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女性自杀问题的分析报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19 12:32:09
http://wenku.baidu.com/link?url= ... R1bHxuuk-Tp0H2kTK-q

关于中国女性自杀问题的分析报告

    近年来我国女性的自杀率成攀升趋势,有资料表明,中国是世界上妇女自杀率最高的国家,其自杀率是世界平均水平的5倍。自杀的高危人群主要集中在15~45岁的贫困地区妇女,这使得中国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女性自杀人数高于男性的自杀人数的国家。在发达国家,男性的自杀率至少是女性的3倍,而我国的女性自杀率却比男性高26%。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自然有其深层次的原因。

  自杀是由人类心理、家庭、社会生活、人际关系、身体与精神疾病等各种错综复杂的因素所产生的一种社会病。郑荣昌在《中国农村妇女自杀报告》一文中,将妇女自杀的动机归结为:逃避、赌气、威胁、惩罚、辩诬等。如代满荣的案例,就属于赌气自杀者的心态,即一时冲动下发生的自杀行为,持有这样心态的自杀者,她们往往会在和丈夫的争执后,一时赌气发生这样的轻率行为,而且立刻会产生后悔心理。逃避是所有自杀中最平静的一种心态,往往是对现实生活失望,经过深思熟虑,想通过死来获得一种解脱。威胁和惩罚性的自杀则是一种怀有人际动机的行为,其目的是要达到操纵别人达到自己想要的某种结果,这种自杀者往往试图通过这种极端手段来换取别人的同情或者恐慌,给对方心理施加压力。辩诬性的自杀是不惜一死来换取自己的清白,农村屡见不鲜的风化嫌疑、偷盗嫌疑常导致这种自杀。在我国,之所以会出现女性自杀率高于男性自杀率的现象,是与我国的社会经济环境,传统文化思想以及特定历史时期的国情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的。

原因之一:传统文化道德中的性别角色

  不同的社会和文化,会对男性或女性给出不同的期望与规范。受传统封建思想影响,我国平等的性别价值取向尚未真正的塑造起来。历史上有殉葬、节女烈妇、赐死等歧视妇女的封建文化传统,妇女自杀被认为是一种可以接受的,甚至鼓励的行为。直到现在男主外女主内,夫尊妻卑,女人依附男人的思想还广泛存在。这一方面造成了,婚姻生活成了多数女性生活的全部,她们生活圈子比较小,几乎全部的精力都放在家庭、丈夫和孩子身上。这样,一旦婚姻出现什么变故,生活就会失去重心,同时对其心理造成很大的冲击甚至毁灭,最终走上不归路。尤其是农村女性,其文化素质多数较低,传统思想意识较浓厚,对婚变的承受力较弱,,缺乏处理问题的能力,因此往往会采取一些极端的手段。另一方面,妇女在家庭中的弱势和依附地位,往往造成自己的被动受挫,甚至成为家庭暴力的受害者。如果是在投诉无门,有苦无处诉的环境里,再加上缺乏相应的社会救助机制,当矛盾激化时,就会采取自杀方式求得解脱。

  原因之二:个性心理因素

  女性的个性心理与男性的个性心理相比,有着其特有的性格障碍与弱点。中国的女性感情细腻、敏感、温和,长期以来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形成了服从、恭顺、逆来顺受的性格,心理承受能力差,缺少独立性,她们比男性更渴望得到尊重和保护,而现实却往往是其更容易受到伤害。一旦面对伤害,女性性格上的缺陷就决定了比男性更倾向于采取自杀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特别是农村妇女,她们由于文化素质低,精神生活匮乏,缺乏健康的人格和坚强的心理素质,面对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很容易会产生心理上的焦虑、脆弱,这种心理一旦无法自拔就会导致轻生。

  原因之三:女性在社会中的经济地位

  个人或群体在社会中的经济地位,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即社会劳动参与率、所从事的职业在社会劳动组织中的地位和其在社会财富或资源分配中所处的位置。相对于男性来说,女性的就业率明显低于男性。世界范围内女性在1980年、1995年、2000年的就业率比男性低30.1、25.9、24.9个百分点。而且在就业结构方面也不如男性,通常都是一些服务行业和技术水平较低的工作。很显然由于性别歧视的存在,女性的收入也普遍低于男性。这就造成了女性在经济上对男性不可避免的依赖,需要从男性那得到物质保障,一旦失去了男性的支持,很容易就会陷入生存的困境,产生走投无路的心理,做出一些自残的行为。另外,贫困也是女性自杀的一个深层次原因。就贫困本身来说,它会给人造成重大创伤和压力,有时甚至是置人于死地的生活状态,特别是对于心理比较脆弱,经济不太独立的农村妇女,面对贫困,更容易走上绝路。

