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水]美军中型旅的耳光——拳击手 + A400M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17 00:28:26
美军斯崔克车族在伊拉克的表现赢得了批评一片,为了抵挡火箭弹的袭击,美军在“斯崔克”装甲车上加装了一些特制的格栅(可将火箭弹在撞击装甲之前引爆)。但实战经验却表明,这些格栅拦截火箭弹的成功率还不到50%,并且还使装甲车严重超载。为此,机械师们每天平均要对“斯崔克”装甲车的轮胎进行三次检测,每辆车一天内更换的轮胎数量平均高达9只。这无疑加剧了后勤供应的负担,同时还可能使运输车队遭受到更多的袭击。

看来,他们斯崔克的定位也有不灵光的时候。[em07]


这种情况,完全就是由C-130的运载能力大大的限制了斯崔克的装甲防护能力。但如果是欧洲的A400M运输机运送欧洲人自己的拳击手重型装甲车,情况就肯定不是这样。

就拳击手的防护能力而言,斯崔克完全不能与之相比。就算是斯崔克装上了“鸟笼”又怎么样,碰上了RPG一样的得吓得抖一抖…………



在市场方面,2004年12月,继参与A400M军事运输机研制项目的7个国家,比利时、英国、法国、德国、卢森堡、西班牙和土耳其之后,南非成为第一个正式采购A400M运输机的非项目成员国。截止到目前,上述7国空军共将采购180架A400M运输机,其中比利时7架,英国25架,法国50架,德国60架,卢森堡1架,西班牙27架,土耳其10架。

作战效能、市场反应……在很多方面都会让美军的斯崔克旅非常的不自在。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5-19 19:08:00编辑过]
美军斯崔克车族在伊拉克的表现赢得了批评一片,为了抵挡火箭弹的袭击,美军在“斯崔克”装甲车上加装了一些特制的格栅(可将火箭弹在撞击装甲之前引爆)。但实战经验却表明,这些格栅拦截火箭弹的成功率还不到50%,并且还使装甲车严重超载。为此,机械师们每天平均要对“斯崔克”装甲车的轮胎进行三次检测,每辆车一天内更换的轮胎数量平均高达9只。这无疑加剧了后勤供应的负担,同时还可能使运输车队遭受到更多的袭击。

看来,他们斯崔克的定位也有不灵光的时候。[em07]


这种情况,完全就是由C-130的运载能力大大的限制了斯崔克的装甲防护能力。但如果是欧洲的A400M运输机运送欧洲人自己的拳击手重型装甲车,情况就肯定不是这样。

就拳击手的防护能力而言,斯崔克完全不能与之相比。就算是斯崔克装上了“鸟笼”又怎么样,碰上了RPG一样的得吓得抖一抖…………



在市场方面,2004年12月,继参与A400M军事运输机研制项目的7个国家,比利时、英国、法国、德国、卢森堡、西班牙和土耳其之后,南非成为第一个正式采购A400M运输机的非项目成员国。截止到目前,上述7国空军共将采购180架A400M运输机,其中比利时7架,英国25架,法国50架,德国60架,卢森堡1架,西班牙27架,土耳其10架。

作战效能、市场反应……在很多方面都会让美军的斯崔克旅非常的不自在。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5-19 19:08:00编辑过]
这一耳光,多多少少也值个几百亿美金吧?

如果有机会,让欧洲最为精锐的多国联合快速反应部队和老美的斯崔克中型旅搞搞对抗、互相的观摩学习,再看看自己在伊拉克让RPG给收拾的德性,老美的大兵们想开操的心都有了
美军在伊拉克最终会用上以色列的变态装甲车
怀疑中。斯崔克是8×8的,如果平均每天每辆换9轮胎,这些车辆里面应当包括不出动的车吧?这样就意味着执行任务的每辆车坏的轮胎不止9个。
格栅式的防护网不应当增加太多的重量的。
[B]以下是引用[I]mere2003[/I]在2005-5-19 20:20:00的发言:[/B][BR]怀疑中。斯崔克是8×8的,如果平均每天每辆换9轮胎,这些车辆里面应当包括不出动的车吧?这样就意味着执行任务的每辆车坏的轮胎不止9个。
格栅式的防护网不应当增加太多的重量的。


