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落的辉煌——英国战后航空工业启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3/29 06:49:15


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话题,可写的东西太多太多。本人也不打算写太多,只是想起个头,抛块砖,因为实际上开这个帖子的目的主要还是为了收料。
二战结束后航空领域大家主要关注且为之津津乐道的是美苏争霸。
但是实际上在二战中英国为了生存在航空工业上投入十分巨大,战后德国人的遗产英国人也扒了不少,尤其是在喷气发动机领域,实际上就战后的技术基础而言,英国是比鹅毛强很多的。
甚至比MD而言,英国也不差。
当然财力上看,肯定是远不如美俄。
但是对于战后英国航空工业,英国人也没有让他们都去改行造大巴......
因为航空工业是高科技,高附加值产业,炙手可热,相当于现在的IT业的地位。
有技术就能赚钱哇,而当时英国就是各种缺钱。
抱着金饭碗哪能要饭吃呢?
所以,英国战后尽管航空工业相对于国内的需求来说是严重的产能过剩,但是英国却没有将战线收缩太多,因为大家都指望着这玩意出口创汇呢。
想想那么多原殖民地国家,尤其是印度这样的,已经是英国的债权国了......
大家都是一个国王(那时候老太太的爹还在呢)管的,嗯,亲兄弟明算账,肥水不流外人田哇。
除了一个邦的,只要旗帜颜色没太大的问题——其实当年为了搞好跟鹅毛的关系尼恩也送了一台过去,这明摆着就是怂恿鹅毛玩山寨啊。
当年三叉戟也卖给了TG,鞋盒当年也差点卖了一架......
猎人、闪电中东的油霸只要有钱就可以得到。
那些年的范保罗航展上,各种奇形怪状的试验机、概念机在天上横飞,下面西装革履的高管高官们也忙着拉客......
二战后的英国航空企业的规模比起美苏来说,都不算大,数量还不少。
但是研发的效率却颇高,总能搞出很多“新鲜玩意”。
实际上凯利约翰逊信奉的就是百人左右的精英核心团队。
而英国人开始进展还是很大的——战后航空业开始大发展——其实美英都有发展轰炸机的底子,搞客机很容易,但是当时的客机都不大,而且是比较有钱的人才能坐得起的。
对于有钱人来说速度很重要,所以谁最先搞出了实用化的喷气客机谁就能抢占先机。
英国人依靠彗星实现了这样的目的。
一时间市场反应强烈,您要是个有点名气的航空公司——其实那个时候航空公司好多都是国字头的,从某种意义上讲都代表了国家形象——没有喷气机,那您就落伍了......
可是后来彗星自己杯具了,后来又有了707......
英国人觉得自己太冤枉,运气不好也就罢了,MD还以大欺小,利用手腕断人财路,......
客机方面英国就再也没有当年那么红火。
后来的三叉戟就没搞出去几架,跟法国人搞的鞋盒卖得就更惨淡了。
轰炸机上英国当年绝对是不遗余力的搞,这当然是二战的经验所致,当时宁肯多花钱多搞几匹马出来,也要确保战略轰炸机项目万无一失。
结果自然就是3V了。
3V是给英国量身定做的东西,其实都只能算作是中型中程,但是对于英国来说也是够了。
后来啊,潮流变了,导弹时兴了,英国人觉得,挖井自己地方小——实际上MD在英国也部署过中程弹的说,潜基当年还没有。
英国人觉得轰炸机+导弹的概念不错,开始自己搞了几种,说真的射程有限。
