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条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3/29 01:44:01
成飞的战斗机以龙命名。在歼-10“猛龙”已经大批列装、成为中国空中力量的主力之后,歼-20“威龙”成为人们的关注点。但除了从沈飞接手的歼-7 外,FC-1“枭龙”才是成飞的第一条龙。“枭龙” 身世多舛,但如今已经出落成巴基斯坦空军的头号主力。这架在巴基斯坦被称为JF-17“雷电”的战斗机在巴基斯坦已经装备了第16“黑豹”和第26“黑蜘 蛛”两个中队,正在装备第三个中队,现已形成15-18架的年产能力,有需要的话可以提速到年产30架。已经确认的计划到2015年生产150架,成飞和 巴基斯坦方面希望在未来10年里再增加300-500架订货。


“枭龙”在巴基斯坦空军成为JF-17“雷电”


“枭龙”采用成熟、低成本的技术达到中等以上的性能,性价比很高

“枭龙”是中国和巴基斯坦联合研制、主要由巴基斯坦生产的第三代战斗机。这个特殊身份使“枭龙”在国际军贸市场上具有特殊魅力,尤其是在经济负担能力不富 裕、具有切实国防需要同时又追求独立自主的中小国家中间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共同研制改进型和升级套件、合作生产的可能性进一步增强了吸引力。据说埃及、苏 丹、津巴布韦、孟加拉、伊朗、尼日利亚、缅甸、阿尔及利亚、厄立特里亚、斯里兰卡、乌干达等国都表示过兴趣,欧洲的阿塞拜疆、阿尔巴尼亚和南美的委内瑞拉 也表示了兴趣,还有报道说2013年的巴黎航展上阿根廷与中国商谈过联合制造“枭龙”的问题。

“枭龙”是作为轻小、简单、廉价的米格-21/歼-7的替代研制的,同样强调轻小、简单、廉价。“枭龙”在基本技术上尽量采用成熟技术,降低技术风险和研 发成本,但有选择地采用了部分先进技术,比如DSI进气道,利用后发优势,使技术水平和性能显著超过早期第三代战斗机。从一开始,“枭龙”就具有优秀的近 距格斗能力。在装备SD-10中程空空导弹之后,“枭龙”也具有优秀的超视距空战能力。据报道,“枭龙”在巴基斯坦空军内部与F-16的多次对抗性实战演 习中,能够始终一致地做到先敌发现、先敌开火,性能大大超过F-16A Block15 OCU,接近更先进的F-16C Block52。由于巴基斯坦空军的F-16C Block 52数量不足,JF-17“雷电”已经成为事实上的空战主力。一般认为,“枭龙”的性能也可与印度的米格-29升级型相匹敌。


在巴基斯坦空军内部的对抗演练中,“枭龙”能稳定地战胜早期F-16A Block15 OCU,与先进的F-16 Block52也性能相近

“枭龙”当然不是完美无缺的。“枭龙”最大的优点在于轻小、简单和廉价,最大的局限也来自于此,导致航程和载弹量难以与更大、更重的战斗机(如F-16 Block 52)相匹敌,在电子技术和武器系统上也难以采用豪华配备。但这对广大中小国家来说并不是致命的缺点。对于这些中小国家来说,“枭龙”的航程够用了,电子 和武器系统的性能和载弹量对于预期的中低战争烈度也够用了。在广大战场上与F-22、F-35、B-2这样的豪华阵容厮杀本来就不是中小国家的战略基点所 在。另一方面,轻小、简单、廉价不仅降低了原始采购的压力,还降低了日常运作的压力和对基地、备件、空地勤人员训练的要求。

现在的世界很复杂。一方面,把所有国家都卷入火海的世界大战的危险降低了;另一方面,局部冲突和非常规冲突的频率和烈度增加了。空中力量对现代战争的影响 越来越大,但很多中小国家的由于种种原因,现役主力战斗机还是第二代,典型为米格-21和F-5系列,不仅在性能上早已老旧,在剩余寿命上也已经到了影响 基本的飞行安全的地步,急需换代。一步升级到具有隐身、超巡和其他先进性能的第四代战斗机不现实,具有后期第三代特征的轻小、简单、廉价战斗机有很大的需 求,“枭龙”自然成为理想的候选。


不仅在战场上,在商场上,印度“光辉”也是“枭龙”的主要对手。不过这架“光辉”的光芒有点太亮,不知道怎么回事。按说这些“光辉”的使用时间都还不长,怎么会涂层剥落这么厉害?