  原因之四:处在变革时期的社会现状

  目前我国正处于变革时期,经济飞速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贫富不均,社会阶层急剧分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松散,人情淡漠,家庭关系弱化,个人很容易觉得自己变的孤立无援,产生各种心理疾病。同时这种鲜明的贫富差距,还会对处于贫困中的人造成很大的心理冲击,女性本身心理受挫的承受能力就比较弱,这就导致了自杀率的上升。尤其在农村,近年来大批的农村劳动力涌向城市务工,留在家中的中青年妇女就承担了生育、抚养、生产、奉养的责任,她们的压力比从前更大,负担比从前更重,在各方面受挫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而那些在城市打工的妇女,由于本身就是社会的弱势群体,要面对着来自城市的各方面困难、压力和伤害,也容易走上自杀的道路。

文明社会是反对自杀的,自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政治环境不健康的程度,以及该社会居民的精神、心理健康水平及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从这个角度说,自杀是有关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问题,是影响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因此,应引起公共领域的重视,并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

(一) 通过大众传媒影响女性生活和观念

  进入21世纪,大众传媒已成为现代社会生活中人们接触最多,传播信息范围最广、覆盖面最大,渗透力最强,使用最为普及的工具。政府可以通过各种传播媒介,包括报纸、杂志、图书、电影、广播、电视、网络等,对女性的生活进行影响,思想进行教育。首先,通过大众传媒,拓展女性的生活视野,使其获得来自各方面的信息,了界外面更广阔的世界,让她们感受到生活的丰富多彩,同时丰富她们的精神生活,消除其孤单感。其次,利用大众传媒无处不在的优势,宣扬女性与男性的平等地位,营造有利于妇女“平等、进步、发展”的社会环境,引导其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向积极、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并以次指导她们的实践;向女性宣传自杀是不道德和极其不负责任的行为,任何对人对生命的袭击都是被社会所不能容忍和禁止的。这样通过对大众观念和意识的影响,形成对自杀行为的谴责,自杀率自然会降低。最后,通过大众传媒对女性观念和认识的影响,使她们改变传统的生活模式,更多的参加社会实践,与人交流,发掘自身的潜力与创造性,促进自身的发展。

  (二) 发挥社会组织和社会团体的作用

  爱弥尔·社尔凯姆说过:“在一个和睦、充满生机的团体中,集体的意见和情感经常被传达到每个人心中,这种互相交流就像一种道义支持,使个人不至于感到被抛弃了而去寻找自己的出路,相反却把他们引到分享集体力量的路上来。”由此可见,社会组织和社会团体对个人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感召作用。要有效地防止妇女自杀,政府必须重视并且充分发挥妇联、社区组织和的支持和配合作用。妇联主要从事加强社会文化大环境的自杀预防工作,帮助妇女了解自己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认清自我的价值和家庭责任,解决她们的实际困难和思想困惑,把妇女自杀意识消除于萌芽状态。社区组织的作用主要是帮助妇女调节生活中出现的矛盾与纷争,给予她们关怀,为她们提供解决问题的办法维护她们的合法利益。同时,网络化的社会服务体系,扩充社会精神卫生服务中心为自杀者提供心理咨询等都是必不可少的。

(三) 运用法律手段保护妇女合法权益

  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正确地运用法律可以减低自杀率,保护受害者的合法权益。在我国,应不断完善以《宪法》为基础,以《妇女权益保障法》为主体的,包括各种基本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行政规章在内的一整套维护妇女合法权益的法律保障体系的建设。比如《婚姻法》中有关家庭内部暴力事件的规定的完善,离婚案件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妇女权利的保护问题。此外,在实践层面上,应逐步完善社会法律援助网络的建设,如可以是政府与民间相结合的法律援助网络、也可以是民间法律援助网络等。通过这些援助网络,使那些合法权利受到侵害因经济困难无力寻求法律途径或不敢寻求法律途径的女性得到法律上的援助,以维护其合法权利。尤其是在农村,更应加快法律援助网络的普及和建设。

