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新型红外雷达隐身膜技术水平及应用前景的分析研判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6 00:45:45
  近日,网上热炒航空报发表一则关于中国研制成功优于西方隐身涂料的新型红外雷达隐身膜的消息,内容如下:

  日前,北京新三海特种材料有限责任公司研制成功SH6红外雷达隐身复合多元膜,已申请国防专利。国家权威机构多次检测,发现SH6复合多元膜可使8~40GHz频段内的雷达波衰减达10~15db,而每平方米的重量仅为0.7千克,还可极大降低红外辐射波,综合性能明显优于目前世界各国通用的雷达隐身涂料,将为提升我军作战效能和极大提高武器生存能力作出贡献。

  当雷达隐身涂料施工到各种武器装备上时,涂层厚度需在1毫米以上,每平方米重量在3~5千克以上,不仅施工周期长,而且因涂层厚,容易开裂脱落,维修困难,加之隐身频带窄,不能与红外隐身材料复合使用。这些不足之处多年来没有明显改进,使得飞行器及许多先进武器装备无法采用。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及其在军事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军事侦察技术手段已经实现了高技术化。精确制导武器的广泛应用,意味着战场目标“发现即可命中”,使武器装备系统、军事设施、作战部队生存能力及作战效能受到严重威胁。伪装和隐身技术作为反侦察手段已成为战场上必不可少的部分。

  SH6红外雷达隐身复合多元膜是由多层具有红外和雷达隐身功能的材料经精确计算和科学配置生成的复合材料构成,其中红外和雷达隐身技术已经批领了国防发明专利,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作为当今最具有领先水平的隐身遮障物,这种膜只需简单地遮盖到各种武器装备和军事设施表面上,就使天空、地面上的各种红外及雷达侦察设备发现不了和识别不了。(李小飞)



  军友们普大喜奔之余,对这则很短的消息似乎还是有点不明觉厉。我针对文中提到的几个数据,简单谈点个人的分析看法:


  一、它针对的雷达频段是个啥概念

  8-40GHz基本在特高频(SHF)波段,相应的波长约为0.75厘米至4厘米,或者说,它对应的是X波段、Ku波段、K波段和Ka波段这几个厘米波段。我们知道,雷达频率越高(或者说波长越短)探测精度就越高,而探测距离就越小,因此你要想看得远就选低频长波雷达,而要想看得准就选高频短波雷达。目前世界上主流的对空探测雷达(陆基和海基的)为兼顾探测距离和探测精度,大多集中在L、S、C这几个1-6GHz的分米波段,而绝大多数的火控雷达则几乎清一色地集中在X波段,少数像阿帕奇武装直升机上的甚至用毫米波雷达。特别值得强调的是,主流战斗机,不管是新标四代还是五代的,不管是脉冲多普勒的还是相控阵体制的,几乎全是X波段雷达。

  这下我们就看清了,这款SH6隐身膜,几乎就是为战斗机量身订制的。采用它时,其针对地面、舰载乃至预警机雷达的隐身作用并不特别突出,但它对付敌方战斗机雷达的效果特别明显。换言之,它并非立足于不被发现,而是追求不被打到。

  隐身材料都是只针对某个特定频段效果突出的,想到全兼顾很难做到。这个8至40GHz应该算是隐身材料里比较宽频的了,且其核心性能集中在最关键的波段。

  二、它的隐身效果又如何?

  10至15dB是个啥概念?这意味着可把飞机的RCS降低一个指数级以上,比如原来10平米的可以控制在1平米以内。通常认为,能降一个指数级上,基本上可以称为准隐身战机,而降两个指数级以上
则堪称真正的隐身战机。美国的F22,一般估计它能降28dB(美军曾吹过它在某个特定的角度可降40dB)。但你得知道,这是采用所有隐身措施的结果,包括结构设计等。一般来说,隐身战机的隐身效果有三分之二来自结构设计,而三分之一才是靠隐身涂层。我们仅靠一层膜就已取得10至15dB的效果,应该是很不错的了,这极大地降低了结构设计方面做文章的压力,毕竟表面涂层不改气动,而结构隐身太费劲了。当然,靠它这个水平尚不能实现全隐身,还得结合结构隐身,特别是要在防分米波探测雷达方面多下点功夫。

  那么它跟国外隐身材料比性能又如何呢?隐身材料从原理上主要分结构性隐身材料和隐身涂层(后者又分磁损的和电损的),近年来纳米复合技术等也很流行。一般能取得10dB以上的就已经算不错的了,我也确实看到过有声称达到20dB水平的,但这些的结构重量都非常大,通常会有每平米4公斤左右的水平,刷得非常厚,容易开裂,也很难打理。要知道,战机设计是要为节省天下每克重量而奋斗的,你这重量刷上去能把设计师整崩溃了。所以这些传统材料虽然性能不弱,但恐怕只能少量用于关键部位。