后来美国人搞了空射弹道导弹,英国人觉得自己可以搭上顺风车,于是就入了伙。
后来美国人又不搞了,给英国人两条路接盘自己搞,或者给你引进潜射弹道导弹......
英国人当然是选择了潜射弹道导弹,因为北极星当时就能用,空射的不知道自己得折腾到哪年。
当然这里面必然也涉及到军种利益的问题。
战斗机和攻击机的名品也很多,比如吸血鬼、猎人、佩刀、闪电.....
当然后来伟人女婿桑迪斯一纸白皮书,英国的航空工业算是倒了霉,飞机都不让搞了......
连“抱团”取暖,维持血脉,争取外销的TSR2也被蒙巴顿摆了一刀......
鹞则因为是在这之前就搞了,且有垂直起降的绝活而留下来继续发展——那个时候要打仗机场肯定先被打,不一来跑道的鹞有特殊意义。
英国人的航空工业,其实航天也是一样,最标榜的就是少花钱多办事——实际上,也真的没那么多钱可以花。
这钱还怕多么?
所以英国人在技术上最“擅长”的就是庖丁解牛一样的回避技术难点,或者说是深谙凑合之道。
所以屡屡有奇葩的设计出现,比如闪电菲薄的切跟三角翼和上下(其实更重要的是前后交错)布置的发动机......
闪电的推重比搞,阻力小,所以作为截击机来说爬升和加速都很猛,甚至成为第一种可以超巡的战机。
可是航程确实是个悲剧......
再比如阿芙罗730,搞这玩意主要是为了接高空高速侦察机的标搞的。
要过热障啊,钛合金英国人大概是不太熟的,所以就搞不锈钢好了......
机身那当然是要细长细长的,机翼那当然得是菲薄菲薄的......
这还不算,发动机也几乎做成了翼尖布置......
机翼菲薄起落架没地方装?
那就搞自行车起落架,然后机翼发动机仓上再加俩小轮。
没那么强力的发动机怎么办?
那就上八发——一个发动机仓里面塞4个2X2矩阵布置......
您这个也太能对付了吧?
嗯,那您还没看汉德利 佩季提交的方案呢,三角翼,翼下12发......
迎风面积绝对够小.....
呃,英国人真的打算靠这样的玩意挑战热障乃至三倍音速么?
如果搞成了确实是多快好省的典范哇。
英国人的玩法从美俄的角度看,确实是非常的小家子气,即便没有1957年白皮书,继续让搞,资金也给得相对充裕,那么在不久的某个时间点上未免不会遇到很多奇葩设计也无法绕过技术壁垒。
技术发展也是正和奇胜,英国显然是深谙奇胜之道,但是正力不足,后期储备干涸,潜力挖尽自会陷入僵局。
当然,跟MD谈谈部分技术引进也不是不可能,但是引进之后是不是又要跟MD抢市场呢?
如今,民间玩航天时兴了,维珍的老板找来技术鬼才鲁坦搞了白骑士,绝对也是少花钱多办事的典范,鲁坦独特的落叶飘设计回避了亚轨返回气动加热的问题,因为稀薄空气中这玩意的减速效果也足够理想,而且非常稳定,省了防热材料就能省很多重量,这对于克克计较的“空天”飞机来说十分重要。
但是不知道上了轨道之后再入返回还能这么玩么?
而Spx的重型法兰肯也搞了惊世骇俗的27联发......
3X3X3矩阵......
发动机绝对便宜,可以“批量生产”省却了研制大发的高昂成本,还赚取了冗余度高的红利。
话说这玩意真搞成了,不知道搞长五的,搞SLS和当年搞能源的人作何感想......
英国人在这个百花齐放的年代里面也不会闲着,继续发挥自己的奇思妙想,搞了skylon,核心就是带中冷的冲压-火箭混合型发动机。
skylon也是细长的身子,薄薄小小的翅膀,还有翼尖布置的革命性的发动机......


