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战争》3中甲申三百六十年一文的史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3/29 10:37:35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欢迎大家讨论
甲申三百六十年,这个题目在去年的文化类刊物上几乎都做烂了,《战争》三赶在今年也出了一篇——洋洋洒洒的四大章节,在论坛上,大家已经评论过l ,基本看法是此文作者过于主观,例如,文中老是亲切的一口一个的叫自成自成三桂三桂,似乎替其人说话,但是时不时笔锋转弯一百八十度,又貌似一脸的客观——但是出现类似“吴三桂他没叫汉人和满人打一场野战,凭这一点他就是个汉奸”(书借出去了,不在手头,原文大意如此)这样街头气息极浓厚的话语来,前后四篇文章,看得本人稀里糊涂,竟然对作者的史观,出现无法把握的情况,作者似乎站在无比客观高于历史许多的角度去叙述,但是在诸多细节上,又体现出自身对历史的随意性——如此,对读者是影响很大的,看得人以为作者在指点一帮愚人笨伯们的拙劣把戏!却全然不知历史叙述,特别是政治史叙述,严格说来,其实是历史研究的落实。而叙述历史当然要依赖于史观,历史研究所标榜的的以客观代替主观,实际上是一种取消史观的历史观——不要历史观,关要考古考证好了,这样做的后果尚需进一步检讨——可能会导致我们的消极学术研究结果,究竟需要怎样的恰当史观来叙述自己的历史,特别是最近代以来发生的历史(最新的研究表明——中国的近代化其实起源自明朝),则更是当务之急。正如雷蒙·阿伦所言,不同的历史知识状况,其实是与不同的政治状况想配合的。
显然,由一种历史哲学支配下的历史研究和历史叙述,不仅伤害了历史的客观性,更重要的在于这种对客观性的伤害带来了意识形态的主观政治。而与此对立的考证史学,虽然标榜了客观却仍然无法对抗意识形态政治,因为这种客观并不能带来历史理解,不能对历史结构和形势的客观性分析中,开拓出政治理性的可能性空间来,也就说,以为自己在做客观考证,大扒书堆儿——一味如此,虽不能说全无屁用,却也如建空中楼阁,材料过剩,却没有建筑图纸与相应的技术[配合,当然可能建造出的建筑用料考究,却水平过低。所以我看作者憋不住了,在显得极其客观的初始语境中,加如了大量自己随意性的话语——也可能作者的目的很单纯,仅仅是为了增加文章的可读性与趣味性,但是如此的后果却是比消极个客观更为可怕,在所谓的客观研究背后,如此的破坏性主观话语隐藏了自身认识的局限性,也同时把这种局限性传染给了读者。历史知识的客观性提供给政治行动者对如何行动的条件认识,政治行动者正是在这种历史必然性客观限制中寻求行动的可能。当年郭沫若写《甲申三百年祭》,其考证虽然有待商榷,但是其政治功用是利大于弊的——警告了可能取得胜利的中国共产党要保持其革命时代的先进性;而此文章则单纯得热闹了事,并无某些方向观点上的突破,实在是一个遗憾。虽然作者在结尾时候说明了自己一直憋在嘴里的观点——例如什么启发民智,争取民主云云——在否定了一通史可法之后的基础上说出这句话不能不说是可笑的,有此可见作者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无疑是相当有缺失的,史可法的伟大,全不在其能力的高低,而是在他力挽狂澜的勇气,在于他继承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一从民众心理作用来弥补明朝亡国后继续滑向亡天下的大众崩溃心理——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史可法等,正是中华文明火种的保留者!
先说这些,请大家批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2-20 1:38:07编辑过]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欢迎大家讨论
甲申三百六十年,这个题目在去年的文化类刊物上几乎都做烂了,《战争》三赶在今年也出了一篇——洋洋洒洒的四大章节,在论坛上,大家已经评论过l ,基本看法是此文作者过于主观,例如,文中老是亲切的一口一个的叫自成自成三桂三桂,似乎替其人说话,但是时不时笔锋转弯一百八十度,又貌似一脸的客观——但是出现类似“吴三桂他没叫汉人和满人打一场野战,凭这一点他就是个汉奸”(书借出去了,不在手头,原文大意如此)这样街头气息极浓厚的话语来,前后四篇文章,看得本人稀里糊涂,竟然对作者的史观,出现无法把握的情况,作者似乎站在无比客观高于历史许多的角度去叙述,但是在诸多细节上,又体现出自身对历史的随意性——如此,对读者是影响很大的,看得人以为作者在指点一帮愚人笨伯们的拙劣把戏!却全然不知历史叙述,特别是政治史叙述,严格说来,其实是历史研究的落实。而叙述历史当然要依赖于史观,历史研究所标榜的的以客观代替主观,实际上是一种取消史观的历史观——不要历史观,关要考古考证好了,这样做的后果尚需进一步检讨——可能会导致我们的消极学术研究结果,究竟需要怎样的恰当史观来叙述自己的历史,特别是最近代以来发生的历史(最新的研究表明——中国的近代化其实起源自明朝),则更是当务之急。正如雷蒙·阿伦所言,不同的历史知识状况,其实是与不同的政治状况想配合的。
