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 媒体札记:张志军这一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0 05:15:45
媒体札记:张志军这一步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 徐达内

2014年06月26日 13:30 PM

今晨,中国各地都市报头版热门主角是两位微笑握手的男人,最通行的标题则是“迈出这一步,足足用了65年”。

语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张志军,由新华社昨晚引述:“25日,台北桃园机场成为两岸人民和海内外舆论关注焦点。上午11时30分许,张志军搭乘国航CA185航班抵达这里,成为首位到台湾参访的大陆对台事务主管部门负责人。‘我这次从北京到台湾,飞行一共用时不到3个小时,但是迈出这一步足足用了65年。’张志军当天下午在与台湾方面陆委会主委王郁琦会面时感慨道。1949年后,海峡两岸曾战火纷飞、尖锐对峙、相互隔绝,紧张动荡的局面直到2008年才有了根本性转变。今年2月,王郁琦应邀首访大陆,与张志军在南京举行双方两岸事务主管部门负责人首次正式会面,两岸关系再获突破性进展。首次‘张王会’上,王郁琦邀请张志军适时回访。在双方努力下,张志军终于6月25日‘如愿以偿,如约而至’。”

作为中共对台事务操盘人,张志军此番登台之行确实广获关注。继一周前确认其启程日期后,新华社前天预热烘托气氛:“放在65年的时间长度、放在海峡两岸“战争与和平”、悲欢与离合的历史厚度去观照,此访意义相当重大,堪称‘张志军的一小步,两岸关系的一大步’。”

根据此稿所述,张志军此行有两大重点:“一是与台湾方面大陆委员会主委王郁琦举行双方两岸事务主管部门负责人第二次正式会面;二是与台湾各地各界基层民众‘深接触’……从26日到28日,张志军一行将从新北市一路南下到高雄市,再折返至中部的台中市、彰化县,用3个整天的时间实地了解台湾北中南各地情况,与岛内专家学者、大学生、农渔民、少数民族乡亲、中小企业业者、大陆配偶、宗教信众等各界基层民众深入接触,倾听他们对发展两岸关系的意见和建议,同时也会向他们说明、阐释大陆对台政策措施的本意与善意。”


此外,这家中共喉舌还由随行报道的记者在“预祝张志军主任访台圆满成功”的同时,提前宣布了行程意义:“首先,增进大陆对台专责部门负责人对台情的了解,使对台工作更加有的放矢。‘台办主任要知台’,前几任国台办主任由于种种原因,始终无法‘登台’,只能通过‘二手传播’了解台湾情况。张志军主任此行大量深入基层,对于岛内社情民意必有深切的了解,这必将有助于大陆对台工作今后更加‘接地气’、得民心。其次,保持与推动两岸关系向前发展势头。张志军顺利回访,说明国台办与陆委会间的联系沟通机制已进入良性运作的新阶段。二度‘张王会’必可增进互信,破除障碍,为因反服贸学运等因素而降速的两会商谈‘催油门’,促进两岸各领域交流与合作,为推进两岸关系向前发展再添动力。最后,坚定与鼓舞两岸同胞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信心。此访是在台湾爆发反服贸学运之后进行的,面对民进党、‘台独’势力的刻意操弄,面对岛内反大陆、反对两岸加强经济合作、反对两岸关系改善的一些杂音,面对一些政治势力、团体谋划的抗议动作,张志军主任仍坚持如期访台,这以事实证明大陆方面推动两岸关系发展方向不变、步伐不停、信心不减,定能坚定与鼓舞两岸同胞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信心。”

高规格的报道,随着张志军在桃园机场面对镜头用自承“不太标准”的闽南语讲出“台湾乡亲,大家好”进入高潮。央视以“两岸深接触”为专题名称播出现场画面,并经由各门户首页向全中国扩音。

及至晚间《新闻1+1》开播,这句闽南语问候又首当其冲,引出白岩松出镜解读《张志军,首访台湾“走基层”!》。根据央视转引台媒消息,对张志军表示欢迎的不仅有他即将访问的小林村居民,还有寄语“结一个不解的善缘”的星云法师,由大陆媳妇组成的新移民劳动权益促进会在接机时打出的“欢迎娘家来的人”横幅更是浓墨重彩,为这场65年来的突破行程营造了一个主宾皆欢的气氛。

