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什么前所未见的新装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3/29 20:15:21
军事专家跟踪:一个步兵连的转型突击
http://www.81.cn/jmywyl/2014-04/11/content_5854486.htm

北京军区某摩步旅一营三连,诞生于八一南昌起义的烽火中,是我党最早掌握的武装力量之一,参加过五次反“围剿”、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战争年代涌现出战斗英雄和功臣模范48名,被授予“势如破竹模范连”荣誉称号,组建以来先后荣立集体一等功1次、二等功17次、三等功15次,铸就了“忠诚、善战、顽强”的连魂。

4月初的一天黎明,京津走廊某地,一个由15辆轮式突击车组成的车队刺破晨雾高速驰骋。

战车飞驰,尘烟滚滚。细心的军迷们惊讶不已——这些外形霸气的战车见所未见,在网上搜索也无相关信息。人们的种种猜测,为这支队伍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

坐在加装了防护装甲和防弹玻璃的车舱内,全副武装的三连官兵难掩激动之情。当然,他们为之激动的,绝非在军迷们面前炫酷,而是自身担负的特殊任务——3年前,他们受命进行新型步兵突击装备试训论证,为摩托化步兵转型发展探路。

跟踪试点任务的军事专家预言:这个连队的探索成果,将使步兵这一传统兵种在未来战场上的作用发生质的变化,将对我军摩托化步兵转型产生重要的示范意义。

军人需要刺刀见红、敢打敢冲的血性,但仅靠拼刺刀、攻山头已无法适应现代战场——

步兵“老大哥”面临英雄末路的危机

两场结果截然不同的战斗,在三连官兵心中打下了深深烙印。

1950年12月,三连随部参加抗美援朝第三次战役。在攻击华岳山的战斗中,连队官兵前赴后继向敌守军发起冲锋,趟过雷场、迎着机枪突破敌人的道道封锁。三连六班连续攻克敌5处暗堡,被授予“连克五堡无一伤亡”光荣称号。

2011年7月,三连随部机动至塞北参加实兵对抗演习。战斗打响后,担负红方破袭任务的连队官兵一路猛进,不到半小时就突破“敌”3道封锁线,摧毁4个装甲目标。就在官兵准备再次冲锋时,演习导演部发来通报:红方破袭分队全部阵亡,营指挥所遭毁灭性打击。原来,蓝方凭借先进的侦察设备掌握了他们的行踪,并对他们进行了炮火覆盖。

时任连队指导员的营教导员赵立安回忆说,演习结束当天,炊事班本想为庆功加的几道“硬菜”没人动一口。连队干部带着参演官兵在野战帐篷里彻夜检讨反思:到底败在哪?

切肤之痛使三连官兵认识到:军人需要刺刀见红、敢打敢冲的血性,但仅靠拼刺刀、攻山头已无法适应现代战场。未来信息化战场,不掌握先进的作战理念,离开信息技术的支撑,有可能冲得越猛败得越惨。

其实,近年来三连官兵一直在关注和跟踪研究现代局部战争,并隐约嗅到信息化战场的味道。时任连长的营长崔现辉感慨:“习惯了夺阵地、攻山头的传统步兵,如今到了演习场总感觉有劲使不上,这使我们心中升腾起一种英雄末路的危机感!”

步兵,这个以往陆战场上的“老大哥”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转型迫在眉睫!然而,转型之路在何方?

就在三连官兵深深自省之时,总部办公楼内的灯火亦是彻夜通明。经过反复研究,总部决定以研制新型步兵装备为突破口,建设一支融机动力、打击力、防护力、信息力于一体的新型步兵。

2011年8月,总部赋予三连所在单位新型步兵作战力量建设先行探索任务,去年又正式将其确定为试点单位,在历次任务中打头阵的三连成为摩托化步兵转型的“开路先锋”。

转型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套,更没有成熟的果子可摘——

新型步兵在摸索前行中初见雏形

2011年9月,正在塞北驻训的三连官兵得知一个喜讯——新装备到了。上士杨强带领的六班接到一项令战友羡慕不已的任务:提前返营,参与新型步兵突击战车的加改装试训论证。

