就能够完成任一地点的垂直起降,同时具备以375节速度巡航飞行的能力。不久后,麦道公司被波音购并,CRW概念的研究工作自然也转到了波音门下。1998年6月,美国国防部先进研究计划局(DARPA)和波音公司签订了一项2400万美元的协议,制造CRW概念飞机。波音的鬼怪工厂(Phantom Works)通过37个月的努力,制造了这种新技术的概念验证机——X-50A“蜻蜓”。



电影《第六日》(2000)中的Whispercraft直升/固定翼机

西工大这个的创意早在2000年的施瓦辛格电影《第六日》里就有,当时看了这个飞机就印象深刻。超友可以回顾一下



这一概念,就是波音公司提出的CRW(Canard Rotor/Wing)——鸭翼-旋翼/机翼转换技术。而这一概念目前实现的原理试验机X-50“蜻蜓”。在上世纪90年代,美国空军、海军和海军陆战队开始共同寻求一种成本低廉且生存能力强的垂直起降飞行器,以支援在分散在沿海或城市中的地面部队。为了满足要求,麦道公司开始了一项名为CRW的概念研究。新的CRW不需要任何地面支援设备就能够完成任一地点的垂直起降,同时具备以375节速度巡航飞行的能力。不久后,麦道公司被波音购并,CRW概念的研究工作自然也转到了波音门下。1998年6月,美国国防部先进研究计划局(DARPA)和波音公司签订了一项2400万美元的协议,制造CRW概念飞机。波音的鬼怪工厂(Phantom Works)通过37个月的努力,制造了这种新技术的概念验证机——X-50A“蜻蜓”。

哪怕及不上美的,但是敢上新闻就有值得肯定,而且貌似没花钱,diy的好啊
55300163 发表于 2014-10-16 09:56
西北工业大学“灵龙”新概念可垂直起降高速飞行器
其最大特征就是有一副既可以高速旋转作为旋翼,又可以锁 ...
这个看上去就像个玩具……X-50A有5米长……
Boeing_X-50A.jpg
海外特区巡视员 发表于 2014-10-16 11:05
哪怕及不上美的,但是敢上新闻就有值得肯定,而且貌似没花钱,diy的好啊
重头戏是等离子体对气动的影响。这应该是设计团队多年的研究成果。
这次参赛,不过是将其拿来用在了一个小飞机上。这个小飞机本身的价值不代表什么。
高校的创新性非常好,但总是感觉缺少有战略眼光的人把技术与生产结合。
这个看上去就像个玩具……X-50A有5米长……
但是x-50几次转换形态试飞都失败了,而中国这个成功了,虽然美国人提出了构想,还是中国人在实现
相信这些莘莘学子中有人会成为土鳖版“臭鼬工厂”的中坚力量
pheonix 发表于 2014-10-16 11:22
但是x-50几次转换形态试飞都失败了,而中国这个成功了,虽然美国人提出了构想,还是中国人在实现
两架X-50A还没进展到转换飞行就坠毁了。
两者无论从尺寸还是复杂程度上都是不能相比的。X-50A从一开始就使用的是涡轮引擎,通过喷气翼尖驱动旋翼/固定翼。“灵龙”现在看上去只像是个航模级别的。如果进展到正式科学试验阶段,问题就可能多了。
Whispercraft可转换直升/固定翼飞机图纸 模型
完成影片《第六日》的拍摄,共制造了两架原尺寸道具模型,不过只有一架在影片拍摄完成后保留了下来,存放在莫哈韦(Mojave)的汉森斯机库(Hansens' hangar)
怎么叫这么个破名字!难道不知道鬼子的紫电么?
CRW概念并不仅此一项。CRW中的“C”仅仅代表鸭翼,这只是麦道/波音解决这种飞行器在巡航状态的俯仰操作和支持转换飞行的一个手段。而这个概念的核心仍旧是“RW”,也就是可转换状态的旋翼/机翼系统,这一系统的想法简单而巧妙,因此其他公司也有类似的方案。麦道/波音的X-50A CRW飞机是两叶方案——两叶螺旋桨切换为平直翼;以此构思其实可以类推出三叶方案——三叶螺旋桨切换为三角翼;以及四叶方案——四叶螺旋桨切换为X翼。

