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回眸之苏俄系坦克简史回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0 12:15:38


1. 从第一骑兵军谈起
一战对于俄国来说是个纯粹的痛苦回忆,除了帝国的解体外,百万人的伤亡,国家的分裂和内战,彻底蹂躏了东欧大平原。因此,在新一代苏俄军人的心目中,消耗战/静态战是最不可取的方略,而俄国内战则提供了机动作战的一次大好的演练机会。当时红军和各路白军都没有力量建立庞大的静态战体系,只能在大平原上上演一出出机动进攻/防御的戏码。而哥萨克和它的第一骑兵军在这个时代大出风头,并不是偶然的。当时红军对于机动车辆的关注一点也不落后于西方,但是不同的是,红军将领是把机动车辆当做骑兵的一种延续,当做一匹“铁马”来骑。1920年,红军便组建了合成化的坦克队,由坦克,摩托车,载重汽车甚至火车组成。从型号上讲,苏俄红军的第一辆坦克是法制的雷诺FT-17型坦克,从此便与法系的作战思路结下了不解之缘(更加注重机动和火力)。当然,当时大规模的骑兵机动战争是奠定基础的一切物质条件所在。

2. 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下的转机
内战结束后,为了恢复国民经济,苏俄曾经一度暂停了对坦克的大规模开发工作。直至1929年经济危机,以及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执行,坦克工业如雨后春笋般在苏联的大地上崛起了。当时,英国卡登罗伊德轻型坦克被改进为T-27,维克斯-E坦克被改进为大名鼎鼎的T-26,而BT快速坦克则是得益于从美国花了1万美金买下的克里斯蒂式行走装置,成为了后来T-34的重要基石。

3. 西班牙内战和图哈切夫斯基的理论体系
图哈切夫斯基的理论体系已经享誉日久。但是他的理论本身也是在不断发展之中。步兵支援坦克、远距离步兵支援坦克和远距离机动坦克的三大分类法,指导了苏联在30年代后期的坦克研发趋势。但是1938年,苏联著名坦克设计师科什金却认为,将来需要一种通用坦克,涵盖了步兵支援和远距离机动这两个作战范畴,其结果就是革命性的T-34坦克。这种坦克很好的总结了西班牙内战的经验,不再固执地把坦克功能拆分开来,而是试图研制一种“主战”的坦克。

4. 战后的循序渐进
一个最令人惊讶的事实就是,今天在T-90坦克上使用的发动机,源自于二战时T-34坦克的B-2型柴油机。从T34起,苏联不断提高B2的性能,T34/54/55/62/72/T80U/T90,2S系列自行火炮除122外,BMP1/2/3,BTR80,BMD1/2/3,包括重型卡车,坦克牵引车,远程火箭/战术/战略导弹发射车等,全都是B2族发动机,创造了后勤上空前的奇迹。如果说动力系统是机械化时代战争的心脏的话,那么B-2柴油机家族的繁盛,便足以指明苏俄坦克发展的一种重要思路,就是循序渐进式的发展。从T-54到T-90,俄国坦克一直保持了较为统一的风格,从人机操控,到火力、动力、装甲设计思路。

5. 坦克到底是一种重骑兵还是轻骑兵
坦克在世界战争舞台的登场是以重骑兵形象出现的。厚重的装甲和火力,对敌人防御阵型的碾压等等。但是苏联红军对坦克的使用却是从轻骑兵的长途奔袭角度来考虑的。图哈切夫斯基在他的理论强调,坦克最大的价值不是用于突破,而是用于扩大和发展胜利,我们在大纵深战役理论里明显地看到了第一骑兵军,甚至当年蒙古铁骑的身影。二战后,苏联的战役思想在大纵深和核火力突击来回摇摆,从迷信核武器的作用,到渐渐回归常规威慑。我们在苏联坦克身上也可以看到这种变化。曾经有一度苏联坦克取消了高射机枪,因为在核大战环境下车长是没有办法探出身体来操作机枪的,至于防空任务,可以交给后面自行防空高炮来解决。
为了保障坦克在敌人领域的作战能力,苏联人把坦克尽量设计地轻些,体积小些,并且把主要防御力部署在了坦克正面。轻小的,简单的结构有利于在敌人领域里作战时减小后勤压力。而较为强大的火炮则有利于对付各类难啃的硬目标。在动力上尝试了二冲程的柴油机和燃气轮机,目的也是简化后勤保障,提升动力系统的可靠性。可见,苏联把坦克一直视作较为简单,后勤保障压力较小的轻骑兵,而不是昂贵而精致的重骑兵。