一路上,六班战士乐得合不拢嘴。可见到朝思暮想的新装备,他们的心却凉了大半截——除了两台军用越野车,再无其他。

车载火炮、重机枪呢?导航定位系统、新电台呢?无人机在哪?咋就两台空壳子……”杨强迫不及待地向机关人员发问。

“都到位了,还用得着你们试训论证?”冷冷的一句回答,令杨强半天没回过神来。

旅领导道出原委:装备还未定型,内外部结构怎样,车载信息化设备如何安装,火器配备种类数量等,都还没有确定,需要官兵与装备厂家一道试训论证后提出方案,总部验收后再定型。

面对两台“裸车”,以及一大沓拟配发装备的图片资料,杨强和战友们感到无从下手——靠上级?上级给出了转型方向,还在急切等待他们的试训报告;靠厂家?只有他们提出明确的需求,厂家才能进行加改装;靠外援?这种新型步兵突击战车全军都没列装,没有现成经验可循。

闻讯赶回的连队干部了解情况后,为承担试训任务的官兵打气:“转型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套,更没有成熟的果子可摘。我们既然是探路者,就应该在摸索前行中蹚出一条道来!”

此后一年多时间里,担负试训任务的三连官兵铆在训练场,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那段时间,试训现场通宵达旦工作的场景时常出现。

按照总部的构想,新型步兵营有数十种火器,连属火器有10余种,其中每件装备在车上的固定、上下车的携带方法、不同位置的射击动作,每一项都要练1000次以上。有的装备没有实物,他们就用各种材料做成模型进行替代训练。

艰辛的付出,换来了丰收的喜悦——

2012年底,一份翔实的加改装论证报告上报总部,很快获得通过。

2013年7月,崭新的突击战车驶进营区,各种新装备陆续配发到位。

2013年底,实车加改装和车载信息系统联调联试完成,一个新型步兵分队初见雏形。

在转型探索的征程上,有些弯路不得不走,有些风险不能不承担——

在跨越中成长必须承受拔节的阵痛

指导员孙玉杰一直有个心结没解开——上等兵朱俊杰带着伤离开了部队。

原来,小朱参加新型突击战车复杂路面行驶测试,剧烈的颠簸使他的尾椎断裂,直到退伍时也没痊愈。虽然部队和地方按照国家规定给了相应的优抚,连队官兵还自发为小朱捐了款,但20出头的小伙在部队落下病根,作为带兵人,连队干部倍感自责和痛惜。

“痛归痛,探索还得继续!”孙玉杰坚定地说,要在跨越中成长,就必须承受拔节的阵痛。连队担负着转型探索的特殊任务,不能因为有点风险就裹足不前。

收获都是用付出换来的。小朱负伤后,连队官兵与厂家一道反复研究,对坐椅安全带重新设计,由单条拦腰式改为双肩固定式,既安全又舒适。从此以后,新型战车乘员未发生因颠簸受伤的情况。

对于一支摸索前行的部队,风险无处不在。就在记者在该旅采访期间,一个意外发生了——在新配发的某型单兵火箭弹试验射击中,一枚火箭弹尾翼与炮筒未能正常分离,从射手侧后方飞出,击中一名副连长的腰部,幸好伤势不重。

令人意外的是,险情发生后,试验射击继续进行。三连新兵何京泰在排长王玉刚的指挥下,再次发射火箭弹并命中目标。

第二天,三连官兵与闻讯赶来的装备生产厂家技术人员一道,认真研究意外发生的原因。

“谁都不愿意走弯路,但有些弯路不得不走!”带领三连进行装备技术论证的副营长祁立新告诉记者,为使试训论证报告更科学,官兵们反复试验,有时费尽周折,后来发现问题其实很简单。

无人机的电池要定期充放电,否则很快报废;头盔夜视仪、多功能数字化侦察仪等光学设备经过曝晒就会失灵……官兵们在吃了亏之后,才摸透这些信息装备的脾气。

转型需要志存高远但决不可好高骛远,需要审视传统但绝不是摈弃传统——

掀起信息化热潮要多一分冷静少几分盲目

新型步兵到底新在哪?旅参谋长王中举介绍说,与传统步兵相比,新型步兵机动性更强,新式突击车时速可超百公里;火力更猛,增加了狙击枪、单兵火箭等近10种火器;信息融合能力今非昔比,增加了无人机、指挥信息系统等大批信息化装备……

