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突破点燃中国大飞机梦——专访中国商飞公司总装制造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18 13:44:55
技术突破点燃中国大飞机梦——专访中国商飞公司总装制造中心总工程师姜丽萍(图)

2014-09-25


姜丽萍,女,现任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党委委员、总工程师、科技委主任。作为C919大型客机项目的行政指挥,她充分发挥“总策划、总组织、总协调”的作用,狠抓科研技术攻关,全力推进国家商用飞机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从2006年至2014年,曾先后获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上海市五一巾帼奖、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央企业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作为中国飞机制造厂第一位女性总工程师,她坚守在民机研制第一线,见证了一项项技术突破,与所有航空人一同点燃中国大飞机梦。在C919大型客机首架机在沪总装之际,本报记者对中国商飞公司总装制造中心总工程师姜丽萍进行了专访。


《中国航空报》:作为中国商飞公司新落成的总装制造中心,C919大型客机首架机机体对接仪式在这里举行,到2020年将具备150架C919大型客机和50架ARJ21-700飞机的年批生产能力。请您介绍一下祝桥总装制造中心的构成及C919部装、总装生产线布局。


姜丽萍:总装制造中心位于浦东新区祝桥镇,毗邻浦东国际机场,2009年12月28日奠基,现已初步建成并投入使用。目前建成的有C919大客部装厂房、C919大客总装厂房、复材车间、ARJ21总装厂房及其他零件和工装制造厂房。未来C919大客总装厂房将对外开放,作为工业旅游区景点;并将重点发展复材车间,留有扩容区域。


C919部装车间厂房由中央翼装配、中机身装配、水平尾翼装配、机身对接及全机对接4条生产线组成。中央翼装配生产线共有8个工位组成,中央翼在测量占位完成测量后,送至中机身装配生产线;中机身装配生产线共有9个工位组成,组装和测量是通过激光跟踪仪,配合自动定位器,完成各部件定位,调试、装配和测量;水平尾翼装配生产线共有12个工位组成,其特点是采用虚拟与工程数控系统完成自动制孔、采用AGV(自动引导运输车)小车自动下架和运输。机身对接及全机对接生产线分为5个工位,工位1:机头填充,机头后段将AGV小车运输至工作平台,完成机头的放置;工位2:机翼系统件及活动面的安装;工位3:机身后段对接,将中后机身前、后段与后机身前段加载到自动定位系统上,完成部段对接与装配;工位4:机身对接,机身各段通过吊车或者AGV小车移动至对接位置,进行机身组件的结构对接;工位5:全机对接,包括后机身前后段对接和相关系统件的安装,最后将飞机拖出部装厂房。


C919总装厂房采用连续移动生产线,实现拉动式生产,进行C919飞机的系统安装、调试工作,大幅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总装移动生产线分为5个工位,工位1:推进移动系统和各种工作平台等系统结合;工位2: 完成系统件及成品件安装;工位3:完成APU安装和起落架收放功能试验;工位4:完成发动机安装和最终功能试验;工位5:完成内饰、座椅安装后,飞机移动系统和各种工作平台沿指定路线返回,飞机完成测试后交付。


《中国航空报》:C919在装配环节有如此完备的程序,那么它与MD82/MD83/MD90及ARJ21相比有哪些突破和新的特点?对装配技术研究有哪些影响?


姜丽萍:从MD82/MD83/MD90再到ARJ21及C919,我们的装配制造技术有显著提高。C919大型客机最大的特点是,在深入采用并行工程、数字化制造和管理的同时,引进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5条自动化装配生产线,集自动化钻铆、自动化对接、数字化测量、自动转载、自动化系统测试等数字化、自动化设备于一体。


当然,仅仅拥有先进的设备是不够的。C919最重要的突破是,在吸收ARJ21经验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在顶层工艺设计、总体架构、系统综合、项目及供应商管理协调方面,实现完全的自主创新。按照波音和空客目前生产线的组成,将设备和工装集成,例如将自动钻铆设备集成到生产线,形成模块化设计,真正实现移动式装配。


《中国航空报》:您刚才提出未来祝桥总装制造中心将重点发展复材车间,C919作为紧跟世界民机制造方向的重要项目,在制造过程中,新材料方面实现了哪些突破和创新?在未来国内新材料发展中存在哪些挑战?