韩国的KAI F-50(这是双座型)是另一个强劲的竞争对手

“枭龙”不是唯一的候选,印度“光辉”(也称LCA)和韩国F-50也在竞争同一市场,当然还有美欧的F-16、F-18、米格-29/米格-35、“台 风”、“阵风”、“鹰狮”等。“台风”、“阵风”、F-16、F-18的价格太高,定位不同,“枭龙”与他们之间不存在真正的竞争关系,有经济实力考虑前 者的不会考虑“枭龙”,反之亦然。“鹰狮”与米格-29/米格-35的价格要低一些,但依然大大高于“枭龙”,实际上也不存在竞争关系。印度“光辉”在理 论上与“枭龙”具有相同的定位(都是米格-21/歼-7的替代)和相似的战术技术指标,但“光辉”的研发与生产堪称现代战斗机历史上的坏典型,在印度空军 的列装都是难产,在可预见的将来没有批量出口的现实前景。韩国F-50则是从教练机改装而来的,属于“业余”战斗机,在性能和潜力上难以与“枭龙”匹敌, 而且还由于大量采用美国技术而受到美国的出口控制。“枭龙”出口的最大竞争者实际上不是任何一种新生产的战斗机,而是世界市场上大量存在的二手第三代战斗 机。

第三代战斗机是在冷战高峰研发的,产量很大。F-16达到4500架以上,米格-29达到1600架以上,F-15、F-18(包括E/F)、苏-27 /30等都达到1500架以上,幻影2000也达到600多架,与新一代的“台风”、“阵风”、F-22相比,都是很大的产量。就是号称未来产量最大的 F-35也不能与F-16比数量。当年因为冷战压力,不少国家大量装备第三代战斗机。几十年用下来,除了寿命到期报废的,还有很多早期第三代战斗机已经到 了寿命的中后期,累计机械磨损使得日常运作开支开始增加,电子系统的升级压力则使得继续使用的效费比进一步下降。另外,冷战结束后,和平红利使很多有关国 家的国防需求降低,加上民生开支和经济呆滞带来的预算压力,使得大批第三代战斗机提前退出现役,涌入二手市场。以F-16为例,北欧四国是F-16最早的 用户之一,其中比利时共订购160架,丹麦70架,荷兰213架,挪威74架。现在比利时还有54架,丹麦30架,荷兰68架,挪威57架。很多北欧F- 16都作为二手战斗机出售,其他国家也一样,最大头当然还是来自美国。


战斗机二手市场上,早期F-16很热火,这是荷兰空军的F-16 Block10 OCU,在欧洲裁军大潮中,北欧四国的F-16大量出现在二手市场上


但先进军事装备越来越像IT,要不断升级,而且不能“跳级”,给用户带来很大的负担,英国“阿帕奇”就是这个问题,几乎被迫提前退役。二手战斗机的初始价格可能低廉,但升级价格是“全价”,不得不考虑


欧美系二手战斗机还有制裁问题,如果因为政治上的分歧而丧失国防独立,这是不可承受之重。巴基斯坦、印尼、委内瑞拉都吃过这个苦头,这是委内瑞拉的F-16,现在就有制裁的问题