新型步兵真可谓“武装到了牙齿”。五花八门的新装备令三连官兵热血沸腾,连队迅速掀起了学信息化、练信息化的热潮。

然而,连长刘立敏的笑容很快变成了愁容。旅领导问咋回事,他的回答令人一惊:一些官兵认为摆弄好新装备就实现转型了,对基本技能、传统课目不屑一顾。

在上级的支持下,三连开始对新型突击步兵的组训模式、训练内容设置进行探索,确立“练好新技能、不丢老本领”训练思路,并初步形成《新型突击步兵训练指导法》《新型突击步兵分队作战运用研究》。

刚从某机步团调到三连任副连长的王树昌,一心想体验新型步兵的感觉。报到后,一连几天的训练安排让王树昌十分纳闷——体能训练和步兵基础课目占了大头。他翻出连队转型建设前后的训练计划,发现这些课目的训练量有增无减。

“死守这些‘老把式’,算什么新型步兵?”刚开始,抱有这种想法的官兵还不少。

“无论怎么转型,步兵终归是步兵,跑得快、打得准是最基本的要求!”刘连长对记者说,随着试训的深入,他们越发感到一些传统技能不能丢。如今,他们不仅强化传统步兵技能,还积极开展攀岩、格斗、狙击等特战技能训练。

与此同时,他们丝毫没有放松信息化训练。在完成新型武器效能验证、新装备训练考核标准制订后,他们又将攻关重点锁定在陆空协同中新型步兵力量运用等重点课题。

旅长王志校对三连的评价是:头脑冷静,步子扎实。他介绍说,转型建设之初,部分官兵对信息化条件下还要不要强调“米、秒、环”心存疑虑,三连的实践给出了答案——信息化对战斗员的素质要求不仅没有降低,反而抬升了。转型需要志存高远但决不可好高骛远,需要审视传统但绝不是摈弃传统。

尾声:转型大幕刚刚开启

在三连连史馆,记者发现了一个尘封数十年的证书。那是1969年连队指导员郗兴安参加“四好连队”代表大会、受到毛主席接见时佩戴的出席证。证件醒目位置印着几个鲜红的大字:不要吃老本,要立新功。

时移世易,40多年过去了,这几个字一直在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三连人。

记者离开时,三连官兵正加紧准备迎接一场大考——不久,他们将驾驭新型装备,机动数千公里开展武器效能检验,之后还要开赴塞北某基地,与专业蓝军进行实兵对抗。

临别时,旅政委刘瑞生一再嘱咐记者:千万别写得太满,现在还不到瓜熟蒂落的时候!

是的,转型的大幕刚刚开启。对于三连这支“开路先锋”来说,前行的路还很长……

http://www.81.cn/jmywyl/attachement/jpg/site1/20140411/1454e5fcdbf58544861878.jpg

1、15辆车?是新编制吗?
2、到底是什么装备?军事专家跟踪:一个步兵连的转型突击
http://www.81.cn/jmywyl/2014-04/11/content_5854486.htm

北京军区某摩步旅一营三连,诞生于八一南昌起义的烽火中,是我党最早掌握的武装力量之一,参加过五次反“围剿”、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战争年代涌现出战斗英雄和功臣模范48名,被授予“势如破竹模范连”荣誉称号,组建以来先后荣立集体一等功1次、二等功17次、三等功15次,铸就了“忠诚、善战、顽强”的连魂。

4月初的一天黎明,京津走廊某地,一个由15辆轮式突击车组成的车队刺破晨雾高速驰骋。

战车飞驰,尘烟滚滚。细心的军迷们惊讶不已——这些外形霸气的战车见所未见,在网上搜索也无相关信息。人们的种种猜测,为这支队伍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

坐在加装了防护装甲和防弹玻璃的车舱内,全副武装的三连官兵难掩激动之情。当然,他们为之激动的,绝非在军迷们面前炫酷,而是自身担负的特殊任务——3年前,他们受命进行新型步兵突击装备试训论证,为摩托化步兵转型发展探路。

跟踪试点任务的军事专家预言:这个连队的探索成果,将使步兵这一传统兵种在未来战场上的作用发生质的变化,将对我军摩托化步兵转型产生重要的示范意义。

军人需要刺刀见红、敢打敢冲的血性,但仅靠拼刺刀、攻山头已无法适应现代战场——

步兵“老大哥”面临英雄末路的危机

两场结果截然不同的战斗,在三连官兵心中打下了深深烙印。

1950年12月,三连随部参加抗美援朝第三次战役。在攻击华岳山的战斗中,连队官兵前赴后继向敌守军发起冲锋,趟过雷场、迎着机枪突破敌人的道道封锁。三连六班连续攻克敌5处暗堡,被授予“连克五堡无一伤亡”光荣称号。