显然,由一种历史哲学支配下的历史研究和历史叙述,不仅伤害了历史的客观性,更重要的在于这种对客观性的伤害带来了意识形态的主观政治。而与此对立的考证史学,虽然标榜了客观却仍然无法对抗意识形态政治,因为这种客观并不能带来历史理解,不能对历史结构和形势的客观性分析中,开拓出政治理性的可能性空间来,也就说,以为自己在做客观考证,大扒书堆儿——一味如此,虽不能说全无屁用,却也如建空中楼阁,材料过剩,却没有建筑图纸与相应的技术[配合,当然可能建造出的建筑用料考究,却水平过低。所以我看作者憋不住了,在显得极其客观的初始语境中,加如了大量自己随意性的话语——也可能作者的目的很单纯,仅仅是为了增加文章的可读性与趣味性,但是如此的后果却是比消极个客观更为可怕,在所谓的客观研究背后,如此的破坏性主观话语隐藏了自身认识的局限性,也同时把这种局限性传染给了读者。历史知识的客观性提供给政治行动者对如何行动的条件认识,政治行动者正是在这种历史必然性客观限制中寻求行动的可能。当年郭沫若写《甲申三百年祭》,其考证虽然有待商榷,但是其政治功用是利大于弊的——警告了可能取得胜利的中国共产党要保持其革命时代的先进性;而此文章则单纯得热闹了事,并无某些方向观点上的突破,实在是一个遗憾。虽然作者在结尾时候说明了自己一直憋在嘴里的观点——例如什么启发民智,争取民主云云——在否定了一通史可法之后的基础上说出这句话不能不说是可笑的,有此可见作者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无疑是相当有缺失的,史可法的伟大,全不在其能力的高低,而是在他力挽狂澜的勇气,在于他继承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一从民众心理作用来弥补明朝亡国后继续滑向亡天下的大众崩溃心理——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史可法等,正是中华文明火种的保留者!
先说这些,请大家批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2-20 1:38:07编辑过]
楼主说的有道理。
《战争》这书主要是讲古代,最多也就是近代战争史的。关于古代战争是大头。而我们普通读者对古代史又不是非常了解,作者的引导作用就非常明显。
我个人觉得对于古代史这种曲高和寡的东西,似乎不是我们一般人可以涉足的。
很明显作者是个学历史的人。
不过,随便找个学历史的人来给人讲这么大的古代史题材.....
我说句不中听的,中国这么多专家学者尚且对一些问题争论不休,我实在不敢想象找个普通历史系的学生能写出如何经典的文章。
再说句更难听的,中国这么多号称专家的人都没几个有自己象样的史观,而这位作者更是把一种混合了多种思维的艰涩史观强加给读者,无奈了....
我的观点是,既要放弃传统的从马列哲学出发的研究方式,也要放弃黄仁宇式的大历史小显微的方式。这些方式所需要的精力和时间都不是普通军事刊物可以达到的。
我们应该选取一种学术平民化的方式,用故事来带动历史,通过一个个小故事,来勾勒出对历史的反思,尽量避免定性的说法,尽量选取中性的角度,尽可能的激发起读者对文章的共鸣和代入感。
“甲申三百六十年”所存在的问题究竟是史观的问题,还是研究态度的问题,亦或是驾驭历史、遣词造句、提笔行文能力的问题,这是要分开区分的。在我看来,主要问题从选定题材伊始就形成了。编辑也许看准了时机要突出个大手笔,然而未必真正细致地向作者提出明确的要求,也就是到底要篇什么样的文章。于是对篇幅、章节、内容、主旨都未细加指定,作者也就难以按奈住写作冲动,对文字进行充分的精炼。
以本人愚见,此文作者思维有一定程度的混乱诚如dark_knight所说作者遣词造句、提笔行文方面的失误要另外谈,但是对于作者混乱的史观,似乎造成了这样一个问题,就是手段和目的颠倒,为了写作而写作,为了可读性而牺牲严谨严肃的历史研究态度,甚至出现了前后矛盾的叙述与评论,这是非学术类刊物刊载此类文章需要注意的方向。
该文史观确实有点混乱。
当然,形散神不散的笔法能不能发挥也是与作者的文学修养高度相关的,要能大手笔写出近十万字故事性强的文字,也不是普通历史/军事爱好者能够做到的。
此文章粗看比较过瘾精彩,但是细究的话就有点不上套了,
有一点我看了许多史书也不明白:投了清的明军和没投之前怎么像换了样似的,从屡战屡败到屡战屡胜,怪事。
缺乏一个一以贯之的逻辑来统摄全文是这种长篇历史文章的大忌。作者似乎也认识到这个问题,但终究为其所困、不能自拔。结果搞了个分篇多侧面陈述的框架,想尽可能全面地来审视这段精彩的历史,不料各篇章之间内在联系弱化,事得其反。
清也好,明也好,朝代更替是历史规律,一个朝代起码在开始的时候还是好的。但是慢慢就不行了,即使清不灭明,也有其他人来灭,因为明已经腐朽了,改变这种腐朽是不能通过内部变革来实现的,而要通过外力,也就是革命。清的灭亡也是如此呀。所以保持先进性是很重要的,如不再改变,历史就是明鉴,所以写甲申很重要。

