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纪念——“七七\"卢沟桥抗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3/10/03 22:20:13
"七七"卢沟桥抗战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在河北宛平(今并入北京)卢沟桥制造事端,中国守军奋起抵抗的作战。亦称"七七"抗战、"七七"事变。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三省后,相继入侵上海,攻占热河(今分属辽宁、河北、内蒙古),进犯河北。1935年日本政府策划华北五省自治阴谋失败后,遂企图以武力攻占北平(今北京)、天津,夺取华北。1936年4月,日驻华北的中国驻屯军由1771人增至5774人,分驻北平、天津、秦皇岛、山海关等要地;关东军向察哈尔多伦(今属内蒙)、热河围场(今属河北)等地屯兵至5000余人,整编伪蒙军达4万余人,驻扎在张家口以北地区;扩编盘踞在冀东的伪保安队1.7万余人,形成从东西北三面对北平的威胁。中国军队第29军军长兼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宋哲元率所部4个步兵师、1个骑兵师、1个特务旅、2个保安旅等,总兵力约10万人,防守冀察和平津地区。
1937年6月,日本驻丰台的中国驻屯军步兵旅第1团第3营频繁进行军事演习,伺机挑起事端。7月7日夜,日军在北平西南通往河北南部的咽喉要地卢沟桥附近演习,诡称一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守军严词拒绝后,即炮轰宛平城,向卢沟桥发起进攻。守军第37师第219团团长吉星文率部奋起还击,至次日晨,龙王庙、五里店、卢沟桥火车站等阵地被日军占领。8日晚,第110旅旅长何基沣率部反击,由西苑及长辛店夹击宛平城外日军,一举夺回失去阵地,全歼侵占卢沟桥火车站的日军。
"七七"事变发生后,全国人民群情激愤,声讨日本侵略军。8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电全国,号召全民族抗战,实现国共两党合作,抵抗日寇进攻。同日,蒋介石电令宋哲元:宛平城应固守勿退,并须全体动员,以备事态扩大。9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电令全国备战,并令第26路军孙连仲等部4个师归宋哲元指挥,开赴保定、石家庄,支援第29军作战。
日军进攻卢沟桥受挫后,日本政府一面以"不扩大方针"和"就地解决"为幌子;一面向华北增兵,加紧侵略部署。11日,日本内阁决定增兵,并发表《关于向华北派兵的政府声明》。其参谋本部命令关东军独立混成第1、第11旅分别从辽宁公主岭(今属吉林)、河北古北口(今属北京)向顺义县城、高丽营地区集结;第20师由朝鲜经山海关进入天津一带;关东军飞行集团6个中队飞抵山海关、绥中、锦州,高炮、装甲等特种部队开赴华北;令中国驻屯军步兵旅主力集结于北平以东地区。总兵力约10万人。15日,日本新任中国驻屯军司令官香月清司拟制了进攻平、津的作战计划,要求参战部队于20日前集结完毕。
第29军与冀察当局上层领导认为日军行动是地方事件,幻想用和平方式解决。虽于16日下达确保北平的作战预备命令,但无具体部署和战备行动,而且抵制孙连仲等部北上支援,企图保住第29军在冀察的地盘,维持华北现状。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谈话,表示如果和平已根本绝望,便只有抗战到底。
7月20日,日军集结就绪。25日夜,日军第20师步兵第77团以维修军用电话为名,袭击廊坊中国军队第38师第226团守备区。守军被迫自卫。次日拂晓,日军在航空兵与装甲部队配合下,攻占廊坊,守军向武清转移。北仓、杨村、落垡诸车站亦被日军占领。当晚,日军中国驻屯军第2团袭击了北平广安门驻军独立第25旅第679团。26日下午,香月清司向第29军发出最后通牒,要求驻守北平城内和西郊的第37师于28日午前撤至永定河以西,尔后向保定方向撤离;否则,日军将自由行动。27日凌晨,日方未待中方答复,便派驻屯军第2团围攻通县城外守军独立第39旅第2团第1营,攻占宝珠寺、团河、黄村等中国守军防地。
27日下午,宋哲元拒绝日方通牒,向全国发出自卫守土通电,令原准备撤防的第37师迅速进入西苑至卢沟桥一线阵地;第132师速至南苑集结,以该师师长赵登禹为南苑方向作战总指挥;催促孙连仲等部北上抗日。此时南苑驻军有第38、第132师各一部及特务旅等共4个步兵团、1个骑兵团,7000余人。当晚赵登禹到达南苑,所部主力尚在涿县(今涿州)途中,南苑防御部署未及调整,亦未构筑防御工事,情况十分危急。28日晨,日军向北平市郊发动总攻,以第20师主力配重炮40门,在坦克部队和炮兵掩护下,对南苑展开攻击;日驻屯军步兵旅主力由丰台向南苑进攻,切断南苑守军向北平方向的退路。守军被迫仓促应战,利用营房周围障碍物及村庄为掩体,顽强抵抗,有些阵地失而复得。但由于日军飞机与大炮轮番轰炸,守军无法展开,加之通讯设施被炸毁,指挥失灵。官兵苦战至下午1时,战死约5000人,副军长佟麟阁与师长赵登禹阵亡,南苑失守。同一天,日独立混成第1、第11旅在飞机的配合下,猛烈向北郊中国守军进攻,占领沙河、清河镇等地。第29军第37师与第38师一部也向日军反击,一度收复丰台、廊坊,后在日军反扑下,再次失守。宋哲元奉命令所部当晚向保定方向撤退,北平陷落。