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话题,可写的东西太多太多。本人也不打算写太多,只是想起个头,抛块砖,因为实际上开这个帖子的目的主要还是为了收料。
二战结束后航空领域大家主要关注且为之津津乐道的是美苏争霸。
但是实际上在二战中英国为了生存在航空工业上投入十分巨大,战后德国人的遗产英国人也扒了不少,尤其是在喷气发动机领域,实际上就战后的技术基础而言,英国是比鹅毛强很多的。
甚至比MD而言,英国也不差。
当然财力上看,肯定是远不如美俄。
但是对于战后英国航空工业,英国人也没有让他们都去改行造大巴......
因为航空工业是高科技,高附加值产业,炙手可热,相当于现在的IT业的地位。
有技术就能赚钱哇,而当时英国就是各种缺钱。
抱着金饭碗哪能要饭吃呢?
所以,英国战后尽管航空工业相对于国内的需求来说是严重的产能过剩,但是英国却没有将战线收缩太多,因为大家都指望着这玩意出口创汇呢。
想想那么多原殖民地国家,尤其是印度这样的,已经是英国的债权国了......
大家都是一个国王(那时候老太太的爹还在呢)管的,嗯,亲兄弟明算账,肥水不流外人田哇。
除了一个邦的,只要旗帜颜色没太大的问题——其实当年为了搞好跟鹅毛的关系尼恩也送了一台过去,这明摆着就是怂恿鹅毛玩山寨啊。
当年三叉戟也卖给了TG,鞋盒当年也差点卖了一架......
猎人、闪电中东的油霸只要有钱就可以得到。
那些年的范保罗航展上,各种奇形怪状的试验机、概念机在天上横飞,下面西装革履的高管高官们也忙着拉客......
二战后的英国航空企业的规模比起美苏来说,都不算大,数量还不少。
但是研发的效率却颇高,总能搞出很多“新鲜玩意”。
实际上凯利约翰逊信奉的就是百人左右的精英核心团队。
而英国人开始进展还是很大的——战后航空业开始大发展——其实美英都有发展轰炸机的底子,搞客机很容易,但是当时的客机都不大,而且是比较有钱的人才能坐得起的。
对于有钱人来说速度很重要,所以谁最先搞出了实用化的喷气客机谁就能抢占先机。
英国人依靠彗星实现了这样的目的。
一时间市场反应强烈,您要是个有点名气的航空公司——其实那个时候航空公司好多都是国字头的,从某种意义上讲都代表了国家形象——没有喷气机,那您就落伍了......
可是后来彗星自己杯具了,后来又有了707......
英国人觉得自己太冤枉,运气不好也就罢了,MD还以大欺小,利用手腕断人财路,......
客机方面英国就再也没有当年那么红火。
后来的三叉戟就没搞出去几架,跟法国人搞的鞋盒卖得就更惨淡了。
轰炸机上英国当年绝对是不遗余力的搞,这当然是二战的经验所致,当时宁肯多花钱多搞几匹马出来,也要确保战略轰炸机项目万无一失。
结果自然就是3V了。
3V是给英国量身定做的东西,其实都只能算作是中型中程,但是对于英国来说也是够了。
后来啊,潮流变了,导弹时兴了,英国人觉得,挖井自己地方小——实际上MD在英国也部署过中程弹的说,潜基当年还没有。
英国人觉得轰炸机+导弹的概念不错,开始自己搞了几种,说真的射程有限。
后来美国人搞了空射弹道导弹,英国人觉得自己可以搭上顺风车,于是就入了伙。
后来美国人又不搞了,给英国人两条路接盘自己搞,或者给你引进潜射弹道导弹......
英国人当然是选择了潜射弹道导弹,因为北极星当时就能用,空射的不知道自己得折腾到哪年。
当然这里面必然也涉及到军种利益的问题。
战斗机和攻击机的名品也很多,比如吸血鬼、猎人、佩刀、闪电.....
当然后来伟人女婿桑迪斯一纸白皮书,英国的航空工业算是倒了霉,飞机都不让搞了......