每次朝代更替本身都具有特殊性,并不能像原先僵化的所谓唯物主义阶级斗争史观那样简单地看待历次朝代更替背后的根本动因。
在看这篇文章时,我建议大家看一下明史或其他历史的记载
如http://www.chinakyl.com/rbbook/gb/25/mingshi/ms.htm
对历史要先有自己的了解,才能对作者的文章有一个较准的判断!
另外一下也可作为参考
明史研究  高寿仙
              
第1辑

《明史研究》创刊祝词  白寿彝、王毓铨、魏斐德、山根幸夫、田中正俊、鹤见尚弘
户役田述略  王毓铨
论明代封建土地关系  李文治
明代的寄庄  韩大成
明万历《山西丈地简明文册》考释  张海瀛
再谈火佃  彭超
弘治九年抄录鱼鳞归户号簿考  栾成显
明代盐业荡地考察  刘淼
朱元璋的佛教政策  陈高华
从《圣学心法》看明成祖朱棣的治国理想  毛佩琦
读《明武宗实录》条记  李洵
论解缙  商传
论明末辽东总兵李成梁  孙文良
张献忠“谷城受抚”评析  张显清
明代科举制度述论  张德信
明代乡里组织初探  王昊
朱元璋与凤阳歌  白振亚
明代的乐户  张正明
明清俗文化的传播  姜士彬
明“靖难之役”与朝鲜  朴元熇
晚明的尚武精神  陈宝良

读史札记
明初讳元说析辨  张和平

附录
明史研究论著索引(1990年度)  薛惠引

第2辑

明末社会经济的繁荣与文化艺术的发展  谢国桢遗稿
皓首尽瘁 史坛垂芳——谢国桢先生传略  韦祖辉
《瓜蒂庵书目》与《刚主题跋》——深切怀念谢国桢先生  林甘泉
怀念谢刚主先生  李学勤
文章·风范·长者——怀念谢国桢先生  刘重日
忆随刚主师江浙访书  商传、任道斌
“三不”见为人——追怀刚主师  姜纬堂
谢国桢先生的两首诗  雷梦水
回忆谢刚主先生  马春怀
明清徽州亩产量蠡测  周绍泉
明代前期至中期财政储存研究  田培栋
明代漕粮折征的形式及原因  鲍彦邦
明末江南乡绅的家庭经济——关于南浔庄氏的家规  (日)滨岛敦俊
略论仁宣时期中枢权力结构的变化  郭厚安
内阁权力与明代政治  谭天星
论明代地方监察制度的演变  王世华
明代谪寓辽东流人研究  杨旸、梁德、洪云
傅安西使与明初中西陆路交通的畅达  万明
明代与中亚诸国的交往  沈定平
宋应星的军事思想  南炳文
虞胤、韩昭宣起义与傅山  何龄修
《大明成化年镇番卫军民屯田图》疏正  吴景山
新发现的万历《繁峙县志》研究  李裕民