29日,驻天津第38师一部与天津保安、警察部队向日军驻津机关及租界发起进攻,一度攻占北仓飞机场、天津火车站,逼近海光寺兵营,给日军以较大杀伤。日军旋即组织反攻,守军不支,向马厂撤退。30日天津沦陷。
"七七"事变,标志着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揭开了中国人民伟大的全面抗日民族战争。从此,中国各族人民在国共合作的全民族抗日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同仇敌忾,共赴国难,同入侵者展开了殊死抗争。
[mp=500,70,1]http://mp3.baidu.com/u?n=3&u=http://www.baoci98.net/art/image/3--nj-sh/Lesson61/sounds/kmMz.mp3[/mp]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在河北宛平(今并入北京)卢沟桥制造事端,中国守军奋起抵抗的作战。亦称"七七"抗战、"七七"事变。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三省后,相继入侵上海,攻占热河(今分属辽宁、河北、内蒙古),进犯河北。1935年日本政府策划华北五省自治阴谋失败后,遂企图以武力攻占北平(今北京)、天津,夺取华北。1936年4月,日驻华北的中国驻屯军由1771人增至5774人,分驻北平、天津、秦皇岛、山海关等要地;关东军向察哈尔多伦(今属内蒙)、热河围场(今属河北)等地屯兵至5000余人,整编伪蒙军达4万余人,驻扎在张家口以北地区;扩编盘踞在冀东的伪保安队1.7万余人,形成从东西北三面对北平的威胁。中国军队第29军军长兼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宋哲元率所部4个步兵师、1个骑兵师、1个特务旅、2个保安旅等,总兵力约10万人,防守冀察和平津地区。
1937年6月,日本驻丰台的中国驻屯军步兵旅第1团第3营频繁进行军事演习,伺机挑起事端。7月7日夜,日军在北平西南通往河北南部的咽喉要地卢沟桥附近演习,诡称一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守军严词拒绝后,即炮轰宛平城,向卢沟桥发起进攻。守军第37师第219团团长吉星文率部奋起还击,至次日晨,龙王庙、五里店、卢沟桥火车站等阵地被日军占领。8日晚,第110旅旅长何基沣率部反击,由西苑及长辛店夹击宛平城外日军,一举夺回失去阵地,全歼侵占卢沟桥火车站的日军。
"七七"事变发生后,全国人民群情激愤,声讨日本侵略军。8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电全国,号召全民族抗战,实现国共两党合作,抵抗日寇进攻。同日,蒋介石电令宋哲元:宛平城应固守勿退,并须全体动员,以备事态扩大。9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电令全国备战,并令第26路军孙连仲等部4个师归宋哲元指挥,开赴保定、石家庄,支援第29军作战。
日军进攻卢沟桥受挫后,日本政府一面以"不扩大方针"和"就地解决"为幌子;一面向华北增兵,加紧侵略部署。11日,日本内阁决定增兵,并发表《关于向华北派兵的政府声明》。其参谋本部命令关东军独立混成第1、第11旅分别从辽宁公主岭(今属吉林)、河北古北口(今属北京)向顺义县城、高丽营地区集结;第20师由朝鲜经山海关进入天津一带;关东军飞行集团6个中队飞抵山海关、绥中、锦州,高炮、装甲等特种部队开赴华北;令中国驻屯军步兵旅主力集结于北平以东地区。总兵力约10万人。15日,日本新任中国驻屯军司令官香月清司拟制了进攻平、津的作战计划,要求参战部队于20日前集结完毕。
第29军与冀察当局上层领导认为日军行动是地方事件,幻想用和平方式解决。虽于16日下达确保北平的作战预备命令,但无具体部署和战备行动,而且抵制孙连仲等部北上支援,企图保住第29军在冀察的地盘,维持华北现状。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谈话,表示如果和平已根本绝望,便只有抗战到底。
7月20日,日军集结就绪。25日夜,日军第20师步兵第77团以维修军用电话为名,袭击廊坊中国军队第38师第226团守备区。守军被迫自卫。次日拂晓,日军在航空兵与装甲部队配合下,攻占廊坊,守军向武清转移。北仓、杨村、落垡诸车站亦被日军占领。当晚,日军中国驻屯军第2团袭击了北平广安门驻军独立第25旅第679团。26日下午,香月清司向第29军发出最后通牒,要求驻守北平城内和西郊的第37师于28日午前撤至永定河以西,尔后向保定方向撤离;否则,日军将自由行动。27日凌晨,日方未待中方答复,便派驻屯军第2团围攻通县城外守军独立第39旅第2团第1营,攻占宝珠寺、团河、黄村等中国守军防地。
