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是欧洲民意最好的镜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6 01:24:33
  

http://www.nanfangdaily.com.cn/southnews/spqy/200505270005.asp


  从本周一开始,整个欧洲把目光聚向法国。因为本周日法国举行的全民公决将决定欧洲的历史进程。

  作为欧盟25个成员之一,为什么法国全民公决的结果将决定欧洲宪法的命运呢?道理很简单,法国是欧盟及其前身欧洲经济共同体的缔造者,也是起草欧盟宪法的“主笔”之一。如果法国人都说“不”,那么其他欧盟国家特别是德、英两国的公民怎么会说“是”?

  欧盟宪法其实是对过去40多年来欧盟各种条约的集成和整合,可谓欧盟的法律大典。既然是以往法律的集成,为什么又要进行全民公决呢?这是因为欧盟宪法中添加了部分新内容,决定着欧盟21世纪的发展路向。

  这些新内容包括:将贝多芬的《欢乐颂》(Ode to Joy)作为“欧盟国歌”(称“盟歌”也许更准确);设立欧盟总统,取代目前的欧盟轮值主席,任期30个月;设立欧盟外交部长,充当欧盟在国际事务上的发言人角色;实行决策多数票通过制,取代目前的一票否决制;将言论自由和宗教自由权摆在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个人和社会团体可以把违反言论自由原则的政府控告到欧洲法庭;赋予欧洲议会更大的权力,可勒令各国议会修改与欧盟宪法相抵触的法律;允许经济状况较差的国家的国民自由跨国界,到经济发达地区从事服务业等。

  不过,欧盟宪法所体现的欧盟新形象和美利坚合众国差别极大,前者是一个松散的联盟,后者则是联邦国家。也就是说,欧盟宪法并不能深刻地改变欧洲各国目前的政治体制,那为什么又要进行全民公决,成为欧洲人最关注、辩论最激烈的重大话题?作为欧洲整合先锋的法国,为何反对派和支持派的“文斗”居然达到你死我活的程度?

  稍稍回顾一下欧盟过去40多年来的历史进程,人们就可得到答案。当1951年欧洲煤炭和钢铁共同体成立时,很难想象6年后欧洲经济共同体会呼之欲出,形成共同市场;1967年欧洲理事会、欧洲议会等政治组织出现后,人们难以预料到1992年欧洲在防卫、司法和国内事务上居然开始实现共同化,出现政经一体的欧盟。2002年起,12个欧盟国家撕掉了自己的货币,采用统一的欧洲单一货币——欧元。2004年10个东欧、中欧国家获准入盟,成员国增加到25个。可以说,欧盟宪法对欧洲未来发展远景提供了无限空间,其指向似乎是和“美利坚合众国”类似的联邦国家。

  正是这个远景,让有些人欢喜有些人愁。反对的人认为,如果欧盟宪法得以通过,“欧洲合众国”的形成将加快,民族国家的主权将式微,宪法中取消一票否决制就不能保护本国利益。给欧洲议会过大的权力,等于瓦解本国议会至高的立法权威。各国国情不同,文化传统各异,语言不同,实行统一的政治、司法、外交政策既不现实也不可能。在欧盟已实现统一市场、统一货币、人口自由流动、经济法律一致的情况下,没必要走得更远。

  具体到法国,我们可看出法国是欧洲民意最好的一面镜子。反对派由右翼的民族主义者和左翼的小业主、劳工阶层组成,前者反对交出国家主权、淡化民族身份,后者担心失去就业机会、社会福利下降、欧陆式社会主义会被英美式资本主义取代。而支持派则由巴黎和经济发达城市的政治精英和专业人士为主体的白领组成,他们认为团结的欧洲才能面对全球化挑战,使法国在世界新秩序中有自己的发言权。法国的公决,很大程度上讲是社会精英和普罗大众间的交锋。

  如果法国人对欧盟宪法说“不”,则意味着其夭折,欧盟25国要么另起炉灶展开新的谈判,要么不再谈此议题。如果法国人说“是”,那么欧盟整合的速度和力度都将加快,只是谁也说不清10年20后的欧盟将是怎样的模样。无论反对派还是支持派赢得全民公决,有一点可以肯定:欧盟主要国家都以政治风险极高的全民公决来决定欧洲的前途。宪法只有得到多数国民的赞同,才具有合法性和权威性。政治家们把动脑筋起草宪法和辩论的琐碎事务承担下来,而把决策权交给老百姓,体现着欧洲文明的逻辑。 (作者系旅英资深媒体人)

  本文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http://www.nanfangdaily.com.cn/southnews/spqy/200505270005.asp


  从本周一开始,整个欧洲把目光聚向法国。因为本周日法国举行的全民公决将决定欧洲的历史进程。

  作为欧盟25个成员之一,为什么法国全民公决的结果将决定欧洲宪法的命运呢?道理很简单,法国是欧盟及其前身欧洲经济共同体的缔造者,也是起草欧盟宪法的“主笔”之一。如果法国人都说“不”,那么其他欧盟国家特别是德、英两国的公民怎么会说“是”?