(四) 提高农村地区的文化教育水平

  从以上资料可以看出,在农村自杀死亡率是明显高于城市的。这主要是因为与城市相比,农村在社会卫生环境、心理环境、婚姻家庭质量以及精神文明程度等许多方面,都落后于城市。但这一切最终都可以归结为农村教育水平的低下。 在农村妇女受教育的水平都不高,很多只完成了九年义务教育甚至都没有上过几天学,她们中有的或过早的放弃学业帮助家里干农活,有的出去挣钱养家,而有的则在十几岁就结婚生子。这就造成了多数妇女文化素质都不高,思想观念陈旧、保守,缺乏处理事情的知识能力和心理能力。因此,首先国家应积极制定相关政策,切实提高农村受教育的水平和范围,提高妇女的文化素质;其次,积极促进农村文化生活的繁荣,向农民免费提供各种书籍,包括文化、政策、科技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书籍。最后, 在农村基层组织的协助下,开展讲座、读书等文化活动,丰富妇女的精神生活,补充精神食粮。

(五) 加强农村的卫生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的医疗卫生条件很大程度上落后于城市,这也是造成农村自杀死亡率高的又一个重要因素。代满荣如果抢救及时,也许还可以活下来。因此,各级政府应加强农村的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和专业人员的配备,提高农村的医疗水平和医疗环境。一方面在硬件上进行配备,另一方面在乡镇医院选派或培养有专业知识的医护人员,训练其急救的基本技能,学习各种自杀事件的处理经验。此外,从自杀方式上可以看出,大多农村女性都采取服用农药,这与此类药品的方便易得有关,同时也反映了我国在控制此类药物上的某些松懈之处。因此,应该加强对农药的管理,包括对杀虫剂的销售和分配做较好的控制,生产高效低毒的杀虫剂以及在杀虫剂中加入催吐物质等。

  (六)建立适当的妇女社会保障体系

  女性由于在社会上处于弱势群体的地位,因此应该建立相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对其利益进行保护,使她们不那么容易陷入困境,防止自杀事件的发生。例如,对于处于不幸的婚姻状况中的妇女,可以通过建立相应的社会救助机制和机构,对其丈夫施加社会压力使他改变行为方式;提供保护女性利益的法律援助;提供一个庇护所来保护受丈夫虐待的妻子;对无依靠和暂时失业的妇女进行财政帮助,使她们能够独立生活;建立更多的咨询机构来帮助她们缓解心理上的压力等等。  对我国女性自杀问题的关注与解决,来自社会的支持和防治措施是非常必要的,但最关键的问题仍然在于女性的自我调适与解决。她们必须能够主动的与外界接触,明确自身的价值,不断更新自己的思想观念,学会进行自我心理调节,在陷入心理困境时主动向外界寻求帮助,这样才能避免走入狭隘的寻死之路。http://wenku.baidu.com/link?url= ... R1bHxuuk-Tp0H2kTK-q

关于中国女性自杀问题的分析报告

    近年来我国女性的自杀率成攀升趋势,有资料表明,中国是世界上妇女自杀率最高的国家,其自杀率是世界平均水平的5倍。自杀的高危人群主要集中在15~45岁的贫困地区妇女,这使得中国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女性自杀人数高于男性的自杀人数的国家。在发达国家,男性的自杀率至少是女性的3倍,而我国的女性自杀率却比男性高26%。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自然有其深层次的原因。

  自杀是由人类心理、家庭、社会生活、人际关系、身体与精神疾病等各种错综复杂的因素所产生的一种社会病。郑荣昌在《中国农村妇女自杀报告》一文中,将妇女自杀的动机归结为:逃避、赌气、威胁、惩罚、辩诬等。如代满荣的案例,就属于赌气自杀者的心态,即一时冲动下发生的自杀行为,持有这样心态的自杀者,她们往往会在和丈夫的争执后,一时赌气发生这样的轻率行为,而且立刻会产生后悔心理。逃避是所有自杀中最平静的一种心态,往往是对现实生活失望,经过深思熟虑,想通过死来获得一种解脱。威胁和惩罚性的自杀则是一种怀有人际动机的行为,其目的是要达到操纵别人达到自己想要的某种结果,这种自杀者往往试图通过这种极端手段来换取别人的同情或者恐慌,给对方心理施加压力。辩诬性的自杀是不惜一死来换取自己的清白,农村屡见不鲜的风化嫌疑、偷盗嫌疑常导致这种自杀。在我国,之所以会出现女性自杀率高于男性自杀率的现象,是与我国的社会经济环境,传统文化思想以及特定历史时期的国情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的。