连“抱团”取暖,维持血脉,争取外销的TSR2也被蒙巴顿摆了一刀......
鹞则因为是在这之前就搞了,且有垂直起降的绝活而留下来继续发展——那个时候要打仗机场肯定先被打,不一来跑道的鹞有特殊意义。
英国人的航空工业,其实航天也是一样,最标榜的就是少花钱多办事——实际上,也真的没那么多钱可以花。
这钱还怕多么?
所以英国人在技术上最“擅长”的就是庖丁解牛一样的回避技术难点,或者说是深谙凑合之道。
所以屡屡有奇葩的设计出现,比如闪电菲薄的切跟三角翼和上下(其实更重要的是前后交错)布置的发动机......
闪电的推重比搞,阻力小,所以作为截击机来说爬升和加速都很猛,甚至成为第一种可以超巡的战机。
可是航程确实是个悲剧......
再比如阿芙罗730,搞这玩意主要是为了接高空高速侦察机的标搞的。
要过热障啊,钛合金英国人大概是不太熟的,所以就搞不锈钢好了......
机身那当然是要细长细长的,机翼那当然得是菲薄菲薄的......
这还不算,发动机也几乎做成了翼尖布置......
机翼菲薄起落架没地方装?
那就搞自行车起落架,然后机翼发动机仓上再加俩小轮。
没那么强力的发动机怎么办?
那就上八发——一个发动机仓里面塞4个2X2矩阵布置......
您这个也太能对付了吧?
嗯,那您还没看汉德利 佩季提交的方案呢,三角翼,翼下12发......
迎风面积绝对够小.....
呃,英国人真的打算靠这样的玩意挑战热障乃至三倍音速么?
如果搞成了确实是多快好省的典范哇。
英国人的玩法从美俄的角度看,确实是非常的小家子气,即便没有1957年白皮书,继续让搞,资金也给得相对充裕,那么在不久的某个时间点上未免不会遇到很多奇葩设计也无法绕过技术壁垒。
技术发展也是正和奇胜,英国显然是深谙奇胜之道,但是正力不足,后期储备干涸,潜力挖尽自会陷入僵局。
当然,跟MD谈谈部分技术引进也不是不可能,但是引进之后是不是又要跟MD抢市场呢?
如今,民间玩航天时兴了,维珍的老板找来技术鬼才鲁坦搞了白骑士,绝对也是少花钱多办事的典范,鲁坦独特的落叶飘设计回避了亚轨返回气动加热的问题,因为稀薄空气中这玩意的减速效果也足够理想,而且非常稳定,省了防热材料就能省很多重量,这对于克克计较的“空天”飞机来说十分重要。
但是不知道上了轨道之后再入返回还能这么玩么?
而Spx的重型法兰肯也搞了惊世骇俗的27联发......
3X3X3矩阵......
发动机绝对便宜,可以“批量生产”省却了研制大发的高昂成本,还赚取了冗余度高的红利。
话说这玩意真搞成了,不知道搞长五的,搞SLS和当年搞能源的人作何感想......
英国人在这个百花齐放的年代里面也不会闲着,继续发挥自己的奇思妙想,搞了skylon,核心就是带中冷的冲压-火箭混合型发动机。
skylon也是细长的身子,薄薄小小的翅膀,还有翼尖布置的革命性的发动机......
这才是空版该有的帖子。。话说LZ为毛不配图啊。。比我还懒。。PS那是个菊花初绽又怒放的年代。。百花争艳的时代,,奇葩的时代。。
楼主给配上图就更好了
猛犸8 发表于 2014-8-13 16:58
这才是空版该有的帖子。。话说LZ为毛不配图啊。。比我还懒。。PS那是个菊花初绽又怒放的年代。。百花争艳的 ...
写得眼花,图网上好多的,如果有需要,先出去溜溜,吃完饭再发点。
不玩CS的T 发表于 2014-8-13 17:00
写得眼花,图网上好多的,如果有需要,先出去溜溜,吃完饭再发点。
这其实可以作为一个很好地航空发展科普贴。。用点心啊。。少将。
有点看头,继续哈,别葵花宝典了^_^