  欧盟宪法其实是对过去40多年来欧盟各种条约的集成和整合,可谓欧盟的法律大典。既然是以往法律的集成,为什么又要进行全民公决呢?这是因为欧盟宪法中添加了部分新内容,决定着欧盟21世纪的发展路向。

  这些新内容包括:将贝多芬的《欢乐颂》(Ode to Joy)作为“欧盟国歌”(称“盟歌”也许更准确);设立欧盟总统,取代目前的欧盟轮值主席,任期30个月;设立欧盟外交部长,充当欧盟在国际事务上的发言人角色;实行决策多数票通过制,取代目前的一票否决制;将言论自由和宗教自由权摆在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个人和社会团体可以把违反言论自由原则的政府控告到欧洲法庭;赋予欧洲议会更大的权力,可勒令各国议会修改与欧盟宪法相抵触的法律;允许经济状况较差的国家的国民自由跨国界,到经济发达地区从事服务业等。

  不过,欧盟宪法所体现的欧盟新形象和美利坚合众国差别极大,前者是一个松散的联盟,后者则是联邦国家。也就是说,欧盟宪法并不能深刻地改变欧洲各国目前的政治体制,那为什么又要进行全民公决,成为欧洲人最关注、辩论最激烈的重大话题?作为欧洲整合先锋的法国,为何反对派和支持派的“文斗”居然达到你死我活的程度?

  稍稍回顾一下欧盟过去40多年来的历史进程,人们就可得到答案。当1951年欧洲煤炭和钢铁共同体成立时,很难想象6年后欧洲经济共同体会呼之欲出,形成共同市场;1967年欧洲理事会、欧洲议会等政治组织出现后,人们难以预料到1992年欧洲在防卫、司法和国内事务上居然开始实现共同化,出现政经一体的欧盟。2002年起,12个欧盟国家撕掉了自己的货币,采用统一的欧洲单一货币——欧元。2004年10个东欧、中欧国家获准入盟,成员国增加到25个。可以说,欧盟宪法对欧洲未来发展远景提供了无限空间,其指向似乎是和“美利坚合众国”类似的联邦国家。

  正是这个远景,让有些人欢喜有些人愁。反对的人认为,如果欧盟宪法得以通过,“欧洲合众国”的形成将加快,民族国家的主权将式微,宪法中取消一票否决制就不能保护本国利益。给欧洲议会过大的权力,等于瓦解本国议会至高的立法权威。各国国情不同,文化传统各异,语言不同,实行统一的政治、司法、外交政策既不现实也不可能。在欧盟已实现统一市场、统一货币、人口自由流动、经济法律一致的情况下,没必要走得更远。

  具体到法国,我们可看出法国是欧洲民意最好的一面镜子。反对派由右翼的民族主义者和左翼的小业主、劳工阶层组成,前者反对交出国家主权、淡化民族身份,后者担心失去就业机会、社会福利下降、欧陆式社会主义会被英美式资本主义取代。而支持派则由巴黎和经济发达城市的政治精英和专业人士为主体的白领组成,他们认为团结的欧洲才能面对全球化挑战,使法国在世界新秩序中有自己的发言权。法国的公决,很大程度上讲是社会精英和普罗大众间的交锋。

  如果法国人对欧盟宪法说“不”,则意味着其夭折,欧盟25国要么另起炉灶展开新的谈判,要么不再谈此议题。如果法国人说“是”,那么欧盟整合的速度和力度都将加快,只是谁也说不清10年20后的欧盟将是怎样的模样。无论反对派还是支持派赢得全民公决,有一点可以肯定:欧盟主要国家都以政治风险极高的全民公决来决定欧洲的前途。宪法只有得到多数国民的赞同,才具有合法性和权威性。政治家们把动脑筋起草宪法和辩论的琐碎事务承担下来,而把决策权交给老百姓,体现着欧洲文明的逻辑。 (作者系旅英资深媒体人)

  本文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