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6 07:30:07
对于《解放》这部苏联电影大家肯定不陌生,全片分5部,总共7个多小时,听老人们说,以前电影院播放通宵电影时就爱用这片子。今天中午去旧书摊转悠,看到了《解放》的电影剧本,是1980年3月出版,也印着“内部发行”,因为只要5块前,就买下了。内容当然和电影情节一样,译后记倒是有些内容。
译后记主要交代了两点:
一是《解放》的创作背景,那就是自上个世纪50年代末以来,美国拍摄了一系列场面宏大的反映二战时期欧美盟军胜利进军的影片,像《最长的一天》、《阿登》、《不列颠战役》、《巴顿将军》,这就使苏联严重不安,认为美国的影片企图篡改事实真相并极力贬低苏军在战胜法西斯德国中的作用,为了“揭露敌人的伪造伎俩”,“粉碎欧美解放和拯救欧洲的宣传”,苏联决定拍摄一部反映二战时苏军胜利进程的影片,于是《解放》就诞生了。可见《解放》也冷战时期美苏竞争的产物,以前总说现代国家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其中就包括文化和价值观的竞争,看来《解放》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
二是总结了《解放》与赫鲁晓夫时期的苏联电影的几点区别:一、赫鲁晓夫时期的电影为全盘否定斯大林而极力渲染卫国战争初期苏军的失败,客观上造成了丑化苏军的后果,所以《解放》吸取教训,集中描写苏军的胜利;二、之前的苏联战争电影只局限局部战斗,而《解放》大大开拓了描写战争的范围,同时斯大林的形象重新出现,斯大林的功绩得到一定程度的肯定;三、在赫鲁晓夫时期一种很流行的观点认为战士杀敌的动机只是为了保存自己,英雄主义的源泉不是人的觉悟,而是人的求生本能,而《解放》摒弃了这种观点,通过对影片中英雄人物牺牲时的不同描写,强调了军人的职责和尊严,歌颂了为祖国捐躯的牺牲精神。
最后,译者认为《解放》是一部“第四个时期”的战争文学作品。
以上就是本书译后记的主要内容。对于《解放》这部苏联电影大家肯定不陌生,全片分5部,总共7个多小时,听老人们说,以前电影院播放通宵电影时就爱用这片子。今天中午去旧书摊转悠,看到了《解放》的电影剧本,是1980年3月出版,也印着“内部发行”,因为只要5块前,就买下了。内容当然和电影情节一样,译后记倒是有些内容。
译后记主要交代了两点:
一是《解放》的创作背景,那就是自上个世纪50年代末以来,美国拍摄了一系列场面宏大的反映二战时期欧美盟军胜利进军的影片,像《最长的一天》、《阿登》、《不列颠战役》、《巴顿将军》,这就使苏联严重不安,认为美国的影片企图篡改事实真相并极力贬低苏军在战胜法西斯德国中的作用,为了“揭露敌人的伪造伎俩”,“粉碎欧美解放和拯救欧洲的宣传”,苏联决定拍摄一部反映二战时苏军胜利进程的影片,于是《解放》就诞生了。可见《解放》也冷战时期美苏竞争的产物,以前总说现代国家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其中就包括文化和价值观的竞争,看来《解放》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
二是总结了《解放》与赫鲁晓夫时期的苏联电影的几点区别:一、赫鲁晓夫时期的电影为全盘否定斯大林而极力渲染卫国战争初期苏军的失败,客观上造成了丑化苏军的后果,所以《解放》吸取教训,集中描写苏军的胜利;二、之前的苏联战争电影只局限局部战斗,而《解放》大大开拓了描写战争的范围,同时斯大林的形象重新出现,斯大林的功绩得到一定程度的肯定;三、在赫鲁晓夫时期一种很流行的观点认为战士杀敌的动机只是为了保存自己,英雄主义的源泉不是人的觉悟,而是人的求生本能,而《解放》摒弃了这种观点,通过对影片中英雄人物牺牲时的不同描写,强调了军人的职责和尊严,歌颂了为祖国捐躯的牺牲精神。
最后,译者认为《解放》是一部“第四个时期”的战争文学作品。
以上就是本书译后记的主要内容。
看过,个人觉得要理解这部片子,要注意两点,1是苏联鼎盛时期之作,自信心非常强,2是当时东西方缓和的背景
我似乎记得斯大林出现的镜头用的都是偏黑白色的,这是故意的吧
苏联战争片的问题是近战场景拍的很不咋地,肉搏枪战等场景跟做游戏似的。。。。。。。。
苏联老战争片是以场面和宏大背景为主题,更注重集体主义。美国和西欧主要拍摄人物事件,更注重个人主义。
这书我也有一册的说

装甲师 发表于 2014-6-25 13:31
苏联战争片的问题是近战场景拍的很不咋地,肉搏枪战等场景跟做游戏似的。。。。。。。。


道具也很乱……话说当年看解放时,一直很纳闷,苏联真没有T34的库存了?弄一大堆BMP和MTLB拉皮成T34充数,而且拉的皮外观很差,这算个啥事?今年二毛打内战,也能拉出辆T34么……
装甲师 发表于 2014-6-25 13:31
苏联战争片的问题是近战场景拍的很不咋地,肉搏枪战等场景跟做游戏似的。。。。。。。。


道具也很乱……话说当年看解放时,一直很纳闷,苏联真没有T34的库存了?弄一大堆BMP和MTLB拉皮成T34充数,而且拉的皮外观很差,这算个啥事?今年二毛打内战,也能拉出辆T34么……
千羽 发表于 2014-6-26 01:14
道具也很乱……话说当年看解放时,一直很纳闷,苏联真没有T34的库存了?弄一大堆BMP和MTLB拉皮成T34充 ...
关键是近战看不到类似大决战那种激烈的枪战、巷战的场景,都跟儿戏似得,红军一个冲击汉斯象征性的意思意思就完蛋。。。。。。。不得不吐槽一下。而且好些统帅部场景,尤其是汉斯一方的,其实并不很符合实际。
没看过~~谢谢LZ介绍

苏联老战争片是以场面和宏大背景为主题,更注重集体主义。美国和西欧主要拍摄人物事件,更注重个人主义。
《解放》拍的不如《莫斯科保卫战》
电影中的虎旁片可以看见通
苏联战争战争电影也有一些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比如《士兵之歌》,看时眼泪哗哗地,还有《雁南飞》,《莫斯科在广播》,《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第四十一》,后两部还看过小说。
还《岸》和《德黑兰43年》同一导演,《小亚力山大》,《为人民而战》。
千羽 发表于 2014-6-26 01:14
道具也很乱……话说当年看解放时,一直很纳闷,苏联真没有T34的库存了?弄一大堆BMP和MTLB拉皮成T34充 ...
莫斯科保卫战里,汉斯的坦克明显是拿毛子的拉皮出来,而且空中俯拍时,54、62都加入汉斯一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