27日下午,宋哲元拒绝日方通牒,向全国发出自卫守土通电,令原准备撤防的第37师迅速进入西苑至卢沟桥一线阵地;第132师速至南苑集结,以该师师长赵登禹为南苑方向作战总指挥;催促孙连仲等部北上抗日。此时南苑驻军有第38、第132师各一部及特务旅等共4个步兵团、1个骑兵团,7000余人。当晚赵登禹到达南苑,所部主力尚在涿县(今涿州)途中,南苑防御部署未及调整,亦未构筑防御工事,情况十分危急。28日晨,日军向北平市郊发动总攻,以第20师主力配重炮40门,在坦克部队和炮兵掩护下,对南苑展开攻击;日驻屯军步兵旅主力由丰台向南苑进攻,切断南苑守军向北平方向的退路。守军被迫仓促应战,利用营房周围障碍物及村庄为掩体,顽强抵抗,有些阵地失而复得。但由于日军飞机与大炮轮番轰炸,守军无法展开,加之通讯设施被炸毁,指挥失灵。官兵苦战至下午1时,战死约5000人,副军长佟麟阁与师长赵登禹阵亡,南苑失守。同一天,日独立混成第1、第11旅在飞机的配合下,猛烈向北郊中国守军进攻,占领沙河、清河镇等地。第29军第37师与第38师一部也向日军反击,一度收复丰台、廊坊,后在日军反扑下,再次失守。宋哲元奉命令所部当晚向保定方向撤退,北平陷落。
29日,驻天津第38师一部与天津保安、警察部队向日军驻津机关及租界发起进攻,一度攻占北仓飞机场、天津火车站,逼近海光寺兵营,给日军以较大杀伤。日军旋即组织反攻,守军不支,向马厂撤退。30日天津沦陷。
"七七"事变,标志着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揭开了中国人民伟大的全面抗日民族战争。从此,中国各族人民在国共合作的全民族抗日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同仇敌忾,共赴国难,同入侵者展开了殊死抗争。
[mp=500,70,1]http://mp3.baidu.com/u?n=3&u=http://www.baoci98.net/art/image/3--nj-sh/Lesson61/sounds/kmMz.mp3[/mp]
[此贴子已经被新侨联委员于2005-7-7 15:13:02编辑过]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在河北宛平(今并入北京)卢沟桥制造事端,中国守军奋起抵抗的作战。亦称"七七"抗战、"七七"事变。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三省后,相继入侵上海,攻占热河(今分属辽宁、河北、内蒙古),进犯河北。1935年日本政府策划华北五省自治阴谋失败后,遂企图以武力攻占北平(今北京)、天津,夺取华北。1936年4月,日驻华北的中国驻屯军由1771人增至5774人,分驻北平、天津、秦皇岛、山海关等要地;关东军向察哈尔多伦(今属内蒙)、热河围场(今属河北)等地屯兵至5000余人,整编伪蒙军达4万余人,驻扎在张家口以北地区;扩编盘踞在冀东的伪保安队1.7万余人,形成从东西北三面对北平的威胁。中国军队第29军军长兼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宋哲元率所部4个步兵师、1个骑兵师、1个特务旅、2个保安旅等,总兵力约10万人,防守冀察和平津地区。
1937年6月,日本驻丰台的中国驻屯军步兵旅第1团第3营频繁进行军事演习,伺机挑起事端。7月7日夜,日军在北平西南通往河北南部的咽喉要地卢沟桥附近演习,诡称一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守军严词拒绝后,即炮轰宛平城,向卢沟桥发起进攻。守军第37师第219团团长吉星文率部奋起还击,至次日晨,龙王庙、五里店、卢沟桥火车站等阵地被日军占领。8日晚,第110旅旅长何基沣率部反击,由西苑及长辛店夹击宛平城外日军,一举夺回失去阵地,全歼侵占卢沟桥火车站的日军。
"七七"事变发生后,全国人民群情激愤,声讨日本侵略军。8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电全国,号召全民族抗战,实现国共两党合作,抵抗日寇进攻。同日,蒋介石电令宋哲元:宛平城应固守勿退,并须全体动员,以备事态扩大。9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电令全国备战,并令第26路军孙连仲等部4个师归宋哲元指挥,开赴保定、石家庄,支援第29军作战。
