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将落伍与快速的技术世代更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3/29 21:25:53
如果说20世纪的世界军事发展有什么最令人印象深刻,那么老将经验的快速落伍和军事技术条件的更替肯定是其中之一。19世纪末期,铁路、电报、弹仓步枪装备陆军部队后促使陆军战役战术思想和作战样式发生了巨大变革,而装甲蒸汽战舰的使用也让几百年风帆战船时代的经验失去了意义。但是很快,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又宣告了旧时代战争的结束和新时代的黎明到来,飞机、坦克、无线电被应用于战场,潜艇取代了巡洋舰艇成为破交作战的主力。二十年后,机械化战争正式登上舞台,能够适应变化的军队可以存活下来,否则只有被淘汰。但是就在二战末期核武器的恐怖刚刚落下,新时代的某些迹象,如计算机、制导武器、火箭,同时也在战场上初露峥嵘。二十年后的越南战场上,导弹、电子战、太空卫星投入使用,信息化时代的战争崭露头角。再过二十年,到了1991年海湾战争时期,信息化战争终于展现了它与众不同的那一面。
可以说,整个20世纪几乎每隔二十年时间就会进行一次大的技术更替,战争样态也是如此。旧时代军人的经验和荣誉甚至可能成为新时代的绊脚石。当图哈切夫斯基和戴高乐在德国人的战俘营里做狱友的时候,新时代战争的构想已经在两个年轻人的脑海中萌生,但是图哈切夫斯基却可以成为大纵深作战理论之父,而戴高乐的思想却被那些功勋卓著的老将和官僚群体拒之门外。十月革命后,旧沙俄军队解体,为年轻一代扫平了道路,他们比价容易在建设新军队的同时贯彻新的思想;凡尔赛和约摧毁了德意志帝国陆军,但同时为那些经历过堑壕战,对新时代军事技术有切身体会的年轻人提供了机会。二十年后,当时在堑壕里搏杀的年轻人进入中年,他们有的在德国和苏联做着机械化战争的准备,有的在英国和法国的军事官僚体系里宦海沉浮,李德尔哈特和戴高乐的才学不亚于曼施坦因、古德里安和图哈切夫斯基,但是他们无力清除军事体系中那些被固定下来的因素,直到德国人把他们的国家打败。当然,苏联军队也面临过同样的尴尬。奥尔加科夫元帅虽然是最有预见性的战略理论家,提倡电子科技革命,是信息化电子战和精确制导战争的先驱,但是他的改革在苏联军队当中却无法推行下去,而美国人首先实践了这一新的战争形态。

海湾战争过去了二十年,现在的技术条件与当时又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那就是数据链以及背后的网络化作战。数字化装备进入到单兵层次,三军统一数据网络和指挥系统成为了现实。那么在这种条件下作战会是什么样?由于一直没有一个实践的机会——包括伊拉克和阿富汗都不足以作为充分展现这样的作战样态的标本——我们还很难回答。现在能做的就是在演习和模拟中考察这一问题。当然也可以借鉴美军的实践。但是美军主要是应对弱小对手,而我军无论是在台海、在南亚还是在朝鲜半岛,都要面对高度激烈和复杂的作战条件,那么在这种对抗强度下,新式战争究竟是什么样?我想答案还是要从历史上去寻找。

奥尔加科夫比同时代人先进一步的地方在于,他不会单纯从技术角度考虑,不会简单的把信息化和精确制导武器当做万能良药——当年机枪、速射炮、战列舰、坦克也都被赋予过很高的意义,但最后还是陷入到了大规模对抗的状态。因此信息化时代仍然会是一个建立在一定规模基础上的对抗——科索沃战争证明了这一点,毕竟战争不会在一个下午结束,也不会因为一枚炸弹让战事发生逆转。