姜丽萍:在C919背后,航空材料作为坚实的支撑体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及攻关工作。C919大量采用世界先进的第三代铝锂合金材料,有助于提升飞机结构材料性能,减轻飞机整体结构重量;C919平尾、垂尾、后机身、后压力球面框等结构上使用了复合材料,整体复合材料使用率达到12%。


这样的突破和创新,也是我们最大的技术挑战。在复合材料部件方面,技术成熟度较低,有待进一步在实践中摸索。铝锂合金机身结构制造工艺涉及钣金、热处理、机加、连接及表面防护技术。然而我国对于全新的第三代铝锂合金尚无经验可循,铝锂合金成型及新的金属切削加工工艺带来的挑战,使得如何系统全面地掌握铝锂合金制造工艺,成为C919客机型号研制成功的关键之一。


《中国航空报》:C919正式开始机体对接工作,这标志着大型客机项目工程发展工作迈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一步。未来C919还有哪些重要的时间节点?在此过程中还会遇到哪些技术问题?


姜丽萍:机体对接是将各机体结构大部段进行装配连接,最终形成完整飞机结构的过程,无疑这是C919发展中的重要里程碑。这之后,我们争取在今年年底之前完成机体结构对接,目标在2015年第三季度左右完成总装下线。


完成这些目标,需要我们的努力,更需要各个供应商的协同配合及适航取证的顺利进行。中国商飞公司采取“主制造商-供应商”模式,基本建成了“以中国商飞公司为核心,联合中航工业,辐射全国,面向全球”的我国民机产业体系。确定了宝钢等16家材料供应商和54家标准件潜在供应商,选定了GE、Honeywell、CFM等16家国际供应商,促成国际供应商与国内企业组建航电、飞控等机载系统的16家合资企业。此外,为配合物流运输,我们规划在祝桥总装制造中心建设货运码头,提高运输能力。来源:中国航空新闻网


http://www.dsti.net/Information/Viewpoint/66415技术突破点燃中国大飞机梦——专访中国商飞公司总装制造中心总工程师姜丽萍(图)
2014-09-25


姜丽萍,女,现任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党委委员、总工程师、科技委主任。作为C919大型客机项目的行政指挥,她充分发挥“总策划、总组织、总协调”的作用,狠抓科研技术攻关,全力推进国家商用飞机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从2006年至2014年,曾先后获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上海市五一巾帼奖、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央企业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作为中国飞机制造厂第一位女性总工程师,她坚守在民机研制第一线,见证了一项项技术突破,与所有航空人一同点燃中国大飞机梦。在C919大型客机首架机在沪总装之际,本报记者对中国商飞公司总装制造中心总工程师姜丽萍进行了专访。


《中国航空报》:作为中国商飞公司新落成的总装制造中心,C919大型客机首架机机体对接仪式在这里举行,到2020年将具备150架C919大型客机和50架ARJ21-700飞机的年批生产能力。请您介绍一下祝桥总装制造中心的构成及C919部装、总装生产线布局。


姜丽萍:总装制造中心位于浦东新区祝桥镇,毗邻浦东国际机场,2009年12月28日奠基,现已初步建成并投入使用。目前建成的有C919大客部装厂房、C919大客总装厂房、复材车间、ARJ21总装厂房及其他零件和工装制造厂房。未来C919大客总装厂房将对外开放,作为工业旅游区景点;并将重点发展复材车间,留有扩容区域。


C919部装车间厂房由中央翼装配、中机身装配、水平尾翼装配、机身对接及全机对接4条生产线组成。中央翼装配生产线共有8个工位组成,中央翼在测量占位完成测量后,送至中机身装配生产线;中机身装配生产线共有9个工位组成,组装和测量是通过激光跟踪仪,配合自动定位器,完成各部件定位,调试、装配和测量;水平尾翼装配生产线共有12个工位组成,其特点是采用虚拟与工程数控系统完成自动制孔、采用AGV(自动引导运输车)小车自动下架和运输。机身对接及全机对接生产线分为5个工位,工位1:机头填充,机头后段将AGV小车运输至工作平台,完成机头的放置;工位2:机翼系统件及活动面的安装;工位3:机身后段对接,将中后机身前、后段与后机身前段加载到自动定位系统上,完成部段对接与装配;工位4:机身对接,机身各段通过吊车或者AGV小车移动至对接位置,进行机身组件的结构对接;工位5:全机对接,包括后机身前后段对接和相关系统件的安装,最后将飞机拖出部装厂房。