2011年7月,三连随部机动至塞北参加实兵对抗演习。战斗打响后,担负红方破袭任务的连队官兵一路猛进,不到半小时就突破“敌”3道封锁线,摧毁4个装甲目标。就在官兵准备再次冲锋时,演习导演部发来通报:红方破袭分队全部阵亡,营指挥所遭毁灭性打击。原来,蓝方凭借先进的侦察设备掌握了他们的行踪,并对他们进行了炮火覆盖。

时任连队指导员的营教导员赵立安回忆说,演习结束当天,炊事班本想为庆功加的几道“硬菜”没人动一口。连队干部带着参演官兵在野战帐篷里彻夜检讨反思:到底败在哪?

切肤之痛使三连官兵认识到:军人需要刺刀见红、敢打敢冲的血性,但仅靠拼刺刀、攻山头已无法适应现代战场。未来信息化战场,不掌握先进的作战理念,离开信息技术的支撑,有可能冲得越猛败得越惨。

其实,近年来三连官兵一直在关注和跟踪研究现代局部战争,并隐约嗅到信息化战场的味道。时任连长的营长崔现辉感慨:“习惯了夺阵地、攻山头的传统步兵,如今到了演习场总感觉有劲使不上,这使我们心中升腾起一种英雄末路的危机感!”

步兵,这个以往陆战场上的“老大哥”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转型迫在眉睫!然而,转型之路在何方?

就在三连官兵深深自省之时,总部办公楼内的灯火亦是彻夜通明。经过反复研究,总部决定以研制新型步兵装备为突破口,建设一支融机动力、打击力、防护力、信息力于一体的新型步兵。

2011年8月,总部赋予三连所在单位新型步兵作战力量建设先行探索任务,去年又正式将其确定为试点单位,在历次任务中打头阵的三连成为摩托化步兵转型的“开路先锋”。

转型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套,更没有成熟的果子可摘——

新型步兵在摸索前行中初见雏形

2011年9月,正在塞北驻训的三连官兵得知一个喜讯——新装备到了。上士杨强带领的六班接到一项令战友羡慕不已的任务:提前返营,参与新型步兵突击战车的加改装试训论证。

一路上,六班战士乐得合不拢嘴。可见到朝思暮想的新装备,他们的心却凉了大半截——除了两台军用越野车,再无其他。

车载火炮、重机枪呢?导航定位系统、新电台呢?无人机在哪?咋就两台空壳子……”杨强迫不及待地向机关人员发问。

“都到位了,还用得着你们试训论证?”冷冷的一句回答,令杨强半天没回过神来。

旅领导道出原委:装备还未定型,内外部结构怎样,车载信息化设备如何安装,火器配备种类数量等,都还没有确定,需要官兵与装备厂家一道试训论证后提出方案,总部验收后再定型。

面对两台“裸车”,以及一大沓拟配发装备的图片资料,杨强和战友们感到无从下手——靠上级?上级给出了转型方向,还在急切等待他们的试训报告;靠厂家?只有他们提出明确的需求,厂家才能进行加改装;靠外援?这种新型步兵突击战车全军都没列装,没有现成经验可循。

闻讯赶回的连队干部了解情况后,为承担试训任务的官兵打气:“转型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套,更没有成熟的果子可摘。我们既然是探路者,就应该在摸索前行中蹚出一条道来!”