书讯
明史园地中又一奇葩——评张显清著《严嵩传》//张德信
《明史研究专刊》第十期简介  鲍龙

学会动态
明代文化学术讨论会在山东曲阜召开

附录
1991年明史研究论著目录  巩华阳

第3辑

简论明皇朝保护江南重赋区的若干重要政策  林金树
明代马户述论  李济贤
明中后期对市场贸易的法律管理  姜晓萍
龙骨车与农民  (日)田中正俊、鹤见尚弘
明朝军队的编制与领导体制  方志远
明朝前期学官制度述论  战继发
明代的武举制度  晁中辰、陈风路
明代的保甲与火甲  陈宝良
王守仁与南赣乡约  曹国庆
明中叶以来徽州争讼和民俗健讼问题探论  卞利
论晚明社会的奢靡之风  暴鸿昌
明代王学在北方的传播  吕景琳
论王夫之的理欲合性说  王廷元
明代茶人集团的社会组织——以茶会类型为例  (台湾)吴智和
试论景泰帝朱祁钰  尹选波
明代诸王府规制述略  若亚
明末北直清流派的构成及其反阉党斗争  张显清
“天崩地陷”时代的真实写照——全祖望《续甬上耆旧诗》中保存的晚明文献  方祖猷
明代前后农民领袖称十八子考释——兼论古谶李氏当王与农民起义  杨绍溥

读史札记
明翰林院设立时间及最初设置  张德信

书评书讯
明代城市史研究的新进展——韩大成著《明代城市研究》评介  平和
评李新达著《洪承畴传》  赵联谨
《明代开国功臣传》出版  佟佳
徽学研究第一部大型资料集——《徽州千年契约文书》(宋元明)问世  史克

海外明史研究
日本学界研究明末农民战争史的趋向  (日)吉尾宽

学术动态
澳门举办中西方文化交流学术讨论会  程德

附录
1992年明史研究论著目录  巩华阳

第4辑

严嵩传序  王毓铨
重读《莱芜集》——为王毓铨先生85岁寿辰而作  白寿彝
王毓铨先生与钱币学  李学勤
家长制专制封建社会论——记近年来王毓铨先生对明代及中国封建社会形态基本特征的论述  张显清
曾经沧海难为水——祝贺王毓铨先生85华诞暨从事学术研究60周年  张宪博
徽商在两淮盐业经营中的优势——明清徽商与两淮盐业研究之二  张海鹏
明代钞关制度述评--明代商税研究之一  李龙潜
明代中央织染机构考述  范金民、夏维中
论明代的吏  李洵
明代州县官吏惩处规制刍议  柏桦
论明代教官地位的卑下及其影响  郭培贵
论明之移都北京  (美)范德
郑和下西洋与明中叶社会变迁  万明
明后期分权共政论的发展  (韩)曹永禄
论明王朝的民族观与民族政策  陈梧桐
天启时东林党人失败的教训  韩大成
黄毓祺的复明活动和黄毓祺案  何龄修
明宣宗《五伦书》中对明太祖之评价  (香港)赵令扬
略论宋濂的理学思想和文学主张  沙似雪
张居正治国方略的整体思想  吴量恺
正直博学的焦澹园  南炳文
明太祖对道教的态度及其三教合一的追求  (香港)马楚坚
明人审美风尚概观  罗筠筠
明代的家庭:家庭形态、权力结构及成员间的关系  (台湾)徐泓
悍妻与十七世纪前后的中国社会  赵毅、赵轶峰
晚明文化商品化与社会纵欲思潮  商传
郑经的诗集和诗歌  (台湾)朱鸿林
天花、商贾和白莲教  (美)卡尼·T·费什

附录
1993年明史研究论著目录  巩华阳

第5辑

李洵先生的生平与学术业绩  赵毅、罗冬阳
再论“火佃”的渊源及其性质  刘重日
明代的重工业税  (台湾)罗丽馨
明代中后期苏州地区商业的发展及其评价  夏维中
明代京杭运河的管理体制  封越健
论袁文新与区田法  吴庭美、夏玉润
明清时期徽州族产经济初探——以祁门善和程氏为例  颜军
明代豪民私债论纲  赵毅
明代的党争  (台湾)吕士朋
略论朱元璋的民本思想  陈怀仁
从明《大诰》看朱元璋对人身依附关系的强化  张宪博
朱元璋与李善长  张健
“顺案”考略  毛佩琦
明代开国皇帝的社会整合——作为权威功能的正统观念  (美)范德
试论明代的经筵制度  张英聘
略论明代驿传之役  吕景琳、若亚
明代文化的层间互动  商传
明代江南进士甲天下及其原因  范金民
严嵩诗诣评价析论  (美)谢正光
俞大猷用兵的哲学思想  胡华兴