管他呢,反正这东西的防护能力在小伊家那块地皮的反应不太好。据说因为重心太高,一不小心给翻到沟里还连带着压死了不少小喽喽[em36]
中轻型装甲兵不适合接触作战,比如巷战。在这种情况下应该用重型装甲兵。我的想法是中轻型装甲兵用于非接触精确战、重型装甲兵用于接触作战。
老美是月打越皮了/
[B]以下是引用[I]杨波[/I]在2005-5-19 21:06:00的发言:[/B][BR]中轻型装甲兵不适合接触作战,比如巷战。在这种情况下应该用重型装甲兵。我的想法是中轻型装甲兵用于非接触精确战、重型装甲兵用于接触作战。


的确是这样,英国佬退出拳击手计划后开始学着他们美国干爹搞未来战斗系统,但对伊一战让他们马上又把计划给大改特改,将原来要求全部装备和车辆重量不超过20吨可由C130运载,改为轻、重两档。轻型原标准不变,重型的在20~30吨之间,可由A400M运载。
还是那样子。。。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5-21 16:18:38编辑过]
没必要吧?咱国家的国土面积太大了,还是以野战为主的。如果要打城市巷战,那都有武警内卫部队和野战部队配合。

战斗全重24吨的轻型车辆,如果挂装多层双防爆炸反应装甲,是同等重量前提下防护效能最佳的一种方式。
要打城市巷战(比如登陆台湾)还是应该有重型装甲车辆支援好,车臣和伊拉克已经证明了这点。
这个中型装甲车性能是够BT!但是价钱也是够BT……
http://www.zgjunshi.com/world2/Article_Show.asp?ArticleID=1525
白俄罗斯潜行者2T远程履带侦察车
[  | 点击数:356 | 更新时间:2005-4-3 | 文章录入:admin ]