C919总装厂房采用连续移动生产线,实现拉动式生产,进行C919飞机的系统安装、调试工作,大幅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总装移动生产线分为5个工位,工位1:推进移动系统和各种工作平台等系统结合;工位2: 完成系统件及成品件安装;工位3:完成APU安装和起落架收放功能试验;工位4:完成发动机安装和最终功能试验;工位5:完成内饰、座椅安装后,飞机移动系统和各种工作平台沿指定路线返回,飞机完成测试后交付。


《中国航空报》:C919在装配环节有如此完备的程序,那么它与MD82/MD83/MD90及ARJ21相比有哪些突破和新的特点?对装配技术研究有哪些影响?


姜丽萍:从MD82/MD83/MD90再到ARJ21及C919,我们的装配制造技术有显著提高。C919大型客机最大的特点是,在深入采用并行工程、数字化制造和管理的同时,引进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5条自动化装配生产线,集自动化钻铆、自动化对接、数字化测量、自动转载、自动化系统测试等数字化、自动化设备于一体。


当然,仅仅拥有先进的设备是不够的。C919最重要的突破是,在吸收ARJ21经验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在顶层工艺设计、总体架构、系统综合、项目及供应商管理协调方面,实现完全的自主创新。按照波音和空客目前生产线的组成,将设备和工装集成,例如将自动钻铆设备集成到生产线,形成模块化设计,真正实现移动式装配。


《中国航空报》:您刚才提出未来祝桥总装制造中心将重点发展复材车间,C919作为紧跟世界民机制造方向的重要项目,在制造过程中,新材料方面实现了哪些突破和创新?在未来国内新材料发展中存在哪些挑战?


姜丽萍:在C919背后,航空材料作为坚实的支撑体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及攻关工作。C919大量采用世界先进的第三代铝锂合金材料,有助于提升飞机结构材料性能,减轻飞机整体结构重量;C919平尾、垂尾、后机身、后压力球面框等结构上使用了复合材料,整体复合材料使用率达到12%。


这样的突破和创新,也是我们最大的技术挑战。在复合材料部件方面,技术成熟度较低,有待进一步在实践中摸索。铝锂合金机身结构制造工艺涉及钣金、热处理、机加、连接及表面防护技术。然而我国对于全新的第三代铝锂合金尚无经验可循,铝锂合金成型及新的金属切削加工工艺带来的挑战,使得如何系统全面地掌握铝锂合金制造工艺,成为C919客机型号研制成功的关键之一。


《中国航空报》:C919正式开始机体对接工作,这标志着大型客机项目工程发展工作迈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一步。未来C919还有哪些重要的时间节点?在此过程中还会遇到哪些技术问题?


姜丽萍:机体对接是将各机体结构大部段进行装配连接,最终形成完整飞机结构的过程,无疑这是C919发展中的重要里程碑。这之后,我们争取在今年年底之前完成机体结构对接,目标在2015年第三季度左右完成总装下线。


完成这些目标,需要我们的努力,更需要各个供应商的协同配合及适航取证的顺利进行。中国商飞公司采取“主制造商-供应商”模式,基本建成了“以中国商飞公司为核心,联合中航工业,辐射全国,面向全球”的我国民机产业体系。确定了宝钢等16家材料供应商和54家标准件潜在供应商,选定了GE、Honeywell、CFM等16家国际供应商,促成国际供应商与国内企业组建航电、飞控等机载系统的16家合资企业。此外,为配合物流运输,我们规划在祝桥总装制造中心建设货运码头,提高运输能力。来源:中国航空新闻网


http://www.dsti.net/Information/Viewpoint/66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