此后一年多时间里,担负试训任务的三连官兵铆在训练场,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那段时间,试训现场通宵达旦工作的场景时常出现。

按照总部的构想,新型步兵营有数十种火器,连属火器有10余种,其中每件装备在车上的固定、上下车的携带方法、不同位置的射击动作,每一项都要练1000次以上。有的装备没有实物,他们就用各种材料做成模型进行替代训练。

艰辛的付出,换来了丰收的喜悦——

2012年底,一份翔实的加改装论证报告上报总部,很快获得通过。

2013年7月,崭新的突击战车驶进营区,各种新装备陆续配发到位。

2013年底,实车加改装和车载信息系统联调联试完成,一个新型步兵分队初见雏形。

在转型探索的征程上,有些弯路不得不走,有些风险不能不承担——

在跨越中成长必须承受拔节的阵痛

指导员孙玉杰一直有个心结没解开——上等兵朱俊杰带着伤离开了部队。

原来,小朱参加新型突击战车复杂路面行驶测试,剧烈的颠簸使他的尾椎断裂,直到退伍时也没痊愈。虽然部队和地方按照国家规定给了相应的优抚,连队官兵还自发为小朱捐了款,但20出头的小伙在部队落下病根,作为带兵人,连队干部倍感自责和痛惜。

“痛归痛,探索还得继续!”孙玉杰坚定地说,要在跨越中成长,就必须承受拔节的阵痛。连队担负着转型探索的特殊任务,不能因为有点风险就裹足不前。

收获都是用付出换来的。小朱负伤后,连队官兵与厂家一道反复研究,对坐椅安全带重新设计,由单条拦腰式改为双肩固定式,既安全又舒适。从此以后,新型战车乘员未发生因颠簸受伤的情况。

对于一支摸索前行的部队,风险无处不在。就在记者在该旅采访期间,一个意外发生了——在新配发的某型单兵火箭弹试验射击中,一枚火箭弹尾翼与炮筒未能正常分离,从射手侧后方飞出,击中一名副连长的腰部,幸好伤势不重。

令人意外的是,险情发生后,试验射击继续进行。三连新兵何京泰在排长王玉刚的指挥下,再次发射火箭弹并命中目标。

第二天,三连官兵与闻讯赶来的装备生产厂家技术人员一道,认真研究意外发生的原因。

“谁都不愿意走弯路,但有些弯路不得不走!”带领三连进行装备技术论证的副营长祁立新告诉记者,为使试训论证报告更科学,官兵们反复试验,有时费尽周折,后来发现问题其实很简单。

无人机的电池要定期充放电,否则很快报废;头盔夜视仪、多功能数字化侦察仪等光学设备经过曝晒就会失灵……官兵们在吃了亏之后,才摸透这些信息装备的脾气。

转型需要志存高远但决不可好高骛远,需要审视传统但绝不是摈弃传统——

掀起信息化热潮要多一分冷静少几分盲目

新型步兵到底新在哪?旅参谋长王中举介绍说,与传统步兵相比,新型步兵机动性更强,新式突击车时速可超百公里;火力更猛,增加了狙击枪、单兵火箭等近10种火器;信息融合能力今非昔比,增加了无人机、指挥信息系统等大批信息化装备……

新型步兵真可谓“武装到了牙齿”。五花八门的新装备令三连官兵热血沸腾,连队迅速掀起了学信息化、练信息化的热潮。

然而,连长刘立敏的笑容很快变成了愁容。旅领导问咋回事,他的回答令人一惊:一些官兵认为摆弄好新装备就实现转型了,对基本技能、传统课目不屑一顾。

在上级的支持下,三连开始对新型突击步兵的组训模式、训练内容设置进行探索,确立“练好新技能、不丢老本领”训练思路,并初步形成《新型突击步兵训练指导法》《新型突击步兵分队作战运用研究》。

刚从某机步团调到三连任副连长的王树昌,一心想体验新型步兵的感觉。报到后,一连几天的训练安排让王树昌十分纳闷——体能训练和步兵基础课目占了大头。他翻出连队转型建设前后的训练计划,发现这些课目的训练量有增无减。

“死守这些‘老把式’,算什么新型步兵?”刚开始,抱有这种想法的官兵还不少。

“无论怎么转型,步兵终归是步兵,跑得快、打得准是最基本的要求!”刘连长对记者说,随着试训的深入,他们越发感到一些传统技能不能丢。如今,他们不仅强化传统步兵技能,还积极开展攀岩、格斗、狙击等特战技能训练。

与此同时,他们丝毫没有放松信息化训练。在完成新型武器效能验证、新装备训练考核标准制订后,他们又将攻关重点锁定在陆空协同中新型步兵力量运用等重点课题。

旅长王志校对三连的评价是:头脑冷静,步子扎实。他介绍说,转型建设之初,部分官兵对信息化条件下还要不要强调“米、秒、环”心存疑虑,三连的实践给出了答案——信息化对战斗员的素质要求不仅没有降低,反而抬升了。转型需要志存高远但决不可好高骛远,需要审视传统但绝不是摈弃传统。