  多莉.帕顿是美国演艺圈里胸部最为发达的明星之一。谁知在武器领域有人竟拿她做起了典故。当年伊拉克不过在T-72坦克的炮塔上附加了一层钢板,美国国防部发言人便谓之"多莉.帕顿的T-72"。无独有偶,据英国《防御系统日报》2002年4月23日的报道,白俄罗斯米诺托尔装甲武器公司推出了一种全新的BM-2T"潜行者"装甲侦察车。针对这种炮塔丰满的战车,英国人也未能脱俗地描绘道:"一种多莉.帕顿式的履带战车在国际买家面前大献殷勤,其实它只是前苏联战车家族的遗腹子"。玩笑归玩笑,BM-2T装甲侦察车究竟道行有多深?
◎十年造车 几番难产
  冷战年代,身处与北约军事对峙最前沿的前苏联西部方面军装备的是BRDM轮式装甲侦察车,但其性能平平,与驻西柏林的美英法三国部队的M2"布雷德利"和AMX-10侦察车相比,令奉行"机械化至上"的前苏军颇为气短。
  1988年,前苏联国防委员会责成明斯克车辆厂与莫斯科高尔基车辆厂合作研制一种足以与北约抗衡的新式装甲侦察车,其中一条设计要求便是"保证战士们对自己的武器充满信心"。
  然而,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病在这两个合作伙伴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双方首先为采用履带式还是轮式结构吵得不可开交,因为从阿富汗战争得到的经验往往自相矛盾,优良的山地机动性、良好的防护性与快速火力支援三方面的要求都不可偏废,这使履带式和轮式方案都显得底气不足。结果只好采取折衷方案,各自生产一辆试验车进行比较。谁知1991年前苏联解体,这个项目顿成"盲人瞎马"。
  1993年,情况稍微好些的高尔基车辆厂率先推出BTR-90装甲侦察车,虽然它只不过是在BTR-80基础上更换了发动机和炮塔,但火力和精度仍有所提高,首批150多辆的订单垂手而得。可是,"一家欢喜一家愁"。
  由于计划体制下的分工体系被打破,原来由乌克兰、立陶宛供应的几种零件严重缺货,明斯克车辆厂一片愁云惨雾,只得靠长期为国外维修BMP-1/2步兵战车和MAZ-543"飞毛腿"导弹发射车维持,这对一家有1.7万之众的大厂来说纯粹是杯水车薪。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当政后,对该厂下了一剂猛药—拆分与私有化。不到半年,明斯克车辆厂最优良的一部分资产重组为米诺托尔装甲武器公司(MSUE)。
  摆在MSUE公司新主帅米哈伊.德列奇科面前的选择并不多:尽管白俄罗斯曾是前苏联重要的装甲车辆生产基地,但俄罗斯与乌克兰才是苏式坦克的正宗,他们要搞坦克等于与虎谋皮:继续生产性能落后的BMP系列步兵战车不过是苟延残喘,为那些想发展弹道导弹的国家提供大吨位车辆虽然有利可图,但所冒的政治风险可想而知。因此,他把目光投向早巳无人问津的装甲侦察车。理由在于:从海湾战争后的历次地区性冲突的经验看,装甲侦察车的速度虽不如直升机,但它隐蔽性好,适于先遣部队在敌纵深区域执行秘密侦察任务,或用于营救降落在敌占区的飞行员,在日益强调隐蔽行动的陆战场上,这种车型大有用武之地。
  不久,MSUE公司联合几家同样揭不开锅的俄罗斯、乌克兰及格鲁吉亚装甲车辆制造厂,以破釜沉舟的决心开始研制BM-2T履带式装甲侦察车。苦尽甘来,在2000年5月18日为白俄罗斯军方进行的演示中,"潜行者"一鸣惊人,一位装甲兵指挥官当即喊到:"这就是我们想要的!"
◎总体结构 旧瓶新酒
  坦率地说,许多专家对BM-2T战车的第一印象都有一丝"见面不如闻名"的感觉。它的车体布局循规蹈矩,仍延续BMP-2战车的船形结构,战斗全重27.4吨,车长(炮向前)8.71米,车宽3.58米,车高2.4米。如果剥开外面一层像黄油似的复合装甲,活脱脱一个"BMP-2二世"。
  BM-2T由战斗部分(火炮与炮塔)和履带式底盘两部分组成。驾驶室位于车体前部左侧,装有用于昼夜观察、指示报警和潜渡所需的装置;战斗室位于车体的中央,前面与驾驶室相通,后部与动力室用隔板隔离,装有武器系统、火控系统、通信系统及灭火抑爆系统;动力传动室位于车体后部,传动装置上方是散热与冷却系统,还装有独立的自动灭火系统。
  车内除三名车组乘员外,还有侦察参谋座位以及可供伤员平躺的躺椅,用于营救被击落的飞行员。
◎防护性能 标准之上
  BM-2T采用多层车体结构,车首略尖并稍向下斜,两侧向外倾斜。车体正面采用复合装甲。前上装甲板由外到内分三层,分别由钢板、玻璃纤维加钢板以及非金属材料制成,不计内衬层,总厚度为50毫米。前下装甲板也分三层,包括总厚度20毫米的两层钢板和一层内衬层,外面还有20毫米厚的推土铲。乘员舱配有防杀伤顶盖和由间隔装甲构成的车底,座位在结构上与车底分离,并装有减震系统,这些措施使乘员在遇到反坦克地雷时的生存概率大为提高。此外全车表面还涂有特殊的反雷达、抗红外反射涂料。
  BM-2T最关键的防护措施是炮塔上的"竞技场"伸缩式主动防护系统。它由俄罗斯KBP设计局制造。类似于微型"导弹防御"系统,能在战车最致命的顶部有限范围内建立起"积极防御圈"。该系统从发现目标,测量目标参数,选定几号防护弹药(总共32个)到引爆防护弹药,整个过程完全自动进行。全系统作战准备时间仅0.2~0.4秒,从捕捉到击毁目标的时间总共0.07秒。防护方位角为270度。只有目标距离在50米以内时,防护设备才作出反应,经过计算,认为有危险时才触发防护弹药。在杀伤力上,"阿连纳"系统强调"瞄准即击毁",防护弹药爆炸形成的杀伤弹丸只射向目标,并且落在远离战车的地方。
◎机动性能 高人一簿
  使用装甲侦察车的特种部队通常都在日落后出发,要渗透到敌纵深150—170千米,连续作战8—9个小时,装上辅助油箱后则要求能深入敌后200千米以上,连续作战十几个小时。BM-2T采用功率574千瓦(780马力)的B-46柴油机,这可是T-72主战坦克的"心脏",尽管名声不太好,但用在BM-2T身上仍算是大材小用,难怪该车达到了神话般的机动性,最大速度95千米/小时、最大行程1000千米,从零加速到速度35千米/小时只需10秒。
  BM-2T车休每侧有6个双轮缘挂胶负重轮、3个托带轮、1个前置诱导轮和1个9齿后置主动轮,负重轮之间距离相等,履带为单销结构。该车还装有辅助传动转向装置和液气悬挂装置,有5个前进挡和1个倒挡。在战略机动性方面,一架C-130或安-12/26运输机一次可装运1—2辆BM-2T,CH-53或米-6/26等大型直升机一次可装运1辆。武器配备小巧威猛
  BM-2T的炮塔仍保持常规结构,外形呈蘑菇状,正面由三个倾斜平面组成,被弹面大大缩小。不过,它最大的特色还是两套升降式武器站,这是目前炮塔技术的最新潮流,有助于将车辆被探测率降到最低,还能减小炮塔尺寸、重量和所需的驱动能量,这又进一步有利于采用全电驱动及稳定系统,便于进行三防密封。
俄制菊花-S远程反坦克导弹(4)
俄制SA-16针式防空导弹(5)