这些二手的第三代战斗机很多已经经过中期升级和结构延寿,价格远远低于全新的类似战斗机,很多还是作为美国或者西方军援的半送品,那样成本就更低了。问题 是,低价可能只是一个假象。以二手F-16为例,作为更大、更重的战斗机,日常运作费用(维修、燃油、备件)必然高于“枭龙”。更重要的是,二手战斗机的 剩余寿命不可能与全新的“枭龙”相比。同样出动率的话,“枭龙”的全寿命下来,二手F-16可能需要换几茬了,累计的重复采购是原始价格较低的优势荡然无 存。当然,这与二手F-16的状态、升级和延寿有关,但状态越好,升级越完全,延寿越到位,价格也就越高。说到升级,即使没有实质性的性能提升或者设备更 新,美国也经常迫使盟国对自有美国装备同步升级,这样可以帮助厂商缩小技术支援的范围,节约公司开支,但增加用户开支。比如像微软,即使Windows XP完全适合用户需要,用户也面临要么升级到Windows 8、要么失去微软未来技术支援的困境。有时连跳跃升级都不可以,错过的中间升级版本必须按顺序补起来,才能升级到最新版本。英国“阿帕奇”武直就是这样的 情况,要么进行昂贵的升级,要么波音将中断技术支援,被迫提前退役。

二手F-16的另一个问题是美国的军援政治。在热乎的时候,美国可以半卖半送;在看不顺眼的时候,一纸禁运就可以使一个国家的空军趴窝,印度尼西亚、委内 瑞拉、巴基斯坦等国都吃过这个苦头。相比之下,中国在国际军售问题上坚持去政治化的做法,把军售与政治影响脱钩,供货独立、可靠。“枭龙”现在还在使用俄 罗斯的RD93发动机,但中国航空发动机研发正在起飞的前夜,先进中推的研制成功和用于“枭龙”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到那时,“枭龙”的供应就更不受第三国 影响了。法国也有这样的信誉,但法国在马岛战争和海湾战争中的作为使得法国的这一信誉遭到质疑。另外,法国战斗机在设计寿命上就不如美国,法国战斗机也常 常只能发射法国武器,对使用带来较大的限制。

“枭龙”的基本武器系统是中国研制的。历史上,中国的机载武器有过品种少、性能不足的缺点,但中国机载武器工业正在与中国航空工业同步发展,“霹雳”系列 空空导弹、SD-10中程空空导弹、“雷石”系列滑翔制导炸弹、“蓝天”攻击吊舱等已经具有先进水平,更多、更完整的先进武器系列正在形成,具有明确可靠 的升级路线。更重要的是,“枭龙”采用开放结构和国际通用标准,容易与欧美或者俄罗斯的武器系统相容。中国向巴基斯坦提供的装备与欧美标准相容已经有很长 历史了,巴基斯坦歼-6就能够发射“响尾蛇”和马特拉“魔术”空空导弹,巴基斯坦歼-7装备有意大利火控雷达,中国军工与俄罗斯的渊源使得与俄罗斯武器相 容更是不在话下。“枭龙”的武器兼容性实际上反而是一般美欧或者俄罗斯战斗机达不到的。

“枭龙”还在推出改进型,Block 2具有空中加油能力和改进的航电,Block 3将包括双座型和更多的系统升级。“枭龙”是成为的第一条龙,但歼-10的改进、歼-20的研制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一系列重大技术突破已经或者即将成为 现实,包括主动电扫雷达、环视光电系统、先进电子战系统等,只要有需求,并在成本控制目标之内,这些先进技术渗透到“枭龙”没有任何技术困难。 “枭龙”在气动设计上有意比较保守,以降低技术风险,控制成本。但在更先进的技术日益成熟、风险降低之后,不排除采用的可能。比如说,保形油箱可以增加航 程,解放翼下外挂点,加强战斗力;全数字电传飞控、更多复合材料结构也是一样。

在隐身时代,毫不考虑隐身的战斗机是要吃亏的。“枭龙”要做隐身大改就违背低成本的原则了,但进一步的隐身修形依然是可能的。据测算,代表典型第三代战斗 机雷达反射特征的以色列“狮”(Lavi)式战斗机的雷达反射面积大约为9平方米,其中3平方米来自进气道,3平方米来自雷达天线,2平方米来自座舱,其 余部分(机翼、机体等)加起来大约1平方米。采用屏蔽和吸波涂层后,进气道可以下降到0.4-0.5平方米;倾斜安装的主动电扫雷达天线可以下降到 0.3-0.4平方米,镀金属膜的座舱盖可以下降到0.15平方米,这样即使机翼和机体其他部分没有任何处理,全机也下降到不到2平方米。如果机体采用锯 齿形舱盖、吸波涂层和其他措施,则全机有望降低到1.5平方米以下。如果配备像F-18E Block 3那样的隐身外挂武器吊舱,还可以进一步降低,达到1.1平方米以下的半隐身飞机水平。虽然还是不能达到真正的隐身,依然可以实质性地降低对方火控雷达的 锁定距离。“枭龙”量产型已经采用DSI进气道,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进一步的隐身修形实际上都是相对容易实现的部分。更重要的是,这些技术不仅可以用于 新造“枭龙”,大多也可以用于现有“枭龙”的升级,极大地增强了“枭龙”的竞争力。