文物选萃
石门夹山出土文物考释  余学群

读史札记
李自成通山“遇害”说所据不实  张德信

第6辑

陈子龙:晚明实学思潮的健将——兼论明清实学思潮的一些问题  张显清
浅论刘基的文学思想与诗文  郝兆矩
从《四友斋丛说》看何良俊的经世思想  刘文鹏
论钱谦益的史学  陈宝良
论谈迁刻苦求实的治史精神——兼论《国榷》的史论  杨绪敏
从现存版籍看明代市民文学的地域分布——明代市民文学研究之二  方志远
明代北方经济述论——兼与江南经济比较  吕景琳
徽州文书中“主盟”的性质  阿风
洪武时期的社会教育与移风易俗  高寿仙
明祖陵的营建与特色  陈琳
朱棣与朱高炽的关系及其社会政治影响  赵中男
土木之战志疑  李新峰
试论丘濬的人才观  寇伟
嘉靖前期内阁改革述论  田澍
明政府对澳门的管理  万明
徽州海商王直与日本  (日)松浦章
李自成死于通山九宫山史证不足  林金树、杨志清
李自成之死考辨  赵国华、张德信

书评
论述明清江南商业发展的力作——《明清江南商业的发展》评介  王振忠

读史与考察
牟定白马山考察记  张方玉

补白
《明督抚年表》术补(一)
《明督抚年表》术补(二)
《明督抚年表》术补(三)

第7辑

谢国桢先生百年诞辰纪念会在京召开  吴艳红
读《瓜蒂庵小品》——纪念谢国桢师百年诞辰  商传
忆谢刚主先生二三事  李兴盛
试论明太祖“以教化为本”的治国思想与实践  张显清
明代丞相制度新论——“内阁非相说”质疑及其他  刘晓东
明代南京行政功能初探  张英聘
明代人口数额的再认识  高寿仙
明代天津人口初探  高艳林
明承元制与北边供饷体制的解体——以山西行都司为例  张金奎
明末勇卫营  潘星辉
明代福建军屯及其败坏  周玉英
明代科场案  张德信
明代八股文略论  田澍
明代朝野对科举制度的评论  王熹
论明世宗禁佛  何孝荣
周鹤芝的姓名及其乞师日本  南炳文
黄仁宇的“大历史观”及其明史研究  赵克生
社会环境的变化对明代州县施政的影响  柏桦
儒家思想与十七世纪中国北方下层社会的家庭伦理实践  赵秩峰
略论明代江浙的城隍神信仰  周祝伟
从“三言”“二拍”看明代社会风尚及市民观念的变化  周均美
明初毛怜卫与朝鲜的关系  刁书仁、王剑
浅析李延遇害通山的史实及新近发现之物证  冯俊

第8辑

王毓铨先生的生平与学术成就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明史研究室
悼念日本学者田中正俊教授  栾成显
从明到清的历史转折——明在衰败中走向活泼开放,清在强盛中走向僵化封闭  毛佩琦
明代生员与地方社会:以政治参与为例  陈宝良
明清无锡进士简论  杭建伟
明朝“历代帝王庙”从祀试探——以赵普、武成王为中心  赵克生
明代赎刑考略——兼论赎刑的纳钞纳米之制  姚旸
洪武永乐时期京师(南京)的卫军  胡正宁
试论明代火器研制者探讨弹道学理论的特点  徐新照
明北京皇城和紫禁城的形制布局  孟凡人
明辉发部先世南迁考  张士尊、赵毅
15世纪中国与东亚贸易关系的建构  万明
“南京教案”所表现的明人天主教观  庞乃明
明后期山东官庄之兴办与“垦荒招亡”  成淑君
论明清时期淮河流域航运的开发  蒲霞
论明嘉靖年间倭寇的性质  范中义
王士琦抗倭援朝职衔考  李小林
王士琦的仕途终点和人品  南炳文
中国历史“停滞论”的由来和发展  张显清
近三十年来国外关于明代社会变迁问题的研究状况  程德
近十年明史研究述评  彭克明、周晓光
一部引人注目的深度探索之作——读田澍《嘉靖革新研究》  张金奎