日军进攻卢沟桥受挫后,日本政府一面以"不扩大方针"和"就地解决"为幌子;一面向华北增兵,加紧侵略部署。11日,日本内阁决定增兵,并发表《关于向华北派兵的政府声明》。其参谋本部命令关东军独立混成第1、第11旅分别从辽宁公主岭(今属吉林)、河北古北口(今属北京)向顺义县城、高丽营地区集结;第20师由朝鲜经山海关进入天津一带;关东军飞行集团6个中队飞抵山海关、绥中、锦州,高炮、装甲等特种部队开赴华北;令中国驻屯军步兵旅主力集结于北平以东地区。总兵力约10万人。15日,日本新任中国驻屯军司令官香月清司拟制了进攻平、津的作战计划,要求参战部队于20日前集结完毕。
第29军与冀察当局上层领导认为日军行动是地方事件,幻想用和平方式解决。虽于16日下达确保北平的作战预备命令,但无具体部署和战备行动,而且抵制孙连仲等部北上支援,企图保住第29军在冀察的地盘,维持华北现状。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谈话,表示如果和平已根本绝望,便只有抗战到底。
7月20日,日军集结就绪。25日夜,日军第20师步兵第77团以维修军用电话为名,袭击廊坊中国军队第38师第226团守备区。守军被迫自卫。次日拂晓,日军在航空兵与装甲部队配合下,攻占廊坊,守军向武清转移。北仓、杨村、落垡诸车站亦被日军占领。当晚,日军中国驻屯军第2团袭击了北平广安门驻军独立第25旅第679团。26日下午,香月清司向第29军发出最后通牒,要求驻守北平城内和西郊的第37师于28日午前撤至永定河以西,尔后向保定方向撤离;否则,日军将自由行动。27日凌晨,日方未待中方答复,便派驻屯军第2团围攻通县城外守军独立第39旅第2团第1营,攻占宝珠寺、团河、黄村等中国守军防地。
27日下午,宋哲元拒绝日方通牒,向全国发出自卫守土通电,令原准备撤防的第37师迅速进入西苑至卢沟桥一线阵地;第132师速至南苑集结,以该师师长赵登禹为南苑方向作战总指挥;催促孙连仲等部北上抗日。此时南苑驻军有第38、第132师各一部及特务旅等共4个步兵团、1个骑兵团,7000余人。当晚赵登禹到达南苑,所部主力尚在涿县(今涿州)途中,南苑防御部署未及调整,亦未构筑防御工事,情况十分危急。28日晨,日军向北平市郊发动总攻,以第20师主力配重炮40门,在坦克部队和炮兵掩护下,对南苑展开攻击;日驻屯军步兵旅主力由丰台向南苑进攻,切断南苑守军向北平方向的退路。守军被迫仓促应战,利用营房周围障碍物及村庄为掩体,顽强抵抗,有些阵地失而复得。但由于日军飞机与大炮轮番轰炸,守军无法展开,加之通讯设施被炸毁,指挥失灵。官兵苦战至下午1时,战死约5000人,副军长佟麟阁与师长赵登禹阵亡,南苑失守。同一天,日独立混成第1、第11旅在飞机的配合下,猛烈向北郊中国守军进攻,占领沙河、清河镇等地。第29军第37师与第38师一部也向日军反击,一度收复丰台、廊坊,后在日军反扑下,再次失守。宋哲元奉命令所部当晚向保定方向撤退,北平陷落。
29日,驻天津第38师一部与天津保安、警察部队向日军驻津机关及租界发起进攻,一度攻占北仓飞机场、天津火车站,逼近海光寺兵营,给日军以较大杀伤。日军旋即组织反攻,守军不支,向马厂撤退。30日天津沦陷。
"七七"事变,标志着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揭开了中国人民伟大的全面抗日民族战争。从此,中国各族人民在国共合作的全民族抗日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同仇敌忾,共赴国难,同入侵者展开了殊死抗争。

[此贴子已经被新侨联委员于2005-7-7 15:13:02编辑过]
"七七"卢沟桥抗战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在河北宛平(今并入北京)卢沟桥制造事端,中国守军奋起抵抗的作战。亦称"七七"抗战、"七七"事变。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三省后,相继入侵上海,攻占热河(今分属辽宁、河北、内蒙古),进犯河北。1935年日本政府策划华北五省自治阴谋失败后,遂企图以武力攻占北平(今北京)、天津,夺取华北。1936年4月,日驻华北的中国驻屯军由1771人增至5774人,分驻北平、天津、秦皇岛、山海关等要地;关东军向察哈尔多伦(今属内蒙)、热河围场(今属河北)等地屯兵至5000余人,整编伪蒙军达4万余人,驻扎在张家口以北地区;扩编盘踞在冀东的伪保安队1.7万余人,形成从东西北三面对北平的威胁。中国军队第29军军长兼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宋哲元率所部4个步兵师、1个骑兵师、1个特务旅、2个保安旅等,总兵力约10万人,防守冀察和平津地区。
1937年6月,日本驻丰台的中国驻屯军步兵旅第1团第3营频繁进行军事演习,伺机挑起事端。7月7日夜,日军在北平西南通往河北南部的咽喉要地卢沟桥附近演习,诡称一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守军严词拒绝后,即炮轰宛平城,向卢沟桥发起进攻。守军第37师第219团团长吉星文率部奋起还击,至次日晨,龙王庙、五里店、卢沟桥火车站等阵地被日军占领。8日晚,第110旅旅长何基沣率部反击,由西苑及长辛店夹击宛平城外日军,一举夺回失去阵地,全歼侵占卢沟桥火车站的日军。