“枭龙”的双座型则有另外的意义。双座“枭龙”当然是战斗教练机,不仅可以用于对飞行员提供换型训练和高级战术训练,也保留了完整的作战能力,可以用作战 斗机或者编队指挥机。但双座“枭龙”也为中小国家的空军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机会。传统上,飞行员训练由初级教练机到中级教练机到高级教练机循序渐进,然后过 渡到战斗教练机,最后成为合格的战斗机飞行员。但随着现代高级教练机的性能提高,高教的定位逐渐模糊,开始兼具对地攻击甚至轻型战斗机的任务,韩国T- 50/F-50就是典型,中国L-15也是这个思路。另一方面,传统中教采用涡桨发动机后,使用成本大幅度降低,逼近传统初教,性能则直逼传统高教,大有 通吃的势头,这也是高教向“业余”战斗机方向发展的动力之一。但这样的高教在成本上已经没有相对于战斗机的传统优势,而性能依然受到教练机基本设计和要求 的局限,地位很是尴尬。双座“枭龙”则从另一个方向解决同一个问题,用相当于现代高教的购置和运作成本替代高教的作用,但完整的作战能力则是任何高教不可 能比拟的。这样,与现代涡桨中教相结合,可以大大理顺飞行员的训练过程,减少机型,缩短训练时间,降低飞行员训练成本,提高效率。

“枭龙”是以外销为目标而设计的。“枭龙”还没有打开外销市场,关键在于全寿命经济性和巨大发展潜力没有得到有效地展示,单纯强调低廉的原始采购价格是不 够的。但“枭龙”的前景是美好的。有意思的是,和“枭龙”差不多同时代开始研制的印度“光辉”不仅没有形成战斗力,而且走了完全相反的两条路。“枭龙”是 从中美合作的“超7”开始的,但脱胎换骨后,越来越走上独立自主发展的道路;“光辉”是从印度自主研制开始的,但越来越走向外购系统组装的道路,而且都是 关键系统,如发动机和数字飞控。不过这是另一个话题了。

我认为是排在J10后的第二条龙,转自晨枫博客:http://zhouf601117.blog.163.com/blog/static/12655106620145805135977/成飞的战斗机以龙命名。在歼-10“猛龙”已经大批列装、成为中国空中力量的主力之后,歼-20“威龙”成为人们的关注点。但除了从沈飞接手的歼-7 外,FC-1“枭龙”才是成飞的第一条龙。“枭龙” 身世多舛,但如今已经出落成巴基斯坦空军的头号主力。这架在巴基斯坦被称为JF-17“雷电”的战斗机在巴基斯坦已经装备了第16“黑豹”和第26“黑蜘 蛛”两个中队,正在装备第三个中队,现已形成15-18架的年产能力,有需要的话可以提速到年产30架。已经确认的计划到2015年生产150架,成飞和 巴基斯坦方面希望在未来10年里再增加300-500架订货。


“枭龙”在巴基斯坦空军成为JF-17“雷电”