当然,白岩松毕竟不会像他在《新闻联播》里的同事那样,限于引用双方“继续坚持两岸和平发展的方向”的通稿口径。这位曾经数次主持“岩松看台湾”的央视头牌,请来老友——台湾中天电视台主播卢秀芳,谈起“两岸互信为什么还是不够”,将张志军此行由4月延至6月解读为受反服贸学生运动影响,如今是在“慢慢收尾”、“营造气氛”。

与此同时,在向全中国媒体播发通稿《国台办:张志军与王郁琦第二次会面达成积极共识》后,新华社已然用“跨过‘黑水沟’,走向新境界”作喻,宣告“互访的实现,意味着互信的增强”,并获海峡此岸的福建日报带头刊发:“在台湾发生反服贸学运风波、一些人对两岸互动氛围不无忧虑之时,第二次‘张王会’如期于上半年内在台湾登场。‘张王会’持续进行且有来有往,是两岸双方在政治互信不断增强的情况下作出的特殊安排……这一高层次的两岸制度化沟通平台已‘平稳上路’,开始发挥特殊的功能和作用。又一扇对话之门正式打开,又一座沟通之桥‘建成通车’,一来一往的首轮‘张王会’当被写入历史,也将拉开两岸良性互动崭新阶段的帷幕。”

至于今晨人民日报,也是先由驻台记者引述“达成积极共识”的通稿素材,再于“台港澳侨”专版宣告“张志军首次访台,台民众反应积极”:“对张志军的来访,台湾民众的态度是支持的。据台湾媒体报道,最新民调显示,51%的受访者认为来者是客,应该待之以礼表示欢迎,35%的台湾民众乐观其成,赞同其访台。”

根据最高党报的说法,“更值得观察的还有以民进党为代表的绿营的态度”:“张志军的首访,很容易让人联想起2008年12月时任大陆海协会会长陈云林第一次访问台湾。那次访问,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签署了包括两岸直航在内的重要协议,但因为民进党的挑拨,陈云林所行处处受阻。历史想必不会重演。两岸关系经过5年多的快速发展,早已今非昔比。民进党发言人徐佳青近日也明确指出,对张志军来访‘乐观其成’,民进党会以‘来者是客’态度,友善互动交流。陈菊也透露,民进党中央党部鼓励她与张志军见面。这个反应并不意外。蔡英文接任党主席后,民进党的两岸政策已经表现出些微变化……两岸政策仍是民进党不可回避的问题,两岸关系的发展也非任何人一意孤行所能左右,这就是张志军台湾行与陈云林待遇完全不同的原因所在。”

一旁所附《两岸服贸协议还要蹉跎几时》,在“盛会连两岸,共续海峡缘”这样的头条标题映衬下,更显趁热打铁之良苦用心:“不管岛内某些势力如何污名化,两岸服贸协议确实是一个互利双赢的好协议,首先大陆对台湾的优惠,超过了大陆对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水平。其次,它最大程度地照顾了台湾中小企业服务业者的利益。第三,两岸服务贸易协议的互补性很强,对双方发展都很有利……不管岛内某些势力如何污名化,两岸服贸协议确实是一个互利双赢的好协议,首先大陆对台湾的优惠,超过了大陆对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水平。其次,它最大程度地照顾了台湾中小企业服务业者的利益。第三,两岸服务贸易协议的互补性很强,对双方发展都很有利。”

作为主攻台港澳的宣传阵地,人民日报海外版今晨则在头版刊登《张志军“登台”接地气有深意》,强调“两岸间的每一个‘第一’,都是民意推动使然”、“两岸间每一个‘第一’,也都将承载民意更多的期待”:“与2008年陈云林在海协会长任内首度访台时动用‘暴力’不同,民进党此番定调‘来者是客’。虽然,民进党的两岸政策会不会有实质转变还有待观察,但是其态度的变化至少反映了一个事实:两岸关系不断深化已成为民进党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台湾爆发的‘反服贸’活动,导致两岸服贸协议生效搁置,岛内对两岸关系的发展是存在一些疑虑的。张志军依约前来,展现了大陆在推动两岸关系上一贯的诚意和信心。两岸关系向前迈进必然会触及深层次的问题,需要两岸备加努力、精心呵护。二度‘张王会’,两岸政策对话机制日趋成熟。又一个突破,自然也让两岸民众对两岸关系的未来有了更大的想象空间。”