  三叶螺旋桨切换为三角翼的三叶方案代表作是休斯公司的“Rotor Wing”。该方案的机翼由一个可旋转的三角翼构成,三角的尖端突出形成旋翼叶片/机翼。在起降状态时飞机的三叶机翼旋转提供升力,不过旋转的驱动是通过“桨尖喷气”实现的。桨尖喷气在桨叶内通过管路向翼尖输送高压压缩空气,压缩空气从翼尖向后喷出,就可以推动桨叶转动。

  由于桨轴不是驱动轴,旋翼转动没有反扭力,所以不需要尾桨。而“桨尖喷气”技术是休斯公司的长项,这一技术后来也被波音公司的X-50A继承。飞机完成垂直起降后,旋翼固定为一个桨叶朝前状态形成三角翼的前缘,另两个桨叶则分别在两侧组成三角翼。采用类似的概念的还有Ryan/Girard heliplane和Ryan/Lockheed F-104 VTOL。这两者的方案更为极端,巡航状态的机翼就是一个纯三角型升力面,垂直起降时这个升力面的三个角能够偏转,整个三角盘开始旋转以提供垂直起降时所需的升力。
采用三叶螺旋桨切换为三角翼的三叶方案休斯公司战场运输机01.jpg
采用三叶螺旋桨切换为三角翼的三叶方案休斯公司战场运输机02.jpg

  四叶螺旋桨切换为X翼的四叶方案代表作则是西科斯基的X翼(X-Wing)。在20世纪80年代,西科斯基和美国国防部以及NASA合作,研制 X翼研究机,其基本思路是机顶的X形机翼可以在直升机状态下旋转,产生升力;前飞达到一定速度后,X翼锁住固定,作为机翼使用,飞机转入固定翼状态。然而采用刚性的单旋翼作为前行桨翼工作时如何解决非对称升力的问题,西科斯基采用独特的环流控制旋翼(circulation control rotor,CCR),将发动机压缩机后引出高压气流,通过宽大的桨叶内的管路,像吹气襟翼一样,向桨叶后缘开缝襟翼吹气。吹气襟翼在下垂的襟翼表面喷吹高压空气,加速机翼上表面的气流流动,使机翼达到超过实际空速下能够产生的升力。环流控制桨叶根据桨叶在圆周运动中的不同位置,控制开缝宽度和吹气强度,控制升力的增减,以补偿非对称升力。

  为了验证这项技术,1984年,西科斯基得到NASA和DARPA的合同,以S-72直升机为基础改装为X翼系统验证机。1987年12月2日,该机被指定名称为S-72X,开始了它作为单纯固定翼飞机的首次飞行,评估没有旋翼下的飞行特性。以这种外形,它最后达到了301英里/时的平飞速度。据估计,当它以固定X翼形式测试时,在196英里/时的速度下旋翼停转,设计旋翼停转的极限速度为518英里/时。该计划在1984年到1988年间曾名噪一时,不过由于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该项目最终还是被取消了。

  其实无论是2叶/平直翼、3叶/三角翼还是3叶X翼,原理上是相同的,就是采用宽弦刚性桨毂可锁定的两用旋翼/机翼,来有效融合直升机的垂直起降和固定翼飞机的高速度两方面特点,但是和普通直升机及固定翼飞机相比,这种飞机的悬停和非常规机动性能还是受到一点损失的,有可能垂直性能不如直升机、水平性能不如固定翼飞机。