  红外隐身也是个值得关注的领域。这方面不是仅把喷口的红外特征降低就可以完事大吉的,目前主流的红外格斗弹均具有全向攻击能力,可以追踪机身空气摩擦产生的热量实现迎头攻击。更何况,现在先进战机普遍采用红外前视探测仪作为对火控雷达的补充,对常规战机的前部探测距离已接近百公里水平,超过火控雷达对隐身目标的探测能力。这说明光有雷达隐身是没用的,降低全机红外特征势在必行。通常红外涂层是采用高导电性材料,容易与传统的雷达隐身材料打架而不易做到一起。过去我看到过有报导说日本和德国科学家曾搞出来过多层复合的红外雷达隐身材料,我们这次搞的也是这种复合原理,虽然文章没提具体数据,但使用了“极大降低红外辐射波”的用语,性能应该相当不错。

  这种SH6在兼顾红外与雷达隐身性能的同时,将重量降低到每平米0.7千克,确实是令人惊讶的突破。这样大进步,只可有在原理和工艺上出现重大突破时才能取得。

  三、它的应用前景有多大?

  由以上分析可知,这种SH6新型隐身膜对主流火控雷达的隐身效果好于对探测雷达,其雷达隐身性能虽然并没有特别惊人的突破,但已接近一流水平,同时成功地兼具出色的红外隐身性能,可以满足四代机对材料隐身的要求。相对其它国家的材料,它在重量上优势极为明显,可使我新标五代隐身战机研制的结构设计压力减少,隐身的全向性更好,或者说同样隐身性能时航程载弹指数及机动性明显提升,包括服役后的可维护性大大改善。我不知道这种新隐身膜与传统材料可否结合使用,如是,则隐身能力可望更上层楼,并且解决传统材料不易打理的难题。

  另外,这东东在新标四代非隐身机或半隐身性的改造方面更是大有可为。因为这类四代机当初设计时并未多考虑隐身因素,其结构已经是很难再动了,更需要在涂层上下工夫,而过厚过重的传统隐身材料至少会造成重量上的负担。而有了这种新型隐身膜,可以在代价很小的情况下非常方便地改造旧机。就像我前面分析的,即使不做其它任何改进,仅此一膜,即可将非隐身性直接提升到准隐身性的水平,比如将歼11系列的RCS降低到1米多的水平,将歼10降低到1米以下的水平,使对方雷达对我机探测距离下降三分之一至一半的左右。而且敌超视距空空弹上也是靠弹载主动雷达导引头制导的,对典型战机的作用距离通常不超过30公里,你把它压到十几公里时,它就更容易打丢。因此用这种材料可在超视距空战占据巨大优势。同时它也极大降低了我机红外可探测性,减少被对方红外前视探测器发现的距离,并降低近距格斗时被对方红外弹锁定的概率。

  大家不难推测,这东东还可以方便地应用到我军各类导弹上去,尤其是对巡航导弹、反舰导弹、空地导弹等突防类兵器来说,虽然此材料针对敌低频的搜索雷达的隐身性能并不突出,但敌方的高频火控雷达却很难锁定它,使拦截效率极大降低,可大大提高突防概率。反正敌方拦截兵器基本上都是雷达与红外两种导引头为主,它的双反隐身能力都能管上用。它对地面武器装备的作用还不好说,除了成本问题,目前敌武装直升机主要使用毫米波雷达,比这种膜的核心隐身波段频率更高波长更短,雷达效果恐怕不会太好,但红外隐身效果应该是不受影响的。

  这家新三海貌似是专作这方面的。企业是自负赢亏的,很少会干光技术上出采而实用性较差的产品,所以它研制成功的产品,应该会更容易产业化,相信会很快量产普及。

  总之吧,非常好的消息,标志着中国在隐身材料方面取得新的突破,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祝贺!
  