就像凤凰网今晨首页播报《张志军获赠“时势正好”琉璃,回赠王郁琦福字花瓶》的那样,在由新华社、人民日报统筹的大陆媒体表达中,这场“走基层”满是合作潮流不可逆的和谐前景。

唯有新京报,在用大半个头版播报《国台办主任访台,闽南语问候乡亲》的同时,通过《张志军访台:水到渠成的突破》稍作提醒,“新的开拓,不会一帆风顺”:“此次张志军访台,也同样折射出了这一点。与主流民意相悖,台联和反服贸团体等一些台湾政治团体号召杯葛张志军到访,甚至打算‘如影随形’。这源于历史隔绝因素,也与台湾政治生态现实有关。面对两岸发展的阻力,只能依靠日积月累形成涓滴效应,这也是两岸破冰以来的历史逻辑。”

相较而言,环球时报更不愿意从两周前社评《台湾冲大陆“拿糖”的资本快速流失》的立场上来个180度大转弯。那就劝告“这次访问效果的预期不应太高”吧:“不久前台湾发生了“太阳花学运”,两岸服贸协议因此被搁置。张志军抵台下飞机时,机场既有热情欢迎他的民众,也有穿着“建立台湾国”T恤衫的“台独”分子,还有一帮前来搅局的法轮功分子。这些景象是张志军所要面对的台湾社会政治生态的缩影。这不是个能够支持与大陆共谋重大政治突破的环境。”

甚至,胡锡进团队也不愿像白岩松那样,因为台湾蓝营媒体中国时报那份显示只有“14%不欢迎”的调查数据而感到“超出乐观”,反倒直言不讳地说出了“胡萝卜和大棒”的道理:“要让台湾社会能够经常感知大陆的力量,这就需要大陆探索对台‘恩威并施’的策略格局。我们不应太关注台湾舆论对两岸关系一时一事的反应,它们未必重要,而应致力于塑造台湾社会对两岸关系及西太平洋局势的战略悟性。换句话说,台湾舆论一时‘高不高兴’,并没有它们长期‘看没看懂’更重要……张志军这次访台是两岸关系成果的一次收割,而且不可能光收不种。”

因为总是能够“恩威并施”,环球时报收获了大陆媒体中无与伦比的关注度,但有时也难免祸从口出。今天,这份人民日报子报不仅需要在中共异议者的网络嘲笑声中继续迎难而上,指责美国众议院拨款委员会表决通过将在华盛顿把中国驻美大使馆前的一段路改名为“刘晓波路”,是“小人之举”、“相当龌龊”,而且,还不得不承受因为周一涉港社评惹下的麻烦。继香港特首梁振英表示“不同意”后,显然代言决策层姿态的全国港澳研究会副会长齐鹏飞也出面批评——中新社昨晚发稿《专家:“6·22公投”无法律依据,只是一场“民意调查”》,文中,齐鹏飞除了继续否定“公投”合法性,还专门不点名地批评“一家内地媒体”:“非法‘公投’人数再多,也没13亿人多。这个说法不太妥当,容易把13亿人与投票的人对立起来。”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文责编 霍默静 mojing.huo@ftchinese.com

链接: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56939?full=y媒体札记:张志军这一步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 徐达内