尾声:转型大幕刚刚开启

在三连连史馆,记者发现了一个尘封数十年的证书。那是1969年连队指导员郗兴安参加“四好连队”代表大会、受到毛主席接见时佩戴的出席证。证件醒目位置印着几个鲜红的大字:不要吃老本,要立新功。

时移世易,40多年过去了,这几个字一直在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三连人。

记者离开时,三连官兵正加紧准备迎接一场大考——不久,他们将驾驭新型装备,机动数千公里开展武器效能检验,之后还要开赴塞北某基地,与专业蓝军进行实兵对抗。

临别时,旅政委刘瑞生一再嘱咐记者:千万别写得太满,现在还不到瓜熟蒂落的时候!

是的,转型的大幕刚刚开启。对于三连这支“开路先锋”来说,前行的路还很长……

http://www.81.cn/jmywyl/attachement/jpg/site1/20140411/1454e5fcdbf58544861878.jpg

1、15辆车?是新编制吗?
2、到底是什么装备?
哈,这就是中国轻步兵以后每个人的基本座驾:轮式装甲突击车,一个班一车,全连多功能组合,高速暴走,大幅增强机动火力防护信息化,与以前俄式美式的装甲运兵车不同了。又有点象把装甲运兵车与悍马吉普相结合.....还在摸索.
2014-4-12 04:41 上传

哈,这就是中国轻步兵以后每个人的基本座驾:轮式装甲突击车,一个班一车,全连多功能组合,高速暴走,大幅 ...
就是装甲猛士,当年竞标悍马下一代对象的几款车型随便哪款都可以甩其几条街,话说M-ATV服役也有好几年了,不过对于TG来说,有总比没有强。
2014-4-12 06:52 上传

这文章是刘胖子写的吗?
以民用车来看,保时捷那样的才叫中置发动机,猛士是不折不扣的前置。
现在这个型号基本上和EAGLE是一个路子

“车载火炮、重机枪呢?导航定位系统、新电台呢?无人机在哪?咋就两台空壳子……”杨强迫不及待地向机关人员发问。
===
我还以为新式装备有车载火炮呢。。。。

speedneeder 发表于 2014-4-12 14:19
“车载火炮、重机枪呢?导航定位系统、新电台呢?无人机在哪?咋就两台空壳子……”杨强迫不及待地向机关人 ...


文章里提到的装备可以肯定的说,一定都有!!!
speedneeder 发表于 2014-4-12 14:19
“车载火炮、重机枪呢?导航定位系统、新电台呢?无人机在哪?咋就两台空壳子……”杨强迫不及待地向机关人 ...


文章里提到的装备可以肯定的说,一定都有!!!
历史的今天 发表于 2014-4-12 14:58
文章里提到的装备可以肯定的说,一定都有!!!
很早前见过南特试装的图,难道要扩展到全军?要是这样的话,摩步的火力就爆表了。
iamsu7 发表于 2014-4-12 14:13
现在这个型号基本上和EAGLE是一个路子
比引进的老虎在运载能力上低一个级别?还是一样?

职院学生0803 发表于 2014-4-12 15:32
比引进的老虎在运载能力上低一个级别?还是一样?


你说的是那个警用车吗?和这猛士突击车根本不是一个档次的玩意!不用说6轮的,就是这四轮的你也扒窗户看看这个能装多少人?
职院学生0803 发表于 2014-4-12 15:32
比引进的老虎在运载能力上低一个级别?还是一样?


你说的是那个警用车吗?和这猛士突击车根本不是一个档次的玩意!不用说6轮的,就是这四轮的你也扒窗户看看这个能装多少人?
历史的今天 发表于 2014-4-12 15:36
你说的是那个警用车吗?不是一个档次的玩意!你看看这个能装多少人?
这个……加长了吧?
印象中原来的猛士底盘没这么长的……
文章里提到的装备可以肯定的说,一定都有!!!
这个炮猛了点!
文章里提到的装备可以肯定的说,一定都有!!!
这……82连迫?
swdmike 发表于 2014-4-12 15:53
这个炮猛了点!
82mm速射迫击炮而已,别紧张。。。。
还有无人机,这太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