胡杨胖子 发表于 2014-8-13 17:05
有点看头,继续哈,别葵花宝典了^_^


我开始就说了,我是打算抛个砖,让大家一起写的,写这个的核心也不是将当年的疯狂设计挨个拖出来点评。
重要的不是设计而是理念。
当年火箭,英国人是认准了过氧化氢——超高浓度的双氧水做氧化剂了。
也就是双氧水-煤油方案。
这两样都算是常温燃料,毒性低,相对好处理。
双氧水自己催化分解就能带动轮机——这个比燃气发生器循环还省事,氧化剂自己混就好了......
双氧水-煤油的比冲比较低。
实际上这个方案当然是比较落后的,大家后来都去玩液氧了,可是英国人却认准这条路了,打算将双氧水玩到极限,做出精品......
甚至有拿这这玩意搞登月的想法......
http://lt.cjdby.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35567





胡杨胖子 发表于 2014-8-13 17:05
有点看头,继续哈,别葵花宝典了^_^


我开始就说了,我是打算抛个砖,让大家一起写的,写这个的核心也不是将当年的疯狂设计挨个拖出来点评。
重要的不是设计而是理念。
当年火箭,英国人是认准了过氧化氢——超高浓度的双氧水做氧化剂了。
也就是双氧水-煤油方案。
这两样都算是常温燃料,毒性低,相对好处理。
双氧水自己催化分解就能带动轮机——这个比燃气发生器循环还省事,氧化剂自己混就好了......
双氧水-煤油的比冲比较低。
实际上这个方案当然是比较落后的,大家后来都去玩液氧了,可是英国人却认准这条路了,打算将双氧水玩到极限,做出精品......
甚至有拿这这玩意搞登月的想法......
http://lt.cjdby.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35567




会造民用产品,军民结合的厂商,日子会好过得多。像波音空客,他们不靠政府来养。洛马就很悬,政府一旦没订单,很可能就撑不住了。
wujingping 发表于 2014-8-13 18:58
会造民用产品,军民结合的厂商,日子会好过得多。像波音空客,他们不靠政府来养。洛马就很悬,政府一旦没订 ...
英国航空业当时经过了一次整合——打算抱团取暖,但是组织结构上就遇到了很多问题。
因为公司太多,合在一起当头的,管事的太多,互相之间光位置问题就够扯皮的了。
合并如果是公司们自由恋爱也好,至少两情相悦,但是基本上是媒婆乱入,直接拉上就办集体婚礼,然后就集体入洞房,让马上生孩子......
当时的问题是不敢让谁死,因为就业是大事,工党政府那就更不敢动这个念头了,不然工会闹死你。
所以就要搞大集体,最终的结果就是大家一起死。
如果能够“整合”成功,大家一起搞,当然也就能又搞军又搞民了,但是问题是军民品内需都比较悲催,出口么,哼哼,你想抢MD的饭碗?
所以国运如此,横竖是个死。
再比如截击机,其实英国在闪电之前还有一个标新立异的设计也就是Avro 720 涡喷-火箭混合动力截击机,其实对于截击爬升很重要,高空高速能力也很要紧。
当时涡喷水平达不到,当然火箭发动机能达到啊,看看Me163那优异的爬升能力就知道了。
但是火箭发动机混的时间短啊。
所以英国人就搞了个嫁接,涡喷用来巡航,需要加速爬升的时候开火箭发动机。
这个东西基本上就等于是布置人操防空弹上天,拦截基本上就是一锤子买卖。不过考虑到当时英国北海防空面临的严酷现实——当时能够得到的预警时间很少,所以给你起飞-爬升-拦截的时间也不太多。
所以短腿也不是太大的弊端——闪电也是很短腿的东西。
后来人家有了弹道导弹了,当时能够给军机的预警时间大概也就够在跑到末端待机的那4架3V起飞的,准备时间大概是8分钟左右。也就是说你起飞能逃过核爆与否还真不好说。
至于老百姓,能够得到的预警时间不到5分钟。
当年英国人还印了手册告诉大家接到预警后要怎么办,步骤非常多,包括关窗,拉窗帘等等——实际上核闪光很可能会引燃窗帘,人是很怕火的,这个时候如果逃窜或者企图救火,必然被随后赶到的冲击破打个正着。
有好事的将按照说明做会导致的种种问题拍了个片子来说明,引起轩然大波。
年纪老的人说,发什么手册啊,直接发个氰化钾胶囊脖子上挂着,拉警报立即塞嘴里得了.....
不玩CS的T 发表于 2014-8-13 19:08
英国航空业当时经过了一次整合——打算抱团取暖,但是组织结构上就遇到了很多问题。
因为公司太多,合在 ...
再对比下看看最近这几十年,全球航空工业技术发展别说激进了,某种意义上更趋保守和退化。。机型多样性也不断萎缩。。某种意义上更像是垄断的年代。。(就是吐槽下,有错望轻拍)
写的挺好看的,题目不小,文笔也配的上
英国在技术前瞻性上做的一直挺好
wujingping 发表于 2014-8-13 18:58
会造民用产品,军民结合的厂商,日子会好过得多。像波音空客,他们不靠政府来养。洛马就很悬,政府一旦没订 ...
骡马属于美国不能倒闭的公司怕啥,万事有美国政府兜着。。。
猛犸8 发表于 2014-8-13 19:37
再对比下看看最近这几十年,全球航空工业技术发展别说激进了,某种意义上更趋保守和退化。。机型多样性也 ...
嗯,想想二战是45年结束的,M2的战机是哪年上天的呢?
实际上就涡喷发动机而言,在初期方案搞对了,提升空间其实很大的说。
材料开始并不是太大的问题,因为二战中活塞发动机的涡轮增压器那也是要飙高转速,抗高温,混很长时间的。
MD在这方面就很厉害,所以二战结束后轴流的方案搞到手,很快就出成绩了。
德国人二战就知道要搞轴流,自己涡轮增压器一直就不太能搞利索,搞得自己的战机高空性能渣,要靠加水加甲醇加氧化氮......也就是说得嗑药......其实也就是材料研究有短板。
所以Me262的发动机寿命很悲催.....
M1到M2提升了1马赫的速度,M2到M3也是提升1马赫,这中间台阶可不是一样高的。