"七七"事变发生后,全国人民群情激愤,声讨日本侵略军。8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电全国,号召全民族抗战,实现国共两党合作,抵抗日寇进攻。同日,蒋介石电令宋哲元:宛平城应固守勿退,并须全体动员,以备事态扩大。9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电令全国备战,并令第26路军孙连仲等部4个师归宋哲元指挥,开赴保定、石家庄,支援第29军作战。
日军进攻卢沟桥受挫后,日本政府一面以"不扩大方针"和"就地解决"为幌子;一面向华北增兵,加紧侵略部署。11日,日本内阁决定增兵,并发表《关于向华北派兵的政府声明》。其参谋本部命令关东军独立混成第1、第11旅分别从辽宁公主岭(今属吉林)、河北古北口(今属北京)向顺义县城、高丽营地区集结;第20师由朝鲜经山海关进入天津一带;关东军飞行集团6个中队飞抵山海关、绥中、锦州,高炮、装甲等特种部队开赴华北;令中国驻屯军步兵旅主力集结于北平以东地区。总兵力约10万人。15日,日本新任中国驻屯军司令官香月清司拟制了进攻平、津的作战计划,要求参战部队于20日前集结完毕。
第29军与冀察当局上层领导认为日军行动是地方事件,幻想用和平方式解决。虽于16日下达确保北平的作战预备命令,但无具体部署和战备行动,而且抵制孙连仲等部北上支援,企图保住第29军在冀察的地盘,维持华北现状。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谈话,表示如果和平已根本绝望,便只有抗战到底。
7月20日,日军集结就绪。25日夜,日军第20师步兵第77团以维修军用电话为名,袭击廊坊中国军队第38师第226团守备区。守军被迫自卫。次日拂晓,日军在航空兵与装甲部队配合下,攻占廊坊,守军向武清转移。北仓、杨村、落垡诸车站亦被日军占领。当晚,日军中国驻屯军第2团袭击了北平广安门驻军独立第25旅第679团。26日下午,香月清司向第29军发出最后通牒,要求驻守北平城内和西郊的第37师于28日午前撤至永定河以西,尔后向保定方向撤离;否则,日军将自由行动。27日凌晨,日方未待中方答复,便派驻屯军第2团围攻通县城外守军独立第39旅第2团第1营,攻占宝珠寺、团河、黄村等中国守军防地。
27日下午,宋哲元拒绝日方通牒,向全国发出自卫守土通电,令原准备撤防的第37师迅速进入西苑至卢沟桥一线阵地;第132师速至南苑集结,以该师师长赵登禹为南苑方向作战总指挥;催促孙连仲等部北上抗日。此时南苑驻军有第38、第132师各一部及特务旅等共4个步兵团、1个骑兵团,7000余人。当晚赵登禹到达南苑,所部主力尚在涿县(今涿州)途中,南苑防御部署未及调整,亦未构筑防御工事,情况十分危急。28日晨,日军向北平市郊发动总攻,以第20师主力配重炮40门,在坦克部队和炮兵掩护下,对南苑展开攻击;日驻屯军步兵旅主力由丰台向南苑进攻,切断南苑守军向北平方向的退路。守军被迫仓促应战,利用营房周围障碍物及村庄为掩体,顽强抵抗,有些阵地失而复得。但由于日军飞机与大炮轮番轰炸,守军无法展开,加之通讯设施被炸毁,指挥失灵。官兵苦战至下午1时,战死约5000人,副军长佟麟阁与师长赵登禹阵亡,南苑失守。同一天,日独立混成第1、第11旅在飞机的配合下,猛烈向北郊中国守军进攻,占领沙河、清河镇等地。第29军第37师与第38师一部也向日军反击,一度收复丰台、廊坊,后在日军反扑下,再次失守。宋哲元奉命令所部当晚向保定方向撤退,北平陷落。
29日,驻天津第38师一部与天津保安、警察部队向日军驻津机关及租界发起进攻,一度攻占北仓飞机场、天津火车站,逼近海光寺兵营,给日军以较大杀伤。日军旋即组织反攻,守军不支,向马厂撤退。30日天津沦陷。
"七七"事变,标志着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揭开了中国人民伟大的全面抗日民族战争。从此,中国各族人民在国共合作的全民族抗日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同仇敌忾,共赴国难,同入侵者展开了殊死抗争。

[此贴子已经被新侨联委员于2005-7-7 15:13:02编辑过]
《卢沟桥歌》歌
《卢沟桥歌》歌颂了大刀队抗战,可能与《大刀进行曲》产生于同期
“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最后关头已临到,牺牲到底不屈挠!飞机坦克来勿怕,大刀挥起敌人跑。
卢沟桥,卢沟桥,国家存亡在此桥!”“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委屈忍痛和平保,无可避免上刺刀,自卫应战理气壮,挺剑而起是今朝。
卢沟桥,卢沟桥,为国争光在此桥!”“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豺狼入室露牙爪,南北隳突真逍遥;快快拼起民族命,最后胜利是吾曹!
卢沟桥,卢沟桥,立功报国在此桥!”
《卢沟桥歌》歌颂了大刀队抗战,可能与《大刀进行曲》产生于同期