2014年06月26日 13:30 PM

今晨,中国各地都市报头版热门主角是两位微笑握手的男人,最通行的标题则是“迈出这一步,足足用了65年”。

语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张志军,由新华社昨晚引述:“25日,台北桃园机场成为两岸人民和海内外舆论关注焦点。上午11时30分许,张志军搭乘国航CA185航班抵达这里,成为首位到台湾参访的大陆对台事务主管部门负责人。‘我这次从北京到台湾,飞行一共用时不到3个小时,但是迈出这一步足足用了65年。’张志军当天下午在与台湾方面陆委会主委王郁琦会面时感慨道。1949年后,海峡两岸曾战火纷飞、尖锐对峙、相互隔绝,紧张动荡的局面直到2008年才有了根本性转变。今年2月,王郁琦应邀首访大陆,与张志军在南京举行双方两岸事务主管部门负责人首次正式会面,两岸关系再获突破性进展。首次‘张王会’上,王郁琦邀请张志军适时回访。在双方努力下,张志军终于6月25日‘如愿以偿,如约而至’。”

作为中共对台事务操盘人,张志军此番登台之行确实广获关注。继一周前确认其启程日期后,新华社前天预热烘托气氛:“放在65年的时间长度、放在海峡两岸“战争与和平”、悲欢与离合的历史厚度去观照,此访意义相当重大,堪称‘张志军的一小步,两岸关系的一大步’。”

根据此稿所述,张志军此行有两大重点:“一是与台湾方面大陆委员会主委王郁琦举行双方两岸事务主管部门负责人第二次正式会面;二是与台湾各地各界基层民众‘深接触’……从26日到28日,张志军一行将从新北市一路南下到高雄市,再折返至中部的台中市、彰化县,用3个整天的时间实地了解台湾北中南各地情况,与岛内专家学者、大学生、农渔民、少数民族乡亲、中小企业业者、大陆配偶、宗教信众等各界基层民众深入接触,倾听他们对发展两岸关系的意见和建议,同时也会向他们说明、阐释大陆对台政策措施的本意与善意。”


此外,这家中共喉舌还由随行报道的记者在“预祝张志军主任访台圆满成功”的同时,提前宣布了行程意义:“首先,增进大陆对台专责部门负责人对台情的了解,使对台工作更加有的放矢。‘台办主任要知台’,前几任国台办主任由于种种原因,始终无法‘登台’,只能通过‘二手传播’了解台湾情况。张志军主任此行大量深入基层,对于岛内社情民意必有深切的了解,这必将有助于大陆对台工作今后更加‘接地气’、得民心。其次,保持与推动两岸关系向前发展势头。张志军顺利回访,说明国台办与陆委会间的联系沟通机制已进入良性运作的新阶段。二度‘张王会’必可增进互信,破除障碍,为因反服贸学运等因素而降速的两会商谈‘催油门’,促进两岸各领域交流与合作,为推进两岸关系向前发展再添动力。最后,坚定与鼓舞两岸同胞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信心。此访是在台湾爆发反服贸学运之后进行的,面对民进党、‘台独’势力的刻意操弄,面对岛内反大陆、反对两岸加强经济合作、反对两岸关系改善的一些杂音,面对一些政治势力、团体谋划的抗议动作,张志军主任仍坚持如期访台,这以事实证明大陆方面推动两岸关系发展方向不变、步伐不停、信心不减,定能坚定与鼓舞两岸同胞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信心。”

高规格的报道,随着张志军在桃园机场面对镜头用自承“不太标准”的闽南语讲出“台湾乡亲,大家好”进入高潮。央视以“两岸深接触”为专题名称播出现场画面,并经由各门户首页向全中国扩音。

及至晚间《新闻1+1》开播,这句闽南语问候又首当其冲,引出白岩松出镜解读《张志军,首访台湾“走基层”!》。根据央视转引台媒消息,对张志军表示欢迎的不仅有他即将访问的小林村居民,还有寄语“结一个不解的善缘”的星云法师,由大陆媳妇组成的新移民劳动权益促进会在接机时打出的“欢迎娘家来的人”横幅更是浓墨重彩,为这场65年来的突破行程营造了一个主宾皆欢的气氛。

当然,白岩松毕竟不会像他在《新闻联播》里的同事那样,限于引用双方“继续坚持两岸和平发展的方向”的通稿口径。这位曾经数次主持“岩松看台湾”的央视头牌,请来老友——台湾中天电视台主播卢秀芳,谈起“两岸互信为什么还是不够”,将张志军此行由4月延至6月解读为受反服贸学生运动影响,如今是在“慢慢收尾”、“营造气氛”。