近日,网上热炒航空报发表一则关于中国研制成功优于西方隐身涂料的新型红外雷达隐身膜的消息,内容如下:

  日前,北京新三海特种材料有限责任公司研制成功SH6红外雷达隐身复合多元膜,已申请国防专利。国家权威机构多次检测,发现SH6复合多元膜可使8~40GHz频段内的雷达波衰减达10~15db,而每平方米的重量仅为0.7千克,还可极大降低红外辐射波,综合性能明显优于目前世界各国通用的雷达隐身涂料,将为提升我军作战效能和极大提高武器生存能力作出贡献。

  当雷达隐身涂料施工到各种武器装备上时,涂层厚度需在1毫米以上,每平方米重量在3~5千克以上,不仅施工周期长,而且因涂层厚,容易开裂脱落,维修困难,加之隐身频带窄,不能与红外隐身材料复合使用。这些不足之处多年来没有明显改进,使得飞行器及许多先进武器装备无法采用。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及其在军事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军事侦察技术手段已经实现了高技术化。精确制导武器的广泛应用,意味着战场目标“发现即可命中”,使武器装备系统、军事设施、作战部队生存能力及作战效能受到严重威胁。伪装和隐身技术作为反侦察手段已成为战场上必不可少的部分。

  SH6红外雷达隐身复合多元膜是由多层具有红外和雷达隐身功能的材料经精确计算和科学配置生成的复合材料构成,其中红外和雷达隐身技术已经批领了国防发明专利,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作为当今最具有领先水平的隐身遮障物,这种膜只需简单地遮盖到各种武器装备和军事设施表面上,就使天空、地面上的各种红外及雷达侦察设备发现不了和识别不了。(李小飞)



  军友们普大喜奔之余,对这则很短的消息似乎还是有点不明觉厉。我针对文中提到的几个数据,简单谈点个人的分析看法:


  一、它针对的雷达频段是个啥概念

  8-40GHz基本在特高频(SHF)波段,相应的波长约为0.75厘米至4厘米,或者说,它对应的是X波段、Ku波段、K波段和Ka波段这几个厘米波段。我们知道,雷达频率越高(或者说波长越短)探测精度就越高,而探测距离就越小,因此你要想看得远就选低频长波雷达,而要想看得准就选高频短波雷达。目前世界上主流的对空探测雷达(陆基和海基的)为兼顾探测距离和探测精度,大多集中在L、S、C这几个1-6GHz的分米波段,而绝大多数的火控雷达则几乎清一色地集中在X波段,少数像阿帕奇武装直升机上的甚至用毫米波雷达。特别值得强调的是,主流战斗机,不管是新标四代还是五代的,不管是脉冲多普勒的还是相控阵体制的,几乎全是X波段雷达。

  这下我们就看清了,这款SH6隐身膜,几乎就是为战斗机量身订制的。采用它时,其针对地面、舰载乃至预警机雷达的隐身作用并不特别突出,但它对付敌方战斗机雷达的效果特别明显。换言之,它并非立足于不被发现,而是追求不被打到。

  隐身材料都是只针对某个特定频段效果突出的,想到全兼顾很难做到。这个8至40GHz应该算是隐身材料里比较宽频的了,且其核心性能集中在最关键的波段。

  二、它的隐身效果又如何?

  10至15dB是个啥概念?这意味着可把飞机的RCS降低一个指数级以上,比如原来10平米的可以控制在1平米以内。通常认为,能降一个指数级上,基本上可以称为准隐身战机,而降两个指数级以上
则堪称真正的隐身战机。美国的F22,一般估计它能降28dB(美军曾吹过它在某个特定的角度可降40dB)。但你得知道,这是采用所有隐身措施的结果,包括结构设计等。一般来说,隐身战机的隐身效果有三分之二来自结构设计,而三分之一才是靠隐身涂层。我们仅靠一层膜就已取得10至15dB的效果,应该是很不错的了,这极大地降低了结构设计方面做文章的压力,毕竟表面涂层不改气动,而结构隐身太费劲了。当然,靠它这个水平尚不能实现全隐身,还得结合结构隐身,特别是要在防分米波探测雷达方面多下点功夫。

  那么它跟国外隐身材料比性能又如何呢?隐身材料从原理上主要分结构性隐身材料和隐身涂层(后者又分磁损的和电损的),近年来纳米复合技术等也很流行。一般能取得10dB以上的就已经算不错的了,我也确实看到过有声称达到20dB水平的,但这些的结构重量都非常大,通常会有每平米4公斤左右的水平,刷得非常厚,容易开裂,也很难打理。要知道,战机设计是要为节省天下每克重量而奋斗的,你这重量刷上去能把设计师整崩溃了。所以这些传统材料虽然性能不弱,但恐怕只能少量用于关键部位。

