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队可以招览优秀的贫困大学生参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5 15:55:53
每年都有很多关于优秀学生因为家庭贫困成绩很好但却读不起大学的报道,我国军方可以加大宣传,针对性的招徕这些人入伍参军读军校。既可为我军培养人才,又能给这些学生开启远大的前程。每年都有很多关于优秀学生因为家庭贫困成绩很好但却读不起大学的报道,我国军方可以加大宣传,针对性的招徕这些人入伍参军读军校。既可为我军培养人才,又能给这些学生开启远大的前程。
人家要愿意去啊
何为优秀?成绩好么?貌似好军人不一定学习就好!还是看是否热爱军旅吧!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貌似也更有感恩的心
人家要愿意去啊
我不相信宁愿上不起学也不愿意去军校,现在军官待遇很不错的。
靠大学都考不上军校 你以为到了部队就真猪附体就可以啊  普通士兵训练量  累不死他  还有时间看书呢
穷人上前线富人躲后方不是长久之计,我觉得征兵不应该谈贫富。
浪漫冷月 发表于 2014-7-28 20:41
我不相信宁愿上不起学也不愿意去军校,现在军官待遇很不错的。
你不相信没用啊,现在大学都可以贷款的,你说是去上大学还是进军校?
浪漫冷月 发表于 2014-7-28 20:41
我不相信宁愿上不起学也不愿意去军校,现在军官待遇很不错的。
军校是很苦的  很多都是士兵不练的 军官必须练 比如正步  在部队这个不是必学的 看各个部队有没有这个科目了
再说了  靠军校不不同一本分数高  而且竞争非常激烈  你以为谁不知道军官月薪五千多还有各个福利什么的
我不相信宁愿上不起学也不愿意去军校,现在军官待遇很不错的。
一般是没参军的才这么说来自: Android客户端
成绩好还考不上好大学?
有本事就去考军校,我当年高考都能去本科重点了,报志愿的时候可不敢报军校。
浪漫冷月 发表于 2014-7-28 20:41
我不相信宁愿上不起学也不愿意去军校,现在军官待遇很不错的。
那为什么不考军校啊?没人拦着啊?
中江高考第一名放弃人大投身军营

中江县武装部官兵向蒋琪宣传征兵政策。
(图均由受访者提供)

蒋琪的书法很不错。

蒋琪在高中教室学习。
“最后我还是决定暂时放弃上大学,先去军营锻炼两年!”经过5天的“纠结”,蒋琪决定报名参军。17岁的他家住中江县龙台镇顺风村,今年以625分的成绩夺得中江县文科第一名,并被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类专业录取。然而,在收到录取通知书后,蒋琪做出了一个令人意外的决定——报名参军。
【人物印象】
在大家眼中,蒋琪身形瘦小,爱写毛笔字,爱看史书,书卷气息浓厚。对于蒋琪放弃名牌大学报名参军的选择,老师和同学们很震惊。
【人物对话】
记者:对自己有怎样的评价?
蒋琪:外在冷静,内心澎湃,性格决定了我是一个比较特别的人。
记者:除了军营梦,还有什么原因让你参军?
蒋琪:我的爱国情怀起了不小作用。
记者:对自己今后有怎样的规划?
蒋琪:先去军营锻炼两年,回来后继续上大学,两全其美。
文科头名 获人大“入场券”
7月18日,蒋琪获悉自己被人大录取的消息,“我的第一志愿是北大,有点遗憾。”蒋琪的脸上有些许失落。
今年高考,蒋琪考了625分,夺得中江县文科第一名,“我平时成绩一般都在全县前10名。”高考分数并未出乎他和老师的意料,“只是发挥出了应有的实力。”因为喜欢管理学,蒋琪选择了人大工商管理专业。
纠结5天 决意转投军营
得知被人大录取后,蒋琪并未有多开心,他在做另外一个选择,“我在想到底要不要去当兵?”蒋琪说,他从小就向往军营生活,“以前读书没时间考虑,现在有时间思考了。”
如果按部就班地上大学,4年后,蒋琪或将获得一份不错的工作;如果选择去当兵,蒋琪可以圆自己的军营梦,但也意味着大学学业不得不延期两年完成,人生轨迹或将发生巨大改变。面对两种完全不同的生活,蒋琪甚是纠结。
“还是去当兵吧,先完成自己的梦想,不留遗憾。”5天后,蒋琪宣布了自己的答案。
火速报名 最想去“二炮”
“大学生入伍将享受一系列优惠政策,比如今后4年的学费将得到减免。”蒋琪坦言做决定时有过这方面的考虑。“我最想到二炮(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去,因为这个地方很牛,可以配合三军作战。”蒋琪的舅舅和伯伯都当过兵,他们从小就喜欢给蒋琪讲部队的故事,“我觉得他多少还是受到舅舅和伯伯的影响吧!”蒋琪的妈妈陈华芝告诉记者。
做了决定,蒋琪很快去报了名,“还不晓得体检和政审能不能过呢。”目前,蒋琪有些担忧,“如果所有条件都过了,我肯定会选择当兵。除非当不了兵,才会去上大学。”
【延伸阅读】
身边人反应不一
同学震惊:他更适合读书
“一个如此文静儒雅的人,他咋个会想到去当兵呢?我觉得他更适合读书!”一位同学这样说道。
父母理解:儿子很懂事 想帮家里分担压力
父母并未反对蒋琪的决定,在陈华芝看来,蒋琪选择当兵的原因其中之一就是为父母分担压力,“当兵可以免4年学费,他很懂事,肯定是想给我们减轻负担!”
本报记者 陈兰
实习生 张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