与此同时,在向全中国媒体播发通稿《国台办:张志军与王郁琦第二次会面达成积极共识》后,新华社已然用“跨过‘黑水沟’,走向新境界”作喻,宣告“互访的实现,意味着互信的增强”,并获海峡此岸的福建日报带头刊发:“在台湾发生反服贸学运风波、一些人对两岸互动氛围不无忧虑之时,第二次‘张王会’如期于上半年内在台湾登场。‘张王会’持续进行且有来有往,是两岸双方在政治互信不断增强的情况下作出的特殊安排……这一高层次的两岸制度化沟通平台已‘平稳上路’,开始发挥特殊的功能和作用。又一扇对话之门正式打开,又一座沟通之桥‘建成通车’,一来一往的首轮‘张王会’当被写入历史,也将拉开两岸良性互动崭新阶段的帷幕。”

至于今晨人民日报,也是先由驻台记者引述“达成积极共识”的通稿素材,再于“台港澳侨”专版宣告“张志军首次访台,台民众反应积极”:“对张志军的来访,台湾民众的态度是支持的。据台湾媒体报道,最新民调显示,51%的受访者认为来者是客,应该待之以礼表示欢迎,35%的台湾民众乐观其成,赞同其访台。”

根据最高党报的说法,“更值得观察的还有以民进党为代表的绿营的态度”:“张志军的首访,很容易让人联想起2008年12月时任大陆海协会会长陈云林第一次访问台湾。那次访问,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签署了包括两岸直航在内的重要协议,但因为民进党的挑拨,陈云林所行处处受阻。历史想必不会重演。两岸关系经过5年多的快速发展,早已今非昔比。民进党发言人徐佳青近日也明确指出,对张志军来访‘乐观其成’,民进党会以‘来者是客’态度,友善互动交流。陈菊也透露,民进党中央党部鼓励她与张志军见面。这个反应并不意外。蔡英文接任党主席后,民进党的两岸政策已经表现出些微变化……两岸政策仍是民进党不可回避的问题,两岸关系的发展也非任何人一意孤行所能左右,这就是张志军台湾行与陈云林待遇完全不同的原因所在。”

一旁所附《两岸服贸协议还要蹉跎几时》,在“盛会连两岸,共续海峡缘”这样的头条标题映衬下,更显趁热打铁之良苦用心:“不管岛内某些势力如何污名化,两岸服贸协议确实是一个互利双赢的好协议,首先大陆对台湾的优惠,超过了大陆对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水平。其次,它最大程度地照顾了台湾中小企业服务业者的利益。第三,两岸服务贸易协议的互补性很强,对双方发展都很有利……不管岛内某些势力如何污名化,两岸服贸协议确实是一个互利双赢的好协议,首先大陆对台湾的优惠,超过了大陆对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水平。其次,它最大程度地照顾了台湾中小企业服务业者的利益。第三,两岸服务贸易协议的互补性很强,对双方发展都很有利。”

作为主攻台港澳的宣传阵地,人民日报海外版今晨则在头版刊登《张志军“登台”接地气有深意》,强调“两岸间的每一个‘第一’,都是民意推动使然”、“两岸间每一个‘第一’,也都将承载民意更多的期待”:“与2008年陈云林在海协会长任内首度访台时动用‘暴力’不同,民进党此番定调‘来者是客’。虽然,民进党的两岸政策会不会有实质转变还有待观察,但是其态度的变化至少反映了一个事实:两岸关系不断深化已成为民进党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台湾爆发的‘反服贸’活动,导致两岸服贸协议生效搁置,岛内对两岸关系的发展是存在一些疑虑的。张志军依约前来,展现了大陆在推动两岸关系上一贯的诚意和信心。两岸关系向前迈进必然会触及深层次的问题,需要两岸备加努力、精心呵护。二度‘张王会’,两岸政策对话机制日趋成熟。又一个突破,自然也让两岸民众对两岸关系的未来有了更大的想象空间。”