补白
《佛道秘密宗教与明代社会》出版
《徽商与明清徽州教育》出版
《明史研究专刊》第十三期出版
《天津人口研究》出版
《明代云南沐氏家庭研究》出版
《明代的卫学教育》出版
《徐阶与嘉隆政治》出版
《明代的苏州藏书》出版
unicornyy你的资料不错,不过这么多东西,得好几年才能看完呢。
至于么?你也太没志气了
连看2个月,绝对看完了。
我怀疑,2个月看完,我可消化不了。
这些文章消化掉.....我看9成9的人一辈子消化不掉。包括我自己.....
那篇文章写得不好。
两个月看完,你觉得这事他有意思吗,那可能有两个月什么都不做光看这方面的,毕竟不是专门做这方面学术的,这方面资料看多了,不配合实地考察,保证你看吐了,就像我看完坦克营长火控那篇,马上到学校旁边坦克博物馆转一圈,才消化得了。否则真是过眼云烟啊,与其那样不如拿那些时间来干点其他的。
我国历史观最好的历史读物是《上下五千年》。不是开玩笑。
大家在校的学生可利用图书馆的中国期刊网,有些东西可以在上面有全文!不必全部吃透,只要你有兴趣的都可以看。
我也很讨厌这篇文章,感觉里面掺杂了很多个人感情,而历史是不讲感情的。另外,里面的一些文字,好像抄袭了金庸的袁丛焕评传
金庸的那篇比这篇只有更差......就老金那几把刷子,写写小说尚且不富裕,就别充历史大家授人笑柄了吧
金庸还是很有用的,前几天不让说钓 鱼 岛,所以可以用通吃岛代替。
至于么?你也太没志气了
连看2个月,绝对看完了。

象历史研究这种学科,很大程度上要依靠文献研究,特别是对第一手的史料显得尤其重要。因此,文章后面附的参考文献篇目就非常有价值了,甚至不亚于文章正文本身。这就是为什么专业学术论文(不只是历史一科)都通常要求有参考资料索引和文献综述了。一旦好好翻阅reference,就很容易把1篇文章变成10篇,这是将书读厚的过程。这样读下去自然是非常吃力的,没有很好的耐心根本不可能支持下去,但如果能持之以恒收获也极大。倘若读者又是个中高手,拥有某些超乎常人的天赋,就能在阅读浩如烟海的资料之后重新将书读薄。
dark_knight兄弟的确是有这方面天赋的,像我就不行,看书比较慢,而且没你会看。
这应该是一个相互求证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应该把握住一个主干,才不至于偏移到其他枝接问题上,弄得最后该研究的问题没答案,细碎的东西搜集了一大堆。
买椟还珠的事情多了,离dark_knight说的魔道也就不远了。
总得来说历史研究总是逃不过政治话语的窠臼。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7-11 16:29:14编辑过]
《万历十五年》是好书阿,就是看着笑着笑着就心酸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7-13 0:23:13编辑过]
以后写文章应注明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欢迎大家来讨论.[em06]
谢谢提醒,谨记。
明朝万历以后的历史真是触目惊心!大概中华民族的沉沦就是从这里开始的吧?
作者选择史料有明显的主观倾向,比如把野史中所谓张献中杀人亿万这样争议很大的记述当作信史来引导读者,这就明显不妥。
[B]以下是引用[I]吓我一笑[/I]在2005-7-11 23:42:00的发言:[/B][BR]黄仁宇先生的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也很不错,

《剑桥中国史》明史财政部分正是黄先生编写的。
[B]以下是引用[I]聂明宇[/I]在2005-7-13 10:38:00的发言:[/B][BR]明朝万历以后的历史真是触目惊心!大概中华民族的沉沦就是从这里开始的吧?

中华民族的沉沦从南宋灭亡就开始了
推荐一本书,《帝国政界往事》。
也是写宋朝的,好像是张亚平写得吧(据说此人是吴思的同学???)
最近又看了些明史资料,又有东西可以更新了,呵呵。
最近有个电视剧,叫《江山风雨情》,演绎的就是明末清初的这一段历史,拍得有点意思,建议大家看一下[em01]
恩,明星云集,但是一直未有时间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