原因之一:传统文化道德中的性别角色

  不同的社会和文化,会对男性或女性给出不同的期望与规范。受传统封建思想影响,我国平等的性别价值取向尚未真正的塑造起来。历史上有殉葬、节女烈妇、赐死等歧视妇女的封建文化传统,妇女自杀被认为是一种可以接受的,甚至鼓励的行为。直到现在男主外女主内,夫尊妻卑,女人依附男人的思想还广泛存在。这一方面造成了,婚姻生活成了多数女性生活的全部,她们生活圈子比较小,几乎全部的精力都放在家庭、丈夫和孩子身上。这样,一旦婚姻出现什么变故,生活就会失去重心,同时对其心理造成很大的冲击甚至毁灭,最终走上不归路。尤其是农村女性,其文化素质多数较低,传统思想意识较浓厚,对婚变的承受力较弱,,缺乏处理问题的能力,因此往往会采取一些极端的手段。另一方面,妇女在家庭中的弱势和依附地位,往往造成自己的被动受挫,甚至成为家庭暴力的受害者。如果是在投诉无门,有苦无处诉的环境里,再加上缺乏相应的社会救助机制,当矛盾激化时,就会采取自杀方式求得解脱。

  原因之二:个性心理因素

  女性的个性心理与男性的个性心理相比,有着其特有的性格障碍与弱点。中国的女性感情细腻、敏感、温和,长期以来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形成了服从、恭顺、逆来顺受的性格,心理承受能力差,缺少独立性,她们比男性更渴望得到尊重和保护,而现实却往往是其更容易受到伤害。一旦面对伤害,女性性格上的缺陷就决定了比男性更倾向于采取自杀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特别是农村妇女,她们由于文化素质低,精神生活匮乏,缺乏健康的人格和坚强的心理素质,面对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很容易会产生心理上的焦虑、脆弱,这种心理一旦无法自拔就会导致轻生。

  原因之三:女性在社会中的经济地位

  个人或群体在社会中的经济地位,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即社会劳动参与率、所从事的职业在社会劳动组织中的地位和其在社会财富或资源分配中所处的位置。相对于男性来说,女性的就业率明显低于男性。世界范围内女性在1980年、1995年、2000年的就业率比男性低30.1、25.9、24.9个百分点。而且在就业结构方面也不如男性,通常都是一些服务行业和技术水平较低的工作。很显然由于性别歧视的存在,女性的收入也普遍低于男性。这就造成了女性在经济上对男性不可避免的依赖,需要从男性那得到物质保障,一旦失去了男性的支持,很容易就会陷入生存的困境,产生走投无路的心理,做出一些自残的行为。另外,贫困也是女性自杀的一个深层次原因。就贫困本身来说,它会给人造成重大创伤和压力,有时甚至是置人于死地的生活状态,特别是对于心理比较脆弱,经济不太独立的农村妇女,面对贫困,更容易走上绝路。

  原因之四:处在变革时期的社会现状

  目前我国正处于变革时期,经济飞速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贫富不均,社会阶层急剧分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松散,人情淡漠,家庭关系弱化,个人很容易觉得自己变的孤立无援,产生各种心理疾病。同时这种鲜明的贫富差距,还会对处于贫困中的人造成很大的心理冲击,女性本身心理受挫的承受能力就比较弱,这就导致了自杀率的上升。尤其在农村,近年来大批的农村劳动力涌向城市务工,留在家中的中青年妇女就承担了生育、抚养、生产、奉养的责任,她们的压力比从前更大,负担比从前更重,在各方面受挫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而那些在城市打工的妇女,由于本身就是社会的弱势群体,要面对着来自城市的各方面困难、压力和伤害,也容易走上自杀的道路。

文明社会是反对自杀的,自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政治环境不健康的程度,以及该社会居民的精神、心理健康水平及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从这个角度说,自杀是有关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问题,是影响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因此,应引起公共领域的重视,并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

(一) 通过大众传媒影响女性生活和观念

  进入21世纪,大众传媒已成为现代社会生活中人们接触最多,传播信息范围最广、覆盖面最大,渗透力最强,使用最为普及的工具。政府可以通过各种传播媒介,包括报纸、杂志、图书、电影、广播、电视、网络等,对女性的生活进行影响,思想进行教育。首先,通过大众传媒,拓展女性的生活视野,使其获得来自各方面的信息,了界外面更广阔的世界,让她们感受到生活的丰富多彩,同时丰富她们的精神生活,消除其孤单感。其次,利用大众传媒无处不在的优势,宣扬女性与男性的平等地位,营造有利于妇女“平等、进步、发展”的社会环境,引导其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向积极、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并以次指导她们的实践;向女性宣传自杀是不道德和极其不负责任的行为,任何对人对生命的袭击都是被社会所不能容忍和禁止的。这样通过对大众观念和意识的影响,形成对自杀行为的谴责,自杀率自然会降低。最后,通过大众传媒对女性观念和认识的影响,使她们改变传统的生活模式,更多的参加社会实践,与人交流,发掘自身的潜力与创造性,促进自身的发展。