Ephesus 发表于 2014-8-13 19:48
骡马属于美国不能倒闭的公司怕啥,万事有美国政府兜着。。。
洛马的灰机是小,导弹是大啊......
这怎么能倒呢?


同样是火箭-喷气混合动力的截击机还有桑德斯 罗公司的SR177
总之当时英国对这样的概念也很情有独钟的,当然面临同样问题的法国人也搞过类似的东西。
当时英国人对这样的截击很有自信,认为北约需要很多这样的东西来满足截击任务的需要.......、
可是北约的制式战机的坑位怎么能让给英国人呢?
混合动力截击机本身的问题也多多,实际高速飞行时间很短的问题说,光处理火箭燃料对于机务来说就是一个比较麻烦的事情。
这样的家伙主要用来拦截轰炸机,用途和适用范围都比较窄。



同样是火箭-喷气混合动力的截击机还有桑德斯 罗公司的SR177
总之当时英国对这样的概念也很情有独钟的,当然面临同样问题的法国人也搞过类似的东西。
当时英国人对这样的截击很有自信,认为北约需要很多这样的东西来满足截击任务的需要.......、
可是北约的制式战机的坑位怎么能让给英国人呢?
混合动力截击机本身的问题也多多,实际高速飞行时间很短的问题说,光处理火箭燃料对于机务来说就是一个比较麻烦的事情。
这样的家伙主要用来拦截轰炸机,用途和适用范围都比较窄。

还以为只有老毛子做没有钛合金拿不锈钢凑合这种土鳖事呢。
COI 发表于 2014-8-13 21:08
还以为只有老毛子做没有钛合金拿不锈钢凑合这种土鳖事呢。
高大上的XB-70也用了很多不锈钢蜂窝结构。
其实SR-71玩钛合金是因为洛克希德有这个技术储备——关键不在于合金制备,而是处理工艺。
实际上,开始的时候臭鼬的人是自信满满,后来才发现自己的工艺不行,后来还得求别人。
实际上不是说完不锈钢就是低端的表现。
北美的玩法是相当的高大上,焊接车间环境洁净度要求高。
臭鼬的“小作坊”没那个条件。
不玩CS的T 发表于 2014-8-13 21:46
高大上的XB-70也用了很多不锈钢蜂窝结构。
其实SR-71玩钛合金是因为洛克希德有这个技术储备——关键不在 ...
臭鼬缘起于二战是吧。。。那个U-2设计师叫凯文约翰逊是么。。二战时研制了一款PV-1(此鸡不大有名,但确是陆基反潜巡逻机的先驱践行者)。。纳尼,你为毛不是空军少将。。呵呵

猛犸8 发表于 2014-8-13 21:55
臭鼬缘起于二战是吧。。。那个U-2设计师叫凯文约翰逊是么。。二战时研制了一款PV-1(此鸡不大有名,但确 ...


嗯,这个当年就没选而已......
改也没有什么意思。
臭鼬的历史始于1943年。
实际上人家的大名应该叫——Lockheed Advanced Development Projects


猛犸8 发表于 2014-8-13 21:55
臭鼬缘起于二战是吧。。。那个U-2设计师叫凯文约翰逊是么。。二战时研制了一款PV-1(此鸡不大有名,但确 ...