“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最后关头已临到,牺牲到底不屈挠!飞机坦克来勿怕,大刀挥起敌人跑。
卢沟桥,卢沟桥,国家存亡在此桥!”“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委屈忍痛和平保,无可避免上刺刀,自卫应战理气壮,挺剑而起是今朝。
卢沟桥,卢沟桥,为国争光在此桥!”“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豺狼入室露牙爪,南北隳突真逍遥;快快拼起民族命,最后胜利是吾曹!
卢沟桥,卢沟桥,立功报国在此桥!”
1937年7月7日,日本肆意在中国卢沟桥和宛平城挑起了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由此,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正式爆发,中国境内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正式爆发。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对包括宁波人民在内的中国人民进行了长达八年的丧心病狂的烧杀掠夺。66年前,一场惨绝人寰的战争由日本军国主义者发起,八年里在中华故土上遍燃战火,饱经沧桑的中华民族再一次伤痕累累,这一场战争因而也成为中国亿万人民长期挥之不去的沉痛记忆。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再过几天,7月7日,这一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永远铭记的日子就要到来了。从今天开始,我将把自己为大家从各种渠道搜集来的中国和中国宁波的抗日资料献上,让我们共同来回顾历史,铭记历史。
—————————————————————————————
1937年7月7日,日军开枪开炮猛轰卢沟桥
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为实现它鲸吞中国的野心而蓄意制造出来的,是它全面侵华的开始。全面侵华,在中国建立殖民统治,是日本帝国主义长期推行的方针。
七七事变的第二天,中共中央通电全国,号召中国军民团结起来,共同抵抗日本侵略者。全国各族各界人民热烈响应,抗日救亡运动空前高涨。在这种形势下,蒋介石被迫于7月17日在庐山发表谈话,宣布对日作战。
中国人民经过8年的流血牺牲、艰苦抗战,终于在1945年8月15日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赢得了民族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再过几天,7月7日,这一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永远铭记的日子就要到来了。从今天开始,我将把自己为大家从各种渠道搜集来的中国和中国宁波的抗日资料献上,让我们共同来回顾历史,铭记历史。
—————————————————————————————
1937年7月7日,日军开枪开炮猛轰卢沟桥
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为实现它鲸吞中国的野心而蓄意制造出来的,是它全面侵华的开始。全面侵华,在中国建立殖民统治,是日本帝国主义长期推行的方针。
七七事变的第二天,中共中央通电全国,号召中国军民团结起来,共同抵抗日本侵略者。全国各族各界人民热烈响应,抗日救亡运动空前高涨。在这种形势下,蒋介石被迫于7月17日在庐山发表谈话,宣布对日作战。
中国人民经过8年的流血牺牲、艰苦抗战,终于在1945年8月15日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赢得了民族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
立功报国在此贴
不忘历史,血债血偿!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7-6 20:59:36编辑过]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
今天是昨日的延续
只有每个人牢记这段历史
我们才能有真正的明天!!![/face]
今天是昨日的延续
只有每个人牢记这段历史
我们才能有真正的明天!!![/face]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7-6 20:57:15编辑过]
7.7事变,打响了全面抗战第一枪。第37师第219团吉星文部奋力抵抗,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向所有抗战英雄致敬!