  (二) 发挥社会组织和社会团体的作用

  爱弥尔·社尔凯姆说过:“在一个和睦、充满生机的团体中,集体的意见和情感经常被传达到每个人心中,这种互相交流就像一种道义支持,使个人不至于感到被抛弃了而去寻找自己的出路,相反却把他们引到分享集体力量的路上来。”由此可见,社会组织和社会团体对个人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感召作用。要有效地防止妇女自杀,政府必须重视并且充分发挥妇联、社区组织和的支持和配合作用。妇联主要从事加强社会文化大环境的自杀预防工作,帮助妇女了解自己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认清自我的价值和家庭责任,解决她们的实际困难和思想困惑,把妇女自杀意识消除于萌芽状态。社区组织的作用主要是帮助妇女调节生活中出现的矛盾与纷争,给予她们关怀,为她们提供解决问题的办法维护她们的合法利益。同时,网络化的社会服务体系,扩充社会精神卫生服务中心为自杀者提供心理咨询等都是必不可少的。

(三) 运用法律手段保护妇女合法权益

  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正确地运用法律可以减低自杀率,保护受害者的合法权益。在我国,应不断完善以《宪法》为基础,以《妇女权益保障法》为主体的,包括各种基本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行政规章在内的一整套维护妇女合法权益的法律保障体系的建设。比如《婚姻法》中有关家庭内部暴力事件的规定的完善,离婚案件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妇女权利的保护问题。此外,在实践层面上,应逐步完善社会法律援助网络的建设,如可以是政府与民间相结合的法律援助网络、也可以是民间法律援助网络等。通过这些援助网络,使那些合法权利受到侵害因经济困难无力寻求法律途径或不敢寻求法律途径的女性得到法律上的援助,以维护其合法权利。尤其是在农村,更应加快法律援助网络的普及和建设。

(四) 提高农村地区的文化教育水平

  从以上资料可以看出,在农村自杀死亡率是明显高于城市的。这主要是因为与城市相比,农村在社会卫生环境、心理环境、婚姻家庭质量以及精神文明程度等许多方面,都落后于城市。但这一切最终都可以归结为农村教育水平的低下。 在农村妇女受教育的水平都不高,很多只完成了九年义务教育甚至都没有上过几天学,她们中有的或过早的放弃学业帮助家里干农活,有的出去挣钱养家,而有的则在十几岁就结婚生子。这就造成了多数妇女文化素质都不高,思想观念陈旧、保守,缺乏处理事情的知识能力和心理能力。因此,首先国家应积极制定相关政策,切实提高农村受教育的水平和范围,提高妇女的文化素质;其次,积极促进农村文化生活的繁荣,向农民免费提供各种书籍,包括文化、政策、科技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书籍。最后, 在农村基层组织的协助下,开展讲座、读书等文化活动,丰富妇女的精神生活,补充精神食粮。

(五) 加强农村的卫生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的医疗卫生条件很大程度上落后于城市,这也是造成农村自杀死亡率高的又一个重要因素。代满荣如果抢救及时,也许还可以活下来。因此,各级政府应加强农村的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和专业人员的配备,提高农村的医疗水平和医疗环境。一方面在硬件上进行配备,另一方面在乡镇医院选派或培养有专业知识的医护人员,训练其急救的基本技能,学习各种自杀事件的处理经验。此外,从自杀方式上可以看出,大多农村女性都采取服用农药,这与此类药品的方便易得有关,同时也反映了我国在控制此类药物上的某些松懈之处。因此,应该加强对农药的管理,包括对杀虫剂的销售和分配做较好的控制,生产高效低毒的杀虫剂以及在杀虫剂中加入催吐物质等。

  (六)建立适当的妇女社会保障体系

  女性由于在社会上处于弱势群体的地位,因此应该建立相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对其利益进行保护,使她们不那么容易陷入困境,防止自杀事件的发生。例如,对于处于不幸的婚姻状况中的妇女,可以通过建立相应的社会救助机制和机构,对其丈夫施加社会压力使他改变行为方式;提供保护女性利益的法律援助;提供一个庇护所来保护受丈夫虐待的妻子;对无依靠和暂时失业的妇女进行财政帮助,使她们能够独立生活;建立更多的咨询机构来帮助她们缓解心理上的压力等等。  对我国女性自杀问题的关注与解决,来自社会的支持和防治措施是非常必要的,但最关键的问题仍然在于女性的自我调适与解决。她们必须能够主动的与外界接触,明确自身的价值,不断更新自己的思想观念,学会进行自我心理调节,在陷入心理困境时主动向外界寻求帮助,这样才能避免走入狭隘的寻死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