“枭龙”采用成熟、低成本的技术达到中等以上的性能,性价比很高

“枭龙”是中国和巴基斯坦联合研制、主要由巴基斯坦生产的第三代战斗机。这个特殊身份使“枭龙”在国际军贸市场上具有特殊魅力,尤其是在经济负担能力不富 裕、具有切实国防需要同时又追求独立自主的中小国家中间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共同研制改进型和升级套件、合作生产的可能性进一步增强了吸引力。据说埃及、苏 丹、津巴布韦、孟加拉、伊朗、尼日利亚、缅甸、阿尔及利亚、厄立特里亚、斯里兰卡、乌干达等国都表示过兴趣,欧洲的阿塞拜疆、阿尔巴尼亚和南美的委内瑞拉 也表示了兴趣,还有报道说2013年的巴黎航展上阿根廷与中国商谈过联合制造“枭龙”的问题。

“枭龙”是作为轻小、简单、廉价的米格-21/歼-7的替代研制的,同样强调轻小、简单、廉价。“枭龙”在基本技术上尽量采用成熟技术,降低技术风险和研 发成本,但有选择地采用了部分先进技术,比如DSI进气道,利用后发优势,使技术水平和性能显著超过早期第三代战斗机。从一开始,“枭龙”就具有优秀的近 距格斗能力。在装备SD-10中程空空导弹之后,“枭龙”也具有优秀的超视距空战能力。据报道,“枭龙”在巴基斯坦空军内部与F-16的多次对抗性实战演 习中,能够始终一致地做到先敌发现、先敌开火,性能大大超过F-16A Block15 OCU,接近更先进的F-16C Block52。由于巴基斯坦空军的F-16C Block 52数量不足,JF-17“雷电”已经成为事实上的空战主力。一般认为,“枭龙”的性能也可与印度的米格-29升级型相匹敌。


在巴基斯坦空军内部的对抗演练中,“枭龙”能稳定地战胜早期F-16A Block15 OCU,与先进的F-16 Block52也性能相近

“枭龙”当然不是完美无缺的。“枭龙”最大的优点在于轻小、简单和廉价,最大的局限也来自于此,导致航程和载弹量难以与更大、更重的战斗机(如F-16 Block 52)相匹敌,在电子技术和武器系统上也难以采用豪华配备。但这对广大中小国家来说并不是致命的缺点。对于这些中小国家来说,“枭龙”的航程够用了,电子 和武器系统的性能和载弹量对于预期的中低战争烈度也够用了。在广大战场上与F-22、F-35、B-2这样的豪华阵容厮杀本来就不是中小国家的战略基点所 在。另一方面,轻小、简单、廉价不仅降低了原始采购的压力,还降低了日常运作的压力和对基地、备件、空地勤人员训练的要求。

现在的世界很复杂。一方面,把所有国家都卷入火海的世界大战的危险降低了;另一方面,局部冲突和非常规冲突的频率和烈度增加了。空中力量对现代战争的影响 越来越大,但很多中小国家的由于种种原因,现役主力战斗机还是第二代,典型为米格-21和F-5系列,不仅在性能上早已老旧,在剩余寿命上也已经到了影响 基本的飞行安全的地步,急需换代。一步升级到具有隐身、超巡和其他先进性能的第四代战斗机不现实,具有后期第三代特征的轻小、简单、廉价战斗机有很大的需 求,“枭龙”自然成为理想的候选。


不仅在战场上,在商场上,印度“光辉”也是“枭龙”的主要对手。不过这架“光辉”的光芒有点太亮,不知道怎么回事。按说这些“光辉”的使用时间都还不长,怎么会涂层剥落这么厉害?


韩国的KAI F-50(这是双座型)是另一个强劲的竞争对手

“枭龙”不是唯一的候选,印度“光辉”(也称LCA)和韩国F-50也在竞争同一市场,当然还有美欧的F-16、F-18、米格-29/米格-35、“台 风”、“阵风”、“鹰狮”等。“台风”、“阵风”、F-16、F-18的价格太高,定位不同,“枭龙”与他们之间不存在真正的竞争关系,有经济实力考虑前 者的不会考虑“枭龙”,反之亦然。“鹰狮”与米格-29/米格-35的价格要低一些,但依然大大高于“枭龙”,实际上也不存在竞争关系。印度“光辉”在理 论上与“枭龙”具有相同的定位(都是米格-21/歼-7的替代)和相似的战术技术指标,但“光辉”的研发与生产堪称现代战斗机历史上的坏典型,在印度空军 的列装都是难产,在可预见的将来没有批量出口的现实前景。韩国F-50则是从教练机改装而来的,属于“业余”战斗机,在性能和潜力上难以与“枭龙”匹敌, 而且还由于大量采用美国技术而受到美国的出口控制。“枭龙”出口的最大竞争者实际上不是任何一种新生产的战斗机,而是世界市场上大量存在的二手第三代战斗 机。