  红外隐身也是个值得关注的领域。这方面不是仅把喷口的红外特征降低就可以完事大吉的,目前主流的红外格斗弹均具有全向攻击能力,可以追踪机身空气摩擦产生的热量实现迎头攻击。更何况,现在先进战机普遍采用红外前视探测仪作为对火控雷达的补充,对常规战机的前部探测距离已接近百公里水平,超过火控雷达对隐身目标的探测能力。这说明光有雷达隐身是没用的,降低全机红外特征势在必行。通常红外涂层是采用高导电性材料,容易与传统的雷达隐身材料打架而不易做到一起。过去我看到过有报导说日本和德国科学家曾搞出来过多层复合的红外雷达隐身材料,我们这次搞的也是这种复合原理,虽然文章没提具体数据,但使用了“极大降低红外辐射波”的用语,性能应该相当不错。

  这种SH6在兼顾红外与雷达隐身性能的同时,将重量降低到每平米0.7千克,确实是令人惊讶的突破。这样大进步,只可有在原理和工艺上出现重大突破时才能取得。

  三、它的应用前景有多大?

  由以上分析可知,这种SH6新型隐身膜对主流火控雷达的隐身效果好于对探测雷达,其雷达隐身性能虽然并没有特别惊人的突破,但已接近一流水平,同时成功地兼具出色的红外隐身性能,可以满足四代机对材料隐身的要求。相对其它国家的材料,它在重量上优势极为明显,可使我新标五代隐身战机研制的结构设计压力减少,隐身的全向性更好,或者说同样隐身性能时航程载弹指数及机动性明显提升,包括服役后的可维护性大大改善。我不知道这种新隐身膜与传统材料可否结合使用,如是,则隐身能力可望更上层楼,并且解决传统材料不易打理的难题。

  另外,这东东在新标四代非隐身机或半隐身性的改造方面更是大有可为。因为这类四代机当初设计时并未多考虑隐身因素,其结构已经是很难再动了,更需要在涂层上下工夫,而过厚过重的传统隐身材料至少会造成重量上的负担。而有了这种新型隐身膜,可以在代价很小的情况下非常方便地改造旧机。就像我前面分析的,即使不做其它任何改进,仅此一膜,即可将非隐身性直接提升到准隐身性的水平,比如将歼11系列的RCS降低到1米多的水平,将歼10降低到1米以下的水平,使对方雷达对我机探测距离下降三分之一至一半的左右。而且敌超视距空空弹上也是靠弹载主动雷达导引头制导的,对典型战机的作用距离通常不超过30公里,你把它压到十几公里时,它就更容易打丢。因此用这种材料可在超视距空战占据巨大优势。同时它也极大降低了我机红外可探测性,减少被对方红外前视探测器发现的距离,并降低近距格斗时被对方红外弹锁定的概率。

  大家不难推测,这东东还可以方便地应用到我军各类导弹上去,尤其是对巡航导弹、反舰导弹、空地导弹等突防类兵器来说,虽然此材料针对敌低频的搜索雷达的隐身性能并不突出,但敌方的高频火控雷达却很难锁定它,使拦截效率极大降低,可大大提高突防概率。反正敌方拦截兵器基本上都是雷达与红外两种导引头为主,它的双反隐身能力都能管上用。它对地面武器装备的作用还不好说,除了成本问题,目前敌武装直升机主要使用毫米波雷达,比这种膜的核心隐身波段频率更高波长更短,雷达效果恐怕不会太好,但红外隐身效果应该是不受影响的。

  这家新三海貌似是专作这方面的。企业是自负赢亏的,很少会干光技术上出采而实用性较差的产品,所以它研制成功的产品,应该会更容易产业化,相信会很快量产普及。

  总之吧,非常好的消息,标志着中国在隐身材料方面取得新的突破,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祝贺!
  
换言之,它并非立足于不被发现,而是追求不被打到。
这个好啊,不像白头鹰光想着背地里下黑手,我这让你眼睁睁看到打不到,才是大侠风范。
长文,,支持下!!
不明觉厉。
这只是地面防飞机等空中探测的。至于飞机,想穿上这衣,除非不想飞了。
这种膜的强度、耐热性能未知,战斗机能否使用无解
感觉大家都在拼命练习武艺,你突然拿了把枪,咳咳
很牛逼的感觉
能报道,说明有更新的东西出来了,这个已经在推广阶段了。
看了  
舰艇用如何?
赶脚各类型导弹的鸭梨山大啊
我这老笔记本那可怜的分辨率,看上半部的斜体字,眼睛辛苦
性能看着挺牛,不知道对使用环境要求高不?
“作为当今最具有领先水平的隐身遮障物,这种膜只需简单地遮盖到各种武器装备和军事设施表面上,就使天空、地面上的各种红外及雷达侦察设备发现不了和识别不了。”
看这介绍,貌似是用在地面武器装备上的啊。
不明真相,期待大神解读