鉴于日本并为完全赔偿和赎罪,我们这一代年轻人应该继续追究日本的历史、现实责任!
向所有抗战英雄致敬!
鉴于日本并为完全赔偿和赎罪,我们这一代年轻人应该继续追究日本的历史、现实责任!
立功报国在此贴![/face]
让所有的中国人的知道历史的这一天!
这个一定要顶!
支持!
支持!
惭愧,。在北京读书数年也未到卢沟桥,九月得去一趟了。
是啊,你应该去了。
中国人不能忘记,中国政府更不能忘记.
1937年7月7日,日军开枪开炮猛轰卢沟桥
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为实现它鲸吞中国的野心而蓄意制造出来的,是它全面侵华的开始。全面侵华,在中国建立殖民统治,是日本帝国主义长期推行的方针。
七七事变的第二天,中共中央通电全国,号召中国军民团结起来,共同抵抗日本侵略者。全国各族各界人民热烈响应,抗日救亡运动空前高涨。在这种形势下,蒋介石被迫于7月17日在庐山发表谈话,宣布对日作战。
中国人民经过8年的流血牺牲、艰苦抗战,终于在1945年8月15日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赢得了民族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
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为实现它鲸吞中国的野心而蓄意制造出来的,是它全面侵华的开始。全面侵华,在中国建立殖民统治,是日本帝国主义长期推行的方针。
七七事变的第二天,中共中央通电全国,号召中国军民团结起来,共同抵抗日本侵略者。全国各族各界人民热烈响应,抗日救亡运动空前高涨。在这种形势下,蒋介石被迫于7月17日在庐山发表谈话,宣布对日作战。
中国人民经过8年的流血牺牲、艰苦抗战,终于在1945年8月15日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赢得了民族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
永远不会忘记
向所有为中华浴血的将士祭酒!!!!
明天就是“七七事变”六十周年纪念了,让我们将对敌人的痛恨,对死难同胞的哀思,对浴血抗战的勇士的崇敬,和对中华复兴的信心与决心在这里表达!
明天我将玩整整一天的血战上海滩,以此纪念七七事变.
[B]以下是引用[I]cyb751116[/I]在2005-7-6 21:37:00的发言:[/B][BR]明天就是“七七事变”六十周年纪念了,让我们将对敌人的痛恨,对死难同胞的哀思,对浴血抗战的勇士的崇敬,和对中华复兴的信心与决心在这里表达!
兄弟,你记得七七事变是那年吗,,,,,,
[em06],1937啊
来支持小熊的抗日事业一下,祖国万岁酱
[B]以下是引用[I]cyb751116[/I]在2005-7-6 21:37:00的发言:[/B][BR]明天就是“七七事变”六十周年纪念了,让我们将对敌人的痛恨,对死难同胞的哀思,对浴血抗战的勇士的崇敬,和对中华复兴的信心与决心在这里表达!
大哥
算错了
[em06][em06][em06][em06]
国如不强就得落后挨打, 我觉得抓紧时间练好内功是真, 总有一天我们也可以笑傲江湖与老美划分太平洋分地球而治之
7.7事变,打响了全面抗战第一枪。第37师第219团吉星文部奋力抵抗,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个人意见,“七、七事变”应以纪念似更为恰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个人意见,“七、七事变”应以纪念似更为恰当。
誓死不忘!!!!!!
有仇抱仇,有冤申冤!不是不抱,时机未到!