第三代战斗机是在冷战高峰研发的,产量很大。F-16达到4500架以上,米格-29达到1600架以上,F-15、F-18(包括E/F)、苏-27 /30等都达到1500架以上,幻影2000也达到600多架,与新一代的“台风”、“阵风”、F-22相比,都是很大的产量。就是号称未来产量最大的 F-35也不能与F-16比数量。当年因为冷战压力,不少国家大量装备第三代战斗机。几十年用下来,除了寿命到期报废的,还有很多早期第三代战斗机已经到 了寿命的中后期,累计机械磨损使得日常运作开支开始增加,电子系统的升级压力则使得继续使用的效费比进一步下降。另外,冷战结束后,和平红利使很多有关国 家的国防需求降低,加上民生开支和经济呆滞带来的预算压力,使得大批第三代战斗机提前退出现役,涌入二手市场。以F-16为例,北欧四国是F-16最早的 用户之一,其中比利时共订购160架,丹麦70架,荷兰213架,挪威74架。现在比利时还有54架,丹麦30架,荷兰68架,挪威57架。很多北欧F- 16都作为二手战斗机出售,其他国家也一样,最大头当然还是来自美国。


战斗机二手市场上,早期F-16很热火,这是荷兰空军的F-16 Block10 OCU,在欧洲裁军大潮中,北欧四国的F-16大量出现在二手市场上


但先进军事装备越来越像IT,要不断升级,而且不能“跳级”,给用户带来很大的负担,英国“阿帕奇”就是这个问题,几乎被迫提前退役。二手战斗机的初始价格可能低廉,但升级价格是“全价”,不得不考虑


欧美系二手战斗机还有制裁问题,如果因为政治上的分歧而丧失国防独立,这是不可承受之重。巴基斯坦、印尼、委内瑞拉都吃过这个苦头,这是委内瑞拉的F-16,现在就有制裁的问题

这些二手的第三代战斗机很多已经经过中期升级和结构延寿,价格远远低于全新的类似战斗机,很多还是作为美国或者西方军援的半送品,那样成本就更低了。问题 是,低价可能只是一个假象。以二手F-16为例,作为更大、更重的战斗机,日常运作费用(维修、燃油、备件)必然高于“枭龙”。更重要的是,二手战斗机的 剩余寿命不可能与全新的“枭龙”相比。同样出动率的话,“枭龙”的全寿命下来,二手F-16可能需要换几茬了,累计的重复采购是原始价格较低的优势荡然无 存。当然,这与二手F-16的状态、升级和延寿有关,但状态越好,升级越完全,延寿越到位,价格也就越高。说到升级,即使没有实质性的性能提升或者设备更 新,美国也经常迫使盟国对自有美国装备同步升级,这样可以帮助厂商缩小技术支援的范围,节约公司开支,但增加用户开支。比如像微软,即使Windows XP完全适合用户需要,用户也面临要么升级到Windows 8、要么失去微软未来技术支援的困境。有时连跳跃升级都不可以,错过的中间升级版本必须按顺序补起来,才能升级到最新版本。英国“阿帕奇”武直就是这样的 情况,要么进行昂贵的升级,要么波音将中断技术支援,被迫提前退役。

二手F-16的另一个问题是美国的军援政治。在热乎的时候,美国可以半卖半送;在看不顺眼的时候,一纸禁运就可以使一个国家的空军趴窝,印度尼西亚、委内 瑞拉、巴基斯坦等国都吃过这个苦头。相比之下,中国在国际军售问题上坚持去政治化的做法,把军售与政治影响脱钩,供货独立、可靠。“枭龙”现在还在使用俄 罗斯的RD93发动机,但中国航空发动机研发正在起飞的前夜,先进中推的研制成功和用于“枭龙”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到那时,“枭龙”的供应就更不受第三国 影响了。法国也有这样的信誉,但法国在马岛战争和海湾战争中的作为使得法国的这一信誉遭到质疑。另外,法国战斗机在设计寿命上就不如美国,法国战斗机也常 常只能发射法国武器,对使用带来较大的限制。