降低大气窗口的红外发射率的涂料还是有的,但这样一来,对于电磁波的吸收率也会降低。

降低大气窗口的红外发射率的涂料还是有的,但这样一来,对于电磁波的吸收率也会降低。
11年出来的东西,没有那个华裔,也不会这么快。


这企业就是一生产塑料薄膜板的。甚至以往信息都是中介什么塑料加工二手设备。。至于这技术到底如何,不要只看什么已经申请国防专利就认为ok货了,只要你愿意,专利是可以随便申请的,至于准不准那是另一回事。真正的国防方面的产品,必须经过鉴定与验证才能做出一定效能评价。另外,理论上甚至实验中很好的专利技术,但无法在实际中应用的例子也太多太多了。。

我甚至担心这企业不会是正处于融资或谈合作期间,故意以什么来抬身价,造声势。。。

这企业就是一生产塑料薄膜板的。甚至以往信息都是中介什么塑料加工二手设备。。至于这技术到底如何,不要只看什么已经申请国防专利就认为ok货了,只要你愿意,专利是可以随便申请的,至于准不准那是另一回事。真正的国防方面的产品,必须经过鉴定与验证才能做出一定效能评价。另外,理论上甚至实验中很好的专利技术,但无法在实际中应用的例子也太多太多了。。

我甚至担心这企业不会是正处于融资或谈合作期间,故意以什么来抬身价,造声势。。。
卫去病 发表于 2014-6-17 21:47
“作为当今最具有领先水平的隐身遮障物,这种膜只需简单地遮盖到各种武器装备和军事设施表面上,就使天空、 ...
国家权威机构多次检测,发现SH6复合多元膜可使8~40GHz频段内的雷达波衰减达10~15db
这段才有意义吧
对地面装备来说,红外隐身巳是最重要的防护手段,我军十分重视,可以说,一切都要搞红外隐身.
我军地面目标的红外防护将使敌空中打击效能大减,而且绝大多数空面武器发射平台将不得不进入我军的火网.
雷达不清楚,就不评论了。但是红外隐身,一定要怀疑一下。只要有温度的物体就有红外辐射,只要有温差就会被探测出来,当然,红外信号也和物体的发射系数有关,所以,就算是同样温度的不同物体,也会由于红外幅射不同而被探测出来。所以这家公司说的这个所谓的膜层就算有些红外隐身效果,应该也是针对某一特定环境设计的,或者再差点顶多是热传导稍慢或是象应急保暖膜一样,但时间稍长就会被加热,根本没有红外隐身价值。关键是,民企,果然是逐利而为,这本身没错,但用在军工上就是误国。
这东西也能吹,现在都是在搞纳米隐身涂料了,与其相比这东西算什么啊!!
海深蓝 发表于 2014-6-17 22:34
这企业就是一生产塑料薄膜板的。甚至以往信息都是中介什么塑料加工二手设备。。至于这技术到底如何,不要只 ...
你这个说法让我大跌眼镜,

是不是呀?

你这个不要乱说,...
这么轻薄?
飞机能用?
上飞行器的材料  要考虑的问题太多了  不同温度下的形变  高速气流下的物理特性  老化  可维护性  
这篇文章里一点都没提  怎么看都像是个忽悠
标志着中国在隐身材料方面取得新的突破,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祝贺!
Bearcat 发表于 2014-6-17 22:06
红外隐身归根到底还是要降低表面温度。一个薄薄的涂层,又怎么可能大幅降低温度呢?

涡轮发动机叶片上的 ...
树叶。。。
专业贴啊,顶!
cjdby_fans266 发表于 2014-6-18 09:01
你这个说法让我大跌眼镜,

是不是呀?
已经有哥们考证过了,上面说的没错,这个企业至少在对外所有宣传中没表现出什么核心竞争力,唯一申请的专利,是个标志牌
百度下“国防专利”,会发现蛮有趣的事情

其一,根据国防专利条例,绝密级的发明不得申请国防专利。(请自行琢磨若此神膜为真,是否有资格被列为绝密级)

其二,认定某产品拥有国防专利的文件,似乎本身就是机密级,并非可以公开宣传的信息。

其三,你几乎找不到公开报道为“拥有国防专利”的其他产品或者发明,能找到的----就这么一个神膜。
期待白菜花
通常会有每平米4公斤左右的水平

我靠,我要是总师,谁敢往灰机上刷这东西,我就直接把他煮了当菜吃。。。

PS:怎么会噶重捏,这得刷多厚啊,貌似路上画线的油漆也木有噶重滴。
半个军盲问问,022可用否?
好,不过老兄最好再多发几篇核潜艇的文章,去年那篇翻来覆去都看了好几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