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造假的三个“病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16 22:46:26
南方周末    2005-05-19 11:26:04

□汪金友
  
  最近湖北省又发现和查处了两起统计造假案件。一是黄梅县统计局2003年虚报工业产值4.2亿元,2004年上半年虚报3家已停产企业工业产值1.5亿元。二是汉川市脉旺镇在2004年全国统计普查中,实际个体经营收入只有8000万元,却上报10亿元,比实际数多报了9亿多元。据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介绍,2001年至2003年,全国虚报、瞒报、伪造、篡改统计资料的占60%。他还坦称,统计造假问题已经成为“历史顽症”,在全国有“一定的普遍性”。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统计造假的新闻已经“不新鲜”了,因为“经常有”、“哪都有”。被发现和被查处的,只是“一定的普遍性”中的“极少数”。更多的统计造假者,不仅在官位上稳坐多年都“平安无事”,而且其中不少人还因为“造假有术”和“造假有效”,而一步步地由小官变成了大官。
  正如李德水局长所言,统计造假已经成为一种顽固的“官场病”和“社会病”。但这“病根”在哪里呢?是在“内部”,还是在“外部”?是在“上边”,还是在“下边”?
  其一,指标挤压,致使很多基层干部承担着“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以黄梅县为例,上级下达给该县2003年的工业不变价产值任务为23亿元。这个数字经县人大表决通过之后,就成了“法定指标”。而到年底,从下边统计上来的数字只有19亿元,比上级要求的任务指标相差4亿多元。怎么办呢?要么如实上报,“拖全市的后腿”,书记、县长等着挨批评、挨板子,甚至撤职调离。要么给统计局长施压,让他们“重新统计”、“把该报的数字报上来”。书记、县长如果不是“太傻”,大多都会选择后者。
  因为只要不“撞在枪口”上,就可以“圆满完成任务”。
  其二,骑“牛”难下,上一任吹上去了,下一任就只能跟着吹。第一个乡长在任的时候,把3亿元的个体经营收入虚报为5亿元,那么到第二任乡长接手的时候,就只能报6亿元甚至更多。这样如果第二任乡长在这里任职三年,到第三任乡长上任的时候,基数就已经达到8亿元了。他惟一的办法,就是把吹起来的“牛”接着吹下去。也许有人会说,这第二任和第三任,为什么不把数字中的水分挤出去呢?而他们要真的那么做,就破坏了“游戏规则”。因为“后任否定前任”,是官场中的大忌。不仅周围的官员看不起你,而且上级也可能因此而不再信任你。
  其三,上责下负,形成了一本糊涂账。许多人都以为,统计造假者是统计造假的最大受益者。其实不然,一个乡镇的乡镇长统计造假,最大的受益者不是他们而是县长。你想,一个县20个乡镇,如果每个乡镇都多报1亿元个体经营收入的话,那么全县就可以增加20亿元。这可是一个不小的“政绩”。所以凡是存在统计造假的地方,大都有市、县领导的暗示、支持和默许。不出事的时候,你好我好,县长升了,乡长也跟着升。一旦出了事,责任则全由下边来承担。
  很多地方的领导,都经常向下边“要数字”,但却很少“查数字”。其实,“查数字”比“要数字”更重要。不查就得不到“实数”,不查就纵容了“假数”。凭着一堆“虚数”和“假数”,又怎能作出正确决策?所以,治理统计造假,也应该追究上一级的责任。这样才能找准“病源”,一刀见效。南方周末    2005-05-19 11:26:04

□汪金友
  
  最近湖北省又发现和查处了两起统计造假案件。一是黄梅县统计局2003年虚报工业产值4.2亿元,2004年上半年虚报3家已停产企业工业产值1.5亿元。二是汉川市脉旺镇在2004年全国统计普查中,实际个体经营收入只有8000万元,却上报10亿元,比实际数多报了9亿多元。据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介绍,2001年至2003年,全国虚报、瞒报、伪造、篡改统计资料的占60%。他还坦称,统计造假问题已经成为“历史顽症”,在全国有“一定的普遍性”。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统计造假的新闻已经“不新鲜”了,因为“经常有”、“哪都有”。被发现和被查处的,只是“一定的普遍性”中的“极少数”。更多的统计造假者,不仅在官位上稳坐多年都“平安无事”,而且其中不少人还因为“造假有术”和“造假有效”,而一步步地由小官变成了大官。
  正如李德水局长所言,统计造假已经成为一种顽固的“官场病”和“社会病”。但这“病根”在哪里呢?是在“内部”,还是在“外部”?是在“上边”,还是在“下边”?
  其一,指标挤压,致使很多基层干部承担着“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以黄梅县为例,上级下达给该县2003年的工业不变价产值任务为23亿元。这个数字经县人大表决通过之后,就成了“法定指标”。而到年底,从下边统计上来的数字只有19亿元,比上级要求的任务指标相差4亿多元。怎么办呢?要么如实上报,“拖全市的后腿”,书记、县长等着挨批评、挨板子,甚至撤职调离。要么给统计局长施压,让他们“重新统计”、“把该报的数字报上来”。书记、县长如果不是“太傻”,大多都会选择后者。
  因为只要不“撞在枪口”上,就可以“圆满完成任务”。
  其二,骑“牛”难下,上一任吹上去了,下一任就只能跟着吹。第一个乡长在任的时候,把3亿元的个体经营收入虚报为5亿元,那么到第二任乡长接手的时候,就只能报6亿元甚至更多。这样如果第二任乡长在这里任职三年,到第三任乡长上任的时候,基数就已经达到8亿元了。他惟一的办法,就是把吹起来的“牛”接着吹下去。也许有人会说,这第二任和第三任,为什么不把数字中的水分挤出去呢?而他们要真的那么做,就破坏了“游戏规则”。因为“后任否定前任”,是官场中的大忌。不仅周围的官员看不起你,而且上级也可能因此而不再信任你。
  其三,上责下负,形成了一本糊涂账。许多人都以为,统计造假者是统计造假的最大受益者。其实不然,一个乡镇的乡镇长统计造假,最大的受益者不是他们而是县长。你想,一个县20个乡镇,如果每个乡镇都多报1亿元个体经营收入的话,那么全县就可以增加20亿元。这可是一个不小的“政绩”。所以凡是存在统计造假的地方,大都有市、县领导的暗示、支持和默许。不出事的时候,你好我好,县长升了,乡长也跟着升。一旦出了事,责任则全由下边来承担。
  很多地方的领导,都经常向下边“要数字”,但却很少“查数字”。其实,“查数字”比“要数字”更重要。不查就得不到“实数”,不查就纵容了“假数”。凭着一堆“虚数”和“假数”,又怎能作出正确决策?所以,治理统计造假,也应该追究上一级的责任。这样才能找准“病源”,一刀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