6. 坦克是正兵还是奇兵
宋朝人陈亮在《酌古论·李靖》谈到:“正兵,节制之兵也;奇兵,简捷之兵也。”自从《老子》提出“以正治国,以奇用兵”后,《孙子兵法》提出了“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的观点,其他各兵家都对奇、正问题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和解释。《李卫公问对》说:“善用兵者,无不正,无不奇,使敌莫测。故正亦胜,奇亦胜。”《李卫公问对》又把“示形”与奇、正联系起来,认为“示形”,就是用奇兵迷惑敌人,而不是用正兵。它说:“故形之者,以奇示敌,非吾正也;胜之者,以正击敌,非吾奇也。此谓奇正相变。”通过“示形”,也就是把奇兵变为正兵,把正兵变为奇兵,“变化莫测”,使敌人不知虚实,无法了解真实情况。
无论是在大纵深作战理论还是80年代的立体战争理论,都涉及到快速地对敌人薄弱环节进行打击的问题。但是究竟什么是薄弱环节?敌人是不会主动暴露给你的,而且即便是强大的防御体系,在遭到火力打击后也可能会变为薄弱环节。因此,一旦苏军展开全纵深、全时空的火力打击,作为防守方实际上不那么容易判断出来苏军的进攻方向。究竟哪里的火力打击是佯动,哪里的是投入装甲部队的真正举动?在前线的火力打击是正兵,但却发挥了掩护真正的突击部队从不同方向进攻的可能性, 那么它就变为了奇兵。如果把坦克用于在前沿阵地突击作战,那么它就是正兵,如果用于在敌后作战,那么它就是奇兵。因此在设计坦克时,如果是希望发挥正兵的作用或奇兵的作用,对坦克的性能就要做出删减。

1. 从第一骑兵军谈起
一战对于俄国来说是个纯粹的痛苦回忆,除了帝国的解体外,百万人的伤亡,国家的分裂和内战,彻底蹂躏了东欧大平原。因此,在新一代苏俄军人的心目中,消耗战/静态战是最不可取的方略,而俄国内战则提供了机动作战的一次大好的演练机会。当时红军和各路白军都没有力量建立庞大的静态战体系,只能在大平原上上演一出出机动进攻/防御的戏码。而哥萨克和它的第一骑兵军在这个时代大出风头,并不是偶然的。当时红军对于机动车辆的关注一点也不落后于西方,但是不同的是,红军将领是把机动车辆当做骑兵的一种延续,当做一匹“铁马”来骑。1920年,红军便组建了合成化的坦克队,由坦克,摩托车,载重汽车甚至火车组成。从型号上讲,苏俄红军的第一辆坦克是法制的雷诺FT-17型坦克,从此便与法系的作战思路结下了不解之缘(更加注重机动和火力)。当然,当时大规模的骑兵机动战争是奠定基础的一切物质条件所在。

2. 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下的转机
内战结束后,为了恢复国民经济,苏俄曾经一度暂停了对坦克的大规模开发工作。直至1929年经济危机,以及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执行,坦克工业如雨后春笋般在苏联的大地上崛起了。当时,英国卡登罗伊德轻型坦克被改进为T-27,维克斯-E坦克被改进为大名鼎鼎的T-26,而BT快速坦克则是得益于从美国花了1万美金买下的克里斯蒂式行走装置,成为了后来T-34的重要基石。

3. 西班牙内战和图哈切夫斯基的理论体系
图哈切夫斯基的理论体系已经享誉日久。但是他的理论本身也是在不断发展之中。步兵支援坦克、远距离步兵支援坦克和远距离机动坦克的三大分类法,指导了苏联在30年代后期的坦克研发趋势。但是1938年,苏联著名坦克设计师科什金却认为,将来需要一种通用坦克,涵盖了步兵支援和远距离机动这两个作战范畴,其结果就是革命性的T-34坦克。这种坦克很好的总结了西班牙内战的经验,不再固执地把坦克功能拆分开来,而是试图研制一种“主战”的坦克。