我国最近发展了快速卫星发射和组网技术,这说明信息战的基础装备太空平台正在变得更像是一种消耗品。无疑,太空战已经变成了先导作战,双方谁能够在太空当中掌握主动,谁就可以在空中、地面和海洋占据主动。因此未来战争可能是一种从太空到地下(水下),从无形空间到有形空间的作战。同时,如果能够突破生物技术,令人类可以适应太空环境,并突破电池电机技术,广泛实现陆地平台和海上平台的电气化,那么今天很多不可想象的作战方式和条件就会变为现实。那将会是一个能量和信息的时代。如果说20世纪的世界军事发展有什么最令人印象深刻,那么老将经验的快速落伍和军事技术条件的更替肯定是其中之一。19世纪末期,铁路、电报、弹仓步枪装备陆军部队后促使陆军战役战术思想和作战样式发生了巨大变革,而装甲蒸汽战舰的使用也让几百年风帆战船时代的经验失去了意义。但是很快,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又宣告了旧时代战争的结束和新时代的黎明到来,飞机、坦克、无线电被应用于战场,潜艇取代了巡洋舰艇成为破交作战的主力。二十年后,机械化战争正式登上舞台,能够适应变化的军队可以存活下来,否则只有被淘汰。但是就在二战末期核武器的恐怖刚刚落下,新时代的某些迹象,如计算机、制导武器、火箭,同时也在战场上初露峥嵘。二十年后的越南战场上,导弹、电子战、太空卫星投入使用,信息化时代的战争崭露头角。再过二十年,到了1991年海湾战争时期,信息化战争终于展现了它与众不同的那一面。
可以说,整个20世纪几乎每隔二十年时间就会进行一次大的技术更替,战争样态也是如此。旧时代军人的经验和荣誉甚至可能成为新时代的绊脚石。当图哈切夫斯基和戴高乐在德国人的战俘营里做狱友的时候,新时代战争的构想已经在两个年轻人的脑海中萌生,但是图哈切夫斯基却可以成为大纵深作战理论之父,而戴高乐的思想却被那些功勋卓著的老将和官僚群体拒之门外。十月革命后,旧沙俄军队解体,为年轻一代扫平了道路,他们比价容易在建设新军队的同时贯彻新的思想;凡尔赛和约摧毁了德意志帝国陆军,但同时为那些经历过堑壕战,对新时代军事技术有切身体会的年轻人提供了机会。二十年后,当时在堑壕里搏杀的年轻人进入中年,他们有的在德国和苏联做着机械化战争的准备,有的在英国和法国的军事官僚体系里宦海沉浮,李德尔哈特和戴高乐的才学不亚于曼施坦因、古德里安和图哈切夫斯基,但是他们无力清除军事体系中那些被固定下来的因素,直到德国人把他们的国家打败。当然,苏联军队也面临过同样的尴尬。奥尔加科夫元帅虽然是最有预见性的战略理论家,提倡电子科技革命,是信息化电子战和精确制导战争的先驱,但是他的改革在苏联军队当中却无法推行下去,而美国人首先实践了这一新的战争形态。

海湾战争过去了二十年,现在的技术条件与当时又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那就是数据链以及背后的网络化作战。数字化装备进入到单兵层次,三军统一数据网络和指挥系统成为了现实。那么在这种条件下作战会是什么样?由于一直没有一个实践的机会——包括伊拉克和阿富汗都不足以作为充分展现这样的作战样态的标本——我们还很难回答。现在能做的就是在演习和模拟中考察这一问题。当然也可以借鉴美军的实践。但是美军主要是应对弱小对手,而我军无论是在台海、在南亚还是在朝鲜半岛,都要面对高度激烈和复杂的作战条件,那么在这种对抗强度下,新式战争究竟是什么样?我想答案还是要从历史上去寻找。

奥尔加科夫比同时代人先进一步的地方在于,他不会单纯从技术角度考虑,不会简单的把信息化和精确制导武器当做万能良药——当年机枪、速射炮、战列舰、坦克也都被赋予过很高的意义,但最后还是陷入到了大规模对抗的状态。因此信息化时代仍然会是一个建立在一定规模基础上的对抗——科索沃战争证明了这一点,毕竟战争不会在一个下午结束,也不会因为一枚炸弹让战事发生逆转。

我国最近发展了快速卫星发射和组网技术,这说明信息战的基础装备太空平台正在变得更像是一种消耗品。无疑,太空战已经变成了先导作战,双方谁能够在太空当中掌握主动,谁就可以在空中、地面和海洋占据主动。因此未来战争可能是一种从太空到地下(水下),从无形空间到有形空间的作战。同时,如果能够突破生物技术,令人类可以适应太空环境,并突破电池电机技术,广泛实现陆地平台和海上平台的电气化,那么今天很多不可想象的作战方式和条件就会变为现实。那将会是一个能量和信息的时代。
战术是随着技术的进步而变化的, 老将们的经验源自过去, 当然落伍了

二战时候老毛子的骑兵元帅的评价是:胡子很大, 脑子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