嗯,这个当年就没选而已......
改也没有什么意思。
臭鼬的历史始于1943年。
实际上人家的大名应该叫——Lockheed Advanced Development Projects

楼主能配个图就更好了
确实看得挺爽的
一只鹅就够我消化不良啦!英国势力不是吹出来的。真心佩服。


毛子初期的航空喷气发动机,好像就是通共卖国的工党政府卖过去的尼恩(1947都冷战了还借口要讲诚信非要履行合同),后来成为mig-15的发动机

毛子初期的航空喷气发动机,好像就是通共卖国的工党政府卖过去的尼恩(1947都冷战了还借口要讲诚信非要履行合同),后来成为mig-15的发动机
图也要一点一点的来。
先上Avro730吧。
其实最开始有个4发版的,后来的设计则是8发版的。
4发版是发动机翼尖布置,机翼前缘也比较平直。
似乎那个年代流行超薄小梯形翼。
后来8发版的则在发动机的外侧增加了一段小翼,翼型也改成了接近三角翼。
但是后掠角度也是内段小,外段大。
成员开始是3名,驾驶员、导航员、雷达操作员。
后来改成了2人。
起降都要潜望镜......
升限2万,极速M3,巡航速度M2.5,航程9000KM左右。
汉德利 佩吉 HP.100
跟Avro 730竞争的方案。
人家打算用12发......

COI 发表于 2014-8-13 21:08
还以为只有老毛子做没有钛合金拿不锈钢凑合这种土鳖事呢。
不锈钢才是常态,凯利约翰逊用钛合金反而是非主流
召唤版主给楼主来一发精~~~
如果觉得12小发的方案太疯狂,那么下面这个同样针对M3的设计就更奇葩了.....
英国电气P.10(SR2)
喷气发动机X2,冲压发动机X12......
副油箱设置得很牛,英国人不止一次动了一物多用的脑筋,比如闪电的油箱+火箭发射巢设计。
而这回是翼尖副油箱+机翼扩展段......
SR-177,当年雄心勃勃打算一桶北约防空机的方案。
不用火箭那是过不了音速,用了火箭就能飞M2.3了......
在这货上面我们可以看到那个年代英国人引以自豪的另一项设计,T型尾,英国人说F-104是抄他们的......
T尾的好处是阻力小,平尾附近气流顺,飞起来稳当......
但是,T尾战机的尾旋特性都比较悲催......
运输机和客机尤其是尾吊发动机布置的客机用T尾倒是不少——客机飞行平稳,不乱做动作的说。
现在超大这种帖子太少了 支持
好帖子,看来英国人的设计和俄国人的设计有得一拼。
不玩CS的T 发表于 2014-8-14 08:33
如果觉得12小发的方案太疯狂,那么下面这个同样针对M3的设计就更奇葩了.....
英国电气P.10(SR2)
喷气发动 ...
这货 真漂亮
夸克鸟kuakeniao 发表于 2014-8-14 13:43
这货 真漂亮
战后英国的飞机,凡是漂亮的最后全都给毙了..

丑的反而能活下来......
难得的好帖,LZ继续更哈
英国的战后直升机发展也该记录一笔,布里斯托尔,韦斯特兰这些厂家有创新的设计不少。
楼主文笔不错!再次引用下丘吉尔的观点:失去印度对大英帝国是致命一击,从此一蹶不振。回来说搞航空,除了技术还需要银子。这也是当年土鳖八十年代初要忍耐的原因啊。
霓裳羽衣曲 发表于 2014-8-13 22:57
一只鹅就够我消化不良啦!英国势力不是吹出来的。真心佩服。
说的是塘鹅么。。呵呵
不玩CS的T 发表于 2014-8-14 08:33
如果觉得12小发的方案太疯狂,那么下面这个同样针对M3的设计就更奇葩了.....
英国电气P.10(SR2)
喷气发动 ...
真的很好奇。。介个平直翼是怎么实现3M的。。
英国人的想象力没问题但审美就很恶趣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