鬼子欠下的滔天罪行,定当血债血偿!
鬼子欠下的滔天罪行,定当血债血偿!
以最崇高的敬意献给那些为了中华民族尊严而战的人!!
只有铭记历史,悲剧才不会再次发生!!
只有铭记历史,悲剧才不会再次发生!!
对于60年前发生的历史事件能用“沉痛悼念!”吗? !!!
应该是 “勿忘国耻” 吧!
应该是 “勿忘国耻” 吧!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
今天是昨日的延续
只有每个人牢记这段历史
我们才能有真正的明天!!!
今天是昨日的延续
只有每个人牢记这段历史
我们才能有真正的明天!!!
中国人不能忘记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
今天是昨日的延续
只有每个人牢记这段历史
我们才能有真正的明天!!!
今天是昨日的延续
只有每个人牢记这段历史
我们才能有真正的明天!!!
民调显示:北京市一半人不知“七七事变”是哪年
据北京晚报报道,为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年,日前,本报与北京市社情民意调查中心联合进行了民意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近一半的市民不知道“七七事变”发生在哪一年,一成半的被访者不知道“七七事变”是怎么回事。
43%的市民不知道“七七”是何年
这项调查通过电话访问的方式,在市民中随意采集了一千余个样本,在回答“您是否知道‘七七事变’发生在哪一年?”的问题时,只有56.5%的市民准确说出了1937年7月7日这一天。(见表一)
84.3%的被访者了解“七七事变”
在回答“您是否知道‘七七事变’是哪一次战争”的问题时,有84.3%的市民选择了正确答案———中国军队在卢沟桥抗击日本侵略者进攻。4.6%的人选择了“日军抢占东北”,1.6%的人选择了“百团大战”,0.5%的人选择了“淞沪会战”,另有9.1%的人说不清或是不知道。而调查人员问及“您是否知道‘七七事变’发生在哪一年时,44.5%的被访者答错了日期或是说不清。
99%的被访者崇敬抗日英雄
在纪念抗日英雄方面的问题中,99.1%的被访者认为抗日战争中的英雄们值得现代人崇敬和纪念。抗日战争给我们留下了什么?
绝大多数被访者有信心保卫国家,当回答如果再次发生别国武力侵犯中国主权,中国人民是否有能力保卫自己的国家的问题时,九成以上的被访者表达了自己的信心。
据北京晚报报道,为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年,日前,本报与北京市社情民意调查中心联合进行了民意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近一半的市民不知道“七七事变”发生在哪一年,一成半的被访者不知道“七七事变”是怎么回事。
43%的市民不知道“七七”是何年
这项调查通过电话访问的方式,在市民中随意采集了一千余个样本,在回答“您是否知道‘七七事变’发生在哪一年?”的问题时,只有56.5%的市民准确说出了1937年7月7日这一天。(见表一)
84.3%的被访者了解“七七事变”
在回答“您是否知道‘七七事变’是哪一次战争”的问题时,有84.3%的市民选择了正确答案———中国军队在卢沟桥抗击日本侵略者进攻。4.6%的人选择了“日军抢占东北”,1.6%的人选择了“百团大战”,0.5%的人选择了“淞沪会战”,另有9.1%的人说不清或是不知道。而调查人员问及“您是否知道‘七七事变’发生在哪一年时,44.5%的被访者答错了日期或是说不清。
99%的被访者崇敬抗日英雄
在纪念抗日英雄方面的问题中,99.1%的被访者认为抗日战争中的英雄们值得现代人崇敬和纪念。抗日战争给我们留下了什么?
绝大多数被访者有信心保卫国家,当回答如果再次发生别国武力侵犯中国主权,中国人民是否有能力保卫自己的国家的问题时,九成以上的被访者表达了自己的信心。
牢记历史,勿忘国仇!
抵制日货从我做起
勿忘国耻!
爱我中华!
誓把日本猪从地球上灭绝!
爱我中华!
誓把日本猪从地球上灭绝!
纪念!!!!!
楼主可否把题目稍微修改一下?“悼念”一词似乎不妥。
在7.7事变68周年之际。我想对全国人民说:日本不是只有“少数右翼分子”,而是大多数!!!希望媒体不要愚弄人民,不要总是说“大多数的日本人民是友好的”、不要再搞那些自欺欺人的“日本老百姓民意调查”等等!!!请相信:没有“日本人民”的支持,是不会有侵华战争的;没有“日本人民”的支持,是不会出现今天日本右翼当政的;没有“日本人民”的支持,也不会有人为未来的日本侵略战争充当“炮灰”的。
报仇雪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