“枭龙”的基本武器系统是中国研制的。历史上,中国的机载武器有过品种少、性能不足的缺点,但中国机载武器工业正在与中国航空工业同步发展,“霹雳”系列 空空导弹、SD-10中程空空导弹、“雷石”系列滑翔制导炸弹、“蓝天”攻击吊舱等已经具有先进水平,更多、更完整的先进武器系列正在形成,具有明确可靠 的升级路线。更重要的是,“枭龙”采用开放结构和国际通用标准,容易与欧美或者俄罗斯的武器系统相容。中国向巴基斯坦提供的装备与欧美标准相容已经有很长 历史了,巴基斯坦歼-6就能够发射“响尾蛇”和马特拉“魔术”空空导弹,巴基斯坦歼-7装备有意大利火控雷达,中国军工与俄罗斯的渊源使得与俄罗斯武器相 容更是不在话下。“枭龙”的武器兼容性实际上反而是一般美欧或者俄罗斯战斗机达不到的。

“枭龙”还在推出改进型,Block 2具有空中加油能力和改进的航电,Block 3将包括双座型和更多的系统升级。“枭龙”是成为的第一条龙,但歼-10的改进、歼-20的研制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一系列重大技术突破已经或者即将成为 现实,包括主动电扫雷达、环视光电系统、先进电子战系统等,只要有需求,并在成本控制目标之内,这些先进技术渗透到“枭龙”没有任何技术困难。 “枭龙”在气动设计上有意比较保守,以降低技术风险,控制成本。但在更先进的技术日益成熟、风险降低之后,不排除采用的可能。比如说,保形油箱可以增加航 程,解放翼下外挂点,加强战斗力;全数字电传飞控、更多复合材料结构也是一样。

在隐身时代,毫不考虑隐身的战斗机是要吃亏的。“枭龙”要做隐身大改就违背低成本的原则了,但进一步的隐身修形依然是可能的。据测算,代表典型第三代战斗 机雷达反射特征的以色列“狮”(Lavi)式战斗机的雷达反射面积大约为9平方米,其中3平方米来自进气道,3平方米来自雷达天线,2平方米来自座舱,其 余部分(机翼、机体等)加起来大约1平方米。采用屏蔽和吸波涂层后,进气道可以下降到0.4-0.5平方米;倾斜安装的主动电扫雷达天线可以下降到 0.3-0.4平方米,镀金属膜的座舱盖可以下降到0.15平方米,这样即使机翼和机体其他部分没有任何处理,全机也下降到不到2平方米。如果机体采用锯 齿形舱盖、吸波涂层和其他措施,则全机有望降低到1.5平方米以下。如果配备像F-18E Block 3那样的隐身外挂武器吊舱,还可以进一步降低,达到1.1平方米以下的半隐身飞机水平。虽然还是不能达到真正的隐身,依然可以实质性地降低对方火控雷达的 锁定距离。“枭龙”量产型已经采用DSI进气道,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进一步的隐身修形实际上都是相对容易实现的部分。更重要的是,这些技术不仅可以用于 新造“枭龙”,大多也可以用于现有“枭龙”的升级,极大地增强了“枭龙”的竞争力。