就像凤凰网今晨首页播报《张志军获赠“时势正好”琉璃,回赠王郁琦福字花瓶》的那样,在由新华社、人民日报统筹的大陆媒体表达中,这场“走基层”满是合作潮流不可逆的和谐前景。

唯有新京报,在用大半个头版播报《国台办主任访台,闽南语问候乡亲》的同时,通过《张志军访台:水到渠成的突破》稍作提醒,“新的开拓,不会一帆风顺”:“此次张志军访台,也同样折射出了这一点。与主流民意相悖,台联和反服贸团体等一些台湾政治团体号召杯葛张志军到访,甚至打算‘如影随形’。这源于历史隔绝因素,也与台湾政治生态现实有关。面对两岸发展的阻力,只能依靠日积月累形成涓滴效应,这也是两岸破冰以来的历史逻辑。”

相较而言,环球时报更不愿意从两周前社评《台湾冲大陆“拿糖”的资本快速流失》的立场上来个180度大转弯。那就劝告“这次访问效果的预期不应太高”吧:“不久前台湾发生了“太阳花学运”,两岸服贸协议因此被搁置。张志军抵台下飞机时,机场既有热情欢迎他的民众,也有穿着“建立台湾国”T恤衫的“台独”分子,还有一帮前来搅局的法轮功分子。这些景象是张志军所要面对的台湾社会政治生态的缩影。这不是个能够支持与大陆共谋重大政治突破的环境。”

甚至,胡锡进团队也不愿像白岩松那样,因为台湾蓝营媒体中国时报那份显示只有“14%不欢迎”的调查数据而感到“超出乐观”,反倒直言不讳地说出了“胡萝卜和大棒”的道理:“要让台湾社会能够经常感知大陆的力量,这就需要大陆探索对台‘恩威并施’的策略格局。我们不应太关注台湾舆论对两岸关系一时一事的反应,它们未必重要,而应致力于塑造台湾社会对两岸关系及西太平洋局势的战略悟性。换句话说,台湾舆论一时‘高不高兴’,并没有它们长期‘看没看懂’更重要……张志军这次访台是两岸关系成果的一次收割,而且不可能光收不种。”

因为总是能够“恩威并施”,环球时报收获了大陆媒体中无与伦比的关注度,但有时也难免祸从口出。今天,这份人民日报子报不仅需要在中共异议者的网络嘲笑声中继续迎难而上,指责美国众议院拨款委员会表决通过将在华盛顿把中国驻美大使馆前的一段路改名为“刘晓波路”,是“小人之举”、“相当龌龊”,而且,还不得不承受因为周一涉港社评惹下的麻烦。继香港特首梁振英表示“不同意”后,显然代言决策层姿态的全国港澳研究会副会长齐鹏飞也出面批评——中新社昨晚发稿《专家:“6·22公投”无法律依据,只是一场“民意调查”》,文中,齐鹏飞除了继续否定“公投”合法性,还专门不点名地批评“一家内地媒体”:“非法‘公投’人数再多,也没13亿人多。这个说法不太妥当,容易把13亿人与投票的人对立起来。”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文责编 霍默静 mojing.huo@ftchinese.com)

链接: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56939?full=y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政治立场极右,基本代表英美利益!读的时候和新华网,环球时报一起看,很有意思!
两边不讨好的国台办!
对于个人来说,这是一小步,对于油漆制造商来说,这是一大步!
大陆的对台。对港政策就是一坨屎。
台湾啥时候能解决啊,合同基本无望,舞统也是遥遥无期啊
当年一心武统时,ww高呼一个中国。
后来想要和统了,于是乎台独成了岛内九成九民意的主流。
曾经的追求 发表于 2014-6-28 00:15
台湾啥时候能解决啊,合同基本无望,舞统也是遥遥无期啊
等到兔子把老鹰比下去了,你会发觉这个世界上兔子解决任何问题都比较容易。
南湾的莲雾有那么好吃吗?痛蘸还是梧桐,赶紧的。
棋盘论?还下个毛棋啊,对于一个一心叛离的岛屿,丢弃幻想吧。
和平统一跟失去管辖权换得外交和驻军差不多
金融时报有关XZ问题90是印度阿三写的
其实这份报纸好像都是面向华人写得多……但是英国比较权威媒体的好像就是泰晤士了吧?
都被泼白漆了,该醒醒了
张志军这一步,被泼油漆了。
蛤蟆主导下的对外政策,典型小瘪三舔菊花的举动
环球才是擦亮眼睛的媒体,讨到糖的湾湾变脸比脱裤子还快。
还是尽量和统吧 忍是心头的一把刀,再疼也得忍。这次警察对闹事的下手不轻,心里也是有是非感的。
直接吐了..
台湾最美的风景是人民,张主任应该对台湾浓浓的人情味有了深刻的体会。反正泼油漆的是“一小撮”,回来以后跪台办应该研究加大对台湾的让利。
送脸下乡的又一步。