  BM-2T的炮塔右侧装两套俄制"菊花"-S远程反坦克导弹,左侧是两套俄制SA-16"针"式单兵防空导弹。车体隔舱内还有6枚备用导弹。
  "菊花"-S弹长2.057米,弹径150毫米,战斗部重3.1千克,最大飞行速度400米/秒,射程6千米。战斗部有两种:9M123型配备串联式高爆反坦克战斗部,前端有一个长50毫米的炸高棒,能穿透采用爆炸反应装甲的现代坦克;9M123F型则使用燃料空气战斗部,它在方圆1-2千米范围内产生巨大的压力场,并大量吸收氧气,能有效杀伤软目标而不毁装备。
  "菊花"-S有两种制导方式:攻击远距离目标时用全自动毫米波雷达制导,制导雷达位于车顶炮塔左边,具有间接瞄准能力,从而使导弹能从不同方向攻击目标,提高发射车的战术机动性和生存力;攻击近程目标时用激光驾束制导,激光照射器位于车顶右前方。两种制导方式可以在极短时间内进行切换,无论使用哪一种制导方式,导弹的命中率始终保持在80%以上,比美国的"陶"式导弹要高得多。
  SA-16"针"式单兵防空导弹是前苏联1981年公开的型号,弹尾有4片折叠弹翼,导引头后方有两个折叠式气动翼面,构型类似美国的FIM-92"毒刺"导弹。"针"式导弹采用双推力固态火箭发动机,助推发动机工作时间小于0.1秒,随后主发动机将导弹加速到600米/秒的最大速度。导引头采用双频设计,具备突出的全向攻击能力、抗干扰能力和全天候攻击能力。导弹储存期8年,系统全重16.5千克,导弹重11.32千克,战斗部重1-42千克,弹长1590毫米,弹径72毫米,速度600米/秒,最大射程6千米,最小射高10米。可有效对付巡航导弹,武装直升机、无人机等目标。
  除导弹外,BM-2T的武器还有:1门2A42型30毫米高平两用机关炮、1挺AGS-17 30毫米榴弹发射器和1挺PKT7.62毫米并列机枪。机关炮直接源自BMP-2战车,能发射穿甲弹,高爆榴弹、燃烧弹、曳光弹等弹种,弹药基数500发,射程3000米,射速200-300发/分,其最大仰角为85度。配有一部机电一体化控制的自动装弹机。AGS-17榴弹发射器早在阿富汗战争时期便已名声在外,能发射杀伤榴弹、杀伤破片弹、榴霰弹等近10种弹药,不仅能杀伤有生力量,还能对付步兵战车、反坦克导弹发射车等轻型装甲目标,点射时射速可达8发/秒,有效射程1500米,其杀伤破片弹的杀伤半径约3.5米。若以8发/秒的速度铺天盖地打来,足以杀伤敌有生力量和压制住敌人的火力。PKT机枪的最大射速850发/分,有效射程1000米,性能超过美国M-60通用机枪。
◎火控系统 精密耐用
  BM-2T战车的火控系统采用稳像式综合数字火控系统,包括双通道搜索瞄准装置、激光测距机、数字式弹道计算机、目标角速度传感器、横风传感器以及电液复合式双向稳定器等,可保证昼夜条件下能被动搜索和跟踪目标。在2500米距离上对运动目标具有85%的命中率,从发现、瞄准到命中目标的反应时间不到5秒。该车还配备有电子侦察和电子对抗设备,在伸缩桅杆上还装有远程光学探测仪器。根据在车臣战争中血的教训,BM-2T还专门安装了倒车摄像机,使驾驶员能发现车尾是否有自己的步兵,以免发生误伤。对深入敌后的装甲侦察车,定位和通信能力生死攸关,BM-2T配有惯性导航系统和GLONAS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无线电通信通过秘密信道进行。
  BM-2T"潜行者"装甲侦察车性能虽好,但国际军火市场一片萧条,前景不得而知
  至此,我们不难发现BM-2T虽然只是装甲侦察车,却有主战坦克水平的火控系统和动力系统,还采用了目前刚刚用于主战坦克的主动防护系统,武器配备更是一点也不亚于步兵战车。虽然不能说侦察车就不必如此先进,但在整个武器装备体系中,侦察车都能如此豪华配置,扮演主角的主战坦克还不得武装到牙齿!因此目前有关BM-2T的报价仍是一个谜,有关人士称其价格甚至比T-72主战坦克还要贵。显然,这是一道俄罗斯和白俄罗斯军方都无福消受的大菜,而且该车也不太符合这些国家陆军的装甲车辆使用规范。看来,BM-2T早就打定主意要攀高枝了。在中东富国阿联酋的阿布扎比所做的现场演示中,该车表现了对沙漠炎热气候出色的适应能力,已经明显地暗示出这个披金戴银的"多莉.帕顿"首先盯上了石油大亨们的钱袋。
咱们有什么?
我们有大量现役的战斗全重10到23吨的装甲战斗车辆,如果在此基础上经过改进实现数字化、廉价非接触精确打击化在未来野战中就很强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5-22 13:44:16编辑过]
空降兵需要战斗全重10到20吨之间的装甲车辆。
[B]以下是引用[I]杨波[/I]在2005-5-22 15:40:00的发言:[/B][BR]空降兵需要战斗全重10到20吨之间的装甲车辆。