“枭龙”的双座型则有另外的意义。双座“枭龙”当然是战斗教练机,不仅可以用于对飞行员提供换型训练和高级战术训练,也保留了完整的作战能力,可以用作战 斗机或者编队指挥机。但双座“枭龙”也为中小国家的空军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机会。传统上,飞行员训练由初级教练机到中级教练机到高级教练机循序渐进,然后过 渡到战斗教练机,最后成为合格的战斗机飞行员。但随着现代高级教练机的性能提高,高教的定位逐渐模糊,开始兼具对地攻击甚至轻型战斗机的任务,韩国T- 50/F-50就是典型,中国L-15也是这个思路。另一方面,传统中教采用涡桨发动机后,使用成本大幅度降低,逼近传统初教,性能则直逼传统高教,大有 通吃的势头,这也是高教向“业余”战斗机方向发展的动力之一。但这样的高教在成本上已经没有相对于战斗机的传统优势,而性能依然受到教练机基本设计和要求 的局限,地位很是尴尬。双座“枭龙”则从另一个方向解决同一个问题,用相当于现代高教的购置和运作成本替代高教的作用,但完整的作战能力则是任何高教不可 能比拟的。这样,与现代涡桨中教相结合,可以大大理顺飞行员的训练过程,减少机型,缩短训练时间,降低飞行员训练成本,提高效率。

“枭龙”是以外销为目标而设计的。“枭龙”还没有打开外销市场,关键在于全寿命经济性和巨大发展潜力没有得到有效地展示,单纯强调低廉的原始采购价格是不 够的。但“枭龙”的前景是美好的。有意思的是,和“枭龙”差不多同时代开始研制的印度“光辉”不仅没有形成战斗力,而且走了完全相反的两条路。“枭龙”是 从中美合作的“超7”开始的,但脱胎换骨后,越来越走上独立自主发展的道路;“光辉”是从印度自主研制开始的,但越来越走向外购系统组装的道路,而且都是 关键系统,如发动机和数字飞控。不过这是另一个话题了。

我认为是排在J10后的第二条龙,转自晨枫博客:http://zhouf601117.blog.163.com/blog/static/12655106620145805135977/
小龙有单子就可以改改~重点还是大龙
精神可嘉,但真没必要写那么多,都是尽人皆知的事实了。我觉得现在应该进入理性的市场细分阶段了,没必要继续赚吆喝,应该针对几个真正具有潜力的客户,重点攻关,否则都是看热闹的一大堆,看完了也就散场回家。阿根廷那样的合作伙伴真不看好,眼高手低,技术不咋样,要求一大堆。
枭龙隐身改型 是必须滴  是全球探索轻型机隐身化的一个重要探索

关键是钱呐
枭龙那RD93的寿命也不长 真心不见得比二手F16好多少 起码面对市场上大量的F16真没有优势
枭龙给我们带来最大的意义就是,真正的军品外销、国际化合作开发以及按用户的需求定制。
与先进的F-16 Block52也性能相近
说的有点过了,即使J10A这样说也牵强。
我在想,二十年后是不是大部分国家基本没有飞机或飞机很落后,因为四代机很贵的,全球会不会出现一次势力范围重分配的乱象?
接近更先进的F-16C Block52
gegemmm9 发表于 2014-6-8 19:36
我在想,二十年后是不是大部分国家基本没有飞机或飞机很落后,因为四代机很贵的,全球会不会出现一次势力范 ...
应该不会, 因为军火商要赚钱, 就会开发便宜的飞机, 而且还会借此机会对购买国的政治, 经济产生影响.
学习学习 发表于 2014-6-8 19:23
与先进的F-16 Block52也性能相近
说的有点过了,即使J10A这样说也牵强。
J10A制空能力是强于F16C/52的,对地则完全没法比,设计用途决定的。
巴铁第一号主力是F-16, 怎么可能是小龙!
我认为小龙作战能力要小于16的。同样的机体布局,但受限于发动机问题,航电可能也要BKC些。
如果国产的中推比RD93更给力,那么枭龙真的就是一龙了。
第一条?J10比小龙早吧?
当年这样宣传是J10没有正式解密啊
枭龙隐身改型 是必须滴  是全球探索轻型机隐身化的一个重要探索

关键是钱呐
等你搞沉默版,还不如直接买鹘鹰。
蚂蚁3 发表于 2014-6-8 17:38
小龙有单子就可以改改~重点还是大龙
赞同,市场和技术实力还是有很大关系的
学习学习 发表于 2014-6-8 19:23
与先进的F-16 Block52也性能相近
说的有点过了,即使J10A这样说也牵强。
呵呵,几十年的巨大差距,立马赶上并超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