对呆湾让利起码有十年了吧…
国台办能不能向国人解释一下,我们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
对台绝对优势的情况下,还用梧桐,只能说能力太差!上兵伐谋!
泼个油漆这么激动~~
台联的支持率很低~以比例来奖的确小撮~
10年前,哪个党都不鸟~现在民进党已经在做态度的改变~别说何种态度~至少变化是巨大的~

三立台这种媒体的态度也在做相应的改变~
慢慢来,等有充分的利益联结,再看~
还真有不战而屈人之兵这样的好事?我是不信 只有自己打下来的城池才可靠
查查泼的哪个牌子的漆?
wuchenh 发表于 2014-6-28 08:01
对台绝对优势的情况下,还用梧桐,只能说能力太差!上兵伐谋!
你以为台湾问题是大陆和台湾之间的问题?那么大个美国完全不在你眼里啊  你想的太简单了  台湾问题是中国崛起前的最后一道大题  其难度远超南海和脚盆问题
支持台联扔手雷
4V被本子殖民50年,硬生生给去中国化了,现在的岛内很大部分都是本子的孽种吧。
盘古大神 发表于 2014-6-28 00:20
当年一心武统时,ww高呼一个中国。
后来想要和统了,于是乎台独成了岛内九成九民意的主流。
那时候岩里政男 是讲 冥国在呆湾

后来克林顿派来了航母,绿毛龟门知道兔子不敢动武,才嚣张。北京奥运有束缚了兔子8年手脚。

现在兔子还是担心美日干预,所以目前策略在钓鱼岛方向压日本服软,接下来绿毛龟就好对付了。
无心郁闷 发表于 2014-6-28 16:51
你以为台湾问题是大陆和台湾之间的问题?那么大个美国完全不在你眼里啊  你想的太简单了  台湾问题是中国 ...
呵呵,梧桐可以把美军消灭?不管是和桐和梧桐都是美国都可能插手,但是合同美国插手的可能性小多了,是梧桐为善还是合同好?
wuchenh 发表于 2014-6-28 17:36
呵呵,梧桐可以把美军消灭?不管是和桐和梧桐都是美国都可能插手,但是合同美国插手的可能性小多了,是梧 ...
错了  要梧桐现在的军力足够了  为什么不动  就是因为加入MD的军事力量  兔子觉得有把握  但损失可能比较大  现在就是在等某个时间点而已  让自己再壮大一点

合同MD更会上下其手  你看看现在的香港  MD政府已经不要菲斯的直接插手  搞得乌烟瘴气    合同不能把一些心怀二心的斩尽杀绝  但是梧桐可以  只有梧桐  后遗症最小
无心郁闷 发表于 2014-6-28 17:42
错了  要梧桐现在的军力足够了  为什么不动  就是因为加入MD的军事力量  兔子觉得有把握  但损失可能比较 ...

合同的手段多着,为啥就会搞得和香港一样?像澳门一样不是挺好?梧桐,力量够,一开战,股市暴跌,经济没个几年不要想复苏。香港乌烟瘴气会比一个废港更差,真是可笑!梧桐后的台湾就废了,废了的台湾会更好?合同台湾能让美英随便渗透?台湾和香港完全不一样,香港人说普通话的时间还没说英语的时间多。
如果美国插手,呵呵,再过二十年,也不要想梧桐台湾!
环球说得还是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