4. 战后的循序渐进
一个最令人惊讶的事实就是,今天在T-90坦克上使用的发动机,源自于二战时T-34坦克的B-2型柴油机。从T34起,苏联不断提高B2的性能,T34/54/55/62/72/T80U/T90,2S系列自行火炮除122外,BMP1/2/3,BTR80,BMD1/2/3,包括重型卡车,坦克牵引车,远程火箭/战术/战略导弹发射车等,全都是B2族发动机,创造了后勤上空前的奇迹。如果说动力系统是机械化时代战争的心脏的话,那么B-2柴油机家族的繁盛,便足以指明苏俄坦克发展的一种重要思路,就是循序渐进式的发展。从T-54到T-90,俄国坦克一直保持了较为统一的风格,从人机操控,到火力、动力、装甲设计思路。

5. 坦克到底是一种重骑兵还是轻骑兵
坦克在世界战争舞台的登场是以重骑兵形象出现的。厚重的装甲和火力,对敌人防御阵型的碾压等等。但是苏联红军对坦克的使用却是从轻骑兵的长途奔袭角度来考虑的。图哈切夫斯基在他的理论强调,坦克最大的价值不是用于突破,而是用于扩大和发展胜利,我们在大纵深战役理论里明显地看到了第一骑兵军,甚至当年蒙古铁骑的身影。二战后,苏联的战役思想在大纵深和核火力突击来回摇摆,从迷信核武器的作用,到渐渐回归常规威慑。我们在苏联坦克身上也可以看到这种变化。曾经有一度苏联坦克取消了高射机枪,因为在核大战环境下车长是没有办法探出身体来操作机枪的,至于防空任务,可以交给后面自行防空高炮来解决。
为了保障坦克在敌人领域的作战能力,苏联人把坦克尽量设计地轻些,体积小些,并且把主要防御力部署在了坦克正面。轻小的,简单的结构有利于在敌人领域里作战时减小后勤压力。而较为强大的火炮则有利于对付各类难啃的硬目标。在动力上尝试了二冲程的柴油机和燃气轮机,目的也是简化后勤保障,提升动力系统的可靠性。可见,苏联把坦克一直视作较为简单,后勤保障压力较小的轻骑兵,而不是昂贵而精致的重骑兵。

6. 坦克是正兵还是奇兵
宋朝人陈亮在《酌古论·李靖》谈到:“正兵,节制之兵也;奇兵,简捷之兵也。”自从《老子》提出“以正治国,以奇用兵”后,《孙子兵法》提出了“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的观点,其他各兵家都对奇、正问题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和解释。《李卫公问对》说:“善用兵者,无不正,无不奇,使敌莫测。故正亦胜,奇亦胜。”《李卫公问对》又把“示形”与奇、正联系起来,认为“示形”,就是用奇兵迷惑敌人,而不是用正兵。它说:“故形之者,以奇示敌,非吾正也;胜之者,以正击敌,非吾奇也。此谓奇正相变。”通过“示形”,也就是把奇兵变为正兵,把正兵变为奇兵,“变化莫测”,使敌人不知虚实,无法了解真实情况。
无论是在大纵深作战理论还是80年代的立体战争理论,都涉及到快速地对敌人薄弱环节进行打击的问题。但是究竟什么是薄弱环节?敌人是不会主动暴露给你的,而且即便是强大的防御体系,在遭到火力打击后也可能会变为薄弱环节。因此,一旦苏军展开全纵深、全时空的火力打击,作为防守方实际上不那么容易判断出来苏军的进攻方向。究竟哪里的火力打击是佯动,哪里的是投入装甲部队的真正举动?在前线的火力打击是正兵,但却发挥了掩护真正的突击部队从不同方向进攻的可能性, 那么它就变为了奇兵。如果把坦克用于在前沿阵地突击作战,那么它就是正兵,如果用于在敌后作战,那么它就是奇兵。因此在设计坦克时,如果是希望发挥正兵的作用或奇兵的作用,对坦克的性能就要做出删减。
这话题太大了。

苏俄坦克,得先从夏伯阳的马车载机枪开始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