轻了,持续作战能力和生存性都不行。20多吨最好,只要飞机能装能投,尽量的重一点比轻一点会少吃很多亏
以色列的变态装甲车看上去确实很变态,但是不可个、否认的是他在城市战中确实很使用,我觉得我们也应该弄点比以色列更变态的城市战装甲车!
[B]以下是引用[I]冷锋[/I]在2005-5-22 16:26:00的发言:[/B][BR]以色列的变态装甲车看上去确实很变态,但是不可个、否认的是他在城市战中确实很使用,我觉得我们也应该弄点比以色列更变态的城市战装甲车!


引用某位名人滴名语:实用,才是硬道理![em07]
[B]以下是引用[I]老伞兵[/I]在2005-5-22 15:49:00的发言:[/B][BR]。


轻了,持续作战能力和生存性都不行。20多吨最好,只要飞机能装能投,尽量的重一点比轻一点会少吃很多亏

20多吨能空投吗?目前最重的可以空投的战车是14.5吨的BMD4吧?
[B]以下是引用[I]杨波[/I]在2005-5-22 18:23:00的发言:[/B][BR]亏
20多吨能空投吗?目前最重的可以空投的战车是14.5吨的BMD4吧?




[英国《防务系统日报》2004年8月20日报道] 8月初,美国使用C-17"全球霸王"III运输机在爱德华兹空军基地成功进行了首次"斯特赖克"机动火炮系统(MGS)空投试验。
  目前,美国陆军正在对这种23.8吨重的装甲车系统空投可行性进行试验,以满足作战要求。在此次空投试验之前,陆军进行了静态空投冲击测试,目的是为该系统开发一种蜂窝状承载工具,用于吸收车辆从3.6米高的距离下落产生的冲击能量。试验中,机动火炮系统
安装了应力测量计,用于测量车辆从3.6米高的距离下落的冲击力。
  承载工具安装有直径30米的降落伞,使其降落到地面的冲击力与从3.6米高的距离下落时的冲击力相同。空投试验中,装甲车安装了3个直径8.5米的降落伞被推出飞机,降落伞在3078米的高空打开,降落到地面时的速度约为8.5米/秒。
[B]以下是引用[I]杨波[/I]在2005-5-22 18:23:00的发言:[/B][BR]亏
20多吨能空投吗?目前最重的可以空投的战车是14.5吨的BMD4吧?


中国那么多航天设备、卫星、飞船的回收,不都是通过降落伞吗?别说是20多吨,只要部队是真的需要,40吨重的装备空投都搞得出来。问题的关键不是在于伞降系统,而是在于运载的飞机。