  而这其中最大的技术问题还是转换飞行期间的飞行控制问题,处理不好很容易失事。而且转换飞行也有速度和高度的限制,不是随时随地都可以转换的。在战斗中,这个转换时间和高度、速度的要求给战术动作带来很大的困扰,升力机制的转换几乎只能在接战前完成,这对于这种类型飞机的性能发挥是个很大的限制。现在X-50和S-72X极不顺利的试验情况和状态都为这种技术蒙上了阴影。

  而电影《第六日》,则为我们、为医学和克隆技术、为这种旋翼/机翼转换技术概念描绘了美好的前景,采用可转换的两用旋翼/机翼技术的Whispercraft几乎已经能够像出租车一样为我们提供所需要的服务,这一天本该更早来临。
西科斯基的X-Wing技术验证平台S-72X试验机.jpg
西科斯基的X翼(X-Wing)01.jpg
西科斯基的X翼(X-Wing)03.jpg
西科斯基的X翼(X-Wing)02.jpg
西科斯基的X翼(X-Wing)04.jpg
西科斯基的X翼(X-Wing)05.jpg
西科斯基的X翼(X-Wing)06.jpg
怎么叫这么个破名字!难道不知道鬼子的紫电么?
有没有基本常识?这明明是中国古代的宝剑名字,被日本盗用过,我们就不能用了?

出处1:王勃《滕王阁序》:“紫电清霜,王将军之武库。”清霜,亦剑名。
出处2:三国吴大帝孙权所藏六柄名剑。据晋·崔豹《古今注》:“三国吴大帝孙权有六柄宝剑,一曰白虹,二曰紫电,三曰辟邪,四曰流星,五曰青冥,六曰百里。”紫电孙权所藏六柄名剑之二。
pheonix 发表于 2014-10-16 12:32
有没有基本常识?这明明是中国古代的宝剑名字,被日本盗用过,我们就不能用了?

出处1:王勃《滕王阁 ...
别激动,这东西的确有出处。但是这个名字也的确被鬼子用过。一想起这个名字,同时想起古剑和鬼子。想起鬼子,的确让人心里不舒服.....
这眼神越来越不好,乍一看还以为这几个孩子手里拿的是纸皮
pheonix 发表于 2014-10-16 11:22
但是x-50几次转换形态试飞都失败了,而中国这个成功了,虽然美国人提出了构想,还是中国人在实现
尺寸小,材料结构强度容易实现。
这是神马情况??
如果把紫电无人机的等离子技术用在SU35上,是不是能隐形????
55300163 发表于 2014-10-16 09:56
“灵龙无人机”  比较适合上两栖攻击舰

西北工业大学“灵龙”新概念可垂直起降高速飞行器
X-50A让我想起了州长在第六日里面驾驶的那架飞行器。
知道为啥吗,和学位证毕业证挂钩啊
IR_Stealth 发表于 2014-10-16 11:00
电影《第六日》(2000)中的Whispercraft直升/固定翼机

西工大这个的创意早在2000年的施瓦辛格电影《第 ...
我也刚回复了说这个。
“大力士”短距起降无人机
“大力士”短距起降无人机在首届中航工业杯国际无人飞行器创新设计大赛中荣获竞技一等奖;并且由于采用了光学引导着舰技术(西北工业大学是采用该新技术的唯一单位),成为闭幕式上唯一特别点评的参赛队。

“大力士”飞机简介:翼展3.8米,重量20公斤,电机带动螺旋桨的常规动力系统,起飞滑跑距离小于20米,常规GPS导航自主飞行,可采用光学引导系统实现军舰上着落,通过准确投下挂钩钩住军舰上的拦阻索着舰

“大力士”短距起降无人机.jpg
林左鸣总经理给本项目颁奖硕士生杨磊代表本队领奖.jpg
新型的气动外形吸引了空军有关专家的兴趣.jpg


无人机.jpg
无人机弹弓弹射.jpg
话说现在大力发展的无人机和以前的航模有什么区别?
智慧的圈圈 发表于 2014-10-16 15:31
话说现在大力发展的无人机和以前的航模有什么区别?
一个在这个比赛上得了奖的哥们说,就是遥控方式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